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学习目标,学探究学案,1崛起(1)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2)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被前秦吞并。淝水之战后,再度崛起。2发展(1)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2)398年,迁都_,北魏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平城,3统一(1)完成: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2)影响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_为主的定居生活。重用汉族儒生,国家机构日益完备。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农业经济,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在北魏政权的建立过程中右图人物的贡献有哪些?提示:建立北魏政权,并把都城迁至平城。他在位期间积极吸收汉族先进文化,采取有益措施促使北魏历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阶级矛盾激化(1)北魏基层统治实行_,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2)地方官吏与_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社会改革迫在眉睫,宗主督护制,地主,2民族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_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矛盾日益尖锐。3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规模较大。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汉族,北魏政权实行的宗主督护制有哪些内容?提示:宗主督护制是北魏政权对基层的管理措施,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割据一方,控制数百、数千家农民,负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这只是地方行政管理上的一种权宜之计,对朝廷与广大民众均不利。,(教材P34)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什么问题?提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不能较好地处理民族关系,对其他各族人民实行民族压迫和歧视政策。,1冯太后(1)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督促孝文帝学习_,阅读诸子百家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和孝文帝,儒家经典,2孝文帝(1)认识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_,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2)孝文帝和冯太后一起,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改革运动。,先进文化,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提示:(1)北魏统一北方后,社会环境相对安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北方民族融合趋势不断加强。(2)黄河流域已有的文明为改革奠定了基础。(3)前期统治者(拓跋珪、拓跋焘)已在一定程度上汉化,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4)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并在掌权时期进行了前期改革。(5)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北魏统一北方后,北方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但鲜卑族落后的政治制度却激起了严重的社会矛盾,使整个北魏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改革迫在眉睫。冯太后大力倡导学习汉族文化,对孝文帝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讲课堂讲义,1北魏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2.孝文帝改革前主要的社会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北魏初期,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主豪强把宗族、佃客组织起来,修筑坞堡割据一方。许多逃避战乱的农民投奔他们,成为坞堡中的一员。坞堡主又称宗主,农民与堡主结成牢固的依附关系。北魏统一北方后,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坞堡,被迫承认坞堡的合法性。北魏政府任命这些坞堡主为地方行政官员,由他们代管征收赋税和徭役,这就是宗主督护制。宗主督护制作为地方基层政权,有许多的弊端,宗主往往隐报户籍,“五十、三十家为一户”,借此逃避赋税。,请回答:(1)据材料可知,北魏的基层政权实行何种制度?(2)该制度的推行有何危害?(3)它的推行与孝文帝改革有何关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可直接得出,第(2)问需联系教材知识,回答其危害。第(3)问是要回答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即宗主督护制和改革的关系。,答案:(1)宗主督护制。(2)剥削农民,隐报户籍,逃避赋税,造成国家税收的减少,也造成地方割据势力严重。(3)它的推行激化了矛盾,改革迫在眉睫,导致孝文帝进行改革。,练高分跨栏,1北魏在拓跋珪统治时期,曾稳步推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该政策()A加深了鲜卑族与汉族之间的矛盾B加重了广大人民的赋税负担C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D遭到了汉族地主的强烈反对,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离散诸部”就是打破原先的部落组织;“分土定居”就是改变游牧的生活方式,从事定居的农业生活。这些措施的实行,加速了鲜卑族由游牧部落向定居农业居民的转变,促进了鲜卑等北方各族的封建化。答案:C,2.右图是汉族儒生崔浩,他是北魏的辅国元老,官至司徒这位汉族儒生受到重用反映的问题是()A他是汉奸,卖国投敌B北魏喜欢利用汉人打汉人C鲜卑不断学习汉族文化D鲜卑与汉族融为一体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重用汉族儒生说明了鲜卑族认可并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答案:C,3下面对孝文帝改革有利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是()北魏统一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拓跋珪等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冯太后的积极推动和支持孝文帝本人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ABCD,解析:分析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的条件,要全面分析,从内容上看,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一场改革的发生与发展,离不开安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最高统治者的支持,离不开改革者的开拓进取,因此,都符合题目要求。答案:D,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嘎仙洞遗址(如图),材料二魏书李冲传曰:“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材料三北魏统治者热衷于发动战争。对各族人民的统治仍然采取了压迫和歧视政策,除租税繁多、徭役沉重外,他们还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请回答:(1)据材料一,魏晋之际,拓跋部经济文化和社会制度比较落后,拓跋珪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崛起?(2)据材料二、三回答,北魏崛起后面临哪些严重的社会问题?(3)面对这些问题,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属于再认再现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三归纳概括。第(3)问孝文帝为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