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棉花分子图谱构建、偏分离位点的比较作图和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硕士论文.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学位论文原创性和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科 学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在论文研究期间给予指导、帮助和 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在文中明确说明。本声明的 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 本人完全了解山东农业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 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和按要求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 论文纸质本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山 东农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 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 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同时授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研 究所将本论文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并向社 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 丛越 P A G E P o l y a c r y l a m i d eg e le l e c t r o p h o r e s i 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b p B a s ep a i r 碱基对 d N T P D e o x y r i b o n u c l e o s i d et r i p h o s p h a t e 脱氧核糖核苷三磷 Q T LQ u a n t i t a t i v et r a i tl o c i 数量性状位点 E D T A E t h y l e n eD i a m i n e T e t r a a c e t iA c i d 乙二胺四乙酸 S S R S i m p l eS e q u e n c eR e p e a t 简单序列重复 P C R P o l y m e r a s ec h a i nr e a c t i o n 聚合酶链式反应 r p m R o u n dp e rm i n u t e 转分钟 T a q T h e r u m sa q u a t i u sD N A ( p o l y m e r a s e ) 耐热噬菌体D N A 聚合酶 T r i s T r i s ( h y d r o x y m e t h y l ) a m i n o m e t h a n e 三( 羟甲基) 氨基甲烷 T M E D T e t r a m e t h y le t h y l e n ed i a m i n e 四甲基乙二胺 r e c o m b i n a n ti n b r e dI i n e s重组自交系 目录 摘要1 A b s t r a c t 3 1 弓I 。言5 1 1 植物遗传图谱构建研究5 1 1 1 遗传图谱的D N A 分子标记技术5 1 1 2 遗传连锁图谱的作图群体1 0 1 1 3 遗传连锁群的构建1 3 1 2 棉花分子遗传图谱研究进展1 5 1 2 1 棉属的分类及进化1 6 1 2 2 棉花的经典遗传图谱1 8 1 2 3 棉花的分子遗传图谱1 9 1 3 偏分离的研究进展2 7 1 3 1 动物的遗传偏分离2 7 1 3 2 植物的偏分离2 8 1 3 3 棉花的偏分离3 0 1 4 棉花种质资源概述及遗传多样性研究3 1 1 4 1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与途径3 2 1 4 2 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3 4 1 4 3 遗传多样性研究途径3 6 1 4 4 我国陆地棉品种的引种及遗传变异3 9 1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4 2 2 材料与方法4 3 2 1F 2 群体分子图谱构建及位点的比较作图4 3 2 1 1 供试材料4 3 2 1 2 群体构建4 4 2 1 3 实验方法4 4 2 1 4 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4 9 2 2 国内外5 7 份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4 9 2 2 1 供试材料4 9 2 2 2 材料种植5 1 2 2 3 性状调查5 1 2 2 4D N A 提取和S S R 分析5 1 2 2 5 数据处理与聚类分析5 1 3 结果与分析5 2 3 1F 2 群体分子标记连锁图谱的构建5 2 3 1 1 多态性引物筛选与群体标记基因型分析5 2 3 1 2 海陆F 2 遗传图谱的构建5 4 3 1 3 所构F 2 遗传图谱总信息一6 2 3 2 偏分离位点分析6 3 3 2 1 偏分离标记的分布6 3 3 2 2 与不同作图群体的图谱比较6 5 3 3 花粉育性的Q T L 的定位与分析一7 3 3 4 国内外棉花品种多样性分析7 4 3 4 1 参试品种的性状表现7 4 3 4 2 基于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7 5 3 4 3 基于纤维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7 6 3 4 4 棉花遗传多样性的S S R 聚类分析7 7 4 讨论8 0 4 1 作图亲本与群体的选择8 0 4 2 遗传连锁图谱8 0 4 3 偏分离的群体比较分析8 l 4 4 国内外棉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8 2 结 论8 4 参考文献8 6 攻读硕士学位期I 训发表的论文9 9 至i i 勇 1 0 0 ,不仅是世界上纺织工业 中重要的天然纤维来源,而且也是重要的食用油来源。遗传基础狭窄已经 成为目自订限制陆地棉遗传改良的主要因素。分子遗传图谱无论在基因定位 和辅助选择以及重要基因的图位克隆方面,还是在研究棉花的基因组组织 结构和起源进化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利用海陆种间 杂交组合“T M 1 海7 1 2 4 ”的F 2 为作图群体,用同一材料组配了其他的4 个B C l 群体和1 个F 2 群体进行了群体比较作图,同时对5 7 份棉花品种从 表型和基因型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1 利用4 5 6 对在双亲间有多态的S S R 引物,共获得6 7 7 个标记位点, 其中显性标记1 7 0 个;最后有4 8 4 个标记( 7 1 ) 标记定位在图谱上,该 图谱共有5 5 个连锁群,分布于全部2 6 条染色体上,图谱长度2 7 9 9 5 7 c M , 标记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5 7 8 c M 。其中A t 亚组有2 2 4 个位点,覆盖了 1 7 4 6 4 5 3c M ,标记间平均距离为7 8 3 c M ;D t 亚组有2 6 0 个位点,覆盖了 1 3 2 3 11 7 c M ,标记间平均距离5 0 5 c M 。此连锁图中,C h r 1 6 ( D 7 ) 上标记最 多( 8 2 个) ,C h r 1 4 ( D 2 ) 上标记最少( 4 个) ,C h r 1 9 的图谱最长( 2 1 5 8 7 6 c M ) ,C h r 1 4 的图谱最短( 2 6 11 3c M ) ,不同染色体上的标记平均间距 在2 1 7c M ( C h r 7 ) 1 5 7 3c M ( C h r 1 0 ) 之间。该F 2 图谱的构建为下一步 对原B C 。图谱的整合,构建一个高密度海陆遗传图谱奠定了基础。 2 。偏分离是指观察到的基因型比例偏离预期的孟德尔频率的分离方 式,它是在许多遗传作图研究发现的普遍现象。在原B C t 遗传图中A 7 、 D 7 上发现大量偏分离位点和聚集区,通过不同群体间比较作图结果表明, 在所构建的F 2 图谱中,对A 7 D 7 上的偏分离聚集区的标记与原B C I 图谱 进行了比较,在F 2 图谱上,A 7 D 7 聚集区上的偏分离位点有4 2 个,而在原 B C 。中有5 2 个偏分离位点,且F 2 中有1 5 个与原B C l 上的位点一一对应, 偏离方向一致,说明A 7 、D 7 上的偏分离区段符合S D R 的特征,并且在 不同群体间稳定检测到;在其他三个回交群体中有4 9 个标记偏分离但偏 分离情况有所不同,通过在A 7 D 7 上的聚集区中的偏分标记在不同群体 问的比较分析得出,偏分离与雄配子的选择以及细胞质效应有关。同时利 棉花分了幽讲构建、偏分离位点的比较作图和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 用复合区间作图在D 7 上找到一个与花粉育性相关的Q T L ,进一步说明偏 分离与雄配子选择有关。对于棉花A 7 D 7 上偏分离位点的遗传效应分析 和比较作图在国内外尚属首次。 3 在对国内外5 7 份材料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 数在O 4 5 5 5 6 之l 日J ,说明供试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根据U P G M A 法 构建聚类树状图,基于产量性状的聚类,在平均遗传距离水平上,可将 5 7 份材料分为3 类,第一类衣分最高,平均值达3 8 2 2 ,单株皮棉产量 也达到最高,平均值为2 9 3 5 9 ;第二类的籽指和单株籽棉产量最高,其平 均值达1 2 0 5 9 和7 6 7 3 9 ;第三类铃重最大为5 5 4 9 。基于纤维品质性状的 聚类,第一类整齐度和马克隆值最高,平均值分别为4 8 0 4 和4 3 6 ;第 二类的纤维长度及伸长率最大,平均值分别为3 1 5 7 m m ,7 1 1 ,第三类 的比强度最大,为3 6 1 8c N t e x 。基于S S R 分子标记的聚类5 7 份材料可 聚为三大类。不同聚类方法的结果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不同方法反映 的多态性水平不同。各种聚类结果都表明同一国家的品种遗传差异较小, 国家间品种存在较大差异,但也存在明显的相互渗透,多数品种没有表现 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本研究为今后这些国外材料得到更好的利用提供了依 据。 关键词:棉花;遗传图谱;连锁群;偏分离;聚类分析;S S R 2 论文 C o t t o n ( G o s s y p i u ms p p ) i sa ni m p o r t a n tc a s hc r o p I ti sn o to n l yt h e i m p o r t a n ts o u r c eo fn a t u r a lf i b e rf o rt h ew o r l d St e x t i l ei n d u s t r y , b u ta l s oa n i m p o r t a n ts o u r c e o fe d i b l eo i l N a r r o wg e n e t i cb a s eh a sb e c o m eam a i n p r o b l e mf o rg e n e t i ci m p r o v e m e n to fG o s s y p i u mh i r s u t u mL M o l e c u l a rg e n e t i c m a pp r o v i d e sa f i r mf r a m e w o r kn o to n l yf o rg e n el o c it a g g i n g ,m a r k e r - a s s i s t e d s e l e c t i o nt or e d u c el i n k a g ed r a ga n dm a p b a s e dc l o n i n go fi m p o r t a n tg e n e s , b u ta l s of o r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o fg e n o m i cs t r u c t u r ea n de v o l u t i o no fc o t t o n I nt h i s s t u d y , u t i l i z i n gi n t e r s p e c i f i cc r o s s e s ”T M 一1 XH a i 7 12 4 ”e o n s c r u c t i o nF 2 p o p u l a t i o nf o rt h em a p p i n g u s i n gt h es a m em a t e r i a l sw i t ht h eo t h e rf o u rB CI a n do n eF 2g r o u p sa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m a p p i n go fp o p u l a t i o ng r o u p s ,w h i l eo f t h e5 7c o t t o nv a r i e t i e sf r o mt h ep h e n o t y p ea n dg e n o t y p ec l u s t e r T h em a i n r e s u l e sa r ea sf o l l o w s : 1 U s i n g6 7 7m a r k e rl o c i si n c l u d i n g17 0T M ld o m i n a n tm a r k e rl o c i f r o m4 5 6p o l y m o r p h i s m i cS S Rp r i m e r s w e r em a p p e d n ep r e s e n tm a ph a d 5 5l i n k a g eg r o u p sd i s t r i b u t i n go na l l2 6c h r o m o s o m e s ,c o v e r i n g2 7 9 9 5 7 c M , w i t ht h ea v e r a g eg e n e t i cd i s t a n c eo f5 7 8 c Mb e t w e e nt w oa d j a c e n tm a r k e r s A t s u b g e n o m el e v e l ,2 2 4a n d2 6 0m a r k e rl o c id i s t r i b u t e do nt h eA ta n dD t s u b - g e n o m ea n dc o v e r i n g17 4 6 4 5 3c Ma n d13 2 3 1 17 c M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O na s i n g l ec h r o m o s o m el e v e l ,t h em a r k e rn u m b e rw a sf r o m4 ( C h r 14 ) t o8 2 ( C h r 1 6 ) ,t h em a pd i s t a n c eW a sf r o m2 6 1 1 3c M ( C h r 1 4 ) t o2 1 5 8 7 6c M ( C h r 1 9 ) 2 S e g r e g a t i o nd i s t o r t i o n ( S D ) i st h ed e v i a t i o no fg e n e t i cs e g r e g a t i o n r a t i o sf r o mt h e i re x p e c t e dM e n d e l i a nf a s h i o na n di sac o m m o np h e n o m e n o n f o u n di nm o s tg e n e t i cm a p p i n gs t u d i e s I np r e v i o u s l yB C fg e n e t i cm a p ,m o r e d i s t o r e dm a r k e r sa n ds e g r e g a t i o nd i s t o r t i o nr e g i o ni nA 7a n dD 7b ef o u n d 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a t i v em a p p i n g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p st h er e s u l t st h a ti nt h e m a po fF 2 t h em a r k e r so nS D Ro fA 7 一D 7w e r ec o m p a r e dw i t ht h eo r i g i n a l B CI ,i nt h eF 2m a p ,t h es e g r e g a t i o nd i s t o r t i o nl o c i so nA 7 - D 7g a t h e r i n ga r e a a r e4 2 ,a n di nt h eo r i g i n a lB C I t h e r ei s5 2s i t e s ,a n dt h e r ei s15s i t e sa r e c o r r e s p o n d e n c eb e t w e e nF 2a n dB C ! ,d e v i a t i o nf r o mt h es a m ed i r e c t i o n , i n d i c a t i n gA 7 ,D 7s e c t i o nl i n eo nt h es e g r e g a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S D R ,a n d d i f f e r e n tg r o u p sd e t e c t e ds t a b i l i t y ;i nt h eo t h e r t h r e eg r o u p s ,4 9m a r k e r s e g r e g a t i o n ,b u ts e g r e g a t i o ni sd i f f e r e n t ,b yt h em a r k e r so fS Do nS D Ro f 棉化分了图带构建、偏分离位点的比较作图和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 A 7 - D 7i nt h ec o m p a r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 g r o u p st h a t ,t h e s e p a r a t i o nh a sr e l a t i o nw i t ht h ec h o i c eo fm a l eg a m e t e sa n dt h ee f f e c to ft h e c y t o p l a s m A tt h es a m et i m e ,u s i n gc o m p o s i t ei n t e r v a lm a p p i n g ,ap o l l e n f e r t i l i t yQ T Lw a sm a p p e di nt h es e g r e g a t i o nd i s t o r t i o nr e g i o no nD 7 ,w h i c h f u r t h e r p r o v et h es e g r e g a t i o n d i s t o r t i o nl o c ia n d e x p l a i n t h e p o s s i b l e m e c h a n i s mo fd i s t i o t i o nb ym a l eg a m e t es e l e c t i o n F o rc o t t o nA 7 - D 7o nt h e s e g r e g a t i o no ft h eg e n e t i ce f f e c t so fl o c ia n a l y s i sa n dc o m p a r a t i v em a p p i n gi s t h ef i r s tt i m e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 3 B a s e do np h e n o t y p t i ca n dS S Rd a t a ,g e n e t i cd i v e r s i t ya n dc a t e g o r y a n a l y s e sw e r ep e r f o r m e df o r5 7c o t t o nv a r i e t i e s l i n e sf r o mC h i n a ,U S Aa n d A u s t r a l i a 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t h eg e n e t i cs i m i l a r i t yc o e f f i c i e n ta m o n g v a r i e t i e sr a n g e df r o m0 4 5t O 5 5 6 i n d i c a t i n g ar e l a t i v e l y l a r g eg e n e t i c v a r i a t i o n T h et r e ed i a g r a mo fU P G M A c l u s t e r i n g o ny i e l dt r a i t s ,a tt h e a v e r a g eg e n e t i cd i s t a n c el e v e l ,i n d i c a t e dt h a t5 7v a r i e t i e s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 t h r e ec a t e g o r i e s ,o fw h i c ht h ef i r s tc a t e g o r yh a dt h eh i g h e s tl i n tp e r c e n t a g ea n d l i n ty i e l dp e rp l a n t ,w i t ha na v e r a g eo f3 8 2 2 a n d2 9 3 5 9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s e c o n dc a t e g o r yp o s s e s s e dt h eh i g h e s ts e e di n d e xa n ds e e dc o t t o np e rp l a n t ( u p t o12 0 5 9a n d7 6 7 3 9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a n dt h et h i r dc a t e g o r yh a dh i g hb o l ls i z e u pt o5 5 4 9 T h er e s u l to fc l u s t e r i n gb a s e do nf i b e rq u a l i t yt r a i t sa l s oh a dt h r e e c a t e g o r i e s ,a n dt h ef i r s tc a t e g o r yh a dh i g h e rf i b e ru n i f o r m i t yr a t i oa n df i b e r m i c r o n a i r er e a d i n g ,w i t ha na v e r a g eo f4 8 0 4 a n d4 3 6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 s e c o n dc a t e g o r yp o s s e s s e dh i g h e rf i b e rs p a nl e n g t ha n df i b e re l o n g a t i o nw i t h a na v e r a g eo f31 5 7m ma n d7 1l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T h et h i r dc a t e g o r yh a dh i g h e r a v e r a g ef i b e rs t r e n g t ho f3 6 18c N t e x C l u s t e r i n gb a s e do nS S Rm a r k e r s ,5 7 g e r m p l a s m sc o u l db ec l u s t e r e di n t ot h r e ec a t e g o r i e s S o m ed i f f e r e n c e sw e r e f o u n da m o n gr e s u l t so fd i f f e r e n tc l u s t e r i n gm e t h o d s ,w h i c hm a yb er e l a t e dt o t h ed i f f e r e n t g e n e t i cd i v e r s i t y l e v e l so fd i f f e r e n t p h e n o t y p i ct r a i t s a n d m o l e c u l a rg e n o t y p e su s e di n t h i ss t u d y A l lc l u s t e r i n gr e s u l t si n d i c a t e dt h a t t h e r ew e r er e l a t i v e l yl a r g e ra n ds m a l l e rg e n e t i cd i v e r s i t ya m o n gv a r i e t i e sf r o m o n ec o u n t r ya n df r o md i f f e r e n tc o u n t r i e s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 w i t ho b v i o u sm u t u a l p e n e t r a t i o n b e t w e e nc o u n t r i e s O n l yaf e wv a r i e t i e ss h o w e ds i g n i f i c a n t g e o g r a p h i c a ld i f f e r e n c e s K e y w o r d :c o t t o n ;l i n kg r o u p ;s e g r e g a t i o nd i s t o r t i o n ;S S R ;c l a s t e ra n a l y s i s ; g e n e t i cm a p p i n g ; 4 学硕士学位论义 1 1 植物遗传图谱构建研究 1 1 1 遗传图谱的D N A 分子标记技术 遗传标记( G e n e t i cm a r k e r ) 是指与目标性状紧密连锁、共同分离且易于 识别的可遗传的等位基因变异,是研究生物遗传变异规律及其物质基础的 重要手段,长期以来遗传育种学家通过各种宏观或微观的遗传标记来研究 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揭示其内在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和辅助育种工作。 在遗传学研究中遗传标记主要应用于连锁分析、基因定位、遗传作图、基 因转移及追踪选择等。 遗传标记可分为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及D N A 分子标记 四种类型。由于前三遗传种标记具有数量少、多态性低、对环境敏感等缺 点,从而限制了其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理想的遗传标记应具备多态性高、 遗传稳定、遗传行为简单、能检测整个基因组、不受外界环境影响、操作 经济简单等基本特征。D N A 标记是D N A 水平上遗传变异的直接反映,最 能稳定遗传且信息量大,许多多态标记在非编码区表现选择“中性”,不 受内、外环境影响,与基因是否表达无关,检测迅速,操作也方便。由此 可见,D N A 分子标记是目前最理想的遗传标记。 分子标记( 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 广义是指可遗传并可检测的D N A 序列或 蛋白质,也就是说包括D N A 水平和蛋白质水平的标记,其中蛋白质标记 又包括种子储藏蛋白、同工酶( 指由一个以上基因位点编码的酶的不同分 子形式) 及等位酶( 指由同一基因位点的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酶的不同分 子形式) 。狭义的分子标记是指D N A 标记。 从1 9 8 0 年R F L P 概念的首次提出( B o t s t e i ne ta 1 ,1 9 8 0 ) 及1 9 8 5 年P C R 技术的诞生至今分子标记经历了三代,可分为四类: 第一代是基于分子杂交技术的分子标记,代表性技术为限制性片段长 度多态。 生( r e s t r i c t i o nf r a g m e n tl e n g t hp o l y m o r p h i s m ,R F L P ) ( G r o d i z i c k e r e ta 1 , 1 9 7 4 ) 。 第二代是基于P C R 技术的分子标记,可分为两类: 棉化分了图带构建、偏分离位点的比较作图和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 一为基于P C R 的D N A 分子标记,包括随机引物及特意引物,随机引 物主要有随机扩增多态性( R a n d o ma m p l i f i e dp o l y m o r p h i c D N A ,R A P D ) ( W i l l i a m se ta 1 ,19 9 0 ) 及简单序列重复区间( I n t e rs i m p l e s e q u e n c er e p e a t ,I S S R ) ( Z i e t k i e w i c ze ta 1 ,1 9 9 4 ) ;特意引物主要有简单序列 重复( S i m p l es e q u e n c er e p e a t s ,S S R ) ( L i t ta n dL u t y , l9 8 9 ) 及序列标签位点 ( S e q u e n c et a g g e ds i t e ,S T S ) ( F r e g e a ue ta 1 ,19 9 3 ) 。序列特异性扩增区 ( S e q u e n c e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a m p l i f i e dr e g i o n s ,S C A R ) ( G u p t ae ta 1 ,19 9 4 ) 是由 R A P D 标记转化来的。 二为基于P C R 与限制性酶切技术结合的D N A 标记,包括限制性酶 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即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 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f r a g m e n t l e n g t hp o l y m o r p h i s m ,A F L P ) ( Z a b e a ua n dV o s ,1 9 9 3 ) ;P C R 扩展片段的限制 性酶切,即放大剪切序列多态性( C l e a v e da m p l i f i e dp o l y m o r p h i c s e q u e n c e ,C A P s ) ( A k o p y a n z ,19 9 2 ) 。 第三代是基于单个核苷酸多态性的D N A 标记,即单核苷酸多态性 ( S i n g l en u c l e t i d e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S N P s ) ( L a n d e r , 19 9 6 ) 。 近年来,发展了一些新型的分子标记技术。包括:序列相关扩增多态 性( S e q u e n c e s r e l a t e da m p l i f i e d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R A P ) ( L ia n dQ u i r o s ,2 0 01 ) 及 由其演变来的靶位区域扩增多态性标记( T a r g e tr e g i o na m p l i f i e d p o l y m o r p h i s m ,T R A P ) ( H u j g ,2 0 0 3 ) ;基于反转座子的标记技术( R T N b a s e d m a r k e rt e c h n o l o g y , R T Nm o l e c u l a rm a r k e r ) 包括,序列特异扩增多态性 ( S e q u e n c e s p e c i f i ca m p l i f i c a t i o np o l y m o r p h i s m ,S S A P ) 及反转录转座子微卫 星扩增多态性( R e t r o t r a n s p o s o n - m i c r o s a t e l l i t ea m p l i f i e dp o l y m o r p h i s m , R E M A P ) ( K a l e n d a re ta 1 ,19 9 9 ) 等。 这些D N A 分子标记在不同作物中被不同程度的应用于遗传图谱构 建、辅助选择、品种鉴定及遗传资源的研究中。当前,植物遗传作图主要 有以下几类标记: 1 1 1 1R F L P R F L 时旨用D N A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不同个体基因组后,含同源序列的 酶切片段在长度上的差异( B o s t e i ne ta 1 ,1 9 8 0 ) 。这类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素标记的探针依靠分子杂交检测。一般R F L P 山东农业大学硕上学位论文 是由于酶切位点上碱基插入、缺失、倒位、突变等形成的,故R F L P 呈共 显性( c o d o m i n a n t ) 遗传。但研究发现在许多情况下,R F L P 表现零等位现 象,即呈显性( d o m i n a n t ) 遗传。这种情况可以解释为酶切片段上与探针 同源序列的变异。但无论何种情况,R F L P 标记在正常的分离群体中都呈 典型的孟德尔式遗传。R F L P 标记因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共显性遗传, 而且S o u t h e r n 杂交检测稳定可靠,其在植物遗传作 骄I Q T L 定位中具有非 常突出的优势。目前大多数作物的分子连锁图谱是用R F L P 标记构建。 R F L P 标记是棉花上最早使用的分子标记。早在19 8 9 年,W e n d e l 等利 用R F L P 对四倍体棉种和A 、D 染色体组的二倍体棉种的叶绿体D N A ( c p D N A ) 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四倍体棉种细胞质中的c p D N A 与A 染色体组的二倍体棉种类似,在棉花多倍化的过程中,c p D N A 具有明显的 保守| ! 生( W e n d e le ta 1 ,1 9 8 9 ) 。1 9 9 4 年B r u b a k e r 对栽培陆地棉和海岛棉不同类 型的c p D N A 和核基因组D N A ( g D N A ) 进行了R F L P 分析,他们认为陆海 两个棉种的种质渗透模式不同,陆地棉向海岛棉的种质渗透主要表现在现 代品种上;而海岛棉向陆地棉的基因渗透在现代品种中不多。另外他们认 为在两个棉种的基因渗透中,核基因的渗透量远远超过胞质基因( B r u b a k e r e ta 1 1 9 9 4 ) 。 1 1 1 2R A P D W i l l i a m s 等基于P C R 技术发明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 N A ( R A P D ) 分子 标记技术( W i l l i a m s e ta 1 ,1 9 9 0 ) 。同时,另外一个实验室也发明了相同的技 术,称为任意引物P C R ( A r b i t a r yp r i m e rP C R ) 臣 J A P P C R ( W e l s he ta 1 , 1 9 9 0 ) 。该技术利用9 或1 0 碱基的寡核苷酸随机引物对基因组D N A 进行扩 增,当模板D N A 上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与引物同源的位点,那么随机引 物就会在P C R 反应体系中介导D N A 呈几何级数扩增。如果基因组D N A 上 与引物的同源序列产生了变异,使引物的结合位点消失,则扩增不出相应 的D N A 条带,因此,这样的多态性位点呈显性遗传。如果由于引物结合 位点之问的缺失或插入或是在两个适宜位点之间增加了一个位点,则会产 生扩增片段的长度多态性,这样的标记位点则会表现出共显性遗传的特 点。一般的R A P D 都是显性的,但已经发现一些R A P D 标汜位点表现为共 棉化分了图谱构建、偏分离位点的比较作图和棉花品种遗传多样性 显性遗传。 由于R A P D 标记使用随机引物,具有简便快捷、安全和费用较低的优 点,而且不同的物种都可以共用一套引物。一般的实验室可以非常方便地 建立起R A P D 检测的技术体系。因此R A P D 标记己广泛应用于遗传作图。 R A P D 标记已经用于棉花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M u l t a n ie ta 1 ,1 9 9 5 ;T a t i n e n ie t a 1 ,1 9 9 6 ;I q b a le ta 1 ,1 9 9 7 ;王新宇等,1 9 9 7 ;宋立国等,1 9 9 9 ) 、棉花品种 或杂交种纯度的鉴定( 郭旺珍等,1 9 9 6 ;易成新等,1 9 9 9 ;G u oe ta 1 ,1 9 9 8 ) 、 棉花的一些重要农艺性状的标记与定位( 郭旺珍等,1 9 9 7 ;袁有禄等, 2 0 0 1 ) 。 1 1 1 3A F I P A F L P 为扩增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Z a b e a ue ta 1 ,1 9 9 3 ;V o se ta 1 , 1 9 9 5 ) 。与R F L P 一样,A F L P 标记的多态性也是由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基因 组D N A 产生的。不同的是,它利用P C R 技术来检测酶切产生的特异片段。 具体的原理与技术是:使用两种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基因组D N A , 通过将酶切片段两端接上不同的接头( a d a p t e r ) 序列( 己知的寡核苷酸序 列) ,即可作为P C R 反应的模板。P C R 引物由三部分组成,5 端对应于接头 序列,中间对应于酶切位点,3 端为选择性碱基( 1 3 个) ,引物长度一般 为( 1 8 2 0 个碱基) 。通过选用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和3 端选择性碱基的组合 选择性地对酶切片段进行扩增。扩增产物利用测序凝胶放射自显影方法检 测多态性。由于A F L P 是限制性内切酶与P C R k 侣结合的一种技术,因此具 有R F L P 技术的可靠性与P C R 技术的高效性。与R F L P 相比,A F L P 不需要 S o u t h e r n 杂交,故只需少量D N A ,实验结果稳定可靠,产生多态性位点多, 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因此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作图效率最高的分子标记。 从理论上讲,不论所研究的基因组有多复杂,用A F L P 均可以检测出任何 D N A 之间的多态性。A F L P 主要的不足之处是,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或非放 射性的荧光标记或生物素标记引物,相对比较费时费力。但人们已经逐渐 采用标记引物的银染检测方法( B r i a r de ta 1 ,2 0 0 0 ;朱玉国等,2 0 0 1 ) ,使得 A F L P 的造价大大降低,可操作性增强。A F L P 因其检测的多态性非常丰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成本管理与战略管理的内在联系试题及答案
- 高效备考的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实战演练计算机二级Delphi试题及答案
- 提高考试合格率的建议试题及答案
- C++程序设计中的注意事项试题及答案
- Python基础语法试题及答案集锦
- 设计思维反思Photoshop考题及答案
- 计算机知识系统整合试题及答案
- 从容面对2025年Web考试
- 计算机二级C++学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古诗词诵读《客至》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中考模拟考试实施方案
- 上海市地方标准《办公楼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目录(一至六年级上册下册齐全)
- 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英语试卷
- 物理-陕西省2025届高三金太阳9月联考(金太阳25-37C)试题和答案
- 智能化完整系统工程竣工验收资料标准模板
- 《当呼吸化为空气》读书分享
- 广东省江门市语文小升初试卷与参考答案(2024-2025学年)
- 阀体结构优化设计提升截止阀可靠性
-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钢铁长城》教案 新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