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6 电厂汽机专业技术总结 模块一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总结 单元一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1.汽轮机的概念:将蒸气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旋转式原动机。 2.汽轮机的分类: a.按工作原理分为:冲动式和反动式。 b.按热力特性分为:凝汽式;背压式;调整抽汽式。中间再热式。 3.汽轮机型号: x x1/x2/ N。 4.级的概念:由喷嘴和紧跟其后的动叶组成的基本作功单元。 5.在级内的能量转换过程:热能在喷嘴中转换为动能,动能在动叶中转换为机械能。 6.级的工作原理:冲动作用原理,反动作用原理。 2 / 36 7.级的反动度:蒸汽在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与级的理想滞止焓降之比。即 hb/ht* 。 8.级的分类: a.按工作原理分:纯冲动级,反动级,冲动级 b按结构分:单列级,双列速度级 c.按工况变化时通流截面积是否变化分:调节级 c1?2?hn 9.喷嘴出口汽流实际速度的计算公式, 10.喷嘴的速度系数:喷嘴出口实际速度与理想速度的比值。即 c1/c1t。 11.喷嘴损失的计算: ?hn?c12t?(1?2) 2 *12.喷嘴的压力比:喷嘴出口压力与进口滞止压力之比。即n p1/p0。 13.蒸汽在渐缩斜切喷嘴中的膨胀:当压力比 临界压力比时,在斜切部分不膨胀,喷嘴出口汽流方向角等于喷嘴出口3 / 36 的结构角;当压力比临界压力比时,在斜切部分膨胀,喷嘴出口汽流方向角大于喷嘴出口的结构角,两者之差称为偏转角。偏转的原因:在斜切部分,一侧压力由临界压力突然降至出口压力,另一侧则由临界压力缓慢降至出口压力,所以造成两侧压力不等,汽流就是由这个压力差推动偏转的。 14.通过喷嘴的蒸汽流量:当喷嘴达到临界状态时,计算公式为: *Gn?/?0,当喷嘴为达到临界状态时,计算公式为: Gn?Aminc1/?1 或 Gn?nAminc1t/?1t。其中 ?n 为流量系数。 15. 动 叶 的 进 口 速 度 速 度 三 角 形 : u?dbn/60 w1?c12?u2?2uc1cos?1 sin?1?c1sin?1/w1 216. 动 叶 的 出 口 速 度 三 角 形 : w2?2?hb?w1 c2?2w2?u2?2uw2cos?2 ?2?1(纯冲动级) ?2?121 tan?2?w2sin?2 w2cos?2?u 4 / 36 动叶速度系数:动叶出口实际相对速度与动叶出口理想相对速度之比。即 w2/w2 t。 17.动叶 损失的计算: ?hb?2w2?t(1?2) 18.蒸汽作用在动叶片上的周 2 向力: Fu?G(c1cos?1?c2cos?2)?G(w1cos?1?w2cos?2) 19.余速损失的计算: hc2 c22/2。 20.轮周功率:单位时间蒸汽对 动叶片作的功。 22.轮周功:单位质量蒸汽对动叶片作的功。 23.轮周功的计算公式: Wu Pu/G。 24.轮周效率:级的轮周功与级理想能量之比。 26.轮周效率的计算公式: u Wu/E0。 27.速比:圆周速度与喷嘴出口实际速度之比。 x1 u/c1。 28.速比对各项损失的影响:喷嘴损失与速比无关,动叶损5 / 36 失随着速比的增加而增大,余速损失随着速比的增加先是减小,然后是增大。 30.最佳速比:轮周效率最高时对应的速比称为最佳速比。 31.最佳速比的计算公式: 21.轮周功率的计算公式: Pu G G 25.级的理想能量:级的理想滞止焓降减去被下级利用的余速能量。 E0ht* 2hc 2。 29.速比与轮周效率的关系:随着 速 比 的 增 加 , 轮 周 效 率 先 增 加 而 后 减 小 。 x1opcos?1?2(1?) 32.纯冲动级与反动级的比较:在各自的最佳速比下,纯冲动级的作功能力是反动级的二倍;但反动级的效率高于纯冲动级,而且在最佳速比下,反动级的变工况特性好于 纯冲动级。 33.双列速度级与单列级相比:增加了第二列动叶损失和导叶损失,蒸汽作用给动叶片的周向力的计算公式为: F? u?G(c1cos?1?c2cos?2?c1cos? 6 / 36 1 c? 2cos2)级的 轮周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cos? u?Gu(c11?c2cos?2?c1cos?1 c? 2cos?2) 34.级内损失包括: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扇形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漏汽损失、湿汽损失 35.叶轮摩擦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措施:原因:叶轮与隔板间蒸汽摩擦及此处蒸汽与叶 轮隔板的摩擦。措施:减小间隙及提高叶轮、隔板的表面光洁度。 36.部分进汽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措施:原因:在叶片旋转至不装喷嘴的非工作弧段时,需要将动叶内的不工作蒸汽,从叶轮的一侧鼓到另一侧,消耗能量,称之为鼓风损失;在动叶片旋转至装喷嘴的工作弧段时,从喷嘴射出的高速汽7 / 36 流首先要将动叶通道内的蒸汽吹走并加速,也要消耗能量,称之为斥汽损失。措施:选择合理的部分进汽度,在不进汽的弧段加装护罩。 37.部分进汽度:隔板上装有喷嘴的弧长与整个圆周长之比。 38.漏汽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措施:原因:蒸汽绕过喷嘴或动叶从动静径向间隙中漏过,减小了作功的蒸汽量;同时漏汽混入主流还会扰乱主流形成损失。减小措施:在动静间隙处加装汽封片,在叶轮上开平衡孔,设计动叶根部反动度为。 39.湿汽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措施:原因:由于蒸汽的凝结减小了作功蒸汽量;蒸汽携带水珠消耗能量;水珠进入喷嘴和动叶偏离设计方向形成撞击损失。减小措施:加装去湿装置,对叶片易被冲湿的部位进行硬化处理或贴金。 40.扇形损失:原因:叶栅通道呈扇形布置,使汽流的进汽角沿叶高方向不等于叶片的设计进汽角,形 成撞击损失;汽流产生径向流动也会引起附加损失。减小措施:当径高比8 10 时,采用扭曲叶片。 8 / 36 41.级实际的热力过程线: 42.动叶的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43.级的内功率计算公式: Pi Ghi 。 43.级的内效率计算公式: i hi/E0 。 44.级的内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蒸汽对汽轮机轴作的功。 45.级的有效焓降的概念:单位质量蒸汽对汽轮机轴作的功。 46. 级 有 效 焓 降 的 计 算 公式: ?hi?ht*?hn?hb?hc2?h?hvf?hp?hx 47.级的内效率的的概念:级的有效焓降与级的理想能量之比。 单元二 多级汽轮机 1.多级汽轮机的余速利用:多级汽轮机 中前级的余速被后一级利用的现象。 2.下列级的余速不会被利用:与下级部分进汽度不相等、尺9 / 36 寸过渡不光滑、级后有调整抽汽口、最末级。 3.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多级汽轮机中前面级的损失可以被后面级部分利用的现象。 4.重热系数:由于重热而增加的理想焓降与汽轮机理想焓降之比的百分数。即: ?ht?Ht ?Ht 5.多级汽轮机的热力过程线: 6.多级汽轮机的内功率: Pi GHi DHi/3600 7.多级汽轮机的损失:两大类: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内部损失包括: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各级级内损失、排汽管压力损失。外部损失包括:机械损失和轴端漏汽损失。 8.汽轮发电机组的效率: 相对内效率:汽轮机的轴 功率与汽轮机的理想功率之比。即 ?ri?Pi?Hi ?Pt?Ht 10 / 36 Pe Pt 相对有效效率:发电机的轴功率与汽轮机的理想功率之比。即 ?re? 相对电效率:汽轮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功率与汽轮机的理想功率之比。即 ?rel? 机械效率:发电机的轴功率与汽轮机的内功率之比。即 ?m?Pel PtPe Pi 发电机效率:汽轮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功率与发电机的轴功率之比。即 ?g?Pel Pe 绝对内效率:汽轮机的轴功率与锅炉出口蒸汽所具有的热量之比。即 ?ai?Pi Q0 Pe Q0 Pel Q0 绝对有效效率:发电机的轴功率与锅炉出口蒸汽所具有的热量之比。即 ?ae?绝对电效率:汽轮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功率与锅炉出口蒸汽所具有的热量之比。即 ?ael? 11 / 36 各效率之间的关系: ?rel?ri?m?g 绝对效率与对应的相对效率之间的关系: ?ai?ri?t 汽机运行班组年终工作总结 2016 年已经过去,回顾 这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我们汽机运行乙班是一个 具有团队精神、顾大局、识大体的班组,全班员工在车间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班员工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公司下达的各项经济利润指标和安全生产指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严格执行两票三制,对不合格和有疑问的工作票坚决不予执行,制止无票工作,保证了全年两票的合格率达 100%。重大操作,开停机数次,均未出现异常情况。 一四班运行期间 1.强化安全管理、严格两票三制、确保安全生产。在安全生产方面,利用 班前 .班后会 .学习班的时间 ,认真贯彻落实 安全第一、预防12 / 36 为主 的工作方针,全面做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本班多次发现处理不安全隐患,均 未出现异常情况。说明了全班人员具有较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2.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岗位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处理异常及事故的能力。圆 满完成了公司、车间安排的学习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考试成绩,没有迟到旷课的现象发生。 3.狠抓节能降耗工作,减少资源浪费。节能降耗工作执行的好坏,直接关 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到员工的经济利益,因此,我们班根据企业所面临的现状,必须做好节能降耗工作,每个人都要树立节能意识,从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严格控制 各种滴漏跑冒现象。为公司的经济效益的完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三班运行供热期间 1.由于担负全市的供暖任务,启动的机组多。人员分散,技13 / 36 术力量相对薄 弱,我们班采用技术问答 、现场考问、事故预想、假事故演习等形式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工作,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特别在供热问题上进行重点培训,防止出现安全问题,特别是车间领导在技术培训课上进行讲解,丰富了员工运行操作经验,提高了岗位人员的理论知识和处理异常及事故的能力。 2.合理分配机组负荷,根据供热需求及时调整直供水温度及供汽参数,达 到机组运行经济效益最大化。要求加大对设备的巡回检查力度,做到对运行设备健康状况心中有数,做好设备的定期试验及轮换工作。 3.强化班组管理、树立一支具有团队精神的班组。在班组管理方面 ,一方 面坚持人性化管理 ,坚持到职工中间,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帮助解决员工工作、思想、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精神环境,使员工能有一个良好的心14 / 36 态,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积极宣传倡导团队精神和执行力意识,建立一支具有团队精神、顾大局、识大体、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使员工认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团队中间,不能我行我素,树立层层负责的安全意识,树立对上级正确命令坚决服从和认真去执行的工作态度,提高员工执行力。再一方面,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向 全班人员传达公司的文件精神 ,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认清当前公司面临的形势 ,适应形势的要求 ,使员工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认真地工作 ,从而保证了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在安全管理上还有不细致的地方,人员管理上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2.在理论技术方面还存在不足。 3.在经济指标和节能降耗上分解不到位,运行分析还不够,分析不及时。 4.两票三制、及定期切换试验制度还存在执行不到位的现15 / 36 象。 5.在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 改进措施: 1.加强安全管理,要全方位进行大胆管理。 2.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的理念技术学习,提高理论技术水平。 3.经济指标和技能降耗分解到位,加强技术分析, 4.在两票三制、及定期切换试验制度的执行上加大检查和考核力度,确保 安全工作的顺利进行。 5.在创新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技术学习,加强对现场设备及运行方式的研 究,提出有价值的创新及合理化建议。总之 ,在今后工作中16 / 36 要认真、认真、再认真,细致、细致、再细致,努力把自 己的本职工作做的更好。 汽机运行乙班 2016. 模块一 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总结 单元一 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 1.汽轮机的概念:将蒸气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旋转式原动机。 2.汽轮机的分类: a.按工作原理分为:冲动式和反动式。 b.按热力特性分为:凝汽式;背压式;调整抽汽式。中间再热式。 3.汽轮机型号: x x1/x2/ N。 4.级的概念:由喷嘴和紧跟其后的动叶组成的基本作功单元。 17 / 36 5.在级内的能量转换过程:热能在喷嘴中转换为动能,动能在动叶中转换为机械能 。 6.级的工作原理:冲动作用原理,反动作用原理。 7.级的反动度:蒸汽在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与级的理想滞止焓降之比。即 hb/ht* 。 8.级的分类: a.按工作原理分 :纯冲动级,反动级,冲动级 b按结构分:单列级,双列速度级 c.按工况变化时通流截面积是否变化分:调节级 c1?2?hn 9.喷嘴出口汽流实际速度的计算公式, 10.喷嘴的速度系数:喷嘴出口实际速度与理想速度的比值。即 c1/c1t。 11.喷嘴损失的计算: ?hn?c12t?(1?2) 2 *12.喷嘴的压力比:喷嘴出口压力与进口 滞止压力之比。即18 / 36 n p1/p0。 13.蒸汽在渐缩斜切喷嘴中的膨胀:当压力比 临界压力比时,在斜切部分不膨胀,喷嘴出口汽流方向角等于喷嘴出口的结构角;当压力比临界压力比时,在斜切部分膨胀,喷嘴出口汽流方向角大于喷嘴出口的结构角,两者之差称为偏转角。偏转的原因:在斜切部分,一侧压力由临界压力突然降至出口压力,另一侧则由临界压力缓慢降至出口压力,所以造成两侧压力不等,汽流就是由这个压力差推动偏转 的。 14.通过喷嘴的蒸汽流量:当喷嘴达到临界状态时,计算公式为: *Gn?/?0,当喷嘴为达到临界状态时,计算公式为: Gn?Aminc1/?1 或 Gn?nAminc1t/?1t。其中 ?n 为流量系数。 15. 动 叶 的 进 口 速 度 速 度 三 角 形 : u?dbn/60 w1?c12?u2?2uc1cos?1 sin?1?c1sin?1/w1 216. 动 叶 的 出 口 速 度 三 角 形 : w2?2?hb?w1 c2?2w2?u2?2uw2cos?2 19 / 36 ?2?1(纯冲动级) ?2?121 tan?2?w2sin?2 w2cos?2?u 动叶速度系数:动叶出口实际相对速度与动叶出口理想相对速度之比。即 w2/w2 t。 17.动叶损失的计算: ?hb?2w2?t(1?2) 18.蒸汽作用在动叶片上的周 2 向力: Fu?G(c1cos?1?c2cos?2)?G(w1cos?1?w2cos?2) 19.余速损失的计算: hc2 c22/2。 20.轮周功率:单位时间蒸汽对动叶片作的功。 22.轮周功:单位质量蒸汽对动叶片作的功。 23.轮周功的计算公式: Wu Pu/G。 24.轮周效率:级的轮周功与级理想能量之比。 26.轮周效率的计算公式: u Wu/E0。 20 / 36 27.速比:圆周速度与喷嘴出口实际速度之比。 x1 u/c1。 28.速比对各项损失的影响:喷嘴损失与速比无关,动叶损失随着速比的增加而增大,余速损失随着速比的增加先是减小,然后是增大。 130. x?1op21.轮周功率的计算公式: Pu G G 25.级的理想能量:级的理想滞止焓降减去被下级利用的余速能量。 E0 ht* 2hc2 。 29.速比与轮周 效率的关系:随着速比的增加,轮周效率先增加而后减小。 31.最佳速比的计算公式: cos?2(1?) 32.纯冲动级与反动级的比较:在各自的最佳速比下,纯冲动级的作功能力是反动级的二倍;但反动级的效率高于纯冲动级,而且在最佳速比下,反动级的变工况特性好于纯冲动级。 33.双列速度级与单列级相比:增加了第二列动叶损失和导21 / 36 叶损失,蒸汽作用给动叶片的周向力的计算公式为: F? u?G(c1cos?1?c2cos?2?c1cos? 1 c? 2cos2)级的 轮周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P? u?Gu(c1cos?1?c2cos?2?c1cos1 c? 2cos?2) 34.级内损失包括:喷嘴损失、动叶损失、余速损失、扇形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汽损失、漏汽损失、湿汽损失 35.叶轮摩擦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措施:原因:叶轮与隔板间蒸汽摩擦及此处蒸汽与叶轮隔板的摩擦。措施:减小间隙及提高叶轮、隔板的表面光洁度。 36.部分进汽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措施:原因:在叶片旋22 / 36 转至不装喷嘴的非工作弧段时,需要将动叶内的不工作蒸汽,从叶轮的一侧鼓到另一侧,消耗能量,称之为 鼓风损失;在动叶片旋转至装喷嘴的工作弧段时,从喷嘴射出的高速汽流首先要将动叶通道内的蒸汽吹走并加速,也要消耗能量,称之为斥汽损失。措施:选择合理的部分进汽度,在不进汽的弧段加装护罩。 37.部分进汽度:隔板上装有喷嘴的弧长与整个圆周长之比。 38.漏汽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措施:原因: 蒸汽绕过喷嘴或动叶从动静径向间隙中漏过,减小了作功的蒸汽量;同时漏汽混入主流还会扰乱主流形成损失。减小措施:在动静间隙处加装汽封片,在叶轮上开平衡孔,设计动叶根部反动度为。 39.湿汽损失的产生原因及减小措施:原因:由于蒸汽的凝结减小了作功蒸汽量;蒸汽携带水珠消耗能量;水珠进入喷嘴和动叶偏离设计方向形成撞击损失。减小措施:加装去湿装置,对叶片易被冲湿的部位进行硬化处理或贴金。 40.扇形损失:原因:叶栅通道呈扇形布置,使汽流的进汽角沿叶高方向不等于叶片的设计进汽角,形成撞击损失;汽23 / 36 流产生径向流动也会引起附加损失。减小措施:当径高比8 10 时,采用扭曲叶片。 41.级实际的热力过程线: 42.动叶的进出口速度三角形: 43.级的内功率计算公式: Pi Ghi 。 43.级的内效率计算公式: i hi/E0 。 44.级的内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蒸汽对汽轮机轴作的功。 45.级的有效焓降的概念:单位质量蒸汽对汽轮机轴作的功。 46. 级 有 效 焓 降 的 计 算 公式: ?hi?ht*?hn?hb?hc2?h?hvf?hp?hx 47.级的内效率的的概念:级的有效焓降与级的理想能量之比。 单元二 多级汽轮机 1.多级汽轮机的余速利用:多级汽轮机中前级的余速被后一24 / 36 级利用的现象。 2.下列级的余速不会被利用:与下级部分进汽度不相等、尺寸过渡不光滑、级后有调整抽汽口、最末级。 3.多级汽轮机的重热现象:多级汽轮机中前面级的损失可以被后面级部分利用的现象。 4.重热系数:由于重热而增加的理想焓降与汽轮机理想焓降之比的百分数。即: ?ht?Ht ?Ht 5.多级汽轮机的热力过程线: 6.多级汽轮机的内功率: Pi GHi DHi/3600 7.多级汽轮机的损失:两大类:内部损失和 外部损失。内部损失包括:进汽机构的节流损失、各级级内损失、排汽管压力损失。外部损失包括:机械损失和轴端漏汽损失。 8.汽轮发电机组的效率: 25 / 36 相对内效率:汽轮机的轴功率与汽轮机的理想功率之比。即 ?ri?Pi?Hi ?Pt?Ht Pe Pt 相对有效效率:发电机的轴功率与汽轮机的理想功率之比。即 ?re? 相对电效率:汽轮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功率与汽轮机的理想功率之比。即 ?rel? 机械效率:发电机的轴功率与汽轮机的内功率之比。即 ?m?Pel PtPe Pi 发电机效率:汽轮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功率与发电机的轴功率之比。即 ?g?Pel Pe 绝对内效率:汽轮机的轴功率与锅炉出口蒸汽所具有的热量之比。即 ?ai?Pi Q0 Pe Q0 Pel Q0 绝对有效效率:发电机的轴功率与锅炉出口蒸汽所具26 / 36 有的热量之比。即 ?ae?绝对电效率:汽轮发电机组输出的电功率与锅炉出口蒸汽所具有的热量之比。即 ?ael? 各效率之间的关系: ?rel?ri?m?g 绝对效率与对应的相对效率之间的关系: ?ai?ri?t 2016 年汽机专业技术监督工作总结 为了保证汽轮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汽 机专业认真完成了各项汽轮机安全技术监督工 作。无论是日常工作还是机组检修,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公司汽轮机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和辽宁省电力公司汽轮机安全技术监督条例。在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和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共同监督指导下以及厂技术监督小组的领导下,每次检修中都将技术监督项目作为必备的项目优先考虑,做细做好。通过加强汽轮机安全技术监督的技术管理工作,我公司六台机组全年 监督的工作项目均顺利的完成 ,有利的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避免了汽轮机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了汽轮机安全稳定运行。现将全年汽轮机安全技术监督的情况总结如下: 27 / 36 一、完善技术监督管理: 为了使汽轮机安全监督工作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我公司根据检修及运行工作的经验,不断将能够保障汽轮机监督工 作顺利进行及能提高汽轮机安全监督工作效果的制度添加到原有的制度中去,并适时组织监督网内的成员学习,根据人员的调动情况,及时调整网内成员的分工情况,做到人尽其责。 同时,结合现场实际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工作。完善技术监督网络;及时召开技术监督会;据检修及运行工作的经验,不断将能够保障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及能提高监督工作效果的项目添加到技术监督细则中去;针对现场出现的诸如 #1机高导管疏水弯头裂纹、 #2 机 EH 油管接头断裂等问题,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分析,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措施并加以落实,通过这些工作相继发现了一些设备隐患,并及时进行了。经过充分的准备,细至认真的检修,处理了多项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隐患,汽轮机安全技术监督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利的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二、定期工作和试验的完成情况 28 / 36 根据年初计划认真落实并实施。按时完成每月报表及定期工作,按时完成设备试验,每季度开展一次监督工作小结,培训工作 100%完成,定期统计机组运行参数,定期测量主机各轴瓦振动,检查 1 6 机组顶轴油系统压力及各瓦顶轴油压力并对顶轴高度进行测量,按规定投入胶球清洗装置,收球率均在 98%以上,备用辅机的定期轮换工作,督促运行人员精心调整,维持机组运行参数正常。按规定完成了以下定期试验工作:储能器充氮压力定期检查;安全门进行校验和排放试验;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机组真空严密性试验,严密性不合格时及时配合检修 查找漏点;按规定定期进行主汽门、调门活动试验;定期做主机低油压联泵试验;主机充油试验;定期做主机 ETS 试验; 三、机组大、小修监督项目完成情况 2016 年共计划技术监督项目 82 项,其中 41 机组大修 58项、 3 机组小修 18 项,现已全面完成,项目完成率 100 %。 一、完成的主要工作及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四号机组大修技术监督完成项目 1、通流最小轴向间隙: 修前:高中压转子:中压第 5 级动叶 29 / 36 低压转子:反向第四级动叶与第五级静叶: 修后:高中压转子:高排第一级轮毂与蜂窝汽封高齿: 低压转子:反向第四级动叶与第五级静叶: 2、汽封最小径向间隙: 修前:高压进汽平衡环底部汽封 修后:高压端部内汽封第二级上半右侧: 3、高中压转子最大晃度值: 修前: 位置:调节级与第一级之间 相位: 270 修后: 位置:高压转子延伸轴 相位: 270 4、转子最大弯曲点在圆周方向的相位 位置:调节级与第一级之间 相位: 270 30 / 36 5、中低对轮连接前最大晃度: 中低对轮连接后最大晃度: 6、低短对轮连接前最大晃度: 低短对轮连接后最大晃度: 7、短发对轮连接前最大晃度: 短发对轮连接后最大晃度: 8、发励对轮连接前最大晃度: 发励对轮连接后最大晃度: 11、主机盘车电流值和电流摆动值记录: 主机盘车电流 19A,电流无摆动。 12、汽缸膨胀及胀差监视 13、四号机组汽轮机转子硬度检查 转子硬度检查合格。 完成 #1-#8 径向支持轴承无损检测,检查发现 #3 轴瓦下半机侧瓦块有脱胎,其它各瓦检验合格。 四号机组大修中对 3 瓦下半钨金重新浇铸,对新钨金面超声检查合格。 16、喷嘴及转子等汽轮机部套宏观检查 无缺陷。 17、低压喷淋装置检查 31 / 36 低压喷淋装置喷头无堵塞、管道焊口及螺纹无漏泄,喷淋方向正确、呈雾状。 18、四号机组 32 以上高温紧固件检验 四号机解体后,按汽轮机金属监督计划要求,对 M32 以上高温螺栓进行螺栓金属检验。 2016 白城发电公司 年度汽轮机技术监督 总结 批准: 审核: 编制: 1 概述 我公司 2 台 660MW 汽轮发电机组采用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四排汽、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 ,型号: /566/566。 32 / 36 为确保汽机设备的性能能够满足机组在运行中安全、经济的要求,汽机专业在生产全过程开展技术监督工作,全面发挥技术监督网的作用,使得各级技术监督人员能够按照技术监督细则相关要求,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和标准,确保机组在投运后的安全、经济、可靠,稳发满发。 2016 年 汽机专业主要以设备检修维护为主,结合进行一些小型改进型检修工作,在检修维护中,以技术监督细则要求,全面完成技术监督问题整改工作,使技术监督工作始终贯穿生产维护工作的全过程。 全年未发生因技术监督不到位而引发不安全事件。 2 全年安全生产情况 无人身伤害事件发生; 无设备一类障碍发生; 无设备二类障发生; 无设备损坏事故发生; 33 / 36 无火灾事故发 生; 无交通事故发生; 3 机组非停情况 1 号机已连续运行 300 天。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州家具基础知识培训班课件
- 2026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浦东外国语学校化学高一上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第一中学2026届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悬架说课课件
- 教师节举办庆典策划方案
- 舞蹈社团新学期工作方案
- 特殊学校课程设置活动方案
- 新学期幼教教学工作方案
- 小学元旦主题班会活动方案(标准模版)
- 融创成本管理岗中国面试题及答案
- 社工项目督导协议书
- 雅迪电车购车合同协议
- 配网基本知识课件
- 《优化公益传播策略》课件
- 灌装代工合同协议
- 钣金行业公司简介
- 模块化建筑快速搭建系统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非全日制用工劳动合同(每日4小时制)
- 违法查处申请书
- 会计师事务所经营发展管理
- 2025年度船舶建造项目总承包合同4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