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8.三顾茅庐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8.三顾茅庐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8.三顾茅庐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8.三顾茅庐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8.三顾茅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1 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套教案: 8.三顾茅庐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 9 个生字,田字格前面的 6 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 “ 来到 只见 ” 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真知像美玉,如原油,只有用 “ 探索 ” 这部钻机才 能探知它的秘密。现在就用我们的一双慧眼来探索第八课。板书:三顾矛庐 生:老师,你写的 “ 茅 ” 错了,应该是草字头的。 师:噢,草字头的,说明这个字指什么?(草,老师加上草字头) 那茅庐指什么?(草盖的房子)课文中是怎么说这座房子的?(草堂) 师:说得好,草堂是谁住的?(诸葛亮、诸孔明)好,有人2 / 21 说诸孔明 (不对,诸葛是个复姓,应该是诸葛孔明。)说得好,你们还知道哪些复姓?(东方、欧阳、慕容 ) 师:题目中的 “ 三顾 ” 是什么意思?(三次去拜访)谁三次去拜访谁?(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从这个 “ 三顾 ” 你体 会到什么?(刘备尊重诸葛亮)那 “ 三顾茅庐 ” 的意思是?(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是,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后来成了成语,就表示 (诚心诚意地去邀请。) 二、初读课文 1、范读。 提问: “ 三顾茅庐 ” 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 “ 三顾茅庐 ” ?课文是怎么写的? 2、自读课文。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读情况。 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吩咐恭恭敬敬 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 3 / 21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两次,详写第三次。 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 fengfen)辅( fufu)晌( xiangshang) 辰( chengchen)诸( zhuzu)卧( wowu)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题切入感知课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 -(引导学生读课题)。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二、新授(精读感悟,体会诚心诚意、雄才大略) 教学版块一(感悟刘备的诚心诚意) (一)整体感知刘备的诚心诚意 4 / 21 1、一读 大声朗读。 过渡:是啊,故事主要写了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哪一点吸引了诸葛亮,使诸葛亮愿意出山,辅助完成大业呢? 学生大声的自由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整体 感知。) 2、学生朗读课文后,课件出示下列关联词: “ 之所以 是因为 、 正因为 所以才 、 如果不是 就不会 ” 提示学生可以用上屏幕上出示的关联词,把自己的读后感表述的流畅、准确。 当然,也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学生的各种表述,教师不作点评,待学生充分表述个人的读后感之后,再引导学生对刚才的信息进行处理。) 3、虽然大家的说法各不相同,但是每个人的话语中都包含着一一样的意思。 刘备是邀请诸葛亮出山。(板书:诚心诚意) (二)、细读课文,从对话、神态、行动中体会 诚心诚意(读 找 说 悟 读)随机 过渡: 、刘备的真心到底有多诚?真情到底有多真?还需要我们进一去读读课文,细细品味刘备这深深的诚意。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文,找找可以刘备打动诸葛亮的关键词或句子,感5 / 21 受感受。 2、学生默读课文。 3、交流。 对话、神态中体会诚心诚意(张飞与刘备的对话) 当一学生读到以下这组对话时:(出示) 张飞嚷道: “ 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 ” 刘备生气地说: “ 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 ” ( 1)你是从刘备和张飞的对 话中体会刘备的诚意的,很好! (看学生把感悟点落在哪里) ( 2)指导 “ 嚷 ” a、师:嚷什么意思?(喊叫)谁来试一试?个别读,体会出嚷。 b 自己练读,指名读出猛张飞。 c 引导想象:张飞嚷时是怎样的心情?(生气、不耐烦、讨厌) d 师:从一个 “ 嚷 ” 字让我们看到了鲁莽。还可以看出对诸葛亮的无礼。带着这种心情再来嚷一嚷。(齐嚷) ( 3)指导 “ 捆 ” (学生点到即可,不说也不要紧) 师:张飞把诸葛亮当作了东西,用 “ 捆 ” 字可看出对诸葛亮的无礼。 6 / 21 ( 3)引导:刘备怎么说? a 你们知道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 吗?(学生介绍 “ 桃园三结义 ” 故事,教师评:你了解的真多!) 师: 是啊,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b谁来用斥责的口气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 (指名一学生读) 你们注意到这句话后面的标点了吗?刘备不要张飞去,他就要 -亲自去(学生接话),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 敬仰(学生接话)。 谁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这句话。(再指名一学生读) c 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教师导:短短的一组对话,我们就从张飞的不耐烦、鲁莽,对诸葛亮的无礼。更让我们体会到了 刘备求贤的急切,对诸葛亮的敬重。刘备的这份诚意可真是令人感动呀! 行动中体会诚心诚意 1师:除了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刘备的深深诚意?(学生读有关语句) 2你们是从行动中体会到刘备的诚意的。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 ( 1) “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引导生自己说体会) 或师引导 T:刘备是打马一路奔去的吗? 7 / 21 S: “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 ”“ 半里地的时候就下马了,这说明刘备很有诚意。 ” T 追问: “ 半里多地大概有多少米 ? ” S 算: “250 米。 ” T 继续问: “ 这么远,诸葛亮又看不到,为什么这时候就要下来呢? ” S: “ 他怕马蹄惊扰了诸葛亮。 ”“ 刘备下马步行不是做给诸葛亮看的,而是真心诚意地尊重他。 ” T 再问: “ 当时什么人才骑马? ” S: “ 将军。 ”“ 有身份的人。 ” 很多 S 马上领悟到: “ 刘备这样做是降低身份。说明他把诸葛亮当成了自己的老师,对他像自己的老师一样尊敬。 ” ( 2) “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 刘备 “ 轻轻 ” 敲门说明他怕惊扰诸葛亮,对他尊重、诚心。 ( 3) “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 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侯。 ” (指导生扣住关键词说体会,动作表演理解恭恭敬敬,体会虔诚) “ 不要惊醒 ” : T:刘备为何让他俩在门外等侯? “ 轻轻 ” :生怕惊扰诸葛亮休息。 8 / 21 “ 恭恭敬敬 ” :师:想象刘备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会有怎样的动作? (弯腰低头是对一个人的尊敬) T:噢,更恭敬,这样才能体现对人的虔诚和恭敬。 师:你会对谁这么恭恭敬敬呢? (小结:看来,刘备用对待 “ 长辈 ” 的礼貌,对待 “ 宾客 ”的热情对待诸葛亮,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尊敬。) 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刘备可能会对两个弟弟吩咐些什么,又会用怎样的口气怎样的态度? (学生想象的语言会很丰富,模仿的口气也很像。有的说:“ 二弟三弟,你们且在门外等候,我先进去。 ” 有的说: “ 三弟,你性情急躁,现在门外等候,莫要惊扰了孔明先生;二弟,你也一起等候。 ” ) ( 4) “ 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 生谈体会或师引:刘备就这样等啊等啊?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过去了 -他这样站了多久? 理解 “ 半晌 ” 半晌是多长时间? “ 半天 ” 师:仅仅半 天吗?一个时辰就是? 师:古时候,一天一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一个时辰约是现在两个小时。同学们想象一下,刘备恭恭敬敬站了半晌又两个时辰 刘备是什么人?诸葛亮又是什么人?你知道他们9 / 21 年龄吗? 一位 47 岁的首领,对着一位 27 岁的毛小伙子站了半晌又一个时辰,一个站一个还躺着。(看图) 师:可见刘备对诸葛亮是多么的敬重啊!齐读这部分。 转折 T:刘备轻轻敲门轻轻地进去,恭恭敬敬地等,等啊等啊,诸葛亮翻了个身,又等啊等啊,等了半晌,才悠然醒来,刘备先前等得那样耐心,这时刘备 -?刘备为何那么 “ 快步 ” ? (急切地希望见到诸葛亮,反映出刘备求贤若渴) 小结:我们从行动中体会到了刘备的诚意,为了让大家更好的感受这些地方,让我们一起回到 “ 三顾茅庐之隆中相见 ”这一历史时刻,你可要细细地去品味呦!(观看动画) 带着体会齐读 “ 离诸葛亮的住处 才悠然醒来 见面。 ” 注意标出的关键词。(出示) 教学板块之二(感悟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过渡:刘备为何对诸葛亮如此尊敬,如此诚心诚意的邀请呢?肯定诸葛亮是个不同寻常的人物。通过上节课的初步认识,你觉得诸葛亮怎样? 师引导:是啊。诸葛亮雄才大略。文中也简单写了一写。请大 家读课文的 3、 4、 5 小结,找到有关语句,并说说体会。 环境烘托体会性格: 师:其实,这里的环境也可以看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10 / 21 出示:(生读) “ 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蜿蜒起伏,好像一条等待 时机腾飞的卧龙。冈前几片松林疏疏朗朗,潺潺的溪水清澈见底,茂密的竹林青翠欲滴,景色秀丽宜人。 ” 这里有一句 (生接:比喻句)师:把什么比作什么? T: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 (诸葛亮) T:人们称诸葛亮为 (卧龙先生) 师小结:诸葛亮虽然 身居隆中,其实他 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 出山,为 统一中原 出力。 师:这里景色宜人,谁来读好它? 齐读 分析形势体会大略(第四小节) 师: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 T 这里有两个词(板书:群雄纷争茅塞顿开) 雄,是乱世英雄,两汉末年,你还知道有哪些乱世英雄? S 孙权、曹操、吕布、董卓 T 纷,纷乱,争斗,当时战火边缘,民不聊生啊 T 当时诸葛亮是这么说的:将军想成就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三足鼎立之势,然后可图中原。听了诸葛亮这番话,刘 备 -。 “ 茅塞顿开 ” 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11 / 21 S 像瓶盖一样一下被打开了,人的思想解放了 T 你比喻得很形象,就像我手里的瓶盖一样是 “ 砰 ” 的一声打开了,下子打开的,叫 “ 顿开 ” 茅塞呢?堵在人们心里的堵塞人们思想的茅草一下子打开了,心里豁然开朗。谁茅塞顿开(刘备)读一读词语。 师:通过这一段谈话,刘备就明白了当时的形势和以后的打算。可以看出诸葛亮确实是有谋略。确实值得刘备三次邀请。齐读第四小节。 出山战况验证才华 T:刘备得到诸葛亮就像 -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板书(如鱼得水)谁是鱼,谁是水 呢?为什么这么说呢?刘备得到诸葛亮就像什么?你读过三国演义吗?诸葛亮帮刘打过哪些仗?( “ 火烧赤壁 ” 、 “ 火烧新野 ” 、 “ 草船借箭 ”“ 巧设空城计 ” ) T:以少胜多的办法,都是谁设计的,可见诸葛亮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他料事如神,胆大心细,对刘备有多么重要。难怪刘备会三请诸葛亮。再读读最后一节。 三、延伸拓展深华中心 T:(延伸)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 “ 三顾茅庐 ” 的故事,初步认识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那这个故事对你生活中又有什么启发呢?(待人诚恳,谦虚 不要摆架子 对人要尊重 ) 12 / 21 T:诸葛亮用我们现在的说是什么?(板书:人才) 只有尊重人才,才能干一番大事。 四:作业: 1、调查及作业(把手放好坐正!) 班里有多少人看过或听过三国演义故事?(一半) 建议你为买来或借来少儿版本乃至连环画,一个月后,请你们的班主任搞一个 “ 三国故事 ” 演讲比赛。看谁的故事最能打动人的心。 板书: 三顾茅庐 刘备(如鱼得水)诸葛亮 诚心诚意雄才大略 第三课时 一、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二、 指导用 “ 来到 只见 ” 说几句话。(仿书上写) 1、指名读: “ 他们来到隆中 秀丽宜人 ” 。 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 13 / 21 3、指导用 “ 来到 只见 ” 说话。 ( 1、提示:写你去过的地方,三分钟写三句话。 ( 2、生写 ( 3、师检查择优赏读: 引导学生回想校园一角、名胜古迹、赵元古银杏等地方。 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 三、背诵课文 3、 4 节。 四、练习 1、形近字组词; 2、用 “ 来到 只见 ” 说话; 3、比喻句辨别。 附录 1: 三 国演义系列邮票从 1988 年发行第一组开始,到 1998年十年间共发行了五组邮票,共 20 枚邮票 3 枚小型张,以“ 桃园三结义 ” 始,至 “ 三分归晋 ” 而终,内容上基本包罗了三国时期的主要战役和重大事件。因为三国演义的政治倾向是 “ 尊刘抑曹 ” ,因此邮票设计内容也是以刘备一方为主,其中对孔明先生的偏爱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和他有关的邮票共有 “ 三顾茅庐 ” 、 “ 舌战群儒 ” 、 “ 智激孙权 ” 、 “ 草船借箭 ” 、 “ 赤壁鏖兵 ” 、 “ 白帝托孤 ” 、 “ 孔明班师 ” 、 “ 空城计 ” 、 “ 秋风五丈原 ” 九枚之多,基本包括了诸葛亮一生中所有重大事件。当然,无庸置言 ,这些故14 / 21 事也是书中浓墨重彩所描绘的精彩华章。三国演义五组邮票设计时都是采用中国工笔重彩画的形式在仿古绢上绘制而成,为了在方寸之间表现出原著的神髓,设计者颇费苦心。在五组邮票中,前两组由陈全胜所设计,主要描绘了三国前期主要人物与事件,刘关张、吕布、貂禅、赵云、曹操、诸葛亮都在此时粉墨登场。后三组全部由温州书画院专业画家戴宏海设计,核心事件是赤壁之战,第三组描绘的是赤壁之战前两军的斗志斗勇,包括脍炙人口的舌战群儒、智激孙权、蒋干盗书、草船借箭四个故事,为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战胜作好铺垫;第四组描绘了赤壁之战及 战后形势,包括合肥之战、彝陵之战;到第五组后,三国英雄老去,刘备、曹操先后辞世,三国故事基调也由雄壮变为悲凉,邮票在选材上如白帝托孤、秋风五丈原无不贯彻这一基调,最终由三分归晋收尾。 附录 2: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少年时父母双亡,逐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为幕僚,向刘推荐诸葛亮。刘备三访其庐, 诸葛亮才与其相见,并立刻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15 / 21 即占据荆、益二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统一天下的建议。深得刘备的赞赏,自此成了刘备主要后助刘备败曹操于赤壁,佐定益州,使蜀与魏、吴成鼎足之势。曹丕代汉为帝后,刘备也称帝,诸葛亮出任丞相,总理国家大事,关羽镇守荆州。 章武三年( 223)春,刘备在永安病危,召诸葛亮瞩托后事说: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助,便给以辅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尽力相辅,效忠贞之节,死而后已!后主即位,诸葛亮受封武乡侯,建立丞相府以 处理日常事务,又兼任益州牧。当时,全国的军、政、财,事无大小,皆由诸葛亮决定。 诸葛亮执政后,首先要办的第一件大事是恢复与东吴的外交关系。刘备死后,东吴一方面继续向魏称臣,一方面尚未拿定主意怎样对蜀,仍陈大军于蜀的边境。诸葛亮派尚书邓芝出使东吴,说服孙权与蜀联合,与魏断绝关系。 当时,南中诸郡在刘备东伐之时,受东吴策动而叛乱,严重威胁蜀汉后庭。诸葛亮执政后,与东吴恢复邦交,切断了南中的外援。经过两年调养,诸葛亮上书后主,决心平定南中叛乱。建兴三年( 225)春,诸葛亮率大军兵分三路征伐南中。在此次战争中, 诸葛亮对叛军首领孟获采用攻心战术,七擒七纵,使其心悦诚服。平叛战斗结束后,诸葛亮吸取众16 / 21 建诸侯分其力的经验,将南中四郡分为六郡,叛乱中心建宁郡被分得最细,起用大量土著大姓为官吏,达到不留军队、不运粮草,又能治理该地的目的;征调南中青羌万余家入蜀,以其青壮组成骑兵五部,号称飞军:设立庲降都督,掌管南中军政。该年十二月,诸葛亮率军回到成都。 建兴五年( 227)三月,诸葛亮上出师表于后主,率军至汉中,准备北伐。他先在汉中练兵约一年,然后北攻。魏南安(治甘肃陇西)、天水、安定(治甘肃济川)三郡当即降 蜀。魏明帝亲赴长安督战,以曹真督关右诸军,采用以防守为主的战略。蜀军先扬言要由斜谷道攻取郿县,并使赵云、邓芝率一军据箕谷(今陕西褒城西北)为疑军,诸葛亮率主力西攻祁山。参军马谡领一军为先锋,驻街亭。马谡指挥不当,大败于魏军,丢失街亭。蜀军失去前进的据点,只好退回汉中(正史并无空城计退司马懿军之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上书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身分行丞相之职。 建兴六年( 228)冬,魏军三路攻吴,关中空虚。诸葛亮再次率军北伐。蜀军此次出大散关,围攻陈仓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而退。建兴七年( 229),诸葛亮第三次 率军北伐。蜀军西向,取魏武都、阴平二郡而回。诸葛亮复任丞相。 在这一时期,诸葛亮与李严的矛盾为引人关注的焦点。本来,他们两人同受刘备托孤,共为辅臣。直到建兴四年( 226),两人关系还比较好,诸葛亮在与孟达的信中环称赞李严。但17 / 21 不久,李严写信给诸葛亮,建议利用掌握朝政大权的便利,像曹操那样进爵封王,接受九锡,这样他也能捞到若干好处。诸葛亮对此非常生气,在回信中狠狠批评了李严一通。不久,诸葛亮在即将伐魏前,调李严带他所辖的二万军队来镇守汉中。李严却讨价还价,要诸葛亮从益州东部划出五郡设立江州,让他当江州刺史 ,致使调动未成。诸葛亮以大局为重,也就妥协了;建兴七年,陈震在出使东吴前,专门找诸葛亮汇报李严的巧诈问题,特别谈到李严早年在家乡为官时的一些劣迹,但没引起诸葛亮的足够重视。建兴八年( 230),曹军欲三路攻蜀,诸葛亮再次要李严带二万军队到汉中坐镇,李严又讨价还价。诸葛亮即做让步,任命其子为江州都督督军,接替李严调走后的工作,李严这才执行调动命令。建兴九年( 231),诸葛亮第四次伐魏,命李严在汉中负责后勤供应,李严未及时筹集到粮草,便写信给诸葛亮说皇上命令退兵。诸葛亮退军后,他又欺骗朝廷说此次退兵是为了诱敌。当 诸葛亮回来后,他又故作惊问:军粮已经够用,为何突然退兵?于是,诸葛亮在上朝时拿出李严的书信为据,与许多将士一道签名上表,弹劾李严,将他免为庶人,流放到梓潼。 建兴十二年( 234)二月,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军出斜谷,据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县南四十里)。此次出兵,事先与东吴约好同时攻魏。但东吴迟迟不发兵,迄至五月,孙权18 / 21 才派陆逊、诸葛瑾率兵屯江夏、沔口(今湖北汉囗),进攻襄阳,孙权自己则率大军围合肥新城。对此,魏明帝的策略是先挫败东吴。他亲率水军东征,让西守的司马懿坚守不战,让蜀军粮尽自退。但当孙权得知魏主 的意图后,认为己方成了主战场,吃了亏,即令全线撤军。在西线。诸葛亮鉴于以往的教训,分兵屯田,打算久驻。这年八月,诸葛亮突患急病,暴卒于前线,时年五十四岁。蜀军全线撤军。诸葛亮在生前留下遗嘱:葬于汉中定军山,就在山坡中挖一个坟,坟坑可装下棺材便行了。穿平常的衣服,不随葬器物。 诸葛亮的著述,在三国志本传中载有诸葛氏集目录,共二十四篇,十万四千一百一十二字。后人所编,以清人张澍辑本诸葛忠武侯文集较为完备。 附录 3:三顾茅庐剧本 溧阳市文化小学新四( 3)姜毓 地点:诸葛亮的家、刘备家 时 间:三国时期 人物: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童子、小兵 (幕起,刘备两次去拜访诸葛亮,但都没见着,他准备第三次去拜访,但遭到了他的两个结义兄弟的强烈反对) 张飞:(不耐烦地嚷道)大哥,这回不用您亲自去,诸葛亮算个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草民,何必哥哥亲自去,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关羽:(也在一旁煽风点火)19 / 21 是呀!是呀!三弟说得没错,你何必总要劳驾自己呢?由我们去就行了。 刘备:(有一点生气)你俩都是武将,懂什么,诸葛先生是天下的贤人,怎么能随便派人去抓,你们真是一点儿都不懂得尊重人才。如果你 俩不想去,就不要去了! (他俩低下了头。幕落) (幕起,离诸葛亮的家还有半里多路时) 刘备:你们看,离诸葛先生的住处只有半里多路了,咱们还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