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十 孟子二章 十孟子二章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散文雄辩、善辩的风格。 2.学习两篇短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以及比喻恰当、对比鲜明、说理透辟的论证方法。 3.深刻领会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环境与主观因素对人成才的影响。 4.认识孟子 “ 舍生取义 ” 思想的进步性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积累文言词句,学习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用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严密的论证过程。 教学难点 领会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而享受安乐使人委靡甚至死亡的道理, 引导学生认识在现代社会中主观努力对于成才的积极影响。 课时安排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导入新课。 2 / 13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是孟子中的一篇经典文章,出自孟子 告子下,它的原题叫舜发于畎亩之中。现在的标题是编者加的,请同学们思考,原题与现在的标题哪一个更适合做本文的标题? 学生探究讨论。明确:原题舜发于畎亩之中,用文章首句做标题,只是列举了一个历史典型事例,不能明确本文中心论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化用文章经典词句,明确本文 中心论点,即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强调艰苦奋斗对人的磨砺作用。标题为文章的 “ 眉目 ” ,以论点为题,观点鲜明而突出。 二、诵读课文,并借助注释与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句。 1.诵读,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文义,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如读第 2 自然段: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加点词为重读) 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 ( 1)近义词辨析: “ 发 ”“ 举 ” 的意 义解释有何异同?借以理解舜的事例与其他五位贤臣的异同。 ( 2)同音词: “ 士 ” 与 “ 市 ” 的词义区别,借以理解管夷3 / 13 吾的事例与百里奚的异同。 ( 3)形容词和动词的使动用法: “ 苦 ”“ 劳 ”“ 饿 ”“ 空乏 ”“ 拂乱 ”“ 动 ”“ 忍 ” ,借以理解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 逆境出人才的道理以及经历艰苦磨炼的益处。 ( 4)通假字: “ 曾 ” ,通 “ 增 ” ,增加; “ 衡 ” ,通 “ 横 ” ,梗塞,不顺; “ 拂 ” ,通 “ 弼 ” ,辅佐。 (还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归类积累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如,古今异义词: “ 法家 ”“ 敌国 ”“ 出 ”“ 入 ” 等;一 词多义: “ 过 ”“ 作 ”“ 益 ” 等。) ( 5)对偶句与排比句。 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义明确,语气连贯。 三、课堂巩固练习。 1.文学常识与实词词义用法(随机)。 2.经典语句的现代汉语翻译。 四、借助工具书和其他辅助材料,讲述历史上六位名人 “ 逆境出人才的故事 ” ,帮助理解文章列举的事例材料,强化诵读。 五、课堂小结。 孟子散文雄辩的魅力,不仅体现在用词的精准上,更表现为论证严密,论证方法的精当上,下节课我们再共同探讨并学4 / 13 习后一种艺术特色。 六 、布置作业。 1.体会本文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以及归纳法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2.背诵默写课文。 第二课时 (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复习检测。 背诵文中的排比句和对比句、对偶句,品味本文说理的磅礴气势和文采。 二、双向(生生间、师生间)探究。 1.学生质疑、学生间探讨释疑重点、难点问题,教师点拨。 2.孟子的文章逻辑严密,长于说理。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或 “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 ( 2)本文的中心论 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在文章结尾处水到渠成地归纳推理出来。 ( 3)开篇列举历史上六位名人的事例有何用意? 文章开始一连用了六个排比句,列举历史事实,说明无论是作为名君的舜,还是作为贤臣的管夷吾等五人,这些人虽出身贫贱,但他们在经受了艰苦磨炼后,终于成就了不平凡的5 / 13 事业。(事例论证。) ( 4) “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中的 “ 是人 ” 指谁?从造就人才的角度看,这些人客观上经受了哪些艰难困苦的磨炼成才的? 指上文列举的历史上的六位名人。从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 三、课堂讨论。 1.“ 苦难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 ” ,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孟子认为 “ 逆境出人才 ” ,结合课文 1、 2 自然段内容,说说你的观点。尝试用列举事例、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要求层次分明,能自圆其说。(课堂练笔。) 目的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 “ 成才观 ” 。现代社会,顺境容易造就人才, “ 挫折 ” 教育同样重要。因为逆境可以增长人的才干,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坚定信念,坚韧性格,隐忍以成就大业;但逆境也可能让意志薄弱者一蹶不振,一事无成,所以要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关键还在于一个人的主观努力。有才能,又能够直面挫折,不断思索,勇于战胜各 种精神困惑,坚信自己,不断努力,才有可能成功。 目的 2:让学生体会 “ 事实胜于雄辩 ” 的道理,列举典型事例可以增加说理可信度;对比论证使是非分明;而分明的层次使论证严密。 6 / 13 四、作者是如何从个人成才问题归纳过渡到统治者对国家的治理问题上的? 用正反对比论证法指出,对于国君来说,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进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邻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由此自然引出本文中心论点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这是针对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而言的,主客观因素对于国家治乱的影响如同对于个人成才的影响一样。而上文所 列举的历史名臣,正是辅助国君严格执法、直言进谏的臣子,前呼后应,论证严密。 五、布置作业。 阅读下面的材料,用逆向思维法,写一篇 650 字左右的议论文。 1.“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 2.“ 失败是成功之母 ” 3.“ 逆境出人才 ” 要求: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和论证结构,注意论证的严密性。 第三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导入新课。 复习检测作者作品。 二、双向探究课文内容。 1.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和重音,要读7 / 13 得流畅,朗朗上口,读出语言气势和感情。 ( 1) 读准字音。 不为( w 閕)苟得也 为( w 鑙)宫室之美为( w 閕)之 一箪( d n)食 一豆羹( g ng) 蹴( c ?不屑( xi 瑁 ? 苟( g u)得 使人之所恶( w 跤谒勒 ? ( 2)注意节奏停顿及重音。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2.质疑法自主翻译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解疑,归类积累文言词句。 ( 1)反义词对比辨析: “ 欲 ” 与 “ 恶 ” ; “ 舍生 ” 与 “ 取义 ” ; “ 不为苟得 ”“ 可以辟患 ” 与 “ 何不为 ”“ 何不用 ” ; “ 人皆有 ” 与 “ 贤者能勿丧 ” ; “ 弗受 ” 与 “ 与之 ” ;“ 得之则生 ” 与 “ 弗得则死 ” 的意义解释对比,借以分析理解作者的生命价值观与 “ 性善论 ” 。 ( 2)古代文化常识理解分析: “ 箪 ”“ 豆 ”“ 羹 ” 与 “ 万钟 ” 之俸、 “ 妻妾 ” 之奉、 “ 宫室 ” 之美,理解作者所选取事例的用意。 8 / 13 ( 3)动词与其状语间的修饰关系,通过 “ 呼尔而与 ”“ 蹴尔而与 ”“ 不屑 ”“ 不辨礼义 ”“ 何加 ” 等体会作者倡导在生与义间应做出的抉择。 ( 4)通假字: “ 辟 ” 通 “ 避 ” ,躲避; “ 乡 ” 通 “ 向 ” ,从前; “ 与 ” 通 “ 欤 ” ,语气词; “ 得 ” 通 “ 德 ” ,恩惠、感激。 ( 5 ) 语 气 词 不 容 忽 视 : 理 解“ 也 ”“ 耳 ”“ 焉 ”“ 与 ”“ 乎 ” 等于严密的论证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你还归类积累了哪些不同的文言词句帮助理解课文?展示一下,大家共享。 ( 6)对偶句、对比句与排比句。 3.学生在充分理解文言实词与句式的基础上,动笔落实课文翻译,要求文从字顺,语意明确,语言连贯。 三、分析引论部分(文章第自然段)。 1.说出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 1 自然段论证了人皆有羞恶之心,应该并且能够做到 “ 舍生取义 ” 。 2.讨论并归纳:文章开头写 “ 鱼 ” 和 “ 熊掌 ” 有什么 作用? 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9 / 13 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比喻论证的方法,提出了 “ 舍生取义 ” 的中心论点。 四、课堂小结。 本文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了“ 舍生取义 ” 的中心论点。这个论点是由比喻引出来的,以“ 鱼 ” 喻 “ 生 ” ,以 “ 熊掌 ” 喻 “ 义 ” ,点明 “ 义 ” 的价值高于生命,提出 “ 舍生取义 ” 的主张。 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 因为 “ 鱼 ” 与 “ 熊掌 ” 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 “ 熊掌 ” 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样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运用了比喻论证,引出 “ 生 ” 与 “ 义 ” 的论题来,自然、明晓。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本文的论证方法与过程与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有何异同? 第四课时 (学习鱼我所欲也) 一、复习检测。 1.背诵课文。 10 / 13 2.比较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与鱼我所欲也 中心论点的提出方式有何不同。 二、第 1 自然段内容的进一步分析。 1.“ 所欲有甚于生者 ” 中 “ 所欲 ” 可以指哪些事情? 这里的 “ 所欲 ” 应指正义的事业,如为人民谋解放、为了祖国建设、为了别人的安危等。 2.“ 所恶有甚于死者 ” 中 “ 所恶 ” 可以指哪些事情? 此题无固定答案。这里的 “ 所恶 ” 应指不正义、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革命、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 3.“ 故患有所不辟也 ” 中的 “ 患 ” 指什么? 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 中的 “ 是心 ” 指什么? 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是非之心等这些善心。 5.小结。 这个推理过程分两步,第一步是通过对喜爱的东西和厌恶的东西的分析,阐明了为了 “ 义 ” (有甚于生者)可以 “ 舍生 ”(不为苟得),即使死掉(患有所不辟),也不做无 “ 义 ” 的事。第二步是假设推理,设想如果人们所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如果人们所厌恶的没有比死亡更厉害的,那么只要保全生命,躲避死亡,就什么事都能干出来。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推理分析,得出了 “ 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11 / 13 者 ” 的结论。最后进一步指出, “ 义 ” 不只是少数贤者具备,而是人人皆具备,所不同的只是贤者 “ 求之 ” ,所以 “ 能勿丧耳 ” ,而愚者 “ 舍之 ” ,所以就不再具备了。 三、研读第 2、 3 自然段,质疑、探讨、分析以下问题。 1.我们读过的谈骨气一文中有一个论据,说是古代有一个穷人不接受不敬的施舍,最后饿死。这个论据与课文第 2自然段用的是同一个典故。请用最简练的一句话概括这个典故。 贫者不受嗟来之食。 2.谈骨气中引用孟子的一段话来解释骨气的含义: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那么 “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 这句话应指前面的哪一句? 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诱惑不了。 3.为什么高官 厚禄诱惑不了?试举例说明。 因为高官厚禄与礼义的价值不同,如果不符合礼义的高官厚禄则不能接受。比如说,叛变革命,到国民党那里去当大官,真正的共产党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出卖国家机密得到很多钱,爱国志士是宁死不为的。再比如说,贪污受贿得了很多钱,正直的干部是宁死不为的。 4.文中说得了 “ 万钟 ” 是为了什么? 为了 “ 宫室之美 ” ,为了 “ 妻妾之奉 ” ,为了 “ 所识穷乏者12 / 13 得我 ” 。 5.作者认为这种做法如何? 作者认为 “ 此之谓失其本心 ” ,应当 “ 可以已 ” 。 6.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 什么样的人? 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 7.第 2、 3 自然段运用哪些论证方法展开了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先从正面举例论证,用 “ 嗟来之食 ” 的典故充分说明,最普通的人即使在饥饿时仍有羞恶之心,宁愿饿死也不失义。然后从反面举例,与前者对比,指出一些显贵的人 “ 不辨礼义 ” 就接受优厚俸禄,为了高官厚禄和物质享受就舍掉了 “ 义 ” ,这种行为不是应该停止吗? 四、题解。 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礼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 这些 “ 善心 ” 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 “ 仁义礼智 ” 。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 “ 舍生取义 ” 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节能幕墙施工简易服务协议书
- 2025年度路灯广告设备安装与维护合同
- 2025年度幼儿托管班特色课程开发合同
- 2025版期货代客理财市场分析报告合同
- 2025年度教育信息化设备采购与维护服务合同范例
- 2025版土木工程电气安装工程合同
- 2025年度户外广告投放合同协议
- 2025年新型城镇化示范项目厂房拆迁补偿协议
- 2025年事业单位借调人员管理与服务协议及绩效改进合同
- 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理论试题库(含答案)
- 六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抽屉原理习题(含答案)
- 2025年军队专业技能岗位文职人员招聘考试(炊事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
- 医院重症护理技能竞赛理论考试(CRRT)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乡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厦门闽南话趣味教学课件
- 2025年秋期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核心素养教案)
- 2025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全册重点知识点早背晚默
- 2025年标准货物出口合同范本(中英文版)
- 2025年新钢铁安全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教材分析(1-4单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