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摄像机摇臂滑动臂的注塑模具设计含8张CAD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2677199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96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1-26
上传人:QQ14****9609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郭**(实名认证)
陕西
IP属地:陕西
35
积分
- 关 键 词:
-
摄像机
摇臂
滑动
注塑
模具设计
CAD
- 资源描述:
-
录摄像机摇臂滑动臂的注塑模具设计含8张CAD图,摄像机,摇臂,滑动,注塑,模具设计,CAD
- 内容简介:
-
录像机摇臂的注塑模具设计摘要近年来,信息产业、汽车及其配件、塑料制品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模具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注塑模具,而塑料模占模具总量的比例达到35%40%,塑料成型模具的应用在类模具的应用中占有领先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塑料制件的生产越来越广泛,塑料成型工业在基础工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摄像机摇臂的注塑模具设计,型腔布局,浇注系统,成型零部件,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调温系统等工艺做了完整的设计和计算。关键词:注塑模具、摄像机摇臂、设计、计算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formation industry, automotive and accessories, plastic products and other industries of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mold level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demand is also growing.Especially the injection mold, and plastic mold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total amount of mold to 35% to 40%, the application of plastic molding die in the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mold occupy a leading posi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the sustained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production of plastic par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The position of plastic molding industry in the basic industry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of the injection mold design, cavity layout, gating system, forming parts, mold clamping mechanism, stripping mechanism and thermostat system of the camera rocker.Key words:injection mold、camera rocker、design、calculation目录摘要IABSTRACTII1.绪论11.1选题依据和理论意义11.2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11.3设计任务和预计成果22.工艺性分析32.1材料选择32.2塑件的尺寸与公差32.3确定塑件工艺参数32.4塑件的结构要素设计33.摄像机摇臂的注塑模具设计43.1选择注射机43.2型腔布局53.3分型面的设计53.4浇筑系统的设计53.5设计排气措施73.6成型零部件的设计83.7设计合模导向机构103.8脱模机构设计113.10设计温度调节系统124.结论13参考文献14附录一 通过等离子体氮化法对AISI-SUS420模具进行微型成型注塑成型15附录二 英文原文17致谢25IV1.绪论1.1选题依据和理论意义随着塑料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塑料应用的日趋广泛,广泛应用,例如:机械、交通、国防、建筑等,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它,这使得我国的模具行业飞速发展壮大。用压力机和压力机上的专用工具,把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所。需形状的。零件或制品,这种工具统称为模具。1多种机械零件构成模具,模具要和其相应的设备配套使用,根据我们需的塑件尺寸和工艺要求来设计模具的成型零件才能使材料成为合格制品或半成品零件。它是一种高效率的工艺装备,能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保证产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模具因为它成本低廉、节约能源的特点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成为了当下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也被看成一个衡量国家的工业发展的重要指标。所以对于从事机械行业的人来说研究模具是很有必要的。在塑料材料发展迅速的今天,塑料制品大到航空航天,小的我们日常生活的日用品,这些产品许多都是以模具制造而得的,不同的制品需要不同的标准,拥有着不同的技术含量因此研究塑料模具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而我们作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此次设计也将让我对大学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总体的运用,特别是在画CAD、solid works时,自己也加强了对零件等画法的理解,让我熟悉了注塑模的设计过程,为以后工作设计打下了基础,在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等能有进一步的提升。1.2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模具的发展十分受到国家的重视。目前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正处于上升期且发展迅速。现在我国模具行业的从业人员约50万,全年的总产值约360亿。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了许多国外比较出众的注塑模系统,其后在模具行业的高速发展下,我国的模具行业开始逐渐转型,更倾向于大型、精密、复杂、寿命较长的模具厂家。如今,我国的模具企业主要分为负责外供模具的专门制造的模具的工厂、工厂为本厂产品而设立的专门制造模具的车间或工厂、三资企业的模具分厂三种。它们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带,集中发展于深广、江浙。 在我国技术改造的过程中,政府的补贴和支持更倾向于大中型企业,许多小型工厂的企业文化、技术、资金不能得到保障,导致许多投资者亏损了大量资金,影响企业的发展,工厂有设备但是并不能得到最大的利用,有技术人员但并不能得到保障。在工业生产中,模具已大量运用在电动机、电器产品、电子与计算机产品、仪表、家用电器产品、办公设备、汽车,军械,通用机械等的生产中。这时因为模具加工出的制品有以下优点:1.2.1模具的适应性强模具的种类很多。其中每一类都有与其配套的成形加工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可根据产品参数和批量、塑件材料、供货形式的不同来选用不同的模具。如果零件是大批量生产,可采用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寿命的、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模具,如果零件为小批量生产,可采用简易通用、快换式模具生产。1.2.2模具的生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采用模具加工,生产效率较高还可以减少废料的产生。模具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的特点,与其他机械加工方法比起来,能够更节约原材料资源。1.2.3模具生产的零件制品互换性好因为都是出自同一模具中的零件,模具生产的零件都比较类似,尺寸的精度比较稳定,一般都可以可以达到完全互换的程度。这是模具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的优势。1.2.4操作工艺简单模具加工的操作工艺十分简单,模具操作技术也容易学习容易上手,不需要非常大的技术要求,所以还可以节约人力。1.2.5模具社会效益高一模具的技术含量比较高,虽然在起初的投入中花费比较大,但真正投入使用后却能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收益。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十分迅速,对新兴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而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在改变我们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大大影响了本国制造业的模式的,这其中,CAD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模具行业进步得越快,对从业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要求就更新地越快,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产品的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一般模具设计和产品设计是一起开始的,因为在产品的工艺参数、形状等确定的过程中,模具也要相应的不断优化、修改,但在修改过程中一定要遵照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和客户要求。 当今中国是一个掌握了世界先进技术的模具制造基地,所以在行业发展模式和企业管理方式上也在寻求发展,我们应使本国的制造资源得到最优发展,合理地运用现有的技术资源,例如技术外包等。从国情出发,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于区域规模发展、相互竞争与促进的模具制造模式,才能使我国模具行业跻身世界领先水平。1.3设计任务和预计成果1.3.1确定录像机摇臂塑件的工艺方案;1.3.2完成录像机摇臂注射模具的各部分结构设计;1.3.3用CATIA完成对摄像机摇臂的三维建模。1.4.4绘制录像机摇臂注射模具的装配图型腔图等。2.工艺性分析2.1选择材料分析塑件,从性能上考虑,确定塑件需要较高的机械强度、刚度、韧性、耐磨性耐疲劳性等要求。从经济型上考虑,选择国产塑料。综合考虑,选择材料聚甲醛(POM),状态为粉末状。2.2塑件的尺寸与公差2.2.1.塑件的尺寸要求1.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2.受制于塑件的流动性。流动性差的塑料,塑件设计应尽量小。2.2.2.确定尺寸公差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聚甲醛的公差如下表图2-1 聚甲醛(POM)尺寸公差2.3确定塑件工艺参数2.3.1.塑件的表面质量塑件表面粗糙度一般取Ra0.20.8m。本次设计摄像机摇臂表面要求不需要达到镜面要求,因此选取Ra=0.8m。2.4塑件的结构要素设计2.4.1.塑件的几何形状塑件的整体结构上主要是力求避免有内、外侧孔与侧凹,以简化模具结构,避免采用侧向抽芯与分型机构。2.4.2塑件的壁厚1.塑件的壁厚应保证塑件具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2.塑件的壁厚应满足塑料的允许流动比要求。3.同一塑件上应力求壁厚均匀。2.4.3塑件的脱模斜度塑件最小脱模斜度与塑料的性能、塑件的几何形状及精度、壁厚及脱模方式等相关。脱模斜度取1。2.4.4加强肋它的设计并非必须。有些塑件承受压力的能力较差,使用加强肋可以很好地提高他的承受能力,防止塑件发生断裂。2.5.5圆角圆角可以很好地避免两接触表面产生棱角,防止损坏塑件。半径取0.5mm。2.6.6塑件上的孔塑件上孔的开设应避免开在削弱塑件强度的部位。孔都是后加工出来,有螺纹。2.7.7塑料螺纹塑件上的螺纹连接,其螺纹有塑料螺纹,也有金属嵌件螺纹,后者主要用于需经常拆卸或受力较大的场合。因此,本次设计选用的是塑料螺纹。塑料螺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精度不要大于IT8。2.塑料螺纹之间相互配合时,牙数小于或等于20牙。3.摄像机摇臂的注塑模具设计3.1选择注射机3.1.1注射机的选择依据1.成型塑件多需的最大注射容量的多少。2.锁模力的大小。3.模具的闭合厚度及所需的开模距离的大小。3.1.2注射机的选择计算1. 计算塑件体积本次设计选择用CATIA进行三维建模,在软件中可查得:V=18.18cm3。2. 计算塑件质量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聚甲醛的密度为1.41g/cm3,可以算出总质量M=V1+V2=1.4122.5=31.725g。3. 计算锁模力锁模力的大小必须大于膨胀力,防止产生溢料。(1)投影面积A=11760-2540=60.20cm3。(2)查机械设计手册,膨胀力大约等于15104N。(3)查机械设计手册,锁模力F=PA=22104N。综上所述,选择卧式注射机,注射方式为螺杆式,型号为:XS-ZY-125。图3-1 XS-ZY-125注射机的相关参数3.1.3注射机的校核1.开模行程的校核SH1+H2+(510)mm (3.1) 计算可知,设计合理。2.开模行程与模具厚度有关因为选择的单型面,按下式校核SH0+H1+H2+(510)mm (3.2)计算可知,设计符合要求。3.2型腔布局3.2.1确定型腔个数想要使模具与注塑机的生产机能相匹配,就必须要确定型腔的个数。型腔的个数受到零件的外观,大小,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综上所述,本次设计选用单型腔模具。3.2.2型腔的布局型腔分单行腔和多型腔。因为上面提到,本次设计采用的是多型腔模具的布局方式。所以不讨论单行腔的布局。多型腔的布局方式大体分为以下几种:1.平衡布局2.非平衡布局因为第二种布局加工较困难,所以本次采用第一种布局方式。3.3分型面的设计用来分离塑件和凝料的表面。3.3.1分型面的形式分型面与形状,尺寸等有关。3.3.2分型面的选择原则1.能够顺利脱模。2.不影响外观。3.塑件在动模侧。4.确保塑件质量。 3.4浇筑系统的设计从主流道一端开始,一直到型腔末尾结束,其间的所有流道统称为浇注系统,浇筑系统能够保证熔融状态的塑料准确平稳地注入型腔。3.4.1主要组成部分1.主流道:主要流动通道。2.分流道:位于主流道之后的一段重要通道3.浇口:连接主流道与分流道。3.4.2主流道的设计本次设计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末端圆角过渡。 查机械手册,球面配合高度h=35mm 所以取h=4mm。主流道锥角=26,本设计取=5。主流道长度L60,取L=15主流道大端直径 D=d+2Ltga/2 算得D=24mm3.4.3分流道的设计经过分析,本次设计不需要分流道。3.4.4浇口的设计1.浇口类型的选择浇口可以分为如下4种类型:(1)直接浇口 从主流道直接注入(2)中心浇口 塑料熔体从中心流向型腔。(3)点浇口 常用于流动性好的塑料,如聚乙烯,聚丙烯等。(4)侧浇口 侧浇口大部分都设置在分型面上,从塑料制品的侧面开始进料。(5)潜伏式浇口因为本设计截面形状简单易加工。为了便于调整浇口尺寸,便于达到浇口平衡,本设计选用潜伏式浇口。2.浇口尺寸的计算图3-4 矩形侧浇口的基本尺寸由上述图表和图片,可以得出:l=0.72.5mm 取l=1.5mmh=0.52.0mm 取h=1.0mmb=1.55mm 取b=3mm3.5设计排气措施在模具注射成型的过程里,模具内会存有空气,这些空气有些来自型腔与浇筑系统,有些来自塑料受热挥发产生的气体。用一些途径将其导出塑件外,不然的话,塑件内部会产生气孔,甚至对塑件造成损毁。因此,排气系统的合理设计必不可少。3.5.1.选择排气方式1.强制性排气:在气体汇合部分,设置排气杆或真空泵排气,但这种排气措施存在弊端,会在塑件上留下痕迹,影响外观。2.粉末烧制合金排气3.分型面自然排气本设计选择第三种排气方式。3.6成型零部件的设计3.6.1.概念构成模具型腔的零件。3.6.2组成1.凹模2.凸模。成型零件直接与塑料接触,塑料的温度很高,为了防止塑件损坏,必须保证成型零部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3.6.3设计凹模结构凹模是成形塑件外轮廓的零件。大体上为以下几种类型:1.整体式凹模2.整体嵌入式凹模3.组合式凹模4.镶嵌式凹模本设计选择整体式凹模。因为本次设计模具简单,体型较小,整体式凹模结构简单,还具有良好的强度,不容易产生变形。3.6.4设计凸模结构凸模是成形塑件内表面的零件。大体上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整体式凸模:将成型的凸模与动模板做成一体。2.组合式凸模:大小有很多种,类型多样,较为复杂。因此,本设计选择第一种凸模方式。因为本次设计模具较简单,整体式凸模结构固定牢靠。3.6.5成型零件尺寸计算成型零件的尺寸大体分为:凹模的径向尺寸和高度、凸模的径向尺寸和高度。 图3-5 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取值规定1.凹模的径向尺寸 Lm0Z=1+SLS-x0z=59.3100.006 (3.6)2.凹模的深度尺寸lm-Z0=1+SlS-x0z=4.04-0.0030 (3.7)3.凸模的径向尺寸Hm0Z=1+SHS-x0z=11.1300.004 (3.8)4.凸模的高度尺寸hm-Z0=1+ShS+(1/2-1/3)x0z=8.55-0.10 (3.9)5.中心距尺寸CMZ2=1+SCSZ2=24.810.007 (3.10)3.6.6凹模和凸模的壁和底部厚度计算1.侧壁厚度按强度计算S=r-2p-1=15.5mm (3.112.侧壁厚度按刚度计算 S=(33pr42E)=21.7mm (3.12)3.底部厚度按强度计算T=0.75pr2=28mm (3.13)4.底部厚度按刚度计算 T=30.175pr4E=34.5mm (3.14)3.7设计合模导向机构导向机构的作用:引导动模按续合模,保证动模与定模的准确合模,保护型芯。3.7.1设计导柱导向机构导柱导向机构主要零件由导柱和导套组成。导柱和导套采用间隙配合。1.导柱和导套的配置形式及固定方法导柱导套的配置形式采取普通模具的导向方式。2.导柱导套的配合精度导柱和导套之间可能产生相对滑动,因此采取H8/f8的间隙配合。导柱和导套的配合长度采取配合长度的1.52倍。3.导柱、导套的尺寸、数量及布置(1)本设计选择4根导柱(2)尺寸参考标准模架(3)布置如下图图3-63.7.2设计合模精定位机构因为导柱通常要承受较大的侧向力,所以在锥面、斜面进行精定位。1.锥面精定位本设计选择两锥面直接配合,两锥面淬火处理,角度8。3.8脱模机构设计因为注射模具成型之后,需要将塑件从模具中脱出,所以需要设计脱模机构。3.8.1设计原则1.将塑件留在动模。2.不损坏塑件。3.尽量使外观良好。3.8.2计算脱模力因为本设计塑件的端截面为矩形,所以他的脱模力:F=2(a+b)ESL(f-tan)1+K1K2+0.1A=45104N (3.15)图3-7 常用热塑料型塑料与脱模力有关的某些性能3.8.3选择脱模机构因为本次设计,塑件脱模较为方便,所以本设计选择一次脱模机构。因为塑件摄像机摇臂结构较简单,因此采用推杆脱模机构。1.设计推杆的横截面形状为了便于推杆的加工,本次设计采用圆形截面的推杆。2.推杆的结构形式 本次设计采用直通式推杆。3.推杆的尺寸、数量和布置(1)推杆的直径,因为选用的是圆形截面推杆,所以由以下公式计算:d=k(L2FnE)14=8mm (3.16)然后,进行强度校核:d4Fn 经验证,推杆直径设计合理。(2)推杆的数目在保证平稳推出的情况下,推杆数应尽可能少。本次设计推杆数目为1。脱模示意图如下所示:图3-8 脱模示意图3.9设计温度调节系统3.9.1温度调节方式的选择因为本设计塑件选择的材料是聚甲醛,要求模温一般是6080,因此选择设置冷却系统的模具。3.9.2冷却系统的结构形式1.调节温度对塑件的影响(1)塑件的变形。(2)塑件的尺寸精度(3)力学性能(4)表面质量2.模具的冷却形式本设计选择介质冷却,利用水道注水的方式冷却。4.结论对我来说,注塑模具设计算是一个崭新的领域。通过对摄像机摇臂注塑模具设计的研究,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起初我对论文课题的了解不够,感到困惑,无从下手。在刘明科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概括了设计的总体纲领,初步拟定了论文的设计路线。通过查找注塑模具的相关资料,基本掌握了模具设计的原理和基本过程,通过自我学习的过程,锻炼了我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我毕业即将步入社会有很大的帮助。通过相关图纸的绘制,帮助我更加熟练地运用CAD、CATIA等绘图软件,提高了我的绘图和分析理解的能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不但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增加了专业知识的宽度,为以后从事制造行业特别是模具制造行业打下了夯实的基础。通过自己图书馆查阅资料和向老师请教问题,我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毕业设计。从最开始的不解和迷茫到现在能够熟练地掌握模具制造的每个步骤,大大了提升了我对模具行业的认知,也提高了我自己的自信。而且,这次设计还教会我一个深刻的道理,也许挡在你前方的是一座大山,但只要你坚定信心,一步一个脚窝的去努力,就迟早有征服他的一天!参考文献1 伍先明.王群. 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2 朱光力. 万金保.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 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 唐志玉.注塑模具设计师指南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5 翁其金.塑料模具成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 冯炳尧.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 申树义.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CKMok,KSChin,JKLHo, An interactive knowledge-based CAD system for mould design i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1, 8(1): 27-38.9 Irene Ferreira, J. A. Cabral, Pedro Saraiva, M. C. Oliveira, A multidisciplinaryframework to support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tools,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2014, Vol.49 (3), pp.501-521.10 In-Ho Song, Jong-Myoung Park, Sung-Chong Chung,Web-based Interference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Injection Mold Design,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2006, Vol.3 (1-4), pp.129-138.11 设计手册12 池成忠 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8-01.13 刘来英 注塑成型工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07-01.14 孙文学 塑料成型工艺与注塑模具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09-01.附录一 通过等离子体氮化法对AISI-SUS420模具进行微型成型注塑成型首先将喷墨印刷到抛光的AISI420不锈钢模具的表面上。 通过使用高密度等离子体氮化系统,在70Pa下将掩模的模具基板在693K下氮化7.2ks。 非掩蔽部件被选择性地渗氮以具有比1200HV更高的硬度。 对该硬度型基材进行机械喷砂以制造微结构模具。 用于手机的微盘图案塑料外壳通过使用这种方法进行注塑成型,用于实际演示。 选择性硬化和各向异性内渗氮工艺都在实验中作为本工艺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讨论。介绍减少滑动机械部件的摩擦和磨损,并且在其表面上存在微观和非纹理的情况下,改进了异种金属和聚合物的接合强度1,2。此外,金属和聚合物表面通过通过表面微观结构绘制皮革触摸或织物图案的条件来分解。模具注塑成型通常用于制造这些微型和纳米纹理塑料制品;原始的微观和纳米纹理被加工到模具表面。在实际耗时的铣削和EDM操作之前,微型放电微电子放电加工(EDM)需要大量的计算机辅助加工(CAM)数据3,4。随着表面积的增加,通过微观结构进行处理可以显着提高效果。而不是那些高生产成本的方法,开发了非传统的微型化学方法,在更短的处理时间内产生了注塑模具。应用高密度等离子体氮化法对不锈钢模具和模具进行微孔化5-9。将原始的二维微图案直接拉到模具表面上。通过使用打印区域作为掩模,将该印刷模具进行等离子体氮化处理。由于掩模区域没有等离子体氮化,未掩模或未印刷区域被选择性地渗氮和硬化。通过喷砂或刷涂方法机械地去除了具有比渗氮区域低得多的蒙版或印刷区域,以完成微织构化的基材表面。在本文中,对于从喷墨印刷到通过等离子体氮化处理的喷砂的每个步骤都说明了这种新的微观纺织方法。特别地,高密度等离子体氮化系统被精确地描述为通过氮固溶体选择性硬化的重要性,以形成模具底物的微纹理。首先,从裸露的未印刷表面向基底深度扩散的内渗氮工艺对于成功微观化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氮化前端加深了表面上掩模图案的均匀不相似性。例如,如参考文献中报道的那样,在内部氮化处理中没有控制。 10。其次,等离子体氮化中的保温温度必须足够低,不能形成氮化物沉淀,而只能使氮溶质占据0 -Fe或c-F结晶超细胞的空位。在这种条件下,模具底材中的氮化区域是通过固有应变到晶格膨胀而硬化的固溶体11,12。如果以类似于高温等离子体氮化的方式形成铬铁氧氮化物13,14,则在注射成型操作期间,模具基材可能会由于氮化层中的铬含量较少。实验程序本实验程序由用于制造微结构模具的三个步骤组成:即喷墨成型之前的喷墨印刷,等离子体氮化和喷砂,如图1所示。喷墨打印步骤。使用平板式喷墨打印机(Mimaki,Co.,Ltd.,Tokyo,Japan)直接将设计的微图案直接拉到基板表面上。这些微型图案的原始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出口到绘图软件“ILLUSTRATOR”; CAD数据被转换为绘图命令的顺序。没有任何CAM数据,输入的微图案将通过此绘图过程进行打印。如图所示。如图2(a)所示,一滴墨水通过喷嘴喷射到模具表面上。该油墨由紫外线硬化底漆和炭黑组成;碳黑含量优化,在氮化时在高温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该打印中的空间分辨率由喷嘴的直径和喷头与模具表面之间的间隙分别确定。打印点直径的最小分辨率为10lm。实际上,如图1所示。如图2(b)所示,允许的微径直径可能为50lm。在下面的实验中,不锈钢模具基板用喷嘴固定在打印机头下的平板上。这种平床在印刷中以恒定的速度移动10厘米/分钟。高密度等离子体氮化步骤。 图3描述了产生高密度氮离子的辐射频率(RF)/直流(DC)等离子体氮化系统。 该系统由六部分组成:(1)真空室,(2)射频发生器直流偏置单元,(3)控制面板,(4)用于RF / DC发电的电源,(5)抽真空泵单元,(6)载气供气和控制。 由于输入和输出功率区域自动通过频率调整补偿约2MHz,可以在1ms的响应时间内控制当前的等离子体状态。 即使在超过50Pa的中等压力(P)范围内,此即时功率控制也能稳定等离子体点火。 事实上,在以下等离子体处理中使用的气体压力比参考文献中的等离子体辅助氮化的P = 3Pa高得多。10。在电中性真空室中,RF等离子体和DC等离子体均独立地被点燃和控制。 RF等离子体通过使用偶极子电沉积点燃,而直流等离子体直接架在阴极板上。附录二 英文原文致谢从去年起,我开始投入到摄像机摇臂注塑模具的设计中来,之前对模具行业接触不多,了解很少,自从这次毕业设计开始,我彻底迷上了模具制造这个领域,从准备工作到设计,画图的过程巩固了我的CAD和三维建模的能力。这次毕业设计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刘明科老师,还要感谢机英134班全体同学的帮助,感谢贾伟平院长的特殊指导,感谢郑双阳老师和吕鹏翔老师在我查重方面的知道,使我毕业设计能够顺利完成,完成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我感慨颇多,既学到了东西,又锻炼了自己,最后谢谢帮助我的所有人!30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一种摄像机摇臂的注塑模具设计工作日期:2016年12月12日 2017年05月26日1.选题依据:源于机械制造行业的模具生产实际,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同学分析问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论文要求(设计参数):成型塑料的工艺性分析,选择分型面,型腔设计布局,选择注塑机,设计浇注系统,抽芯机构,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等的设计。3.个人工作重点:分析塑料成型工艺,拟定成型方案,选择注塑设备,设计模具成型结构,计算相关参数,绘制模具主要结构图纸及三维造型,总装配图及三维造型。4.时间安排及应完成的工作:第1周:接受题目,了解题目内容要求,明确毕业设计任务,开始查找相关文献资料 第2周:查阅资料并作笔记摘录,准备撰写开题报告第3周:撰写文献综述,初步完成开题报告,翻译外文资料 第4周:修订完善,开题报告答辩第5周:了解塑料成型的工艺性,分析塑件结构及技术要求 第6周:确定分型面,设计布局型腔第7周:模具整体方案拟定,选择注塑机第8周:成型结构设计(动模、定模) 第9周:浇注系统设计第10周:抽芯机构设计第11周:合模导向机构设计第12周:脱模机构设计第13周:主要机构的零件图绘制,3D设计第14周:总装配图绘制及3D设计第15周:撰写设计说明书,准备答辩5.应阅读的基本文献:1、伍先明.王群. 塑料模具设计指导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06.2、朱光力. 万金保. 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3、许发樾.实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4、唐志玉.注塑模具设计师指南M.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5、翁其金.塑料模具成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6、冯炳尧.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7、申树义.塑料模具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CKMok,KSChin,JKLHo, An interactive knowledge-based CAD system for mould design in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2001, 8(1): 27-38.9、Irene Ferreira, J. A. Cabral, Pedro Saraiva, M. C. Oliveira, A multidisciplinary framework to support the design of injection mold tools,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2014, Vol.49 (3), pp.501-521.10、In-Ho Song, Jong-Myoung Park, Sung-Chong Chung,Web-based Interference Verification System for Injection Mold Design, Computer-Aided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2006, Vol.3 (1-4), pp.129-138.11、设计手册12、 池成忠 注塑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08-01.13、 刘来英 注塑成型工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07-01.14、孙文学 塑料成型工艺与注塑模具设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09-01.指导教师签字:XX教研室主任意见:同意签字:XX 2016年12月16日教学指导分委会意见:同意签字:XX 2016年12月16日 学院公章进度检查表第-1周工作进展情况剖析论文的工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了解了该课题研究领域目前在国内的概况和发展趋势。罗列了论文重点完成的几个问题,大纲预计从三个方面展开,初步拟定了取得成果。2017年04月19日指导教师意见开题报告基本可行,按答辩时的要求进一步修改完善,用新模板规定格式重新填写后提交指导教师(签字):XX 2017年01月02日第 1周工作进展情况查找文献,拟定摇臂的结构和相关尺寸。完成产品和模具的材料选择。摇臂材料选择聚甲醛 。选择45号钢为主要模具材料。确定成型工艺过程,确定工艺参数。2017年04月19日指导教师意见拟定整个设计过程的阶段步骤,确定工作重点,随后尽量按此步骤实施设计工作。指导教师(签字):XX 2017年05月19日第 5周工作进展情况完成相关图纸的绘制,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修改。设计摄像机摇臂的模具。其中包括选注射机,设计分型面及型腔布局,成型零部件设计等。2017年05月23日指导教师意见拟定整个设计过程的阶段步骤,确定工作重点,随后尽量按此步骤实施设计工作。指导教师(签字):XX 2017年05月23日第 11周工作进展情况完成毕业论文查重,完成设计说明书的修改和相关图纸的的修改,汇总整理,准备参加答辩。2017年05月20日指导教师意见完善设计,整理说明书,注意说明书引用部分的处理及并注明,准备参加答辩。指导教师(签字):XX 2017年05月22日过程管理评价表评价内容具体要求总分评分工作态度态度认真,刻苦努力,作风严谨32遵守纪律自觉遵守学校有关规定,主动联系指导教师,接受指导32开题报告内容详实,符合规范要求54任务完成按时、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43过程管理评分合计11 过程管 理评语 XX同学在本次毕业设计过程中能重视本科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项工作,态度较认真,刻苦努力,作风比较严谨;能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主动联系指导教师,提出问题,与老师一起讨论,并接受指导;在接受题目后,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撰写开题报告,其毕业设计的设计题目“一种摄像机摇臂的注塑模具设计”的开题报告内容比较详实,符合规范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按时、较顺利地完成了毕业设计各项工作任务,编写、修改、完成了毕业设计说明书,同意参加答辩。指导教师签字:XX日期:2017-05-23指导教师评价表评价内容具体要求总分评分选题质量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创新性,深度、难度适宜,工作量饱满54能力水平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中文表达与外语能力、文献资料检索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54完成质量文题相符,概念准确,分析、论证、计算、设计、实验等正确合理,结论明确;论文结构、撰写格式、图表等符合基本规107指导教师评分合计15 指导教 师评语 XX同学的毕业设计选题源自生产实践,符合培养目标要求,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有一定的开拓性、创新性,深度、难度适宜,工作量适中; 赵同学有较强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科研方法运用能力尚可,中文表达与外语能力较好,有一定的文献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