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绪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和现状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学科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总趋势与重点领域细胞重大生命活动的相互关系细胞学与细胞生物学发展简史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其意义细胞学的经典时期实验细胞学与细胞学的分支及其发展细胞生物学学科的形成与发展细胞生物学的主要学术组织、学术刊物与教科书,细胞学的经典时期:细胞学说建立以后,很自然掀起对细胞进行广泛的观察与描述高潮,各主要的细胞器和细胞分裂活动的发现,构成了细胞学的经典时期,主要指19世纪的最后25年。1.原生质理论的提出:1840年普金耶(Pukinje)和1846年冯莫尔(VonMohl)首次将动植物细胞的内含物称“原生质”1861年舒尔策(MaxSchultze)提出了原生质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组织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一般有机体中是相似的。1880年Hanstein提出“原生质体”的概念,认为细胞是由细胞膜包围的一小团原生质,分化为细胞核和细胞质。2.细胞的分裂:1841年Remak发现鸡胚血细胞的直接分裂,其后Flemming在动物细胞,Strasburger在植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mitosis)并证明有丝分裂的实质是细胞核内的丝状物(染色体)的形成及其向两个子细胞的平均分配。VanBeneden(1883)和Strsaburger(1886)分别在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发现减数分裂。3.重要细胞器的发现:1883年VanBeneden和Boveri发现中心体1894年Altmann发现线粒体Golgi发现高尔基体。,实验细胞学时期1.细胞遗传学的发展1876年O.Hertwig发现了动物的受精现象1883年VanBeneden发现蛔虫的卵和精子的染色体只有体细胞的一半1888年Strasburger,1893年Overton等在植物中也发现受精现象,并证明生殖细胞的染色体也比体细胞少一半。1980年孟德尔在34年前发表的遗传法则被重新发现。1905年Wilson发现性别与染色体的关系,Weissman推测遗传单位有序地排列在染色体上。德国的Borveri和美国的Sutton同时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把染色体行为同孟德尔的遗传因子联系起来。1910年摩尔根(Morgen)证明基因(Gene)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基本单位,并排列在染色体上,建立基因学说。以上大师的研究工作将细胞学与遗传学结合起来,奠定了细胞遗传学的基础。2.细胞生理学的研究3.细胞生化,细胞生物学的形成与发展1933年第一台透射式电子显微镜的建造1940年Joshox在细菌中发现转化现象,Hederberg发现DNA是遗传物质1941年提出一个基因一个酶的理论1950年明确亚细胞结构承担特殊的生化功能1953年WatsonCrick发现DNA双螺旋结构,1958年Crick提出中心法则1961年NiceuberyMotthad确定了每一种氨基酸的密码;JacobMonod提出操纵子学说。1965年第一本CellBiology出版1983年Alberts等编写“MolecularBiologyoftheCell”1986年Darnell等编写了“MolecularCellBiology”1990年我国用自己研制的扫描隧道电子显微镜首次观察到变性的噬菌体DNA的结构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加入,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的渗透融合,使得细胞学的内容更加丰富,从而使细胞生物学诞生,细胞生物学,生命体是多层次、非线性、多侧面的复杂结构体系,而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有了细胞才有完整的生命活动。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结合起来。,主要内容,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重要生命活动: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生物膜与细胞器的研究细胞骨架体系的研究细胞增殖及其调控细胞分化及其调控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细胞的起源与进化细胞工程,总趋势,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包括分子遗传学与生物化学)相互渗透与交融是总的发展趋势。,重点领域,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主要是非组蛋白对基因组的作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相互关系及其调控细胞信号转导的研究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1997年SCI(ScienceCitationIndex)收录及引用论文检索,全世界自然科学研究中论文发表最集中的三个领域分别是:细胞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细胞凋亡(cellapoptosis);基因组与后基因组学研究(genomeandpost-genomicanalysi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在1988年底发表的一份题为什麽是当今科研领域的热门话题?(“Whatispopularinresearchtoday?”)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全球研究最热门的是三种疾病:癌症(cancer)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爱滋病和肝炎等传染病(infectiousdiseases:AIDS,hepatitis)五大研究方向:细胞周期调控(cellcyclecontrol);细胞凋亡(cellapoptosis);细胞衰老(cellularsenescence);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DNA的损伤与修复(DNAdamageandrepair),“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主要学术刊物CellScienceNaturePNAS(ProceedingsofNationalAcademyofScience)JournalofCellBiologyTrendsinCellBiologyPlantCellMolecularBiologyoftheCellJournalofCellScienceCellDeathandDifferentiationCellGrowthandDifferentiationExperimentalCellResearch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遗传学报植物学报动物学报解剖学报微生物学报CellResearch等,AlbertsBetal.EssentialCellBiology.NewYorkandLondon:Garlandpublishing,Inc.1998AlbertsBetal.MolecuarBiologyoftheCell,3rded.NewYorkandLondon:GarlandPublishing,Inc.1994BeckerW.M.etal.TheWorldoftheCell.FourthEd.TheBenjamin/CummingsPublishingCompany.2000GeraldKarp.CellandMolecularBiology:conceptsandexperiments,2ndEdition.PublishedbyJohnWiley&Sons,Inc.1999LodishH.etal.MolecularCellBiology.4thEd.ScientificAmericanBooks,Inc.2000.,郑国昌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翟中和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2000王金发主编细胞生物学科学出版社出版,200年。汪德耀细胞生物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8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年第二版汪仁等细胞生物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1998郑国昌,翟中和细胞生物学进展,1989,1991,1994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动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997,1999宋雪明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细胞的发现,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obertHooke,1663-1703)创造了第一台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显微镜。软木塞-小室-cell-细胞,1838年,德国植物学家Schleden发表了植物发生论,指出细胞是构成植物的基本单位;1839年德国动物学家Schwann发表了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论文,指出动植物都是细胞的集合物。Schleden和Schwann两人共同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