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海大学财经学院经济贸易系毕业论文 (设计) 课 题 青海旅游服务营销深度分析研究 学 号 0534105104 班 级 05市场营销本科班 专 业 市场营销 姓 名 段井月 联系电话Email : sy_ 指导教师 马学梅 日 期 2008年12月16日 摘 要:文章在分析青海旅游服务营销现状的基础上,联系本地实际,针对青海旅游服务业所存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不够合理,缺少对更多知名旅游品牌的具体营销策略,旅游产品项目延伸较短,忽视售后服务以及多数旅游企业追求短期销售目标,无长远目标和规划等问题,运用服务营销理论,对青海旅游服务以及资源环境进行分析,得出青海实施旅游服务营销的优势与不足,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旅游发展新思路主题公园建设,进一步延伸旅游产品项目及结构,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各旅游服务企业要树立长远目标及发展规划以及扩大内需积极发展本省的茶园经济。关键词:青海,旅游服务,服务营销Abstract: Analysis of articles in the marketing status of the Qinghai tourism services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local contact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Qinghai tourism services sector to develop tourism resources in a reasonable enough force, the lack of well-known travel brands for more specific marketing strategy, a shorter extension of the tourism products, neglected after-sales service, as well as the majority of tourism enterprises seeking short-term sales targets, no long-term vision and planning, the use of services marketing theory, on the Qinghai tourism services, as well as an analysis of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com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inghai Tourism Services Marketing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then against proposed increase of the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tourism, development of new ideas - the building of theme park, and further extension of tourism products and the struct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erentiated marketing strategy, the tourism service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long-term goals and development plans and the expansion of domestic demand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s tea plantation economy。 Key words: Qinghai, travel services, services marketing目 录1.绪论1.1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本论文研究的背景2.旅游服务营销相关理论链接2.1旅游服务2.2旅游服务营销2.3相关理论的运用2.3.1差异化营销策略2.3.2产品项目延伸策略2.3.3生态旅游2.3.4旅游服务发展新思路主题公园建设3.青海旅游市场及服务营销现状3.1 市场及旅游市场3.2青海旅游市场现状及特征3.2.1青海旅游市场现状3.2.2青海旅游市场特征3.3青海省旅服务营销现状3.4青海旅游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3.4.1交通条件的改善为青海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3.4.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青海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3.4.3青海季节气候条件的局限性4.青海旅游服务业存在的营销问题及原因4.1旅游资源开发力不够合理4.2缺少对更多知名旅游品牌的具体营销策略4.3旅游产品项目延伸较短4.4忽视售后服务,导致游客流失4.5多数旅游企业追求短期销售目标,无长远目标和规划5.旅游服务营销策略5.1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5.2旅游发展新思路主题公园建设5.3进一步延伸旅游产品项目及结构5.4旅游服务应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5.5加强旅游产品的售后服务5.6各旅游服务企业要树立长远目标及发展规划5.7扩大内需,发展茶园经济结论参考文献感 谢1.绪论1.1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根据已了解青海省旅游服务市场的现状、资源、优势等,同时根据我省旅游资源发展的现状和旅游资源特点,发现青海旅游服务市场上存在的深层次的问题,进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服务营销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服务营销被认为是实现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然选择。青海省旅游业的发展现对落后,虽然旅游资源丰富但营销观念薄弱,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影响着青海旅游业的更快发展。实施服务营销才能提高旅游业经济效益,增加人均收入,进而扩大青海旅游地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将会带动青海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如何利用我省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 致力打造我省在全国乃至世界级独具特色精品旅游服务的品牌,塑造全新的青海旅游名省形象。所以说青海旅游业实施服务营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也是一个十分有研究意义的课题。 1.2本论文研究的背景2007年省委十届九次全体会议和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建设青海旅游名省目标要求。针对我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旅游资源特点,如何利用我省独特自然地理环境和旅游资源优势,致力打造我省在全国乃至世界级独具特色精品旅游品牌,塑造全新的青海旅游名省形象,使我省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支柱朝阳产业。近几年来,青海旅游有效地开辟了国内外市场,对促进全省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市场细分,对市场的选择,最后进行市场定位,树立目标市场营销观念,整合多种资源,积极向国内外市场推介青海高原特色旅游服务产品。2.旅游服务营销相关理论链接2.1旅游服务旅游服务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一种综合性服务现象, 是发生在旅游服务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的一种无形性的互动, 旅游服务的供需双方在交换中实现了各自利益的满足, 但互动过程不涉及所有权的转移。1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服务的定义为:一切由旅游企业提供的满足旅游者需要的服务内容,包括旅游及旅行相关服务、娱乐、文化和体育服务、金融服务、运输服务等12个类别。旅游服务本身具有的综合性、无形性、不可分离性、不可储存性、不可转移性、不稳定性等特征。旅游服务营销应充分利用感性信息的能力,通过影响旅游消费者更多的感官感受来介人其行为过程,塑造感官体验及思维认同,以此抓住其注意力,从而影响其消费决策过程与结果,为旅游产品及旅游服务找到生存价值与空间。营销过程要强调与消费者的沟通,并触动其内在的情感和情绪。22.2旅游服务营销服务营销既围绕消费者对服务产品的需求所进行的企业整体营销活动。旅游服务营销即针对上述各项旅游服务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进行推广,使消费者了解该项服务并最终得以消费的一个过程。2.3相关理论的运用2.3.1差异化营销策略差异化营销策略指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不同的,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各异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32.3.2产品项目延伸策略产品项目是指产品线中不同品牌和细的特定产品。4旅游产品项目的长短直接影响游客对景区的整体印象,也决定了游客在此消费金额的多少。2.3.3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一词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20世纪8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它的含义不仅是指所有游览自然景物的旅行,而且强调被观赏的景物不应受到破坏。直到1992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的召开,在世界范围内提出并推广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之后,生态旅游才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的研究和实践。拉斯喀瑞认为所谓“生态上的旅游”应具备四个内涵:环境冲击最小化、尊重当地文化并将冲击最小化、给予当地最大经济利益的支持、以及游客满意最大化。52.3.4旅游服务发展新思路主题公园建设主题公园(Theme Parks)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他着重于特别的构思,围绕着一个活几个主题,通过人工建造出相应的民俗、历史、文化等展示和游乐的空间,从而使旅游者产生相应感受和体验的旅游目的。主题公园是现代旅游业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孕育产生的旅游公园已经越来越演变成为集文化内涵、娱乐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63.青海旅游市场及服务营销现状3.1 市场及旅游市场所谓市场就是指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市场是由人口、购买力以及购买动机所构成的。同样旅游市场就是指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即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联系。3.2青海旅游市场现状及特征3.2.1青海旅游市场现状青海省旅游服务业近几年来发展迅速,从2000年旅游总收入为15亿元人民币发展到2007年旅游总收入已达到47亿元人民币,期间一保持着良好的上升趋势。 2002年我省共接待游客422万人次,截至2007年我省共接待游客已达到1002万人次,其中2005年10月底前青海省共接待游客500多万,以青海省总人口530万计,几乎是每个青海人接待了1个游客,但是,每个游客人均花费只有300400元人民币。同样,每年到海南岛的游客人数也是500多万,可是,每个游客在海南岛的平均花费至少是30004000元人民币。以王牌景点青海湖为例,每个游客的平均花费仅有150元左右,其中主要是交通和门票费用,塔尔寺的游客花费也仅有门票费用。7所以说青海旅游服务市场发展潜力很大,怎们样才能使来青海旅游的人均消费增加是我省旅游服务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表3-1 2000年-2007年青海省旅游事业发展情况80001020304050607旅游总人数(万人次)3213794223965126378151002国际旅游者(万人次)34423445外国人(万人次)12211234港澳和台湾同胞(万人次)22212211国内旅游者(万人次)318370418394509633810997旅游总收入(亿元)1113151520263647国内旅游收入(亿元)1012141419253546国内旅游者人均花费(元)313338344361382392427461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万美元)740902999472912110214251591国际旅游人均花费(美元)228227230267316313314318由表3-1可看出,青海旅游市场在2000年至2007年的发展形势良好,虽然在2003年受到非典的一点影响,但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青藏铁路的全线贯通使青海旅游业发展速度很快,成就可观。3.2.2青海旅游市场特征青海的旅游资源总量大、类型多、功能全、组合优良、科学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国旅游服务业发展向西转移的一个重要后备资源基地和旅游开发新的增长极,同时青海省也是一个特色突出、品质高雅、潜在优势深厚、尚不为人知的旅游资源“大省”和“富省”,有很多指标都居全国前列。也有许多旅游资源是“中国之最”乃至“世界之最”,是旅游者所憧憬的旅游胜地。因此要适时开发,不断推出新项目,可以作为中国旅游业不断升温的“引爆营销工程”,所谓引爆营销就是集中自身所有的力量和优势资源,切入市场的空白点或竞争对手的弱点,在短时间内打破原有的市场平衡格局,创造有利于企业品牌发展的空间与机会,其实质就是避实就虚、以强攻弱,达致四两拨千斤的效果。9同时青海旅游服务业不断推出“新买点”,如:青海湖的鸟岛、黄河上游水上明珠-坎布拉、青海贵地“高原江南”、“孟达撒拉族的绿色家园”、“三江源净土”、“美丽的可可西里”以及西宁多民族文化旅游区、青海湖观光度假旅游区、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区、柴达木昆仑文化旅游区、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区等旅游产品。这些都是在其他地方欣赏不到的独特的高原旅游景观。3.3青海省旅服务营销现状最近几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青海省能主动抓住国家对西部地区大力支援的大好机遇,积极地在东中西部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以及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对外文化交流将进一步扩大,使得来青海投资、从事商务活动的人数与日俱增,旅游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进一步趋好,目前青海省旅游服务景区也逐渐增多,有很多景区、景点是“国内之最”, 如:青海湖的鸟岛、黄河上游水上明珠-坎布拉、青海贵地“高原江南”、“孟达撒拉族的绿色家园”、“三江源净土”、“美丽的可可西里”以及西宁多民族文化旅游区、青海湖观光度假旅游区、塔尔寺宗教文化旅游区、柴达木昆仑文化旅游区、三江源生态文化旅游区等旅游产品。这些都是在其他地方欣赏不到的独特的高原旅游景观,可以满足广大游客“游”的需求;在满足消费者来青海游玩的同时,青海省还积极投入,加大对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善,截至目前青海省共有多家大型宾馆及酒店,可满足不同消费人群的需求,如:青海宾馆、胜利宾馆、西宁宾馆、青海银龙酒店、青海北孚大酒店、假日王朝打酒店、青海湖酒店等都可以满足游客“吃” 、“住”的需求;另外,来青海旅游的交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公路、铁路以及航空都可以到达青海,青海省内也在加大对交通设施的完善,游很多景区都以解决了行路难的问题,以解决游客来青海旅游“行”的问题;外地很多游客来青海旅游都会带很多纪念品,我省各旅游景区都有相关景区的旅游纪念品以及民族饰品等,另外自王府井百货入驻西宁以来,有很多游客都会选择西宁王府井百货购物。这些都为游客“购”的需求提供方便。3.4青海旅游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3.4.1交通条件的改善为青海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全线通车,加快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全省旅游人数、收入创历史新高。2007年,仅前11个月,全省接待国内游客992.66万人次,入境游客49685人次,分别较2006年同期增长23.3%和18.6%;旅游总收入46.98亿元,同比增长33%。而在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四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分别为14.63亿元、20.20亿元、25.73亿元、35.69亿元。10 数字生动地显示,过去5年时间,我省旅游业在不断跨越高地,在2005年和2007年两次旅游发展大会之后旅游业的发展均呈现加速提升趋势。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知道青海,进而想来了解青海,青海的旅游业也将具有广大的发展空间。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青海的旅游收入和入境旅客都呈逐年上升的势态,相关旅游从业人员也大幅度增加。说明我省的旅游市场的发展在不断状大,为青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机遇和良好的条件。3.4.2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青海旅游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青海省是我国的资源大省,西部大开发战略略实施以来给青海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两还的机遇,东、中部地区很多人都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机遇来青海省进行投资,使我省大部分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有较大发展,重点地带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来青海省旅游观光的人也逐年增多。尤其是最近几年,青海省连续成功举办国际赛事如:“环湖赛”、“郁金香节”以及“青洽会”等大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都大大提升了青海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加吸引了国内外游客来青海观光旅游,感受青海独特的高原文化气息。3.4.3青海季节气候条件的局限性青海属大陆性高原气候,温差大、日照长、降水少。青藏高原的空气比较干燥,稀薄,太阳辐射比较强,气温比较低。由于其地形的复杂和多变,青藏高原上气候本身也随地区的不同而变化很大。因此,季节因素便成为青海旅游服务业发展的一大限制性因素。青海地处世界第三极,四季不分明,冬季较长,春秋较短,适合旅游的夏季时间短暂,旅游业存在明显的旺季短、淡季长的问题。目前,淡季长达7-8个月,气温低使很多旅游服务项目无法开展,不能更好吸引游客,旅游景区及周边设施大量闲置。而旺季集中在6月到9月中旬的三个月。旅游者纷至沓来,人满为患,服务设施和交通高度紧张。造成这个局限性的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的制约影响了青海旅游业的发展。4.青海旅游服务业存在的营销问题及原因4.1旅游资源开发力不够合理青海省旅游资源组合相对较好,品种也较为齐全,但是已经开发的产品结构相对不合理、产业链条短,基础设施薄弱是目前制约青海旅游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一大障碍。资源开发结构不合理,是因为当地旅游服务企业和当地居民观念相对滞后,旅游服务企业没有形成系统的营销组织体系。虽然青海现在已经形成了以西宁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公路运输网络,铁路、民航等现代化运输手段快速发展青藏铁路也已全线贯通。但是深入许多景点的交通状况差,使旅客缺乏安全感,使许多景点吸引旅客的能力大大降低。这个主要制约因素是对公路建设投资开发不足所造成的。旅游服务企业的市场主体少、实力弱,缺少旅游服务的龙头企业,旅游服务产品夏季产品相对多、冬春季旅游产品想对较少、旅游旺季短、淡季却很长,致使旅游服务及相关设施大量闲置,造成旅游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投资不足是制约旅游景点开发不合理的重要因素,成为限制青海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突出问题。因为投入少,旅游自然资源潜力没有被完全开发利用,宣传促销上无明显的亮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率不到10,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湖,其开发还处于待开发状态。青海的旅游资源优势没能很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主要因素是因为没能很好的招商引资,当地旅游局资金不足成为最大的问题。4.2缺少对更多知名旅游品牌的具体营销策略青海的旅游服务品牌无论是品牌实体还是品牌形象,都给消费者的感知印象不明确,因为在对“夏都”做宣传时,有些地方会与拉萨相似,比如在宣传青海的藏传佛教时,对青海认识不足的游客误认为是拉萨,知名度没有拉萨高,没有突出明确的地方特色,使品牌实体和品牌形象融为一体,这一点也同样影响了青海旅游企业的发展。“青海的好东西不少,但就是牌子打不出去”,追究其主要原因:一是旅游服务产品不善于包装,二是旅游服务产品不善于组合,三是宣传上不够系统,深度挖掘不够,研究不够,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生产不够。比如民俗风情,云南同样是多民族省份,就在昆明搞一个偌大的“民俗村”,进村一观,就对云南全省民族风情、多元文化有了大概了解,于是就想到实地去看个究竟;民族演进历史及民族文化,云南就搞一个“云南印象”、丽江就搞出个“丽水金沙”、“纳西古乐”,一场节目,引入入胜,叫游人不由地对斯地斯民产生浓厚兴趣,于是就一去再去,流连忘返。而我省目前正在大力宣传“大美青海”,但“大美青海”有哪些具体内容,外省游客并不是十分的了解,目前外来游客对青海旅游服务了解的似乎仅有“互助土族风情园”、“青海湖鸟岛”、“塔尔寺”等几处著名的景点而已。所以要利用各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对青海的旅游资源进行公益宣传。造成这一因素的主要原因是市场营销品牌宣传不够,没有形成一整套营销宣传体系。利用“郁金香节”、“东西部经贸洽谈会”、“国际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等一系列活动,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青海省旅游服务品牌形象,提高更多旅游服务品牌知名度就会有一定的改善,这样就可以区别于其它旅游地区,形成独具特色的青海旅游服务的亮点。4.3旅游产品项目延伸较短目前青海省观光型旅游服务发展相对迅速, 但只是单纯主打观光型旅游,其响应的旅游服务产品没有进行深度开发,仅停留在门票经济上,娱乐项目单调无趣,除少数旅游服务企业比较发展比较成熟外,许多旅游服务产品开发层次较低、综合利用的水平也较低,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相对缺乏,每个旅游服务景区提供的服务项目中没有使游客能参与的项目,这样就导致游客在青海各旅游服务景区逗留的时间短,消费少,无法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4.4忽视售后服务,导致游客流失旅游市场营销活动中,不重视售后服务。在开展旅游产品的营销活动中,企业比较重视旅游产品的宣传,而在消费者旅游之后,却没有一个及时的售后的跟踪,旅游者结束一次旅游之后,就意味着他的旅游活动真正的结束了,旅游公司很少有对旅游者进行跟踪反馈的服务,旅行者也不会再去曾经的旅游地进行旅游,从而失去了重复性的消费。11目前青海旅游服务景区服务人员数量相对少、素质不高,景区服务人员对待服务工作的热情不高,普遍存在短期心理现象,因此在对待游客来访时,不能为游客提供高质量、舒心、满意的服务,在旅游服务中尚且不能提供很好的服务,可想而知售后服务体系就就更加不复存在了,甚至有大部分旅游服务企业认为售后服务根本就没有必要。这样就使游客充满希望而来,却带着失望而归,所以游客在下次旅游出访时不会再次选择该景区。4.5多数旅游企业追求短期销售目标,无长远目标和规划旅游市场营销中缺乏长期目标。我国很多旅游企业对短期目标比较看重,在制定企业营销目标的时候,通常以一年为单位,目光短浅,对于五年十年的发展目标缺乏考虑。大部分旅游企业不熟悉4PS营销策略,不太根据游客的心理需求去选择合适的推广策略、促销载体,旅游营销停留在初级阶段。12青海省旅游企业更加不重视长期目标的规划,如:景区内交通状况不尽人意、景区设施、服务项目少且不配套、旅游服务营销的意识相对淡薄,村在短期的意识和行为。这样使青海省旅游服务推广很慢,青海省旅游服务的知名度也随之减少。5.旅游服务营销策略5.1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加大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是青海乃至全国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青海传统旅游产品已逐渐失去优势,新的旅游景点大多以单纯的观赏为主,内容枯燥、品种单一、缺乏活力,不能满足新兴旅游者对于旅游服务的多样化与参与性的需求,吸引力稍逊一筹,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就要大力对开发进行投入, 比如: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堆等众多堪称“极品”的旅游资源都处于藏在深山无人知的状态。当然青海省内的投资固然重要,但不能很好的是资源得到开发,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外吸引投资。5.2旅游发展新思路主题公园建设青海现有旅行社16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17家,国内旅行社152家。在国内叫得响的旅游品牌主要有:青海湖、塔尔寺、热贡、郁金香节、环湖赛、土族风情等,除了这几个知名的旅游品牌以外,察汗河、孟达天池、黑泉水库等这些省内比较知名的旅游品牌还未被广泛认可。截至目前青海还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比较成熟的以旅游服务为主题的公园,所以青海要重加强对旅游主题公园的建设,用以吸引广大顾客对此处旅游服务再次光临。5.3进一步延伸旅游产品项目及结构为了使进入青海的广大游客玩的更加舒心、满意,我省旅游服务业应加大对旅游服务产品项目的延伸。大多数游客到青海更主要是为了体验青海独特的高原文化生活,青海旅游服务市场在吸引更多客的同时,更为主要的目的是使顾客能真正在青海旅游服务市场进行消费体验,应该完善青海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延长旅游产品项目,以青海湖旅游景区为例,因为景区覆盖范围较大,游客在此游玩时,有可能会感觉一些劳累,这就要求景区内交通设施一定要完善,游客在享受旅游景区交通服务的同时也会增加景区的经济收益。所以要根据各旅游景区的实际情况,完善配套设施及旅游服务,不能千篇一律要突出个性,要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多满足游客的配套服务。青海旅游服务景区应加快发展商务型、会展型、渡假型、疗养型等旅游项目,从而促进整个青海经济高效,快速的发展。产品项目延伸,游客才能满意,从而会进一步宣传青海旅游业,进而使青海人民获得更多利益。5.4旅游服务应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青海旅游服务业应实行差异化营销策略,旅游服务企业根据本地的资源特色、现有旅游服务产品的特点和旅游服务发展现状,对各旅游地区实施不同的旅游服务发展战略。例如,旅行社同时推出观光旅游、康复健身旅游或经济团旅游、豪华团旅游等服务及其营销组合。坎布拉风景区是集森林公园、典型的丹霞地貌,大型现代化电站、宗教文化、名族风情为一体的旅游胜地,同时卡布拉优势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与宗扎西寺、南宗寺、尼姑寺,成为显、密、僧、尼各教派并存的藏传佛教圣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卡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应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从广度和深度上挖掘藏传佛教的文化内涵。南佛山应以独特的丹山碧水、道教圣地为支撑,着力发展风光览胜、宗教文化旅游;青海湖则以国际湿地生态资源为核心,以“鸟岛”为卖点,开发生态旅游服务;进行差异化营销策略以适应广大旅游者不同的需求,凭借旅游产品与服务市场的差异化获取最大的销售量。5.5加强旅游产品的售后服务在市场营销活动中,产品的售后服务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力手段,是现代企业开展营销活动的核心内容。然而旅游产品也不例外,同样需要良好的售后服务来支持当地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当消费者从旅游地回到家的时候,消费者售后感受的反馈很快就会表现出来,旅游服务接受者的良好感受会影响一大批潜在的顾客,这些潜在顾客就是旅游服务企业得以延续的生命。目前,青海旅游服务市场目前正缺乏这种有效的售后服务体系,为了使顾客再次光临青海省各旅游景地,我省旅游服务企业更应该加强售后服务,完善旅游产品的售后服务体系。如跟踪随访,新产品信息的及时提供等都可以给消费者在心理上得到很大的安慰。5.6各旅游服务企业要树立长远目标及发展规划青海早已制定了本省旅游业的发展规划,2003年春天,青海省聘请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旅游规划中心和清华大学的专家来青海实地考察研究,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工作,在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编制了青海省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意见总体规划,但是所制定的发展规划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一、缺少资金,经济支持的力度太弱;二、青海省各旅游企业没有制定一份符合自身发展的长远规划。因此,青海省各旅游服务企业要把企业的发展目标定在五年甚至十年的一个时间段内,制定本企业在这一阶段内发展的年度营销计划,并坚持按照年度营销计划的目标规划进行合理安排,决不能把一年的时间内要完成的销售情况或市场占有率,定为自己的全部目标。各旅游服务企业前几年可以不计收益,但必须用以培养市场,根据游客心理需求进而选择合适的推广策略和促销载体来吸引顾客群。在市场培养成熟时以及有了更多的忠实顾客之后再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5.7扩大内需,发展茶园经济青海旅游业在吸引外地人来此游玩的同时也要加强对省内游客的吸引,单纯的吸引外来游客而自己省内游客都很少出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部建筑设计协议书
- 可爱的小鸟150字(12篇)
- 名著导读:高一语文阅读理解教案
- 时间像小马车节奏课件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 纪检业务知识培训课件前言
- 早教课程示范课完整课件
- 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联产合同
- 2025年日语J.TEST考试A-D级模拟试卷
- 初识化学实验探究课教案
- 【课件】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综合与实践+设计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场地课件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政府机关员工宿舍管理条例
- 难治性尿路感染中医治疗
- 幼升小语文拼音测试卷
- 承建工程合作意向书2024年标准版
- 临床护理应急演练脚本
- 成人体外膜氧合辅助期间感染防控专家共识2024版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井陉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益性岗位招聘10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专题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DL-T-1798-2018换流变压器交接及预防性试验规程
- CJT487-2015 城镇供热管道用焊制套筒补偿器
- 抖音火花合同电子版获取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