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0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人教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1 观潮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 “ 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 ” 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初步学会按 “ 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 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重、难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象,感觉自然之壮美。 【教学时数】 2 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反映钱塘扛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课件。 (图文并茂、声乐结合 )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奔 “ 潮 ” ,整体感知 1、释题知 “ 观潮 ” 。同学们,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这儿的 “ 潮 ” ,就是指钱塘江大潮。 “ 观潮 ” ,你知道是怎么2 / 20 回事吧 ? 2、人文理 “ 观潮 ” 。 a、导人。是啊,钱塘江大潮是我国的一大自然景观,一个旅游胜地。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同走近它,触摸它、观赏它、感觉它 ! b读文。请大家快速地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找到文中的一句话,是具体告诉 “ 我们观潮 ” 的时间、地点、事情的这么一个句子。 (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 句子:这一天 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现潮最好的地方。 这里的 “ 这一天 ” 和 “ 这里 ” 分别指的是什么 ?你能联系上下文改一改,自己试着说一说吗 ?(农历八月十八,海宁市的盐官镇 ) “ 据说 ” 怎么讲 ?自古以来堪称为 “ 天下奇观 ” 的钱塘江大潮,今天 “ 我们 ” 这些人亲眼目睹了,究竟是否与 “ 据说 ” 的一致呢 ?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问题。 二、品味 “ 奇 ” ,感觉奇观 你认为 “ 天下奇观 ” 奇在哪里呢 ? 1、边默读课文边用 “” 划出最能感受到大潮的 “ 奇特 ” 的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体会。 (小组交流、汇报 ) 2、重点品 读 “ 潮来时 ” 的 “ 奇 ” :壮观、奇特。 a、点拨:句 l: “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3 / 20 好像闷雷滚动。 ” 句 2: “ 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 , 感悟形象:此时此刻,你心中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眼看潮水来了,带给你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 适时引导学生联系 “ 闷雷滚动、一条白线 ” 的情景谈感悟。 (奇:声音、形 4k) b精读第 4 自然段,立体赏 “ 奇观 ” 。 范读,朗读感受:这时,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 提高学生咬文嚼字品评 “ 奇 ” 。 潮水 的长。你懂 “ 横贯 ” 的意思吗 ?用自己的话告诉大家,好吗 ? 潮头的高。想象一下 “ 白浪形成白色城墙 ” 这样的场面。 潮水的气势猛、声音响。 “ 齐头并进、浩浩荡荡 ” ,你能想象得出那是一种怎样的场面吗 ?再加上 “ 山崩地裂 ” 的声音,那时的潮水又该是一种怎样的气势呢 ? 这三句话能调换顺序吗 ?为什么 ?(由远及近,点拨 “ 移 ”字的精妙 ) 欣赏课件:同学们都谈得挺不错的,那么钱塘江大潮真正到来的这一刻是不是与大家刚才想的一样呢 ?那就请大家一起凝神观赏这惊心动魄、壮丽奇特的一刻吧 !+品读回味:欣4 / 20 赏了潮水来临之际的壮观,令我们 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功夫,我想大家会读得更好了,是吗 ? 对话追问:如果你站在大潮面前,你会怎么想 ?又会怎么做呢 ?(启发学生与课文、作者、大自然对话 ) 美读升华:你能把自己对钱塘扛大潮的理解和感悟读出来吗 ? 配乐朗读: “ 潮来时 ” 的三、四自然段。 (语速由缓到急,语调由平静到高昂,顿挫有力 )更奇的还在后头 !请往下读。 3、自主品读 “ 潮去后 ” 的 “ 奇 ” 。 a读了之后,你觉得更 “ 奇 ” 的体现在哪些情景里,哪个词语里 ? b适时点拨感悟: “ 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 等词义及其景象。 c“ 恢复 ” 一词能去 掉吗 ?为什么 ?(引发学生联系前文 ) 4、品读 “ 潮来前 ” 的 “ 奇 ” 。 a过渡:的确,钱塘江大潮还未出现时,江面是很平静的。当然,平时的钱塘江就挺美的,也能看到大潮。只不过,在“ 观潮日 ” 这一天,我们所看到的大潮更令人神往与期待,于是在江潮来之前,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翘首相盼。 b引读:带着这种心情读好句子。 (舒缓而又神秘、盼望的语气 ) 四、深悟 “ 奇 ” ,回归整体 5 / 20 激情;刚才我们仿佛追随作者一起身临其境地去观赏了一次大潮,钱塘江大潮以它的壮丽、它的雄奇,令我们叹为观止,使我们深深折服 !真不愧为 “ 天下奇观 ” ,名不虚传 !让我们再次投入地捧起书读好课文,回味 “ 观潮 ” 中的这美、这壮、这奇吧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文,理清层次 1、回忆;上节课我们品味了那 “ 天下奇观 ” 所带给我们壮观的景象、奇特的感受,相信大家还历历在目 !还记得一开始大家读了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后,你们发现这里都是在写什么 ?一、二、五自然段又各写了什么 ? 分小组读段落。 2、点拨时间词,尝试分段。 (按 “ 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 ”的顺序分段 ) 二、积累,课外拓展 1、寻找比喻句,感悟用法之妙。 (共有 5 处,相机点拔比喻句的样式 。如:好像、犹如、形成 ) 2、自主积累:自选感兴趣、欣赏的精彩语句,进行美读积累。 (再次回放全文的课件,图文并茂 ) 3、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6 / 20 4、练习课堂作业。 5、课外拓展: (任选一题 ) a、上网搜索、电子阅览、图书馆查找:我国其他 “ 天下奇观 ” 的景点的资料和图片,相互交流。 b合作研究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汇报交流。 c在时而奔腾咆哮、时而温婉低语的音乐声中,指导学生: 仿写描写景物具体的一个片断。 抒写自己的情感的一段话。 三、布置作业 1、抄第一课的词 语组三词 2、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板书设计】 1 观潮 潮来前 风平浪静 笼罩薄雾 钱塘江大潮 潮来时(远) 闷雷滚动 越来越大 山崩地裂 (声) (天下奇观) (近) 一条白线 一堵水墙 白浪翻滚 (形) 潮来后 风号浪吼 恢复平静 2*雅鲁藏布大峡谷 7 / 20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词句。 2、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并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课文内容。 3、从文中感悟大 自然的神奇,进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抓住重点,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的读书方法 【教学时数】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揭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吗 ?我国的青藏高原被称为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 “ 世界屋脊 ” 。在这块高原上还有两个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峰 珠穆朗玛峰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足迹去领略一下那里的神奇风光。 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对不理解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二、自学反馈,质疑问难 1、指名分节朗读, 结合对生字读音的正音。 (如: “ 移、脉、卉、罕 ” 等 ) 2、说说作者从哪几方面向读者介绍大峡谷的,找出能概括8 / 20 段意的句子: a 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 b 映衬着雪山冰川和郁郁苍苍的原始林海。 c 体现在生物的多样性上。 3、质疑问难,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三、抓住要点,简要复述 1、默读课文,抓住每一段的要点,思考具体内容。 2、指名概括课文的内容。 深入研究,品味语言 要求按下列问题读书思考: a、作者用什么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大峡谷 ? b课文中一连几处用了 “ 从 到 ” 的句式,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什么了 ? c为什么把九个垂直自然带比做 “ 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 在各自研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然后全班讨论,教师从以下几方面点拨: 1、作者用非常具体、准确的数据来证明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第一的大峡谷。结合理解 “ 不容置疑 ” 。 2、作者反复用 “ 从 到 ” 的句式,使读者形象地感到大峡谷雪山冰川和原始森林范围广大,形态多样,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神奇。 9 / 20 3、这些景观都在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山坡上,于是就有凌空的感觉;而且每一个自然带的景色都不相同 ,说它是神奇美丽的画卷是非常确切的。结合理解 “ 人迹罕至 ” 。 四、熟读课文,积累词语 1、选择最精彩的语段多读几遍。 2、摘抄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要求学生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神奇景观的资料,在班级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查阅有关青藏高原的资料 2、同步课外阅读 【板书设计】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位置 青藏高原上 与珠峰相邻 形状 马蹄形拐弯 狭长的深谷 壮丽奇特 奇异景观千姿百态(水) 世界关注 神来之笔(山) 多样化(生物) 3 鸟的天堂 【学习目标】 1、认识 “ 浆、耀 ” 等 14 个生字,会写 “ 隙、暇 ” 等 8 个生10 / 20 字,能正确读写 “ 应接不暇、不可计数 ” 等 20 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描写最美的或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感受大自然和谐之美,激发热爱自然的情趣。 【教学时数】 2-3 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制作大榕树,百鸟飞 翔和画眉的课件。 3、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出示 “ 天堂 ” ,提问: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什么 ?(比喻羌好的生活环境,没有烦恼,只有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如仙境一般 ) 2、那 “ 鸟的天堂 ” 指什么 ? 二、出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初读课文,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11 / 20 3、交流:你喜欢读哪一节 ? 教师相机出示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缝隙、颤动、应接不暇、静寂。 三、精读大榕树部分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图文对照:欣赏图画 (课件 大榕树 ),把能表示榕树特点的词写到黑板上,可以从课文找,也可以用自己的词来概括。 3、我们来看同学们所写的词,有不合适的吗 ?井把它划去。 4、大榕树的这些特点,都交叉地写在课文第七、八自然段,现在老师只要求你们通过自古的朗读,把这些特点表现出来,你先自己试试。 5、指名读。 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 3c5L 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 a你为什么这样读 ? b、 “ 垂 ” 写出榕树最与众不同的特点,独木成林,盘根错节。 c、 “ 枝上生根、不可计数 ” 写出榕树很奇特、很壮观的景象。 d就让我们把奇特、壮观、美丽的榕树朗读出来。 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12 / 20 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 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a、读了这句话,你最喜欢哪里 ?为什么 ? b看着这一切,作者被榕树的勃勃生机震撼了,产生了联想,请你再读这一段话,想一想哪些是作者看到的 ?哪些是作者联想到的 ? c、这么美的大树,这么美的语言,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 d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感受到了大 榕树的奇特和美丽,让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大榕树这一部分。 e、把你最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 ?点击课件 百鸟纷飞图。 二、精读写鸟部分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 ?看到了什么 ?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 13 / 20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 来的呢 ?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 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 b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c,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d 13 小节呢 ?你能读出 “ 应接不暇 ” 吗 ?好,试试看。 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什么如此的快乐 ?如此的开心呢 ?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6、师接着说:是啊,你的意思老师明白,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丽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树怀抱里的小鸟,它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敌人,没有威胁,没有争吵,只有快乐,只有自在,只有欢乐,只有幸福。就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小鸟因树而可爱,树因小鸟而充满生机,你感受到了吗 ?(齐读第十三自然段 )是啁,树离不开鸟,鸟离不开树,所以,画眉时常引歌高唱,站在树枝上唱起了婉14 / 20 转动听的歌呢 !看图 点击画眉图,你想想画眉会唱些什么歌呢 ?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 “ 鸟的天堂 ” 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 三、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 四、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 鸟的天堂 ” 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 五、布置作业 1、抄第三课生字组三词 2、背诵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十三自然段 4*火烧云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唤起观察大自然的兴趣,激发热爱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 积累用不同构词方式描写颜色的词语;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难点】 领悟描写事物动态变化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数】 1 课时 15 / 20 【教学过程】 一、揭题谈话 天空中的云来去匆匆,我们只觉得它美,但很难把这种美景写下来。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红却以优美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烧云图景。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的描绘,想象火烧云那纷繁的色彩和多变的形态。 (板书课题,读题 ) 二、初读课文,想象画面 1、自由朗读,凭借拼音,读准生字字音。 2、读后反馈: a、指名分节朗读。 b、说说作者给我们描绘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 c、出示图片 (投影 )并作归纳,理清文章思路。 教师归纳:火烧云上来时,大地笼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态多变。火烧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1、反复吟读,要求边读边想象画面。 2、晶读,说说作者是怎样表现火烧云的美 ?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 (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连用 ?个“ 了 ” 的句式,写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万物都改变了自己的颜色,也写出了当时人们的欢乐愉悦的心情;第 3 自然段,作者用三种不同形式的词语写出了色彩的纷繁; 4、 5、16 / 20 6 三个自 然段,分别用跪着的马,凶猛的狗,威武的狮子三幅图写出火烧云瞬息万变,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见了的变化过程 ) 3、通读全文,要求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火烧云的喜爱之情。 4、熟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把它背下来。 四、讨论和练习 作者在写火烧云的颜色时说 “ 还有些说不出来,见也没有见过的颜色 ”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颜色多得无法形容 ) 五、布置作业 1、同步课外阅读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4*火烧云 颜色多、变化快 形状变化快 语文园地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 17 / 20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 4、背诵 4 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 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 XX 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 ?你感受到美丽了吗 ?从哪儿感受到的 ?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18 / 20 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a、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 “ 记者 ” 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 “ 美的使者 ” 。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 7、联系 “ 宽带网 ” 。用你搜寻到的图片、文字资料 (或自己撰写的资料 ),整理成图文并茂的 “ 美景介绍书 ” 。课后分组举办 “ 祖国一日游 ” 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明,日积月累 )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 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