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_第1页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_第2页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_第3页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_第4页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0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 初中历史复习提纲:世界近代史二 六、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 1)政治上: 17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后,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首先确立。 18 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 2)经济上:随着国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生产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增加商品产量,必须改进生产技术。 ( 3)其它原因: A17-18 世纪英国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 B 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和贩卖黑奴, 获取了大量财富; c15世纪以来的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D 英国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便利的航运)对工业革命起了重要作用。 二)工业革命进程: 1、工业革命概况:( 1)开始行业:棉纺织业;( 2)开始时间 :18 世纪 60 年代;( 3)标志 :发明和使用机器。( 4)完成时间 :19 世纪上半期;( 5)完成标志 :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工场手工业。 2、过程:( 1)开始的标志: 18 世纪 60 年代, 珍妮机2 / 20 的发明。(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 2)珍妮机的发明引发了棉纺织 业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后来,其他如冶金、采矿等生部门也纷纷发明,制造机器,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3) 1785 年英国机械师瓦特改进了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随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利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人类进入了 蒸汽时代 。(蒸汽机发明前,人们常常把工厂建在靠近河流峡谷的地方,利用水力带动机器,因此很多地方受自然条件制约不能使用机器或导致交通不便)( 4)交通运输方面: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第一艘汽船。 1825 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利用蒸汽机发明火车机车。(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大大 提高了商品的生产效率,交通运输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5) 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结束。 3、扩展 :法国和美国等国也先后完成工业革命 ,世界其他国家或早或晚都进行了工业革命。 4、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开始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工业革命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 立的阶级:工3 / 20 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逐渐明显和尖锐。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一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造成了亚非拉许多国家的落后 5、认识与启示:谁最先最多采用科技革命的成果,谁就能够在经济上得到最好最快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国家要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积极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青少年要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为使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断努力。 七、殖民扩张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 )罪恶的 三角贸易 ( 16 世纪 19 世纪) 1、走上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国家依次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和法国等。 2、殖民掠夺方式 :( 1)(在美洲)欧洲殖民者强占印第安人的土地,建立种植园(种植甘蔗、棉花和烟草),屠杀和奴役他们;( 2)(在非洲)掠夺黑人,贩卖黑奴到美洲。 3、殖民过程: A.出程:到非洲掳获、用货物换取黑人 B.中程:贩卖黑人到美洲种植园为黑人奴隶(获利,购买金银和工业原料) c.归程:将 金银和烟草、蔗糖等工业原料运回欧洲发展4 / 20 资本主义工商业。 最先从事 三角贸易 的是葡萄牙,后为英国人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经营者。 4、 三角贸易 的影响:奴隶贸易为欧洲积累了巨额资本,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欧洲的城市繁荣,但却给非洲大陆带来了长期的贫困。 二) 日不落帝国 在印度 1、 日不落帝国 形成的原因:世纪以后,英国走上殖民争夺道路,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 B.在世界各大洲都建立了殖民地,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号称 日不落帝国 。 2、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A.英国从 17 世纪开始对印度进行殖民活动; B.负责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机构叫东印度公司,后来英国还利用它对中国进行鸦片贸易,对中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c.特点:先在沿海建立据点 然后在内地进行扩张 抢掠当地财富; D.克莱武率军侵占孟加拉,不但放手让部下抢劫,而且自己独吞价值 25 万英镑的金银财宝。事后他居然后悔自己当时抢得太少,国会居然还认为他 对国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予以表彰。这说明了英国殖民者的本性贪婪无耻。 3、英国殖民掠夺(对印度)的影 响:英国从殖民地(印5 / 20 度)掠夺了巨额财富,用来发展国内经济,这些殖民地也为英国的工业生产提供了巨大的海外市场,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工业的发展,促使英国迅速成长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而殖民地(印度)却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和巨大的海外商品市场,经济得不到发展,长期陷于贫困。 4、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的作用 A.三角贸易 和殖民掠夺是欧洲殖民者的主要侵略活动方式,是资本主义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这些侵略活动使得大量的财富流入欧洲,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但是也给非洲 和印度等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B.三角贸易 和殖民侵略实际上也是人类历史上不同文明之间的一次冲撞和整合,这个过程与古代战争一样,既有残酷野蛮的一面,也有传播先进科技文化成果的一面。由于人类文明是人类智慧和良知的结晶,随着它的发展脚步,人类不同文明之间的整合应当越来越倾向于和平交融的方式。 二、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印度民族英雄 -章西女王 1、印度民族大起义爆发的原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进一步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印度社会民不聊6 / 20 生,人们反英 情绪高涨,被迫奋起抗争。 2、时间: 1857-1859 年 3、领导者:封建王公。参加者:印度土兵和人民。 4、意义:它表现了印度殖民地人民不畏强暴,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 5、与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相比,印度民族大起义失败的原因: A.起义地区并没有席卷全国; B.起义中心有三个,没能形成统一的领导,最后被英国分化瓦解,镇压下去。 二) 南美的解放者 玻利瓦尔 1、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侵入拉丁美洲,(南美除巴西是葡萄牙殖民地外 ,其余都是西班牙殖民地)在拉丁美洲开采金银,经营种植园役使印地安人和黑人劳动。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当地土生白人对殖民掠夺深为不满,纷纷起来反抗。 2、原因: A 西班牙葡萄牙对殖民地人民残酷的压迫和野蛮的掠夺导致民族矛盾的激化, B 土生白人对殖民统治下的掠夺深为不满 c 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激发了拉美人民的民族独立意识。 3、领导者:拉美土生白人(代表:玻利瓦尔、圣马丁) 4、过程: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了南美西班 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葡萄牙的殖民地巴西为大势所迫也宣布7 / 20 独立。南美全部独立。 5、拉丁美洲独立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被誉为 南美的解放者 ,还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 -玻利维亚。 6、拉美独立运动的影响: A.赶走了西班牙、葡萄牙殖民主义统治者,打击了殖民侵略势力,鼓舞了其他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 B.出现一系列新独立的国家,基本形成今天拉丁美洲国家分布的格局。 7、独立运动特点:时间长、范围广、南北国家联合作战。 八、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 主义的诞生 一)英国的宪章运动 1、 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蓬勃兴起的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的待遇却很差。广大工人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 2、英国宪章运动: ( 1)时间; 1836-1848 年( 2)性质 :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 3)政治纲领:人民宪章(因此这场工人运动得名为宪章运动) ( 4)核心内容:工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宪章运动具有的历史特点 :英国工人在宪8 / 20 章运动中提出: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结果:工人运动持续了十多年,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当时没有取得成功,但它的目标后来大部分都实现了。 4、历史意义(评价):宪章运动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历史背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出现)。 2、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及代表 :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 3、原因:当时工人运动水平提高了,需要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了这个需要,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4、创立者: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人 ) 过程: 1844 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从此开始了长期的合作。他们汲取了前人的思想精华,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5、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9 / 20 6、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 发表。 共产党宣言( 1)时间: 1848 年、 ( 2)作者: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 -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文件。 ( 3)内容: 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 4)意义: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的出现;十月革命和胜利和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三 )巴黎公社 1、背景:( 1)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影响。( 2) 1870 年,法国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准备镇压人民。 2、经过: 1871 年 3 月,政府军队同巴黎市民武装 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导致巴黎工人起义爆发; 人民选举产生了自己的政权 巴黎公社; 资产阶级不甘心失败,对巴黎公社发动进攻,在国外势力的支持下,残酷镇压了这一次革命。 3、历史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10 / 20 伟大尝试,他们发动起义赶走了资产阶 级政府,一度建立了自己的军队和行政、司法机构,还制定了许多保护工人利益的政策,为无产阶级革命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4、 五月流血周 ( )和国际歌体现的精神:国际无产阶级战斗不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5、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1)敌人力量强大 -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上升时期 ,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存在下去;还不具备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根本原因) ( 2)内部出现奸细 -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虽能建立政权,却还缺乏巩固政权的经验。 ( 3)缺乏革命理论的有效指导。 6、国际歌歌词创作者:欧仁 .鲍狄埃,巴黎公社成员领导人;谱曲:工人作曲家狄盖特。它是无产阶级革命的英雄交响曲 。 九、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 一)美国南北战争 二)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明治维新取得成功原因: 日本的幕府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使得倒幕派的力量能够迅速壮大; 倒幕派掌握了较大实力,经过斗争,推翻了腐朽的幕11 / 20 府统治 ;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以后,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和镇压中国人民抗击侵略的斗争,客观上使日本发展资本主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2、明治维新与大化改新的比较:(相同点) 改革派都是在天皇的支持下,在斗争中获胜,取得政权,都是由天皇政府颁布诏书进行改革; 改革都使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 在改革中都积极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大化 改新仿照中国隋唐制度,吸收中国文化;明治维新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提倡 文明开化 项目 俄国废除农奴制( 1861 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原因 16 世纪中期,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 19 世纪中期,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农奴境况十分悲惨,暴动频繁。 12 / 20 19 世纪中期的日本,仍是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有所发展; 天皇大权旁落,实际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幕府的封建统治和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外国势力的渗透,激化 了日本的国内矛盾。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的统治,并取得成功(倒幕运动) 目的 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的发生。 为了维护沙皇统治和贵族、地主利益。 时间 1861 年 1869 年 改革者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政府 内容 13 / 20 ( 1)农奴在法律上是 自由人 ;( 2)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 3)农奴在获得 解放 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1)政治 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 2)经济上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 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4)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武士道精神)。 性质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价 1861 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 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使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但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14 / 20 局限性 由代表贵族地主利益的沙皇实施;改革的前提是维护地主的利益;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巩固贵族地主统治。(因此必然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改革不彻底) 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3、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成败原因分析 ( 1)社会背景 : 日本明治维新前,各种社会矛盾尖锐,幕府统治已成为众矢之 的。 而中国的封建统治危机虽然十分严重,但由于封建统治者与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 2)领导力量: 尽管日本资产阶级尚不成熟,但向资产阶级转化的下级武士充当了倒幕运动的领导。他们懂得斗争策略,建立了军队和基地,分阶段完成了对敌对旧势力清扫的任务,保证了国内改革的顺利进行。 中国的维新派力量脆弱,仅把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加之封建势力的强大,因而改革不能成功。 ( 3)政策措施: 日本幕府统治被推翻后,明治政府发布命令,采取了一系列除旧布新的改革措施,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 路。 在中国戊戌变法中,尽管光绪帝也颁布了一系列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变法诏书,15 / 20 但由于资产阶级维新势力并未掌握政权以及守旧势力的强大,根本不可能实施。 ( 4)国际环境: 日本明治维新发生在 19 世纪 60 年代末,当时世界还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夺取殖民地的高潮也尚未开始。由于西方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为日本的明治维新提供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而中国戊戌变法已是 19 世纪的 90 年代末,世界资本主义已经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中国成了列强瓜分的对象。这时帝国主义列强也决不愿意中国成为一个独立 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国际环境对中国维新运动很不利。 4、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比较表 比较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历史背景 国内 幕府极端孤立 封建顽固势力掌握着清朝实权 国际 世界正处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日本有机可乘 16 / 20 世界资本主义已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开始瓜分中国,不愿意中国强大起来 领导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级武士 有资产阶级倾向的知识分子和士大夫 参加者 反幕府的强藩、广大农民和市民、商人、手工业者组成联合阵营 没有实权的皇帝和少数官 僚,力量薄弱 改革内容 政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经济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社会生活 17 / 20 提倡 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军事 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训练新式军队 5、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比较 相同点: 背景相似。都处于落后的封建统治末期,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都面临西方殖民威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都刚发展。 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发展。 都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采取了重大措施。不同点:结果不同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了 ,中国戊戌变法失败了 .日本明治维新 ,使日本由一个受帝国主义压迫的东方小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一个世界强国 ; 不同点: 前提不同:明治维新所处的国内外背景较为有利,戊戌变法所处的国内外背景却十分严峻; 力量对比不同:明治维新的领导者和参加者在社会力量的对比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戊戌变法领导者和参加者的力量则十分单薄,只是得到爱国知识分子、民 族资产阶级18 / 20 的支持; 结果不同:明治维新的改革内容和措施得力有效,改革取得成功,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是一次比较彻底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 ,变法的内容及措施大部分无法落实只维持了 103 天就被封建顽固势力扼杀了 ,中国没有因此而走上富强的道路。 6、明治维新与 1861 年俄国改革异同点: 相同点: 所处时代相同,都发生在 19 世纪 60 年代。 形式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结果相同:都成功了,两国都走上了资本主义 道路,都有利于资本的发展。 都是历史的转折点, 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对外影响相似,都使本国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都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不同点: 原因不同:日本是在内外交困,尤其是在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倒幕运动取得胜利后进行改革的,俄国 1861 年改革是由国内农奴制危机引起的。 内容不同:1861 年改革主要是在国内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学习西方,在国内进行改革。 历史意义不同:俄国摆脱了农奴制危机,日本明治维新则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严重的民族 危机 7、历史上的改革给我们的启示:( 1)杰出人物对社会发展能起一定推动作用;( 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19 / 20 重要推动力,我们要坚持改革,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现代化建设;( 3)要扩大对外开放,善于学习别人长处,积极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对外来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坚持 “ 以我为主,为我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