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6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13 白鹅 学习目标 1、认识 “ 颈、厉 ” 等 8 个生字。会写 “ 颈、郑 ” 等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 “ 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候、脾气、供养、邻近 ” 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 课前准备 1、准备白鹅挂图或白鹅活动情景 VcD, “ 净角出场 VcD。 2、收集有关 “ 鹅 ” 的故事和古诗。 第一课 导入揭题 1、出示白鹅活动资料 (VcD 或图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它是谁 ?你喜欢它吗 ? 2、你熟悉鹅吗 ?看到鹅你会想到些什么 ? 2 / 16 a、出示骆宾王的鹅,齐读: “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 b王羲之写 “ 鹅 ” 的故事。 过渡:七岁的骆宾王写鹅,妙趣横生,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你们想知道吗 ? 初读感知 1、出示导读: a自由读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 b你喜欢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吗 ?为什么 ?请在相关文字旁写上喜欢鹅的原因。 c、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在相关文字边上打上 “?” 。 2、学生自由读文,完成 “ 导读 ” 要求。 3、检查生字词。 (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 ) 4、交流。 (可以用说理由、感情朗读、表演等形式 ) a、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 b小结:同学们谈得真好,读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把作者笔下的这只白鹅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c、全班齐读课文一遍。 5、质疑。 a、学生提出 问题,教师梳理、板书。 b、选取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如: 3 / 16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白鹅有哪些特点 ?作者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 细读解疑 1、自由读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 2、四人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可采用以下三步,帮助学生理解过渡句的作用。 ) a出示第二自然段,讨论:鹅的高傲表现在哪里 ? b理解 “ 更 ” 的用法。 (承上启下,突出 “ 下 ”o) c、读写结合训练。 题目我的爸爸 内容: a、在生活上,爸爸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 b在学习上,爸爸对我的 要求十分严格。 要求:请根据本篇作文的两个重点内容,给这篇作文写一个起 “ 承上启下 ” 作用的过渡段。 4、小结。 a、承上启下。 b点明鹅的特点。 c、告诉我们白鹅的高傲表现在 “ 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四个方面。 总结 咱们班的同学学习的本领真强,通过自己读书、讨论,解决4 / 16 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不仅简单了解了丰子恺笔下具有高傲特点的白鹅,而且学习了 “ 承上启下 ” 的写法,这种过渡方式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在今后的作文中希望同学们能加以应用。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出示第二自然段: “ 鹅的 高傲,更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 ” 齐读。 2、引入:上节课咱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作者从 “ 姿态、叫声、步态、吃相 ” 四方面表现白鹅高傲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咱们今天还是用读书、讨论的方法来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 自学探究 你觉得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 ?请在感受较深的词句边上写旁注,并尝试读出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 1、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全斑交流。 2、理解 “ 叫声 ” a、出示: “ 厉声呵斥 ” 、 “ 厉声叫嚣 ” 、 “ 引吭大叫 ” 。 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三个词的 理解。 5 / 16 (声音严肃、大声斥责、大声叫喊吵闹、放开喉咙大叫 ) b联系生活,想象 “ 狗的狂吠 ” 是怎样的情景 ?(让人害怕 ) 作者说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为什么要这样写 ? (突出白鹅看守门户的本领;突出对白鹅的喜爱。 ) c、小结: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恰恰是对它 “ 看守门户 ” 的本领的赞美。 d有感情朗读。 e、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 ?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描写,你能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吗 ? 3、理解 “ 步态 ” a、 (VcD 播放京剧中净角出场的情景 ):同学们仔细看这段影片,这是京剧中净角 出场的情景,看后谈谈你的体会。 (交流中结合理解 “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 b朗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c、小结: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并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这么贴切,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 1 d你在读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体会 ?能不能举例说说呢 ? 4、理解 “ 吃相 ” 。 a、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鹅 “ 三板一眼、一丝不苟 ”的吃相。读出自己的体会。 b想象 “ 狗偷吃、鹅咬狗 ” 的情景,并读出其中的趣味。 6 / 16 c、交流 “ 人伺候鹅 ” 的情景。 5、小结: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绘,有详有略 ,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大家学习。 课堂练习 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并抄一抄,读一读。 2、四人小组内交流。 拓展活动 简介丰子恺,推荐丰子恺作品。 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7 / 16 2、课文插图 (或制作课件 )。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文插图 (2)(或多媒体课件 )。 2、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 3、导人新课:叶 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 ?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 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同桌或 4 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 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 对比阅读,领悟方法 1、设计表格 (或课件 ),引导对比阅读。 a、先出示 (点击 )1 日课内容,再读新课,划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 和交流。 白鹅白公鹅 姿态 叫声 步态 吃相 玩相 b从表中你发现什么 ?(相同点、不同点 ) 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 “ 步态 ” ,两段的相8 / 16 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同: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一个具体写如何 “ 落步 ” 、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 a、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 ?(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侍候 ) b叶 诺索夫怎样写鹅的 “ 玩相 ”?( 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 ) c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 品读词句,体会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 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 作业 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15 猫 学习目标 1、会认 “ 乖 ” 等 7 个生字,会写 “ 凭 ” 等 13 个字,正确读写 “ 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9 / 16 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 ” 等 13 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 (或录像、图片 );猫叫声录音带。 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 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上,办一期 “ 猫趣 ” 展。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师生交流。 a导语:观看了同学们精心布置的 “ 猫趣 ” 展版,老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都更 进了一步,这小生灵真是有趣、可爱 !参观了 “ 猫趣 ” 展,你最想说什么 ? b、师生各抒己见,谈 “ 趣 ” 激情。 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 10 / 16 整体惑知 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可自读,可同桌一起读 ) 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 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 ?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 ? 5、展示交流,理清脉络 “ 方法 ” 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 连起来读一读。 b设计填空题,如: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写大花猫 ();第 ()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 c、设计板书,如: 老实贪玩尽职 (大花猫 )性格古怪高兴时 不高兴时 胆小勇猛 (满月的小猫 )淘气可爱 剖析 “ 古怪 ” ,赏 “ 猫 ” 悟 “ 情 ” 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 11 / 16 2、小组合作学习: 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 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a、同桌交流 :老舍先生喜欢这一只 “ 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的花猫吗 ?你是通过哪些描写来体会的 ? b范例引路。 出示例句: “ 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引导赏析:抓住 “ 屏息凝视 ”“ 一连 ”“ 非 不可 ” 边读边想象,并结合相关课件演示,体会作者对这只 “ 尽职 ” 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爱意。如: 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 用身子蹭你的腿,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 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积累运用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小组合作学习: 12 / 16 用 “ 任凭 也 ”“ 非 不可 ”“ 无论 也 ”“可是 ” 分别说句子,比比谁说得准确、说得多。 3、扩词练习 贪 ()性 ()高 ()采 () 贫 ()姓 ()稿 ()踩 () 第二课时 展示积累 选择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 赏读 “ 可爱 ” ,晶 “ 情 ” 动 “ 情 ”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 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 “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 ,又是从哪些描写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的 ?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a、观察插图,体会小花猫的可爱。 b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先生酷爱花草的资料与他 “ 放任 ” 小花猫淘气的描写进行对比,以加深感受。 c、联系语境理解 “ 开辟 生气勃勃 ” 。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总体梳理,回归全文 13 / 16 1、小组讨论:老舍先生笔下这只既古怪又可爱的花猫,为什么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象 ? 2、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梳理: (观察细致 入微、描写真实具体、将猫视为朋友、字里行间处处留情 ) 3、朗读全文,加深体会。 自主选择,积累词汇 1、用喜欢的符号圈划出自己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摘抄在 “ 采蜜本 ” 上。 2、同桌互相交流。 阅读链接,拓展延伸 1、读一读课后 “ 阅读链接 ” 中的两段话,想一想:同样是关于猫的描写,这两段话与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在观察与表达的角度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 (提示:第二段话与课文猫相似,侧重于用拟人的手法侧面描写猫的生活习性,并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一段话则从正面直接描 写猫的外形特点。 ) 2、小组交流。 3、课后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片或画像配一段旁白。 板书设计 14 / 16 16*母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 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 教学重、难点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 课前准备 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有关母鸡的趣事 (农村的学生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城 市的学生可通过阅读、上网、请教他人、利用音像资料等方法进行 7 解 )。 教学过程 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 自读自悟 15 / 16 1、师生共同制定读阅读目标。 a、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b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 c、理清文章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d弄清课前 “ 导读 ” 中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