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 无波纹最小拍控制设计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姓名: 学号: 2011 年 7 月 2 日 2 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专 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 级 学 生指导教师 题 目无波纹最小拍控制设计 设计时间2010 年 6 月 25 日 至 2010 年 7 月 2 日 共 1 周 设计要求 设计任务:无波纹最小拍控制设计 采用零阶保持器的单位反馈离散系统,被控对象为,要 ) 1( 10 )( ss sGp 求系统在单位斜坡输入时,实现无波纹最小拍控制,用离散设计法设计数字控 制器。 方案设计: 1. 采用 Matlab 完成控制系统的建立、分析、设计和模拟仿真; 2. 选择元器件,完成电路设计,控制器采用 MCS-51 系列单片机(传感器、 功率接口以及人机接口等可以暂不涉及),使用 Protel 绘制原理图; 3. 控制算法采用单片机汇编语言编程实现(应通过编译,无语法错误) 。 报告内容: 1. 控制系统仿真和设计步骤,应包含 Matlab 仿真的性能曲线、采样周 期 T 的选择、数字控制器脉冲传递函数和差分方程形式; 2. 元器件选型过程,电路设计过程,绘制的 Protel 原理图; 3. 算法流程图,含有详细注释的源程序; 4. 设计工作总结及心得体会; 5. 列出所查阅的参考资料。 指导教师签字: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2010 年 7 月 5 日 3 目目 录录 计算机控制计算机控制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2 1 设计任务与理论基础设计任务与理论基础.4 1.1 设计任务.4 1.2 离散化设计方法.4 2 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5 2.1 无波纹最小拍控制器的设计.5 2.1.1 Z 传递函数 G(z) .5 2.1.2 闭环 Z 传递函数 (z) .5 2.1.3 Z 传递函数 D(z) .6 2.1.4 数字控制器的差分方程形式.6 2.2 SIMULINK仿真.7 3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9 3.1 器件选择.9 3.2 电路设计.10 3.2.1 总电路图.10 3.2.2 8051 外围电路.10 3.2.3ADC0809 模块.11 3.2.4 DAC0832 模块外围电路.12 4 流程图与程序流程图与程序.12 4.1 流程图.12 4.2 源程序代码.13 5 工作总结与体会工作总结与体会.16 附:参考文献附:参考文献.17 4 1 设计任务与理论基础设计任务与理论基础 1.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无波纹最小拍控制设计 采用零阶保持器的单位反馈离散系统,被控对象为,要求系统在单 ) 1( 10 )( ss sGp 位斜坡输入时,实现无波纹最小拍控制,用离散设计法设计数字控制器。 1.2 离散化设计方法离散化设计方法 - e(t) + r(t) D(z) T e(k) H(s) u(t)u(k) Gc(s) y(t) T 图 1-1 计算机控制系统框图 Gc(s) 被控对象的连续传递函数, D(z) 数字控制器的 Z 传递函数, H(s) 零阶保持器的传递函数, T 采样周期。 广义对象 G (s)的 Z 传递函数为: 则闭环 Z 传递函数为: 若已知 Gc(s) ,且可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要求构造 (z),则根据 和 得数字控制器得离散化设计步骤: 1)求广义对象的 Z 传递函数 G(z); 2)根据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其他约束条件,确定所需的闭环 Z 传递函数 (z); 3)求数字控制器的 Z 传递函数 D(z); 4)根据 D(z)求取控制算法的递推公式,设 D(z)的一般形式: )()()(sGsHZzG C )( )1 ()( 1 1 s sG ZzsG s e Z C C Ts )()(1 )()( )( zGzD zGzD z )( 1 )(sG s e ZzG C Ts )(1 )( )( 1 )( z z zG zD 5 得 D(z)的计算机控制算法 2 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2.1 无波纹最小拍控制器的设计无波纹最小拍控制器的设计 2.1.1 Z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G(z) 按照离散化设计的步骤,先求得连同零阶保持器的广义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 11 11 0 1103.68(1 0.718) ( ) (1)(1)(1 0.368) Ts ezz G zZ ss T szz 其在 MATLAB 环境下的描述语句如下: G=zpk(,0 -1,10);%传递函数 HG=c2d(G,1,zoh); %带 ZOH 的离散化,采样周期为 1s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Zero/pole/gain: Zero/pole/gain: 103.6788 (z+0.7183) - s (s+1)(z-1) (z-0.3679) 与手算结果一致。 2.1.2 闭环闭环 Z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z) 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111 ( )1.407(1 0.718)(1 0.586)zzzz 误差脉冲传递函数为: 1 21 ( )(1) (1 0.593) e zzz n i i i m i i i za zb zE zU zD 1 0 1 )( )( )()()()( 10 zUzazEzbzU i n i i i m i i )()()( 10 ikuaikebku n i i m i i 6 其在 MATLAB 环境下的描述语句如下: z=tf(1 0,1,1); phil=(1+0.593/z)*(1-1/z)2; %e(z) phi=1.407*(1+0.718/z)*(1-0.586/z)/z; %(z)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Transfer function: Transfer function: z3 - 1.407 z2 - 0.186 z + 0.593 1.407 z2 + 0.1857 z - 0.592 - - z3 z3 与手算结果一致。 2.1.3 Z 传递函数传递函数 D(z) D=phi/(HG*phil); %控制器 D(z) sys0=feedback(HG,1); %未加控制器时的闭环传函 sys=feedback(HG*D,1); %加控制器后的闭环传函 程序运行如下: Zero/pole/gain: 0.38246 z3 (z+0.718) (z-0.586) (z-0.3679) (z-1) - z3 (z+0.7183) (z+0.593) (z-1)2 Sampling time: 1 与手算结果一致。 2.1.4 数字控制器的差分方程形式数字控制器的差分方程形式 根据输出函数 111 1 0.382(1 0.368)(1 0.586) ( ) 1 zzz U z z 可得差分方程形式 ( )0.382 (1)0.364 (2)0.082 (3)(1)u ke ke ke ku k 7 2.2 Simulink 仿真仿真 在 simulink 环境下建立控制模型如图 2-6 所示: 图 2-1 输入为单位速度输入,运行后,双击虚拟示波器查看输出 相应性能曲线如下所示: 1.离散化后斜坡输入 图 2-2 2.e(k)波形图 8 图 2-3 3.u(k)波形图 图 2-4 4.离散化后输出 9 图 2-5 5.未离散化后输出 图 2-6 由仿真图可知控制器输出在 3 拍后达到恒定,同时系统输出不产生波纹 经 MATLAB 下的分析设计与 SIMULINK 下的模型仿真,我们认为当前设计完全符合 最小拍无波纹系统的要求。下面将具体讨论硬件电路的设计与程序算法。 3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 3.1 器件选器件选择择 由于本设计对单片机的要求不高,因此控制器选择传统的 8051 单片机即可满足要求, 同时由于系统精度要求不高,可选用 8 位 AD 与 DA。模数转换芯片采用 ADC0809,数模 10 转换芯片采用 DAC0832。由于系统采用总线结构,需要锁存器 74HC373。ADC0809 的时 钟可由 ALE 二分频得到,需要 D 触发器 74LS74, 由于 ADC0809 的时钟所限,单片 机晶振可选择为 6MHz。考虑到 DAC0832 为电流型 DAC,故需要运放转换电路,选择 运算放大器为 LM324。 3.2 电路设计电路设计 3.2.1 总电路图总电路图 控制器电路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图 3-1 3.2.2 8051 外围电路外围电路 由于本课程设计对单片机的性能不高,因此 8051 单片机完全可以满足此要求,同时 51 单片机也有着低廉的价格,不错的性能等诸多优点 8051 的最小系统电路如下图所示 11 图 3-2 3.2.3ADC0809 模块模块 这里采用 ADC0809 芯片,此芯片时 8 位逐次逼近型 A/D 转换器,带 8 个模拟量输入通 道,芯片内带通道地址译码器,输出带三态数据锁存器启动信号为脉冲启动方式,每一通 道转换大约 100s。 ADC0809 与单片机连接方式如下所示: 图 3-3 12 3.2.4 DAC0832 模块外围电路模块外围电路 DAC0832 带有数据输入寄存器,是总线兼容型,可直接与总线相连。本电路中 DA 与单片 机之间采用单缓冲接法,输出采用双极性输出。 DAC082 的外围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 3-4 4 流程图与程序流程图与程序 4.1 流程图流程图 算法流程图如图 4-1 所示: 13 图 4-1 采样周期设定为 1s,系统初始化后,由定时器计时,系统不断查询,若采样周期到, 则启动 AD 采样,并根据前面计算所得公式计算 D(z) ,最后输出控制量 u(k)经 DAC 转换后输出。 4.2 源程序代码源程序代码 采用 C 语言编程,编译环境为 wave6000。现附含详细注释的源代码如下: /* 程序名称:无波纹最小拍控制器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 宏定义 */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ADC_7 XBYTE0 x7ff0 /定义模数转换 IO 地址 #define DAC_1 XBYTE0 x7ff2 /定义 D/A 第一路的 IO 地 /* 全局变量定义 */ 14 sbit str = P17; /定义 A/D 启动信号 sbit DIN0 = P10; /声明同步信号 uint data time; /声明变量,用于定时 uchar data t0_h,t0_l; /用于存储定时器 0 的初值 int TK=100; /声明采样周期变量,/采样周期TK*10ms int TC; /TK 的变量 float KK0=0.382 /系数 kk0 float KK1=-0.364 /系数 kk1 float KK2=0.082; /系数 kk2 float KK3=0; /系数 kk3 float PP1=-0.407; /系数 pp1 float PP2=-0.593; /系数 pp2 float PP3=0; /系数 pp3 char UK; /当前时刻的 D/A 输出 char EK; /当前时刻的偏差 char UK_1,UK_2,UK_3,EK_1,EK_2,EK_3;/前 3 次采样时刻的控制量和偏差 /* 主函数 */ void main(void) TMOD = 0 x01; time = 10; /定时 10ms t0_h = (65536-500*time)/256; /计算定时器 0 初值 t0_l = (65536-500*time)%256; t0_l = t0_l+20; /修正因初值重装而引起的定时误差 TH0 = t0_h; TL0 = t0_l; IT1 = 1; /边沿触发中断 EX1 = 1; /开外部中断 1 ET0 = 1; /开定时中断 0 TR0 = 1; /启动定时器 TC = 1; DAC_1= 0 x80; /D/A 清零 UK=UK_1=UK_2=UK_3=0; EK=EK_1=EK_2=EK_3=0; EA = 1; /开总中断 while(1); /* 函数名:INT1 15 功能 :1 号外部中断服务程序 参数 :无* 返回值:无 * */ void int1() interrupt 2 using 2 float i,j; DIN0 = 1; /读取输入前,先输出高电平 if(DIN0) /判同步信号到否 UK=UK_1=UK_2=UK_3=0; EK=EK_1=EK_2=EK_3=0; DAC_1 =0 x80; /D/A 输出零 TC=1; else TC-; /判采样周期到否 if(TC=0) EK = ADC_7-128; /采样当前的偏差值,并计算偏差的变化量 i=EK*KK0; /计算 i=EK*KK0+EK_1*KK1+EK_2*KK2+EK_3*KK3) i=i+EK_1*KK1; i=i+EK_2*KK2; i=i+EK_3*KK3; j=UK_1*PP1; /计算 j=UK_1*PP1+UK_2*PP2+UK_3*PP3 j=j+UK_2*PP2; j=j+UK_3*PP3; i=i-j; /i-j if(i0) /判控制量是否溢出,溢出赋极值 if(i=127) UK=127; else UK=(char)i; else if(i-128) UK=-128; else UK=(char)i; 16 DAC_1=UK+128; /D/A 输出控制量 UK_3=UK_2; /控制量递推 UK_2=UK_1; UK_1=UK; EK_3=EK_2; /偏差递退 EK_2=EK_1; EK_1=EK; TC=TK; /采样周期变量恢复 /* 函数名:Timer0 功能 :定时器 0 中断服务程序 参数 :无 返回值:无 */ void Timer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512-2025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聚苯并咪唑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
- GB/T 18867-2025电子气体六氟化硫
- 高考语文社会责任试题及答案
- 高考作文情感认知的试题与答案
- 火灾报警的应急预案(3篇)
- 行政法学重要案例分析及试题
- 商场高层火灾应急预案范文(3篇)
- 2025年程序员考试复习秘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法学概论考试的应试准备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与公共管理理论的结合剖析试题及答案
- 传感器技术-武汉大学
- 健康养老照护课程设计
- 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2025届高考临考冲刺历史试卷含解析
- 福建省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DB32∕T 1649-2010 公路养护工程预算编制办法及定额
- DLT 1053-2017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规程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英语分项汇编(全国)专题 22 完形填空(新高考15空)(学生卷)
-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章丘市第四中学2024年高一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化妆品中二恶烷的检测方法
-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 中医食疗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