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导学案_第1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导学案_第2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导学案_第3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导学案_第4页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导学案 本资料为 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莲山课 件 m 四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 课题:总复习 【课型】:预习 +展示 【课时】:第一课时:多位数的认识 【教师寄语】: 本册书你已经学完了,掌握的怎么样?下面我们要用 5 课时的时间对本册书的知识进行自主整理、自主分类、自主整合,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通过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推开记忆的闸门,来采撷一颗颗珍珠吧! 【使用说明及学 法指导】: 1、回顾第一单元,自学课本第 117页、 118页第 1 4 题,用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 2、针对自学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 2 / 21 1、通过复习,我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我会用类比、类推的方法解决类似的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 0 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 似数。 【知识链接】: 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学习过程】: 一、回忆、整理多位数的认识有关知识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 117 页,用笔勾画出疑惑点。回忆第一单元的内容,边整理边记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表示出来。 二、(合作交流):汇报、整理 1、复习数位顺序表、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3、数的大小比较。 4、多位数的改写和省略。 三、(精讲点拨): 1、按数位顺序,从 右到左有哪些数级?每个数级里有哪些3 / 21 数位 ?你能从右往左说出每个数级里有哪些计数单位吗 ?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3、数位和计数单位有什么区别?(易错点) 4、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的关键是什么? 5、(能力提升): ( 1)打开课本 117 页做第 1、 2 小题。 ( 2)用 6、 3、 8、 9 和 5 个 0 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a.最大的数 b.最小的数 c.一个 0 都不读的数 d.只读出一个 0 的数 e.要读出 2 个 0 的数 (3)判断: 读作 :七万零二百() 读作:三千万零二万五千() c.十四 万三千写作: 1400003000() 6、(问题探究):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是什么?比较下列数的大小,看看你有什么窍门?(从大到小排列) 408001240000124500040800318000 (做完后和同学交流) 7、(问题探究)数的改写和近似数,你能回忆起哪些?如何改写整万的数?用什么方法求多位数的近似数? 4 / 21 8、(能力提升)做 117、 118页第 3、 4 题。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还有()问题? 【达标测评】: 一、填空: 1、 2567070000 读作(),把这个数 改写成用 “ 万 ” 作单位是(),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2、九千零六万零三十写作(),这个数最高位是(),表示()。 3、比 79999多一的数是(),比 10000000 少一的数是()。 二、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040040400440000400040400004 【课后作业】: 必做题:课本第 121页第 1、 2 题。 选做题: 1、 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7168071 万 99540100 万 325428325 万 620725621 万 2928029 万 199753200 万 2、 中最大填几? 6852468 万 2768028 万 5302454 万 7982580 万 5 / 21 课题:总复习 编写者:张永红审核人: 【课型】:预习 +展示 【课时】:第二课时:乘法和除法 【教师寄语】: 大部分同学对于乘法和除法的口算和笔算已经很熟练,但是对于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应用的不太灵活,希望同学们通过复习注意提高探索数学规律的能力。这里很奇妙哦!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回顾第三、第五单元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 118页、 119页第 5 10题。积极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目标】 : 1、通过复习,我巩固了所学的乘除法口算和笔算的计算方法,在计算过程中能灵活应用积的变化规律、商变化的规律正确熟练地计算。 2、我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3、我的归纳概括能力有进步。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乘除法笔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商的变化规律。 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 6 / 21 【知识链接】: 打开数学书看第三单元和第五单元的内容,看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学习过程】 : 一、整理、复习乘法和除法的口算 1、(自主学习):做课本第 118 页复习题 5、题 8 和 121 页第 3 题 2、(精讲点拨):口算时,要认真看清运算符号及数字,要灵活运用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使计算简便。 二、复习笔算乘除法 1、(自主学习):做 118页复习题 6、 7。 2、(精讲点拨):笔算两位数乘多位数要注意什么?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怎样试商?做除法时要注意什么?(高位除起 余数要比除数小 正确写商) 3、(问题探究、合作交流、):小组合作把下面 8 道题分类,想一想怎样分?分几类?把讨论的结果 记录下来。 14002853408994521201621 79353540158452822525 4、(精讲点拨):分类( 1):按被除数前两位够不够除来分,可以分几类?(两类) 分类( 2):按不同的试商方法来分,分几类?(四舍法、五入法、商 9 法 7 / 21 201621 、直接口算法 54015 和 22525 ) 二、复习乘除法的估算 1、(自主学习):做 122页第 5、 6 题。 2、全班汇报、纠错,探索怎样想的?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还有()问题? 【达标测评】 : 一、填空: 1、估算 20458 时,把 204 看作()把 58 看作(),积大约是()。 2、估算 47960 时,把 479看作(),商大约是()。 3、已知 348 272,那么 3480 () 3408 ()。 4、已知 26013 20,那么 260013 (), 260130 () 5、 48.48, 里最小是() 二、判断: 1、两个因数的末尾有几个 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 0.() 2、两个数相除,商是 23,余数是 11,被除数最小是 287。() 3、三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 ,积一定是五位数。() 4、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商小。() 【课后作业】: 必做题: 1、课本第 119页第 9、 10题, 2、第 121页第 4 题、8 / 21 第 122页 7、 8 选做题:解决问题 1、甲火车 14小时行驶 1750千米,乙火车 10小时行驶 1350千米,哪列火车快,快多少? 指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式计算:。 (路程 时间 =速度) 2、有 26条船,每天收入 780 元,照这样计算,现在增加了 15条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课题:总复习 编写者:张永红审核人: 【课型】:自学 +展示操作 【课时】:第三课时:空间与图形 【教师寄语】:生活中到处都有角、平行线、垂线、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几何图形的影子。以后我们还要学习更多有关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它们给我们的视觉带来美的享受。它们变化万千,建筑师用它们构成一座座华美的建筑、画家用它们勾勒出一幅幅美妙的画卷、服装设计师用它们设计出一件件靓丽的衣裳 .,而我们要用它们来充实我们的头脑,建造我们坚实的人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回顾第二第、第四单元,自学课本第 119页第 11、 12题,9 / 21 用笔勾画出疑惑点; 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任务,并理解角、平行线、垂线、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几何概念的本质。 2、针对自学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 1、通过复习,我要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和特性。 2、我知道了量角和画角的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3、我会画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4、我的画图能力进一步提高。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 1、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这几种四边形的的特征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 2、能按要求画角,会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会画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难点:会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理解所学的平面图形相互之间的关系。 【知识链接】:把角的度量、平行和垂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集中复习能从整体上把握这些概念的内在联系。角的度量是基础,可以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垂直,平行的概念是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集中复习能够理解这些概念的本10 / 21 质。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写出网络图 1、为了更好的梳理这些知识,看第二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内容,看 看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写出知识网络。 2、(合作交流)展示整理成果,完善知识系统。 3、(精讲点拨)知识网络图: 二、问题探究、小组交流: 1、复习角的度量。 ( 1)什么叫射线、直线、线段,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意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 2)什么叫角,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什么没关系? ( 3)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什么? 举例汇报量角方法。 (能力提升)用三角板拼角 75度、 105度、 120度、 135度、150度、 180度 ( 4)什么叫平角周角,平角、周角、 钝 角、直角和锐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 5)画角的方法是什么? 画指定度数的角: 65度、 100度、 155度 11 / 21 2、复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 1)什么叫垂直和平行?生活中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例子,说一说。 ( 2)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是什么? 画垂线: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 3)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是什么?什么叫等腰梯形? 填 119页第 12 题 ( 4)画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 3、课堂小结:知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直线我们想到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关系,由射线想到角,由线段我们想到围成的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同学的帮助复习了()知识,理清了知识脉络,学会了整理复习的方法。 【达标测评】: 一、做第 122、 123页第 11、 12题 二、判断正误: 1.直线比射线长。() 2.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一个角的两边画得越长,这个角越大。() 4.平角是一条直线。() 12 / 21 5.两条直线相交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一个是直角,那么其他三个也是直角。() 三 、综合练习(能力提升): 画角: 练习画一个 75 度的角 ,你有几种不同的办法? 【课后作业】: 必做题: 1、课本第 122 页第 9、 10题。 2、填空: ( 1)线段有()个端点,直线有()个端点,射线有()个端点。 ( 2)经过平面上一点能画()条直线,经过平面上两点能画()条直线。 ( 3)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 ( 4) 1 周角()平角()直角 ( 5)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 选做题: 1、用我们画的 75度的角的两边分别作为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各 截取 2 厘米和 4 厘米),用画平行线的方法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 2.测定跳远成绩时,怎样测量比较准确,为什么?(垂线段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13 / 21 课题:总复习 编写者:张永红审核人: 【课型】:预习 +展示动手操作 【课时】:第四课时:统计与概率 【教师寄语】: “ 统计 ” 在本册书中的重要内容是复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复习让我们体会统计图的特殊作用,既可看出每组样本中不同类数据的差异,也可看出不同样本数据差异,还可看出数据变化的整体趋势。我们还可根据图中的信息开放性的提出问题。 【使用说明及学法 指导】: 1、回顾第六单元,自学课本第 120页,用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学习和探究任务,通过交流合作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 1、过复习,巩固横向、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会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14 / 21 5、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难点】: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根据统计图开放 性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 【知识链接】:本节课通过身边的统计知识发展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统计现象,通过复习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能够根据数据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习过程】: 一、回忆、整理统计的有关知识 (自主学习):自学课本第 120 页,用笔勾画出疑惑点。回忆第六单元的内容,边整理边记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表示出来。 二、(合作交流):汇报、整理 三、(精讲点拨): 1、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2、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 意什么? 第一,观察所记录的数据 第二,将数据制成统计表 第三,根据数据分析结果,确定条形统计图的单位,写清横、纵轴分别表示什么?用不同的直条表示不同的人物和事物,写清图例。 第四,绘图要准确,直条的宽窄要一致 15 / 21 四、(能力提升): 1 做第 120 页 13 题,第( 1)小题很好回答,第( 2)小题能提很多问题,要求合理,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多种方法进行观察比较,更有利于问题的发现与解决。补充( 3)还有什么疑问或合理化建议。 2、四年级同学喜欢的运动项目如下表: 人数(人)项目 性别跳绳 踢毽子跑步足球 男生 16152625 女生 3025234 根据统计表制成统计图,回答问题: ( 1)喜欢那个项目的男生最多?喜欢那个项目的女生最多? ( 2)总人数排在第二位的是运动项目是什么? (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自主探究)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还有()问题? 【达标测评】: 必做题:课本第 123页第 13题。 选做题:调查本班身高情况: 人数(人)身高 16 / 21 性别以下 至至以上 男生 女生 (自主探究)根据统计表制成 统计图,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题:总复习 编写者:张永红审核人: 【课型】:巩固 +展示 【课时】:第五课时:数学广角及 120页思考题 【教师寄语】:本册数学广角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简单事例,让我们尝试从优化的角度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面对生活实际,解决问题有不同的策略,怎样找到最佳的策略是关键。 【学习目标】 : 1、通过复习,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会寻找最优方案。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能够用合理快捷 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难点:提高寻找最优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链接】: 17 / 21 打开数学书看第七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学习过程】: 一、回忆、整理数学广角的有关知识 (自主学习):回忆第七单元的内容,边整理边记录,用自己的形式把这部分内容简要地表示出来。 二、(合作交流):汇报、整理 1、烙饼问题。 2、沏茶。 3、排队论问题。(比较容易) 4、对策论。 三、(能力提升): 1、 2、劳动节那天,妈妈的 3 位同事来到小华家,妈妈让小华给客人烧水泡茶。小华开始做事: 3、妈妈杀好鱼后,小刚帮妈妈烧鱼。他有条理地洗鱼、切鱼、切姜片、洗锅煎烧,鱼烧熟后共花了 17分钟(见下图) 4、 如果有 6 个大人和 4 个学生,该怎样买票最合理? 如果有 4 个大人和 6 个学生,该怎样买票最合理? 18 / 21 5 个大人和 5 个学生又该怎样买票呢? 三、第 120页思考题:河内塔问题,这道题目做为思考题,试一试吧! (点拨):题目中,需要把 A、 B、 c(从上到下)三颗珠子从 1 号杆移到 3 号杆 第一步 :把珠子 A 移到 3 号杆 第二步:把珠子 B 移到 2 号杆 第三步:把珠子 A 从 3 号杆移到 2 号杆 第四步:把珠子 c 移到 3 号杆 第五步:把珠子 A 从 2 好杆移到 1 号杆 第六步:把珠子 B 移到 3 号杆 第七步:把珠子 A 移到 3 号杆 这其实是一个逆向思维的方法,关键是能够了解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最后的答案并不是最重要的,思维能力提高就行。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复习了(),还有()问题? 【达标测评】: 1、丽丽长大了,想和妈妈学做菜,星期天要学做一个炒鸡蛋,妈妈告诉她这道菜有以下几项工序: 敲蛋 ( 1 分钟)搅蛋( 1 分钟)切葱( 1 分钟)洗锅( 2 分钟) 烧热锅( 2 分钟)烧热油( 1 分钟)炒蛋( 4 分钟) 19 / 21 2、一只平底锅上只能煎两条鱼,用它煎一条鱼需要 8 分钟。(正反面各 4 分钟),那么,煎三条鱼至少需要几分钟? 3、四( 1)班的 3 个同学各拿一只水桶去接水,水龙头给 3 只桶注满水所需的时间分别是 4 分钟、 3 分钟、 1 分钟,现在只有 1 个水龙头可以接水,怎样安排能使他们总的等候时间最短?这个最短的时间是多少? 4、妈妈怎样安排所用的时间最少? 杀鱼、洗鱼 5 分钟烧鱼 10分钟淘米 2 分钟做米 饭 15分钟 5、小芳从家到学校有几条路可以走?哪一条路最近? 【课后作业】: 必做题:甲船运了 80吨货物,乙船运了 40吨货物,丙船运了 16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