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防治工作总结_第1页
薇甘菊防治工作总结_第2页
薇甘菊防治工作总结_第3页
薇甘菊防治工作总结_第4页
薇甘菊防治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25 薇甘菊防治工作总结 广东省 2016 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16-12-14 点击数: 783 占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 76%以上。松材线虫病在全省 8 个地级市 21 个县级行政区 85 个镇发生,发生面积共计万亩;松突圆蚧分布 18 个地级市 74 个县级行政区域,发生面积万亩;椰心叶甲分布 12 个市、 31 个县级行政区,受危害植株共计万株;刺桐姬小蜂分布 8 个市、 22 个县级行政区,危害植株万株;湿地松粉蚧分布 18 个地级市 85 个县级行政区,发生面积万亩;薇甘菊从珠三角地区向粤西、粤东两翼迅速扩散蔓延,全省已有 17 个市、 54 个县级行政区发生薇甘菊疫情 ,面积达万亩 ;桉树枝瘿姬小蜂在 6 个市 13 个县有分布,发生面积万亩。 常发性病虫害发生形势总体平稳。本年度马尾松毛虫发生面积万亩,黄脊竹蝗发生面积万亩,只在局部地区灾情较重。 速生丰产林病虫害发生面积继续上升。近年来,桉树病虫害2 / 25 发生面积逐年增大,桉树病害发生面积万亩,桉树虫害发生面积万 亩。 二、全省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全省林业用地 16508 万亩,有林地 14028 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为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 %,林 木绿化率为 %。 2016 年度全省防治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成灾率: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面积万亩,成灾面积万亩,成灾率 。 测报准确率:全省应施监测面积万亩次,实施监测面 积万亩次,监测覆盖率达 100%。年初预测本年度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总发生面积万亩,全年实际发生面积万亩,测报准确率 %。 无公害防治率:全省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业面积万亩,防治率为 %。全省无公害防治作业面积万亩,无公害防治率 %。 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率:全省应施产地检疫面积 104909 亩,3 / 25 实 施产地检疫面积为 103513 亩,种苗产地检疫率 %。 全省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松材线虫病防治情况。全省实施监测普查面积共计万亩,发现枯死树万株,取样分离鉴定样株 6940 株。全省实施防治作业面积共计万亩次,其中:实际防治面积万亩、重复防治万亩次、预防面积万亩次。完 成清理病死树面积万亩次,释放管氏肿腿蜂防治面积万亩,挂放诱捕器防治面积万亩,设置诱木防治面积万亩,化学防治面积万亩,林木注药保护200 株,疫区林分改造面积万亩,除害处理木材万立方米,防治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万亩。 2其他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除治情况。在信宜等 10 县应用本土寄生蜂防治松突圆蚧共计万亩;在广州、珠海等市的 22 个县级行政区实施防治椰心叶甲共计万株;在深圳等市的19 个县级行政区实施防治刺桐姬小蜂共计万株;薇甘菊发生区的 17 个市 54 个县级行政区实施防治薇甘菊共计万亩;梅州、清远、韶关等市实施防治萧氏松茎象共计万亩。 3食叶性害虫防治情况。全省完成马尾松 毛虫防治作业面4 / 25 积共计万亩次,竹林害虫防治作业面积万亩次,尺蠖等阔叶树害虫防治作业面积万亩次。 4实施检疫工作情况。全省共核发出省植物检疫证书25 万单,省内植物检疫证书万单。检疫审批进口林木种子共 293 吨、苗木 539 万株。实施产地检疫林木种子吨、花卉万株;调运检疫林木种子吨、苗木万株、花卉万株、木材万立方米、药材吨;检疫复检种子吨、苗木 987 万株、木材20 万立方米、花卉万株。全省调运检疫 和复检截获疫情 1 批次,除害处理 1 批次,查处违章案件 40 批次。 三、取得的主要工作成效 全面完成年度防治目标指标任务。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远远低于国家林业局下达我省 5 的指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种苗产地检疫率均高于国家林业局下达的指标任务。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有成效。通过采取多种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较 XX 年减少了万亩和万株,实现发生面积和病死树数量 “ 双下降 ” 。根除了 1 个原有县级疫点和 5 5 / 25 个镇级疫点,完成了国家林业局下达的减少 1 个疫 区县 2 个疫点镇的指标要求。深圳市疫情没有扩散,面积进一步缩小,中山市防治成果得到巩固,大部分县病死树率控制在万分之三以下。松突圆蚧、椰心叶甲、刺桐姬小蜂发生面积有所下降,危害程度减轻,疫情得到较好控制。薇甘菊发生面积比2016年初减少了近 30%,防治区薇甘菊覆盖度控制到小于 5%,攀援率小于 5%。全省食叶性害虫发生危害程度维持在较低水平,取得明显成效。 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有进展。全面落实全国松材线虫 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经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省政府拟成立 “ 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 。同时,召开省政府有关部门座谈会和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参加防治现场检查活动,建立了部门联动工作机制。 森防体系建设水平有提高。通过组织实施 XX XX 年的中央政府投资林业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省森防检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完备,提高了森防体系建设水平,为防治工作提供了基础保障。 森防管理服务水平和能力有提升。通过加强突发有害生物灾6 / 25 害应急防控和完善防治项目管理工作,积极推动防治社会化服务,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加强检疫审批监管,强化疫区疫木管理,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进一步提升了全省森防检疫管理服务工作水平和能力。 四、采取的主要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治责任。 1落实政府责任,建立工作责任制。省林业局认真贯彻全国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和省政府有关领导的批示精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5 月,省政府 办公厅发出关于加强薇甘菊防治工作的通知,明确了 2016 2016 年薇甘菊防治目标任务和地方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职责,大力推动各地开展薇甘菊除治工作。 8 月,召开了全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会议,省政府与各地级市政府签订了 2016 2016 年松材线虫病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市政府的防治目标和责任。 2健全协调机制,推进防治工作。省林业局报请省政府成立 “ 广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 ,统筹协调防 治7 / 25 工作。省林业局领导多次召集有关单位和部门召开会议,部署防治工作。 8 月初,省林业局主持举办了省直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的松材线虫病防治联席会议; 9 月,省林业局联合农业厅、水利厅、建设厅、交通厅和广州铁路集团在增城、东莞和深圳等地举办薇甘菊除治现场检查活动。积极调动各有关部门共同推进松材线虫病、薇甘菊防治工作。 3制定防治规划,落实防治措施。省林业局组织编制了广东省薇甘菊防治总体规划和广 东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总体规划,制订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防治的目标、指标、对策措施和行动计划。发生松材线虫病和薇甘菊 的市、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松材线虫病防治分阶段实施总体规划,编制了薇甘菊除治实施方案,确保全省防治目标任务的完成。 惠盐高 速公路养护项目 薇甘菊清除防治 施工方案 8 / 25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深圳市路桥建设集团公司 2016 年 12 月 12 日 一、工程概况 本养护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盐田区,南起盐田边检站,北至龙岗坪地坑塘径,养护 里程约,为双向四车道。其中水泥砼路面有两段,包括: G25 长深高速在坑塘径东接惠盐高速惠州段,在龙岗同乐西接 G15 沈海高速,全长; S202 自荷坳收费广场至盐田检查站,全长公里。 此次公路沿线及各收费站绿化带周围薇甘菊清除防治处理,上行线 21000 m2,下行线 64100 m2,总面积 85100 m2。 二、施工依据 1、惠盐高速公路日常养护项目招标文件 深圳惠盐高速9 / 25 公路有限公司 2016 年 2 月 2、公路沿线薇甘菊清除防治工程施工合同 2016 年 12 月11 日签订 3、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99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XX 等有关现行规定规范。 5、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JTG H30-200(4) 三、主要工作内容和数量 公路沿线薇甘菊面积调查表 四、工作准备 1、项目施工组织机构的建立 成立由项目经理陈为为组长,养护经理、养护副经理为副组长的管理领导小组对施工进行总体安排。项目部成立工程计10 / 25 划组、物资设备组、施工组、安全组、资料组等五个小组对施工进行监控,以确保本工程顺利进行。具体组织机构见下图: 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图 2、现场人员配置 现场人员配置表 XX 局 2016 2016 年薇甘菊防治实施方案 薇甘菊是我国重要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在我市 10 个区、县级市有发生,主要 发生分布在公路铁路两边、河流沿岸、农田、果园、林地周边及低洼潮湿的荒地等地方。薇甘菊生长迅速、繁殖力强、入侵蔓延速度快、覆盖生境,严重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可直接对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监测调查,我局管辖范围内的薇甘菊发生面积 万亩,其中 XX 区发生面积 万亩。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薇甘菊防治工作的通知和省林业局等 6 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薇甘菊除治工作的通知要求,为遏制薇甘菊危害的蔓延,保护我市绿化建设成果,维护农林业生11 / 25 产和生态安全,制订本方案。 一、目标和任务 目标:通过全面系统、及时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到 2016年底,将薇甘菊灾情控制在局部范围内,使薇甘菊发生面积每年递减 10%,为害程度逐年减轻,实现基本消除薇甘菊危害,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农林业生产安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任务: 2016 2016 年,完成薇甘菊防治面积 万亩, 其中化学防治面积 万亩,人工防治 万亩,压缩发生面积 万亩,有效遏止薇甘菊蔓延扩散的速度,实现对薇甘菊疫情的可持续控制。 二、防治原则 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原则。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全市防治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负责的原则。各部门负责各自管辖范围内的防治工作。 12 / 25 依靠科技、综合防治原则。依靠科技成果和专家指导,大力推广应用薇甘菊防治 新技术,根据不同的生态环境,选择适宜的防治技术,保护好生态环境。 加强宣传、持续控制原则。大力宣传普及薇甘菊防治基本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及时发现新疫点,并采取有效的扑灭措施,持续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三、疫情监测调查 调查时间 监测调查工作由各部门按相应职责每年分春、秋两季进行。春季调查时间为 4-5 月份实施除治工作前,秋季调查时间为10-11 月份种子成熟前。 调查内容 1.调查薇甘菊的分布范围; 2.调查薇甘菊的发生面积,其发生面积的统计方法可以薇甘菊生长延伸及覆盖面积为标准,具体可采取实地拉线丈量或13 / 25 采用 GPS 测量等方法进行; 3.在地形图上标示薇甘菊的发生地点与面积; 4.列表统计调查结果; 5.编写薇甘菊疫情调查报告。 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将统计结果和调查 报告于每年的 5 月 30日前和 11 月 30 前报 “ 市薇甘菊防治工作领导指挥机构 ” 汇总。 四、实施防治 防治时间 根据薇甘菊的生物学特性,为提高防治效果,一般在每年其种子成熟前的 4 10 月份进行防治。 防治措施及策略 1.人工清除 14 / 25 第一种方法:适用于薇甘菊散生型发生地,主要是指新入侵发生地和已有实施除治的再发生地,其特征是单株相对独立生长,在春季、 夏初,薇甘菊藤蔓较短时将其连根拔除,连续进行 3 4 次。 第二种方法:适用于薇甘菊覆盖率较大的发生地,主要是指不适宜采用除草剂除治的地方,在薇甘菊营养生长期至 种子成熟前,先清除 薇甘菊地上部分的藤蔓,使用刀、枝剪等将上树的薇甘菊藤蔓在离地面米处割断,再用铲或锄挖出根部,然后集中烧毁或就地深埋。清理后的区域再次萌发薇甘菊植株时,可按第一种方法进行多次拔根除治。 人工清除的主要技术关键有三个环节:一是人工清除时间在每年的 4-9 月;二是由于薇甘菊的根、茎被折断后遇土遇水可以重新复生为新个体,必需连续清除,每年清除 3 次,切忌偶尔清除一次,又任其再生、扩展;三是人工清除必需尽可能 连根拔起,关键是清除根,且人工清除后应将薇甘菊的茎、根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堆放,以防其传播。 2.化学防治 15 / 25 在薇甘菊连片生长且无其它农作物的丢荒地、农用地周边、果园边、林地等地方,可选择使用化学除草剂进行防治。一般使用的化学除草剂包括嘧磺隆、 B 微乳剂、农达或草甘麟等。使用化学除草剂必须注意用药安全和生态安全,防止发生药物危害和生态灾害。 在防治时对薇甘菊茎叶进行均匀定向喷雾,喷至茎叶湿透为止,如喷后 4 6 小时内遇雨须补喷, 6 天内不松土,以充分发挥其内吸传导作用。施药一般在薇甘菊生长旺盛期,即每年的 5 9 月为最佳时期,力求做到 “ 一喷、二查、三灭杀 ”全面控制的效 果。 3.综合防控措施。 根据薇甘菊危害地方的不同环境状况,结合防治的实际情况,可综合选用人工、化学和植物群落改造等措施进行防治。 五、防治工程量和经费概算 根据当前的薇甘菊发生情况和 2016 年总体控制目标,16 / 25 2016 2016 年防治工程量和经费概算如下: 防治工程量 年 根据薇甘菊发生分布调查的结果,在薇甘菊发生分布区内统一开展全面的防治工作。预计本年度实施防治面积 万亩,其中化学防治面积 万亩,人工清除面积 万亩。 年 巩固上年度已控制到发生危害程度以下的发生分布区域,继续统一开展全面的防治工作。预计本年度实施防治面积 万亩,其中化学防治面积 万亩,人工清除面积 万亩。 年 巩固上年度已控制到发生危害程度以下的发生分布区域,继续统一开展全面的防治工作。预计本年度实施防治面积 万亩,其中化学防治面积 万亩,人工清除面积 万亩。 年 巩固上年度已控制到发生危害程度以下的发生分布区域,继续统一开展全面的防治工作。预计本年 “ 植物杀手 ” 薇甘菊的认识与防治 17 / 25 XX-10-25 15:35:42 来源 :虎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薇 甘 菊 为 菊 科 假 泽 兰 属 植 物 , 学 名 小 花 假 泽 兰(Mikaniamicran tha),原产热带美洲,属藤本植物,是我国新的外来有害生物,已列入植物检疫对象之一。现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太平洋诸岛屿,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广东等省区。我省已有 35 个市县发生为害,又以珠三角沿海市县为害较重,深圳、珠海、 东莞为灾区。目前我镇已普遍在林区发现薇甘菊,主要发生于林缘、山沟、山坳湿地、弃耕果地和路边。 生态特性:薇甘菊是一种喜光好湿的植物,生长地区平均气温 20 以上,在光照较强,水分条件较好地方生长旺盛。不耐阴蔽和干旱。气温低于 10 以下兼伴有持续干旱时,薇甘菊地上部分逐渐死亡。薇甘菊是通过种子和节间繁殖。 传播:薇甘菊的生长期很短,在广东常常春天发芽,秋天就可开花了,从花蕾到果实成熟只需半个月左右。薇甘菊的种子量非常大,一株就有几千粒,随风散播的能力比蒲公英还强,也可通过人畜 携带传播,加上它的种子还有无性繁殖能力,尤其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更是繁衍迅速。另外,18 / 25 农产品运输、园林花卉的交流、交通工具的往来等是薇甘菊远距离快速传播的主要途径。 危害:薇甘菊只要一生根就想尽办法攀着大树向上爬,爬到顶上就迅速蔓延,以吸收更多的阳光,而下面的植物就因长期缺少日照而枯萎;另外,它释放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生长,造成物种单一,生物的多样性遭到破坏。 防治方法:一是森草净喷施防治。森草净主要化学成分是嘧磺隆,使用浓度 %药液,向薇甘菊叶面、茎、根表土喷施,通过吸收输送各部位,造成慢性中毒,而连根致死。二是生物防治。在我市目前发现薇甘菊天敌主要有螨和田野兔丝子寄生,对薇甘菊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我市以田野兔丝子发生较为普遍,有推广前途。三是营林措施。在薇甘菊经过去年1、 2 次施药防治后,明年春季在防治区内适当密植 () 阔叶树种,如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幌伞枫、米老排、樟树等树种,连续 2 3 年抚育,及早郁闭,抑制薇甘菊生长。 (文 /虎门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 薇甘菊及其防治技术方案 薇甘菊是我国新入侵的、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在我国香19 / 25 港、台湾、广东等地广泛分布并产生严重危害。总结我司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薇甘菊的生物特性、危害特征及防除技术。 薇甘菊是 种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除分布原产地热带美洲外,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太平洋诸岛屿,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广东等省区,并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我省近 40 个市县有分布,在珠三角和广东沿海地区分布极广,深圳、珠海、东莞为危害灾区。 早期人们对薇甘菊的危害认识不足,曾作为有益植物引种。如 1949 年,印度尼西亚的茂物植物园从巴拉圭引种作为橡胶园土壤的覆盖物; 1956 年又被用作垃圾填埋场的覆盖物,后来蔓 延到整个印度尼西亚。 薇甘菊在中国最早记录是 1884 年香港动植物公园引种作为观赏植物。大陆最早记录是 1984 年在深圳银湖附近采到标本,但当时忽视它的危害, 20 世纪末才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深圳是我国最早开展薇甘菊研究的地区,并取得显著的成效。现 总结我司多年来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薇甘菊 的生物特性、危害特征及防除技术。 1 薇甘菊的生物特性 20 / 25 形态特征 薇甘菊是菊科假泽兰属植物,原产中、南美洲,是一种 危害性极强的农林害草,是我国新的外来有害生物,已列入植物检疫对象之一。 薇甘菊是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匍匐或攀缘,多分枝。单叶对生,叶薄,基部心形或戟形。头状花序小,数目多,含小花 4 朵,在枝端排成复伞形花序状。花白色,管状, 5 齿裂 。瘦果细小,黑色。 图 1 薇甘菊的叶片、茎蔓特征 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薇甘菊是热带、亚热带有害植物,喜光好湿,生长在年平均气温 20 以上的地区,在光照强、水分条件好地方生长旺盛。不耐阴蔽、不耐干旱、不耐寒。冬季气温低于 10 以下且持续干旱时,薇甘菊地上部分逐渐死亡。 21 / 25 生长发育特性 薇甘菊营养生长极其旺盛,一个节天生长近 20cm;有人在内伶仃岛实验测得薇甘菊的一个节,在一年中分枝出来所有茎节的生长总长度为 1007m。营养生长迅速是薇甘菊在其侵入地区爆发并严重危害其他植物的主要原因之一。薇甘菊一般在 3 月开始生长, 6 8 月生长最快, 11 月开始大面积开花,花期 般维持 2 3 个月,至翌年 l 2 月为结实期,开花结果后营养生长停止,冬季叶片干枯、部分花枝枯萎。 薇甘菊通过种子和节间繁殖,繁殖能力极强。薇甘菊的种子量非常大,一株就有几千粒,种子小,似蒲公英的种子,可借风力进行远距离传播。薇甘菊每个茎节处都易长出根而发育成新的个体,且每个茎节处都可 以长出二个枝条,每个枝条上又有多个节,每个节又重新分生出枝条,蔓延和扩展的速度很快。在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繁衍速度更快。此外,薇甘菊还可通过人畜携带传播,农产品运输、园林花卉的交流、交通工具的往来都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2 薇甘菊的危害特征 危害特征 22 / 25 薇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 、人工林、果林、灌木林、池塘田埂丛林、城市园林绿地、路边丢弃地等。通过攀援、缠绕、覆盖其它植物,阻挡其光照,影响其光合作用,造成其它植物 “ 缺光饿死 ” ; 同时,薇甘菊生长旺盛,争夺水分和养分,使其它植物无法正常生长与繁殖。故俗称薇甘菊是 “ 植物杀手 ” 。 薇甘菊危害直接破坏森林生态 系统,致使森 林退化为灌草丛,使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农业和种植业直接影响是造成减产或成本增加。 深圳危害状况 深圳全市均有薇甘菊分布,据调查统计 , 深圳林区 70%以上都有薇甘菊的分布,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风景林、水源保护林、经济林等。近几年来,虽经多方治理,但薇甘菊蔓延势头丝毫没有得到遏制。目前, 深圳的薇甘菊面积已经发展到万亩,较年前的万亩翻了一番。薇甘菊率先入侵的群落多为人为干扰明显的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