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1页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2页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3页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4页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40 小学语文第四册全册第四单元教案 13 和时间赛跑 教材分析: 和时间赛跑是一篇散文。 “ 我 ” 因外祖母去世而悲伤不已,后来听了爸爸的一席话,看到太阳落山、鸟儿的飞行等自然现象,明白了为什么要珍惜时间 ,从 “ 我 ” 和时间赛跑的经历中体会到怎样珍惜时间。 课文语言清新、淡雅又略带忧伤情绪,把无影无踪的时间写成了可以觉察到、并在行动中可以抓得住的东西。细细品读课文,不难发现,第四自然段爸爸说的那段话,围绕 “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 ,用先总后分的构段方式,形象地说明时间是 “ 一去不复返 ” 。为此,要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时间的宝贵,读中感受爸爸的表达方式。同时,课文中有许多词句非常恰当地表达了我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咀嚼那些格言和形象生动的词句,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感受珍惜时间的意义。 教学目标: 1、学会 10 个生字,正确读写 “ 忧伤、哀痛、持续、安慰、日月如梭、狂奔、受益无穷、假若 ” 等词语。 2、朗读课文,体会 “ 我 ” 的感情变化,并且有感情地用朗读来表达。 2 / 40 3、通过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4、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时间的宝贵, 搜集并积累格言、含义深刻的句子,初步学习积累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感受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说说对 “ 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 的理解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四单元学情分析: 教学预设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质疑课题: 1、猜猜老师有几岁?老师非常羡慕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再也回不到像你们一样的年龄,过快乐的童年生活) 2、童年不能再回来了,真有点伤感。不光是老师,同样是孩子的你,学习这篇课文后,也会有同样的感触。看老师写课题,齐读 课题。(和时间赛跑) 3、学习 “ 赛 ” ,赛跑就是什么?你跟谁赛跑?结果怎样?当时心情怎样? 4、这篇课文说的是和什么赛跑呢?再读课题(重音落在 “ 时间 ” 这个词)。 读了课题你的脑海中冒出什么问题呢? 3 / 40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比呢?谁和时间赛跑 ?为什么和时间赛跑 ?比赛结果怎样? ) 5、师: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抓紧时间打开课本吧 ! 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词语检查: 第一行,这些词语都在描写什么? 第二行, “ 光 阴 ” 指的是什么?这句格言告诉我们 第三行, “ 梭 ” 是什么呢?(看图理解) 这两个词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3、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随机指导难读的句子;理解 “ 忧伤 ” 、 “ 与其 还不如 ) 4、同桌互读。 读了课文,说说你解决了刚才提出的哪几个问题?(初步了解:谁和时间赛跑?结果怎样?)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初步感受时间一去不复返 1、至于为什么要和时间赛跑,先读读爸爸对我说的那段话吧。(课件出示爸爸的话) 自由读读,爸爸要告诉我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先体会总起句,也可以先理解昨天、 童年、外祖母永远不回来的几个分句。) 4 / 40 “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 爸爸说的是哪些事物不会回来了呢?(质疑,引导读下面的句子) 引导学生读懂,什么永远不会回来?(昨天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人长大了,童年永远不会回来了;外祖母去世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 2、总结:怪不得爸爸说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就叫 “ 一去不复返 ” 。(板书) 3、快乐的童年,最最疼爱我的外祖母永远不回来了,爸爸在说这些话时,是怎样的心情呢?你体验到了吗? (哀伤、悲伤、难过 、伤心、无可奈何 ) 你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自由练习。 4、指名读 5、评议中体会每句话的句尾的 “ 了 ” 的作用。(你读得老师的心酸酸的,你能读得那么好,是因为捕捉到一个字,那是个什么字呢?每句话的句尾都有个 “ 了 ” , “ 了 ” 字含着爸爸的伤心、无奈、难过,把爸爸沉痛而复杂的心情表达出来了,让我们带上这种心情一起再来读读爸爸的话。(有条件可以配乐读,读的声音轻一点,语速慢一点) 四、学习第 5 自然段 1、师生引读第 5 自然段 爸爸等于给我说了一个 5 / 40 这个谜比 比 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 买寸光阴 ” 、 “ 光阴似箭、日夜如梭 ” 都是在说时间很宝贵,可作者为什么要重复用?请你再读读这段话,你又有什么感觉? 3、说不出滋味,说的是什么滋味呢?你能说说吗? 4、齐读。(带着这种说不出的滋味来读读) 五、学习生字 六、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 2、抄写关于时间的名言 3、语文课堂作业本第 2、 3 小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交流抄写的名言 2、熟读课文 二、学习 6、 7 两个自然段,再次感受时间一去不复返 1、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有没有明白爸爸说的话呢?有没有发现一些事物也永远不回来了呢? 2、出示 6、 7 两个自然段,自由读读,指名回答。 文中的 “ 一寸一寸 ” 为什么不说 “ 一寸寸 ” ? 6 / 40 你眼巴巴地看着太阳一寸一寸沉进山头,你的心里有什么感觉呢? (着急、多么舍不得、无可奈何 ) 3、师生引读: 太阳一寸一寸地沉进了山头,就知道一天 真的过完了。 虽然明天 还会有新的太阳 但永远不会有 今天的太阳 (是啊!到了第二天,新的一轮太阳升起来了,但昨天的太阳永远都不会回来了。) 同时, “ 我 ” 也感悟到 “ 飞翔的小鸟 ” 永远不会回来了。这么美好的东西永远都不 会回来了,想留留不住,想挡挡不了,“ 我 ” 是多么着急,多么不舍呀!(有条件的配乐读 6、 7 自然段) 4、师再一次总结:在爸爸的启发下,我看到太阳落山、鸟儿飞行等现象,自己明白了时间是一去不复返。怪不得爸爸曾对我说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三、学习第 8 自然段,感受 “ 我 ” 是怎样和时间赛跑的 1、师:时间一去不复返,时间过得飞快,此时作者明白了爸爸的话 他要紧紧抓住眼前的时间,他要和时间赛跑。 2、课文中那些段落具体写我和时间赛跑呢?(课件出示第8 自然段) 3、写了我和时间赛跑的哪几件事呢 ?跑赢了吗?自由朗读。 7 / 40 4、指名回答。(教师相机小结) 作者和快要落山的太阳赛跑;(在比赛中赢得时间。) 和西北风比赛;(在比赛中赢得胜利。) 一个暑假的作业,我十天就做完了; 那时我三年级,常把哥哥五年级的作业拿来做。(这样快速学习就是珍惜时间) 5、作者每一次比赛都胜过时间,心里肯定非常高兴,课文中是说 我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6、你怎么来形容这份快乐?(心里美滋滋、乐得合不拢嘴巴、高呼万岁、欣喜若狂、做梦也带着笑 ) 7、带着这份无法形容的快乐来读读。(齐读第 8 自然 段,随机指导朗读: “ 下决心、狂奔、跳起来 ” ) 8、回读 6、 7、 8 自然段,朗读中体会作者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而着急,又因为跑赢时间而欣喜。 四、学习 9、 10 自然段,理解 “ 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 1、作者跑赢了时间,又有什么样的深刻体会呢?默读 9、10 自然段,划句子。 2、交流后,课件出示作者体会深刻的句子,读一读 3、理解 “ 受益无穷 ” , “ 益 ” 是什么意思?那么 “ 受益无穷 ” 呢? 作者到底受到了什么好处呢? 8 / 40 (补充出示林清玄的相关资料) 林清玄小时侯家里很穷,常跟着父亲下地种田。一次田间休息 时,他对父亲说,我长大,就不需要你种田了,我天天呆在家里就能挣很多钱。果然如此,十几年后,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做记者。为了实现作家梦,他十几年如一日,每天早晨 4 点就起来看书写作,每天坚持写 3000 字,每年就是一百万字,就是好几本书,一本书就可以卖几十万册。他终于梦想成真,已经出了 100 多本书,成了台湾最优秀的散文家。 4、学生自由发言,也可以结合名人和时间赛跑取得成功的例子。 5、师予以引导、归纳,引读作者体会深刻的句子 怪不得作者说 怪不得作者说 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我想对好朋 友说 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我想对小懒虫说 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师总结:人或许永远跑不过时间,但可以比原来跑快一些,甚至几步,这几步可能就会创造很多东西,就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就可以让一个人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光辉的瞬间。 五、在练习本上写上对时间的思考 1、可以是课文中体会深刻的句子,也可以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2、指导抄写方法:先读读背背这些句子,再一个短句一个9 / 40 短句地抄写。 (切忌看一个字,抄一个字) 板书设计: 一去不复返和时间赛跑受益无穷 教 学反思: 14 检阅 教学分析 文章向我们讲述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文章的行文线路清晰:先是交待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背景,然后细致描述了两个场景:儿童队员准备参加国庆检阅,商量怎么解决一件 “ 棘手的事 ” ;国庆节那天儿童队员参加检阅的情景。 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很突出。集中体现在文中细致的心理描写: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 阅这个难题。又想使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而后队长打破了10 / 40 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 课文的语言描写也很有特色。从文中几个人物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们鲜明的个性特点,人物形象比较丰满。 教学目标 1、会认文中 5 个生字。会写 “ 俱、博 ” 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 “ 检阅、俱乐部、鸦雀无声、截肢、 ” 等词语。理解 “ 检阅、鸦雀无声、 ” 等词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关键语句的深层 含义,感受大家对残疾人博莱克的尊重和爱护,以及博莱克自尊自强的个性品质。 4、积累文中好的词语。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心理的变化,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关键语句 “ 这个孩子真棒 ”“ 这些孩子真棒 ” 的深层含义,使学生在阅读时初步感受到做人要自尊、自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 课前准备 军队检阅时的图片(录像)、生字卡片、课文插图 11 / 40 教学时间 2 课时 基本操作程序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孩子们,你们见过检阅仪式吗? 2、出 示军队检阅时的图片(录像),学生欣赏。 3、每年国庆节,很多国家都要举行隆重的检阅仪式。在那一天,部队首长、国家领导人、甚至外国贵宾都会观看部队队伍和群众队伍。今天,我们就去波兰首都华沙看一场特殊的检阅。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通顺,遇到生字词可以多读几遍,碰到读不通的句子,要反复读,一定要读通顺。 2、词语检查: 波兰华沙(地名) 博莱克拄拐截肢(用上这几个词语说话) (鸦)雀无声情不自(禁)(填字成词) 3、再读课文,想想:文中哪些段落 就在写这次隆重的检阅呢? 三、学习十、十一自然段,感受检阅的隆重 12 / 40 1、指名读(读得正确) 2、读了之后,让你感受到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再指导朗读 3、出示课文图片,形象感受检阅的隆重,再次朗读 四、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 博 ”“ 羡 ”“ 慕 ” 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 “ 博 ” 左小右大, “ 羡 ”“ 慕 ” 上小下大。注意“ 席 ” 和 “ 截 ” 的笔顺。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感情朗读 10、 11 自然段 2、经过检阅台这么多的队伍中,赢得称赞最多、掌声最热烈的是 观众是怎样称赞的,指名说 3、质疑:听到观众们说的话,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预设:这个小伙子指谁?这些小伙子指谁?为什么观众会说13 / 40 这个小伙子真棒,究竟棒在哪儿?为什么观众后来还要纠正说这些小伙子真棒,他们又棒在哪儿? 二、 “ 这个小伙子真棒! ” 走进博莱克 下面我们就先走进博莱克,去体验一下,他 “ 棒 ” 在何处。谁来把博莱克参加检阅时的情景展示给大家?(学习 12 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 了这段话,现在你知道他棒在何处了吗?学生交流 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觉到的?(肯定、保持一致、目视右方、睁着大眼睛) 你能把他的自信读出来吗? 指名读,师生评价。 3、拓展说话: 人们常说, “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 通过这个镜头,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 当博莱克在练习中摔倒时,他 当烈日高照,晒得博莱克满头大汗时,他 当博莱克在练习中磨破衣服,队员劝他休息时,他 4、引读: 正是他平日的坚持不懈、努力练习,才有了今天的表现 让我们由衷地称赞这个自信、坚强的孩子 三、 “ 这些小伙子真棒! ” 走进儿童队员 14 / 40 过渡:如果说博莱克是靠他的自信与坚强,赢得了观众的称赞,那么儿童队员呢,他们可是手脚健全啊,走的好是应该的,为什么也得到了大家的称赞呢?让我们走进检阅前的那次讨论中去看看、去听听、去想想吧! 1、自由朗读 29 自然段,想想:儿童队员们在讨论什么事?交流 2、他们觉得这件事 (非常难办) 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了这件事难办呢? “ 一些事情已经商定,可是从大家的表情可以看出来,还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商量,但是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 ” 师:既然是重 要的事情,为什么谁都不愿意第一个开口呢?大家这个时候的表情会是怎样的? “ 还有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游行检阅时博莱克怎么办? ” 师:棘手是什么意思?(很难办的事)这件棘手的、非常难办的事情到底是什么?(博莱克左腿截肢了,怎么参加检阅?)如果让左脚截肢靠拄拐走路的博来克参加检阅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如果不让他参加,让他一个人在家休息,那又会怎样? “ 俱乐部里立刻鸦雀无声了。事情确实非常难办,因为博来克左脚截肢了,现在靠拄拐走路。 ” 15 / 40 师: “ 鸦雀无声 ” 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大家不知 道该怎么说,到底让不让他去?) 师:这个鸦雀无声,表面看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其实大家心里正在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让我们发挥想象,让队员们说出 “ 鸦雀无声 ” 背后真正的想法吧!他们这个时候可能会在心里说什么,怎么说?(指名说) 师:是呀,队员们虽然鸦雀无声,但内心却有这么多的话,有这么多想法。出示句子: “ 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 赶紧读一读吧。 师:这种为难不仅通过文字表达,还藏在一连串的问号中。这么多的问号说明了什么?(大家想了很 多方法,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办好,感到很为难)谁能把你的为难传递给大家?(指生读)矛盾的心情,想说又不能说,不好意思说却又不得不说 再指生读 师示范读 再指生读 齐读 我们从队员的表情、语言、内心活动中,感受到这件事是多么的棘手啊! 3、学习队长及队员的话 该怎么办呢,既要使检阅时的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博莱克。队长,队长在哪儿呀,你可是儿童队员的核心啊,你有好主意吗? 16 / 40 队长为什么决定让他参加,还要把他放在第一排?难道你不担心吗?(交流) 队长,你是这么想的吗? 那就请你再一次大声地告诉队员们你的决定 (指生再读)体会 “ 洪亮 ” ,想象队长为什么要用 “ 洪亮 ” 的声音说,从而体会其内心的激动,为自己的大胆决定而自豪。 让他参加比赛,不把他放在中间,不把他放在队尾,还把他放在第一排,说明了他把博莱克当成一名正常的队员来看,这就是对残疾人而言最重要的尊重呀。还有谁想当这样的队长,来读一读这段话!再指名读 想读的同学一起读 队员们听了队长的话,他们同意吗?指名读并指导朗读 我感受到了你很高兴,你高兴什么? 我听出了你的自豪, 你自豪什么? 引读:此时,再也不是沉默的局面,大家的想法都得到了统一,每个队员都欢呼着 其他的队员 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情不自禁地 鼓起掌来。 4、再次回读 正是这些小伙子们的大胆决定,使博莱克有机会参加了检阅,并站在队伍的第一排,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博莱克 17 / 40 看着这自信坚强的博莱克,人们由衷地赞叹 看着这整齐划一的队伍,人们再一次由衷赞叹 想着队员们对博莱克的关爱,人们又一次发出由衷地赞叹 四、自由练笔,实现心灵对话交流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 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那么,就请你们任选一个内容,用你手中的笔,把你现在的想法写下来吧: ( 1)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 2)我想对队长和其他队员们说: ( 3)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教学反思 15 争吵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述了 “ 我 ” 和克莱谛之间因本子被弄脏而发生争吵,最后因克莱谛 的宽容,两人又和好这样一件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要相互谅解、彼此宽容。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18 / 40 序叙述。这是一篇叙事过程比较清晰的记叙文,尤其是对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尤为生动、细致。作者通过对 “ 我 ”争吵后的不安、后悔, “ 我 ” 知错但没有勇气认错的矛盾心态,以及 “ 我 ” 对克莱谛往事的回忆和印象的描写,真实地体现了 “ 我 ” 的个性特征,将一个明是非,却爱面子的“ 我 ” 展现在我们面前。而对克莱谛的心理,作者只通过一个 “ 瞟 ” 的动作就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些心理活动描写的方式是值得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关注的。而 “ 瞟、嫉妒、挨 ” 等词语的意 思则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而父亲说的三句话则可以让学生品读课文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自己所领会到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识字,熟字带生字等方法认识 “ 嫉、妒 ” 等 13个生字,会写 “ 匠、替 ” 等 14 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 嫉妒、挨 ” 等词语的意思。 2创设情境,通过角色体验,正确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逐步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之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点:通过重点词语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主人公的 心理变化。 19 / 40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前阅读爱的教育。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 一、质疑课题,导入 1.师:看到课题 “ 争吵 ” ,你想了解些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谁和谁,为什么,怎样争吵,结果怎样) 2.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自个儿读读课文吧!看看通过读课文,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的词语、句子多读几遍,想 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反馈。 出示词语 正音: “ 哼、侍 ” 利用熟字,记记 “ 嫉、御、瞟 ” 理解 “ 胳膊肘 ” 、 “ 戒尺 ” 的意思,。 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20 / 40 交流质疑提出的问题,梳理文章脉络。 师:把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回答,连在一起,那就是本文的主要意思了,谁来说说? 三、学习 1-4 自然段 1.课文写我和克莱谛争吵的是哪几个自然段呢? 2.课文是怎么写争吵的过程?请大家自己读读 1 至 4 自然段,用横线划出 “ 我 ” 的表现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克莱谛的表现的句子。 3.交流。(随机指导句子的朗读) 描写我的表现的句 子 重点抓住: “ 哼,得了奖,有什么了不起! ” 让学生感受到我与克莱谛发生争吵其实是因为嫉妒,而并不是像课文第一句所说的 “ 并不是因为嫉妒。 ” 描写克莱谛的表现的句子 重点抓住: “ 我不是故意的。 ”“ 你这是故意的! ” 这两句话,让学生感受到克莱谛从微笑到气恼的变化。指导好朗读。 4.师:课文中只用了短短的四个自然段就把争吵的过程写清楚了,就是因为作者把 “ 我 ” 和克莱谛的各自表现写具体生动了。让我们男女同学把这四个自然段连起来读读吧! 四、巩固字词 1.指导 “ 替、缘、愤、戒 ” 等字的书写,认真完成其他生字词语 抄写。 21 / 40 2.熟练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2.复述两人争吵的过程。 二、学习课文的 5 至 8 自然段 1.请大家默读课文 5 至 8 自然段,课文是如何描写争吵之后两人的表现? 2.发现了吗,这四个自然段主要都是在描写什么呢 ?(心理活动 ) 3.请大家自己读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觉得争吵之后我的内心是怎样的 ?(后悔) 4.课文是怎样把这种后悔的心情写清的呢?自个儿再去读读课文。 5.交流: 出示: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是呀,听到克莱谛要在外面等我,我就想到他可能会 打我,能把那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导朗读) 出示: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出示: “ 克莱蒂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 ” 我还回忆往事,想起了他的好,谁来说说他的好?( “ 好 ”的表现有:帮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扛柴扛得多,22 / 40 以及受到我们全家诚心诚意的欢迎,特别是父亲那么喜欢他等等。) 想到这儿我越想越觉得对不起他,甚至有点愧疚了 (引读) “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 ” “ 我 ” 既然想到了克莱谛是个 “ 好人 ” ,又很可爱,也“ 知错 ” ,那就向他去向他认错吧?为什么? 6.指导朗读 师:作者在写 “ 我 ” 的心理活动时,从起初的不安到之后的后悔,还回忆了以前的生活,写了克莱蒂的好,让我慢慢地感觉到了一种愧疚,觉得对不起他,想先认错吧,可是又没有足够的勇气,你瞧,那是多么矛盾的心情!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这段话吧!(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7.师:而克莱谛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 出示: “ 克莱谛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 “ 瞟 ” 是怎样的看 ?做做动作。 “ 从他瞟我的眼神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 。 ” 照理说 “ 我 ” 故意弄脏他的本子,他应该愤怒,却为什么是“ 悲哀 ” ?能给 “ 悲哀 ” 换个词语吗?(悲伤、难过)他感到悲哀的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想想前面发生的事。)看来,当就那么不时地瞟我时,他的内心也在不停地变化,也有那23 / 40 种 不安、后悔、 发现了吗,作者在描写 “ 我 ” 的心里活动时写了长长的一段,而在写克莱谛的内心活动时,就只用了一个简单的动作“ 瞟 ” ,就把内心描写得淋漓尽致,非常生动。 8.来,让我们带着各自的体会读读这两段话吧! 9、师:在这种心情下,克莱谛说 (引读) “ 我在外边等着你 ” ,而 “ 我 ” 也回答 说 “ 我也等着你! ” 此时,我想到了什么? 出示: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y)就是了。 ” “ 防御 ” 就是当别人打你时,自己不还手。 当我听到克莱谛说 “ 我在外边等着你 ” 时,我怎么就想到了防御呢? 带着各自的感受,让我们读读这两个自然段吧! 三、学习 9 至 13 自然段 1.毕竟是心里有事,老师讲的功课我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这种不安、后悔、矛盾的心情一直缠绕着我,课也听不进去,课堂上的等待也变得漫长起来,那种感受用文中的一个字来说那就是 挨。一起读读 “ 终于挨到了放学。 ” 请大家自 己读读 9 至 13 自然段,想想这几个自然段写的又是什么? 2.读了课文后,你喜欢克莱谛吗?为什么? 24 / 40 3.那请你回头再去读读课文的自然段,我们两都说 “ 在外边等着你! ” 我心里想的是 防御,克莱谛心里想的则是什么 ? 4.难怪,当克莱谛用手拨开戒尺时,一直想着如何防御的我 愣住了,此时我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没想到是和好;他会先主动认错。) 5.看来克莱谛是比我要 勇敢、高尚 6.误会消除了,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没有了,我们又回到了往日的友谊中,那是一件多么令人高兴的事情啊!让我们分角色读读吧!(分角色 读) 四、学习最后一段 1.回到家,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现在你就是安利柯,这件事你打算怎么跟你的父亲说呢?先说给你的同桌听吧! 2.指名复述事情的经过,请学生评议是否说清事情的经过。 3.父亲在听了我的所说的这件事情后,是怎么说的? 出示: “ 既然你错了,就应该第一个伸过手去请他原谅,更不应该向一个比你高尚的朋友举起尺子! ” 4.课文中还有几句父亲的话,找出来。 出示 “ 应该知错认错 ” ; “ 要是你错了,别人打你,你千万不要还手,只要防御就是了。 ” 5.读读父亲说的几句话,你都读懂了什么?以后 ,在与你的25 / 40 同学、朋友、家人等相处的时候,你会怎样做呢 ? 6.看来,父亲的话对我们都有启迪,那就让我们把这三句话认认真真地抄下来吧!牢牢地记在心里。 五、课外拓展 师:争吵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他写了一本脍炙人口的著作叫 爱的教育。本文也是选自那儿,建议大家去读读这本书,你能从中得到更多的启迪。 教学反思 资料袋: 亚米契斯( 1846 1908)艾德蒙多 德 亚米契斯,意大利作家。他周游世界各国,撰写了许多游记,以明快、新颖的笔触,记叙了各国的风土人情 ,同时向意大利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宗旨。本课选自他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这本书是以一个四年级小学生的口吻来写作的。全书共有 100 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的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由于 19 世纪意大利实行的是男女分校制,所以文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男性。 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把 “ 爱 ” 表现得精髓深入,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26 / 40 16 绝招 教材分 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几个小伙伴两次比绝招的故事。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了 3 位主人公的形象。课文还蕴含着这样的道理:只要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要练,就练对自己未来发展有用的本领。这是篇略读课文,从内容上说,一般是 “ 粗知文章大意 ”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主要靠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学可以抓住 3 位主人公比绝招时的不同表现,感受课文是怎样有条理、具体表达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 尴尬 、下巴颏、蔫蔫地回了家 ” 等词语。 2、抓住 3 位主人公比绝招时的不同表现,感受课文有条理、具体地表达。 3、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抓住 3 位主人公比绝招时的不同表现,感受课文有条理、具体地表达。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小黑板 教学预设教学调整 27 / 40 一、揭示、质疑课题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它好比一条弯弯的小河,童年中的故事就好比是小河里翻腾的浪花。今天我们来看看发生在小伙伴之间的趣事。我们一起来学习 16 课 绝招。 1、读课题 2、质疑课题 3、谈谈什么是绝招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通过预习课文,交流反馈。 A、哪些孩子在比绝招? B、他们比试了哪些绝招? 2、出示小黑板,检查词语。 挺着大肚子鼓着腮帮子瞪着眼珠子嘴撇到下巴颏 一个空翻不靠树的倒立单臂倒立新鲜招儿 蔫蔫地回了家攥饺子露了馅蹲在炕上 尴尬羡慕 A、第一行边读边表演,理解下巴颏、腮帮子等词语。 B、第二行 “ 新鲜招儿 ” 解决儿化音, “ 胳膊 ” 的 “ 膊 ” 读轻声。 c、第三行 “ 攥 ” 字解决字音和字形, “ 露了馅 ” 露字读“lu” ,理解 “ 蔫蔫地回了家 ” 的意思。 28 / 40 D、读着第一行(第二行、 第三行),你的脑海里浮现出谁的形象?(三胖、二福、小柱子) 3、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A、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讲了三胖、二福、小柱子等小伙伴两次比绝招的故事。) B、交流反馈:第一次比绝招是第 1 至 5 自然段。第二次比绝招是第 13 至 17 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1、第一次比绝招第 1-5 自然段。同学们,我们来看看他们第一次是怎么比绝招的? A、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说:先写(三胖憋气),再写(二福空翻),最后写(小柱子没绝招,撒腿跑了。) B、体会文章抓住 3 位主人公比绝招时的不同表现,感受课文有条理、具体地表达。 拿笔划一划,这几个小伙伴是怎样比绝招的?作者怎么把这几个小伙伴们写具体的?(交流:对三胖的描写主要抓住人物的表情;对二福的描写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对小柱子的描写抓住人物的神情和动作,初步体会小柱子的心理感受) 读一读。小伙伴们多快乐啊!我们要好好地读一读。作者写得这么好,小朋友们我们再有感情地把它读一读。 记一记。读着读着,我们似乎都能把它记住了,要不我们29 / 40 看看谁能记得多,记得快,好吗?试着背一背。 2、体会第 6 自然段中奶奶包饺子的语言的简洁 A、学生自由读。作者除了把 小伙伴比绝招时情景写得具体,还把奶奶包饺子的情景写得具体。小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奶奶包饺子的情景。 B、找一找。划一划作者怎样把奶奶包饺子的情景写具体的? c、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奶奶包饺子的情景写具体的?体会语言的简洁。(抓住一只手怎样?另一手怎样?) D、师生合作读。是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没有用过多的形容词,抒情的词语,活灵活现地把奶奶包饺子的情形写得清清楚楚,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句子。我和大家合作读好吗? 师:呀 !奶奶这一手真够绝的:她一只手(生:拿着小竹板铲馅),师:另一只手(生:拿着面 皮,专管攥 (zun)饺子,不但攥得快,而且饺子圆鼓鼓的。) E、说一说。现在,我们能不能不看书本把奶奶包饺子的过程说清楚?试一试。 3、第二次比绝招 A、小柱子第一次面对他们的绝招,觉得自己太丢人,蔫蔫地回了家,但是在第二次比绝招时,小柱子的绝招却是得到了伙伴们的羡慕。我们一起读读 13 到 17 自然段。你再思考一下,结合前面奶奶说的话,此时你想说什么? 30 / 40 一种情况:学生说的是夸小柱子的绝招厉害。(过渡:是呀,小柱子的绝招很厉害,你从奶奶的话中又明白什么?) 另一种情况:学生会从奶奶话中明白绝招是靠练出 来的。 四、拓展延伸、提升智慧 1、引导学生续编故事 .同学们,童年是快乐的,我们看到了作者傅永健笔下那几个可爱的小伙伴们比绝招的情景,那让我们展开想象他们下次的比赛,会是什么情景呢?练习写一段话。 2、你佩服周围谁的本领或技艺,可以问问他是怎么练成的,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学一学。 整体板书略。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1、以 “ 教你学一招 ” 为话题,组织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学会在交际中自然大方、有序地表达。 2、通过练写自 己学会的一样本领,学会把 “ 不会到会的过程 ” 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通过观察比较基本字与形声字的音形义的异同,思考感悟汉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31 / 40 4、积累一组有关读书、治学的成语,在运用中感悟成语的意思与用法;会补充短句,体会 “ 的、地、得 ” 与词语搭配的特点。 5、通过看图猜说成语,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和语言积累的兴趣,培养观察、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学会把 “ 不会到会的过程 ” 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小黑板或实 物投影仪,口语交际中演示要用的材料。 2、学生准备:口语交际中要展示的道具、作品或其他材料。 课时安排: 4 课时 教学预设教学调整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展示作品,激情导入。 同学们读绝招一课时,都非常佩服小柱子,其实你们都有自己拿手的本领,都有自己的绝招。(逐一出示小发明、小制作、书画等作品)大家看,这些都是我们班同学心灵手巧的成果、绝招的证明。你们愿意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别人吗?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有什么绝招,是怎么练出来的,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别人,同时,也让自己学到更多的本32 / 40 领,掌握更多 的窍门。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阅读 “ 口语交际 ” 提示,明确 “ 说 ” 和 “ 听 ” 的要求: 1、 “ 说 ” 要有顺序,先说你这一招怎么好,让别人听了乐意学,可以边展示自己的作品;再教别人怎么做,可以边说边演示。做到层次分明,表达清楚,语言生动。 2、 “ 听 ” 既要用心倾听,又要随时发问,注意交际礼仪。 3、创设情境,示范交际。 (1)多媒体课件展示,规范精彩的介绍语言: 大家好,我叫 “ 快乐变变变 ” 。你们见过五颜六色的漂亮蜡烛吗?这可是我的绝招。做彩色蜡烛,不但能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还能学到一些蜡的知识,现在就 让我来教你们做吧!首先,要把制作蜡烛的工具准备好,即准备一些普通的白色蜡块、一个铁罐,外加一个铁夹子和一把小锤子,一些短线、纸和彩色颜料。准备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制作了。制作彩色蜡烛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用小锤子将蜡块敲碎,放入铁罐里,用铁夹子夹住铁罐放在火上加热,烧到一定程度,蜡块就会融化成液体了。第二,把融化的蜡倒入做好的造型里,别忘了把那根短线放在中央,外面还要露一点头哦。第三,在蜡水没有凝固之前,加入你喜欢的颜色,放在塑料杯里,小心,不要烫伤手啦。第四,等被融化的蜡块凝固后你再把造型纸拿下来。就这样 ,一个漂亮的蜡烛就做好了。你33 / 40 学会了吗?敢和我比试比试吗?那么就亮出你的绝招吧! (2)学生评议,归纳方法: 首先可以介绍自己的名字,给自己再取一个精彩的外号;然后,介绍这种绝招精彩在哪儿,尽可能吸引别人的注意。在具体介绍绝招时,要说得清楚明白,要使别人佩服你的绝招,要能激起他们尽快亮出自己绝招的欲望。 4、小组练说,尝试交际。 (1)小组精彩大碰撞。小组成员逐一介绍,鼓励用创意新、形式活、精妙、流畅、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其他同学可喝彩、评价、提问,或提出更精彩的建议。交流后相互评议、修正,再推举出代 表准备参加全班交流。 (2)教师巡回检查,进行个别指导。表现好的给予肯定和鼓励,营造轻松的气氛。对于语言表达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自己或指定优秀学生加以帮助,确保每一个学生都亮出绝招,进行交际,增强自信心。 5、精彩纷呈,全班交流。 (1)介绍 “ 看班上谁是英雄 ” 的擂台活动规则,宣传鼓动。 (2)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进行全班交流。 (3)共同探讨评价,重点看: “ 外号 ” 是否响亮;是否把自己的绝招说得精彩明白、引人入胜;仪表是否大方;声音是否洪亮;表情是否丰富。思考不足之 处该如何矫正、补充。 34 / 40 (4)颁奖:评出班上的绝招得主、最佳本领奖、口齿伶俐奖、小能手奖等个性化奖项。 6、活动拓展,课外延伸。 今天,我们很勇敢地把自己掌握的本领教给了别人,也从别的同学那儿学到了不少新本领,有很大的收获。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希望大家好好练习,今后有机会再展示出你们更拿手的绝招。 (1)把你的精彩招术、精妙发言向你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亲戚邻居展示,请他们欣赏、评议指导,还可以向他们学习一些新本领。 (2)小组合作,把各自的精彩发言配上 图画,办成一期手抄报。 (3)结合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发现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组织相关的兴趣小组开展活动。 第二课时(指导习作) 一、回顾谈话,激趣导入。 上节课,我们每个同学都展示了自己最拿手的本领,除了这个本领外,你还会做些什么呢?回忆一下,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洗手绢 也可以是在学校里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学哪种本领时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35 / 40 正因为学本领时有困难,有趣,有教训,有启示,所以我们才如此难忘。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学本领的事。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快速想一想,列一列:从小到现在,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2、选择其中一样,忆一忆,写一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三、范文引路,点拨指导。 1、出示范文。 我学会游泳啦 我不会游泳,但我想学会游泳。今年夏天,我让妈妈给我报了一个游泳训练班。 我们先学 “ 闷水 ” ,就是深深地吸一口气,把头埋进水里,等憋不住气的时候再把头抬起来,看谁在水里保持的时间最长。刚开始的时候,我不习惯,闷的时间很短,还常被水呛着,但我坚持练习,三四天后就学会了 “ 闷水 ” 。 接着就是学 “ 蹬腿 ” 。老师让我们手扒着栏杆把身体漂起来,两腿在水中不停地来回蹬动。后来我们又学习 “ 划水 ”和 “ 漂 ” ,这两项动作非常重要。我原想漂浮肯定很简单,不就是把四肢展开嘛 小菜一碟!可是做了以后才知道,学漂浮可难啦。这不,手伸展开了,脚却像粘在水底一样,怎么也抬不起来;索性用力一蹬,这可好,四肢是伸展开了,可是整个人立刻就沉到水里去,这时我的手和脚就乱动,水36 / 40 把我呛得够苦的!老师要我在水里别乱动,注意身体的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