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1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2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3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4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北魏孝文帝改革 m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容标准 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要求 1知道鲜卑族建立北魏政权和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史实。 2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和社会矛盾的激化等。 3认识到改革是缓解社会矛盾、改变国家面貌的必然选择。 4知道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冯太后主持下的改革和孝文帝亲政后的改革。 5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 内容。 6体会北魏孝文帝勇于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 7简要探讨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改革社会习俗等措施的不同作用。 8从北方经济、民族关系和政治走向等方面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2 / 16 9充分认识民族融合的作用,认同文化的 “ 征服 ” 力量。 整体感知 本专题主要讨论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包括改革的背景、内容与历史作用。要从少数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的背景与内容,从中华民族发展的角度认识改革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学习孝文帝不甘落后、勇于进取的精神,培养接受先进文化、与时俱 进的优秀品德。 知识清单 一、励精图治的孝文帝改革 1北魏政权的建立和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 386 年拓跋部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北魏经两代君主的苦心经营,迅速崛起,成为黄河流域实力最强的政权。最终于 439年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历时一百余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刨造了有利条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 1)公元 439 年北魏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割据状态,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 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 ( 2)阶级矛盾尖锐:在拓跋政权的统治下,政治黑暗,租调徭役极为繁重,官吏贪污 ,兵役繁重,人民不满北魏的暴3 / 16 虐统治,不断举行起义。 ( 3)民族矛盾尖锐: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不仅使下层各族人民起义不断,同时统治阶级内部汉族地主与鲜卑族地主常常发生矛盾。 ( 4)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 3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的:缓和民族对立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巩固统治 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北魏孝文帝改革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临朝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曾实行过均田制。 第二阶段:冯太后死后,孝文帝亲政,继承其改革事业,进一步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习俗各方面推行新制。 ( 1)均田制: 485 年,孝文帝颁布均田法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无主的荒地称露田,这种土地因农户年老身死不能耕种时则由政府收回。已经耕种过的土地称桑田,农民终身不必交还,可以买卖。法令规定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 ( 2)整顿吏治:由官吏的政 绩好坏决定其任期,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实行俸禄制,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品第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 4 / 16 ( 3)迁都洛阳。 ( 4)革除旧俗:迁都洛阳后,孝文帝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下令士民改穿汉服、讲汉话、改汉姓、与汉族士族通婚。 5革除旧俗 ( 1)原因: 迁都洛阳为孝文帝推行改革提供了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 为了尽快解决迁都洛阳后的民族差异问题。 ( 2)内容:仿效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习俗,重新修订官制礼仪。 易服装:禁止士民穿胡服,一律改穿汉服。 讲汉话:禁止 30 岁以下的官员说鲜卑语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 改汉姓:改皇帝拓跋氏为元氏,宣布与汉姓同源,用行政命令改鲜卑复姓为音近的单音汉姓。 通婚姻:提倡皇族、鲜卑贵族与汉族的主要士族通婚,并自己以身作则。 迁往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葬在洛阳,不许归葬代北,逐步割断丁鲜卑族人与故乡的联系。 ( 3)影响:促进了鲜卑族与汉族民族的融合。 二、北方经济的逐渐恢复 l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5 / 16 ( 1)孝文帝推行的均田制,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并且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农耕定居,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增加了封建政权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了统治政权的财政收入和劳役需要,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2)孝文帝整顿吏治的措施,使北魏的吏治得到改善,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推动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 3)孝文帝迁都洛阳,推动了洛阳的恢复和发展,且保证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 4)孝文帝革除旧俗的 措施,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加快了民族融合。 总之,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一次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全面改革,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它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景象。它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了北魏政权,加快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加快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做出了贡献,为国家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促进社会繁荣奠定了基础。 2北方民族大融合 6 / 16 ( 1)民族融合的进程: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的匈奴、羯、氐、羌和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进人中原建立政权,他们与汉族长期杂居相处, 他们的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相互影响,趋向一致。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各族人民的大融合进程。 北朝后期,各族难分彼此,北方实现了民族大融合,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 2)民族融合的表现: 生活习俗的汉化。鲜卑族经济方式的变化,鲜卑族的劳动者变成农民,贵族转化为地主。生活习俗也发生了变化,汉族风俗习惯成为整个社会风俗习惯的主体。 鲜卑族优秀文化的融入。民族融合的过程是各民族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过程,而不是鲜卑族文化的完全丧失。 重点突破 1迁都洛阳的原因和影响 ( 1)原因: 在政治 上,平城是鲜卑贵族集中的地方,保守势力强大,孝文帝推行的改革遭到了保守势力的非难和抵制,阻力重重。 在经济上,平城地区产粮有限,经常发生水旱疾疫之灾,不足以承载大量人口所需要的生活供应。 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又是当时中原的政治、文化中心,推行改革政策的阻力要小得多。 ( 2)影响: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7 / 16 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 2北魏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 ( 1)孝文帝改革顺应了 生产力发展的趋势 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 ( 2)改革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 3)改革符合统治者巩固政权的需要。 ( 4)孝文帝的胆略和卓识,冲破阻力,毅然改革。 3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1)原因: 均田制的推行; 孝文帝重视农业水利工程的修建,派遣工匠赴全国各地,指导修建水利工程; 生产力的进步,即北魏时期犁和牛耕已广泛使用; 吏治的改善和俸禄制的实行,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提高了生产的积极性。 ( 2)标志:一片瓦砾的洛阳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商业贸易之盛远 远超过了平城和南朝的建康,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国际性商业城市。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北魏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羯 .鲜卑 .氐 .匈奴 8 / 16 2.南朝谢灵运写道: “ 北境自染逆,穷苦备罹,征调赋敛,靡有止矣 ” ,反映了 A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 B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c柔然侵扰北魏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3北魏实行均田制,主要是 A把农民原有的土地拿来重新分配 B把官僚多占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c把政府掌握的土地重新进行分配 D对全国所有的耕地重新进行 分配 4.北魏均田制得以实施的前提条件是 A.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B.民族融合的加强 c.政府掌握大量可供分配的土地 D.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 5.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 “ 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 善谈左老,尤精释义。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 ” 这反映了孝文帝在下列哪一方面很有造诣 A.知识丰富 B.诗辞文章写作 c.政治 D.汉族文化 6.下列历史现象中,与北魏孝文帝改革互为因果关系不相符的是 A.北方统一的实现 B.鲜卑族封建化进程的深化 c.北方民族大融合 D.北方经济的发展 9 / 16 7.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A.民族融合的需要 B.汉族地主的建议 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 8.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中有利于其直接控制黄河流域的是 A.迁都洛阳 B.实行汉化措施 c.颁布均田令 D.采纳汉族统治制度 9.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中 ,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 B.与汉族通婚 c.迁都洛阳 D.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10.成书于 5 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 “ 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 ”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 B.士族制度在中原得到发展 c.南朝统治下的洛阳经济得到恢复世纪洛阳商业盛极一时 11.北魏孝文帝比喻为 “ 如身之使手,干之总条 ” 的措施是 A均田制 B三长制 c俸禄制 D改穿汉服 12.北魏孝文帝的重儒措施 促进了北魏教育的发展 深化了北魏的封建化 使儒家思想失去了本来面目 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A B c D 10 / 16 13.我们肯定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是因为改革 A.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 B.得到了汉族 地主的支持 c.解除了南朝的威胁 D.巩固了鲜卑贵族的统治 14.下表是孝文帝改革的一项措施,该项措施的主要意义在于 鲜卑姓改姓 拓跋元 拔拔长孙 丘穆陵穆 步六孤陆 贺赖贺 独孤刘 A.加速了鲜卑族的汉化进程 B.变鲜卑贵族为汉族地主 c.改鲜卑人为汉人 D.消灭了鲜卑陋习 15.北魏时期,北方各族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 A.生产方式上 B.生活习惯上 c.言行举止上 D.饮食穿着上 16.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最基本原因是 A.各民族间的战争 B.统治阶级的政治改革 c.各族人民的长期交往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7.北魏统一北方,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 11 / 16 A.封建化过程 B.农业化过程 c.工业化过程 D.汉化过程 18.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 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 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改革进程都很顺利 D.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19.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 ,其最主要的表现是 A.改变了单一的生产方式 B.促进了封建化进程 c.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 D.加速了民族的融合 20.史学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法不一。有人认为北魏孝文帝是盖世英雄,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出现这种分歧主要是针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 A.均田制 B.三长制 c.新租调制 D.汉化政策 二、材料解析题 21.仔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图一北魏骑马武士图二孝文帝改革后的服装 材料二:男子授露田 40 亩、桑田 20 亩;妇女授露田 20 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 70 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 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种蚕桑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 10 亩、女子 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魏书 高祖记 12 / 16 请回答: ( 1)图一和图二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前后的鲜卑族人所穿的不同服装,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 2)材料二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始实行的一种什么土地制度?其影响是什么? ( 3)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共同点是什么?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孝文帝 “ 雅好诗、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 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尤精释义。才藻高瞻,好文为章。诗、赋、铭、颂,有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 魏书 高祖记 材料二孝文帝改革前后的北魏服饰、饮食情景之比较: 如图一:胡服俑图二:孝文帝出行 图三:魏晋的汉人胡食画像砖 ( 1)从材料一中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这对孝文帝的改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13 / 16 (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孝文帝改革的认识。 三、问答题 23.有人认 为北魏孝文帝是英雄豪杰,也有人认为他是千古罪人。试结合孝文帝改革措施与影响,谈谈你对孝文帝的评价。 24.为什么说孝文帝改革的最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促进了中国北方地区的民族大融合,并为隋唐时期国家的重新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 ? 专题三北魏孝文帝改革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 BBccDADAAA 11121314151617181920 BDAAAcBcBD 解析 2.答案为 B 本题主要考学生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 “ 征 调赋敛 ” 说明了鲜卑贵族残酷的经济掠夺。 20.答案为 D 本题主要考查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民族融合趋势的全面认识与评价。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之后,随着14 / 16 服饰等生活习惯的改变,历史上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似乎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因此,有人说孝文帝是历史罪人。但孝文帝的改革顺应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推动以鲜卑族为中心的北方少数民族的汉化进程,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鲜卑族及鲜卑文明在一个民族大家庭里也得到了永生。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凝聚力就是来自于历史上无数次的民族融合,从这个角度看孝文帝是盖世英雄。 二、材料解析题 21.( 1)孝文帝改革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 2)均田制的推行,使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的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 ( 3)都获得了成功;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都改变了原有的生产关系;都触动了旧贵族的利益。 22.( 1)信息:孝文帝对先进的汉族文化十分喜好。影响: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实行汉制和移风易俗:易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