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_第1页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_第2页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_第3页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_第4页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 第五单元第 21 课桃花源记(第 1 课时)共 2 课时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学习目标1、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2、对照注释大致读懂课文,做到重点词句翻译准确,句意清晰,语序合理。 重点难点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语法现象。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及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作者陶渊明及其生活经历、时代背景。( 2)借助工具书掌握本课字词。 2、预习自测( 1)本文选自,作者( 365 427), 又名,字,号,世称。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代表作有组诗,散文等,本文是的序。 ( 2)熟读课文,读准下列加点字: 俨然阡陌屋舍黄发垂髫怡然便要还家 皆叹惋邑人郡下诣太守刘子骥问津 2 / 10 学习过程与方法 3 / 10 学习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 1、组内交流预习内容。 2、结合课文注释及资料整理下列一词多义的现象。 寻:寻向所志 舍:便舍船 寻病终屋舍俨然 乃:见渔人,乃大惊向:寻向所志 乃不知有汉眈眈相向 其:欲穷其林之:忘路之远近 其中往来种作闻之,欣然规往 余人各复延至其 家处处志之 得其船遂:遂迷,不复得路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遂与外人间隔 志:处处志之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寻向所志不足为外人道也 3、文中不仅有一词多义,还有一些词语是同义词,仿照示例来归纳。 示例: “ 此中人语云 ” 中的 “ 语 ” 与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中的 “ 道 ” 都有 “ 说 ” 的意思。 意思是 “ 都 ”“ 沿 ”“ 邀请 ”“ 说 ” 的词语也不止一个,分别从文中圈画出并归纳。 4 / 10 4、组内互译课文,勾画疑 难词句,师生共同解决。 二、精讲互动(组内讨论翻译以下词语) 1、古今异义: 无论妻子俨然 绝境鲜美如此 交通不足仿佛 2、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 欲穷其林处处志之 3、以组为单位翻译课文,互相查漏补缺。 三、达标训练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全对的一项是:() A便得一山(得到)既出,得其船(找到 ) B便舍船(舍弃、放弃)屋舍俨然(房屋) c缘溪行(行船)复行数十步(步行) D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选出下列 “ 之 ” 字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渔人甚异之 B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 c具答之 D闻之,欣然规往 3、下列各句的加点字,不能用 “ 都 ” 解释的是:()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5 / 10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4、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将下列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课堂小结本文由许多词语沿用至今,如: 作业布置预习第二课时内容课后反思 第五单元第 21 课桃花源记(第 2 课时)共 2 课时 授课时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课型新授课主备课人张魏萍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章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3、了解作者通过描写 “ 世外桃源 ” 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1、理清文章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前预习预习内容及要求:熟读课文,概述故事内容,完成6 / 10 课后练习题。 学习过程与方法 7 / 10 学习过程与方法一、自主学习: 1、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发现桃林 进入桃源 ()桃源 ()桃源 ()桃源 2、根据上面的问题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 意,理清线索。 3、组内互相复述课文,并从环境、生活、民风三个方面来概括这是一个怎样的桃花源。 二、精讲互动 1、小组通过讨论下列的问题,了解本文层层设疑悬念迭出的写法。( 1)分析 “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一句中的时间、地点、人物确切吗? ( 2)渔人对什么 “ 甚异之 ” ?又为什么 “ 甚异之 ” ? ( 3)为什么渔人出而复寻时,本已做好的标记却已全部消8 / 10 失? ( 4)作者为什么要写刘子骥 “ 欣然规往 ” 却 “ 未果,寻病终 ” ? 2、结合背景讨论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世外 桃源? 知识链接:陶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同时,东晋王朝承袭旧制实行门阀制度,保护高门士族贵族官僚的特权,致使中小地主出身的知识分子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像陶渊明这样家境早已败落的寒门之士,当然就 “ 壮志难酬 ” 了。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三、达标训练 1、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 2)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安宁的社会环境、桃源人幸福生活的句子分别是: ( 3)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9 / 10 ( 4)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他们 “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 的原因是什么 ? 2、阅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回答问题。 ( 1)文中的“ 要 ” 读作 _,“ 间 ” 读作 _。 “ 要 ” 的 意思是_,在这段文字中还有个表达这个意思的词,它是_。 ( 2) “ 妻子 ” 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男子的配偶,它的词性是 _,而在文中,它指的是 _,是个 _短语。 ( 3)桃源中人 “ 皆叹惋 ” 的原因是: 3、讨论:陶渊明的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