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训练.doc_第1页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doc_第2页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doc_第3页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doc_第4页
初中语文阅读训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活动练习题目:生活是一部教科书。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3分)(1)用一句话概述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备受青睐,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参考答案】:(1)要求点明节日名称和相应习俗,并说出其寓意。答案示例:清明扫墓,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中秋吃月饼,象征团团圆圆。 (2)有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语言通顺,即可酌情给分。(1)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 ( ) 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 ( ) (2)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问题。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项目对象认可度快乐度结果节日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春节高高中高中低圣诞节低中高低中高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2分)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2分)结合“相关链接”,就如何“保卫”传统节日提出你的建议。(3分)【答案示例】1.青年人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答出“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或: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认同度高,对中国传统节日认同度低”即可得2分。只单方面答出对“洋”节日或中国传统节日的认同度情况,得1分。2.【答案示例】“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好奇和求新的心理。或:认同感高的“洋”节日生活气息和人文色彩较浓厚,符合人们的情感需要和精神追求。评分标准:能谈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得2分。3.【答案示例】加强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评分标准:有自己的见解,言之有理,语言简明、顺畅即可得3分;直接引用链接材料中的语句,酌情给分。相关链接:a.早在一千多年前,从中国起源的端午节就传到了韩国。从1967年开始,“江陵端午祭”就被韩国定为“重要无形文化遗产”,受到国家的保护与扶植。后又经过二十多年的精心准备,韩国的“江陵端午祭”于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及无形遗产”。b.2006年春节前夕,著名民俗学家高有鹏教授发表了保卫春节宣言,提出要保护春节等民俗节日和传统文化。他认为,文化不仅是一个民族的传统而且是一种尊严。针对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他认为“这既是中国文化的光荣,也是我们这一代的尴尬。”c.一些传统节日的衰微不是因为节日本身太过陈旧,而在于我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变化。对于传统节日文化的弘扬而言,真正有用的永远是我们愿意并能够将之作为生活的一部分。你的建议:_【答案示例】加强保护传统节日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增强保护意识。或:加大政府保护和扶植力度,尽早将一些重要且影响较大的传统节日纳入“申遗”程序。或:进一步加强国际间文化交流,扩大中国传统节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认同感。或:保护传统节日也要树立品牌意识,可精心打造一批知名节日。或:应坚持继承、保护、改造、创新并重原则,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其更生活化,人文化。8.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此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目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目”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调查对象调查项目中 老 年 青 少 年 城镇居民乡村居民城镇居民乡村居民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73.8%95.5%58.3%70.1%更喜欢过西方节日26.2%4.5%41.7%29.9%(1) 根据上表得出结论: (2分) 在我国中,中老年人比青少年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 在我国中,城镇青少年比乡村青少年更喜欢过西方节日。(2) 对国务院的举措,你所持的态度及理由:(2分)态 度:赞同理由: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有利于培养亲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丰富百姓的生活。【答案示例】1. 在我国中,中老年人比青少年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 在我国中,城镇青少年比乡村青少年更喜欢过西方节日。2. 赞同;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有利于培养亲情;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有利于丰富百姓的生活。4近年来,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请你参加相关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活动一:我的发现探究下列材料,简要写出你得到的结论。材料1:2007年12月16日,国务院颁布了修订后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办法规定,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材料2:2008年初,浙江省确立了14个传统节日标志地:绍兴(春节看祝福)、海宁(元宵看灯会)、余杭(端午赛龙舟)、开化(中秋舞草龙)材料3:衢州西安高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目前能表演衢州西安高腔的专业演员已经很少。探究结论:活动二:我的观点对于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你赞同哪一种?简述理由。观点1: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应该保护。观点2:时过境迁,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被淘汰也很正常。观点理由:活动三:我的体验衢州在传统节日中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贴对联、清明扫墓祭祖等。谈谈你在其他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麻糍节等)中参加过的民俗活动以及你的感受。示例:清明节,家人们会聚在一起,扫墓祭祖,踏青游玩,吃清明馃。这个日子里,有怀念逝去亲人的感伤,有家人团聚的欢乐,也有享受春光的惬意。体验感受:(2008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答案示例】探究结论:我国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数量多、内容丰富,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在传承上还存在危机。(2分,三点中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即给2分,意思相符即可)观点理由:赞同观点1,理由如元宵节闹花灯、中秋节赏月等传统民族节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民族凝聚力的增强),应该大力保护。赞同观点2,理由如某些传统节日和民俗文化已远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所以被淘汰也是正常的。(2分,言之成理即可)体验感受:略。(2分,写出民俗活动内容给1分,写出感受给1分)5.(荆州)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一:对联集锦(2分)请根据同学们收集的节日对联,写出相关的传统节日。元夕玉烛千门乐,宵月花灯万户明携手接队放风筝,怀亲垂泪烧纸钱活动二:节日探源(2分)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一则调查材料: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现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活动三:端午采风(2分)继4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已启动“端午节”申报世界非遗程序。日前,该项目已由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递交申报表,申报端午节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假如荆州电视台有么子,说么子栏目记者就此活动采访你,你将发表怎样的观点?活动四:中秋赏月(4分)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完成下面各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分)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以积极乐观的旷达情怀作结。(2分)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答案示例】5.活动一:元宵节、清明节(每空1分,共2分)活动二:现象:传统民俗文化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崇尚西方文化。(1分)原因:媒体宣传不够有关 部门没有定期组织相关的活动西方文化的影响审美价值的多元(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答出两条即得1分)活动三:可围绕如下方面作答:中国“申遗”活 动,虽然迟于韩国,但意义重大:与国际接轨,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欣赏中国;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展示了民众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精神的发扬;有利于亲情、乡情、民族情感的培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丰富百姓 的文化生活等。(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答出一条即得1分,本题共2分)活动四:对月怀人(2分,如果答成“抒发对子由的怀念之情”之类的答案,得1 分);惟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大意相同即可,2分)2010年江苏盐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7、今天是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请你参加下列节日活动。(10分)走近端午(1)请你结合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3分)它从汩罗江的波涛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每一条河川都回荡着振聋发聩的呐喊,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所指的历史事件是:_。下面是一位同学根据上述文字撰写的一副对联,在横线上可以补写的词语是:_。插艾叶清香缕缕飘九州赛龙舟_传四海情系节日(2)请你描述所度过的端午节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或一次体验。要求具体生动,情感真切,不超过60个字。(3分)_ 弘扬传统(3)请你探究下面文字所述现象产生的原因。(2分)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不了解端午,中秋不想回家团圆,对清明的祭奠活动也不以为意,却热衷于过圣诞节等西方节日。_(4)某网站针对上题文字中所说的现象,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题向网友征集公益广告。请你也设计一条(含有一种修辞手法)。(2分)7、(1)屈原投汩罗江自尽,示例:号子声声(2)示例:只见沿河两岸人山人海,彩旗飘扬,唢呐声,腰鼓声,鼓号声,大鼓声,汇成一片,响彻长空。随着一声枪响,两条龙舟犹如离弦的箭飞了出去。一会儿你超过了我,一会儿我超过了你,紧紧咬住。“加油,加油”两岸的呐喊声此伏彼起,连绵不断。队员们拼劲全力,奋勇争先。(3)原因:对传统节日宣传力度不够,传统节日缺少新的活力。(4)示例: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姥姥的端午十余年前的五月,姥姥忙碌完生命里最后一个端午,便匆匆离去。此后每自清明夜始,随着金银花的细碎步声,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物质极度贫瘠的岁月,端午,在童年的期盼中,总是姗姗来迟。等待中长大的日子,不知何时,青苇已隔夜盈尺。端午,似一株凌虚而至的瓦楞草,无声无息落在老家的瓦房上,就在某个清晨,姥姥推醒了还在熟睡中的我们,她说,粽子熟了。烧了一夜的灶火已渐燃渐熄,大锅里还咕嘟嘟冒着些微的水泡,粽香漫过那口大锅的四周,弥漫在农家小院上空,萦绕在孩子渴望的小嘴边,飘荡在蹦跳的童歌里。端午粽香,萦绕岁岁年年童谣,我们在姥姥精心赶制的一个又一个端午之后长高。姥姥一双操劳的枯手,渐渐托不住昔日蹒跚的娃儿们,当小弟也站在她身后,声渐雄浑之时,姥姥缓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姥姥的端午,从老家搬到城里,仍旧初始味道。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想念老槐树阴下,几位老邻絮絮陈年旧话,农谚桑麻。姥姥似乎在那一年忽然苍老。最后的端午,姥姥依旧忙碌,她似乎始终是这个节日大会的主持人,任何人都可以忽略和忘记这个日子,唯她不能。我们从各自的家里奔来吃粽子的时候,还丝毫没有感觉到姥姥的端午,将在这里停留。只记得姥姥唠叨了许多,关于谁该谈朋友了,谁该快点结婚了,别让姥姥这么等着。大家听着,都没有在意。端午后几日,姥姥在一个深夜忽然丢下大堆未了的心事,匆匆撒手而去,我守在她床边仅仅一步之遥,却空着两手没留下老人家只言片语。次年端午,凝重在无限哀思里,大家小心翼翼躲闪着,似乎稍不留意会不慎碰落太多的哀伤。谈话间,说到童年,那苇塘、蛙鸣、老家的土炕、邻家小孩憨态可掬的猫头小布鞋小弟忽然一句“一到端午,就想起姥姥来。”大家顿住了,都不说话,大弟站到阳台,低头点起一支烟,妈妈肩头抽动,不知谁的眼泪叮咚掉在米盆里,落在一只只秀气的青粽上姥姥赐我农家巧手,包粽的“工艺”代代相传,粽香飘进以后的日子。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濡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不禁想起眉清目秀,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初见有股矜持的冷,一身素衣隔岸浅笑低吟,柔骨而就、甜而不腻,那种感觉在常久的凝睇里埋藏,永远都蛰伏在心灵深处不会消失。娴静的汨罗江,从远古走来,走近几千年光阴。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选自散文百家2006年03期12第节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了哪些作用?请作出具体分析。(4分)13第节和第节画线的内容分别表现了姥姥什么样的感情?(4分)14文章的第小节用了整整一段的篇幅写“淡妆行走在阡陌上的秀丽村姑”,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什么作用?(6分)15这篇散文回忆姥姥,姥姥应该有很多事情可写,但只选取了过端午、包粽子一件事来写,请探究作者这样选材的好处。(6分)【参考答案】12答案:以粽香为触发点,引发下文对姥姥一生种种深情美好的回忆;写姥姥的絮语,轻轻的动作,高度凝练、传神地概括了姥姥对儿孙辈呵护有加的高贵品质。13答案:(1)第节画线内容中的“一笑白头”,表现了姥姥的慈爱、善良;对自己耗费毕生心血呵护儿孙辈健康成长的满足。(2)第节画线内容中的“呆坐”,表现了姥姥对安闲、挤压的城市生活的不习惯;对乡间农家朴素、清静生活的怀念。14用美好的想象,再现姥姥年青时的美丽形象。从外形上衬托了姥姥的美丽,使姥姥的形象更加完整丰满。形象地表明了姥姥的美好品质代代相传。15使文章笔墨更为集中,能在有限的篇幅内生动细致地刻画出姥姥的可敬形象。使文章的线索更为明晰,通过不同时期过端午、包粽子的事情,形象地展示了姥姥勤劳的一生。使姥姥这个人物更具有鲜明的个性,姥姥的勤劳、善良、智慧、慈爱,全都融合在端午这个特殊的节日氛围里,化为清清的粽香,萦绕在儿孙的记忆里。使作品更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气息。明确传达出“端午”作为中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影响。(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镇江市2010中考阅读理解)15、通读全文,说说本文除了写“我”童年时的“姥姥的端午”外,还写了哪些“姥姥的端午”?(3分)16、体会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分)(1)临近粽香五月,便有姥姥的絮语叮咛,踱着疲惫的小脚,轻轻推门,轻轻走近,拾起床边垂落的被角,为我一掩再掩。(2分)(2)而安逸清闲的市民生活,狭窄的蜗居,使姥姥呆呆地坐在门前,想念乡间,想念宽敞的农家小院,鸡鸣犬吠,想念清晨趟着两腿露珠,一双巧手侍弄过的黄瓜架、葡萄秧。(3分)17、赏析下面的句子。(3分)姥姥的端午永远是其中一尺鲜洁的水,涤荡着我生命的五月,走过多少年,芬芳多少年。18、本文的题目是“姥姥的端午”,第9段看似与“姥姥”无关,实是文章独具匠心之处。请仔细揣摩,分析这样写对刻画姥姥的形象有何作用。(4分)19、端午节是我们大家的节日,本文为什么说它是“姥姥的端午”?请作分析。(4分)参考答案:15、(1)“从老家搬到城里”时的“姥姥的端午”(2)姥姥生命中“最后的”“姥姥的端午”(3)姥姥去世“次年”的“姥姥的端午”(每答对一个得1分)16、(5分)(1)(2分)运用细节描写(1分,答“运用反复修辞”也可),刻画出姥姥生怕惊醒“我”而轻手轻脚的样子,表现了她对儿孙的关爱(1分,答出“关爱”即可)。(2)(3分)运用神态描写(1分),写出姥姥进城后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对乡村生活的怀念(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表现了她的勤劳(1分)。(意思对即可)17、(3分)运用比喻修辞,把“姥姥的端午”比作“一尺鲜洁的水”(1分,答出比喻修辞即可),形象地表现了姥姥勤劳、能干、慈爱的品格(1分),她的品格将永久地激励、影响着“我”,让“我”永志不忘(1分)。(意思对即可)18、(4分)(1)运用想象和虚写,描写了姥姥年轻时的秀丽想象。(1分,答出“想象”或“虚写”即可)(2)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姥姥年轻时秀丽的形象。(1分,答出“环境烘托”即可)(3)用村姑的秀丽来衬托姥姥品质的美好。(1分,答出“衬托品质美好”即可)(4)补写出姥姥的外形,使姥姥的形象更加丰满。(1分,答出“补写外形”或“形象丰满”即可)(每答对一点得1分)19、(4分)(1)“姥姥的端午”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1分)(2)本文刻画的对象就是姥姥,所以用“姥姥的端午”为题。(1分)(3)运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使文章笔力更加集中。(1分)(4)“姥姥的端午”是个意象,文章就是通过这个意象来刻画人物的。(1分)(5)“姥姥的端午”凝聚着我们对姥姥的感激和怀念之情。(1分)(每点1分,答出任意四点,意思对即可)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试题1题目: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宇数不限)( 示例:营造绿色城市 呵护地球家园 答: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答: (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 答: 参考答案: (1)示例一:弘扬中华美德 感受母爱亲情 示例二:感受母爱 报答母恩(2)示例一:孟母 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孟子成为古代杰出的思想家与他母亲的教育是分不开的,孟母教子成功的例子可作为后人的典范。因此,我推举孟母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 示例二:岳母 岳母刺字,教育岳飞精忠报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代代相传,热爱国家、报效祖国在当今时代仍需要发扬光大。因此,我推举岳母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 示例三:冰心 她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她的作品主题之一就是歌颂伟大的母爱,她的作品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因此,我推举冰心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3)示例:妈妈,小时候,您给我洗了无数次脚,我时时感受着您的抚爱。今天是我国的第一个母亲节,我想给您洗一次脚,回报您对我的养育恩情,请您答应我,好吗?2.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写出有关母爱的古诗一句. 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2句) 3.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温馨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下面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吧!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名和一两句歌词,并加以品析。 送给母亲的话请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为理智的母爱提一条建议为了让天底下的母爱得到最理智的回报,请你为母亲在子女的教育上提出一条建议。 4.联系下面有关母爱的名言,完成下列题目。A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B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 C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D慈母的胳膊总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1)选择其一句名言谈谈你的理解。我的理解: (2)随着年龄的增长,“母爱”变得有时让你难以理解,很多同学认为和母亲产生了代沟,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说服你的同学呢? 我这样说服: (3)班级要举行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套方案。我的方案: 4参考答案:(1)围绕赞美母亲展开即可。(2)提倡“换位思考”,言之成理即可。(3)方案具体,条理清楚,有操作性即可。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汶川地震后,救援队员透过一堆废墟的间隙,看到一个女人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救援队员确认她已经死亡 后又发现她身下有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婴儿毫发未伤。之后,随行的医生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包裹婴儿的被子里,屏幕上有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 (1)某班办以“抗震救灾”为内容的手抄报,其中一个版面以上述材料为内容,请你为此版面设计一个栏目名称。(不超过6个字)_ (2)请你以编辑身份在这个材料后写一则感言。(不超过50字) 6.参考答案:(1)母爱无疆,母爱千秋(概括恰当即可)(2)示例:“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要珍惜母爱,感恩母爱,更要成人成才回报母爱。7.下面是学校宣传栏里登出的一则来自灾区的报道,请你读后写一句感言。 爱的姿势(节选) 救援人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废墟的间隙,救援人员看到她以膝跪地,整个上身向上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得变形了,看上去有些怪异。 经过努力,救援人员小心地把埋压她的瓦砾清理开,在她的尸体下发现了一个包裹在红色带黄色小被子里、三四个月大的婴儿。因为有她的身体的庇护,婴儿毫发无损。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给婴儿做检查里,发现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地扛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感言:_ _ 7.参考答案:平凡的母亲,伟大的母爱 8.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在2008年5月11日母亲节前,雏鹰中学九年级班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吧! 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下面请你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 2008年母亲节刚过,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却经历着磨难,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撼中华。请你写一句话为最伟大的母亲祝愿。 示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8.参考答案: 示例:道不尽的母爱!母爱无声惊天地!天地宽大,父母恩大。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梦里常回针牵线,晨起来不期饭透香。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2分)示例:步骤二:各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或各专题活动小组展示他们小组的成果;各个小组长代表小组进行交流。)步骤三:全班评价。(或:班上评委组进行评价;老师点评;评委组评价并宣布评价结果;教师评价并宣布评价结果)(步骤设计合理,具有一定逻辑性,表述清楚即可。)(2分) 示例:小男孩妈妈的行为影响(教育)了他,使他学会了孝敬(感恩)。母爱是无私的,母亲终日为我们操劳,我们应学会感恩,从小事做起,从当前做起。“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孝心长驻,孝敬母亲。母亲为我们无私付出,我们不但要有孝敬母亲的感情,更要把这种感情化为关爱母亲的实际行动。(围绕其它亲情谈亦可,但同样要抓住“感恩”“报答”“孝敬”“关爱”等关键词。)(2分)示例:中国,挺住!四川,雄起!让无数的爱,点燃祖国母亲继续前行的希望吧!灾害无情,你我有情,让我们共筑爱的长城。在危难中众志成城,在困难中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地震无情,襄樊有爱!(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