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修改完成.docx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陕西某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3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592266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784.5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1-21 上传人:遗**** IP属地:湖北
6
积分
关 键 词:
国有企业 薪酬 管理 问题 对策 研究 陕西 工程 建设 有限责任公司
资源描述: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陕西某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例,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对策,研究,陕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内容简介:
全文页面设置:上、下、左、右的页边距分别为:2.54cm, 2.54cm, 3.17cm, 3.17cm。装订线0cm,位置左。应用于整篇文档。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说明:封面由学院统一提供。 题 目 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陕西明泰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例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2016年6月摘 要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现代经济社会的支柱,在我国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薪酬管理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企业的有序良好发展。当前国有企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改革浪潮,薪酬管理策略与企业战略不适应,薪酬过高,福利费用支出过大,人工成本费用增长过快等问题更加凸显,严重影响企业效益;薪酬差距过大,引发薪酬的相关激励方面的功能得不到发挥,从而使国企人才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对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成本,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利用率,本文也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针对国企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引导国有企业有效控制薪酬总额,充分发挥薪酬激励效果,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足发展。首先,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和相关资料,对有关的国内外关于薪酬管理方面理论、问题对策等的相关知识进行了大概论述;其次,结合相关企业的薪酬管理现状研究,分析了国有企业薪酬设计和薪酬日常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然后,在此基础上根据薪酬管理相关理论,分别从财务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视角对相关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其中重点研究了薪酬激励与披露,福利费用及人工成本控制等问题;最后,以陕西某建设集团为案例,对其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陕西某建设集团构建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体系及成本预算控制方案。 关键词: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人力资源 ABSTRACT As a pillar of modern economic society,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specially the problems in the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s.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undergoing a new round of reform wave, salary management strategy and enterprise strategy does not adapt, excessiv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welfare expenditures, artificial cost growth fast problem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seriously affected the enterprises benefit; compensation gap is too large, caused by the compensation incentive to play, so that state-owned enterprise brain drain phenomenon is very serious.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for how to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to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is paper also studied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In this pape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combining research method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pay management put forward practical and effective solutions, so as to guide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o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total remuneration,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ay incentive effect,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human resources,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irst, by reading a lot of document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about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knowledge about the theory, problems of salary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 were discussed combining with the research about; secondly, the salary management of related enterprises, and analyzed the reasons existing in the daily management of salary design and salary proble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alary management theory, separately from the financial accounting and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issues related to propose effective solutions, which focuses on the executive compensation incentive and disclosure, welfare cost and labor cost control problems; finally, the case of company, the existing compensa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for the company to construct the accounting system and cost budget control scheme of human resources accounting.KEY WORDS:State owned enterprises, Salary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s 目 录摘 要1ABSTRACT21绪 论51.1研究背景与意义51.1.1研究背景51.1.2研究意义61.2国内外研究综述71.2.1国外研究综述71.2.2国内研究综述81.2.3研究评述91.3研究内容91.4研究思路和方法101.4.1研究思路101.4.2研究方法102相关基础理论概述112.1职工薪酬内涵112.1.1职工薪酬概念及构成112.1.2 职工薪酬的作用112.2薪酬管理相关理论122.2.1薪酬管理的内涵122.2.2人力资本理论122.2.3薪酬管制理论132.2.4影响薪酬管理的因素143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53.1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特征153.2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163.2.1薪酬设计制度不完善163.2.2薪酬日常管理不严格183.2.3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低193.3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203.3.1政府监管不严格203.3.2国有资产监管失效203.4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213.4.1公司治理机构作用不明显213.4.2薪酬制度设计不够合理规范213.4.3国企所有者缺位的天然制度缺陷224完善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234.1 规范高管薪酬决定机制234.1.1 完善公司内部权力治理机构234.1.2 完善薪酬委员会制度234.2 科学规划薪酬方式244.2.1 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内容244.2.2 丰富激励方式244.3 实现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254.3.1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254.3.2 建立高管决策失误问责制度254.3.3 发挥国资委的辅助作用264.4 落实企业规章制度和法律政策264.4.1 改进公司规范和章程264.4.2 建立高管薪酬司法审查制度264.4.3 切实执行相关法律政策275案例分析-以陕西某建设集团薪酬管理为例285.1 陕西某建设集团概况285.1.1陕西某建设集团背景285.1.2陕西某建设集团薪酬管理现状285.2陕西某工程建设集团薪酬管理存在问题295.3提高陕西某建设集团酬薪管理的建议305.3.1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305.3.2实现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305.3.3加强高管薪酬信息披露和监督306结 论32致谢33参考文献341绪 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 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计划经济时代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国有企业不仅担负着经济使命也担负着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在体制改革过程中,经济效益获得显著提升,收入分配制度也几经改革,大部分国有企业建立了符合自身的薪酬管理体系,但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许多薪酬相关问题仍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 第 一 , 根 据 中 国 薪 酬 发 展 报 告 2 0 1 3 - 2 0 1 4 的 相 关 统 计 数 据 , 国 有 企 业 存 在 薪 酬 水 平 偏 高 的 现 象 。 第 二 , 相 关 的 薪 酬 福 利 费 用 存 在 不 合 理 支 出 过 大 现 象 严 重 , 国 家 审 计 署 在 2 0 1 4 年 6 月 份 公 布 的 对 包 括 华 润 集 团 、 中 石 油 等 在 内 的 1 1 家 央 企 年 度 财 务 收 支 审 计 结 果 显 示 , 至 少 7 户 企 业 发 生 违 反 规 定 的 超 额 发 放 或 超 额 计 提 工 资 以 及 相 关 福 利 费 用 支 出 等 高 达 1 1 . 6 1 亿 元 , 几 乎 平 均 到 每 家 企 业 , 各 企 业 违 反 规 定 发 放 的 福 利 支 出 趋 于 2 亿 元 。 第 三 , 薪 酬 过 高 , “ 天 价 高 管 ” 现 象 广 泛 存 在 , 高 管 员 工 收 入 差 别 巨 大 。 理 论 上 , 国 有 企 业 建 立 的 初 始 宗 旨 在 于 消 灭 剥 削 实 现 社 会 公 平 和 平 等 , 但 现 实 中 , 从 2 0 0 8 中 海 油 负 责 人 傅 成 玉 1 2 0 4 . 7 万 元 薪 酬 开 始 , 国 企 负 责 人 薪 酬 开 始 引 起 关 注 , 政 府 虽 然 下 发 “ 限 薪 令 ” 进 行 管 制 , 但 2 0 1 4 年 A 股 9 1 3 家 国 有 上 市 董 事 长 领 取 的 薪 酬 的 总 额 高 达 3 . 6 亿 元 , 人 均 年 薪 7 7 万 元 ; 以 华 远 地 产 的 董 事 长 , 孙 秋 艳 总 共 领 取 了 8 7 7 . 1 3 万 元 报 酬 为 首 , 国 有 企 业 高 管 天 价 薪 酬 合 理 性 遭 到 质 疑 , 国 企 高 管 与 其 一 般 员 工 的 薪 酬 差 异 较 大 带 来 的 不 平 等 现 象 也 受 到 广 泛 关 注 。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正视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薪酬在能够满足各方利益的同时,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国企相关薪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国有企业薪酬管理提供借鉴。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在我国,很多学者分别对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以及人力资源会计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但将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特别是用来解决薪酬管理问题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从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的角度来看将是一个完美的补充,并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薪酬管理理论的国有企业,其次,在当前形势下,改革国有企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过程中日益加快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研究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2)现实意义 薪酬管理,作为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相关管理的关键内容,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形势。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并逐步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树立典范为自己的薪水,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国有企业的性质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工资有早已存在,影响发挥薪酬管理的有效性。基于对占比来看,考虑到国有企业的特点薪酬管理,相关薪酬管理国有企业的存在,成本太高,太高的薪水,高福利等隐性方面从会计角度提出了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效地杜绝“小金库”等对策,并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会计与预算系统,以有效地控制劳动力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国有企业来推动经济发展的效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1.2国内外研究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 企 业 高 管 的 薪 酬 问 题 一 直 以 来 都 受 到 经 济 学 家 、 心 理 学 家 、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学 家 的 广 泛 重 视 , 且 呈 现 多 元 发 展 的 趋 势 。 国 外 学 者 对 于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问 题 的 研 究 主 要 在 激 励 方 法 上 , 而 且 主 要 都 是 以 私 有 化 的 上 市 企 业 集 团 为 研 究 对 象 , 并 且 对 如 何 监 督 和 约 束 高 管 行 为 的 研 究 较 少 , 对 高 管 的 激 励 方 式 研 究 较 多 。 国 内 学 者 关 于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问 题 的 研 究 主 要 是 基 于 有 数 据 披 露 的 上 市 公 司 , 注 意 集 中 于 薪 酬 与 股 权 激 励 、 企 业 绩 效 、 公 司 规 模 、 薪 酬 差 距 等 因 素 的 相 关 度 实 证 分 析 以 及 政 府 限 薪 对 高 管 薪 酬 的 影 响 、 对 除 货 币 薪 酬 之 外 其 他 可 以 起 到 激 励 高 管 的 方 式 的 探 索 等 , 而 对 于 国 有 大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体 系 的 科 学 构 建 及 国 资 委 职 能 作 用 的 研 究 并 不 多 。 Chnevert D, Tremblay M(2011)阐述战略薪酬相关理念时指出,企业应该在对企业外在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制定支持组织长期发展目标的薪酬战略,来提高竞争优势,主张企业薪酬战略应该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相适应 Chnevert D, Tremblay M. Between universality and contingency: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compensation performanc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 2011,32(8): 856-878.。 Farooq M, Farooq O(2014)通过搜集三个国家602个大型组织调查问卷数据并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出最优薪酬政策应与商业策略和组织发展战略(内部组织符合),应该谨慎行使薪酬政策以使其搭配组织特征,而这是大部分企业所缺失的 Farooq M, Farooq O. Organizational justice, employee turnover, and trust in the workplace: A study in South Asian telecommunication companiesJ. Global Business and Organizational Excellence, 2014,33(3): 56-62. 。 Mariam Farooq 和 Omer Farooq(2014)认为除去工资福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效益和员工行为的影响,员工既关心薪酬决定机制又关心内部薪酬差距,对平等性的感知是影响员工流动率和员工行为的重要考虑方面 R.H.Hermanson.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Inc. Publishers, 1964,152-200. 。 DT Eisenberg(2014)针对薪酬设计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倡政府参与建立“公平薪酬”法案,加强绩效考核,实现同工同酬,建议用“可比价值”衡量员工价值 Risher H. Expert Views on the Future of Salary ManagementJ. Compensation & Benefits Review,2014,2(5): 146-172.。 Hajrullina(2014)分析了人力资本对企业的重要性,人力资本对员工收入以及自我实现中的重要作用,提出采用资产观对企业人力资本设置独立账户进行核算,同时采用盈利模式对人力资产价值进行计量。 Vatasoiu(2015)认为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企业需要通过人力资本会计核算企业用于提升员工的支出和投资,并计量员工的价值,为企业未来投资决策提供可参考的数据 R.H.Hermanson.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M. San Francisco: Jossey Bass Inc. Publishers, 2015,152-200. 。1.2.2国内研究综述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 有 企 业 经 历 了 多 轮 改 革 , 但 由 于 历 史 、 体 制 等 原 因 仍 然 存 在 种 种 问 题 , 学 术 界 也 对 于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管 理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究 , 已 取 得 丰 富 的 研 究 成 果 。 当 前 , 学 术 界 关 于 国 有 企 业 的 薪 酬 管 理 方 面 的 研 讨 热 点 主 要 表 现 在 如 下 : 杨芳 ( 2 0 1 1 ) 认 为 薪 酬 过 高 问 题 是 国 有 企 业 焦 点 问 题 , 并 从 公 司 治 理 , 信 息 披 露 , 监 管 体 制 , 绩 效 评 估 等 方 面 分 析 , 从 而 做 出 相 关 建 议 如 提 出 改 善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方 面 的 体 制 改 革 等 问 题 杨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策略研究J.会计之友旬刊,2011,(35):126-128.。 赵书松( 2 0 1 2 ) 通 过 与 国 外 公 司 薪 酬 结 构 进 行 比 较 , 认 为 我 国 企 业 存 在 薪 酬 结 构 单 一 , 股 权 激 励 流 于 形 式 , 薪 酬 委 员 会 机 制 不 健 全 等 问 题 。 郑 雪 婷 ( 2 0 1 3 ) 认 为 薪 酬 相 关 的 各 种 数 据 信 息 披 露 与 监 管 方 面 的 不 到 位 、 中 国 缺 乏 职 业 经 理 人 的 契 机 、 垄 断 与 半 垄 断 虚 增 了 相 应 高 管 的 业 绩 并 提 出 建 立 年 薪 制 。 梁 婧 ( 2 0 1 2 ) 通 过 S W O T 方 法 分 析 了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存 在 的 问 题 , 选 取 了 效 用 模 型 和 专 家 打 分 法 为 技 术 员 工 和 管 理 者 进 行 了 不 同 的 薪 酬 激 励 设 计 赵书松.高级知识员工薪酬解决方案基于薪酬目的、依据与维度的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14):138-144. 。 王 爱 和 ( 2 0 1 4 ) 在 提 出 国 有 企 业 相 关 负 责 人 薪 酬 的 框 架 体 系 基 础 上 , 对 国 有 企 业 负 责 人 薪 酬 的 设 计 进 行 深 入 系 统 的 探 讨 , 建 议 提 高 以 股 票 期 权 为 代 表 的 激 励 薪 酬 , 加 强 长 期 激 励 避 免 短 视 行 为 王爱和.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模式设计的探讨J.金融与经济,2014,(11):69-72.。 张 莹( 2 0 1 2 ) 正 视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制 度 中 存 在 的 “ 公 平 给 薪 ” , “ 平 均 主 义 ” 以 及 企 业 薪 酬 成 本 负 担 过 重 等 问 题 , 认 为 这 些 是 导 致 人 才 流 失 、 企 业 缺 乏 发 展 动 力 的 直 接 原 因 , 提 出 了 摒 除 企 业 的 体 制 因 素 树 立 人 力 资 本 观 , 从 薪 酬 结 构 、 分 配 制 度 的 角 度 入 手 以 增 强 薪 酬 的 激 励 性 张莹.浅谈薪酬管理在会计工作中的现状与研究J.江苏商论,2012,(36):217-217. 。 程 见 界 ( 2 0 1 3 ) 指 出 了 新 经 济 时 代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制 度 存 在 的 绩 效 考 核 指 标 难 以 量 化 ,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过 高 , 平 均 主 义 严 重 , 薪 酬 结 构 的 单 调 , 无 形 福 利 相 关 的 报 酬 非 常 态 化 化 以 及 置 业 福 利 性 质 歪 曲 化 等 问 题 程见界.新经济时代国有企业薪酬制度问题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3,(29):81-83.。 王 倩 ( 2 0 1 2 ) 认 为 我 国 国 有 垄 断 企 业 职 工 薪 酬 明 显 高 于 非 国 有 企 业 职 工 , 行 政 垄 断 、 所 有 者 缺 位 、 工 资 绩 效 挂 钩 制 度 、 劳 动 力 市 场 分 割 等 , 都 是 造 成 以 上 问 题 的 重 要 原 因 。 需 采 取 改 革 国 有 企 业 工 资 总 额 管 理 办 法 , 完 善 内 部 职 工 薪 酬 管 理 和 激 励 机 制 , 深 化 国 有 企 业 股 份 制 改 革 等 措 施 加 以 解 决 王倩.对我国国有垄断企业高薪酬问题的探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2,(12):83-84.。 金 英 ( 2 0 1 3 ) 在 对 相 关 国 有 企 业 的 现 状 问 题 进 行 的 深 入 分 析 时 , 认 为 “ 小 金 库 ” 歪 曲 了 市 场 正 常 情 况 下 对 相 关 资 源 的 有 效 配 置 , 同 时 也 相 对 严 重 的 影 响 了 社 会 的 正 义 与 公 正 , 并 对 “ 小 金 库 ” 的 长 效 监 管 提 出 积 极 建 议 金英.国有企业隐匿的金山“小金库”问题治理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3,(22)23-27.。 1.2.3研究评述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薪酬管理方面的研究可知:高管薪酬,员工激励和引起的不是其他问题,收入分配制度;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薪酬策略和业务发展:国内,国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缴纳的基本共识大方向取得管理上的问题,是合理的;福利成本,结构和总薪酬的薪酬并没有得到合理设置有效的控制,但对对策选择,学者们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管理学,不同角度的计量分析,从会计角度当前分析薪酬管理的问题相对较小,特别是利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支付薪酬管理过程管理研究推广。在本文中,从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的会计问题,并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的国有企业成本核算,薪酬管理提供基础数据,进一步的成本的基础上,预算控制和成本分析,以控制人力成本,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最终目的。1.3研究内容 本 文 以 国 有 企 业 中 的 薪 酬 管 理 为 研 究 对 象 , 按 照 “ 发 现 相 关 问 题 - 提 出 相 关 问 题 对 策 - 解 决 相 关 问 题 ” 的 思 路 进 行 研 究 , 同 时 采 用 理 论 与 案 例 相 结 合 的 研 究 方 法 , 对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管 理 存 在 的 问 题 及 对 策 进 行 了 研 究 。 主 要 内 容 如 下 所 示 : 第 一 章 : 绪 论 。 通 过 明 确 论 文 的 研 究 背 景 及 意 义 , 在 文 献 综 述 的 基 础 上 , 总 结 国 内 外 对 薪 酬 管 理 容 的 具 体 研 究 结 论 及 发 展 方 向 , 随 后 提 出 本 文 的 研 究 主 体 内 容 。 然 后 详 细 的 说 明 了 文 章 具 体 的 研 究 内 容 以 及 采 用 的 方 法 , 整 体 技 术 路 线 。 第 二 章 : 相 关 基 础 理 论 概 述 。 根 据 本 文 研 究 主 题 的 需 要 对 相 关 理 论 进 行 论 述 , 主 要 包 括 薪 酬 理 论 , 薪 酬 管 理 理 论 以 及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会 计 理 论 ; 为 下 文 进 行 问 题 对 策 研 究 做 好 理 论 铺 垫 。 第 三 章 : 通 过 对 相 关 数 据 的 搜 集 , 以 及 对 热 点 问 题 的 关 注 , 发 现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管 理 中 存 在 的 相 关 问 题 , 通 过 分 析 发 现 产 生 这 些 问 题 的 原 因 并 进 行 论 述 。 第 四 章 : 通 过 文 献 阅 读 , 理 论 结 合 实 际 的 方 法 , 阐 述 了 应 对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管 理 困 境 应 该 采 取 的 办 法 , 并 创 新 性 的 从 会 计 以 及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会 计 角 度 提 出 相 应 解 决 办 法 。 第 五 章 : 结 合 案 例 , 对 陕 西 某 建 设 集 团 薪 酬 管 理 存 在 的 问 题 进 行 分 析 , 对 其 建 立 人 力 资 源 会 计 核 算 体 系 , 并 对 陕 西 某 建 设 集 团 进 行 人 工 成 本 预 算 分 析 。 第 六 章 : 结 论 与 展 望 。 总 结 了 本 文 研 究 的 结 论 , 以 及 论 文 的 创 新 点 和 不 足 , 并 指 出 未 来 的 研 究 方 向 。 1.4研究思路和方法1.4.1研究思路 本文总结了我们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的国家国有企业薪酬,分析产生发送问题的某些原因,探讨如何改革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来吸引和留住人才薪酬制度,加强对“人”的活动,促进企业优化升级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国有企业。在本文中,陕西中建集团为例,分析的优势和当前形势和公司的薪酬体系,提出了优化陕西中建集团的薪酬体系和优化策略的缺点和薪酬体系设计,薪酬的内部框架,在精神激励,以弥补物质激励的不足,使员工得到工作本身的调整机制的最大满意度,建立一个公平,动态管理体系,从而促进显著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创造双赢的局面。1.4.2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通过对职工薪酬、薪酬管理、人力资源会计等方面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吸取对本文研究有帮助的成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现阶段相关企业的薪酬方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 2)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在理论分析过程中,应用类比论证的方法,并通过具体理论和企业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薪酬管理现状深入的进行分析评价,然后,考虑采取相关的改进薪酬管理的对策方案。通过对陕西某建设集团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前文相关理论分析,实例分析,构建可参考的具体对策。 2相关基础理论概述2.1职工薪酬内涵2.1.1职工薪酬概念及构成 ( 1 ) 根 据 薪 酬 在 实 际 激 励 中 发 挥 的 作 用 , 可 分 为 激 励 性 薪 酬 、 保 健 性 薪 酬 ; ( 2 ) 根 据 薪 酬 发 放 的 具 体 的 表 现 方 式 , 可 区 分 成 非 货 币 型 的 薪 酬 、 货 币 型 的 薪 酬 ; ( 3 ) 根 据 薪 酬 的 计 算 方 式 , 可 分 为 计 时 发 放 工 资 额 、 计 件 发 放 工 资 额 、 按 绩 效 计 算 的 工 资 额 三 种 薪 酬 方 式 ; ( 4 ) 根 据 薪 酬 产 生 的 相 应 机 制 划 分 , 可 分 为 外 在 表 现 形 式 薪 酬 、 内 在 表 现 形 式 的 薪 酬 。 薪 酬 的 构 成 是 多 元 化 的 , 但 普 遍 还 是 以 工 资 , 奖 金 、 福 利 , 股 权 等 为 主 。 在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中 , 普 通 职 工 薪 酬 制 度 多 为 岗 位 绩 效 工 资 制 , 薪 酬 构 成 包 括 基 本 工 资 , 绩 效 工 资 , 福 利 津 贴 , 年 终 奖 ; 部 分 国 企 高 管 施 行 年 薪 制 , 薪 酬 构 成 包 括 基 本 年 薪 , 绩 效 , 中 长 期 激 励 收 入 三 部 分 , 其 中 基 本 年 薪 核 算 依 据 是 年 度 企 业 的 日 常 经 营 管 理 难 易 程 度 和 在 经 营 过 程 中 相 关 负 责 人 需 要 担 负 的 相 关 风 险 及 责 任 确 定 。 绩 效 年 薪 则 是 与 被 考 核 企 业 年 度 生 产 经 营 的 实 际 业 绩 结 果 进 行 确 定 , 其 中 一 部 分 绩 效 年 薪 当 年 不 发 , 作 为 递 延 奖 励 , 参 照 其 实 际 任 职 期 间 的 具 体 业 绩 考 察 进 行 核 算 发 放 杨俊.论人力资源成本会计核算J.会计之友旬刊,2012,(6):37-38.。 2.1.2 职工薪酬的作用 1 ) 补 偿 作 用 薪 酬 最 初 建 立 在 按 劳 分 配 的 分 配 制 度 上 , 根 据 职 工 在 经 济 活 动 中 所 付 出 的 劳 动 力 进 行 等 价 补 偿 , 补 偿 等 价 物 包 括 职 工 为 实 现 工 作 任 务 所 付 出 的 脑 力 , 体 力 , 相 关 职 业 教 育 , 以 及 家 人 温 饱 等 各 方 面 内 容 。 2 ) 激 励 作 用 在 马 斯 洛 的 需 求 理 论 中 , 人 的 需 求 分 为 五 个 层 次 , 从 相 对 低 级 到 相 对 高 级 的 需 要 。 在 满 足 了 相 对 低 级 的 需 要 之 后 , 只 有 通 过 相 关 激 励 , 满 足 其 尚 未 实 现 的 需 要 , 才 能 产 生 相 应 的 刺 激 , 使 员 工 更 加 主 动 积 极 的 去 为 企 业 奉 献 。 从 而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 为 企 业 未 来 发 展 创 造 更 好 的 经 济 效 益 。 3 ) 调 节 作 用 通 过 薪 酬 水 平 的 变 化 , 劳 动 力 市 场 中 的 相 应 的 供 给 需 求 关 系 也 会 发 生 相 应 的 变 化 , 从 而 反 过 来 对 薪 酬 产 生 影 响 。 这 样 薪 酬 就 发 挥 其 调 节 作 用 , 调 节 劳 动 力 市 场 的 供 求 , 使 劳 动 力 流 向 更 有 价 值 的 企 业 , 从 而 促 进 优 化 社 会 整 体 的 人 力 资 源 配 置 , 有 利 于 提 升 产 业 结 构 。 4 ) 统 计 监 督 作 用 根 据 职 工 的 劳 动 生 产 率 来 反 应 职 工 对 企 业 的 贡 献 程 度 , 同 时 薪 酬 也 反 应 了 消 费 水 平 , 对 薪 酬 进 行 统 计 、 监 督 , 从 而 使 薪 酬 在 调 制 物 价 整 体 水 平 , 制 定 薪 酬 相 关 的 指 导 线 等 相 关 的 国 家 宏 观 方 面 政 策 起 到 相 应 的 指 导 作 用 邓孙棠.人力资本及其对应人力资源的确认与计量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2):17-22.。 2.2薪酬管理相关理论2.2.1薪酬管理的内涵 通常来说,薪酬管理是指,企业根据其发展规划或者战略使命,在相关方针政策的引导下对其职工的薪酬相关支付原则、所采取的薪酬策略、相对于其他企业的薪酬水平、职工自身薪酬结构及构成等一系列与薪酬有关活动的动态的确定、调控、分配的过程。在企业日常运营中,薪酬管理主要包括薪酬设计以及薪酬日常管理两个方面。2.2.2人力资本理论 人 力 资 本 ( H u m a n C a p i t a l M a n a g e m e n t , H C M ) 理 论 最 早 起 源 于 经 济 学 研 究 。 2 0 世 纪 , 美 国 著 名 经 济 学 家 贝 克 尔 以 及 舒 尔 茨 提 出 人 力 资 本 相 关 理 论 的 研 究 。 该 理 论 建 议 将 资 本 划 分 为 物 质 资 本 和 人 力 资 本 ; 物 质 资 本 指 呈 物 质 状 态 体 现 以 及 包 涵 在 物 质 使 用 价 值 中 的 资 本 , 主 要 体 现 为 固 定 资 产 ( 如 机 器 设 备 、 建 筑 物 , 交 通 运 输 设 施 等 ) 等 ; 而 人 力 资 本 则 是 通 过 对 人 力 资 源 进 行 知 识 、 技 能 、 体 能 投 资 之 后 , 使 人 力 资 源 能 够 创 造 价 值 , 企 业 在 人 力 资 源 所 产 生 价 值 的 基 础 上 形 成 的 资 本 。 人 力 资 源 对 于 企 业 来 说 属 于 稀 缺 性 资 源 , 人 力 资 本 由 决 定 劳 动 力 薪 资 的 市 场 间 接 定 价 。 在 企 业 运 行 中 , 主 要 从 两 个 重 要 方 面 来 阐 释 人 力 资 本 管 理 , 即 “ 质 ” 和 “ 量 ” 。 首 先 , “ 质 ” 属 于 内 在 因 素 , 反 应 了 相 关 人 力 资 源 能 够 创 造 价 值 的 能 力 , 而 量 则 属 于 外 在 因 素 , 相 应 的 决 定 了 企 业 所 需 的 人 力 资 源 耗 费 。 质 的 管 理 主 要 是 指 通 过 在 企 业 日 常 的 培 训 , 相 关 业 务 学 习 等 , 对 员 工 的 个 体 或 者 群 体 思 想 行 为 进 行 规 范 , 提 高 业 务 熟 练 程 度 , 加 强 对 员 工 的 管 理 , 从 而 促 进 员 工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 为 实 现 组 织 目 标 而 努 力 。 量 的 管 理 是 根 据 企 业 发 展 变 化 所 需 的 人 力 和 物 力 , 引 进 相 应 数 量 人 才 , 同 时 规 划 接 受 培 训 的 人 才 数 量 , 进 行 组 织 人 才 的 有 机 协 调 , 使 企 业 人 财 物 达 到 最 佳 比 例 , 实 现 资 源 的 最 佳 配 置 。 人 力 资 本 管 理 是 构 建 于 人 力 资 源 相 关 管 理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 通 过 结 合 资 本 投 资 回 报 和 人 力 资 源 管 理 两 个 维 度 进 行 分 析 , 对 于 企 业 拥 有 的 人 力 , 将 其 当 作 资 本 并 进 行 规 划 控 制 ; 通 过 调 节 薪 酬 , 重 新 规 划 薪 酬 结 构 及 构 成 等 各 种 手 段 , 对 企 业 的 人 力 资 源 进 行 相 应 的 整 合 , 从 而 使 企 业 人 力 实 现 更 高 水 平 的 价 值 , 为 企 业 的 发 展 增 加 动 力 。 通 过 企 业 投 资 收 益 率 等 指 标 反 应 的 人 力 资 本 相 关 情 况 的 变 化 , 同 时 借 鉴 人 力 资 本 市 场 反 应 的 具 体 情 况 , 对 企 业 拥 有 的 人 力 资 源 数 量 和 质 量 进 行 调 整 , 为 获 得 长 期 价 值 回 报 而 努 力 。 人 力 资 本 管 理 通 常 会 结 合 劳 动 力 市 场 情 况 制 定 相 应 的 人 才 投 资 计 划 , 重 视 投 资 与 回 报 之 间 的 效 益 , 人 力 资 本 管 理 是 个 动 态 的 过 程 , 通 过 相 应 的 市 场 分 析 对 企 业 进 行 长 远 的 预 测 , 采 取 前 瞻 性 的 行 动 实 现 企 业 的 长 远 发 展 。 该 理 论 中 的 创 新 点 就 是 把 人 力 资 源 看 作 相 关 企 业 自 身 的 资 产 , 根 据 该 理 论 中 会 计 核 算 的 具 体 要 求 , 采 取 相 应 的 计 量 模 式 , 对 获 取 、 有 效 开 采 发 掘 以 及 重 新 规 置 等 过 程 中 所 涉 及 到 的 人 力 资 源 相 关 的 成 本 和 蕴 含 的 价 值 的 发 展 变 化 进 行 确 定 、 有 效 量 化 、 会 计 核 算 、 财 务 报 告 。 通 过 进 行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相 关 的 会 计 核 算 行 为 , 可 以 从 各 方 面 完 全 展 示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相 关 的 各 类 成 本 , 在 此 基 础 上 , 便 于 开 展 成 本 管 理 相 关 工 作 。 在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核 算 的 基 础 上 , 对 人 力 资 源 进 行 管 理 , 第 一 个 步 骤 , 是 对 企 业 已 经 发 生 的 各 种 相 关 成 本 进 行 有 效 合 理 的 预 估 , 同 时 制 定 相 应 合 理 的 策 略 ; 然 后 , 在 企 业 管 理 水 平 可 控 范 围 内 , 充 分 实 现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的 可 控 性 , 在 此 基 础 上 , 设 计 并 提 出 有 关 企 业 人 力 资 源 成 本 的 规 划 企 案 , 通 过 分 析 对 比 选 择 最 有 利 于 企 业 发 展 决 策 的 成 本 预 案 。 在 国 有 企 业 中 , 高 层 管 理 人 员 是 企 业 稀 少 而 必 不 可 缺 的 人 力 资 本 , 根 据 企 业 未 来 发 展 战 略 的 相 关 要 求 , 有 目 标 有 方 向 地 对 人 力 资 源 进 行 规 划 , 才 能 得 以 实 现 其 优 化 配 置 王跃武,汪丽丽.基于价值链分析的人力资源产出价值计量新模型C.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学术年会.2012.。 2.2.3薪酬管制理论 目前,关于解释以及主张建立政府管制的理论有很多,例如,市场失灵理论,自然垄断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利益理论。由于国有企业我们的经济和政策导向的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国有企业支付负责管理的人的控制权,高管是不可避免的。高级管理层负责支付报酬的政策干预,这反映了介绍,为政府相关部门在中国的规定,由国家高管薪酬的政府材料的绝对值规范政治权利,以及公司与报酬业绩敏感性是强制性的国有企业,以提高收费和收入分配制度和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由于社会不公的原因,国有企业身份管理的社会转型的国有企业工资的特殊性,是我国政府监管的原因。对于补偿条例,其最直接的目的是通过减少国有企业的绝对值达到交规,不少学者证实薪酬管制的存在,降低了行政国家获得不同的经验和案例研究金钱奖励,而且过度特权和腐败等不良现象的控制下行政温床政策 韩晓杰,孔祥真,白靖.人力资源会计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J.财会月刊,2012(6):16-18.。2.2.4影响薪酬管理的因素 薪 酬 管 理 活 动 体 现 在 企 业 的 日 常 经 营 管 理 活 动 中 。 在 企 业 日 常 进 行 薪 酬 管 理 时 , 需 考 虑 多 方 因 素 的 影 响 。 第 一 , 企 业 外 部 的 影 响 ,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几 方 面 : 国 家 相 关 法 律 , 行 业 法 规 等 。 不 同 时 期 , 国 家 对 薪 酬 的 规 定 不 同 , 企 业 应 该 根 据 最 新 薪 资 政 策 修 改 内 部 薪 酬 政 策 , 使 企 业 薪 酬 框 架 符 合 国 家 薪 酬 待 遇 相 关 法 律 法 规 ; 地 区 特 点 以 及 行 业 惯 例 。 制 定 薪 酬 时 要 充 分 考 虑 地 区 之 间 的 经 济 差 异 , 文 化 特 点 。 行 业 惯 例 形 成 的 差 异 非 常 明 显 , 譬 如 现 代 高 薪 行 业 与 传 统 行 业 , 国 有 企 业 与 民 营 企 业 等 ; 市 场 供 求 关 系 。 劳 动 力 市 场 上 可 供 选 择 的 人 力 资 源 质 量 及 数 量 都 对 企 业 薪 酬 政 策 的 制 定 有 重 大 影 响 , 同 时 , 专 业 专 门 人 才 的 稀 缺 问 题 、 劳 资 不 匹 配 现 象 、 用 工 荒 等 问 题 的 解 决 都 依 赖 于 科 学 合 理 的 薪 酬 制 度 。 第 二 , 企 业 内 部 的 影 响 , 一 般 来 说 包 括 以 下 几 方 面 : 企 业 所 处 的 生 命 周 期 , 企 业 从 初 创 , 成 长 成 熟 到 衰 退 , 每 个 发 展 阶 段 所 面 临 的 市 场 , 竞 争 对 手 , 拥 有 的 资 源 , 获 得 的 利 润 都 不 相 同 , 薪 酬 也 会 随 着 企 业 的 发 展 做 相 应 的 调 整 ; 企 业 的 发 展 经 营 状 况 。 第 三 , 职 工 个 人 的 影 响 , 一 般 来 说 包 括 以 下 几 方 面 : 职 务 差 异 , 显 然 , 管 理 层 和 基 层 之 间 对 于 薪 酬 管 理 的 要 求 是 不 同 的 , 因 此 而 产 生 的 对 企 业 的 影 响 也 是 不 同 的 ; 个 人 素 质 , 员 工 的 个 人 素 质 体 现 在 其 对 日 常 工 作 的 完 成 效 率 上 以 及 其 工 作 经 验 和 工 作 能 力 上 , 同 时 考 虑 其 接 受 能 力 等 各 方 面 影 响 , 每 个 人 的 素 质 都 不 想 听 , 这 也 是 在 进 行 薪 酬 管 理 时 必 须 考 虑 的 因 素 陈腾.浅谈国有企业薪酬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江苏商论,2011,(5):143-143.。 3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1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特征 国有企业是由政府出具资金或者参股控股,受政府支配或干预,通过市场为广大社会民众以及各类企业提供所需产品及服务的大型经济组织。国有企业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同时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有企业对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收入分配制度几经改革,如今依然在适应中摸索前进。我国国企在薪酬的管理方面特征有: 1)国有企业受政府干预或支配大。由于自身性质的国有企业,在市场化进程是没有完全脱离政府,国有企业可以自主制定的报酬,由主管机关或主管部门批准和其他高管可以投票提供。国有企业部门和更复杂的机构,程序和正规国有企业的复杂性,导致效率低下,没有私人的机器变得灵活,从而导致改革的成效很低。同时,国有企业调整薪酬管理主要体现在工资总额和谁两种方式支付。其中包括工资和工资总额和链接的方式和工资总额预算管理的经济效益。政府部门批准主要是基本工资额,国有企业和其他高管的总体性能和工资适当给予长期激励。2)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中具有的特殊地位,使得国有企业的薪酬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薪酬管理,国有企业的管理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高管是企业的灵魂,创造财富,促进社会福利企业无法替代的,并且由于政策导向,这是过多的政府干预,我们的国有企业,导致“官方和企业,政治迫害“现象,造成国有企业的薪酬与工作绩效接触不多,但是是密切相关的行政级别;行政特权,无形的高福利,高价格的现象屡见不鲜高管。 3)国有企业中用工性质层次多。包括国家一般准备,子公司的准备,市场员工,外包等形式的员工,员工和机构的准备之外还有来自基本工资福利差异较大。准备就业的由不同的员工所带来的大自然的同级别工资差距造成的;不同的等级,从行政职务所造成的收入差距,给了薪酬公平的挑战。在由于国有企业的资历,现象,使员工晋升难,发展空间小,同时,薪酬激励无法实现,导致国有企业人才流失严重。3.2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3.2.1薪酬设计制度不完善 1)部分国企薪酬水平偏高,增速过快。 2013年2445家A股上市公司中,国有控股公司为1018家,占41.6%,非国有控股公司1427家,占58.4%。根据中国薪酬发展报告 2013-2014中汇总的数据及分析可以发现,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职工平均薪酬水平高于非国有上市公司,且差距较上年继续扩大。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的职工相应的平均薪酬为 13.21 万元,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为 8.03 万元,前者基本上是后者的1.65 倍。2012年则为1.51倍,差距有所扩大。具体对比数据如下表 3.1 所示。表 3.1 2013 年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职工平均薪酬水平所有制性质数量(家)职工平均薪酬最大值(万元)职工平均薪酬最小值(万元)职工平均薪酬水平(万元)2013年国有控股公司101871.221.5613.21中国企业33348.512.3215.28地方国有控股68571.221.569.79非国有公司142747.431.198.03国有控股/非国有控股公司职工平均薪酬(倍数)1.652012年国有控股公司99649.291.5711.80中国企业34643.521.9913.59地方国有控股65049.291.578.88非国有公司143491.31.237.81国有控股/非国有控股公司职工平均薪酬(倍数)1.51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水 平 高 , 一 方 面 是 国 企 占 据 各 方 面 政 策 优 惠 , 以 及 部 分 国 企 的 垄 断 优 势 , 使 得 国 企 职 工 工 资 基 数 比 较 高 ; 另 一 方 面 是 职 工 存 在 “ 被 高 薪 ” 现 象 。 譬 如 , 2 0 0 9 年 国 泰 君 安 被 爆 出 将 3 . 2 亿 元 用 于 职 工 薪 酬 和 福 利 , 员 工 平 均 薪 酬 高 达 1 0 0 万 元 ; 2 0 1 1 年 中 海 油 被 爆 出 员 工 平 均 工 资 高 达 3 8 万 元 , 但 相 关 内 部 资 料 显 示 普 通 员 工 实 际 年 薪 8 . 5 2 万 元 , 同 时 年 报 中 显 示 公 司 高 管 上 一 年 度 年 领 取 的 相 关 薪 酬 总 额 达 1 6 9 5 . 3 万 元 , 其 中 副 董 事 长 兼 首 席 执 行 官 杨 华 为 5 5 2 万 元 , “ 被 高 薪 ” 的 呼 声 充 斥 媒 体 。 2 ) 薪 酬 水 平 过 高 , 与 职 工 工 资 差 距 过 大 , 与 企 业 经 营 绩 效 脱 节 , 使 得 薪 酬 战 略 无 法 与 企 业 战 略 相 适 应 。 2 0 0 8 年 平 安 公 司 董 事 长 马 明 哲 以 6 6 1 6 万 元 年 薪 代 表 着 “ 天 价 高 管 ” , 使 这 个 词 汇 走 入 公 众 视 野 , 而 且 引 起 广 泛 热 议 , 随 后 以 中 海 油 为 首 的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也 引 起 社 会 公 众 质 疑 并 展 开 了 广 泛 热 议 , 据 中 海 油 2 0 0 8 年 报 披 露 , 中 海 油 集 团 的 董 事 长 并 且 兼 任 首 席 执 行 官 从 中 海 油 领 取 的 薪 酬 总 额 达 1 2 0 4 . 7 万 元 , 较 2 0 0 7 年 增 加 7 4 . 5 万 元 ; 2 0 1 0 年 报 披 露 , 该 公 司 高 管 平 均 薪 酬 4 6 0 . 5 万 元 。 高 管 作 为 企 业 灵 魂 人 物 , 承 担 巨 大 风 险 并 决 定 企 业 命 运 , 是 否 应 该 受 到 高 薪 补 偿 ? 薪 酬 是 否 反 映 了 其 业 绩 水 平 ? 中 海 油 官 方 给 予 的 “ 名 义 收 入 ” 搪 塞 公 众 。 而 类 似 现 象 在 其 他 国 有 企 业 也 大 量 存 在 , 财 政 部 办 公 厅 曾 在 2 0 0 9 年 下 发 “ 限 薪 令 ” , 但 是 这 些 现 象 并 没 有 有 效 遏 制 。 2 0 1 4 年 8 月 2 9 日 中 共 中 央 政 治 局 审 议 通 过 的 中 央 管 理 企 业 负 责 人 薪 酬 制 度 改 革 方 案 中 对 国 有 企 业 及 国 有 控 股 企 业 负 责 人 薪 酬 有 多 方 面 管 制 , 对 不 合 理 的 过 高 收 入 进 行 调 整 , 要 求 高 管 工 资 不 得 超 过 员 工 工 资 的 7 - 8 倍 。 随 着 该 方 案 的 实 施 , 很 多 国 有 企 业 出 现 了 明 显 的 调 薪 降 薪 , 但 仍 然 有 不 少 企 业 无 视 政 策 要 求 , 依 旧 “ 顶 风 涨 薪 ” 。 据 某 报 业 按 照 同 花 顺 设 定 的 9 1 3 家 国 有 控 股 上 市 公 司 名 单 中 选 取 了 2 0 0 家 , 通 过 对 比 企 业 董 事 长 领 取 的 相 关 薪 酬 总 额 在 当 前 两 年 之 内 的 具 体 变 化 情 况 , 结 果 表 明 , 相 关 人 员 在 2 0 1 4 年 度 合 计 从 其 所 在 公 司 领 取 的 相 关 报 酬 金 额 共 计 2 . 6 5 亿 元 。 在 上 一 比 较 年 度 中 , 同 一 在 比 较 范 围 内 的 企 业 , 其 相 关 负 责 人 在 企 业 内 领 取 的 报 酬 薪 资 总 额 为 2 . 3 1 亿 元 , 通 过 数 据 的 对 比 , 可 以 得 知 , 在 比 较 期 限 内 , 负 责 人 的 薪 酬 总 额 同 比 上 升 了 1 1 . 4 7 % 。 企 业 负 责 人 的 薪 酬 数 额 应 该 与 企 业 年 度 经 营 业 绩 呈 现 正 相 关 的 关 系 , 然 而 这 种 理 论 却 并 不 完 全 存 在 于 国 有 企 业 中 。 如 物 产 中 拓 营 业 收 入 2 2 0 . 9 亿 元 , 同 比 下 滑 6 . 9 4 % , 而 其 董 事 长 袁 仁 军 薪 酬 涨 幅 却 高 达 6 9 1 . 1 % ; 由 云 南 省 国 资 委 控 股 的 云 维 股 份 , 在 2 0 1 3 年 亏 损 1 0 . 4 8 亿 元 , 而 其 董 事 长 凡 剑 , 拿 到 了 3 5 . 2 4 万 元 的 薪 酬 , 同 时 该 公 司 的 相 关 的 董 事 监 事 以 及 高 管 团 队 的 总 体 薪 酬 , 也 相 应 的 由 2 0 1 3 年 总 额 1 8 3 . 6 4 万 元 , 涨 到 了 2 7 9 . 2 3 万 元 ; 同 时 上 海 石 化 2 0 1 4 年 由 上 一 年 度 的 前 盈 利 额 2 0 亿 元 转 变 为 实 际 亏 损 额 度 7 . 1 6 亿 元 , 但 是 与 此 同 时 其 董 事 长 王 治 卿 的 相 关 报 酬 , 从 2 0 1 3 年 的 6 7 . 3 万 元 涨 至 2 0 1 4 年 的 8 3 . 1 万 元 , 涨 幅 为 2 3 % , 同 期 企 业 高 管 团 队 的 总 体 报 酬 , 亦 由 2 0 1 3 年 的 7 2 0 万 元 涨 至 2 0 1 4 年 的 8 0 2 万 元 ; 华 菱 钢 铁 集 团 在 整 体 业 绩 绩 效 下 降 近 3 成 , 而 其 董 事 长 曹 慧 泉 领 取 的 薪 酬 去 出 现 相 比 之 前 5 4 . 8 万 元 , 出 现 “ 逆 市 ” 情 况 下 的 上 涨 1 6 . 7 % 。 薪 酬 没 有 有 效 反 应 企 业 业 绩 与 未 来 发 展 , 薪 酬 管 理 无 法 实 现 与 企 业 战 略 的 统 一 。 3 ) 薪 酬 结 构 设 置 不 合 理 不 科 学 , 特 别 是 企 业 中 的 中 长 期 激 励 不 足 。 现 行 国 企 中 普 通 职 工 主 要 实 行 岗 位 绩 效 工 资 制 , 薪 酬 与 岗 位 绩 效 挂 钩 , 相 对 合 理 。 高 管 实 行 年 薪 制 , 由 基 本 年 薪 、 绩 效 年 薪 和 中 长 期 激 励 收 益 三 部 分 构 成 , 其 中 基 本 年 薪 主 要 根 据 企 业 经 营 难 度 和 负 责 人 承 担 的 经 营 风 险 及 责 任 确 定 , 绩 效 年 薪 根 据 年 度 经 营 业 绩 考 核 结 果 确 定 。 长 期 激 励 手 段 包 括 企 业 分 红 , 股 权 激 励 , 延 期 支 付 , 特 定 目 标 长 期 激 励 计 划 等 , 在 我 国 , 股 权 激 励 政 策 虽 然 从 1 9 9 9 年 被 提 出 后 一 直 是 国 企 改 革 热 点 , 但 在 企 业 中 却 一 直 得 不 到 有 效 的 操 作 。 报 告 显 示 在 2 0 0 6 开 始 使 用 股 权 激 励 到 如 今 , 真 正 实 现 公 告 股 权 激 励 的 总 共 有 6 0 4 家 上 市 公 司 , 但 是 其 中 国 有 上 市 公 司 仅 有 8 7 家 , 整 体 来 看 占 1 4 % 。 长 期 激 励 不 足 容 易 导 致 企 业 管 理 人 员 出 现 短 视 行 为 , 为 获 取 任 期 的 内 高 收 益 而 忽 视 企 业 的 长 远 发 展 陈佳,陈岚,查阳.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分配公平性研究J.财会通讯,2013,(24):100-103.。 3.2.2薪酬日常管理不严格 1)绩效考核不完整 首 先 , 考 虑 到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的 不 同 性 质 , 特 别 是 存 在 的 一 些 具 有 垄 断 特 征 的 国 有 企 业 , 在 对 其 进 行 业 绩 考 核 时 , 若 是 不 除 去 垄 断 相 关 的 因 素 , 可 能 会 出 现 企 业 业 绩 非 常 规 的 过 度 增 长 现 象 , 相 应 的 高 管 也 随 着 不 真 实 的 业 绩 而 提 高 其 薪 酬 水 平 。 其 次 , 在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中 , 企 业 采 取 的 考 核 指 标 统 一 化 , 企 业 之 间 考 核 雷 同 化 , 使 行 业 之 间 的 异 质 性 无 法 体 现 , 这 样 反 映 出 来 的 业 绩 也 不 尽 真 实 有 效 。 同 时 , 企 业 一 般 都 会 随 着 业 绩 的 提 高 而 相 应 提 高 薪 资 水 平 , 但 业 绩 下 降 时 却 很 少 有 企 业 真 正 的 按 照 相 关 规 定 去 减 少 薪 酬 。 这 样 , 考 核 就 达 不 到 实 质 的 作 用 。 2 ) 一 些 国 有 企 业 中 存 在 薪 酬 分 配 相 关 行 为 不 按 照 规 定 进 行 , 隐 性 福 利 支 出 较 大 的 现 象 。 在 实 际 经 济 体 系 中 , 存 在 很 多 企 业 通 过 设 置 小 金 库 的 方 式 , 非 法 提 取 工 资 总 额 之 外 的 相 关 支 出 。 为 小 利 益 群 体 谋 福 利 , 职 务 消 费 违 规 现 象 时 有 存 在 。 国 企 职 工 的 隐 性 福 利 成 为 社 会 公 众 关 注 的 焦 点 。 事 实 上 , 通 过 审 计 报 告 披 露 的 国 企 隐 性 福 利 问 题 一 直 存 在 , 而 且 其 手 法 也 不 断 的 变 化 。 从 早 年 常 常 被 披 露 出 的 违 规 发 放 住 房 补 贴 、 违 规 持 有 股 份 , 到 近 年 来 采 取 的 虚 开 发 票 套 取 资 金 等 方 式 , 国 有 企 业 的 隐 性 福 利 占 据 着 审 计 报 告 的 重 要 部 分 。 2 0 1 4 年 6 月 国 家 审 计 署 公 布 了 对 包 括 华 润 集 团 , 中 石 油 在 内 的 1 1 家 国 企 2 0 1 2 年 度 财 务 收 支 审 计 , 结 果 表 明 : 2 0 1 2 年 , 中 国 烟 草 总 公 司 在 工 资 总 额 之 外 列 支 工 资 性 支 出 等 , 涉 及 金 额 2 . 5 6 亿 元 ; 2 0 1 2 年 至 2 0 1 3 年 , 中 国 船 舶 系 统 工 程 研 究 院 通 过 虚 报 会 议 费 、 现 场 补 助 费 的 方 式 套 取 资 金 4 2 1 . 5 4 万 元 , 用 于 购 买 消 费 卡 、 接 待 费 等 支 出 。 审 计 报 告 披 露 , 中 冶 集 团 、 中 石 油 、 大 唐 集 团 等 多 家 国 企 及 其 所 属 企 业 , 被 审 计 出 存 在 违 规 发 放 福 利 的 问 题 。 其 中 , 违 规 发 放 福 利 金 额 最 高 的 为 中 国 冶 金 科 工 集 团 所 属 的 二 十 二 冶 等 多 家 单 位 。 报 告 显 示 , 在 近 一 年 半 的 时 间 里 , 多 了 几 个 单 位 通 过 虚 开 发 票 渲 染 相 关 的 非 法 手 段 , 并 采 取 了 多 种 预 先 录 制 的 报 表 和 其 他 劳 务 分 包 及 其 他 形 式 的 资 金 非 法 携 带 的 服 务 高 达 8 6 6 6 8 4 0 0 元 经 营 这 些 资 金 被 用 于 大 多 数 非 法 支 付 给 员 工 用 作 有 关 的 津 贴 或 奖 金 。 其 他 一 些 国 有 企 业 也 都 经 审 计 中 发 现 有 类 似 的 问 题 , 如 中 国 华 润 电 力 控 股 子 公 司 , 本 公 司 被 控 虚 假 材 料 和 有 关 国 家 资 金 8 5 4 万 元 的 非 法 携 带 其 他 费 用 。 通 过 访 问 , 这 是 由 购 买 发 放 给 员 工 作 为 福 利 开 支 使 用 企 业 超 市 购 物 卡 的 方 式 对 资 金 业 务 的 一 部 分 ; 同 样 的 事 情 还 发 生 如 大 唐 集 团 , 该 公 司 被 控 虚 假 违 法 派 遣 制 员 工 工 资 费 用 等 高 达 2 1 1 4 0 0 0 元 国 家 资 金 的 非 法 携 带 , 通 过 相 关 的 方 式 设 立 “ 小 金 库 ” 违 法 行 为 资 金 被 用 来 获 得 高 层 次 的 企 业 管 理 人 员 奖 金 福 利 ; 石 油 属 于 两 家 公 司 , 从 3 0 3 2 7 3 0 0 元 代 表 奖 金 , 发 放 给 员 工 或 相 关 人 员 集 体 福 利 侵 犯 的 利 润 。 3.2.3薪酬与企业绩效相关性低 我 国 的 国 有 大 型 企 业 基 本 上 涵 盖 了 各 个 行 业 , 包 括 自 来 水 、 电 力 、 公 交 、 烟 草 、 石 油 、 天 然 气 、 电 信 、 铁 路 运 输 、 银 行 等 垄 断 行 业 。 国 有 大 企 业 的 经 营 和 发 展 大 部 分 是 依 靠 其 资 源 垄 断 、 市 场 垄 断 地 位 获 取 和 国 家 政 策 性 支 持 , 这 些 企 业 获 得 的 天 价 利 润 通 常 都 与 高 管 的 经 营 管 理 才 能 和 努 力 程 度 没 有 什 么 太 直 接 的 关 系 或 只 有 很 少 一 部 分 , 高 管 的 努 力 成 果 被 放 大 了 。 据 统 计 , 国 企 高 管 年 薪 高 低 与 企 业 绩 效 的 相 关 系 数 仅 为 0 . 4 , 大 多 数 的 国 有 上 市 公 司 薪 酬 与 企 业 业 绩 无 关 , 还 存 在 公 司 利 润 下 降 薪 酬 上 涨 的 现 象 。 从 总 体 情 况 看 , 2 0 0 8 年 国 有 企 业 薪 酬 增 长 4 0 , 同 期 企 业 利 润 增 幅 却 不 到 3 0 。 国 有 大 企 业 的 经 营 业 绩 和 各 种 绩 效 指 标 不 能 真 正 反 映 企 业 高 管 的 能 力 及 其 工 作 努 力 程 度 , 单 纯 依 据 其 业 绩 指 标 , 弱 化 了 对 高 管 能 力 的 考 核 , 把 企 业 的 垄 断 利 润 归 功 于 高 管 是 非 常 不 妥 当 , 且 不 利 于 企 业 的 持 续 发 展 的 做 法 。 相 当 多 的 国 企 薪 酬 与 经 营 绩 效 无 关 , 甚 至 在 公 司 利 润 下 降 时 薪 酬 还 在 上 升 。 如 2 0 0 8 年 东 方 航 空 在 航 油 套 期 保 值 合 约 上 的 操 作 失 误 , 造 成 了 约 6 2 亿 元 浮 动 亏 损 , 其 下 半 年 受 金 融 危 机 影 响 客 座 率 下 降 , 其 中 国 内 航 线 下 降 6 . 6 % 、 东 南 亚 航 线 下 降 8 % 、 国 际 远 程 航 线 下 降 1 2 % , 企 业 业 绩 十 分 糟 糕 , 出 现 大 幅 度 亏 损 , 资 产 短 期 负 债 率 超 过 1 0 0 % , 但 其 高 管 的 薪 酬 水 平 却 仍 然 保 持 不 变 。 2 0 0 8 年 , 中 国 南 方 航 空 公 司 的 利 润 总 额 为 - 4 7 . 4 8 亿 元 , 对 比 2 0 0 7 年 的 2 8 . 4 9 亿 元 大 降 2 6 6 . 6 5 , 但 其 薪 酬 总 额 在 人 数 没 有 增 加 的 情 况 下 从 2 0 0 7 年 的 8 0 0 . 6 7 万 元 上 涨 到 了 2 0 0 8 年 的 1 1 9 9 . 4 2 万 元 , 增 幅 约 为 5 0 , 薪 酬 不 降 反 升 。 这 样 的 例 子 还 有 很 多 , 充 分 反 映 出 国 有 大 企 业 的 薪 酬 和 业 绩 相 关 性 低 的 现 状 , 薪 酬 还 没 有 形 成 与 其 所 作 的 实 际 贡 献 和 企 业 当 期 业 绩 相 关 联 的 机 制 , 缺 乏 对 高 管 行 为 的 奖 惩 机 制 , 企 业 出 现 亏 损 或 未 能 完 成 预 期 目 标 时 高 管 不 需 要 承 担 相 应 责 任 , 但 企 业 业 绩 增 长 时 高 管 的 薪 酬 随 之 增 长 , 业 绩 亏 损 对 高 管 的 工 资 收 入 没 有 太 大 影 响 , 甚 至 利 润 下 降 时 , 高 管 的 工 资 也 不 降 反 升 , 高 管 不 用 对 企 业 业 绩 负 责 , 却 充 分 享 受 企 业 的 薪 酬 奖 励 。 国 企 高 管 的 薪 酬 水 平 与 企 业 绩 效 联 动 性 较 差 导 致 了 高 管 的 低 工 作 动 力 、 推 卸 责 任 甚 至 腐 败 陈洋洋.A银行省分行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3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外部原因3.3.1政府监管不严格 为了应对国有企业薪酬持续暴涨的问题,2009 年 9 月,中央六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的指导意见(“限薪令”)。“限薪令”体现了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直接干预国有企业薪酬制定的目的,主要从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制定标准、薪酬结构和薪酬差距等方面对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制定进行规范管理,旨在加强对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管理。08、09年的各种薪酬限定规定出台后国有企业高管层的薪酬总和不降反升,2011年更是达到了8588万元;同时由于限薪后更多的高管从获取货币薪酬转向了谋取在职消费和福利待遇,如果将这一部分的隐性收入也转换为货币数字的话,实际上的薪酬总量应该是远在企业公布出来的数额之上的。政府的“限薪令”没有得到国有企业的真正响应和落实,并没有真的起到限制薪酬的作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国有大企业的薪酬监管过程中执行不得力。3.3.2国有资产监管失效 但由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在一段较长的时间,由于没有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措施,引导和控制国家的高管薪酬,缺乏监督机制失利。 2003年,国务院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管和国有企业管理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国有资产法”,国资委严格定位,执行是国家资助的院校法人股东的功能。在实践中,近年来,经营国有企业的国资委监管活动的开展模式,国资委执行的功能作为一个机构,除了股东的作用,宁愿是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外,更多的职责“董事会”或“监事会”的企业中,国有企业在各级政府的代表的监管活动的授权下运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各级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管理者的选择任用,绩效考核,薪酬等控制系统方面:中央国资委要求所有中央国有企业的发展和提供统一按照统一格式的业务发展和战略规划的时候,它要求企业及时调整经营目标,组织结构;省,市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定期组织高级管理层的国有大型企业参加各类培训班,研讨会,要求企业如果在实时操作报告,并设定目标的国有资产管理业务被迫修改匹配的经营策略;组织公司高管人员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和商业领袖的事迹成功。3.4国有企业薪酬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内部原因3.4.1公司治理机构作用不明显 在 公 司 治 理 机 构 方 面 ,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在 国 企 中 明 确 建 立 , 同 时 亦 效 仿 西 方 发 达 国 家 的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 设 置 股 东 大 会 、 董 事 会 、 监 事 会 等 机 构 。 董 事 会 、 监 事 会 ( 薪 酬 委 员 会 ) 是 监 督 和 控 制 企 业 经 营 管 理 活 动 的 机 构 。 董 事 会 是 负 责 公 司 业 务 经 营 活 动 的 指 挥 与 管 理 , 对 公 司 股 东 会 或 企 业 股 东 大 会 负 责 并 报 告 工 作 , 负 责 评 估 高 层 管 理 人 员 的 业 务 绩 效 , 制 定 和 监 督 高 管 的 薪 酬 体 系 和 福 利 待 遇 , 制 定 员 工 退 休 金 、 利 润 分 享 等 职 能 。 我 国 的 国 有 企 业 仍 处 于 向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转 变 和 改 革 的 过 程 中 ,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不 够 合 理 、 完 善 , 股 东 大 会 、 董 事 会 、 薪 酬 委 员 会 等 没 能 完 全 履 行 其 职 责 、 发 挥 应 有 的 薪 酬 决 定 和 监 督 作 用 , 董 事 的 提 名 和 任 命 都 受 到 高 管 的 影 响 , 高 管 往 往 能 够 根 据 手 中 的 实 际 权 力 控 制 董 事 会 成 员 , 从 而 影 响 董 事 会 对 薪 酬 制 定 的 决 策 。 国 有 大 企 业 的 持 股 人 主 要 为 国 家 , 国 家 股 东 对 企 业 经 营 决 策 会 议 有 话 语 的 绝 对 权 利 , 但 是 分 离 的 现 代 企 业 制 度 的 产 权 , 所 以 国 家 应 该 释 放 企 业 的 经 营 权 , 不 能 直 接 参 与 管 理 和 业 务 事 务 薪 水 开 发 ; 有 许 多 小 股 东 权 益 一 小 部 分 无 法 通 过 薪 酬 水 平 的 意 见 的 股 东 , 股 东 的 作 用 不 能 有 效 发 挥 。 由 于 企 业 高 管 严 重 的 内 部 控 制 , 国 有 企 业 , 股 东 和 管 理 层 的 董 事 会 之 间 的 关 系 没 有 得 到 很 好 的 做 法 。 国 企 高 管 由 政 府 管 理 和 选 拔 任 命 , 大 部 分 国 有 大 型 企 业 高 管 有 政 治 身 份 , 除 了 履 行 管 理 在 企 业 中 的 作 用 , 政 府 也 举 行 了 手 中 的 高 职 位 国 有 企 业 高 管 可 以 利 用 董 事 会 的 影 响 力 和 操 纵 培 养 自 己 的 薪 酬 的 政 治 权 力 , 信 息 优 势 , 有 效 控 制 企 业 。 3.4.2薪酬制度设计不够合理规范 国 有 企 业 对 薪 酬 体 系 的 管 理 作 用 缺 乏 认 识 , 未 进 行 薪 酬 体 系 改 革 , 大 部 分 国 有 大 型 企 业 的 薪 酬 主 要 还 是 以 政 府 意 见 为 主 导 。 早 期 国 企 高 管 的 薪 酬 制 度 处 于 政 府 管 制 之 下 , 形 成 企 业 薪 酬 水 平 与 企 业 经 营 状 况 脱 节 、 职 位 工 资 和 岗 位 价 值 脱 节 的 现 象 , 难 以 充 分 、 有 效 地 调 动 企 业 和 员 工 的 积 极 性 。 随 着 国 企 改 制 的 不 断 深 化 , 大 部 分 的 国 有 大 企 业 充 分 意 识 到 了 薪 酬 体 系 的 重 要 管 理 作 用 , 并 积 极 推 行 市 场 化 的 薪 酬 管 理 体 系 , 但 由 于 对 薪 酬 体 系 缺 乏 系 统 认 识 , 其 在 建 立 薪 酬 体 系 的 过 程 中 , 未 能 真 正 理 解 薪 酬 管 理 体 系 的 运 行 原 理 , 对 高 管 的 职 位 分 析 和 等 级 确 定 缺 乏 科 学 依 据 , 高 管 的 工 作 内 容 没 有 经 过 科 学 界 定 和 规 范 设 计 , 职 级 职 等 的 设 定 随 意 性 太 大 , 容 易 出 现 为 一 名 高 管 专 设 一 个 职 位 的 情 况 ; 缺 乏 对 高 管 自 身 能 力 的 评 价 和 外 部 市 场 薪 酬 水 平 的 调 查 , 薪 酬 制 定 往 往 缺 乏 竞 争 性 ; 同 时 延 续 我 国 国 有 大 型 企 业 高 管 职 位 “ 一 个 萝 卜 一 个 坑 ” 的 习 惯 , 没 有 因 地 制 宜 的 分 析 国 企 的 特 点 而 直 接 套 用 国 外 成 功 的 薪 酬 设 计 方 案 , 造 成 科 学 的 薪 酬 体 系 却 适 用 性 不 强 ; 对 于 国 有 大 企 业 的 高 管 绩 效 考 核 流 于 形 式 , 考 核 标 准 不 够 规 范 、 科 学 。 同 时 , 我 国 国 有 大 企 业 薪 酬 体 系 的 现 状 , 除 了 名 义 上 的 工 资 外 奖 金 和 各 式 各 样 的 津 贴 繁 多 , 存 在 着 大 量 的 隐 性 灰 色 收 入 , 企 业 管 理 层 为 自 己 制 定 多 种 名 目 的 福 利 薪 酬 , 缺 乏 科 学 合 理 的 规 范 。 3.4.3国企所有者缺位的天然制度缺陷 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建国初期计划经济的背景下,一个政府与企业,企业所有权和归因于政府的管理权限,企业只负责生产负责,该机构的关系并不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已经开始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各个方面继续坚定地产权和公司治理,促进股份制公司改造,并最终逐步“,通过建立学习型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和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独立经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中国拥有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企业分离。根据中国的社会和经济体制,国有企业和原所有者的财产是“全民”,但真正的国有资产是模糊的,国有资产属于每个人不属于全体人民任何特定的人,所有的人都不能用来作为一个真正的“经济人”到公司的管理,业主实际上是一个虚拟的存在,国家法律和强制性制度此时的基础上,国有资产的代理人的接收功率。但人格化的状态是不是一个法律实体,同样不能在企业管理活动中,资产的所有权下,终于掌握了剩余价值,作为国有企业的主债务的管理的前提下,语句国有企业的委托下一层,在国内独树一帜冗长的,多层次的国有代理关系达到高潮。 4完善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对策4.1 规范高管薪酬决定机制4.1.1 完善公司内部权力治理机构 国 有 大 企 业 内 部 应 该 建 立 起 由 股 东 大 会 、 董 事 会 、 监 事 会 、 经 理 层 构 成 的 相 互 依 赖 又 相 互 制 衡 的 治 理 结 构 , 在 完 善 的 公 司 治 理 机 构 中 , 董 事 会 受 股 东 会 委 托 、 代 表 全 体 股 东 履 行 所 有 者 职 能 的 , 是 企 业 组 织 内 部 治 理 的 核 心 决 策 机 构 , 并 通 过 选 聘 、 激 励 、 监 督 约 束 经 理 阶 层 来 对 企 业 的 日 常 运 作 进 行 管 理 , 使 企 业 按 照 董 事 会 的 决 策 来 运 转 。 现 代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的 制 衡 机 理 来 看 ,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决 定 权 应 该 由 企 业 董 事 会 或 是 独 立 的 薪 酬 委 员 会 拥 有 , 而 不 是 由 企 业 所 有 者 或 经 营 者 自 行 决 定 。 在 完 善 的 公 司 权 力 治 理 结 构 中 , 董 事 会 对 高 管 人 员 有 任 免 、 监 督 和 奖 惩 权 , 企 业 董 事 会 或 薪 酬 委 员 会 应 按 照 市 场 上 对 高 管 的 人 力 资 本 价 值 定 位 和 高 管 工 作 绩 效 相 结 合 的 原 则 来 具 体 制 定 高 管 的 薪 酬 水 平 和 薪 酬 结 构 。 董 事 会 对 高 管 的 工 作 业 绩 进 行 考 核 评 价 , 监 事 会 对 董 事 会 的 工 作 进 行 监 督 , 国 资 委 负 责 对 高 管 薪 酬 的 整 体 监 督 和 审 查 , 从 而 利 用 企 业 内 部 权 力 制 衡 机 制 来 实 现 对 国 企 高 管 薪 酬 的 监 管 和 保 证 收 入 分 配 的 公 开 、 公 平 、 公 正 。 4.1.2 完善薪酬委员会制度 除 了 要 强 调 董 事 会 的 职 能 外 , 建 议 可 以 效 仿 德 国 企 业 的 成 功 经 验 , 设 立 一 个 与 管 理 层 、 董 事 会 严 格 独 立 的 监 事 会 ( 薪 酬 委 员 会 ) 来 负 责 企 业 重 大 经 营 决 策 和 高 管 人 员 、 董 事 成 员 的 聘 任 和 薪 酬 监 管 。 对 于 国 有 大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的 制 定 , 企 业 可 以 建 立 独 立 于 企 业 外 部 的 薪 酬 委 员 会 来 负 责 董 事 的 提 名 和 任 命 、 高 管 的 聘 用 、 晋 升 、 解 聘 和 薪 酬 制 定 和 契 约 协 定 等 。 这 个 薪 酬 委 员 会 由 半 数 以 上 的 独 立 的 外 部 董 事 组 成 的 , 独 立 董 事 不 在 公 司 中 任 职 并 与 其 受 聘 的 公 司 经 营 管 理 层 人 员 及 主 要 股 东 不 存 在 可 能 会 妨 碍 其 进 行 独 立 判 断 的 关 系 。 薪 酬 委 员 会 在 高 管 薪 酬 制 定 过 程 中 保 持 独 立 , 一 方 面 避 免 薪 酬 受 到 “ 内 部 人 ” 控 制 , 有 效 的 保 障 国 有 资 产 出 资 人 的 利 益 , 另 一 方 面 也 保 证 了 高 管 薪 酬 决 定 过 程 及 结 果 的 公 平 公 正 。 另 外 , 独 立 董 事 具 有 一 定 的 专 业 素 质 和 能 力 , 都 是 各 个 领 域 的 专 家 学 者 , 能 够 能 够 凭 自 己 的 专 业 知 识 和 经 验 为 企 业 经 营 、 发 展 问 题 独 立 地 做 出 判 断 和 提 供 有 价 值 、 合 理 的 意 见 和 建 议 , 可 以 很 好 的 对 国 有 大 企 业 高 管 人 员 的 薪 酬 进 行 科 学 制 定 和 监 管 。 完 善 企 业 内 部 的 权 力 治 理 机 构 和 薪 酬 委 员 会 制 度 建 设 , 规 范 高 管 薪 酬 决 定 机 制 , 各 个 权 力 机 构 的 相 互 制 衡 和 相 互 监 督 , 能 使 国 有 大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自 定 的 现 象 得 到 有 效 遏 制 , 高 管 薪 酬 制 定 更 加 科 学 和 规 范 。 4.2 科学规划薪酬方式4.2.1 设计科学合理的薪酬内容 设 计 国 企 高 管 薪 酬 结 构 时 , 要 注 意 国 有 企 业 高 管 的 薪 酬 构 成 比 较 复 杂 , 除 了 现 金 薪 酬 外 , 各 项 行 政 性 补 助 、 福 利 性 津 贴 、 住 房 公 积 金 等 非 现 金 和 隐 性 的 收 入 比 较 多 , 在 薪 酬 结 构 设 计 时 一 定 要 明 确 福 利 、 补 贴 等 在 薪 酬 体 系 中 所 占 的 比 例 。 根 据 国 资 委 对 国 有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的 相 关 政 策 规 定 , 高 管 的 基 本 年 薪 不 受 企 业 经 营 业 绩 影 响 , 是 相 对 固 定 的 。 在 设 计 科 学 合 理 的 国 企 高 管 薪 酬 基 本 工 资 时 , 要 规 定 明 晰 的 职 位 序 列 与 详 细 的 任 职 资 格 标 准 : 根 据 企 业 的 经 营 规 模 、 业 务 特 点 、 现 有 岗 位 情 况 和 实 际 所 需 的 职 务 , 对 职 务 进 行 科 学 界 定 和 排 序 ; 根 据 各 序 列 不 同 职 务 层 级 的 知 识 、 经 验 、 能 力 、 素 质 、 经 营 管 理 难 度 等 方 面 的 要 求 规 定 任 职 资 格 标 准 , 从 而 确 定 职 位 价 值 , 并 以 此 来 衡 量 高 管 必 须 对 企 业 做 出 的 贡 献 , 使 薪 酬 制 定 切 实 与 高 管 的 任 职 资 格 、 职 位 价 值 、 工 作 业 绩 联 系 起 来 ; 同 时 还 要 将 高 管 工 资 与 国 民 经 济 增 长 幅 度 、 企 业 所 在 地 区 、 所 在 行 业 和 本 企 业 的 平 均 工 资 结 合 起 来 。 科 学 合 理 的 国 有 大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应 该 将 基 本 年 薪 和 反 应 高 管 业 绩 考 核 结 果 的 绩 效 薪 金 相 结 合 , 将 国 家 标 准 与 职 业 经 理 人 市 场 的 薪 酬 水 平 相 统 一 , 能 很 好 体 现 高 管 人 力 资 源 价 值 , 并 对 高 管 所 享 有 的 在 职 消 费 内 容 和 额 度 、 各 种 福 利 补 贴 都 进 行 合 理 合 法 的 制 定 和 规 范 其 实 施 , 充 分 考 虑 社 会 公 众 的 接 受 程 度 和 企 业 的 经 营 业 绩 , 并 切 实 保 证 制 定 过 程 和 结 果 的 公 平 公 正 公 开 , 这 样 才 能 形 成 对 高 管 既 能 有 效 激 励 又 有 约 束 和 监 督 , 在 企 业 内 部 具 有 公 平 性 , 在 外 部 人 才 市 场 具 有 竞 争 性 的 高 管 薪 酬 制 度 。 4.2.2 丰富激励方式目前,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结构比较单一,虽然已经开始引入长期激励方式,但短期现金报酬的份额仍然较大,而且,由于国有企业的高管,宣传,推广,薪酬激励和有状态管理激励机制具有更大的影响和其他政治选择,高管薪酬没有有效的激励。我们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强对来自西方的公司,短期激励,与建立激励机制长期的成功经验相结合,包括基本工资,奖金,股票奖励,期权和高级管理人员长期激励各种优惠措施,以鼓励其他收入共存机制。加大长期激励计划,不断完善薪酬结构,促使高管关注公司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避免高管的短期行为的有效途径。在设计国企高管的激励方案时要注意,国有企业的高管任命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上级委派的,或重组等行政任命任用制度的“行政长官”之前,从原单位转让,另一种是通过公开招聘,竞争和其他人员市场雇佣模式“的市场高管的国企高管不同的方式来区分,由于不同类型的任用和管理人员的来源将导致他们的地位差异的就业选择,导致追求自己的利益和需要的差异,有必要开展不同类型的高管激励,奖励达到的效果。对于“行政长官”也许行政职务升迁,政治荣誉和地位等行政奖励的非货币激励薪酬相比,它的效果就更好了和“市场主管”可能是一个更加市场化,如股票期权,股票增值权,限制性股票,业绩股票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其他更相关的长期激励将有更大的动作。 4.3 实现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随 着 高 管 薪 酬 考 核 制 度 的 不 断 改 革 , 2 0 0 9 年 1 2 月 国 资 委 颁 布 的 “ 中 央 企 业 负 责 人 业 绩 考 核 暂 行 办 法 ” 中 明 确 规 定 负 责 国 有 企 业 经 营 业 绩 的 人 , 年 度 考 核 和 评 价 项 相 结 合 的 评 估 和 评 价 结 果 的 落 实 团 结 , 考 核 结 果 与 奖 励 挂 钩 的 考 核 体 系 的 过 程 中 , 央 企 主 要 是 由 国 资 委 负 责 负 责 绩 效 考 核 , 根 据 该 协 议 , 重 点 考 核 其 业 务 目 标 的 实 现 。 副 手 的 龙 头 企 业 机 构 全 面 评 估 的 基 础 上 , 国 资 委 企 业 绩 效 评 价 , 根 据 整 体 性 能 和 其 管 辖 范 围 内 , 并 完 成 了 全 面 评 估 , 并 听 取 他 们 的 主 要 业 务 领 导 和 部 门 的 个 人 目 标 , 下 属 意 见 的 企 业 负 责 人 。 4.3.1 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一定要发展他的个人工作绩效和经营业绩挂钩的实际需求,从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开始,公司的企业管理岗位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应该是全面的,反映真实的高管工作努力的基本考核指标对业务的贡献成功运作,应根据量化指标,由某些定性指标为辅;多元醇组合的利润指标,市场份额的目标,国有资产和其他指标,工作绩效评价方法和严格的纪律,国企高管进行明确的评估,使工作绩效考核的执行的评估已经成为工作常态,使用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指标,以确保科学和客观的评估,董事会应充分利用监测结果和评估能力和限制,为客户提供有效的目标,确保目标的国企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健康运行对于高管薪酬的合理开发。4.3.2 建立高管决策失误问责制度 2 0 1 1 年 中 海 油 渤 海 湾 的 漏 油 事 件 , 中 海 油 与 康 菲 公 司 对 造 成 的 海 洋 污 染 共 需 赔 偿 约 人 民 币 1 7 亿 元 , 在 事 件 处 理 的 过 程 中 , 中 海 油 不 断 被 媒 体 质 疑 隐 瞒 事 件 真 相 、 企 业 运 作 不 透 明 、 官 僚 色 彩 重 、 信 息 披 露 延 迟 、 推 卸 责 任 、 国 有 企 业 不 守 法 等 。 面 对 如 此 巨 大 的 亏 损 事 件 , 国 有 资 产 管 理 机 构 和 中 央 政 府 却 并 未 对 中 海 油 的 管 理 层 中 的 任 何 一 人 处 于 任 何 处 罚 , 相 反 是 中 海 油 的 一 众 高 管 自 减 薪 酬 以 示 致 歉 。 国 有 大 企 业 由 于 经 营 无 法 、 领 导 决 策 失 误 或 其 他 原 因 导 致 企 业 亏 损 的 事 件 频 频 出 现 , 却 无 人 承 担 任 何 责 任 , 是 社 会 关 注 的 热 点 问 题 。 国 企 管 理 者 被 政 府 授 权 委 托 经 营 管 理 企 业 , 与 所 有 者 之 间 存 在 一 种 代 理 委 托 的 合 同 法 律 关 系 , 双 方 权 利 义 务 受 到 法 律 的 保 障 及 约 束 。 国 企 高 管 在 享 受 权 力 带 来 的 利 益 的 同 时 必 然 要 承 担 相 应 的 责 任 , 违 反 合 同 约 定 、 由 于 决 策 失 误 给 委 托 者 造 成 损 失 的 要 承 担 相 应 的 违 约 责 任 和 赔 偿 责 任 , 依 照 公 司 制 度 和 法 律 规 定 接 受 处 罚 。 国 有 大 企 业 应 该 根 据 法 律 规 定 的 权 利 义 务 关 系 来 建 立 高 管 重 大 决 策 失 误 责 任 追 究 制 度 , 对 高 管 行 为 实 行 问 责 制 , 通 过 减 薪 、 行 政 处 罚 、 降 低 职 位 、 解 雇 和 承 担 法 律 责 任 等 惩 罚 机 制 以 约 束 和 警 示 国 企 管 理 者 。 4.3.3 发挥国资委的辅助作用 中 央 国 资 委 和 地 方 国 资 委 要 辅 助 和 监 督 国 有 大 企 业 切 实 完 善 高 管 的 经 营 业 绩 考 核 制 度 , 以 企 业 经 济 效 益 和 高 管 经 营 绩 效 为 标 准 的 业 绩 考 核 一 方 面 能 有 效 引 导 企 业 落 实 对 国 有 资 产 保 值 增 值 责 任 , 提 高 企 业 经 济 效 益 和 管 理 水 平 ; 另 一 方 面 也 能 有 效 加 强 对 企 业 管 理 者 的 激 励 约 束 , 结 束 国 有 企 业 负 责 人 “ 有 任 命 无 任 期 , 有 任 期 无 考 核 ” , 薪 酬 同 业 绩 不 挂 钩 的 历 史 ; 强 化 了 国 企 高 管 要 通 过 自 身 的 经 营 管 理 活 动 提 高 企 业 经 济 效 益 、 实 现 国 有 资 产 保 值 增 值 的 职 责 , 维 护 了 出 资 人 权 益 , 是 国 资 委 实 施 监 管 的 重 要 手 段 。 国 资 委 要 加 强 对 国 有 大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的 监 管 力 度 , 对 高 管 薪 酬 实 施 业 绩 考 核 与 薪 酬 收 入 和 职 位 任 免 挂 钩 , 可 以 有 效 的 解 决 国 有 企 业 负 责 人 自 定 薪 酬 、 薪 酬 与 绩 效 脱 节 、 薪 酬 制 定 缺 乏 标 准 、 薪 酬 只 升 不 降 等 问 题 , 按 照 高 管 的 工 作 业 绩 和 劳 动 贡 献 来 制 定 薪 酬 , 促 使 效 率 优 先 、 兼 顾 公 平 的 按 劳 分 配 原 则 得 以 落 实 , 更 进 一 步 的 明 确 国 企 高 管 的 责 任 和 义 务 , 刺 激 国 企 高 管 的 提 高 工 作 热 情 和 不 断 学 习 、 提 高 自 身 经 营 管 理 能 力 以 取 得 竞 争 优 势 。 国 资 委 同 时 还 应 该 承 担 由 于 未 能 有 效 监 督 国 企 绩 效 考 核 , 出 现 失 误 造 成 企 业 国 有 资 产 损 失 或 其 他 严 重 后 果 的 , 对 国 资 委 直 接 负 责 的 主 管 人 员 和 其 他 责 任 人 员 要 依 法 给 予 处 分 、 追 究 其 法 律 责 任 。 4.4 落实企业规章制度和法律政策4.4.1 改进公司规范和章程 公司章程是公司最重要的法律文件,意图明确股东协议,明确约定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给公司的基本制度进行了约定,包括董事和经理人员的薪酬。事先通过包机向高级管理人员的激励方式规定工资计算方法的报酬,基于支付,福利,董事会薪酬事项的董事会决定机制,以避免工资纠纷,高管和股东的质疑事后被动的,因此早防规范股东存在的解决方案奠定高管似乎违反了包机公司的问题奠定了基础。4.4.2 建立高管薪酬司法审查制度 对 国 有 企 业 的 高 管 薪 酬 , 应 建 立 司 法 审 查 机 制 , 对 高 管 的 薪 酬 赋 予 股 东 和 利 益 相 关 者 提 起 审 查 和 诉 讼 的 权 利 。 我 国 公 司 法 第 1 5 2 条 规 定 了 股 东 为 维 护 公 司 利 益 可 以 直 接 以 自 己 的 名 义 提 起 诉 讼 , 依 此 同 样 可 以 赋 予 国 企 利 益 相 关 者 和 公 司 原 股 东 相 应 的 诉 权 , 以 共 同 监 督 管 理 者 和 追 究 管 理 者 的 管 理 责 任 。 因 此 , 制 定 相 关 法 律 建 立 高 管 薪 酬 司 法 审 查 机 制 , 保 障 所 有 者 和 各 个 股 东 都 有 对 高 管 薪 酬 的 制 定 依 据 、 数 额 大 小 、 隐 性 薪 酬 ( 福 利 待 遇 ) 等 提 出 质 疑 和 向 司 法 机 关 提 出 依 法 审 查 核 实 的 要 求 的 权 力 。 司 法 审 查 是 给 予 侵 犯 公 司 股 东 及 其 利 益 相 关 者 利 益 行 为 制 裁 的 有 效 法 律 武 器 最 终 保 障 。 尤 其 在 我 国 国 有 企 业 所 有 者 监 管 缺 乏 的 背 景 下 , 建 立 司 法 审 查 制 度 , 确 保 国 有 企 业 高 管 人 员 在 经 营 活 动 的 全 过 程 都 能 受 到 有 效 的 监 督 就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 国 有 大 企 业 要 严 格 按 照 中 央 企 业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管 理 暂 行 办 法 、 企 业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暂 行 条 例 等 有 关 法 规 , 对 任 期 届 满 或 离 任 的 国 企 高 管 人 员 要 对 其 所 在 企 业 资 产 、 负 债 、 利 润 和 损 益 的 真 实 性 、 个 人 资 产 的 合 法 性 及 有 无 重 大 决 策 失 误 等 内 容 进 行 司 法 审 查 。 应 出 台 新 的 法 律 法 规 对 全 国 不 同 行 业 的 国 企 高 管 实 行 “ 限 薪 令 ” , 设 立 最 高 工 资 标 准 ; 有 必 要 综 合 考 虑 不 同 企 业 所 处 的 行 业 特 征 、 发 展 阶 段 、 公 司 规 模 、 经 营 业 绩 等 指 标 进 行 细 化 , 确 保 限 薪 的 同 时 仍 可 发 挥 薪 酬 激 励 的 作 用 。 其 次 , 为 增 强 企 业 薪 酬 委 员 会 的 监 督 作 用 , 应 考 虑 从 法 律 层 面 赋 予 薪 酬 委 员 会 实 施 一 票 否 决 制 的 权 力 , 同 时 对 薪 酬 委 员 会 的 决 定 增 加 法 律 连 带 责 任 , 如 果 薪 酬 委 员 会 作 出 明 显 违 规 的 决 定 , 应 依 法 追 究 其 成 员 的 连 带 责 任 。 4.4.3 切实执行相关法律政策 为 限 制 国 有 企 业 近 年 来 高 管 薪 酬 水 平 过 高 的 现 象 , 2 0 0 9 年 起 国 资 委 公 布 和 实 施 了 经 修 订 的 中 央 企 业 负 责 人 经 营 业 绩 考 核 暂 行 办 法 , 财 政 部 等 六 部 委 先 后 下 发 了 关 于 金 融 类 国 有 和 国 有 控 股 企 业 负 责 人 薪 酬 管 理 有 关 问 题 的 通 知 、 金 融 类 国 有 及 国 有 控 股 企 业 绩 效 评 价 暂 行 办 法 、 关 于 国 有 金 融 机 构 2 0 0 8 年 度 高 管 人 员 薪 酬 分 配 有 关 问 题 的 通 知 、 企 业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暂 行 机 制 和 关 于 进 一 步 规 范 中 央 企 业 负 责 人 薪 酬 管 理 的 指 导 意 见 等 法 律 法 规 来 规 范 和 限 制 国 有 企 业 高 管 人 员 的 薪 酬 。 但 这 些 法 律 政 策 仍 存 在 执 行 力 较 弱 的 问 题 , 法 律 法 规 是 制 定 出 来 了 , 但 在 企 业 中 的 落 实 和 执 行 力 度 不 够 导 致 政 策 没 有 发 挥 应 有 的 作 用 。 未 来 有 必 要 进 一 步 加 强 立 法 , 健 全 法 律 法 规 , 切 实 执 行 相 关 法 律 政 策 , 严 格 按 照 法 律 要 求 来 制 定 国 有 企 业 高 管 薪 酬 , 使 国 企 高 管 薪 酬 制 度 走 上 法 制 化 轨 道 。 5案例分析-以陕西某建设集团薪酬管理为例5.1 陕西某建设集团概况5.1.1陕西某建设集团背景 陕 西 某 建 设 集 团 成 立 于 2 0 0 1 年 。 集 团 现 有 陕 西 某 建 设 集 团 、 陕 西 某 建 筑 工 程 集 团 、 陕 西 某 矿 业 集 团 、 陕 西 某 矿 业 集 团 、 陕 西 某 设 备 集 团 等 下 属 控 股 和 参 股 企 业 。 其 中 陕 西 某 工 程 建 设 公 司 注 册 资 本 5 0 0 0 0 万 元 , 是 西 安 西 投 控 股 公 司 交 通 建 设 板 块 的 核 心 机 构 。 公 司 总 资 产 4 3 亿 元 , 2 0 1 4 年 营 业 收 入 达 2 3 亿 元 。 公 司 现 有 员 工 1 6 8 0 人 , 其 中 具 有 工 程 专 业 职 称 的 各 类 技 术 及 管 理 人 员 7 1 人 , 中 级 职 称 2 7 8 人 , 一 级 建 造 师 3 0 人 。 公 司 先 后 通 过 了 I S O 9 0 0 1 : 2 0 0 8 质 量 管 理 体 系 认 证 、 I S O 1 4 0 0 1 : 2 0 0 4 环 境 管 理 体 系 认 证 、 和 G B / T 2 8 0 0 - 2 0 0 1 职 业 健 康 安 全 管 理 体 系 认 证 。 公 司 成 立 以 来 , 先 后 参 与 建 设 省 内 外 多 项 大 型 项 目 建 设 , 修 筑 高 速 公 路 1 2 2 公 里 、 市 政 道 路 5 2 公 里 、 修 筑 隧 道 2 1 . 9 公 里 、 架 设 桥 梁 2 5 5 座 、 建 筑 房 屋 4 2 万 平 方 米 。 公 司 始 终 坚 持 “ 精 品 源 于 心 中 ” 的 核 心 理 念 , 发 扬 “ 勇 于 开 拓 、 做 当 代 愚 公 ” 的 企 业 精 神 , 公 司 全 体 员 工 正 以 饱 满 的 热 情 , 开 拓 市 场 , 抢 抓 机 遇 , 内 强 素 质 、 外 塑 形 象 , 以 改 革 求 创 新 , 以 创 新 促 发 展 。 特 别 是 “ 十 八 大 ” 以 来 , 公 司 积 极 进 行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 以 新 思 维 、 新 常 态 为 指 导 原 则 , 全 面 提 升 公 司 转 型 升 级 。 5.1.2陕西某建设集团薪酬管理现状 陕西某建设集团现行的薪酬制度为:在企业内部执行岗位工资为主要激励手段,绩效工资为辅助激励手段的薪酬制度,以岗为确定薪资、岗位变则薪资变。同时,岗位又被划分为管理岗位和执行岗位,管理岗分8级、执行岗分11级。岗位工资确定的依据是员工所处岗位以及其担负的职务的相关劳动责任大小、技能高低、强度轻重、劳动条件等主要因素决定,然后再根据相应岗位的劳动测评归类以及其分级结果进而确定工资水平,绩效工资标准应该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相联系,员工最终工资总额与所处岗位的职责、工作创造的业绩和对企业的实际贡献直接相关。其员工一般的薪酬组成部分大概一致,如图5-1 所示: 图 5-1陕西某建设集团员工薪酬组成5.2陕西某工程建设集团薪酬管理存在问题 根据取得的相关数据,汇总得出 2009 年到 2013 年陕西某建设集团营业收入和薪酬相关数据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薪酬变化,以及各项指标。情况如表 5-1,5-2 所示:表5-1 2009-2013年陕西某建设集团营业收入与薪酬相关数据(单位:万元)项目20092010201120122013营业收入15698.8617281.0818699.3521378.4423926.37营业利润6170.126850.697496.547031.927824.56总成本13678.8615528.8117699.3519976.8821186.55人工总成本5471.775821.596409.87065.57987.95工资薪金4309.774310.274514.655043.625507.42社保及福利1056.661289.671554.471668.232099.67劳务费105.34221.65340.68353.65380.86在册员工数9951060112111561210劳务工人数85105155170200表5-2 2010-2013年陕西某建设集团营业收入与薪酬变化情况项目增幅2010201120122013营业收入10.08%8.21%14.32%11.92%营业利润11.03%9.43%-6.2%11.27%人工总成本6.39%10.1%10.23%13.06% 通过人均人力资源成本反应的薪酬水平状况,陕西某建设集团属于中等水平,具备一定的人才吸引力但人均工资较低,可能存在分配不公问题;人力资源成本利润率指标出现三年之内的连续降低,说明利润的增长需要依靠大量投入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经核算,人工成本大概维持在成本总额的 26%左右,连续三年人工成本增长幅度都超过了利润增长幅度。这种现象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因此,企业应该采取有利措施对相关的人工成本支出费用进行有效控制。5.3提高陕西某建设集团酬薪管理的建议5.3.1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管薪酬制度,一定要发展他的个人工作绩效和经营业绩挂钩的实际需求,从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开始,公司的企业管理岗位的实际情况。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应该是全面的,反映真实的高管工作努力的基本考核指标对业务的贡献成功运作,应根据量化指标,由某些定性指标为辅;多元醇组合的利润指标,市场份额的目标,国有资产等指标,进行明确的评估工具和严格的纪律考核,绩效考核工作,使管理人员成为工作常态,利用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指标,以确保科学评估和客观性,董事会应充分利用监督和约束功能的检查结果,提供有效的目标,确保目标的国企高管薪酬激励的健康运行为高管薪酬的合理开发。5.3.2实现高管薪酬与业绩挂钩随着高管薪酬考核制度的不断改革,2009年十二月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中明确规定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实行年度考核与任期考核相结合、结果考核与过程评价相统一、考核结果与奖惩相挂钩的考核制度,央企业主要负责人的业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国有企业薪酬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陕西某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592266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