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家》_第1页
名著导读--《家》_第2页
名著导读--《家》_第3页
名著导读--《家》_第4页
名著导读--《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名著导读家 名著导读家 一、关于作者 巴金,原名李芾甘,笔名有王文慧、欧阳镜蓉、余一、黄树辉、比金等。原籍浙江绍兴,曾祖一代起定居四川成都。祖父为官多年,父亲也在四川广元做过二年知县。 1904 年11 月 25 日巴金出生在这个地主官僚家庭。他在这个封建家庭生活了 19 年,时代的震荡和家庭的黑暗,使少年巴金产生了对封建专制的不满。 1919 年五四运动爆发,革命潮流的冲击和进步思想的影响,使他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但同时也受到了克鲁泡特金、廖抗夫等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 1920 年 9 月,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参加了一个带有无政府主义色彩的青年团体 “ 钧社 ” 的活动。 1923 年,和三哥离开家庭到上海考入东南大学附中班。 1925 年翻译了克鲁泡特金的面包和自由,编辑了革命论丛等书。 1927年 1 月,到法国后翻译了廖抗夫的夜未央。 1928 年 9 月在巴黎完成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同年底回上海,埋头写作和翻译。 1931 年 “ 九 一八 ” 事变后,巴金参加了救亡运动,这个时期,他写了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之一的家、灭亡的续篇新生、爱情三部曲 (雾 雨电 ),以及描写矿工生活和斗争的中篇小说砂丁萌芽 (后改为雪 ),另外,还写作出版了多卷的短篇2 / 10 小说和散文集。 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他继续写了激流三部曲的火憩园寒夜以及为数众多的散文、短篇小说、游记、童话等。强烈的民主主义思想,决定了巴金的艺术风格。他的文笔热情奔放,语言凝练清新,被誉为 “ 当代语言艺术大师 ” 。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各种文字,驰誉海外,被国际文艺界目为我国现当代文学巨擘。 二、内容梗概: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高老 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 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3 / 10 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高老太爷发现最疼爱的儿子克定骗妻子的钱去组织小公馆,并在外欠下大笔债务,老四克安也大嫖戏子,在此打击下一病身亡。家中大办丧事,将要生产的珏被高老太爷的陈姨太以避血光之灾为由赶到郊外生产,觉新不敢反对,因照顾不周,珏难产而死。觉新在痛悔的心情中承认这个家庭应该出个叛徒,他支持觉慧离家去上海。 巴金先生的家以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通过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的不同遭遇以及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惨命运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年轻一带的摧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家以娴熟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众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个形象都写得血肉丰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但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众多中高觉新的形象塑造的极为成功,具有典型性。他是这部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觉新的道路代表了第三 种命运 即应该反抗而没有反抗,既不甘心维护旧制度,又没有勇气走新道路,由此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三、主要人物形象及故事: 1、高老太爷 : 4 / 10 他是封建专制主义的象征 ,主要性格特征是专横与残忍 ,象征着旧家庭和专制制度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 .小说中 ,他是高家的最高统治者 ,他的名言是 我说是对的 ,哪个敢说不对 .我说要怎样做 ,就要怎样做 !他的话人人必须遵守 .他把觉慧软禁在家里 ,不准他参加学生运动 ;他强迫觉民淑英接受他定下的亲事 ;他把丫头凤鸣当作礼物送给冯乐山做小老婆 ,终于迫使鸣凤投湖自杀 .高老太爷的令一个特点是虚伪 ,腐朽 .表面上道貌岸然 ,实际上 ,他和其他剥削者一样精神空虚 ,灵魂丑恶 .玩花旦 ,讨小老婆 ,欺压丫头 ,什么丑事都做得出来。他身边那个浓妆艳抹 ,说话尖声尖气 ,走路扭扭捏捏的陈姨太 ,就是他道貌岸然的形象注脚 .。 2、觉慧 : 主要性格特征是幼稚和大胆 ,具有叛逆精神 .他大胆的冲决一切陈腐观念和秩序 .他冲出家门参加抗议军人殴打学生的请愿示威 ,抛散反对军阀的传单 ;他反对觉新的逆来顺受 ,支持觉民的逃婚 ,力斥荒唐的血光之灾的封建说法 ;他藐视封建门第等级观念及深严的家法 ,和丫头鸣凤 的恋爱最后愤然离家出走 .他大胆地否定一切 ,逃出封建家庭 ,去寻找自己的新天地 .然而他又是幼稚的 .他的反抗还带有一些盲目性 .他性格叛逆的局限性 .他是一个激进 ,大胆 ,而又幼稚 ,单纯的知识分子 .。 他是封建家庭中大胆而幼稚的叛逆者形象,是一个具有5 / 10 初步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思想的反抗者,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 觉慧的思想性格包括两个方面: A、反抗叛逆是其性格的核心,他的这种反抗叛逆思想是在时代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又在社会斗争、家庭斗争以及爱情追求中得到了强化。具体有三个方面的表现: 首先,在社会斗争中接受了新思想和新教育的影响,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 其次,在家庭斗争中,他蔑视封建等级制度和旧礼教,反对 作揖 主义; 再次,在爱情追求中屏弃了传统的世俗偏见和等级观念,与家中婢女鸣凤相爱。 B、觉慧的反抗还有局限性 幼稚。他身上还存在着他出身的那个家庭和阶级的思想印记。 总而言之,觉慧是 20 世纪初,在新思潮冲击下由五四运动首先唤醒的中国人,是封建主义大胆的、勇敢的叛逆,也是满怀热情的、不成熟的革命者。 关于觉慧的精彩片断: 家的开篇找到了演戏的奥妙而欢叫 “ 二哥,我懂了! ” 的人,也只有觉慧吧?只有对他二哥,他能够如此放开。此刻的他,是如此明朗。那张惊奇的面庞就在我面前绽放,明亮的眸子里透出的是可爱的充满追求的光芒。当然,6 / 10 他也有狮子般咆哮的时刻,对爷爷的封建思想,对大哥的软弱。我仿佛看到他是那么气愤地将书敲在桌子上,桌子上的灰尘好似跟着书本共起共落;对于爱仆的死去,对于兄弟之间的冲突,他选择了出走,安静得像一颗尘埃。 在那个旧思想的家中,他的反抗是剧烈的,直到最终离家而去。或许,是他感觉到这个家的腐朽已经到了靠人力无法挽回的地步。小说的最后,形容载他离开的水是 “ 可祝福的水 ” ,带着丝丝的眷恋。这让我感觉到了他顽强反抗的背面的温存, 3.觉新: 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是懦弱 ,顺从 ,苟安 ,得过且过 ,逆来顺受 .他在伦理上接受了新思潮 ,并激起了思想上的共鸣 ,但在感情上 ,行动上却仍然留恋旧家庭 ,在新旧矛盾冲突中 ,压下自己内心的痛苦 ,服从于统治者的安排 .他渴望婚姻的自由 ,希望与自己心爱的梅表姐结婚 ,但他没有勇气违抗父母之命 ,最终导致梅芳的抑郁而死 .婚后 ,他深爱妻子瑞珏,也并不相信迷信的陈规陋习,但在习惯势力面前又不敢挺 身而出保护爱妻免遭厄运 性格二重性的表现:觉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软弱者,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知识分子形象。他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物,他打小就接受封建的正统思想的教育,但是他眼见到自己家庭的败落从而也对封建思想7 / 10 感到不满。这就造成其思想性格的二重性。 他是这部小说最见艺术功力的人物形象。觉新的道路代表了第三种命运 即应该反抗而没有反抗,既不甘心维护旧制度,又没有勇气走新道路,由此成为封建制度的牺牲品。 ( 1)觉新是封建家庭中的软弱者,是一个能清醒认识到自己的悲 剧命运又怯于行动的多余人形象,是封建家庭和旧礼教毒害下人格分裂的悲剧典型。 ( 2)觉新的悲剧在于他怯懦优柔、充满矛盾的性格。 ( 3)觉新身上那种懦弱苟且性格的形成是有其思想根源的: 首先,长子长孙的地位对其性格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其次,是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长期毒害所造成的结果; 第三,从五四文化思潮中吸取的托尔斯泰的不抵抗主义和刘半农的作揖主义的影响。 觉新的悲剧不仅是性格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共同悲剧。他的悲剧说明:对 于封建恶势力只能奋起抗争,争的人格的自由和独立,以及爱情的幸福,妥协退让是没有出路的。 4、鸣凤 本文所写的鸣凤,是故事中第一个惨死的年轻的丫环。作者对于她的不幸命运的描写,集中地暴露了封建压迫的残8 / 10 酷。鸣凤是一个聪明、美丽、善良的姑娘,她与高家的三少爷觉慧相恋,向往着自由和幸福。但是,在那暗无天日的社会里,她的丫环地位就决定了她的悲惨命运。在本文之前,与此有关的情节是:一天深夜鸣凤被叫到周太太房里,通知她老太爷吩咐三天以后就要把她送给冯老太爷去做小。这些话的每一个字都像利刃刺进鸣凤的心。 她曾跪在周太太的脚下苦苦哀求,但得到的回答却是: “ 实在没有法子可想。 ”她从太太房里出来又去找觉慧,然而觉慧却忙着赶写文章,没有马上领会她的来意。她觉得 “ 有一堵墙横在她跟他的中间 ” ,其实这堵墙,正是冷酷无情的封建制度和旧礼教。于是她便想到了死。 本节便细腻地描写了鸣凤临死前痛苦的内心世界。作者通过鸣凤千回百转的心理过程,有力地控诉了旧制度和旧道德的罪恶。鸣凤从觉慧的房里出来以后,她知道这是真正的一点希望也没有了,便一直来到花园湖畔,面对在黑暗中发光的湖水,面对万籁俱寂的世界,她感到 “ 所有的人都活着,只有她一个人就要死了 ” , “ 过去十七年中她所能够记忆的是打骂,流眼泪,服侍别人 ” ,尽管 “ 她跟别的少女一样,也有漂亮的面孔,有聪明的心,有血肉的身体 ” ,可是人世间 “ 单单要蹂躏她,伤害她,不给她一瞥温和的眼光,不给她一颗同情的心,甚至没有人来为她发出一声怜悯的叹息 ” 。 “ 她爱一切,可是生活的门面面地关住了她 ” ,为此,9 / 10 她又感到了愤懑不平,感到这个世界值得怀疑, “ 难道这一点 (指唯一从觉慧那里得到了一点爱 )她也没有权利享受吗 ?”“ 为什么所有的人还活着的时候,她在这样轻的年纪就应该离开这个世界 ?” 显然,这所有的委屈和怀疑, 都是她从个人的遭遇中归结出来的,反映了千百万类似鸣凤的女性对封建制度和旧礼教的控诉和抗议 !这也正是作者从不幸的鸣凤身上所挖掘出来的深刻的社会意义。 本文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有力地刻画了鸣凤的性格,揭示了她那美玉无瑕的善良心地。这个无依无靠的弱女子,尽管渴望觉慧的援救,但她终于控制住了自己的奢望。这是因为她想到: “ 他应该做一个伟大的人。她不能够拉住他,她不能够妨碍他 ” , “ 他的存在比她的更重要。她不能让他牺牲他的一切来救她 ” 。这样,鸣凤的死除去是对黑暗社会的反抗之外,还有一层新的意义,即为了爱,为了别人 而牺牲自己。这就进一步表现了鸣凤的善良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