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的进展_第1页
30年代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的进展_第2页
30年代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的进展_第3页
30年代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的进展_第4页
30年代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的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为网络收集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30年代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的进展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莱昂内尔罗宾斯、费利德里奇哈耶克和约翰希克斯都曾经对30年代伦敦 经济 学 院经济学的状况作出过比较全面透彻的阐述,他们毕竟都是在那个时期对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相比之下,我在那个时候,期初仅仅是一名学生,稍后也只不过是一位资历较浅的教职人员,对于当时所发生的事情并未具备充分的理解能力。此外,我虽然是被任命在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系任教,之前我已经攻得 工商 学士学位并已工作过一段时间。可是在留校工作以后,我与罗宾斯本人并无太多接触,同时却与阿诺德帕莱特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虽然我也可以谈一些有关于30年代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进展的情况,但恐怕难免会出现挂一漏万的情形。 19291931年期间,我作为伦敦经济学院的一名学生,期间虽已通过了工商学士学位的中期考试,却仍还留在学院;19311932年,我获得了卡塞尔出国奖学金,在帕莱特的 指导 下,赴美国从事研究工作。这一年的留学可以算作在伦敦经济学院的第3个学年,这是学院当时对学生 申请 学位的硬性规定,现在学院在解释类似规定时已不再那么严格了。19321934年,我在邓迪经济与商业学院任助理讲师,19341935年,转任利物浦大学助理讲师;直到1935年,我又重返伦敦经济学院任助理讲师。19311935年期间,我虽不在伦敦经济学院,但实际上一直并未中断与学院的联系。 留美期间,我在帕莱特的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同时,也与我的一位朋友暨同学罗纳德福勒长期保持着内容广泛的 通信 。由于福勒已经留校在商业贸易系任教,这就使得我能比较及时地了解到伦敦经济学院的发展动向。在邓迪和利物浦任教期间,每逢假期,我就赶赴伦敦经济学院,在那里与福勒合作研究生猪的产销周期问题,这也让我能够大致了解伦敦经济学院的各种情况。可是,19311935年期间,我毕竟未曾参加过在伦敦经济学院举行的各类研讨班活动。此后,从1935年起,我又返回了伦敦经济学院,直接经历了在那里所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情。 20年代后期,我刚开始学习经济学时,学生们所使用的经济分析工具,尽管在研讨许多经济问题已经足够了,然而,按照现代经济学的标准来看,仍然是很不成熟的。只要稍稍翻阅一下HD亨德森的供给与需求和爱德温坎能的财富,对于那时传授给学生的经济分析工具就可以有一个基本的印象。姑且不论学生,即使是那些当时著名的经济学家在研究许多经济问题时实际上也都缺乏有效的分析工具,20年代经济学杂志关于价格理论的争论就清楚地表明了这种状况。可是,进入30年代后,经济学家所掌握和利用的经济分析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举例说,教师原先在课堂上一直把边际 成本 概念解释为边际厂商的成本。大概是在1931年的某一天,我在与帕莱特的谈话中对这种解释表示了不满,帕莱特当时回答说,若把边际成本解释为厂商为增加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可能恰当一些。在帕特莱的启发下,福勒和我做出了一张边际成本表,还考察了边际成本表与平均成本表两者的关系。可是,当我看到福利经济学一书中的一个注释时,才知道AC庇古早已得出相同的研究结论。话说回来,经济学家虽然开始掌握了边际成本概念,他们仍还缺少清晰的边际收益概念。 我还记得,福勒在1932年写信告诉我希克斯正在伦敦经济学院开课,并在上课时讲解边际收益表,我还真不明白他所指何物;同时,我还同样地对西奥多亚蒂玛在1928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也涉及到边际收益问题)感到迷惑不解。然而,随着1933年琼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理论和爱德华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这两本书的问世,所有的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教室的黑板上也开始充斥着最复杂的几何学。这个故事确实说明了在30年代初期经济分析工具仍处于一种相当落后的状况。 30年代的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家都很乐意接受新的理论观点,在这一方面哈耶克功不可没。人们现在提到哈耶克时,马上就会联系到通往奴役之路和自由大宪章这两本名著的作者。可是,这两本著作在30年代都还未曾问世。30年代初期,哈耶克在伦敦经济学院执教时,在提倡经济学严密的思维方式和鼓励学生扩大研究视野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尽管他是一位谦逊的学者,由于对于 经济学理论 富有洞察力的深刻理解,哈耶克在当时仍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哈耶克本人就是一位具有深邃的思想力量和极高的学术成就的典范。 希克斯是另一个极具影响力的人物。根据罗宾斯的说法,希克斯于1928年在伦敦经济学院获得教职后,“在最初的3年中,他只是在本科学生的一般教学中扮演了一个并不引人瞩目的平常角色。”罗宾斯正是用他自己这样的一种表述方式道出了希克斯并不是一位成功的本科教师。作为一名听说过希克斯讲课的学生,我可以证实此言不虚。人们现在很可能会觉得,原因在于希克斯上的课太深奥了,学生们听不太懂,这肯定与事实不符。对于希克斯来说,可能是对所开设的课程缺乏兴趣,也可能是别的一些原因,他的讲课总是无法吸引同学。可是,希克斯在伦敦经济学院的地位还是迅速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31年,在罗宾斯的“怂恿”下,加上他原本就有过 数学 方面的训练,希克斯开始开设高级经济学理论课程,并很快显露了作为一名理论经济学家的才华。希克斯最初的有关高级经济学理论的课程是与RGD艾伦合开的。艾伦当时在讲授 统计 学和数理经济学是一位极有造诣的数学家,而且也不藐视对数学不太懂的学者,他在伦敦经济学院进一步推动经济理论的严密性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希克斯在这门功课中讲授的内容涉及到洛桑学派的分析方法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同时也对边际生产力理论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的许多理论观点明显地反映在希克斯后来出版的工资理论一书中)。而后的几年中,希克斯还开设了垄断理论、非均衡经济学、汇率理论、风险与 保险 理论、价值理论和动态经济学等课程;同时,他也主讲高级经济学概论,用非数学的方式讲授瓦尔拉和帕累托的一般均衡理论。 罗宾斯认为,如果说“奥地利学派与维克塞尔的理论介绍到伦敦经济学院是哈耶克的功劳,那么,希克斯的主要贡献则在于引入了瓦尔拉和帕累托的理论。”伦敦经济学院在1935年没有给希克斯晋升职称,也没有能够劝阻他离开学院赴剑桥大学任教,这是一个无可挽回的失误。根据罗宾斯的看法,导致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在于“威廉贝弗里奇爵士对纯经济理论莫名的敌意。”希克斯离任后,尽管罗宾斯和哈耶克,还有艾比勒纳和尼克卡尔多仍在继续开始高级经济理论的课程,但是,实力已经大为削弱。 现在来谈谈当时在伦敦经济学院所有经济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位人物莱昂内尔罗宾斯。在爱德温坎能于1927年辞去了 政治 经济学教授职位后,阿林杨格接着出任这一教授职位,可是,杨格教授在1929年又突然去世了。在休道尔顿先生的大力推荐(也许是非常关键的支持下),罗宾斯很快获得了任命,在1929年担任了伦敦经济学院的政治经济学教授;正是在这一年,我作为一名学生跨入了伦敦经济学院的大门。罗宾斯的任命显然遭到了某些人的反对,因为他太年轻了,才满30岁。同一年,哈耶克还不到30岁,希克斯仅有26岁。30年代在伦敦经济学院所涌现出来的丰硕的研究成果,正是这一批风华正茂的经济学家的杰作。 令人遗憾的是,罗宾斯本人在自传中很少提及自己关于经济学演变的看法,可是,他所谈到的那些内容都是十分重要的。罗宾斯在伦敦经济学院曾经是坎能的学生,可他却很早就迷上了欧洲大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