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1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2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3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4页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分析执笔:洮西小学 朱琳娜一、 单元教材基本分析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由鸟语、天鹅的故事、生命的壮歌、习作5以及练习5组成。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人与鸟儿和谐共生的呼唤。天鹅的故事一文作者用饱蘸深情的笔,讲述了一群天鹅为了生存,在一只老天鹅行动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身体破冰的神奇壮观的场面,赞扬了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生命的壮歌一文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动物逃生故事组成。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向善的心灵,为我们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的“崇高”可贵的合作精神和大无畏的献身精神。练习五,安排了5个项目,其中“处处留心”、“读读背背”和“口语交际”是教学重点。习作五写一篇关于植物的简单的研究报告。二、单元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天鹅的故事有关破冰场面的故事。生命的壮歌中能选一则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2、学会本单元27个生字,结合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倍感亲切”等词语造句。3、利用重点语句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文章思路。4、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鸟的感情,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5、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6、通过天鹅的故事和生命的壮歌学习,感悟其中蕴涵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7、读懂例文前的习作要求,通过讨论,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8、学会谜语谜面的表述特点。学会对照谜面特点来创作谜语。9、正确认读并理解积累词语和关于合作方面的古今贤文。10、写好钢笔字,学写毛笔字。11、通过互相评价、讨论,明白当节目主持人的注意事项(有表情地说普通话;学会主持人常用语;说好应变的话)。12、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会主持人的常用语言(用敬语,衔接语,祝贺语)。13、在口语交际中,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三、单元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本单元是动物篇,是围绕“团结合作”这一主题展开的,意在让我们懂得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走近动物,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它们身上拥有许多值得我们敬畏和颂扬的东西。因为学生虽然对大自然充满好奇,但对自然界的许多奥秘的了解是有限的,本单元的内容一是丰富了学生的见识,二是了解了动物间的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感情。除了安排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三个重点学习项目:一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教学设计要更多的考虑这些学习重点的落实。四、篇目教学分析鸟语文本解读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寻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人与鸟儿和谐共生的呼唤。课文语言生动活泼,内容充实丰厚,意蕴恬淡绵长,插图也很精美传神。初读,文字清淡通俗,古代的传说,爷爷的话语,儿时的联想,组成了一首田园诗;再读,从“勤劳刻苦”、“预报喜讯”、“声声催促”等文字中,感悟到作者的情思,课文俨然又是一首散文诗;三读,透过蕴涵在文字里的丰富内涵,想着作者朴实而积极的人生态度,思考着爱鸟、护鸟、与鸟结为“知音”的社会职责,更觉得是一首哲理诗。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走进文本,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会深深的人鸟情,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指导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课文,对于课文中的重点部分要反复朗读,直至感悟其中的情感意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2、利用重点语句练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知文章思路。3、学会本课生字,学习文中生字,指导学生描红。重点理解“无拘无束、疏忽怠慢”等词的意思。4、通过朗读、想象练笔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感受人鸟和谐的情趣。 5、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 倍感亲切”造句。6、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背诵全文。7、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会用“疏忽”、顽强“造句。3、通过朗读、想象练笔等途径,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感受人鸟和谐的情趣。教学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故事引入,激发情趣。1、古时候有个蒙古族猎人,叫海力布,他能听懂很多鸟儿的话语,每天都打很多猎物分给乡亲们,乡亲们都很喜欢海力布。有一天,海力布听到鸟儿说这儿的山要崩了,村庄要被毁灭了,再不飞走就来不及了。海力布赶回村里,把这件事告诉乡亲们。乡亲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撤离得救了,可是海力布由于把鸟儿的话告诉了别人,自己却变成了一块石头。乡亲们为了纪念海力布,就在他去世的地方立了一块石碑。现在去大草原上旅游,还可以见到这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可是世上懂鸟语的可不止海力布哦!古时候还有一个叫“公冶长”的人也懂鸟语;现在也有人懂鸟语哦!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今天就学一篇有关鸟语的课文。(板书课题:15、鸟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为了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2、读题质题(1)齐读课题(2)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提问:预设:课文介绍了哪几种鸟儿的语言?“我”是怎样与鸟儿亲密交谈的?“我”从鸟儿的话语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贵善疑,能提出问题,善于提问,且提出问题不但能结合课文,还要有一定的深度,训练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提问题的能力。】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由读文。要求:(1)带着同学刚才提出的问题,默读课文,画出有关问题的答案。 (2)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画出不理解的词语。2、检查初读情况。(1)抽读词语,指名认读生字词。据说 勤劳 疏忽 怠慢 催促 猜想 无拘无束傻话 喜鹊 嗓音 通晓 安慰 矫健 倍感亲切(2)辨别形近字组词。冶( ) 驹( ) 检( ) 慰( )治( ) 拘( ) 验( ) 蔚( )(3) 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议。在读文时文中的一些词语作适当地理解,如:疏忽、 怠慢、安慰、矫健等。【弄清词语,读好长句子,是学习课文的第二步,只有把课文的词语弄懂,句子读通,才能读懂文章,读懂作者的内心。】三、多种形式读文,理清层次。1、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同桌讨论,集体交流。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可以轻声读、大声读、和同桌一起读等),试着划分段落,试归纳每部分的段意。【课程标准指出,能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意。了解文中的结构,懂得写作顺序,便于课后写作迁移,也便于复述文章的大意。】3、试根据段意加小标题。( 指名学生试归纳)预设板书:喜爱鸟语 盼望交谈 猜想明理 人鸟和谐【拉绳收网,理清脉络,明白文义】4、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熟读了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词意,还给课文分了段,理清了脉络,更知道了鸟语非常的有趣,并从中获得启示,收获真是很多!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附板书设计:15、鸟语喜爱鸟语盼望交谈猜想明理人鸟和谐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鸟语(齐读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从小就爱鸟、爱看鸟、爱听鸟语,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 便经常试探着和鸟儿接近,跟它们交谈。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鸟语世界,倾听鸟语,感受鸟语的美妙。二、精读课文1、作者和哪些鸟儿交谈和接近了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的47自然段,把它们的名字圈出来。 (1)学生读,圈。 (2)指名交流 2、请大家大声地读读课文的45自然段,看看布谷鸟究竟在说些什么呢? (1)学生自读 (2)师生交流 :由哪个词可以看出作者真的听懂了? (分明) 你能给它换一个词语吗?确确实实、的确(学生齐读这一句) (3)进一步交流:作者还听懂了什么? (4)明确想象得合理,押韵的巧妙。同学们看,在布谷鸟的语言中,作者听懂了这么多,老师都想来扮演布谷鸟了,那同学们愿意做那个爱鸟的小“公冶长”吗?师生合作对读。(老师故意扮演布谷鸟,多读几遍或少读几遍:布谷,布谷快快出工,种田织布,种田织布,种田织布,勤劳刻苦,勤劳刻苦) 你们也想来试一试吗?同桌试一试,展示着练习 。请两对同桌来读。(感觉怎么样?师生点评) 你们猜猜,布谷鸟还在和小作者一问一答地说些什么呢?(想想,说说) (5)由此,让学生水到渠成地理解“无拘无束”和“有趣极了”,然后齐读第5自然段。作者不仅懂得了布谷鸟的话,还按照布谷鸟的话去做了。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用“”划出来。交流。(立即、背起书包、跑去、不敢疏忽怠慢)理解“疏忽怠慢”,并用“疏忽”造句。(6)小结:作者对布谷鸟的话是谨遵执行,言听计从,而布谷鸟对作者也是有问必答,看来,布谷鸟和作者真是好朋友。(板书:好朋友)3、学习第6自然段(1)喜鹊的语言作者听懂了吗?请一位学生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2)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 其实作者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你能把它改成不用问号而用句号的句子吗?(反问句该成陈述句)(3)同学们,生活中有哪些喜事呢? 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的喜事可真多,你们愿意做一只喜鹊来报喜吗?请一位学生读“喳喳喳喳”,其他同学随意说喜事。 (4)引读:喜鹊说的话“喜事到家,喜事到家”,虽然常常不能应验,但总能给人以希望和安慰,给人增添不少乐趣。所以我爱喜鹊,它是我的好朋友。(5)引导用“倍感亲切”造句。“好朋友就是好朋友,所以,尽管喜鹊的嗓音并不出众,听到它的叫声,人们仍倍感亲切。”你能用“倍感亲切”来说一句话吗?生造句。4、听听鸟语,猜猜鸟名,“我”在想象的世界里,听懂了鸟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我”与鸟成了“知音”,受作者的启发,老师也懂得了很多鸟类的语言,你来猜猜看。(1)师生交流 (2)老师领读课文的第7自然段。同学们,此时此刻,作者已经成为鸟儿的知音,你们想成为鸟儿的知音吗?我们也来与鸟儿对话,试着说一说。(3)听鸟的叫声。(知道的学生说,不知道的老师说)用多媒体的设备出示图片,点击后图片放大,并出现声音 。还想听一听吗?还想听谁的歌声?它在说什么呢? 师生交流。还想听谁的?它在说些什么呢?大家来猜想一下。 【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都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表现机会。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学生把自己的阅读、理解、观察、思考、想象、感受等和语言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5、作者更是鸟儿的知音,他还从鸟儿的身上得到了启示。出示:“从我认识到;从我懂得了;从我学到了” (1)这段文字写得非常整齐,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齐读。(2)指名读,评议(3)指导感情朗读。(4)试着背一背。6、学习第8自然段,升华情感。同学们,作者在和鸟儿接近、交谈的过程中,鸟语不但好听,还能给我们带来启示,因此,他深切地感受到: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 (1)指导朗读这句话(2)总结板书,升华情感,懂得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爱护鸟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三、作业 通过对这篇美文地学习,老师发现大家都爱上鸟了,请通过下面两个小练笔倾吐一下你的“爱鸟”情怀吧! (1)听鸟语谈感想:观察一种鸟,听听鸟鸣,谈谈自己的感受 (2)围绕“爱鸟周”的活动,设计一条爱鸟护鸟的宣传语,来呼吁大家一起保护鸟。 【语文课的任务不仅仅在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言知识,增强语言积累,更应该关注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通过前面一层一层地深入学习,学生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已经深深地渗透到心中,这部分的交流升华了感情,更有助于学生把爱鸟之情转化为护鸟的实际行动。】附:板书设计鸟 语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啊!爱护鸟类 保护自然积累应用1、关于“鸟”的诗句:人之将死其言亦善,鸟之将死其鸣亦哀。 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2、有关“爱鸟周”的宣传语。同在蓝天下, 人鸟共家园。 鸟是害虫的天敌,鸟是人类的朋友。关注候鸟,保护环境。 保护鸟类, 保护野生动物, 人人有责。资料链接/show/_MlpWGqUZhHZ86Xf.html“可爱的鸟儿及叫声”精彩视频/view/79585.htm?fr=ala0_1#2公冶长介绍/20080508/n256740305.shtml“中国鸟王”阎福兴的视频实践活动:调查我们这里的鸟的品种,理解它们的习性等,开展交流会,掀起爱鸟、护鸟新高潮。天鹅的故事文本解读:课文讲述了一群天鹅齐心协力与恶劣环境抗争的故事,赞扬了老天鹅奋不顾身、顽强坚韧的品质,也写出了众天鹅齐心协力共渡难关的可贵精神。本篇课文贯穿了天鹅的啼叫声,向我们展现了三幅画面:反常的天气变化使湖面上冻,致使一群北归的天鹅陷入绝境;在危急关头,一只老天鹅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体扑打冰面,众天鹅在它的感召下同心协力砸破冰层;最后终于摆脱了危机,众天鹅共祝胜利。本课文字优美,情节感人,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也是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的好体例。我们金坛地处江南,对于生活在水乡的孩子们来说,对天鹅缺乏一种感性的认识,尤其对天鹅破冰的场面,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很难有真切的体会。由此我定下本文的教学目标及教学构思。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脉络。 学会本课中的生字。 2、本文要抓住天鹅的“三次叫声”,一方面体会老天鹅带头破冰及全体天鹅热火朝天的破冰场面,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拼搏的精神;另一方面学习蕴涵其中的表达方法,并迁移练习仿写某一场面。3、抓住关键词句,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言语表达及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道德品质。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复述天鹅破冰的场面。教学难点:有感情的引导儿童感受故事中的形象,体会天鹅勇敢奉献、团结拚搏的精神,培养学生爱护珍稀动物的思想感情,体悟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1、以读为主,读中质疑,读中解惑。2、读、思、议、评相结合,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通过想象理解文章给人的启迪。 3、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引导自我发现,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谈话激趣。出示天鹅图片,谁来把课前你收集的关于天鹅的资料向同学们作介绍。2.揭示课题。有一年春天来得特别早,一群天鹅从南方飞回来了。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又上冻了。怎么办?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发生了。板书:天鹅的故事。【设计意图:学生的资料交流,引发出对形美、神美、群体美的天鹅的关注,为学习本文作了情感铺垫。教师富有激情的话语,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一个“怎么办?”引出震撼人心的故事,增强了主体感受,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参与,启开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闸门。】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初读。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投入,有信心接受检查吗?(激发学生的信心,读准生字并读懂词语。)(1)出示第一组:莫斯科 俄罗斯 贝加尔湖指名读,并请学生简介,当学生有困难时媒体链接,简介。(2)出示第二组:寒潮降临 北风呼啸 冰封湖面谁会读?(生读)读着这些词语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能把画面读出来吗?(学生试读,齐读)(3)出示第三组:斯杰潘 一无所获 扫兴谁来读?(生读)一无所获什么意思?扫兴呢?谁能用上关联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4)出示第四组:腾空而起 重重扑打 塌陷 继续扑打 扩大 帮忙三个难不住大家,一下子六个,有谁愿意挑战吗?(5)齐读三组词语。3.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谁能用以上四组词语中的一些词语说一段话呢?(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醒学生说得简洁一些,最后总结概括方法。)【设计意图:书不读熟不开讲。对这样情满全篇的文章,初读必须充分,让学生自读、自究、质疑、交流,对文本获得鸟瞰式的全景图。】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这样一个有关天鹅的故事,是俄罗斯老人斯杰潘讲给“我”听的。再读一读,看看课文可分为几个部分? 2、学生交流。四、指导写字,布置作业1、同学们都很会读书,如果字也能写得规范美观就更好了。看老师写三个:杰(上下结构,上大下小。)昂(上下结构,上小下大。)缘(左右结构,左窄右宽。)2、拿出钢笔,在书上描一描。3、完成补充习题1和2题。第二课时一、直奔主题,设置悬念1、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齐读)天鹅的故事。2、还记得吗?当我们读到课文最后一段时,我们听到了斯杰潘老人深情的话语(齐读)“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生发出的一个问题吗?3、学生交流:为什么斯杰潘老人放下了猎枪,没有射杀那些近在咫尺的天鹅? 二、品读课文,感悟精神1、让我们到天鹅的故事里去寻找答案。课文直接描述“天鹅的故事”的是3-7自然段,当你们读到这一部分课文时,最打动你的心灵的是哪些文字?2、学生交流部分句段3、学习第5自然段。(过渡)看来,第5、6、7自然段的文字,字字牵动我们的心。尤其是第5 自然段,许多同学整段地勾画诵读了。(1)让我们首先走进第5自然段,走进老天鹅破冰的壮烈一幕。这是怎样的一击?浏览本段,找出其中的词语概括。(2)学生交流:这是重重的一击,这是沉重的一击。(3)理解并感悟“这一击的沉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的词语来感悟,并适时补充贝加尔湖的资料,及时地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沉重之感”(4)那么,第四次、第五次,甚至第十几次,第几十次,老天鹅又会怎样撞击冰面呢?闭上眼睛,想象画面:在那皑皑的白雪中,冰封的湖面上,你看到了什么?(5)学生想象画面,为下文对这只天鹅产生敬佩之情作铺垫。(6)以个人的牺牲换取群体的生存,此刻,你对老天鹅有着怎样的感情?多么可爱的鸟儿啊!全体起立,把你们对这位“破冰勇士”的感情,通过这一段的诵读充分表达出来!(7)生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过渡)我听出了你们饱含的热情,有爱、有怜、更有敬!这是同学们从文字描述中读出的动人画面,又从画面中读出的真切情感。(板书:文字画面情感)下面的文字我们也要这样读。4、学习第6、7自然段(1)在第6、7自然段中,最震撼你的心灵的又是哪些文字呢?此时再读,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2)学生交流,随机教学“破冰勇士”“继续” “水面在慢慢扩大着” “水面在迅速地扩大”这些词和 “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来只,都投入了破冰工作。” “湖面上不时传来阵阵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人心的劳动号子”这些句子。(3)是的。看得出,你们已经被这段文字深深打动了。那么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你看到了群鹅破冰的画面了吗?下面老师读这段话,你们可以看着书上的插图,在倾听文字表述时调动你的想象,让凝固的画面活动起来,像电影一样在你眼前放映;也可以看着书,透过文字想象画面;还可以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默默地想(4)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进行说话训练: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过渡)多么热烈的画面,多么欢欣的情感,这都是你们从文字中读出的画面,体会的情感。三、深化感知,升华情感1、天鹅的故事读完了,现在想象:你就是斯杰潘,你拿着猎枪,站在贝加尔湖边,这动人的画面在你的眼前一幕幕闪现,你会怎么想?斯杰潘,你为什么放下猎枪? 2、学生交流3、让我们再一次像斯杰潘老人那样深情地说(齐读)“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4、教师设疑:我有一个问题:斯杰潘被这群天鹅感动了,没有猎杀它们。可后来,他为什么挂起了猎枪,也不再猎杀别的动物了呢?学生感悟四、课外延伸,感悟生命1、课外拓展:验证一下你们的想法。请读一读老师发给你们的两篇短文。读的时候不要忘了使用从文字想象画面,从画面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2、(生默读文章。一、屠格涅夫的麻雀;二、叶圣陶的小蚬的回家。3、师:读完这两篇文章,有什么想对在座的老师、同学们说的吗?4、教师小结:是的,这是一种博爱。读这些文章,你会发现,这些天鹅呀,麻雀呀,它们虽是动物,却散发出人性美的光华。我最近正在读一本小说,(出示小说狼图腾)里面有一个片断,说到一只狼为了甩掉猎人,保住性命,决然咬断了自己中了枪的伤腿。书中那位猎人感慨地说,“壮士断臂”,我只听说过,一个也没见过,狼为了活命断腿我却见过两三回了。人和人不一样,狼和狼倒都是一样的呢!这本书颠覆了我们往常对于狼的习惯性看法,全书包含几十个神秘的狼的故事,作为对同学们用心学习的奖励,推荐给你们。 给你们的第二份奖励是一部电影。(播放影片可可西里片断。画外音:可可西里,中国境内最后的原始荒原,平均海拔4700米,这里是藏羚羊最后的栖息地。1985年以后,盗猎者开始大规模屠杀藏羚羊,以满足欧美市场对于藏羚羊绒的需求。短短几年时间,藏羚羊从一百万只锐减到不足一万只,1993年,当地政府组建了一支武装巡山队,领导人是藏族转业军官日泰。巡山队和盗猎分子发生激战,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关注。1997年冬,巡山队员强巴在执行巡山任务时被杀害)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悲壮的故事,一个人与藏羚羊的故事。 如果说今天阅读天鹅的故事是享用了一场丰富的精神盛宴的话,那么,小说狼图腾和电影可可西里就是我最后送给同学们的两道大菜,希望课后你们能好好享用,下课。 附:板书设计 天鹅的故事 “顽强”的“破冰勇士”勇敢 奉献 不怕疼团结 拼搏 不怕牺牲积累运用积累有关“团结”的成语。亲如手足 情同手足 情深潭水 雪中送炭 同心协力 肝胆相照 齐心协力 万众一心 同舟共济 甘苦与共资料介绍/view/19122.htm?fr=ala0_1_1天鹅简介/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CC%EC%B6%EC&sme=0&rn=21&pn=270&ln=2000天鹅图片/f?kz=124519447俄罗斯的璀璨明珠贝加尔湖简介/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ala0&pv=&ic=0&z=0&se=1&word=%B1%B4%BC%D3%B6%FB%BA%FE%B5%C4%B6%AC%CC%EC+%CD%BC%C6%AC&s=0贝加尔湖的图片生命的壮歌文本解读:生命的壮歌一文由“蚁国英雄”和“生命桥”两则故事共同组成的一曲激动人心、感人肺腑的生命壮歌。“蚁国英雄”讲的是一群蚂蚁在大火的围攻下,利用集体的力量聪明地扭成一团,在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的保护下冲出火海的故事;“生命桥”讲的是一群羚羊在狩猎队的追捕下,在一只老羚羊的带动下,纷纷用死亡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秩序井然地飞跃悬崖以求生存的故事。“蚁国英雄”全文是一个整段。可按起因、经过、高潮、结局分为四层。第一层写临河的一片草丛起火了,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第二层写一群蚂蚁被火包围,情势危急;第三层写蚂蚁扭成一团突围,在肆虐的火海中,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不放弃自己的岗位,肝胆俱裂也要保护里层的蚂蚁;第四层写蚁群突围成功,冲进了河流,滚向对岸。“生命桥”全文有3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一群羚羊被狩猎队赶到了悬崖边,一只老老羚羊跟着一只年轻的羚羊向悬崖对面跃去;第二自然段写老羚羊用身体做支撑点,帮助年轻羚羊跃过悬崖,自己却坠落山涧;第三自然段写试跳成功后,一对对羚羊照着样子秩序井然地快速飞跃悬崖,以老羚羊的死亡换取了年轻羚羊的生命,悲壮神圣的场面惊得猎人们放下了猎枪。这两则故事题材不同,主题却相似,都是用饱含深情的笔触,像特写镜头一样再现了自然界弱小生命逃生的本能,讴歌了动物们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可贵的合作与献生精神。那一个个沉着冷静、团结协作的个体,那一幕幕舍己为“人”、从容赴死的壮举,读来震人心魄、扣人心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体会外层蚂蚁和老羚羊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时从容不迫的献身精神。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目标分析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一则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结合课文语境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激发尊重生命、敬重卑微的情感,初步形成对生命价值的认同。4、读懂这两则故事,了解文中蚂蚁和羚羊逃脱的不同方法,感悟其中蕴涵的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两个难句的含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所赞颂的献身精神。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蚁国英雄教学一、了解蚂蚁的卑微1我们知道英雄都是有着惊天地泣鬼神的胸怀和业绩,有着铮铮铁骨和不怕献身的精神。在我们心中他们就像一座座丰碑,是伟大的,崇高的。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英雄有关的课文,那就是蚁国英雄。2这里的“蚁”是指蚂蚁。能说说你对蚂蚁的了解吗?你的介绍使我想起了文中的一个词,(板书:区区弱者)齐读。除了老师说的这个词语,你们还想到了哪些词儿?(弱不禁风、不堪一击、微不足道、微乎其微、不足挂齿)3小小的蚂蚁,地位低下,力量弱小,在人类看来它是区区弱者。区区弱者和英雄之间怎么会划上等号的呢?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齐读课题蚁国英雄。二、感知蚂蚁的壮举1这个故事老师已经不知读了多少遍了,每读一遍都被深深地震撼着、感动着。今天,咱们也走进课文,用心去细细品读。请打开书本,轻声读读。2文中有一些词语。谁来读读?焚烧 焦臭火神肆虐 束手待毙火舌舐动 肝胆俱裂(1)读得非常正确。除了横着读的,你还可以怎么读? (2)为什么竖着读?3为什么说蚂蚁是英雄呢?简单地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选用其中一个关联词来说说?出示:虽然但是 却 4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令你心惊肉跳,甚至惊心动魄呢?让我们静下心来,先轻声读读,再默读划下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5交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震撼?(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指名读。6它们为什么要这么“迅速地扭成一团,而且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呢?再默读全文,联系上下文仔细体会。7找到答案了吗?A、火势凶猛(1)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火势凶猛?(学生回答,电脑显示)*顺着风势走着的火舌活像一串红色的项链,开始围向一个小小的丘陵。*火神肆虐的热浪已夹杂着蚂蚁被焚烧而发出的焦臭气味。(2)读读这两个句子,你觉得火势有多大,就读成多大!(自由读、指名读)(3)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那是一场怎样的大火?(师) 这真是“火神肆虐、火舌舐动”呀!(出示词语,齐读)(4)你们看,这火,铺天盖地、排山倒海、势不可挡、吞噬一切。舐动的火舌、肆虐的火神、无情的火海仿佛要把所有的一切化为灰烬!这一刻,对于区区弱者蚂蚁来说,意味着什么? 是呀,意味着它们即将葬身火海,意味着它们即将失去生命。这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所以,它们会越来越迅速地滚动。咱们再一起读这两个句子。(齐读)B、只有扭成一团,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面对火舌,为什么要扭成一团滚动呢? (师)形势这样危急,蚂蚁们采取了结团逃生的方法。多机智、多勇敢呀!8在熊熊烈火中,万万没有想到(引读)(再次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9蚂蚁们像雪球一样飞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它们要穿越火海,逃离火神。(想象说话)在熊熊烈火中,我们仿佛看见仿佛看见;(汹涌的火山在烧,一团黑风正沿着山脊流动,蚁团在滚动在滚动)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我们仿佛听见仿佛听见 ;(噼里啪啦的烧焦声,这爆裂的声响是外层蚂蚁肝胆俱烈发出来的声音呀!这爆裂的声响是最外一层蚂蚁用躯体在开拓求生之路呀)。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我们仿佛闻到仿佛闻到(这是外层蚂蚁被焚烧发出的焦味呀!)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如果要喊的话:兄弟们那,不要放弃。兄弟们那,我们就要成功了。兄弟们那,我们一定要坚持住,绝对不能松手。兄弟们那,坚持就是胜利!)10这真是一个让眼流泪,让心颤抖,让情涌动的场面!同学们看到了感人的画面,可是你们明白它们的心、它们的情吗?你们就是外层蚂蚁,你们是怎么想的?(1)外层蚂蚁呀,你们那么弱小,怎么能抵挡这熊熊烈火?(2)外层蚂蚁呀,你的同伴已被灼焦,为什么还不放弃自己的岗位?(3)外层蚂蚁呀,你们的寿命很长,有的甚至能活几十年,活着多好!你们难道不在乎自己的生命吗?11但也许它们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说,就这样,紧紧地抱在一起,手拉着手,肩并着肩,组成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这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再读读这一段话,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出示: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蚁团在火舌舐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并不断发出外层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但是蚁团却不见缩小。)12交流:可、并、竟、突然、并、但是、却(变成红色)(师)这些关联词在表达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语言变得更简练,表达更明确。我们在平时的读书中要特别关注。咱们一起读好它。11蚁团之所以不见缩小,是因为,引读(显示):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12(师充满激情)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显示)一会儿,蚁团冲进了河流里,随着向对岸的滚动,河面上升腾起一层薄薄的烟雾13音乐起,师抒情描绘三、领悟生命的价值1读完整篇课文,让我们合上书本,掩卷沉思你们在想什么?2这是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蚂蚁的自我牺牲,假如没有蚂蚁家族的团结合作,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灭。让我们再来看看蚂蚁的“蚁”字。“蚁”字是由虫字旁和一个义字组成的。你觉得这个“义”字代表什么呢? (义气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情义有情有义?义举仗义的举动?义无返顾永不退缩)是呀,代表的是义气、情义、义举、义无返顾。学到这儿,让我们一起把最高荣誉送给这群小小的生灵。恭恭敬敬地叫它们一声“蚁国英雄”。3在 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有一个独臂英雄丁晓兵获得感动中国人物的称号。组委会在给他的颁奖词中是这样说的:显示:“一条臂膀,也能撑起血染的军旗,他是真的勇士。”4如果请你给这群蚁国英雄们写一句颁奖词,你怎么写呢?拿起笔写下来。(音乐起)5反馈。6听了大家的颁奖词,老师已经明白,大家已走进了蚂蚁的内心。小小的蚂蚁是弱小的,是卑微的,但是它们的生命同样是伟大的,是值得敬重的。它们唱响了生命的壮歌!第二课时生命桥教学一、板书揭题,质疑激趣。1、板书:桥。对于桥大家一定不陌生吧!都见过什么桥?指名说。2、今天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座桥,一座没有钢筋水泥的桥,但却是一座无比神圣的桥,一座令人震憾的桥,它就是生命桥。板书:生命 3、齐读,再读。 “生命桥”4、读了两遍后,心里一定有许多的疑问吧?指名说。带着心中的疑问赶紧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二、 深入文本,悟情明理。1、读完关于生命桥的故事,你们的感受是什么?2、一个故事,一段文字,带给我们的是震撼,是感动,是泪水而亲眼目睹这一切,亲身经历这个故事的猎人,他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快速默读课文。(1) 指名读。 “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课件出示)(2)齐读。3、到底是怎样的情景让那些以捕杀动物为生的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把那些令人感动的情景找出来,并想一想它为什么令人感动。4、指名读。“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 (课件出示)能讲讲它为什么令你感动吗?(1)抓住“猛蹬一下”谈了自己的感受。指导朗读。(2)把你的感受带进去再读一读。(3)老羚羊很伟大,它原本可以跃的更高,尽最大的力也许可以落到对面的悬崖边,但它没有这样做,你能通过朗读让大家都感受到老羚羊可贵的献身精神吗?(4)鸟儿没有了翅膀就等于没有了生命,此刻老羚羊就像断翅的鸟,他为子孙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齐读。(5)教师小结:这是一只多么伟大的老羚羊,它用自己的死换来年轻羚羊的生。他的献身精神,它对死的无所畏惧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5、下面让我们一起目睹这悲壮的一幕。(课件出示)。 (1)看到这悲壮的一幕,我们的心都被震撼了,你们说亲眼目睹这一切的猎人们会无动于衷吗?不,不能。(2)出示幻灯。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齐读。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是因为(意想不到的事,就是文中的“奇迹”。就在大家都以为年轻羚羊要坠下山涧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老羚羊这“奇迹”让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猎人们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呢?是啊!即使铁石心肠也不忍心伤害这可敬可佩的生灵。(3)猎人被感动了,我们被感动了,你们愿意用自己的朗读把这份感动表现出来吗?愿意的同学请站起来。齐读。6、其实令人感动的情景还有。指名读。“试跳成功!紧接着” (课件出示)自由朗读,能讲讲它令人感动的地方吗?(1)“试跳成功!”令人感动。因为是试跳,没有足够的把握,它也有牺牲的可能。(2)指名读试跳。因为有了它们的试跳,才给后面的羚羊以勇气和力量。(3) “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令人感动,联系上文,羚羊当时处境怎样?(有一个狩猎队)面对猎人的追捕,越在后面跳的羚羊越危险,谁能通过朗读再现那秩序井然的场面。(4)他们为什么能做到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呢?因为羚羊心中想着他人,心中想着集体,他们身上可贵的献身精神和团结的精神,多么令人感动!把我们的感受带进去一齐读。(5)教师小结:面对枪口羚羊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面对死亡那么从容,那么镇定。齐读。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怎能不放下了猎枪呢? 再齐读。7、随着一对对羚羊的腾空跃起,“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 (课件出示)(1)多媒体展示。自由朗读。从激昂悲壮的声音中感受到大家内心的震撼与感动。(2)老羚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作桥墩,为年轻羚羊架起生命之桥,年轻羚羊获得了第二次生命。如果没有老羚羊那一刹那的支撑,年轻羚羊哪能完成第二次飞跃而获得新生。齐读。(3)望着一只只年轻的羚羊月到了悬崖的对面,而一只只老羚羊笔直地、默默无声地坠入了山涧,你的心情怎样?心里怎么想的? (4)这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神圣的情景啊! 一道道眼花瞭乱的弧线构成了一座座生命桥 这是一座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为桥墩的生命桥 这是一座座用自己的生命托起别人的生命的生命桥 这是世界上最伟大、最神圣的生命桥(5)“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课件出示)齐读。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是因为(神圣),油然而生的敬意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教师小结:那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桥,是用老羚羊的血肉之躯架起的。它不仅仅闪现在我们眼前,更应刻在我们的心上。让我们永远铭记这座(齐读课题)8、课文学到这儿,你们最想说的话是什么?我们在震撼与感动的同时,还应该有深深地思索老羚羊牺牲了,这一切是谁造成的?我们应该怎么做?热爱动物,珍爱生命!现在让我们听听本文作者沈石溪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真实想法吧! 出示幻灯:我们人类应该尊重动物特有的生存方式,并更多地关爱它们,为它们创造自由的环境。可以这样说,我是为生命而写作。三、作业1、从文中任选一则自己喜欢的故事背下来。2、推荐阅读:沈石溪沈石溪动物情感故事系列西顿西顿野生动物故事集附:板书设计生命的壮歌 “蚁国英雄”“生命桥” 不松动猛蹬一下 扭成一团秩序井然 不放弃坠入山涧资料积累积累有关“团结”的名言警句。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2、团结就是力量。谚语 3、朋友间的不和,就是敌人进攻的机会。 伊索4、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 5、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6、人心齐,泰山移。中国谚语 7、五人团结一只虎,十人团结一条龙,百人团结像泰山。邓中夏 资料链接/view/113618.htm?fr=ala0_1_1沈石溪简介/view/3312.htm?fr=ala0_1_1蚂蚁/view/60745.htm?fr=ala0_1羚羊/?m=pc&a=page_p_b_fh_diary&target_c_diary_id=918196蝼蚁壮歌/b/19304731-1566216930.html藏羚羊跪拜视频/question/92947991.html珍爱生命的名言警句习作5 写一种植物文本解读这是一次学写研究报告的习作练习。教材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习作的要求,明确了本次习作的对象好内容。揭示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并对此次习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第二部分是一位同学的习作我家门口的植物,例文有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家门口的植物主要有“两棵杨树”和“好几棵香椿树”,这是小作者的观察对象。第二自然段先观察树的外形,发现杨树很高,枝繁叶茂,而香椿树“瘦小”,不如杨树茁壮。第三自然段写再仔细观察后又有了新的发现,无论是香椿树,还是杨树,都是朝南的一面枝叶茂盛。小作者通过请教爸爸和读书,弄清了其中的缘由,并进而弄懂了阳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这一段是全文的重点,是小作者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最后一个自然段谈了小作者的感受和做法。全文结构清晰,有详有略,提供了本次习作的一般思路及方法,对学生很有启发。大部分学生对植物有一定的了解,储备了一些相关的知识,但是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不够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留心周围事物、善于观察的习惯,更没有主动研究的自觉性,所以在本次习作中,老师要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工作做细,最好是带领学生观察,并且参与学生的研究过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教学目标1、 指导阅读例文,通过分析内容及行文特点,了解写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和方法2、 指导阅读“习作要点讨论”,并结合例文,进一步明确叙述的植物要有层次感,有侧重点,有本属性。3、 指导学生进行选材,应当选熟悉的、喜爱的、独特的植物来写,便于写得出,写得好。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图片、投影仪2、学生准备:提前一两周观察校园或者家庭附近的一两种植物,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观察要点:特点(如形状、色彩、气味、动静变化情况及不同季节的不同状况等)、作用,把观察结果有条理的记录下来,还可配上插图或照片。教学时间:两课时,其中书面习作1课时一、习作指导同学们,在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里,除了人和动物外,还有一个庞大的生命群体,那就是植物。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并蕴藏着无穷的奥秘。就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