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设计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设计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设计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设计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8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设计 m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导学设计 14 大自然的语言 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物候知识,丰富科学知识。 2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学会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3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用生动的 语言说明事物。 【学习重难点】 (一 )重点 1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学会快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2学习本文 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二)难点 1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2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2 / 28 进行全面概括。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竺可桢 ()萌发()翩然()孕育() 销声匿迹()风雪载途 ()簌簌 () 草长莺飞 ()周而复始 ()衰草连天 () 2、了解作者 3、思考下面问题,理清全文思路。划分段落层次 (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 物候学? 3 / 28 (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4、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语言生动的,(体裁)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 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的重要意义。 5、相关知识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学习研讨 4 / 28 6、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 1、)本文按什么顺序说明 ? ( 2、)语言表达有什么特点? 7、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或作用。 (1)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 ,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2)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5 / 28 (3)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 1741 到 17 叨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 1921 到 1930 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8、精读课文 6 10 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9、细读第 l 段 立春过后 周而复始 ,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6 / 28 10、质疑问难: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难要与同学们共同探讨的,请把它写下来。 拓展学习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什么是智力 什么是智力?有人说,智 力涵义包括聪颖、预见、速度,能同时应付很多事件。有人把智力定义为学习、作判断的能力和想像力。在现代文献中,智力常常指的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推理的能力和整理信息的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表达得更简洁,说智力是作猜测,是发现一些新的内在秩序的 “ 出色的猜测 ” 。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你不知怎么办时,无计可施时,惯常的做法不奏效时,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那么人的智力是否高于其他动物呢?这取决于脑的发达程度。脑只有外面那一层 大脑皮层 明显地与形成 “ 新的联想 ” 有关。而人的大脑皮层甚至比甜橙皮还薄,大约只7 / 28 有 2 毫米,仅相当于一枚一 角硬币的厚度。人的大脑皮层布满了绉褶,但是如果把它剥离下来并将它展开,它的面积大约相当于 4 张打印纸。黑猩猩的大脑皮层只有 1 张打印纸那么大;猴子的像明信片那么大;老鼠的只有邮票那么大。因此,人的智力比动物的智力高很多。 1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_。 12、本文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13 、第二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_ 、_、 _。 14、第二段中两次用 到 “ 大约 ” 一词,这体现了选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15、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16、本文对 “ 智力 ” 作了五种解释。请说出你最赞同其中的哪一种,结合实例说明为什么。 8 / 28 一课一得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写下来。 17 奇妙的克隆 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 【学习目标】 9 / 28 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培养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 说明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难点】 进一步巩固说明方法知识,利用收集的有关克隆资料展开辩论,培养探求科学的精神和口语交际能力。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资料积累: ( 1)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做好参加 “ 克隆利弊 ” 为话题的辩论赛的准备。 ( 2)举出我们身边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各三种: 2、阅读课文,完成填空。 说明对象 说明顺序 实验对象 研究成果 10 / 28 时间 说明方法 鱼类 多利羊 学习研讨 11 / 28 3、重点研讨最后一段中 “ 有关 克隆人 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以及人类心灵,如克隆人的问题。 ”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4、准备辩论 ( 1)辩题: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造福人类(正方);克隆技术的应用必将殃及人类(反方) ( 2)根据老师的分组要求收集整理有关克隆资料,准备辩论。 ( 3)了解辩论的要求: 语言清晰、 流畅,声音洪亮; 观点鲜明,论据充足; 小组选派 3 名主辩手,其他成员做好协助准备。驳斥对方观点时既要有 “ 理 ” ,又要有 “ 礼 ” 。 5、质疑问难: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难要与同12 / 28 学们共同探讨的,请把它写下来。 拓展学习 6、拓展阅读: 扔掉可惜 齐藤肇(日本) 我的左手因事故彻底毁掉了。本来早已死心塌地就这么着终此一生了,可是有一次身边传来了喜讯。据云:有个医治伤残的最新式医院,可以将身体失掉 的某一部分修复如初。于是我便决定试一下。 医院是座洁白而干净的大厦。院长是个有点神经质、面部苍白而消瘦的男子。 “ 只要把左手进行移植手术,就能修复得完好如初 !不过,这要花费好大一笔费用呢 !” “ 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拜托了 可是从哪儿弄到这一只手13 / 28 呢 ?是假肢,还是什么 ?” “ 别担心 !当然是用您自已的手了 ! 克隆 这玩意儿您知道吗 ?” 所谓的 “ 克隆 ” ,是通过细胞增殖手段制造 “ 复制人 ” 的技术。在人的基因中因为含有制造人类的信息,所以如将其培养,理论上,是可以制造出同一个人来的 “ 咦 ?这医院就是制造克 隆人的 ?那就是说,从我这只手的切除部位可以重新长出一只新手出来 !对吧 ?!” “ 不对。那是不可能的。培养的细胞,需要特殊的条件,并不是把您整个身体都浸到那种培养液中去。 ” “ 那,该怎么做呢 ?” “ 使用克隆技术,重新制造左手,然后把它进行移植。反正是自己的肉体,所以移植大多是成功的。 ” 院长用手术刀采了我身上的细胞。他一边往一只箱子上贴标签,一边说: “ 好了 !制成左手尚需 3 个月时间。到时候会通知您的,那时请求您再来。 ” 3 个月后,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终于成功了。虽然是只多少有点显得白嫩的手,但手的活动自如 同前。 “ 院长,太谢谢你了。不愧是高超的技术啊 !” 可是院长却一脸的心事重重的样子。 “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也许今后会有什么副作用 ?” “ 不,不是因为这个。 ” 14 / 28 “ 这不是蛮好吗 ?这不,左手已经完好如初了嘛 !” “ 不过,这技术的费用过于巨大呀 !照这样下去,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的呀 !” “ 哈,原来是为了这个呀:不过,过不了多久,费用会逐渐降低的,不是吗 ?” “ 是啊,要是能减少浪费的话嘛,多少还总算是 ” 院长那苍白的脸上,眉宇之间皱起一个川字。院长的这番话,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便刨根问底地询问院长。于是院长终于泄露了秘密。 “ 是这么回事儿,根据现在的技术是不可能只培养出您的左手的,想尽了办法还是培养出了一个整个儿的您。 ” “ 那其余部分呢 ?” “ 全扔掉了,真可惜 !要是把您作了销毁处理就省事多了 !“ 思考回答:为什么说 “ 要是把您作了销毁处理就省事多了 !” ?销毁处理了 “ 我 ” 真的会更省事么? 7、小练笔: “ 假如我被克隆 ” 。 倘若将来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 绘你被克隆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题,15 / 28 说说你的感受。 一课一得 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16 / 28 18*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 【学习目标】 1、把握文章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 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 3、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的方法。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遗骸 ()蟾蜍 ()褶皱 ()追溯 () 17 / 28 2、了解作者生平和一些有关的恐龙及地壳运动、板块运动等地理知识。 学习研讨 3、恐龙无处不在这篇短文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作者如何得出结论的 ? 4、找出恐龙无处不在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的作用 。 5、被压扁的沙子里作者提到恐龙灭绝的两种理论,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这篇文章中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根据又是18 / 28 什么 ? 6、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什么问题 ?这两篇短文说明方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 7、质疑问难: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什么疑难问题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拓展学习 8、通过对本文的学习,科学家的哪些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对你有所启发 ?培养创造力需要注意哪些 ? 一课一得 19 / 28 19*生物入 侵者 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 【学习目标】 1.了解与生物入侵者相关的知识。 2.理清说明顺序,概括说明要点,体会文中说明方法的表达效果,揣摩语言。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环境而努力。 【学习重难点】 1.掌握说明顺序和方法 2.增强环保意识。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劫掠() 栖息() 藩篱()归咎 () 2、朗读课文,根据文章内容,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本文20 / 28 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 的知识。 学习研讨 3、文中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例句出来,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4、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探究本文这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好处) 5、你还知道哪些课文中未提及的 “ 生物入侵者 ” 吗?你在生活中发现过生物入侵的现象吗?如果有,说给同学们听21 / 28 听。 拓展学习 6请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词序可以调整 )。 始料不及、束 手无策、为所欲为、在劫难逃、安家落户、物竞天择 7、阅读训练 奇妙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又叫虫草,主要产于 x 藏、四川等地,是一种温和的补药,对肺结核、年老体衰、腰膝酸痛等有很好的疗效。冬虫夏草是不是 “ 冬天是一条虫,夏天变成一棵草 ” 呢 ? 冬虫夏草实际上是由虫草菌侵入到冬虫夏草蛾等鳞翅目昆虫的幼虫体内,并且在虫体内生长的结果。这种真菌在幼虫生长的早期就已侵入虫体,并且在虫体内蔓延生长,以至最终夺去幼虫的生命。冬天,土壤中只有死去的幼虫,到了22 / 28 第二年夏天,虫草菌才从幼虫的头部长出子实体来。子实体露 出地面,形似野草,并且常与野草混在一起生长,所以人们将它叫做冬虫夏草。 最新研究发现,虫草素有抗癌细胞增生的功能。广州人喜爱用它炖肉、煲汤,或制 “ 虫草鸭 ” 作为冬令补品。 ( 1)举例说明文段使用的说明方法。 ( 2)选文从哪三个方面说明冬虫夏草的 “ 奇妙 ”? 8、思考 面对 “ 生物入侵者 ” ,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学者出现了两个派别:一个是非干预派,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另一个是干预派,认为人类应对生物物种的迁移采取积极措施。你站在哪一边 ?为什么 ? 一课一得 23 / 28 20*你一定会听见的 新集中学八年级语文备课组主备人: 【学习目标】 1、训练阅读能力,正确理解这篇文章的中心。 2、体会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 3、学习欣赏声音,仿写声音。 【学习重难点】 1、体会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 2、学习欣赏声音,仿写声音。 【学习流程】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24 / 28 顷()刻面颊()喷嚏()嘈()杂过滤() 2、解释并掌握词语 潜意识: 顷刻: 嘈杂: 充耳不闻: 视而 不见: 绚丽: 3、细读课文,整体感知。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这是一篇随感式的小品文,它既有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又有散文的特点。在文中,作者都 听到了哪几种声音?她对声音有着怎样的认识和感受?请把关键的语句、词语勾画出来,并作适 当分析。 学习研讨 4、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试着写出段落大意。 25 / 28 全文可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 1段): 第二部分(段) : 第三部分(段): 5、细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可是,说也奇怪,当一个人长期习惯了一种声音或者潜 意识里抗拒某种声音的时候,它们竟然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例如马路上急驰而过的汽车声,隔壁工厂轰隆隆的马达声,老奶奶唠唠叨叨的抱怨声,久而久之,左耳进右耳出,人,开始了声音的 “ 过滤 ” 。聪明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什么时候不该听,这是因为他在 “ 听 ” 的成长过程里,学会了选择和思考,他听进心里的声音,不仅 “ 好听 ” ,也是 “ 有益的 ” 这些声音,充实了他的生活,使他得到很多乐趣。 可是,对一个不用心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