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试题汇编(青岛版)_第1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试题汇编(青岛版)_第2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试题汇编(青岛版)_第3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试题汇编(青岛版)_第4页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试题汇编(青岛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复习试题汇编(青岛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2、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就是细胞不断(生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3、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 4、受精卵大约经过( 6)周就长成了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各种器官都已形成。 5、胎儿大约在妈妈的(子宫)里呆大约( 9)个月,就准备瓜瓜落地了。 6、(生长)、( 发育)、(衰老)、(死亡)是人必然经历的连续过程 7、人的一生可以分(发育期)、(成熟期)、(渐衰期)和(衰老期)四个时期,每个时期又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青春期属于(发育期)。 2 / 12 8、 10-20 岁,身高和体重增长较快,这个年龄阶段被称为(青春期)。 9、(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 10、(生物体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物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 11、(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12、洋葱表皮是由(细胞) 构成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3、(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4、荷兰生物学家(列文 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 300 倍的(显微镜),并发现了微生物。 15、英国科学家(罗伯特 虎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16、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其功能也有很大的差异。 17、人类(观察工具 )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紧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3 / 12 18、显微镜的主要组成部分(目镜)、(调焦螺旋)、(载物台)、(物镜)和(反光镜)等。 19、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的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20、受精卵在子宫里大约经过( 3 周)后,形成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再过大约( 6 周),胚胎就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 21、我们在出生之前,住在妈妈的(子宫)里,且一住就是大约( 9 个月)。 22、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人是(罗伯特 虎克 )。 23、世界上最早的显微镜是(列文 虎克)发明的。 24、光学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 1500 倍,电子显微镜可以放大到( 200 万)倍。 25、(细胞学说)的建立,倍誉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 3 大发现之一。 简答题: 1、青春期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怎样搞好青春期的卫生保健?请把你的意见写下来。 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 1)加强体育锻炼;( 2)合理饮食;( 3)保证充足的睡眠;( 4)经常进行心理咨询。 2.在使用显微镜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 / 12 答:( 1)反光镜不能直接对着太阳,否则会 伤害眼睛;( 2)使用时要小心,镜头不要碰着玻片;( 3)不能用手触摸目镜和物镜;( 4)使用显微镜时要轻拿轻放,以防止显微镜损坏。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人获得能量的来源有(糖类)、(脂肪类)和(蛋白质)等。 2、如果进食过量,多余的营养就会被身体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起来,形成(肥胖)。 3、通过(烤火)、(补充食物)、(运动)等方式可以让身体发热。 4、吃火锅或者辣椒时,身体会感到发热,这是由于(刺激使血液循环加快)引起的。 5、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是(摆线的长短),而与(摆锤的重量 )无关。 6、钻木取火利用了(摩擦生热)的原理。 7、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磁悬浮列车)等都利用了电磁铁。 8、灯泡的能量来自于(电能),灯泡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9、每餐摄入的食物当中应当以(五谷)类最多,其次是(瓜菜水果)类,适量吃些(奶品以及肉、鱼、蛋类),(油、糖5 / 12 和盐类)要少吃。 10、在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获得的磁力就(越大)。 11、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 12、发现惯性定律的科学家是(牛顿)。 13、发现电能生磁的科学家是(奥斯特)。 第三单元课时检测题 第 12 课检测题 1、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逃逸层),距地面最近的圈层是(对流层)。 2、大气层没有确切的外部边界,物质成分以(氮)和(氧)为主。 3.彩旗飘扬,帆船疾驶,林涛怒吼,波浪汹涌等等,这些都是(风)的作用。 4.风是由于两地的(气温)不同,从而使两地的(气压)产生了差异,导致(空气)产生了流动,从而形成了风。 第 14 课检测题 1、降落伞是一种利用(空气阻力)实现从(高空)缓慢下降的专用工具。它后来发展成具有各种功能的空气( 阻力伞)。 2、降落伞是基于人们对空气具有(阻力)的认识而发明的。 4、风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6 / 12 答:有时风能够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和便利,如风力发电,风可以推动帆船前进,微风使人感到凉爽等 ;有时风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和灾难,如台风造成房屋倒塌,飓风摧毁船只和森林等。 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风雨雷电等等各种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大气层的(对流层)。 2、大气层中汗有多种物质,其中最多的成分是(氮气),其次是(氧气)。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防治(大气污染) 已经是全球性的共同责任。 4、(臭氧层)的破坏,将打乱生态系统中复杂的食物链,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还会使人类皮肤癌发病率增加。 5、降落伞是一种空气(阻力)伞,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伞面)、(伞绳)、(悬吊物)、 6、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降落伞所悬吊的重物越重,则下降的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 7、自然界中由于各地气温的差异,从而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从而形成了风。 8、流星通常指的是我们在夜间天空中所看到的一条光迹,实际上是天空中的石块(陨石)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7 / 12 产生的。 9、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空气会发生对流。其中会上升的空气是(热空气)。(填 “ 热空气 ” 或 “ 冷空气 ” ) 10、随着工农业的飞速发展,环境问题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人们向大气中所排放的一些气体会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严重侵蚀地面上的一些建筑物和植物,特别是森林。 实验二绳长、伞面大小、绳子数量、伞面材料悬吊物轻重不同悬吊物越重,下降越快;悬吊物越轻, 下降越慢。 答:实验结论:伞面越大,悬吊物越 轻,降落伞下降速度越慢;伞面越小,悬吊物越重,降落伞下降速度就越快。 1、自然界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自然界中由于各地气温的差异,从而导致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过来补充,从而形成了风。 2、造成大气污染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大气污染? 答: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各种废气的排放,各种废弃的液体和固体分解而产生的有毒物质进入大气,空气中的粉尘等都造成了大气的污染。 防治的方法:减少各种废气的排放,垃圾集中处理,植树造林,减少空气中的固体悬浮物,开发新能源等。 3、臭氧层的破坏会对人类的生 存造成怎样的影响?人类应8 / 12 怎样防止臭氧层的破坏? 答:会导致紫外线对人和生物的辐射加强,使人患各种疾病,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许多生物物种的灭绝,导致农作物减产,导致全球气温升高等一系列的问题。防止的根本方法是:减少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如氟利昂的排放。 第四单元课时检测题 第 16 课检测题 1、观察树木的年轮时,要以年轮的(髓心)为原点,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画 “ ” 。 2、根据树木的年轮可以推算树木的(生长年龄);根据树木的年轮还可以了解树木生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气温、降雨量及矿物质 的营养的供应等;还可以用来测知过去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等;测定事物发生的年代,推断事物未来的变化等。 答:久雨刮南风,天气将转晴;云绞云,雨淋淋;朝起红霞晚落雨,晚起红霞晒死鱼;直雷雨小,横雷雨大;月亮撑红伞,有大雨;月亮撑蓝伞,多风云;朝有棉絮云,下午雷电鸣;风静又闷热,雷电必强烈;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青蛙叫,大雨到;鸡进笼晚兆阴雨,燕子低飞要落雨;黑蜻蜓乱天气要旱;蚂蚁搬家早晚要下雨;鱼儿出水跳,风雨就来到;蜻蜓飞得低,出门带蓑笠;猪衔草,寒潮到;狗刨水,天将雨。群雁南飞天将冷,群雁北飞天 将暖。 9 / 12 第 17 课检测题 1、蚂蚁靠(气味)传递信息,用(触角)探路;蜜蜂靠(跳舞)传递信息。 2、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 3、动物之间有它们传递信息的方式,它们可以通过(触角)、(绒毛)、(体表)等感觉器官以及一些行为来传递信息。 4、捕蝇草在苍蝇靠近自己的(绒毛)时会迅速合拢,将苍蝇捕杀并消化掉;母鸡下蛋后用(声音)来传递信息;大猩猩通过(表情)传递恐吓对方的信息。 第 19 课检测题 1、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2、 芯片也叫(集成电路),它是微电子技术的主要产品。 3、电视、广播等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由谚语 “ 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 ” 可知,如果傍晚太阳落山时,西边天空出现云层,预示夜里的天气是(将要下雨)。 2、观察树木的年轮时,要以年轮的髓心为(原点),沿(东西)和(南北)方向画()。 3、观察蚂蚁如何传递信息时往往要使用糖、放大镜和樟脑10 / 12 球,使用糖的目的是(给蚂蚁提供食物),放大镜的目的是(对蚂蚁进行细致的观察),使用樟脑球的目的是(破坏蚂蚁遗留的气味)。 4、蜜蜂发现蜜源后,通过(跳舞)方式告诉蜜源的有关信息,它能够告诉其他蜜蜂蜜源(远近)和(方向)的有关信息。 5、通过因特网(能)(选填 “ 能 ” 或 “ 不能 ” )给国外的朋友打长途电话。 6、电脑和电视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他们内部都有大量的(集成)电路,也叫(电子芯片)。 简答题 1、利用现有工具和科学技术,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可以从树木的年轮中获得哪些信息? 答:根据树木的年轮可以推算树木的生长年龄;根据树木的年轮还可以了解树木生长所经历的环境条件,如光照、气温、降雨量及矿物质的营养供应等;还可以用来测知 过去发生的地震、火山爆发等;测定事物发生的年代,推断事物未来的变化等。 2、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请同学们列举几种动物,并且说明他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答:蚂蚁依靠触角和气味传递信息;松鼠依靠超声波传递信11 / 12 息;蜜蜂依靠跳舞传递信息;狗通过叫声传递信息等。 3、因特网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答:因特网具有的两个显著特点:一是覆盖面积大,覆盖了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二是规范统一,统一使用 “TcP IP” 网络协议,为各种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统一的平台。 第五单 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水星)是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海王星)是离太阳最远的行星。 2、绕太阳运行的哈雷彗星其周期是( 76 年)。 3、 XX 年 8 月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 26 届大会将(冥王星)归类为矮行星。 4、银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团)及其他星际物质组成的巨大的(盘状)天体系统。 5、 1969 年 7 月 20 日,美国宇航员乘坐( “ 阿波罗 ”11 号)飞船首次登上月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