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3 潮汕建筑总结 潮汕的建筑艺术颇具特色。承袭历朝建筑形式,推陈出新,古朴典雅。以巨木、贝灰、岩石、陶瓷等为材料,有防热、防风、防湿、防寇的功能,并突出南方木雕、石雕精致艺术品作为建筑物构件或装饰,美观巩固。 接下来,小编就为你盘点一下潮汕最有名的古建筑,各位友友 GO! GO! GO! 温馨提示:欢迎各位精明的网友跟帖来纠错与补充景点,小编将进行核实。如果真的是错误的,指出错误的第一个回帖者将奖励 5 威望 +2 金币的奖励。如果网友们成功补充有效景点的话,补充一个地方奖励 10 威望 +5 金币。 龙湖寨 龙湖寨位于韩江下游的韩江边,古彩塘溪留下的遗迹,村西、南、北 都为池塘,所以也叫塘湖。因地理条件的制约,这里的房屋2 / 23 都是纵向发展,个别府第达八进之多,形成了以几条纵轴线的建筑群,使得摄影时候层次感,纵深感相当强。 这里的房屋大都以贝灰沙,三合土为材料筑墙,所以,现在大多数墙体已经风化,不少出现了墙洞。可以看出,当时人门大都用 “ 増墙 ” 的方式筑墙,零散的石头,青砖,红砖都是就地取的原料。 象埔寨 象埔寨位于潮州古巷镇古乡,具体年代不详细,有一说是建于南宋理宗景定三年由于笔者缺少资料无法考证,但还是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寨墙,应该就是宋代时候的寨墙吧 寨内巷子房屋水井的布局,没多大改变。寨内现更是有不同时代特征的民房,从宋元明清到民国与现代,装饰较为简洁。 道韵楼 道韵楼位于饶平县三饶镇南联村 ,,为全国最大的八角型土楼,始建明成化十三年,建成于明万历十五年,历经三代人的努力,前后花了 110 多年时间才建成。 3 / 23 明南京礼部尚书黄锦命笔的 “ 道韵楼 ” 石额嵌楼门之上。道韵楼外周长三百二十八米,内埕周长一百三十五米,墙基用贝灰沙建筑,墙基以上用三合土再加工夯筑而成。 从熙公祠 从熙公祠位于彩塘镇金砂管理区斜角头,为旅居马来西亚的柔佛州潮人侨领陈旭年所建,该祠始建造历时十四年。从熙公祠是潮汕祠堂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特别是祠堂门楼肚的石雕,工艺之精湛,常令游人瞠目结舌,可谓鬼斧神工。 韩文公祠 经过山下的牌坊,爬上五十一层楼梯才能进入韩文公祠 。楼梯为五十一级, 象征韩愈五十一岁被贬潮州。祠堂为前底后高的二进殿建筑,为抬梁式结构,石柱支撑,石柱有圆型及方型两种。由下而上慢慢变细,这样降低了重心,在地震时候,更加稳重。柱子承受着屋顶的重力,而墙壁却不受力,据说这样更有防震效果。 三饶城隍庙 4 / 23 潮汕民居形式的名 称,都与大自然有关系的名称如 “ 四点金 ” 、 “ 下山虎 ” 、 “ 爬狮 ” 等,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 “ 结合点 ” 在潮汕建筑中俯拾皆是。 在民居建筑的形式上反映了建筑土木技术结构与中轴线为基准的对称审美要求,故门与窗的重复连续性显示出节奏感格外明显。其建筑方式多为板筑、白瓦素墙、秀洁清净。潮汕地区建筑材料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量采用贝灰和石材,用于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上。此外,潮汕民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 是极其注重装饰,檩木要漆成红色、椽子则漆成蓝色,故称 “ 红桁蓝桷 ” 。单是山墙的脊端,就有金、木、火、土五种不同类型,各种颜色的瓷片在屋顶上主要部位贴出各种立体形象,有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造型栩栩如生,十分传神。精美绝伦的石雕,木质结构上镂刻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物富有艺术气息,古色古香如皇宫建筑。 潮汕平原地理地势复杂 ,江河密布,村镇多临水,未近江河者多开渠引水至村前,挖一半圆形水塘蓄水,弧 形朝向主体建筑,以纳气聚财,也有 “ 过池风 ” 凉爽的实惠,更有游泳、洗澡、洗衣物、养鱼的实用价值。 5 / 23 我们将重点讨论潮汕民居建筑的风水特点 1.潮汕的风水与二次葬习俗 由于潮汕 平原的地势地域因素和民风民情的缘故 ,潮汕自古酷信风水,至今存有大量的风水建筑。仅澄海莲花山,就有“ 倒插金钗 ” 、 “ 猛虎跳墙 ” 、 “ 黄蜂采花 ” 、 “ 飞凤衔书 ” 、 “ 通天蜡烛 ” 等许许多多风水的典范,其中的 “ 金交椅 ” 又称孩儿坐轿,是北宋新州知州,位列潮州前八贤的张夔墓; “ 蟠龙吐珠 ” 又称摆盘猪头,是江夏黄氏的祖墓。这些风水宝地几乎每一处都蕴藏着莫测的玄机和神奇的传说。 最能说明潮人惑于风水的现象是所谓二次葬习俗 。潮州府志载: “ 陋俗相沿,葬后十年或廿年,则易其棺而贮骨于瓷罂,名曰金罐,骨黄者复痤原穴,骨黑者另觅佳城,不经甚矣。 ” 为了得到一处吉穴,或停柩数十年不葬,或葬后 扒开启视,或侵坟盗葬,或互殴诉讼。我小时候有一位邻居,生平最大的愿望是为自己找一处好风水,找了十几年,把家都花穷了还没找到。 尤其是有钱人家,年老未亡就先请来了风水先生选择墓地,做起 “ 生基 ” 以备死后安葬。风水先生常是带一名随从,为他提伞提 “ 罗庚 ” ,在山野穿来走去寻6 / 23 找吉地,看其来龙去脉,寻找山势、丘陵、高地的伸延所谓的 “ 龙 ” 。研究脉即随龙之水,即 “ 龙之血脉 ” 。还要了解那里的气流,即穴位所处地方风的情况。因选择墓穴主要是风与水,所以谓之 “ 风水 ” 。风水先生选择了几处可以作穴的好地作本钱,有钱人请其选择墓地时,他就有几张牌可出。好的墓地,报酬很高,几十担谷子的酬价者有之。一般人家,人死了已经很凄惨,穷人的丧葬费用已很难应付,就没法请风水先 生了,只好由亲邻为其安排适当墓地。 族里总有稍懂风水常识的人,也就草草的帮出意见安葬算了。一般上都是看看穴地稍高,向前望去,面前开朗广阔,也即是有 “ 明堂 ” ;有水流从后面一旁弯曲流过前面稍聚,又徐徐向一旁流去。前面有横塘聚水更好。小沟渠、水田都有水流,都可作为 “ 龙的血脉 ” 。还有前面的道路和阡陌不能向穴位直冲,要横过才好;还有墓地要避风,不当风头,墓的后部不要有路经过,要离墓后远些。前后左右还有丘陵高地的讲究。每一墓穴前后左右的地势龙脉有关下代儿子房头的命运,多子者各儿子也要知道与出意见,总之戒律很多,还要以罗庚定出坟墓的方位角度,以至择日择时安葬。 解放后,农村选择墓地的情况较少,除了山地丘陵外,平原农村田野中,由集体划出土地作墓地,方向也差不多,坟墓7 / 23 也相挤,也就不能各自选择扩大了。由于提倡火葬,土葬较少些,但没有火葬条件的地方及近山地方的土葬还是不少,所以地理风水的讲究还是存在,只是没 有以往那么复杂。 潮汕民间最出名的风水师是一直以来在潮汕民间流传有许许多多风水故事的 “ 虱母仙 ” 何野云,据说他是元末红巾军首领徐寿辉的军师邹普胜,潮阳的仙城和贵屿等很多地方都有其传说。又传说潮汕的很多好风水都让福建林监丞破掉了。林监丞是宋时潮州的知州,平时作威作福,因被回家省亲的龙图阁学士刘静教训而怀恨,决心通过破坏风水去掉潮州的灵气。他的手法很阴毒,比如桑浦山被认为是黄牛地,他就派人在牛喉的地方 挖凿一道深沟 这沟现在叫风吹巷。 是什么原因导致潮人如此不遗余力地去寻求风水的庇护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历史的文化积淀,使潮州的建筑艺术也同样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潮汕地区有许多与众不同的民居建筑 ,景观建筑 ,这些丰富多彩的元素 ,正是完美地体现了潮汕风水与人天和谐的价值。折射着本 地区特有的生活环境和民俗风情。 2.潮汕民居住宅的风水 8 / 23 潮汕聚落的选址和建造都是以 “ 风水 ” 为依据的。 “ 风水学 ” 首先提倡聚居,如就言住家如四边旷野,不见人烟,或山地独居,总不吉利。从外在社会环境而言,南迁入潮的各宗族之间,宗族和土著之间,经常为争夺生存空间而发生冲突;加之明以后沿海倭寇 的袭扰与战乱,迫使潮人不得不沿用祖先建造 “ 坞壁 ” 的方式,在潮汕兴建外有沟渠寨墙环绕、内有碉楼望塔守卫的封闭式 “ 围寨 ” 以保护族人。清朝人张海珊在聚民论中所言 “ 闽广之间,其俗尤重聚居,多或万余家,少亦数百家 ” ,即指潮汕建寨聚居的风俗。 潮汕人对至于住宅的讲究,因格式已经有了,就是整座屋的方位问题、建筑问题。因是聚族而居,并不是如墓地可以灵活选择,地点的讲究也不那么复杂了。大多是坐北向南或偏西,或 偏东;后座比前座高,前庭比后庭阔;不要三个门直冲,通风向阳就算。潮汕住宅非常讲究风水,比如屋外侧顶部山墙塑脊饰甚为讲究,常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五行属性等作成金、木、水、火、土五星灰塑,其中火星仅限于寺观祠庵采用,这有传统的哲理思想,又受阴阳五行学说与约定俗或的影响。而建筑选址、朝向、格局、植被等就有更多的讲究了,比如门前要有水、天井要有适当的过白、厅房要恰当穿插、前种榕后种竹等等。并因此还留下了虱母仙、余半仙9 / 23 等选风水和营造建筑的许多传说。 潮汕人对宅址的选择,无论是城市、农村都极信风水,尤其是山区 ,也是特别讲究。 从民间流传的风水角度来说 ,比较讲究风水选址。宅址后面,要群山环抱,山势要饱满且平缓,不宜陡峭、逼近宅址。忌讳山腰横贯大路,这叫 “ 刀挂龙须 ” ;也忌讳山窝直冲宅址,这叫 “ 凶煞 ” 。 宅址前面宜开阔,近处要有清澈明亮的池塘、江河、山泉,但不能是深潭。水库是有源之水,围绕屋前,曲曲弯弯而去,不能径直流走,称作 “ 聚财 ” 。如果站在门口,要见去水,不见来水。远处要有秀气的群峰,由近及远依次增高。大门的方向要正对那座最高最尖的山峰,但不能群峰 “ 龙脉 ” 直刺门庭。据说这样,子孙代代高升,一代更比一代强。所以潮汕最高的山脉凤凰山区周围的房屋大都朝凤凰髻,它的海拔高度 1300 余米,为群峰 之首。 讲究风水,就是讲究风和水。迷信之中又寓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它实际上就是讲究房子的座向。潮州有句俗谚: “ 在生勿住向北厝,死后勿葬向北坟。 ” 这是潮州闽剧建筑选择座10 / 23 向的基本原则。在这前提下,三面环山,冬天避开寒冷北风夏天可纳从南海带来的凉爽南风,这是气候面的讲究。生活离不开水,生产也离不开水,水流直从门前而去必定湍急,只有水势迂回方能流速缓慢、清澈,既可饮用,也可净化空气,繁殖鱼类。靠山面水,这 是地利方面的讲究,避开之冲山窝,那是为了防止山洪冲击;面前开阔,能使人胸怀阔达。环境对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性格是大有裨益的。 住宅俗称 “ 阳居 ” ,人死后埋葬的坟墓,俗称 “ 阴居 ” ,而人未死先修好的墓穴则称作 “ 生居 ” 。人们认为这 “ 三居 ”都是人在阳间和阴间居住的地方,同等重要,所以 “ 阴居 ”和 “ 生居 ” 选择的条件也基本同民居一致。有的人活在世上时,贫无立锥之地,巴望死后让他的灵魂有个舒适的归宿。“ 阴居 ” 的 选择,实际是寄托了活者对死者的哀思和崇敬,也是活者对自己的一种慰籍。至于神佛 “ 居住 ” 的宫、庙、寺、庵座向的选择,总的来说,也还是仿照民居,把人类居住的习俗转移到对祖宗灵魂神佛信仰上面。迷信职业者正是利用群众这种心理进行迷信活动的。 3.潮汕人如何选择住宅风水 在古老的封建思想的影响下 ,在潮汕农村,人们对建造住宅11 / 23 十分讲究。从选择风水、动土建筑、上梁落成到进宅居住,都有一系列的习俗活动。 在潮汕人心目中,风水的好坏,关系到一家人的前途、命运、祸福、成败。因此,选择风水是建宅前的一件大事。 “ 择风水 ” 主要是察看这地基有没有 “ 气 ” 。 潮汕风水学对于 “ 气 ” 的重视,包含着一个科学道理。“ 气 ” 之说是从云气、水气、烟气以及人的呼吸之气概括而来,与生命有很大关系。人体内之气保持生机和力量,使身心得以持续的稳定,大地之气维持万物生长和代谢。故风水对 “ 气 ” 才特别重视,引出 “ 天气 ” 、 “ 地气 ” 、 “ 阴气 ” 、“ 阳气 ” 、 “ 风气 ” 、 “ 水气 ” 等说法,实质上是追求人身的小宇宙之 “ 气 ” 与周围环境的大自然宇宙之 “ 气 ” 相协调、统一,以保证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平和,从而有能力获得 “ 滚滚财源 ” 。因此,选择风水 时特别忌讳 “ 死气 ” 、 “ 煞气 ” 、 “ 泄气 ” 、 “ 漏气 ” 。 如何察看住宅的 “ 气 ” 呢,主要在于察形 :气者,形之微;形者,气之著。气隐而难知,形显而易见。地有吉气,土随而起,化形之著于外者也。气吉,形必秀润、特达、端庄;气凶,形必粗顽、欹斜、破碎。这就将抽象的 “ 气 ” 与自然环境的具体形态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人要认真深入地观察自然形态,便可知 “ 气 ” 之12 / 23 吉凶顺逆,从而推导宅的祸福,选出佳地来。 如何看形 ?潮 汕人通常会请专于此术的风水先生。其实,风水先生察看地形,也不外乎按照所谓的 “ 地理五诀 ”龙、穴、砂、水、向来看。 “ 地理五诀 ” 是风水先生选择风水的理论要诀。其实就把自然环境归纳为龙、穴、砂、水四大类,根据这四大类本身的条件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决定建筑基址及位置方向。所以对这四大要素的考察和踏勘构成了风水活动的主要内容 :宅址如果近山地,则要求这山势饱满而且平缓,不宜太过陡峭;如果近水,应该是有源之水,也不能径直流去,这才能 “ 聚财 ” 。 4.潮汕民居建筑风水 - “ 下山虎 ” 和 “ 四点金 ”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 ,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这是潮汕村寨的大格局更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 13 / 23 浅谈潮汕建筑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由于领域的广阔以及拥有 56个民族,中国在 5000 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不同风格的建筑风格。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也许有些已经消失,有些也被现代建筑逐渐取代,但是它们的存在都可以说是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种生活和一代文化。 其中,被誉为 “ 东方犹太人 ” 的潮汕人家,他们独有的建筑风格,仿佛也在静静地诉说着潮汕悠久的文化底蕴,让我们走进这些岭南古村民宅,细细品味这些会说话的历史吧。 潮汕农村传统民居是岭南古村民宅最具代表性的民居建筑之一。潮汕农村传统民居的样式很多,且都用生动形象的名称来命名,如 “ 四马拖车 ” 、 “ 四点金 ” 、 “ 下山虎 ” 等等。潮汕民宅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极其注重装饰,故有 “ 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 ” 之说。 一、四点金 ( 来自 : 海 达 范 文 网 : 潮 汕 建 筑 总 结 ) “ 四点金 ” 是潮俗独特的村居,是一种多层次、对称、平衡、14 / 23 结构完整的平房式宅第。外围一般有围墙,围墙内打阳埕,凿水井;大门左右两侧有 “ 壁肚 ” ;一进门 就是前厅,两边的房间叫前房;进而是空旷的天井,两边各有一房间, 一间作为 厨房,称为 “ 八尺房 ” ;另一间作为些草房,一般称为 “ 厝手房 ” ;天井后边为大 厅,两边各有一个大房。“ 四点金 ” 的构筑还有多种:只有前后四个正房,没有厝手房及八尺房,而四厅齐向天井的,称 “ 四称会 ” ;前后房都带八尺房和厝手房 的,则变八房为十室的称为 “ 四喷水 ” 。如果有 “ 四点金 ” 外围建一圈房屋,则谓之 “ 四点金加厝包 ” 。旧时只有殷富显达的家庭才能建造。 二、下山虎 “ 下山虎 ” 房屋的建筑在潮汕农村中较为普遍。建筑格局比“ 四点金 ” 简单,少了两个前房,其余基本一样。 “ 下山虎 ”因为门路出入不同,顺此有开正 门和边门 的区别。通常中间不开大门而只开两边门的称为 “ 龙虎门 ” ,也有既开正门又开两边门的。整座格局形成前低后高,因此得名。 三、四马拖车 15 / 23 “ 四马拖车 ” 也称 “ 三落二火巷一后包 ” 是 “ 四点金 ” 的复杂化。 “ 落 ” 是 潮汕方言,即进的意思。第一进有凹形门厅,俗称 “ 门楼肚 ” 。一进与二进间,有天井及 左右两道通廊。过了天井便是二进,二进有面阔二间的大厅,两边各有一间房子称为“ 大房 ” 。二进和三进中间也有天井,三进的结构与二进相同,只是三进的大厅 后面隔开一块狭长的暗间,称作 “ 后库 ” 。后包指三进后面的一列房子。 整个建筑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故名 “ 四马拖车 ” 。 “ 四马拖车 ” 整个建筑的各个部分都有它特殊功能。头进的 “ 反照 ” 是为了遮挡路人和客人的视 线,不致使屋里一览无遗。长辈们重要的会见和议事则在二进和三进的大厅进行。三进的大厅还设置祖龛供奉祖宗灵位。逢年过节、祖宗忌辰,家 人要出国,就要开 龛门祭拜抑或向祖宗 “ 告别 ” ;家人做了伤风败俗的事要绳之以家法,也要开龛焚香,让他在祖宗面前请罪。后库则是供粉丧事时停放棺柩的地方。家中遇上办喜 事,则各进大厅的禅门洞开。 潮汕民居建筑 “ 下山虎 ” 和 “ 四点金 ” 16 / 23 潮汕民居建筑 “ 下山虎 ” 和 “ 四点金 ” 中国易学堪舆学院院长 谢维成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沿江沿海平原地带,经济比较发达 ,许多望族多聚居在这些地方,旧县城也多有聚族而居情况。因此,城乡居民均有浓厚的氏族观念,体现在聚落建筑就是以姓氏宗祠为中心的围寨格局。清府县志载: “ 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 ”“ 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 ” 潮汕农村多聚族而居,而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这是潮汕村寨的大格局更是独特的理想风水人居环境。同时潮汕传统民居直接地将大自然因素所谓 “ 天时、地气、顺风 ” 溶入建筑中,体现出人天和谐的统一境界和高尚心灵意 境。 “ 下山虎 ”( 又称 “ 爬狮 ”) ,是潮汕府第的最基本构成单位。顾名思义, “ 下山虎 ”(“ 爬狮 ”) 的形状真有点如下山之虎双似爬行之狮,它以大门为嘴,二个前房为两只前爪,称 “ 伸手房 ” ,以后厅为肚,厅两旁的二间大房为后爪。总之,有如浑身是颈,张开大口,吸纳天地精气,时时蓄势待发的狮虎。为了最大限度地吸纳和贮藏 “ 精气 ” ,它的大门17 / 23 还被做成凹斗形式,使整个建筑成一个葫芦般的嘴阔、径窄(内门框 )、肚大的富于变化 的空间,以达到藏风聚气的目的。 “ 下山虎 ” 形制十分古老,在广州出土的汉代明器和北京故宫博物馆藏的传为隋代展子虔所作的游春图中可见其前身,其格局与云南白族 “ 一颗印 ” 住宅也颇为相似。 如在 “ 下山虎 ” 的前面再加上前座,就成了四角上各有一房压角的四合院 “ 四点金 ” 。 “ 四点金 ” 的建筑构造方式是中轴线:前厅 天井 后厅。后厅前厅两侧各一房,占居四合院的四角,这就是 “ 四点金 ” 名称 的由来。 “ 四点金 ” 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 “ 金 ” 字的房间压角得名。后面的大厅是祭祖的地方, 两边的 “ 大房 ” 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 “ 下房 ” 是晚辈与仆人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间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又称 “ 格仔 ” 。 “ 格仔 ” 与大房之间有通往外面的侧门,称 “ 子孙门 ” ,取多子多孙出入之间。 “ 四点金 ” 形体庄重,极象一个以后座的厅堂为身, “ 大房 ” 为两肩, “ 伸手房 ” 为双臂, “ 下房 ” 为交手的抱气入怀的人体,它中间敞开的庭院天井是其虚怀纳气的空间,这18 / 23 种格局和 “ 风水学 ” 中 “ 山 凹环抱 ” 的 “ 风水 ” 美格是同构的。 “ 四点金 ” 一般对外不开窗,窗只开向内庭。这是因为 “ 凡屋以天井为财禄,以面前屋为案山。天井阔狭得中,聚财 ”( 阳宅撮要 )。 “ 财气 ” 从大门或从上天降临积聚于天井后,再通过各房门窗 “ 吸 ” 进屋里,若对外开窗就是葫芦漏气,财气外泄。 “ 四点金 ” 方正对称的格局 极易扩展为宗祠和家庙。潮汕的宗祠就是在 “ 四点金 ” 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如将 “ 四点金 ” 回廊两侧的 “ 格仔 ” 和天井与后厅之间的 “ 隔闪 ”( 隔断 ),以及后厅和左右大房的墙统统拆去,使堂与堂,堂与厅之间相连,成为一个以中庭为中心的上下左右四厅相向的“ 亚 ” 字形空间结构,并在大堂放上祖先灵位及神器,就成了可以祭祖的二进祠堂。王国维在明堂寝庙通考中言古代宗庙、明堂、宫寝 “ 皆为四屋相对,中涵一庭或一室 ” ,指的就是这种布局。 从这二进的祠堂开始,通过 “ 四点金 ” 与 “ 下山虎 ” 之间串联并联,即可组成大型民居群落。如在二进祠堂的蹭串联一“ 下山虎 ” 就成 “ 三厅祠堂 ” 或 “ 三厅亘 ” ,这样不断串联19 / 23 下去可达 “ 五厅亘 ” ;又因中间的厅是通透的,只用木雕屏风和闪门格扇隔成客厅,以接待重要客人,故中厅也叫官厅(一般客人只在门厅接待 ),它是宗族聚会和举行婚丧寿诞家礼大典的主要场所。 祠堂后厅则是摆放列祖列宗的神龛,因此最为高大神圣。举凡族祭、社祭、醮祭、祖宗的生忌日等都要例行祭祀,每隔数年要举行一次大祭。大祭时摆上全猪全羊,其它供品,更 是不计其数。老人们穿起了马卦,戴起了礼帽,随着主祭的号令,毕恭毕敬地叩头,经多次鞠躬祭酒和献供之后,鼓乐炮仗齐鸣,好不热闹。 为便于举办大规模的祭拜活动,祠堂厅堂必须阔大。然而,按照 “ 小堂宜团聚,中堂略阔而要方正,大堂宜阔大亦忌疏野。 ”( 阳宅撮要 )的原则,太过阔大的厅堂就不免 “ 疏野 ” 而不聚气;空间过大阳气太盛,而祖宗的神灵属阴,从祖宗牌位所仰望所见到的天空 (“ 风水学 ” 称为 “ 过白 ”)不宜太多。因此,为抑制过盛的阳气,潮人就在后厅与天井之间再建一 “ 拜亭 ” 这一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出发,上可抑制神灵前的阳气,使祖宗能够安亭祭祀,还可为祭拜的子孙遮日挡雨,又增加建筑气势。因而, “ 拜亭 ” 的设置是潮人20 / 23 重宗法制的见证。 潮汕 “ 四点金 ” 和北京四合院比较,可看出二者文化底蕴的不同。它 们同为四面闭合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院落圈较大但不一定在中心,宽大的庭院是由一系列房屋和联廊 “ 围 ”合而成;而潮汕 “ 四点金 ” 则房房相接,左右对称紧凑简练,天井位于中庭,北方宽大的庭院被缩小为狭小方正的天井,好像是 “ 挖 ” 出来的。北京四合院大门都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上,这是因为京都之地皇权甚重制度严密,只有皇帝的宫殿和庙宇的大门能居中面南,故北京 “ 四合院 ” 不能在南面中央开门,而应依先天八卦 (即伏羲八卦 )将大门开在西北角(西北为艮,艮为山 )或东南角 (东南为兑,兑为泽 )上,这样才能使 “ 山泽通气 ” 。 先天八卦宋以后才开始在北方流行,对宋以前南迁的 “ 河洛人 ” 影响不大。潮汕 “ 四点金 ” 还是依照宋以前古制,把大门开在中轴线上,且居中而面南。这一点可从 “ 四点金 ” 和唐宋四合院的相似性得到印证。传唐代王维所画的辋川图卷中的四合院住宅,以及北宋画家乔仲常所作的后赤壁赋图卷 (美国纳尔逊 艾金斯美术馆藏 )中的苏东坡在黄州的宅第,就与潮汕 “ 四点金 ” 如出一辙,可以断言,潮汕“ 四点金 ” 确实原汤原汁地保存了唐宋四合院的形制与格21 / 23 局。 【建筑】潮汕传统建筑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由于领域的广阔以及拥有 56个民族,中国在 5000 多年的历史中形成了众多不同风格的建筑风格。这些不同的建筑风格也许有 些已经消失,有些也被现代建筑逐渐取代,但是它们的存在都可以说是一种人类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种生活和一代文化。 其中,被誉为 “ 东方犹太人 ” 的潮汕人家,他们独有的建筑风格,仿佛也在静静地诉说着潮汕悠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岸电系统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2025年应急产业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收纳培训资料课件
- 收入确认五步法培训课件
- 2025年部编新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课教案
- 2025年药品检查员培训试题及答案(GSP、GMP试题)
- 撞车后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真题(含答案)
- 2025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和答案
- 摘苹果课件教学课件
- 承保实务非车险课件
- 电梯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内容表格
- 实验室生物安全会议记录
- 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方法
- 液氧站施工方案
- 发泡模具验收报告
- 全国各气象台站区站号及经纬度
- 深圳市劳动法律法规参考手册
- 现金流游戏课件
- HCCDP 云迁移认证理论题库
- 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平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