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22.世说新语导学案_第1页
初一语文22.世说新语导学案_第2页
初一语文22.世说新语导学案_第3页
初一语文22.世说新语导学案_第4页
初一语文22.世说新语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8 初一语文 22.世说新语导学案 22.世说新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学习重点 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练习反馈 1.论语的 “ 论 ” 字读(),它是记录的书。 2.课文里有些词汇已经成为成语流传下来,其中有二个表示虚心好学的成语是、。 3. 六则告诉我们,学习必须有。 4 六则告诉我们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是:、。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二、作者、作品简介 刘义庆(公元 403 年 公元 444 年),彭城(今江苏徐州)2 / 8 人,宋武帝刘裕的侄子,袭爵临川王,南朝宋文学家。 世说新语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三国至两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和轶事琐语的笔记小说,也是六朝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具有 “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 ” 的特点,因此著称于世。该书在魏、晋是当时盛行的小说集大成之作,对后世的小说和笔记小说发展影响很大。 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 、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是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辨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截至清末,大约不下于 3000 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预习指导 文言文的三步学习法: 1.认读 :辨读字词,朗读课文 。 2.品读 :理解文意,推究主旨。 3创读 :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三、自主学习 3 / 8 自学展示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自学展示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 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 (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四、共同探究 1、文章 记叙元方七岁时的故事,主要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2、期行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 3、元方 “ 入门不顾 ” 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五交流提升 4 / 8 六、当堂练习 1翻译下列句子。 (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 (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_。 2.交代对话由来的句子是。 2.友人由 “ 怒 ” 到 “ 惭 ” ,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_ 4.发挥你的想像,把 “ 友人 ” 遭驳斥后的神态、心理活动及言行描述出来, 100 字以内。 _ _ 第二课时 5 / 8 乘船 一、练习反馈 1、世说新语是,主要记述了。刘义庆是宋文学家。 2.期行中交代对话背景的句子。 3.交代客人发怒原因的是:。 4.陈元方指出父亲友人的两点错是。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正确译讲课文。自学展示一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的形象。 3、体会文章的主旨,学习做人的正确道理。 二、自主学习 自学展示一 内容:生字词,课文。 方法: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把握节奏。 要求:读准字音,读顺课文 自学展示二 内容:课文翻译 方法: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借助工具书自己翻译课文,难点可6 / 8 小组讨论。 2、结合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要求: 4 分钟后学生接力,译讲课文。 (注意:学生接力,一句一句翻译,有错即停,其他同学纠正) 自学展示三 内容:故事的内容,文 章的主旨。 方法: 1、用圈点勾画标出文章要点。 2、抓住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给人的启示。 三、讨论探究 1、乘船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你觉得华、王二人孰优孰劣,为什么?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交流提升:期行与乘船这两则故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提示:从写法和主旨两方面来谈) 7 / 8 五、当堂检测 一、据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粗字注音并作解释。 ( 1)尊君在不() _( 2)歆辄难之()_ ( 3)王欲舍所携人() _( 4)遂携拯如初()_ ( 5)宁可以急相弃邪() _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 ( 1)有一人欲依附()( 2)幸尚宽,何为不可() ( 3)陈太丘与友期()( 4)太丘舍去() ( 5)既已纳其自托()( 6)宁可以急相弃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