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0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莲山课 件 m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 “ 咏物抒情 ” 这一主题选取了两篇散文和两首咏物七言绝句,表达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1、 18、广玉兰描写了广玉兰花的色美、形秀、香幽及叶片的独特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广玉兰的喜爱之情。 2、 19、夹竹桃描写了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的花季里,夹竹桃花期之长、韧性可贵、花影迷离的动人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3、 20、古诗两首:石灰吟诗人托物言志, 通过对是头部为 “ 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 ,也要留下清白石灰的描写,赞颂了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品质,抒发了诗人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墨梅诗人借墨梅为喻,在素洁的梅花升上寄予了他鄙视流俗、贞节自守的高尚情操。 4、练习 6:语文与生活 通过阅读诗歌,感受四季充满生机,学习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景物的特点,积累成语。诵读与欣赏马诗,感受作者的抱负和遗憾。 5、习作6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调查统计,写下统计过程、结果、感受。 2 / 40 单元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广 玉兰中自己喜欢的一两个自然段背诵;背诵课文夹竹桃中第四、五自然段;背诵并默写古诗两首。 2、学会本单元 16 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 2个字要求会认读,理解生词。 3、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能说出诗句的意思,会用“ 无 不 ” 、 “ 无不 ” 造句。 4、能够运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统计方法去研究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结果以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5、学习阅读 “ 拟人化描写 ” 的诗歌,并能仿写句子,学会分类积累词语;诵读与欣赏马诗,体会诗歌本身和 诗人的思想感情,有韵味地诵读;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练习口语交际,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对话;学写毛笔字。 单元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含义比较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中所蕴涵的思想。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诗句的意思。 单元课时安排 广玉兰 2 课时 3 / 40 夹竹桃 2 课时 古诗两首 2 课时 习作 62 课时 练习 62 课时 课题广玉兰 主备人:赵志华授课时间:第一课时总课时: 2 课时 教学内容:广玉兰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3、通过品读文字,感受广玉兰花的香味、色泽的特点,产生喜爱之情,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广玉兰花的香味、色泽的特点,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 1、亲自去观察学校的广玉兰。 2、制作 PPT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图,激发兴趣 1、课前演讲:你最喜欢的一种花 4 / 40 2、鲜花,是大自然馈赠给我们的美好的东西,它能催开我们灿烂的笑容,能拉近我们 彼此间的距离。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花,想看吗?让我们一起欣赏吧。(出示课件) 2、美么?它是什么花?(板书:广玉兰)齐读课题。这是一篇写景散文,是根据现当代著名作 家陈荒煤 先生的广玉兰赞改写的。(板书:陈荒煤) 3、有同学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吗?(出示作者简介) 4、了解广玉兰吗?(广玉兰) 二、揭示目标,指读 三、预习检测,达成目标一、二 1、听写词语 出示生字新词: 荡漾玉琢冰雕内涵绽放花蕊婴儿圆茎孕育铁锈 凋落皎洁数世同堂生生不 息含羞待放迫不及待 ( 1)互相批改,反馈,订正 ( 2)你想提醒大家在书写时要注意哪些字? ( 3)指读,正音 2 朗读检查。四人组长抽查,记录,汇报。 3、指导朗读长句。 4、出示目标二: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赞美广玉兰的。 提示:本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试着分段。 5 / 40 ( 1)写一天晚上,作者在散步时,被广玉兰的幽香所吸引。 ( 2-5)写广玉兰花瓣的色彩与质感,花开时的各种形态,以及叶片的独特情趣。 ( 6)总结全文,点明作者喜 爱广玉兰的原因是它的幽香、纯洁,旺盛的生命力。 作者主要从哪些方面来写广玉兰的?(花、叶、旺盛的生命力) 四、揭示目标三:通过品读文字,感受广玉兰花的香味、色泽的特点,产生喜爱之情,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研读美花 感受花的幽香、花瓣的色彩质感 过渡:有句诗说 “ 一花一世界 ” ,现在我们就随着作者走近广玉兰,走进她的世界,领略这美丽生灵的独特魅力。 打开书,快速浏览 1-3 小节,想一想,每一自然段各写了花的什么?简单批注。(交流板书) (一)、出示第 1 小节,感受花的幽香 1、自由朗读第一小节,这段主要是写的什么 香。哪句话最直接地写了它的香味?(出示句子) 用一个词概括:幽香。说到 “ 香 ” ,你会想到哪些词?(出示:清香,喷香,扑鼻儿香,馥郁等) “ 幽香 ” 是一种怎样的香?(生简单用语言描述)能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 荡漾 ” 原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化无形为有形) 6 / 40 2、齐读,小结:听着你们的朗读,循着这股香气,我似乎真的来到了玉兰树下,真想看看散发如此幽香的花儿究竟长得啥模样!让咱们将目光聚焦到那盛开着的、洁白高雅的花朵上,近距离的 观察它,欣赏它(出示课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 (二)、出示第 2 小节,观察花瓣的洁净、高雅(色彩、质感) 1、作者是怎样形容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像:你看到了怎样的广玉兰花?圈画出关键字词。 2、这段话主要抓住花的哪些方面来写的?(板书:色彩、质感) 作者说他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它的色彩和质感,你认同吗? 哪些词让你觉得作者形容得很恰当呢?(同桌交流) “ 渗透 ” :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个词的理解?能换成 “ 掺杂 ” 吗?能说白绿相间吗?或说 “ 白中透绿,绿中透白 ” ? “ 玉琢冰雕 ” :玉和冰雕有什么特点?(洁净、透亮)但它们又有什么特点?(冰冷而坚硬)广玉兰呢?(柔韧而有弹性) 3、作者的语言真是妙笔生花啊,这段文字让我们如见其色,如见其质,洁白中透着一丝淡绿,晶莹剔透而又柔韧富有弹性,广玉兰真 用一个字概括(洁、净、雅) 美(板书)哪!你能读出它的独特的美吗? 7 / 40 4 可作者却一再强调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齐读 “ 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 ” 你从中又能读到什么呢?(他的无以伦比的喜爱之情) 5、是啊,有时,在面对自己的心爱之物或是亲爱之人时,我们总是 觉得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过出自己的心中感受。你能模仿作者的写法练习表达吗? 课件出示:选择其中的一条练习写话 ( 1)我真是无法说清爸爸的特点:说他和蔼吧,;说他严厉吧,。 ( 2)我家大花猫的性格确实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有时又;说它贪玩吧,;说它胆小吧,。 6、想把这么纯美的广玉兰、这么精美的文字永远留在心中吗?我们来试着背背,敢向困难挑战吗?预习中有这样一条作业,有同学会背了吗? 四、总结、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广玉花的香幽、色美,它的形又有什么特点? 叶子又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去领略她的魅力! 作业设计: 背诵第二自然段并模仿它的写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香幽 8 / 40 花色美 18、广玉兰 叶 第二课时 主备人:赵志华授课时间:第二课时总课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感悟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理解作者喜爱、赞美广玉兰的原因。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自然段。 2、抓住重点词句的赏读,体会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为什么喜欢广玉兰,并一起感受 广玉兰的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广玉兰的第一课时。广玉兰的气味幽香,花瓣纯洁。在作者的细腻描绘下广玉兰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能用书中词语说说广玉兰给你留下的印象吗?如: ()的广玉兰。 指名回答学生可能会说很多的词语 过渡: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9 / 40 各种形态。让我们一同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仔细欣赏广玉兰花开的不同形态。请边读边思考:你看到了哪些形态的广玉兰花?(学生自读思考)画一画:你最喜欢哪种形态的广玉兰花呢?把你最喜欢 的这一种形态用 “ ” 画下来。 说一说:把自己所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想:我为什么喜欢这一形态? 品一品: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或哪种写法用得好?好在哪里? 读一读:把语言文字的味道和作者藏在语言文字中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自学 ()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每种形态指名两到三人从不同的角度品味语言,有感情地朗读) 花的形态:含羞待放刚刚开放盛开着的凋谢的 你喜欢哪种形态的花呢?为什么? a“ 有的含羞待放 ,鲜嫩可爱。 ” 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个词看出来? (含羞待放 ) 你仿佛看到什么 ?这就写出了广玉兰像个害羞的小姑娘似的。你能读出害羞的语气吗?(指名读、男女生读) b“ 有的刚刚开放 约有一寸长。 ” 这个句子也运用拟人的手法。从哪个词看出来? (迫不及待 ) 10 / 40 这个词写出了小蜜蜂 ( )的心情? 为什么小蜜蜂那样迫不及待钻进花苞?猜猜看? (花香、花美 ) 引导学生抓住 “ 迫不及待 ” 感受广玉兰花的幽香,指导用急切、喜悦的心情来读。 c“ 盛开着的玉兰花 甜美、纯洁、惹人喜爱。 ” 这句话把盛开的广玉兰比作什么?为什么? (因为他们都是甜美纯洁的。) 谁来把广玉兰 花的可爱读出来。指名朗读。 d“ 先前热热闹闹 ,新生命的种子。 ” 为什么喜欢凋谢的广玉兰?你从凋谢了的广玉兰感受到什么? 指名回答 从 “ 挺立枝头 ” 感受到广玉兰虽然凋谢了,但是它的花蕊依然挺立枝头,很有生命力的样子。 从 “ 孕育着新生命 ” 也可以感受到广玉兰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虽然谢了,但是它又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这些种子生根、发芽后,又会长出新的广玉兰树。这也是旺盛生命力的表现。 ( 4)指导学生看图,教师讲述:这些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就是孕育新生命的种子,现在花凋谢了,但有了这些种子,广玉兰花 明年还会再开。这种子是生命的象征。谁能把11 / 40 广玉兰花旺盛的生命力读好?指名朗读,齐读。 (5)远远看上去 学生齐说 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谈话:如果说含羞待放的花苞是这个家族的小孩子,那么,刚刚绽放的花朵就像是这个家族的 (青年) 盛开着的花朵就像是这个家族的 ?(就像我们的爸爸妈妈) 而热热闹闹开过、已经凋谢的,则像是这个家族的 (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 总结:这就叫数世同堂。那么 “ 数世同堂 ” 在文中指什么?(学生回答)有的花谢了,旁边一朵正盛开着呢;这一朵刚刚 绽放,那一朵又含羞待放。就这样,不断地有花谢了,又不断地有花开着,这就叫 学生齐说 -生生不息。 齐读最后一句 ( 6)师:同学们仿佛看到了美丽洁白、生命力旺盛的广玉兰花。下面请同学们看着图,引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向同桌介绍你喜欢的一种形态的花。(交流) 这么优美的文字,我们怎么不把它留在心间呢。选择最喜欢的试背。 (学生练习背诵 )指名背诵。 ( 7)指导课文第三小节的结构 12 / 40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第三自然段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特点?(按照 “ 总 分 总 ” 的结构写的),因此我们在描写自己喜欢的花时,也 可用上总分总的结构。分组朗读,总齐读。 过渡:好花还需绿叶扶,那广玉兰的叶子又有什么特点呢?学习课文第 4 小节 指名朗读 a.出示: “ 广玉兰的叶片富有光泽 觉得另有一番情趣。 ” 你感受到了什么?(叶片富有情趣)哪些词语让你感受到了广玉兰叶片的 “ 情趣 ” ? ( “ 富有光泽 ”“ 铁锈色短毛 ”“ 微呈波状 ” ) 除了感受到广玉兰叶片的情趣外,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叶片旺盛的生命力)从哪里感受到的?(富有旺盛的生命力:密集油亮、终年不败、透着生气、透着活泼) 谁能把广玉兰叶片的情趣、旺盛的生命力读好?指名朗读。 b.是啊,广玉兰的绿叶终年不败,多么富有生机,即使 引读 “ 秋冬季节 装点着自然 ” ,这是一种多么旺盛的生命力啊。齐读 三、回归整体 谈话:广玉兰的确很美,那淡淡的幽香,纯洁高雅的花瓣,生生不息的花朵,终年不败的绿叶,都显示出它无比旺盛的13 / 40 生命力。当我们再次看到广玉兰时,你想怎样来赞美它呢? (学生自由表达) 是的,作者在文中也情不自禁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 我爱广玉兰的幽香与纯洁,更爱广玉兰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 (齐读)教师小结: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向我们介绍了广玉兰的幽香、纯洁和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广玉兰的爱。(板书:爱,更爱) 作业设计:出示小练笔要求:课后第 4 题 1仔细观察你喜欢的一种花,用一段话写出它的特点。 2模仿本课有特色的句式。如 “ 说它 吧,又 ” 3至少选用本课两种表达方法。如总分总构段方式、首尾呼应、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 板书设计: 幽香、纯洁 爱 18、广玉兰 无比旺盛的生命力 更爱 教学反思: 课题夹竹桃 14 / 40 主备人:赵志华授课时间:第 1 课时总课时 2 课时 教学内容: 夹竹桃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字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充分感知课文,认识夹竹桃的外形特征与内在品性; 3、凭借语言文字感受红白花开景象的奇妙,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4、领悟表达,体会作者如何写出红白花开景象的奇妙及夹竹桃的韧性的。 教学重点难点: 1、凭借语言文字感受红白花开景象的奇妙,感受夹竹桃的韧性; 2、领悟表达,体会作者如何写出红白花开景象的奇妙及夹竹桃的韧性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齐读课题 2、 “ 夹 ” 字音辨析 出示 “ 夹 ” 在字典中的字义,学生据以辨析,弄明白,这里是表示搀杂夹杂的意思,应读第一声。 15 / 40 3、夹竹桃,顾名思义,具有什么特别?(看图) 4、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齐读。 2、夹竹桃在季羡林心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用书上短语来说。(交流) 3、出示第一小节,齐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交流) 4、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表达吗?(夹竹桃对我说来,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5、交流后,引导认识 “ 欲扬先抑 ” 的手法,并板书。 6、指名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这花在作者心中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呢? 7、交流,板书:有韧性引起幻想 8、分别是哪一小节介绍的? 9、除了这两点,季老先生还写了夹竹桃的什么特点?(交流) 三、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第二小节,默读文字,思考这景象哪里奇妙、有趣? 2、指名说 3、自己练习有感情朗读这段文字,读出景象的奇妙有趣。如何才能读出这份奇妙呢,老师教给你一个方法,要跟随文字去想象,你只有想得奇妙,才能读得入情入境。生自由练16 / 40 习。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配乐。 5、红白花开乃人间常事,可是因着作者的什 么,这景象就显得奇妙,有趣了? 6、交流,板书(想象) 7、齐读。 四、学习第四小节 1、理解 “ 韧性 ” 这个词的意思。 2、默读第四小节,你从哪句话哪些词真正地读出夹竹桃那份韧性的,圈画并思考。 3、交流: 两个 “ 又 ” ,你读出了什么? 三个 “ 在 ” ,两个 “ 看不出 ” ,你看出了什么? “ 无日不迎风吐艳 ” 什么意思?强调了什么?朗读,读出韧性 “ 无不奉陪 ” 又是什么意思,强调了什么?朗读,读出韧性。 4、指名读,读出夹竹桃的韧性。 5、可是,作者是如何写出夹竹桃的这份韧性的呢?这小节的语言很有特点 ,你读读,你有什么发现? 6、交流 7、指导:这小节作者用了许多内在的排比,事实上,作者在写这小节时,反复用了许多相同的字词,而这些字词的反17 / 40 复使用,产生了一种节奏的美,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气势。以诗行形式出现: 一朵花败了 又开出一朵 一嘟噜花黄了 又长出一嘟噜 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 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 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 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 无不奉陪。 朗读,配乐。 8、夹竹桃奉陪了哪些花呢 ?第三小节,作者花 200 余字一口气写了 14 种花之多,却只字未提夹竹桃,这是在浪费笔墨吗?下节课再交流 作业设计: 1、抄写生字词 2、用 “ 无 不 ” 、 “ 无不 ” 造句 18 / 40 板书设计: 无日不迎风吐艳 韧性 可贵 无不奉陪 夹竹桃 幻想 ? 第二课时 主备人:赵志华授课时间:第二课时总课时: 2 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 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作者为什么爱上夹竹桃。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这样一种花,她静静地、默默地绽放,开得泼泼洒洒,充满无限生机。虽然它在百花中19 / 40 并非最艳丽,更谈不上名贵,但它却是最令人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它就是 夹竹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夹竹桃的美丽风姿吧。 边看边引说:这两盆夹竹桃,红色的花朵让你想到 _,白色的花朵让你想到 _,火与雪是 _,但是这两盆花却 _,宛如 _,或 二、自读课文: 1、过渡:夹竹桃的花色奇妙有趣,这是作者季爷爷喜欢夹竹桃的一个原因,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写出季爷爷爱上夹竹桃的原因。请同学们翻开书,快速浏览课文,划出这句话。看谁找得又快又准(指名说,出示第六自然段)。 2、这句话中写出了季爷爷喜爱夹竹桃的几个原因? 指名说。(板书:韧 性幻想) 3、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 三、自读自悟 感受 “ 韧性 ” 1、什么是韧性呢?字典上是这样来定义它的。(出示) 韧性:( 1)物体受外力作用时,产生变形而不易折断的性质。( 2)指顽强持久的精神。 2、课文中的韧性是哪一种解释呢?指顽强持久的精神。 出示课件 齐读 3、夹竹桃顽强持久的精神表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划出有关词句,想想你有哪些感受,可以在20 / 40 句子边写一写。(巡视) 4、交流。( 1) “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 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 出示课件 师:我发现你重读了这几个词,给我们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 生: “ 悄悄地一声不响 默默地奉献,开放不张扬; 又、又 可见其生生不息,持之以恒,有韧性。 ” 师小结:哦,夹竹桃的韧性就在于它的默默奉献、生生不息。 师:没划的同学赶紧划上。你来读一读,读出你的感受来。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读?指名读。师:自由读一读,读出你的体会,喜欢的可以背一背。 ( 2) “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 候,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 出示课件 师:你是怎么理解的?你为什么这么读?小结:夹竹桃的韧性就在于它的坚持不懈。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夹竹桃坚强的韧性呢? 生:看不出 “ 特别茂盛 ” 、 “ 特别衰败 ” 天天照常开放,而且天天鲜艳,不因气候是好是坏而变化。师小结:夹竹桃的韧性还在于它的始终如一。学生练读。齐读。 21 / 40 5、是啊, 出示课件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齐读)( 1)你觉得真的可贵吗?( 2)就请你肯定地告诉大家你的观点!(指名读) 出示课件 反问句的语气比陈述句的语气要强烈得多,更能突出夹竹桃韧性的可贵,我们一起再读这一句。 6、院子里的那些花指的是哪些花呢?请大家默读第三小节,想一想。 出示课件 (欣赏春天、夏天、秋天院子里的花的繁荣) (边出示课件边引说:春天,夹竹桃奉陪 _,院子里开得 _;夏天,夹竹桃奉陪 _,院子里_;秋天,夹竹桃奉陪 _。一年三季,_,_. 7、第三小节一百多字,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到夹竹桃,那么,能否把这一段看似离题的话省略掉呢?为什么?(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8、是啊,院子里的那些花只开了一季,而夹竹桃却开了三季,它的韧性是其它花所不能比的。这也正是季爷爷独独钟情于夹竹桃的原因哪。老师和你们合作,我们来将其它花与夹竹桃对应起来读,突出这种强烈的对比。 引读: 出示课件 :在和煦的春风里 在盛夏的暴雨里 在深秋的清冷里 一年三季,虽万紫千红,却又花开花落。唯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 22 / 40 9、不论天气变化,还是季节更替,夹竹桃 依旧迎风吐艳。这不正体现它难能可贵的韧性吗?学到这,我们对夹竹桃的认识更深刻了,你能用自己的话,夸夸夹竹桃吗?老师现在就是夹竹桃,你们就来夸夸我吧! 四、想象画面 体会 “ 幻想 ” 1、过渡 :(边指着板书边说)夹竹桃顽强的韧性是难能可贵的,让我们大家都爱上了它,但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就像一剂催化剂,引发了我们许多的幻想。闭上眼睛,边听录音,边发挥你们的视觉、嗅觉等各个感官去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发言。 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你头脑中产生了哪几幅画面? ( 1)交流。(地图、荇藻、墨竹) ( 2)你最喜欢哪一幅?把你喜欢的原因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待会儿老师也给你配上音乐,让大家也欣赏一下你那美妙的朗读。 ( 3)指名读。(多指名读)配乐 出示课件 : “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蛾飞过23 / 40 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 你喜欢哪一幅图?叶影花影 地图、非洲、亚洲;小虫 远洋海轮。月下赏花竟成远渡重洋,带给季爷爷的感觉怎么样?(妙不可言,季爷爷似乎又回到了出国求学访问的美好日子里。你看到了吗?感觉到了吗? 你喜欢哪一幅图? 叶影花影 荇藻池塘(讲解 “ 荇藻 ” );飞蛾 游鱼。 叶影花影 摇曳的墨竹,活的画。 感觉作者在干什么了?( 4)让我们一起走进季爷爷美妙的幻想中。愿意读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读一读。配乐齐读。 五、引申升华 1、这么多美妙的幻想,这么美妙的夹竹桃,你们喜欢吗?你们爱吗?作者也和你们一样, 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 这样的韧性,又能 ” 2、让我们再次欣赏着夹竹桃的风姿,来进一步体会夹竹桃的奇妙和韧 x#b。(播放录像) 夹竹桃的韧性是如此可贵,带给我们的幻想是如此奇妙,要是我们能永远的留在脑海中那该多好呀,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句话记下来,想想你喜欢夹竹桃的什么?(比背) 如果脱离课本背诵有困难,老师给你一些提示,希望你能背下来。 出示课件 24 / 40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 _,一朵花 _,又 _,一嘟噜花 _,又 _。在 _里,在 _里 ,在 _里,看不出 _,也看不出 _,无日不 _。从 _一直到 _,从 _一直到 _和 _,无不 _。 出示课件 : 我幻想它是地图 碰巧 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 夜蛾 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 微风 (结合背诵随机问)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肯定也喜欢夹竹桃了,谈谈你喜欢它的什么? 同学们,自然界中,像夹竹桃一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给人以启示的事物还有很多,如青松、腊梅、荷花、蜜蜂、仙人掌 、小草等,请你选择一个事物,用几句话概括一下这些事物给你的的启示。 像夹竹桃一样的人也很多,像 4、总结:同学们,如果有一天有人问起你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我希望它的韧性,它今天带给你的幻想,能在你的脑海中占有一席之地,让我们一起记住它的名字 夹竹桃(齐读)。 作业设计:。 1、拓展练习:你还把夹竹桃幻想成了什么?展开想象,仿25 / 40 照课文写话。 我幻想它是它居然就是 板书设计: 19、夹竹桃 韧性:可贵 爱 幻想:奇妙 教学反思: 课题古诗两首 主备人 :赵志华授课时间:第 1 课时总课时 2 课时 教学内容:石灰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石灰吟。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通过朗读来展示自己的独特感悟。 教学重、难点:借助提供的背景资料,体会诗人清白忠烈的情感和品质。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相信六年的学26 / 40 习生活,同学们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唐代大诗人孟郊曾写过一首让无数游子为之动容的诗句,同学们还能记得吗? 指名背诵: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题目中的 “ 吟 ” 是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歌 石灰吟 3、 “ 吟 ” 在这里怎么解释?(吟诵、赞颂) “ 石灰吟 ” 就是?(赞颂石灰) 二、了解 “ 于谦 ” 1、预习课文时,让大家收集于谦的资料,谁来介绍他? 2、出示于谦的资料,指名学生读 课件出示:于谦,字:廷益,浙江钱塘人,明代的民族英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于谦当官的时候,请正廉洁,关心民间疾苦,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非常爱戴他。在抵御外 族侵略中立了大功,他为人正直,敢和恶势力斗争。最终被朝廷中一批阴险的恶势力陷害而死。 三、初读感知 1、读通全诗。诗人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一读这首诗歌。 2、指名朗读,结合学生的朗读学习 “ 焚 ” 的读音,写法 课后描红,仿写。 3、理解诗意。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若等闲:象平常一样 27 / 40 ( 1)同桌位之间交流 ( 2)集体交流,指名说。 ( 3)大家现在知道石灰的烧制过程了吧,谁来说一说? ( 4)第三句中还包含了一个成语,就是 “ 粉身碎骨 ” ,我们注意诗句中是 “ 粉骨碎身 ” ( 5)小结: 石灰由 “ 石 ” 变成 “ 灰 ” 全然不怕,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建设中,为的就是把洁白的颜色留在人间。石灰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坚强不屈、乐于奉献) 4、指导朗读 四、深读品味 1、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歌咏言,诗言志。那么于谦写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样的志向呢?下面,请同学们了解一下于谦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 2、视频背景资料: 1449 年,蒙古族瓦剌部落入侵中原,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皇帝被俘。瓦剌部落挟持英宗皇帝一直打到北京城外,明王朝危在旦息。而打败瓦剌的最好办法就是再立新皇帝,让瓦剌手中的英宗皇帝失去作用, 以粉碎瓦剌部落拿英宗皇帝作为要挟的阴谋。可是,没有一个大臣敢提出来,因为,这样做是谋逆之罪,虽然有可能打败瓦剌。但是,万一英宗皇帝获救后重登帝位,就会有谋逆之嫌,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于是,许多大臣都主张向瓦拉投降,把都城南迁。28 / 40 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也完全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当他看到,即使粉骨碎身,也要在人间留下洁白干净的石灰时,于谦感触很深。 ( 1)此时,于谦会怎么想呢?(组织学生交流) ( 2)他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呢?(组织学生交流) 于谦也是这么想的,所以,他略加思索便吟出了这首石灰吟,他是怎 样吟诵的呢? 指名朗诵 于谦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于是,他在朝堂上提出 “ 社稷为重,君为轻 ” 的主张。他和太后一起拥立英宗的弟弟为新皇帝,并亲自率领京城军民奋力杀退瓦剌,救万民于水火。但英宗获救不久,就密谋发动了 “ 夺门 ” 之变,重登帝位。随后,于谦便遭到奸臣陷害,以谋逆之罪将于谦打入死牢。 此时,如果你是于谦,你会怎么想呢?你会为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吗?(组织学生交流) 在狱中,于谦想到奸臣当道,想到自己所做的一切,他问心无愧,他想到了石灰吟,便在在狱中仰天长叹 当于谦被压往断头台的时候,面对一 个个泪流满面前来为他送行的京城百姓,他有千言万语想对他们诉说,最后,他把千言万语都浓缩到了石灰吟上,于是,他手扶铁镣,仰天慷慨悲歌 3、现在,大家说石灰吟仅仅是在赞颂石灰吗? 清白:对于石灰来说是什么?对于于谦来说呢?这个词语在29 / 40 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我们叫它 “ 双关 ” 找一找,诗中还有这样的 “ 双关 ” 词语吗?(烈火焚烧、粉骨碎身) 4、 500 多年过去了,后人永远怀念他,崇敬他,石灰吟也因为于谦而被传诵不绝,石灰吟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四、拓展 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借助石灰这种事 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这就是一种 “ 托物言志 ” 的方法。这样的古诗你还知道哪些? 作业设计: 1、背诵并默写古诗。 2、填空( 1)吟 ” 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意思是()。石灰吟就是赞颂()。( 2)我能在石灰吟这首诗中最少能找出 3 个体现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精神的词,并用横线划出来。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 “ 若等闲 ” 的意思是()清白指石灰的()。( 4)我知道是中()和()是一对同义词,()和()是描写动作的词,我还能写出 “ 若 ”的同义词是()。 板 书设计:石灰吟 千锤万击 不怕磨练 30 / 40 烈火焚烧 清白留世 不畏艰险 粉骨碎身 勇于献身 第二课时 主备人:赵志华授课时间:第 2 课时总课时 2 课时 教学内容:墨梅 教学目标 1、学会诗中 “ 砚、冕、乾、坤 ” 这四个生字,理解 “ 墨梅、洗砚池、淡墨痕、好颜色、清气、满乾坤 ” 等词。 2、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3、能联系诗人的生平,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借助工具书自己解释 王冕的墨梅,体会诗中梅的特点和品性。 2、感受诗人借咏梅来表达自己品格高洁、孤傲的胸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梅梅花,开放在万花凋零的严寒季节,傲冰斗雪。她既有冰肌玉骨的仙姿,又能先于众花报春,寒气越重,他的清香越芬芳。因此梅花历来都是诗人们吟诵的对象。这节31 / 40 课,我们读的就是元代著名画家、诗人王冕的墨梅。 补充板书:墨 2、了解诗人说到王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已经学过的课文少年王冕中我们就认识他了,谁可以向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出示:王冕,字 元章,号竹斋,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 “ 梅花屋 ” ,所以王冕又别号 “ 梅花屋主 ” 。) 3、如此爱梅的王冕,一生画过许多幅墨梅,他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诗,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今天我们要读的就是王冕为这幅墨梅画所提的诗 4、解题看着这幅画,想想诗题 “ 墨梅 ” 是什么意思?(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二、初读古诗 1、出示古诗,自读 我们知道,古人写诗有五言、七言,墨梅就是一首标准的七言绝句,请同 学们试着准确而有节奏地来读这首 诗。 2、自由练习,再指读,齐读。 三、解释古诗 1、同学们能把古诗读得有节奏、有韵味,真棒!现在请你32 / 40 联系古诗,想想、说说王冕笔下的这株梅花究竟有什么特点呢? ( 1)王冕为什么要强调 “ 吾家 ” 呢?(骄傲自豪) ( 2)出示墨梅图这淡淡的墨梅又给了你怎样的感觉?(素洁、淡雅、不俗气) ( 3)请大家闭起眼睛想象,此刻你做了一个深呼吸,闻到那香气了吗? 2、这是一株什么样的梅花呢? 板书:(素洁淡雅、高洁不俗、不要称赞、不计名利) 现在你可以联系古诗的内容,尝试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这是一株什么 样的梅花吗?(生说诗意) 3、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在不知不觉中都已经能把整首古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语表达出来了,而且还为我们大家解释了古诗中的一些字词。但是老师觉得有两个词是值得提出来和大家重点说说的,出示 “ 流 ”“ 满乾坤 ” 流:流溢满:弥漫 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4、自己试着联系诗句,说说你眼前的这株梅花。 5、齐读古诗让我们一起边读古诗边想象这株 “ 色淡气清 ”的梅花。 四、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1、同学们,王冕之所以写墨梅这首诗,仅仅是为了表现梅花的色谈气清吗?曾经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话来称 赞王33 / 40 冕:(出示)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你是如何理解的呢?可以联系你预习时查找的资料,也可是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同桌讨论讨论。 色淡 清雅高洁气清 淡泊清高、不计名利 2、补充王冕的生平资料。 3、读着王冕的简介,你是否对王冕,对这墨梅有了更深的体会? 4、王冕为何如此喜欢梅花呢?为何种梅三千株,还自称为“ 梅花屋主 ” ?学了这首诗,你知道原因了吗?小结:对呀!(板书)王冕已与墨梅融为一体,墨梅的形象就是作者的形象。这首诗表面是在写墨梅,其实讲述的是诗人自己的志趣,志向。想想我们之前学习的 石灰吟也是如此,像这一类的古诗就是就是 “ 托物言志 ” 。 五总结:一朵朵色淡气清的梅花在诗人的笔下凝成的是一个个清雅高洁、淡泊清高、不计名利的人,我们喜欢梅花,就要学习梅花,像墨梅一样只流清气满乾坤!让我们记住 “ 画梅须具梅骨气,人与梅花一样清。 ” 最后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诗,读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贵品性来。 作业设计:默写墨梅,再写出题目及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诗歌填空。 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的 ()。这首诗运用了 ()的写法,通过写34 / 40 墨梅 ()特点,抒发了作者 ()。 板书设计: 墨梅 墨梅 借物喻人 王冕 淡墨 借物言志 不与世俗 清气 同流合污 教学反思: 习作 6 主备人:赵志华授课时间:第 1 课时总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的:找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同学中作一些调查,将统计过程与结果写下来,然后根据统计数据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难点:调查统计谈谈各自感受 教具准备:组织学生开展调查,并记录数据。 教学过程: 一、作前准备,开展调查: 引导学生先确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这个内容 要和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要有意义,有意思,围绕这个内容,可以设计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 二、联系实际,激趣引入: 1、回忆数学课中所学到的 “ 统计方法 ” 的有关知识,说说这些统计方法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35 / 40 2、揭题。 三、明确要求,讨论写法: 1、读第二自然段,明确本次习作的要求。 2、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开展的调查过程。 四、各自整理,汇报调查结果: 1、把自己调查的目的、实施的步骤一一列出来。 2、学生按要求各自进行整理。 3、通过这次调查,你得出了什么结论?把你的调查结果 也写下来。 4、指名汇报,交流调查的结果。 5、相互补充,发表见解。 五、集体交流,发表建议: 六、指导习作: 同学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按照调查目的、调查经过、调查结果、调查结论这四大板块逐一写作,也可以直接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一气呵成,再配上合适的图表,这样也会十分生动。 七、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六 主备人:赵志华授课时间:第 1 课时总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厅年三十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心理中心活动策划方案范文(3篇)
- 火道墙施工方案(3篇)
- 人工手绘施工方案(3篇)
- 活动方案策划要求怎么写(3篇)
- 元旦口腔门诊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小区pe井施工方案(3篇)
- 彩钢瓦喷漆防水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题库及答案
- 校测常识题目及答案高一
- 小朋友个人卫生课件
- 校园食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抗洪抢险课件讲稿
- 2025年视觉传达设计师职业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试卷(考点梳理)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省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抵押贷款评估方案(3篇)
- 2025年保定高阳县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试题(含答案)
- 火星基地建设方案-洞察及研究
- 【课件】新学期新征程 课件-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
- 心里减压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