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无答案).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无答案).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无答案).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无答案).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无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无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 墨家 B. 纵横家 C. 法家 D. 农家2. 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切关系。与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汉代儒学A. 坚决排斥了阴阳五行之说 B. 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精华C. 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 从批判时政转变为维护现实统治3. 古诗云:“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诗人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张一致的是A. 人性本善 B. 格物致知 C. 心即理也 D. 致良知4. 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正宗”。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 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 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C. 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 顾炎武主张全面废除儒家思想5. 歌曲龙文描绘了一种传统艺术:“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种艺术形式是A. 绘画艺术 B. 戏剧表演 C. 篆刻艺术 D. 书法艺术6. 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B. 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 中国书法注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 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7. 1912年5月,梁启超在中国立国大方针商榷书中说:“今虽新政治之建设,茫乎未有端倪也,而数千年来恶政治之巢穴,为国家进步之一大障碍物者既已拔去,此后改良政治之余地。较前为宽,其机会较前为多,其用力较前为易若我国民而终不能行共和政治也,则亦终不能行君主立宪政治。”这一观点主要表明A. 君主立宪成为必然选择 B. 民主共和道路根本行不通C. 清朝统治成为众矢之的 D. 民主共和已成为时代潮流8. 民国时期有人撰文说:“他是中国思想界的一个清道夫,他把启蒙的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因此时时被那无数吃惯孔孟的老头子们跳脚痛骂,怪他不识货。”上文中“洒水清道”的人应该是A. 李鸿章 B. 梁启超 C. 康有为 D. 陈独秀9.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A. B. C. D. 10. 从兴中会、同盟会创立时的“驱除鞑虏”,到民国初肇时的“五族共和”,再到国民革命时的“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可以看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发展轨迹是A. 从反对帝国主义到民族自强自立 B. 从反满兴汉目标到联合满族人民C. 从暴力革命手段到和平主义思想 D. 从立足汉族本位到追求中华独立11.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论持久战论联合政府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资料。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可能是A.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 B. 抗战时期的毛泽东思想C.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毛泽东思想 D.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12. 下表为新中国历年高等院校招生数统计表(注:1949年为当年高校毕业人数)。年份1949195219651966197019771979198419921998xx人数(万人)1.26.616.402728.44875160599下列各项对此表分析不正确的是A. 共同纲领的颁布促进了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的发展B. 三大改造的完成推动了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C. 政治动荡导致了“文革”期间高等教育瘫痪D. “科教兴国”战略促使高等教育发展迅猛13.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重视全面发展 重视德育 教育要面向世界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 B. C. D. 14. 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说:“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A. 中断了古希腊的法制建设 B. 促使了古希腊人个人意识的觉醒C. 阻碍了古希腊的民主制度 D. 使得神学思想逐渐绝迹15. 西方有句谚语: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往往用来说明不同的欣赏者可以从同一艺术形象中理解出多种含义。这句谚语的形成与下列哪一人物关系较大A. 薄伽丘 B. 莎士比亚 C. 苏格拉底 D. 伯利克里16. “当反对者指责他的改革纲领违背了教会政策时,他宣称只有圣经是唯一的基督教权威来源,拒绝承认教会的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宗教改革者主张A. 不再认同基督教权威 B. 挑战罗马天主教会权威C. 维护欧洲的宗教统一 D. 个人自由解释圣经17. 观察下面一幅反映16世纪社会状况的漫画,漫画中央是一架天平,天平右端重重地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教士,天平左端站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高高抬起,对此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 当时新教的力量已远远大于天主教 B. 该漫画全面否定基督教C. 该漫画宣扬圣经精神 D. 该漫画否定教皇的权威和教会的作用18. 洛克认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共同决定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利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下列对洛克这一思想理解正确的是表达了废黜王权的要求 体现了“契约政府”理论 体现了“人民主权”包含了“法治”理念A. B. C. D. 19. 启蒙思想家号召人们用自己的思考能力去把握生活的真谛,首先是因为他们认为这种把握直接就使人们的生活更有意义,而不是因为它会在随后的历史进程中造成更好的后果。这说明启蒙思想家们A. 认为理性会影响历史的进程 B. 强调要用理性思考社会问题C. 认为社会进程影响理性产生 D. 认为理性会使人们生活得更幸福20. 伏尔泰在比较了欧洲各国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之后,认为“开明君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它“保存了专制政体中有用的部分和一个共和国所必需的部分”。伏尔泰所指的制度应是A. 君主立宪制 B. 议会共和制 C. 开明君主专制 D. 君主共和制21. “法律乃是自然中固有的最高理性,它允许做应该做的事情、禁止相反的行为。当这种理性确立于人的心智并得到实现,便是法律。”材料强调了A. 法的精神内涵 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 理性就是法律 D. 司法实践的重要性22. 德国哲学家康德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A. 两人的阶级属性不同 B. 两人对人民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 两人对待民主和自由的观点完全相反 D. 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23. 古语云:“潮者,据朝来也;汐者,言夕至也。”下列理论能够对这一自然现象作出科学解释的是。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 B.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C. 普朗克的量子理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24. “无论对它们的理解正确与否,启蒙运动的整个纲领,尤其是在法国,是有意识地以牛顿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的”该论述反映了科学A. 改变了人类的宗教信仰 B. 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C. 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D. 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25.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针对一位生物学家的工作评价说:“工作于17世纪初叶,坚持实验的办法,是一个需要勇气和献身的、令人难以忍受的智力上的严峻考验。”这位科学家及其研究成果应当是。A. 施莱登创立细胞学说 B. 哈维建立血液循环理论C. 巴斯德发明巴氏消毒法 D. 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26. 某学者进行了一场学术演讲,演讲提纲如下图所示,你认为该学者演讲的主题是A. 重大科学理论的出现是科技革命的先导 B. 欧洲是当今世界的科技中心C. 伟大的科技革命造就伟大的科学家 D. 伟大的历史人物推动历史进程的大发展27. 下列图片中的发明反映了人类文明交流的发展趋势是A. 在时间、范围、信息量、方式方面不断改善 B. 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交往与合作更加紧密C. 在经济全球化方面的物质条件日渐增多 D. 在交通和通讯手段方面呈现工业化趋势28. 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A. 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C. 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 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29. “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上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A. 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 现实主义文学作品 C.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 民族主义文学作品30. xx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xx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xx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A. 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 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C. 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 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0分,34题10分共计40分)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材料二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材料三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社会转型必然促使思想文化变迁,反过来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摘自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突破”的核心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的表现,分析这一时期与前两个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在推动“社会转型”方面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著名史学家陈旭麓先生在其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形象指出:“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也就是说,每一次变都是外来侵略推动的产物。近代中国的思想进化,是“欧风美雨”的产物,是西方催化的结果。陈旭麓先生还说,如果认为近代中国思想进化只是“欧风美雨”的产物,那是大错特错的。这个“欧风美雨”对于风烛残年的中国社会是“和风细雨”,注入了生机;但这个“欧风美雨”更是包含着凶暴的“腥风血雨”在这个腥风血雨中,国人自省,国人自强,是推动近代社会进化的内在动力。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陈旭麓先生的主要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唐顺宗即位。他任用王叔文等人,进行政治改革,史称称“永贞革新”。此次改革的内容相当广泛:罢除宦官借以掠夺百姓财物的“宫市”;罢除恶贯满盈的五坊小儿;罢除节度使正税以外的月进钱;免除民间的各种欠税和各种杂税。抑制藩镇势力,拒绝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欲兼领三川的要求;以有威望的老将范希朝为左右神策京西诸镇行营兵马节度使,命度支郎中韩泰为左右神策军行军司马,欲接管被宦官控制的神策军。宦官首领俱文珍勾结西川节度使韦皋、河东节度使严绥等人,迫使顺宗退位,立太子李纯为帝,改革至此失败。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1)结合永贞改革的措施,分析说明这时期唐朝政治的特点。 (2)据材料,指出永贞革新的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