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帆 论文修改降重.docx

关于企业破产财务问题的理论与案例实析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39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604152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23.71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1-21 上传人:遗**** IP属地:湖北
6
积分
关 键 词:
关于 企业破产 财务 问题 理论 案例
资源描述:
关于企业破产财务问题的理论与案例实析,关于,企业破产,财务,问题,理论,案例
内容简介:
摘 要 近年来,破产兼并活动时有发生。但是,多数未完全体现破产兼并的优势效应。纵观世界各国破产兼并失败的案例,尽管造成失败的原因非常复杂,但忽视破产兼并财务方面的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破产兼并中存在的财务问题主要有:破产界限的确立问题、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选择问题、企业破产兼并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对目标企业财务报表与财务问题分析。 在对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分别从财务风险理论、财务危机理论、财务杠杆理论、金融约束理论的角度阐述了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的理论基础,使得对企业破产倒闭的分析具有说服力。在奠定了理论基础后,从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的现象和后果入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又以温州地区的俊雅集团为例阐述了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的问题及分析,得出启示。在分析了这些原因及案例之后,提出了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管理,政府应增强服务意识,改善企业的信贷环境,规范民间融资市场,企业自身应加强学习财务管理知识,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负债经营观来促使企业适度负债,优化资本结构,丰富融资渠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一系列措施,通过对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研宄对于改善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意义,来达到防范企业财务破产倒闭旳目的。关键词:破产兼并;财务危机;破产倒闭;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bankruptcy and merger activities have occurred. However, most did not fully reflect the advantages of bankruptcy merger effect. Taking a panoramic view of the failures of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although the causes of the failure are very complicated, i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failure to ignore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the bankruptcy merger. Bankruptcies and mergers in the presence of financial problems are mainly: the boundaries of the bankruptcy of established problem, target enterprise value assessment methods and selection, bankruptcies and mergers of enterprises account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nalysis of the target company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financial problems. On the basis of defining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bankruptcy, the financial risk theory, The theory of financial crisis, the financial leverage and the financial restraint theory explai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bankruptcy of the enterprise, which makes the analysis of the bankruptcy of the enterprise to be persuasive. After laying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rom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bankruptcy and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collapse of the phenomenon, to identify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ause analysis. In the Wenzhou area by the group as an example illustrates the problem and th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bankruptcy, enlightenment.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reason and the case, proposed the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the government should enhance service awareness, improve the enterprise credit environment, standardize the financing market, 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their own learning and knowledge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mprove enterprise financial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establish a correct concept of debt management to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moderate debt, optimize capital structure, abundant financing channels, a series of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through to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bankruptcy research for improving the status of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meaning,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reventing financial bankruptcy.KEY WORDS: Bankruptcy and merger; Financial crisis; Bankruptcy;目 录摘 要1ABSTRACT21绪 论41.1研究背景和意义41.1.1研究背景41.1.2研究意义51.2国内外文献综述51.2.1国外研究综述51.2.2国内文献综述61.3主要研究内容及采用方法71.3.1研究内容71.3.2采用方法71.4本文创新与不足82企业破产财务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92.1企业破产财务的含义和特征92.1.1财务破产的含义92.1.2财务破产的特征102.2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研究的理论基础102.2.1财务风险理论102.2.2财务危机理论112.2.3财务杠杆理论112.2.4金融约束理论122.3破产企业财务管理内容132.4企业破产财务管理的原则133关于企业破产财务的现状以及发展问题分析143.1中小企业破产的财务问题143.1.1破产界限确定的问题143.1.2企业破产兼并的会计处理方法153.2对目标企业财务报告与财务问题分析174影响企业破产财务的因素及实证分析-以俊雅集团为例204.1俊雅集团简介204.1.1俊雅集团财务破产倒闭前的经营状况204.1.2俊雅集团财务破产倒闭的后果214.2俊雅集团的财务破产倒闭问题及原因分析214.2.1盲目多元化和扩张导致资金流动性变差214.2.2人民币升值导致材料成本增加利润减少224.2.3融资困难和金融秩序混乱迫使企业选择民间借款234.2.4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234.3俊雅集团财务破产倒闭带来的启示235解决关于企业破产财务问题方法255.1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管理255.1.1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公共服务机构255.1.2降低借贷门槛严格监督管理制度265.2改进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对策275.2.1建立正确的企业财务战略地位275.2.2建立正确的企业财务战略地位275.2.3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275.2.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提升竞争力286结论与展望29致 谢30参考文献311绪 论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1研究背景 近几年,由于全球经济的萎靡,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人民币越来越艇值,使得我国企业成本增加,导致我国企业破产倒闭现象频频发生,专家预测这种经济低迷现象和企业破产案例还会继续维持。在这些诸多因素面前,企业承受力是最差的,有的甚至破产。严重亏损的企业破产倒闭,这些企业中的一些资源会释放出来,可以促进这些被释放的资源更有效率的被利用。但是,企业破产倒闭也会给自身还有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比如失业人口增加,企业无法偿还所欠债款,投资者得不到分红甚至无法取回投资款等;而且我国有关企业破产倒闭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没有相关的体制,从而造成欠下巨额债务的企业老板失踪、破产过程中违法乱纪等严重现象。其实在改革开发之后到经济萎靡之前,企业一直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中流抵柱的作用,它不仅解决了就业难问题,还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地位。但是近年来,企业财务破产倒闭问题在全球范围内逐渐增加,社会各界必须对这一现象重视起来,分析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总结出原因,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或防范对策,从而减少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给社会经济发展,给企业自身经营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为我国民意企业财务破产倒闭问题的研究打下基础。1.1.2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企业财务破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存量破产,主要是指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负债价值,又称财务破产或经济上的破产;另一种是流量破产,主要是指企业不能清偿到期的债务,又称技术性破产。企业财务破产倒闭,大部分都由财务管理不善引起的,所以研宄财务破产倒闭就要研究企业的财务管理。企业建立起符合实际情况、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的财务管理办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企业财务管理有效的,会将实现与企业的长期发展更好的协调一致。 实践意义:目前我国财务破产倒闭的企业的核心问题是财务管理不善。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区域,主要是对企业资金进行管理,特别是筹集资金使用和分配。财务管理的失败,如无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风险意识淡薄,资金使用分配不当等,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制约,有的甚至破产倒闭。因此要想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就要从企业着手研究,找出现在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的原因,分析产生这些原因的根源所在,提出实际、合理有效的防范对策,这对企业健康发展壮大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也为我企业财务管理研究得到了启示,这也是研究的意义所在。1.2国内外文献综述1.2.1国外研究综述 Gheorghe (2010)讨论了对破产风险的研宄中的得出成果在实际的经济危机很弱。这个问题对每个国家的经济非常重要,不管他们的实际发展水平。破产风险预测出现在每个公司的必要性,而且在金融公司等相关机构,投资者、供应商、客户的破产风险的研究,许多研究的对象,想要确定。破产的外观的时刻,竞争的因素在这种状态的,指标表达最好的这个方向(破产)。威胁的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永久的金融经济情况下,脆弱的地区和那些发展的潜力。因此,这些必须识别和姿态的威胁将停止的实现既定的目的。 Ligang Zhou , Kin Keung Lai,Jerome Yen (2012)基于特征排序技术公司财务困境预测实证模型进行分析。企业财务危机准确预测是管理者,债权人和投资者采取正确的措施,以减少损失非常重要。许多定量的方法己经被用来开发经验模型来预测公司破产。但是,在公司披露这么多的信息的财务报表,哪些信息应选择建立实证模型与目标,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预测精度,在此研究的基础上六个特征排序策略对北美公司和中国上市公司测试了超过20款。实验结果有助于通过选择合适的定量方法和特征选择策略制定财务模型。 Daniel Bryan,Guy Dinesh Fernando,Arindam Tripathy (2013)研宄的是检查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公司战略和破产风险。结果表明,生产力降低破产风险有积极影响,结果也表明,追求成功的基本战略对降低破产风险有积极影响。研宄还揭示了生产力的中介效应之间的关系策略和破产风险。破产风险是重要的外部放贷机构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评价这样一个公司的破产风险。内部利益相关者(经理和管理顾问)会发现本研宄的利用效率增强和有效的策略实现降低破产风险。这是第一篇论文强调生产力和破产风险之间的联系,公司战略和破产风险和生产力的中介影响成本领先战略和破产风险之间的联系。1.2.2国内文献综述 丁燕(2012)指出社会融资机构的缺乏是造成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其主要表现在我国的民营企业协会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二是缺乏对民营企业融资进行担保的机构。 蒋加平、项霄(2012)对温州没有企业破产倒闭现象原因进行剖析及对策探讨。对于温州民营企业主的跑路现象,也正是由于银行贷款难这一现象,政府,企业,公众认为是银行责任。关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不得不对企业主失踪进行详细的分析,寻找帮助防范温州民营企业破产倒闭的措施。 李标(2013)通过实证分析分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受到影响的主要因素,从中得出:民营企业外部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缺乏有效的企业资产担保、民营企业获利能力低,以及银行对大企业的偏向;内源融资困难的原因在于民营企业自身缺乏经营管理经验、财务制度不完善,融资渠道少。 邱敏(2014)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结构发生系列变化,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企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资金管理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本文从资金管理有关理论出发,深入分析当前民营中小企业在资金管理过程当中存在的出纳岗位职责不健全、资金管理流程不完善、借款和报销管理混乱等问题。并根据所学理论提出完善出纳岗位职责,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完善资金管理流程;加强公司借款和报销管理,完善借款管理流程,提高民营中小企业资金管理水平。郭红秋(2015)指出完善企业破产原因。破产原因是控制企业破产,平衡债权人、债务人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要因素,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及维持社会稳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一旦企业破产,则牵涉面广,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并牵连了众多运行良好的企业。建议将不能清偿作为企业破产的一般原因,停止支付推定为不能清偿的一部分,对于清算中的企业,以资不抵债作为唯一的破产原因。郭琰(2015)讨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提出防范融资风险、汇率变动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企业经营管理风险等主要措施。 综上所述,每年的倒闭企业逐渐增多。影响企业倒闭的原因有很多,尤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很多企业财务知识水平不高,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风险意识弱等一些自身因素方面使得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的研究很有价值。1.3主要研究内容及采用方法1.3.1研究内容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该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宄思路和方法以及选题来源。 第二章着重对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研宄的相关理论做了介绍,首先,介绍了企业财务破产的含义、特征。其次介绍了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研宄的理论基础,财务风险理论、财务危机理论、财务杠杆理论、金融约束理论。 第三章主要对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的现状及后果进行分析,这些因素是下文定性分析的基础。 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主要是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的成因分析,从企业外部环境分析和企业内部自身影响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第五章是解决关于企业破产财务问题方法。 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1.3.2采用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采取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与当前关于企业破产财务问题的理论与案例核算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系统阐述现代企业破产财务运用的具体方法。 (1)定性分析。本文对企业财务基本概念、特点、内容、方法等等做出定性析。 (2)实证分析。本文在谈及我国关于企业破产财务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时将会用到实证分析。 (3)例证结合。本文在研究如何实现解决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时会用到例证分析。本文通过查阅收集资料,收集资料,发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导师的指导完成。1.4本文创新与不足 以体系化作为研究思路是本文的一大特点。体系化是在理论上对破产财产范围制度的有序整理,按照财产的变动情况,破产财产范围制度可以分为静态破产财产制度和动态破产财产制度。本文依照这一划分,分别分析和检讨了破产法上相关制度。将平等保护原则作为评价破产财产范围制度设计是否合理的标准是本文的另一大特点。平等保护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同时也破产法必须遵守的立法原则,破产法在对第三人利益的保护上必须保持一致的立场,不得随意厚此薄彼。 当然,本文也有以下两点不足一是立法理由研究不足。仅凭少许公布或出版的立法资料,很难对法律的整个起草过程有充分的了解,同时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也很难知晓立法者的个别观点及其思考背景。这一不足使本文不可避免地揣测立法理由,甚至误解立法理由。二是对破产法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研究不足。虽然司法不独立、司法违规等现实削减了判例研究的意义,但法律制度只有适用于实践生活才能实现其价值。判例研究的缺乏使得本文缺少与现实的充分对话。由于这两点不足的限制,本文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理论重构和批判,以及对立法完善的建议。2企业破产财务问题研究的相关理论2.1企业破产财务的含义和特征2.1.1财务破产的含义 财务破产概念的界定。公司破产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存量破产,主要是指企业现有资产价值不足以偿还负债价值,又称财务破产或经济上的破产;另一种是流量破产,主要是指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又称技术性破产。我国的企业破产法第三条规定:破产公司申报的是那些到期债务而导致了严重的损失,这是不可能偿还的,是经营决策的失败。在2000年末,最高人民法院开始对企业破产案起草关于审理的若干规定。在与国家有关机构和立法机关进行相关咨询的基础上,国家有关部门协商,彻底的调查,经过广泛的讨论,关于审理企业破产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32次会议通过,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最新一稿破产法草案的规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是指:履行债务的期限已经到期;企业破产无法偿还债务。要停止债务人偿还债务它显示的状态是持续的,即使在没有相反证据的,将被推定为“不能够偿还债务”,并因此不能用于偿还公司债务,但有清偿债务的可能就可以应用到重组计划中。上面的破产法是从法律的角度定义财务破产。 从财务角度来看财务破产的定义,它被定义为企业过度负债是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进而破产。也就是企业资不抵债。公司的财务状况发生不良改变,可能会导致该公司的资金崩淸,日益恶化的财政状况使企业不能偿还欠款,企业将无法进行日常业务活动,最终导致企业财务破产。2.1.2财务破产的特征 企业破产意味着债务企业经营的失败,乃至企业债务重组或企业资产重组的失败。企业破产的特征有以下三个: 第一,是一种特殊的手段来解决债务破产。如果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依照法定程序,所有的债务人的资产一次性分配将结束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随之消失的是债务企业的法人地位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剩余未偿还的债务不再清偿。 第二,资不抵债事实的存在是企业破产的前提。各国破产法都以企业资不抵债作为企业破产的法律依据。实质上企业破产,是指企业无法清偿到期的债务而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没有所需的资金进行调节,进而影响企业自身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通过企业破产这种特殊手段,遏止破产倒闭企业财产的加快损失,疏通因破产企业无法清偿债务所引起的企业发展经济运行的阻碍。 第三,企业破产由法院审理并做出破产宣告。企业是依法在国家的工商管理部门注册、登记,获得了法人地位。破产,如法律地位的丧失,就必需要由国家的法院审理和判决。法院通过对企业破产宣告,债务人向债权人在其债权性质和数量上相应平等分配债务人的全部财产。企业破产制度不仅保护了债权人的利益,还同样保护了债务人的利益,因为债务人和债权人负有限责任。2.2企业财务破产倒闭研究的理论基础2.2.1财务风险理论 风险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所以风险与损失密切相关。财务风险是风险的一种,是企业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在现在的经济条件下,资金是维系企业经营运作的关键因素,所以财务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最终也是体现在财务活动上,所以企业如果财务风险问题严重的话,对企业会产生恶劣的重大影响,往往会进入财务破产倒闭的边缘。 财务风险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财务风险也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指企业进行融资借来的贷款给财务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这种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往往企业处于举债经营中。如果企业自主经营,资金都是属于自己的,那么这种风险就不会存在。广义的财务风险是由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中不可预测到的影响因素,指的是一个范围广泛的生产经营财务活动,达到一定期限内企业不能取得预期收益时企业利润损失或降低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举债经营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确定收益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那么企业负债率就低,财务杠杆系数与其成正比也就随之小,则财务杠杆就能获利,反之,财务杠杆系数随着负债率的增加而增加,这就使财务杠杆无法获利,很可能引起企业财务破产倒闭,这就是企业负债经营所承担的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一般情况下,财务杠杆系数与财务风险成反比,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财务风险就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大小主要由财务杠杆系数来决定。2.2.2财务危机理论 企业财务危机的定义有很多种,每种定义都试图最大程度地描述企业所面临的所有经济问题。较常见的描述财务危机的术语有:破产、违约、无力清偿、失败。这四个术语的含义各有侧重。第一个是破产。破产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指企业资不抵债;二是指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的破产。第二个常伴随着资产清算或者是企业重组计划。第二个是违约。违约可能是法律上的,也可能是技术上的。在现实中,违约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谈判,违约也可能是债权人或债务人其中一方不履行合同约定,从而使企业面临财务困境,预示着企业破产即将来临。第三个是无力清偿。如果从防范财务危机这一角度出发,一旦企业的经营性现金流量无法抵偿现有到期债务,那么我们就把它叫做技术破产,它表示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比较差。技术破产有可能是暂时的,虽然它常会导致企业正式破产。第四个是失败。属于经济学标准。它表示在对企业风险进行防范后投资回报率一直低于同等投资的平均回报率。其他的经济学标准还包括企业收益使用的成本远远大于企业获得的收益,或者公司投资收益小于资本成本。实际上,公司是否能够持续经营要看公司期望回报率的高低以及回报是不是可以补偿成本。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按照经济学的“失败”标准,可能会出现公司己经“失败”了很多年,但却一直都可以偿还到期债务,因为公司所举借的债务都不是强制性债务。当公司不能再偿还债权人的强制性债务时,则称公司“法定破产”。2.2.3财务杠杆理论 财务杠杆原理是指企业资金总额长期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经营获得的利润中偿还固定的债务,每当利润增加或减少时,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成本也会随之减少或增加,从而给企业带来新的增长利润或者亏损。财务杠杆能够收益的根源在于:当企业负债经营所获得的利润,这利润中除去偿还债务还有剩余利润,那么企业的自有资金就会增加。但是,反之则需要从自有资金中拿出一部分偿还债务,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的利益就会受到亏损。上述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说明:自有资金利润率全部资金利息率借入资金自有资金全部资金利润率借入资金利息率),全部资金利润率经营利润企业全部资金,自有资金利润率营业利润自有资金。企业投资者的回报额与自有资金利润率成正比,投资者要是想得到更高的回报就要对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进行计算。企业的收益往往与负债利率相关,由公式可以得出:当企业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时,企业的负债就可以给企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投资人的收益也相应增加;反之,则会带来亏损,使得投资者的收益减少或是没有;当其收益率与负债利率相等时,负债经营既没有带来收益也没有带来亏损,跟企业没有负债时的情况一样。 这一公式的运用对于企业融资经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当企业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的作用就越大,这时企业获得的利润微薄无法偿还债款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从而企业遭受财务危机的风险也就随之增加。所以财务杠杆的运用是保证企业收益的关键因素,可以从财务杠杆来决策融资策略,运用的好就会给企业带来收益,反之,则会带来风险。2.2.4金融约束理论 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这样有利于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能防止银行无法回贷款的风险。金融政策包括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调整、规范市场准入制度,对不良的竞争环境加以管制,以更好的影响租金在企业和金融部门间的分配,通过金融约束创造的租金调动了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等各部门的经营、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在此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调动积极性,鼓励银行开拓新的市场,采用一特定的政策,以创造银行系统的条件,进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约束主要政策手段是:(控制银行存利率。严格控制市场准入制度。(对资产替代政策进行制约,限制个人将金融机构中的存款转化为证券、国外资产、非正式金融机构的存款和实物资产,从对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影响减至最小,进而促进企业在金融体系下的稳定性。 政府运用金融约束理论可以调整银行贷款利率,从而改进银行的信贷条件;同时,如果想要改变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现象就要保持较低的贷款利率。而且,政府通过实施定向信贷政策加以更好的服务企业,会在企业中间产生“竞赛效应”,从而由于租金效应,企业的金融约束环境舒适了,企业可以更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破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与目标企业破产过程主要涉及三方面关系债务人、债权人、清算组,其中债务人处于主角地位,因为债权人的监督对象、清算组的工作对象,都是债务人。无论是和解协议的拟定、重整计划的落实、重整期间资金的筹集运用,以及清算期间资产的估价、变现,债务的清偿、剩余财产的分配等,均离不开资金运动的约束。因此,破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可以概括为企业的资金运动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各种经济关系。 企业发生破产原因是源于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企业被允许重整或和解是由于债权人预期得到更高的债权受偿比例,企业进行清算的结果是变卖资产偿债。所以,破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偿债比例最大化。由于破产财务管理由债务人财务管理、清算人财务管理和债权人财务管理三部分构成,因此在基本目标基础上,可以分解为整顿目标现实化、偿债比例最大化、债权权益完整化三个子目标。2.3破产企业财务管理内容 破产企业财务管理的内容因债权人、债务人、清算组的工作内容不同而有所区别。债务人财务管理的内容是拟定和解协议和重整方案进行企业重整或和解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编制债权债务清册回答债权人会议的询问向债权人会议提供必要的会计记录和财务报告接受债权人会议和审计部门的审计一监督等。债权人财务管理的内容是和解协议和重整方案的审查、重整计划的执行审查破产财产接管的审查破产债权界定的审查财产估价变现的审查债务清偿方案的审查破产费用的审查各项清算报告的审查等。清算组财务管理的内容是清理核实债务人移交的各项财产核实债权债务进行在产品再加工及有关经济合同是否继续履行的决策担保财产的界定、破产则产的界定及管理各项债务的界定、分类及偿还管理各项财产的估价、变现管理破产费少月的顶测、决策及控制管理剩余财产的分配管理破产清算财务报告管理等。2.4企业破产财务管理的原则 企业破占二则务竹理的原则要有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效益性原则、目的性原则等。合法性原则企业破产不仅是终止企业的一种法律行为,更重要的是维护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在破产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严格按企业破产法、公司法等法律规定进行有关财务管理工作。 公正性原则企业破产财务管理中涉及到债权人、债务人、企业所有者、人民法院、职工等各方面关系人,要求在进行破产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公正地处理有关事宜,不偏不倚地反映清算或整顿的进展状况和结果。其中,债务人财务管理与清算人财务管理的公正性最为重要,受债权人会议的监督。 效益性原则这里包括两层涵义一是在和解整顿财务管理过程中,应力求以和解协议为准绳,努力增收节支,提高经济效益,尤其是货币收入与偿债支出的配比关系必须严格把握,以保证整顿目标的如期实现。二是在破产清算财务管理过程中,努力增大财产的变现价值,节约破产费用,提高债权受偿比例,提高清算效益。目的性原则破产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强、涉及面广的复杂工程,每一项工作的安排和实施都必须符合特定的目标,以破产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为依据,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财务管理。3关于企业破产财务的现状以及发展问题分析3.1中小企业破产的财务问题3.1.1破产界限确定的问题 破产界限是指法院据以宣告债务人破产的法律标准,也称破产原因。在立法方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列举主义,即在法律中列举达到破产标准的具体破产行为,凡实施者既认为达到破产界限。另一种是概括主义,即对破产界限作抽象的概括规定。我国在破产法律中使用的是概括主义。 在概括主义规定中一般也有两种概念:既“资不抵债”和“不能清偿”。“资不低债”又称债务超过,指债务人负债数额超过实有资产;而“不能清偿”是指债务人对请求偿还的到期债务,因丧失清偿能力而无法偿还。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来说如果企业不能清偿时,往往其财务状况己经是资不抵债。但企业资不低债并不能说企业己丧失偿还能力。因为“资不抵债”仅仅考察企业的资债比例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企业能否偿还债务仅以企业实有资产为限,而对债务则考虑其全部债务,无论是否到期。而“不能清偿”的重点在于企业的债务关系是否正常。企业由于资金展转困难而短期不能按时支付债务不属于“不能清偿”的范畴。正如前面概念所说的我国的破产界限使用的是“不能清偿”并且是符合破产概述“不能清偿”的特征。 我国采用“不能清偿”作为破产界限是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企业负债经营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虽然企业资不抵债,如果经营的好就不会出现不能清偿的情况,而且有可能逐渐改变资不抵债的状况。但我国的破产界限规定还存在一些问题,使我国企业的破产实务陷入困境。3.1.2企业破产兼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对于兼并双方企业来说,都涉及了大笔资产的转移,兼并后的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与会计处理等,都发生巨大的变化。 (1)被兼并方会计处理 被兼并方在旧准则中存在利润调节问题,即对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等,先作为待处理财产损溢处理并相应调整有关资产的账面价值,佚查明原因,办理手续后再进行核销和转账。在新准则已修改,不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存在该问题。尽管被兼并方会计处理较完善,但为破产兼并会计处理的完整性,故简要介绍。经批准被兼并的企业,应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资产以及其他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登记,编造财产清册,同时对各项资产损失以及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核对查实,对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资产盘盈、盘亏、毁损、报废等,计入当期损益。对尚未处理的潜亏、产成品清查损失和亏损挂账,经有关部门审批后,冲减盈余公积和资本公积,不足部分冲销资本。借记“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或“股本”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在此基础上,被兼并企业应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利润分配表,连同财产清册上报有关部门并为资产评估作准备。破产兼并过程中被兼并方需要进行资产评估的应按评估的结果调整账面价值。资产类如流动资产、长期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应按评估确认的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有关资产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固定资产,应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原值与原账面原值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按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原账面净值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科目,按照两者之间的差额,贷记(或借记)“累计折旧”科目。例如,A企业被兼并过程中有关资产原账面价值和评估结果如表3一1和表3一2所示表3一1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评估情况表单位:元表3一2固定资产评估情况表根据表3一1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库存商品86,200货:原材料40,000无形资产专利权15,000资本公积31,200根据表3一3作如下账面处理:借:固定资产13,500,000贷:累计折旧7,500,000资本公积6,000,000 被兼并企业在办理资产及股权的移交手续后即失去了法人资格,这时应注意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全部账面数,即借记所有负债和所有权益科目的余额,贷记所有资产科目的余额。被兼并企业封账以后应办理会计档案移交手续。被兼并企业的会计档案经被兼并企业原主管部门同意或经双方协商后,可由兼并企业保管,也可由被兼并企业的原主管部门或原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保管。 (2)兼并方会计处理 企业兼并作为一种市场化行为是一种产权有偿转让行为,这种产权转让以被兼并方的资产具有可买性为基础。但从我国企业兼并的实例看,存在着以下问题:交易价格以评估价值为依据但并不完全等于评估价值。也就是说交易即可能等于评估价,也有可能高于或低于评估价;我国目前存在着政府行为的兼并或政府导向型的兼并,这种兼并可能是有偿的,也可能是无偿的;在政府行为或政府导向型的兼并中,当被兼并企业在评估调账后仍处于资不抵债,净资产为负数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这一点制度上未做规定,但它确实是破产兼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与此相应,兼并方会计处理的焦点在于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其一;采取有偿方式兼并。有偿兼并中如果成交价与评估价同,则兼并所付出的代价恰好与所取得的净资产相同,会计处理较简单。如果成交价与评估价不一致,差额的处理有两种方法可以选择。一是调整兼并方的所有者权益,即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差额作为兼并方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成交价低于评估价的差额作为兼并方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二是作为商誉入账,即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差额作为商誉,而成交价低于评估价的差额作为负商誉。第一种方法在西方合伙企业是一种惯例做法,其理由是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差额是对原股东的额外补偿,成交价低于评估价的差额是对持续经营方股东的补偿。合伙企业之所以采用此种做法,是由其承担无限责任和非独立纳税主体这一特征所决定的,对我国企业的兼并并不适用。我国企业兼并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将成交价高于评估价的差额列入“无形资产一商誉”科目,但该规定并未提到负商誉问题,有学者认为,对于兼并中因交易价格低于评估而出现的负商誉,应列入“递延收益”科目,然后摊销转入各期收益。 其二;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采取无偿划转方式兼并不存在成交价的问题,更不存在成交价与评估价的差额问题,会计处理中按各项资产、负债评估确认的价值,借记所有资产科目,贷记所有负债科目,两者之间差额,贷记“实收资本”或“股东”科目。 其三;净资产为负数。被兼并企业净资产为负数在我国目前并非个别现象,但在会计处理中都没有可供参考的准则和法则。净资产为负数的情况下不存在商誉的问题,会计上不能将资不抵债的数额列作无形资产,可供选择的会计方法是作为递延支出或者抵减兼并方的资本公积。相比之下,前一种方法较好,因为作为递延支出从理论上讲必须以未来取得超额收益为基础,而接受资不抵债的企业通常不存在未来超额收益的基础,但从实践中看,确认递延支出并在一定期限内计入损益,实际上是用兼并企业以后的税前利润弥补了以往被兼并方的亏损。无论是政府行为或政府导向型兼并,还是市场行为的兼并,这种处理方法有利于鼓励绩优企业兼并资不抵债的企业,减少因破产而增加的社会压力,而抵消资本公积则意味着完全由兼并方的股东承担这一差额。3.2对目标企业财务报告与财务问题分析 财务报告分析的原始信息源自目标企业公布的年终报表、中期业绩等报告。这些财务报告是依据会处准则有关要求编制的,并经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是可依据的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重要会计报表,是进行分析的重要依据。通过运用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得出对目标企业在资本结构合理性、当前盈利能力及未来发展潜力、财务安全性与偿债力能力、资金利用的有效性以及财务和经营中存在问题等方面的评价意见。 兼并方运用比率分析法应注意以下有关问题:计算过去五年各年的比率;确定各年间的变化情况,揭示未来三到五年的有关比率的变化趋势,诸如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坏帐率、存货周转率、偿债率、债务权益比、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率等;与产业平均比率,主要竞争对手的比率作比较,并解释导致它们之间不同的原因;检查计算过程,确保己考虑和披露了重要的非经常项目,兼并方对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侧重从以下几个面进行: (l)盈利能力大小和稳定性。首先计算分析销售额与利润额的比率,如销售毛利润率、销售税前利润率、销售净利润率等,借以评价完成每百元销售所贡献的毛利额、税前利润额和税后利润额的大小,揭示过去几年内销售利润率的变动原因,及其销售额和利润额对销售利润率的影响程度,分析兼并将如何影响销售利润率,未来预期三年的变化趋势如何。其次计算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利润率等,分析说明总资产和净资产的营运效果,从而揭示投入总资本以及股东投资的盈利能力。兼并投资决策往往以总资产利润率或净资产利润率作为衡量兼并绩效的指标,不管是兼并方还是目标企业的股东,他们尤为关注兼并前后净资产利润率的变化,兼并后兼并企业是否能获取稳定增长的净资产利润率。目标企业盈利水平的稳定程度,决定了兼并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安全性,通过对过去五年各年利润率变动情况的分析,结合总资产利润率和净资产利润率的标准离差率的计算,能判断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大小,为防范兼并风险提供依据,总之,盈利能力强、资产经营稳定、销售形势看好的企业将成为兼并对象首选,也就是说,盈利能力分析的目的旨在搜寻一家能促使兼并方未来预期有较大盈利增长潜力且经营稳定的企业作为目标企业。 (2)资本结构合理性。目标企业当前资本结构的优劣,会对兼并后企业的资本结构、股东收益水平、偿债能力与财务风险,以及股权稀释程度等方面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兼并企业应对目标企业负债在全部资金的比重。股东权益的构成比例等资本比率进行详尽的分析。目标企业负债比率多高为宜,并无一个固定的标准模式,关键要结合企业的金融环境、盈利状况、经营形势以及资产组合和防范风险的要求进行衡量。一般来说,选择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作为目标企业盈利能力低下、财务状况不佳、负债比率过高将加重财务危机,增加企业破产成本和代理成本,使得企业总价值、股东收益率剧减。兼并企业应考虑如何通过兼并调整目标企业当前资本结构失衡的现状,并使之优化,且调整成本不高。当然,目标的企业的选择并非只取决于资本结构合理这一因素,是各种因素全面均衡的结果。 (3)偿债能力是否可靠。偿债能力分析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负债一权益比率、债务偿还比率、现金流比总资产等。通过对过去三到五年有关指标的计算分析,结合历年债务契约的履行情况,客观评价企业以前和现在的偿债能力,借以确定兼并是否会加大偿债风险,引发更严重的财务危机。更重要的是,若是承债式兼并,还要分析兼并后是否加大了负债比率,削弱了偿债能力。目标企业资产收益性、流动性、资产结构以及变现能力等因素都影响着偿债能力,预计未来时期偿债能力的变化趋势要考察当前现金流状况、兼并交易对现金的影响以兼并后现金流的产生情况。偿债能力大小还取决于债务本息与现金流的匹配情况,在债务本息一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提高资产收益力、改善资产流动性、增强资产变现力等办法,来扩大现金流,以增强偿债能力。从偿债能力角度来说,接管一个具有较高偿债风险的企业,就要兼并后企业必须经过财务整合,使得企业偿债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4)资金运用的有效性。通过计算分析营运资本比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营运资本周转率、现金周期、应收帐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评价企业总资产和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和经营能力。资产周转率高意味着企业有效控制了资产存量,增强了营业能力,有限的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对资金运用有效性的分析,要结合资产存量多少、各种资产形态的转换情况以营业收入的取得进行分析。目标企业资产质量好、资产结构合理、非经营性资产及不良资产和闲置积压资产较少,是保证资产经营效率的前提。兼并方在对目标企业资产存量现状分析的基础上,还要考察过去几年资产流转情况,分析资金周转不畅或减缓的原因,并预计兼并这些资产后,整体企业的资产存量结构、资产质量结构和资产周转速度将会怎样。在目标企业当前资产周转存在较多问题,如何通过兼并资产整合可以解决。财务报告分析主要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同时,兼并方出于保护自身利益的立场和观点,还着重寻找被分析企业在生产经营可能存在的某些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都会综合反映到财务指标中,引起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恶变”。 兼并方重视问题有: (l)营运资金不足。如果目标企业营运资金不足,会使资产流动性下降,短期偿债能力弱化,日常经营业务和流动资产周转不能顺利进行,尤其是出现现金过少,将引发企业的支付风险。此类兼并要考虑日后面临到期债务偿付问题,以及流动资金数量的追加和结构调整等问题。 (2)资产存量庞大和呆滞与结构失衡。表现为资产总额很高,但资产分布严重不均,或存货、或应收账款上积压了大量资金,或资源被大量配置在无效或低效资产上,兼并方能否用先进的资产管理手段(如盘活,剥离,置换、出售),解决目标企业资产管理所遗留的问题。从经济角度分析,兼并目标企业其投资产所创收益应大于兼并目标企业资产的投资成本与兼并后对其资产的整合成本,这样的兼并才合算。 (3)财务危机严重。目标企业热衷于被兼并,往往是由于负债过大不能支付,对此要有理性的认识,负债是一把“双刃剑”,可能会因兼并消除了原有的财务危机,并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也有可能因为兼并了高负债企业,使兼并企业陷入债务深渊,股东收益一落千丈,企业融资能力和信誉程度严重下降,融资成本上升。因此,要分析目标企业当前显现和预期的财务危机,查清负债的种类、金额、期限、还款计划与方式等,有无债务纠纷、隐匿或抽逃财产以及信用关系恶化的情况。 (4)成本、费用居高不下。成本、费用的高低决定了产品价格,从而决定了市场竞争力的强弱。兼并能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和优化减少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兼并的规模效应能使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下降;运用兼并方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目标企业过高的成本费和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兼并的“内化”市场功能会使兼并后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财务管理制度主要分析资本金制度、资产管理制度、成本费用管理制度、收入利润管理制度等。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建立健全,执行情况如何,关系到企业财务系统是否能有序高效运行,理财行为是否规范和有理性。兼并方分析目标企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在具体管理内容上是如何规定权力、责任和利益的,有无责权利不对称的情形;各项制度执行效率如何,有无形同虚设的制度;企业内部各经营单位之间以及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是否存在制度加以规范与协调;各层次财务管理的机构和岗位设置、人员分工、各层次和各岗位的权责利及其相互衔接关系是否恰当,有无冗员和机构重复、理财效率低下的问题。兼并方通过对财务管理制度的分析,判断目标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程度,考察各项财务管理活动是否依照制度的要求合理组织后,就存在如何预计兼并后未来预期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与现行制度整合问题。4影响企业破产财务的因素及实证分析-以俊雅集团为例4.1俊雅集团简介4.1.1俊雅集团财务破产倒闭前的经营状况 俊雅集团在1998年成立,在玩具界是一家知名的温州民营企业,在世界五大玩具品牌中,俊雅是其中三个品牌的制造商。俊雅集团是纯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极少数之一,高档电子玩具、毛绒公仔玩具等是其主要生成的玩具,远销欧洲、北美洲、日本等地区。2006年,俊雅年销售额超过4亿人民币。 1997年,俊雅集团创始人接到了美国朋友的一张2500万件礼品订单。这笔1700万人民币的订单,成就了俊雅在温州的发家史。俊雅集团的创始人在温州找了一间厂房,这笔让俊雅开始发家的订单只用了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一张订单引路,成就了俊雅集团将近10年的辉煌。2006年,随着玩具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的利润也随之降低,再加原材料成本和物价的日趋增加以及中国玩具频繁出现问题等等的影响,导致俊雅集团的经营陷入被动局面。此时俊雅应该通过新科技进行创新,将更多的多元化产品上市,己方便公司尽快走出困境,但是他们却寄希望于并购和跨行业投资经营,进一步丧失了公司的主动权。之后,俊雅又借来了两笔巨额债务,投资在其他行业想让企业能够获得收益。但是,两笔投资却以失败告终,俊雅因公司损失进一步扩大公司再亏损数亿元人民币,现金链几乎已经崩盘。此时的俊雅己经面临倒闭再加之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各银行金融机构纷纷收回贷款,再一次将俊雅的生存本钱化为乌有,而且民间借贷的高额利息俊雅也偿还不了,没了资金来源的俊雅集团成了温州地区民营企业破产倒闭的案例之一。4.1.2俊雅集团财务破产倒闭的后果 俊雅集团财务破产倒闭之后对工人,对供应商都有很大的影响。俊雅财务破产倒闭影响之工人。倒闭后两个多月未发工人们的工资至少三千万的现金。温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对此事十分重视,立刻召开会议最终达成一致决定先垫付2300多万,第一时间将员工拖欠的工作发放完毕。同时,由政府帮助联系需要招工的一些企业,将部分员工进行分流。虽然工厂倒闭导致大批工人失去了工作岗位,但是同过政府的安顿后不但解决了失业的人口而且这给许多招工企业提供了大好机会。在当时的环境下很多公司人手不够,在温州进行招聘,这样的行为使很多员工找重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俊雅玩具厂倒闭,数千员工失业相关数据显示,温州民工在浙江省有400多万,在俊雅的玩具工厂也不例外。温州的两家玩具厂当时有工人8000左右,失业的员工数目是极多的,失业的人们不安,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俊雅财务破产倒闭影响之供货商。传最大债主讨债,当时俊雅集团的20多位供应商和外发商打着“还我血汗钱!”、“请政府救命”这样的牌来到温州市政府上访,他们将希镇寄托在政府身上。据供应商报称的数据,俊雅共欠下他们1600多万元人民币。然而这远非俊雅负债的全部。有供应商称,俊雅欠供应商最多的一家,欠款超过1000万。来讨债的供应商们纷纷诉说企业破产了,员工还有政府垫付工资,而作为他们根本没人偿还这笔巨资,也使得很多供应商生意骤然减少许多。供货商逾3亿货款无处讨要。有供货商都想自杀了。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案件牵涉300多家企业,拖欠货款3亿多元,这对温州地区的民营企业的经济发展影响后果是巨大的,是一时间难以解决的难题。4.2俊雅集团的财务破产倒闭问题及原因分析4.2.1盲目多元化和扩张导致资金流动性变差 2007年9月20日,俊雅集团以2.09亿人民币收购福建省大安银矿勘探权。但无法拿到开采许可证。因此俊雅无法偿还巨资,这次跨行业的项目投资的尝试,反而雪上加霜令其进一步陷入资金链短缺的危机中。真所谓祸不单行;2008年5月份,其老本行玩具工厂遭遇水灾,这次意外事件成了俊雅倒闭的导火索,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了俊雅的财务破产倒闭。俊雅没有在自己主业的玩具行业做大做强,而是跨行业经营,从而导致资金被市场所吞。如果俊雅能在玩具行业发展自己的品牌,我想倒闭还是没有那么快的。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俊雅集团由于资金管理和调度不当,造成资金使用能力不足,就会导致企业资产流动性差,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俊雅的财务管理的失败,可能引起企业暂时或局部的危机局面,但是要是不采取正确有效的措施来挽救局面那么就会使企业财务情况整体瘫換,进一步导致财务危机发生俊雅企业不能及时收回的应收账款多、企业盲目投资扩张、现金流获取能力不强以及债务到期,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用来偿还债务,这就是俊雅流动性资产少的主要表现。因此,企业应增强资产的流动性的同时还应对企业的流动资产的管理应该进一步加强,这样企业才能更好的防范和控制财务危机的发生,将损失降到最低,降低风险,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4.2.2人民币升值导致材料成本增加利润减少 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2005年至今,人民币一直处在不断升值的过程中,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由8.1降低至6.21。人民币的升值,对于以出口导向型为主导的温州俊雅企业而言,对外贸易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由于人民币日益升值导致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又直接导致物价的持续上涨,从而导致原材料的价格也日趋涨价。俊雅企业所需的原材料、电力、能源等成本无一不涨,这无疑给俊雅企业成本雪上加霜,对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温州俊雅企业,制造成本、员工成本不断攀升。俊雅集团IPO披露,截至2010年12月31日,美元、人民币收入分别占本集团的营业额约为80%及20%支出分别占本集团的销售成本约为63%及37%。可见,俊雅集团的结算产品销售款主要是以美元和人民币,人民币才是工厂员工俊雅企业在财务上忽略了控制的重要性,其财务制度很不不完善而且财务人员的配备也不合理上,两者没有很好的衔接,没有真正的发挥作用。俊雅企业基本没有财务制度,财务上的投资活动没有固定的负责人,只不过是管理者掌握大权,随意性较大,对于这部分的空缺是非常致命,财务管理是核心,俊雅企业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众所周知会计不仅仅是企业一种记账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管理工具,他们涉及的更多领域而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记账部门。大多数的的企业财务部门设有一个会计和一个出纳俩个职位,而不正规旳企业一般只有一个财务人员,将会计和出纳融为一个角色,这显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一个人既管帐又管钱,挪用公款的现象就会时常出现。所有者没有财务领域的知识,对于公司的账目可能就看不明白,也不懂得如何去掌握。一般的所有者关心现金的支出,他们认为只要现金管理不存在问题,财务上就没有问题。果不其然,原材料、产品、办公用品以及固定资产都是企业的固定资产,这些都需要严格管理的,否则很容易出现资产的流失。会计资料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最基本的要求,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小企业来说忽略了这方面,他们没有没有账证核对,没有控制机制,也没有会计核算程序,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严重的受到影响。由于管理者进行决策,所以财务上提供的各种数据和资料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完整性就显得非常重要,由此可见企业必须有完善的财务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4.2.3融资困难和金融秩序混乱迫使企业选择民间借款 一方面因经济领域的通货膨胀,而釆取的一系列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措施实施以来,俊雅企业想要融资变得越来越难了。银行给予企业的贷款额度持续下降,更高的利率和高额的利息使得企业贷款成本明显增加,从而增加了俊雅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企业因民间借贷和银行贷款的减少近而发生财务困境,正是由于其融资渠道的不通畅,要获得银行的贷款非常困难,所以不得转向民间资金一一高利贷。然而,在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的萎缩再加上民间贷款的利息负担,使得俊雅企业的利润逐渐降低,温州的很多企业最后都还不上高额的银行利息,随着时间的推迟扔没有合适的解决办法,大多数都难逃倒闭、破产的结果。一些民营企业的负责人失踪和甚至自杀。另一方面,一些银行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仗着自己的职位从银行里套现与他人一起合作开担保公司,放高利贷。他们打着虚假的幌子把钱贷出来再加倍放贷给别人,进一步的扰乱金融秩序。某些银行职员在这一系列企业的危机中争取这些不光彩的偏财,参与借贷并从中牟取暴利,导致真正需要资金的民营企业贷不到资金。有俊雅案件为例,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针对这些民营企业提出了有助其贷款的相关政策来应对资金危机对整个经济领域的影响,将损失做到最小化。4.2.4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 俊雅将集团的财务管理人员忽视了企业财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以及财务风险的预测。其内部的现金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财务管理制度不合理化,再加上企业财务人员的素质水平也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没有一个合理的制度从而导致了风险的持续性,未能及时制止。4.3俊雅集团财务破产倒闭带来的启示 由于俊雅工厂的倒闭,政府为了安抚失业的上千名员工承诺全额塾付工资,及时的稳定了混乱的局势。虽然这并不是一个短时期能解决的问题单政府部门正在全力的帮忙。现代企业之间关系十分密切,经常在一个大规模的企业背后,有数十多家企业合作。全球著名的圣诞树制造商宝吉公司的倒闭,造成深圳数百家圣诞树制造商营业额的损失。虽然俊雅企业的倒闭所引致的多米诺效应很难统计损失的程度,但是作为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俊雅的倒闭己经敲响了警钟,这无疑在行业里是爆炸性的新闻,在玩具产业链上其他企业也受到重创,亟需今后同行业的高度重视。玩具业最旺季在圣诞节以前,预计玩具业定单会急剧下滑,类似俊雅财务破产倒闭的事件不会是最后一个。如果政府和企业都对这困境任其发展,这意味着只会令潜在的危机不断扩大。 俊雅的投资状态现金流就是公司的最好的体现,从公司的财务指标上看,如果现金流量的指标为负,则公司投资成本小于支出,这正属于公司发展时期,而如果投资的成本大于支出则应减少对成本的投入方是长久之计。我们也能看出,在公司发展壮大时期,企业总是伴随着扩张、并购的高风险。如果此时企业的融资活动现金流和经营活动现金流各自运转的不合理,投资活动一旦成果未显著,很有可能拖累企业现金回流,可见投入和支出的合理性是非常关键的。如果外部危机再冲击企业,则极其容易导致现金流断裂,企业就会顷刻垮倒。据研宄,企业资金的多少决定企业的投资成败,如果企业在的现金流结构和投资活动的资金有冲突,一旦某一环节稍有问题,就会引发现金流整体断流甚至企业面临着财务破产倒闭的危机本文分析俊雅企业的财务破产倒闭进行分析,发现不仅现金流是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同样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人员素质,抗风险能力,政府扶持方面等都是关键因素,如果这些环节都能合理的配合相信风险一定能在控制范围内处理。 俊雅企业应该更合理的使用资金,在投资活动上应进行严格的、缜密的计划,以防止资金链的断裂;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应该更加完善,在财务人员的素质方面进行培训或者招聘有能力的财务人员,财务人员也应该提高财务风险意识,只有“早发现”才能“早治疗”,这样企业才有缓和的余地。 应对俊雅企业财务财务破产倒闭,首先应防范资金链的断裂,政府应该管理好市场秩序,更好的为民营企业服务,在金融上对民营企业给予新的信贷支持政策,政府也应该监督、管理好民间借贷,为民营企业的资金提供更好的流动。经研究表明,救急资金和政府信用担保之所以对支撑民营企业度过危机有关键的作用,是由外部经济环境急剧恶化所导致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所导致的。目前,温州市政府已经拿出11亿资金,来缓解中小民营企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或需政府仍会增大援助资金总额,同时政府会加强市场化管理的机制,提高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更合理的利用来缓解企业的压力,更好的稳定社会的和谐。政府应该降低民营企业的税费负担并且应该加大服务力度。日前根据对温州进行的跟进,不少企业对政府服务不对称和税费压力感到不公平。众所周知企业利润是政府税收的来源,当外围环境不理想时、利润骤减的情况下,政府与企业应共度难关方式长久之计。以上分析我们能看到,只有减少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才能使民营企业更好的发展,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处于困境中的民营企业急需一针强心剂,对民营企业实施救市宜早不宜迟。由于俊雅集团的记账本位币为美元,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将对其利润产生直接影响,并体现在销售收入方面。而在销售收入方面,由于近几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持续降低,将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收入之后,人民币再次缩水瞬间蒸发,这对以出口美国为主的俊雅集团来说是致命的硬伤;在支付成本方面,近几年物价不断上涨。在此情况下,这购买原材料、支付工资的俊雅集团来说是不利的。总之,美元与人民币的汇率的变动导致企业的资金持续减少,进一步将加大了资金损失。5解决关于企业破产财务问题方法5.1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管理5.1.1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建立公共服务机构 政府针对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应适当提高一些行业的入门限定,从而提高企业的素质,使得企业之间存在无序竞争的混乱现象要及时引导企业进入或退出相关的市场和领域,避免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的目的。政府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通过收购和兼并,实现优胜劣汰和资源整合,并从中选择出有优势的企业进行培育,使其变成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这样企业就可以凭借充足的资金实力,良好的创新和科学的管理方式,成为推动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往价值链高端攀升的主力。另外,政府还要加强公共服务机构的建设,例如建立行业协会和公共信息平台。行业协会可以起到很好的沟通作用在政府和企业之间以及各企业之间,也可以督促企业在行业内起到自律的作用。 政府与企业之间要相互监督,互助进步,不断改进政府的服务职能,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着力做大温州总体经济。就目前的发展形势而言,政府要加强对企业帮扶力度,更多的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服务,将温州总体经济做大做强。帮扶企业发展,可通过釆取以下措施来实现。一是减少企业的税收负担。政府要落实减税、缓税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税制结构。也可通过降低收费标准或者短期内少收税等方式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加企业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的加计抵扣政策实施力度。要将检验检测、产品鉴定、项目验收等相关费用的减免政策等落实到实处。落实社会保险、医疗、养老保险等福利政策,使企业扩大净利润空间,将更多的利润用于企业经营、技术升级或者员工薪酬方面,这样不仅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而且更容易创造更好的成果。二是要加大对企业市场开拓的支持力度。加快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换,可以将等温州龙头行业如服装、皮鞋等饰品进行多元化的资源整合,加大推广力度。在宣传途径上可以进行上门推销或者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销售拓展市场。利用政府的力量,在温州聘请优秀的营销网络营销人员进行策划,并配备专业的人才前来实习,这样可以将企业的市场营销占有率提高,从而增强温州商品的销量,便于企业盈利的同时减少政府的支出。三是政府引导和强化服务要加强。全面跟踪科技创新动态,发挥招商选资的作用,把好项目推荐给好的企业,并做好配套服务。5.1.2降低借贷门槛严格监督管理制度 银行要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努力与企业共度时艰。改变银行对企业的政策,可以构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担保公司和企业参加银企合作联盟,使企业和银行之间的合作更密切。拓宽银行对温州企业信贷额度的调整,降低对企业的信贷条件。各银行及金融机构应切实加大对温州民企的信贷扶持度,这就需要转变观念,改良银行的信贷管理方式,改善对企业的服务环境。要改进贷款授权授信制度,疏通企业贷款瓶颈。要降低对企业的贷款门槛,比如增加企业的额度、减少税收的上缴或者减少对利息的调整等,这样能更好的缓解企业的成本,更好的健康发展。适当降低对企业的融资门滥,设立专项的企业信贷资金,专职的民营企业贷款服务机构,设置专项考核指标,确保企业贷款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企业贷款增速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同时,要加大对企业行业的监管力度,力争创新,寻求突破,巩固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大品牌力度的推广等政策继续扶持企业。配合温州市政府确定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企业信贷的投资方向,以信贷资金杠杆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信贷的程序制度更符合企业的发展规模,并同时降低利率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要求,发展前景较好、信用较好的企业降低贷款利率,来减少企业的融资成本。根据不同层次企业客户的需要,与政府部门共同解决动产、知识产权、商标权等抵押登记的贷款,综合运用信用和抵质押贷款等多种担保方式的组合,支持企业发展,使银行和企业双方利益共同发展,相信两者的紧密合作会减少政府的投资,对企业能更好的步入正轨奠定扎实的基础。当然也要进一步加强信贷资金的监控力度,严格管理贷款的走向,确保资金有效的利用,更好的使贷款新规落实。5.2改进企业自身内部管理的对策5.2.1建立正确的企业财务战略地位 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内容是,想指企业在保持者自身的优势的同时要建立一个核心竞争力最为基础并针对这一方案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这个财务战略更重要的是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以巩固自身的优势。战略定位不是随便就下的决定,也不是战术性的战略,更不是神话化的战略,而是应该合乎企业具体实际情况,清晰地作出企业的战略定位。企业应该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和调查,真正的了解市场需求的同时寻找更多的企业发展的机遇。根据企业自身累更准确的评估,找到企业自身核心的竞争优势。在分析自己的竞争能力水平的同时并考虑竞争对手的外部环境来作出及时的调整,做好企业业务定义的陈述等,这些都是的科学的战略定位方法,是战略定位具有前瞻性的表现。5.2.2建立正确的企业财务战略地位 企业战略决策的核心内容是,想指企业在保持者自身的优势的同时要建立一个核心竞争力最为基础并针对这一方案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这个财务战略更重要的是突出核心竞争力的创造以巩固自身的优势。战略定位不是随便就下的决定,也不是战术性的战略,更不是神话化的战略,而是应该合乎企业具体实际情况,清晰地作出企业的战略定位。企业应该对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和调查,真正的了解市场需求的同时寻找更多的企业发展的机遇。根据企业自身累更准确的评估,找到企业自身核心的竞争优势。在分析自己的竞争能力水平的同时并考虑竞争对手的外部环境来作出及时的调整,做好企业业务定义的陈述等,这些都是的科学的战略定位方法,是战略定位具有前瞻性的表现。5.2.3提高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将企业财务风险做到最小化。首先应广泛征集经验丰富的金融人士及会计师管好自己的企业财务;其次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定期培训员工的专业技能;做好全方位的财务监督,是有效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良好途径。同时,企业职能部门应充分认识到资金的重要性,要了解掌握对资金的使用途径与方式,努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有效配合资金开销渠道的流程,做到对市场环境的近一步了解的同时谨慎交易。企业的管理层若想资金链的断裂而出现经营亏损或财务成本上升首先要积极关注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树立财务风险意识,资金需求增加,再次应降低企业经营成本费用。企业的经营者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政策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投资方向,避免企业的财务危机陷入被动局面,提高企业整体抵抗风险的水平。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能通过自身的专业经验较熟练的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并且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和估计企业自身潜在的风险,他们能更准确的分析财务风险。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企业破产财务问题的理论与案例实析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604152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