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总结_第1页
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总结_第2页
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总结_第3页
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总结_第4页
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7 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总结 南湖中心小学社会公德教育总结 南湖中心小学自从启动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以来,按照学校的德育计划,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此次活动的目的是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公德教育,教育学生从小遵纪守法,争做合格的小公民 。在活动中,大队辅导员根据 “ 小公民社会道德行为五小行动 ” 的具体要求,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讲解了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合格小公民。 本次活动让全体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一定要遵守社会公德,做合格小公民。 潇浦镇中心小学 邀请何跃娟思想道德教育 讲座活动总结 此次活动教育了学生从小遵纪守法,争做合格的小公民。在2 / 17 活动中,学生们认真地倾听着何跃娟老师的教导,何老师联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实际讲解了如何做一个真真正正的合格小公民。 本次活动让全体学生受到了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教育,主题活动结束后,学生们纷纷表示在今后一定要遵守社会公德,做合格小公民。相关活动图片如下: 大八里小学社会公德教育活动计划 2016 学年度 一、指导思想 讲公德,不仅是人性完美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更是社会得以维系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新世纪不断深化和拓展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提高公民素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中央颁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学校作为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应义不容辞地将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3 / 17 会主义的新世纪合格人才作出贡献。 二、教育要求 1、 以学习为先导,提高思想认识 、印发、组织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深刻理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明确 “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的基本道德规范,了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组织观看电视系列剧我跟你说 少年犯的自白,引导学生明确:违背公德是可耻的行为,久而久之,便会发展到犯罪。 、组织教师观看话说教师职业道德录像片。以优秀教师在教书育人、推动素质教育过程中的模范事迹,引 导教师准确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内涵,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2、 以活动为载体,落实教育内容。 、大讨论,明方向。 4 / 17 各班要通过主题班会、演讲会、辩论会等形式,在青年学生中 开展 “ 我们应以怎样的社会公德开创新世纪 ” 的讨论活动,深刻反省思想行为中存在的有损社会公德的现象,挖掘思想根源,探讨如何唤醒我们的公德之心,并如何将公德之心化为公德之举,明确在享受公德带给我们的安乐、幸福、愉悦、美满的同时,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讲公德,而讲公德应该 “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 。 、抓宣传,造氛围。 要利用广播台、黑板报、报窗、团日活动等阵地,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青年学生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坚决批评各种不道德行为和错误观念,帮助人们辨别是非,抵制假恶丑。利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如演讲比赛、辩论赛、公德知识抢答赛、征文活动等,利用节假日,大星期等课余时间组织专题活动,如 “ 孝敬日 ” 、 “ 社区服务日 ” 、 “ 绿色环保日 ” 等,在全校营造一个推进道德教育的良好氛围。 、明规范,知礼仪。 纲要指出:坚持贯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5 / 17 建设 是学校进行道德教育的着眼点。在日常生活的最细微最平凡处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意义深远。政教处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活动,将规范灌注到全体学生的头脑中,使其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什么是必须提倡的,什么是要坚决反对的,要使所有不良风气为全体学生所不齿,告别一切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弘扬学校积极向上的优良风气。要利用升国旗、唱国歌、国旗下讲话以及三项竞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节、礼貌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身道德修养,变遵守规范的他律行为为自觉行动。 、有计划,重实践。 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全体师生都必须参与到道德建设过程中来,以 “ 为做合格公民,先做合格学生 ” 、 “ 为育合格公民,先做合格教师 ” 为本次活动的核心,团委、政教处、班级、个人都要制订详尽可行的活动计划,明确具体标准,确定落实措施,力求取得实效。在实践过程中,要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从我做起,争做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好公民。 6 / 17 二、具体措施 1、 加强领导。学校成立社会公教育领导小组。 组 长:王立军 副组长:邢怡 李敬军 鲁教荣 (转 载于 : 海达 范文 网 :小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总结 ) 组 员:各班班主任 成立由学生干部组成的学生督查小组,自我监督,自我管理,在活动中教育自己,完善自己。 2、 设载体。各部门,班级要根据实际情况,创 设活动载体,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提高教育效果。要定期进行道德状况调查,设立道德举报投诉信箱,自觉接受监督。 3、 以考评为手段,确保教育效果。 各部门要做好活动总结工作,及时发现,树立身边的典型,以身边的真实生动的人、事教育学生。学校将组织力量对本次教育活动进行检查评估,重点是各部门 、个人对社会公德7 / 17 建设的认识是否到位,活动计划是否落实,工作措施是否有力,活动开展是否顺利。并将对本次活动成果进行一次汇展,表彰在本次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小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育讲座讲稿 李俊小学政教主任:杨占军 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育方面的知识。提起小学生社会公德和养成教育这个概念,有好多同学还不清楚,下面我就首先对这个概念给同学们解释一下。 所谓社会公德就是指人们在履行社会义务或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活动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与 “ 私德 ” 相对。公德指与组织、集体、民族、社会有关的道德,私德指个人品德、作风、习惯以及个人私生活中的道德。社会公德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根据共同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如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诚实守信、救死扶伤等。 8 / 17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 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 “ 知、情、意、行 ” 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养成教育虽然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 “ 实 ” 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 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上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 ”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 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 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 ” 中小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 下面是广大同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 1、习惯影响。不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上学之前形成的某些不良习惯,如顺口说粗话、大声喊叫 、见人爱动手动脚等,虽然经过老师提出要求,知道必须遵守行为规范,但是由于旧习惯的影响,对新的要求还不适应,在一定情境9 / 17 下,旧习惯会不知不觉地表现出来。生活上,睡懒觉、不叠被子、抽烟喝酒、攀木折花、随地乱扔垃圾;物质上,搞攀比、高消费等,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2、观念模糊。例如有些同学把遵守纪律看成是软弱怯懦,把尊敬老师看成是溜须拍马,把损坏公共财物看成是英雄行为,把帮助同学打架看作是 “ 行侠仗义 ” ,对同伴好友的违纪行为不加劝阻而提供方便。这些都是是非观念不明,爱憎情感不强的具体表现。 3、任性执拗。有些同学在家长的过分溺爱下,娇生惯养,一不顺心便用大声哭叫、摔打东西、耍小脾气等手段对家长要挟,而家长对此不加批评教育,反而迁就屈从。长此以往,滋长了孩子任意妄为的脾气。也有的家长生怕孩子外出吃亏,唆使孩子骂人打人,殊不知这种教育正是自己使孩子变得野蛮。这样的孩子进入学校,很难接受各项规章制度 的约束。加上对群体生活的规矩理解不够,以为跟家里一样,遇事有父母撑腰,所以就敢于大胆违反纪律。相反,在家经常受父母批评和打骂的学生得不到关爱,就会灰心失望,自暴自弃,这就更容易形成执拗的性格。 4、明知故犯。这种情况在低年级学生较为少见,而在高年10 / 17 级学生身上却表现明显。这类学生熟悉纪律要求,也知道这些要求合理正确,但他们拒绝接受纪律的约束,对老师提出的纪律要求很反感,认为老师小题大做,吹毛求痴,从 而 抱着对抗的情绪,有意不遵守纪律。这样的学生大错虽然不犯,小错却接连不断。例如:乱仍垃圾、自习课交头接耳、校内骑车等。 5、品质不良。少数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黑白颠倒,感情冷漠 ,经不起利诱而发生盗窃、吸烟、喝酒等行为,这已不是一般学生违纪的问题,而是临近刑事犯罪的边缘,这是一种危险的信号,如不及时接受教育和悔改,其发展前途很可能会走向犯罪。目前,违法犯罪趋于低龄化,这不能不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面这些情况就是我们同学们中间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良的现象,那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克服和改正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同学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 .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已再熟悉不过了。在我们的小11 / 17 学生日常行为规划中,一些公共场所里,也经常可以看见这类标语,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如何做呢? 文明行为要求: 1、与人交往讲普通话要使用礼貌用语,面带微笑打招呼。笑脸待人,是亲切、敬重的表现。 2、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每日初次见面宜相互问候,学生见教师应鞠躬问好,同学之间应互相问候。 3、有领导、教师来校指导、听课 ,见面要立正鞠躬问好,遇到来者找不到地方要主动带路,在别人说 “ 谢谢 ” 时,应说 “ 不用谢 ” 。 4、有教师听课,要提前到指定教室坐好,安静等候上课;下课时,要让听课教师先走。 5、自觉维护公共场所安静及正常秩序,不追逐打闹、起哄。 6、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物,不攀折花木,践踏草地,不浪费水电,污损课桌椅、图书、门窗、墙面、扶栏等。 12 / 17 7、文明用餐,不乱倒饭菜,不吸烟,不边走边吃。 8、讲究清洁卫生,不乱丢杂物、果皮、纸屑,遇有垃圾杂物,主动拾起放进垃圾桶 ,保持校园整洁美观。 9、男女同学交往举止要得体,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拉帮结派。 10、遵守校内外交通秩序,自觉遵守门卫制度,出入校门要下车,校园不准骑车,不翻越围墙栏杆,不乱停放车辆。 二 .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调整相互关系的最一般的行为规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信人者人恒信之。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时时快乐、事事顺心,难免会遇到这样和那样的困难和问题,总有需要人帮助、救济的时候。这就需要人们之间互相帮助,扶危济困,乐善好施,以助人为乐。对不法行为,每个公 民都应当分清是非,挺身而出,智斗勇斗,见义勇为,都有责任和义务自13 / 17 觉维扩社会治安。 三 .爱护公物 爱护公共财物是社会公德极其重要的内容。 爱护我们的校园、爱护校园里的一切公 共财物,是一个人自身道德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公德在校园里的体现。作为中学生来讲,我们应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但 是在我们中间,还是有一部分同学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学校的纪律,损坏学校公物,比如:有在崭新的课桌上乱贴广告纸张、 用笔乱写、小刀乱刻的;有拳打脚踢、开门不用钥匙而将教室门窗损坏的;有把教室黑板、开关插座盖板砸碎的;有对准洁白的墙壁乱打篮球的;有把易拉罐、方便面袋故意堵塞下水道的;有开电灯,人走后不关的;更有吊扣篮筐、拉拽篮网使得篮筐折断的,等等,虽然这些现象只是少数,但都是令人深恶痛绝的行为。况且,这些行为是危险的,轻则擦伤皮肉,重则伤筋动骨,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要立即停止、制止、禁止。 14 / 17 同学们,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她。美丽和谐的校园,要我们大家共同来营造,为了使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我们必须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小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力所能及的行动来保护环境: 1 坚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树立爱自然、爱环境、讲卫生的良好环境道德,并处处去影响他 人,带动他人共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2 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努力促进环境改善。一种是直接参与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以间接接的方式来推动环境保护。 3 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在我国,有许多小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起了监督污染、保护环境的责任。 4 做好宣传工作,唤起全社会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作为小学生,既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又要做宣传环保的使者。 四 .遵纪守法 15 / 17 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纪律,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们要能顺利地进行社会活动,就必 须要有规矩可循,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人们只有依照法律、法规及纪律的有关规定行事,才不妨碍他人的正常活动,也保障自己所要从事的某项活动;才不会绐社会和他人造成损失和伤害,保持社会公共生活相对稳定巧和谐,并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遵纪守法反映了人们的共同要求,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利益。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自觉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纪观念,自觉用法纪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自觉履行法纪规定的义务,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违法乱纪现象作斗争, 并能正确运用法纪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真正做到知纪懂法,遵纪守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学生社会公德与养成教育,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懂得什么是社会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并且知道以后应该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力争做一个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