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20页)
编号:2687315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33.93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9-11-25
上传人:qq77****057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李**(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10.8
积分
- 关 键 词:
-
47
我国
人民
建设
意义
- 资源描述:
-
47试论我国人民建设的意义,47,我国,人民,建设,意义
- 内容简介:
-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相关表格资料(1)课题申报审批表(2)任务书(3)开题报告(4)周进展记录(5)中期检查表(6)答辩记录(7)成绩评定表 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学 院: 法 学 院 专 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班 级: 2004 级 学 号: pb0404681022 学生姓名: 黄 富 成 指导教师: 牛 彤 2008年 5月 31 日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课题申报审批表(2008届)学院(盖章):法学院指导教师姓名牛彤职 称副教授课 题 名 称 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课 题 类 型课 题 来 源*说明: 论文设计科研真题生产或 社会实际导师 选题其它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学生班级04级预计完成课题周数13毕业实习地点花溪区久安乡人民政府毕业论文 (设计)地点贵州大学 1课题基本内容及要求(1) 课题基本内容 1. 了解国内外公民社会研究状况 2. 公民社会的基本概念及其溯源 3. 公民社会与宪政关系 4. 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2)主要要求 1.掌握政治学基本理论 2.学生通过写作认识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 3.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4.要求学生态度端正;严肃、认真对待毕业论文 5.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2 题目特点(表现在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上、表现在结合省情方面、表现在采用先进技术方面、表现在培养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上) 1.属于政治学基本理论研究课题,符合政治学专业培养目标。 2.通过写作训练,可以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素养和锤炼思维品质。 3.还可以提高学生运用政治学基本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3此题目往届是否做过?若已做过,写明做过几次,本届有何新的要求?否,没有新要求。 4题目的难易程度、工作量(论文字数或说明书字数、图纸数量),以及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有何要求等(1) 课题属于政治学基本理论范畴,涉及到对公民与国家、公民与社会、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等基本关系的认识;同时也需掌握民主政治、法治等相关理论。因此,课题属于中等偏难。(2)要求学生阅读文献数量不少于15篇。(3)基本掌握政治学基础理论,能熟练运用电脑编辑文字。(3)论文格式规范,字数不得少于0.6万字 5完成本题目的条件是否满足?若不满足,如何解决?(含上机时数)基本满足,可利用贵州大学网上资料(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CNKI,超星电子图书)收集相关资料;还可以在百度中文网、中山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等查阅相关资料。6系(教研室)审查意见 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同意下发任务书。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卢正涛 2007年12月20日7学院毕业 论文(设计)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意见: 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注:1、若题目来源于教师的科研项目,请在“说明”处填写科研项目名称;若来源于生产/社会实际,请写明题目来源单位;2、每人一份(各单位可根据情况确定一式几份)。3、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学生信息学号Pb0404681022学院法学院班级姓名黄富成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04级教师信息姓名牛彤职称副教授学历博士任务书 发出时间2008年1月10日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论文(设计)起止时间2008年3月 3日2008年5月31日 共需周数13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主要内容:1. 课题基本内容 (1) 了解国内外公民社会研究状况 (2) 公民社会概念及其溯源 (3) 公民社会与宪政的关系 (4) 如何构建我国公民社会 2.主要要求: (1) 掌握政治学基本理论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态度端正,遵守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 (3) 内容充实,论证充分,有理有据,格式规范,字数不得少于0.6万字 (4) 阅读文献不少于15篇3. 预期目标: (1) 学生通过对公民社会建设的研究,达到初步运用政治学基本理论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 (2) 通过训练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独立研究问题的能力 (3) 研究成果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4.计划进程: 1. 2008.1.10-2008.3.2 下发任务书,要求学生确定主题 2. 2008.3.32008.3.20 联系指导老师,收集相关资料,写文献综述 3. 2008.3.21-2008.3.31 论文开题 4. 2008.4.1-2008.4.30 撰写初稿 5. 2008.5.1-2008.5.20 修改初稿 7. 2008.5.21-2008.5.31 定稿打印 8. 2008年6月 准备答辩。5.主要参考文献:1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英)约翰洛克,赵伯英译.政府论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邓正来,亚历山大等. 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钱福成.宪政哲学问题要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6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袁祖社.权力与自由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9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伍骏斌.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D 2004. 11燕继荣.市民社会与民主化的双边进程J.东方论坛.1997,(2).35-41 1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13张平,杨建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评述J.载于理论与改革2006. 14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陈云生,和谐宪政J.广州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16包国宪,潘旭等.“新三元结构”与公民社会发展J.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公共行政2008,(3). 17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注: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贵州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名称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论文(设计) 来源导师选题论文(设计)类型A指导教师牛彤学生姓名黄富成学号Pb0404681022班级04级一、研究或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了解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意义,研究公民社会与宪政的关系。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 意义:通过对公民社会的研究,有利于锻炼自我写作能力和思维品质,提高运用基本政治理论的能力。二、研究或设计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外研究历史和现状国外对公民社会的研究由来已久,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出现。在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公民社会指的是政治共同体,即“城邦国家”。公元1世纪西塞罗译为“civils societas”,不仅指国家,还指业已发达到出现城市文明的政治共同体生活状况,而后被欧洲人译为civil society沿用至今。近代以来对公民社会的研究大致分为四个阶段:a.古典自由主义时期。随着市场经济和市民资产阶级的崛起,大批思想家开始在从专制主义国家重压下解放社会和个人,为此强烈要求限制国家权力,建立有限政府。这时公民社会指的是与自然状态相对于而存在的政治共同体,国家为公民社会而存在的。正如洛克所说:国家是为公民社会内部的缺陷而存在的,政府权力来源于公民社会的授权。b.国家主义盛行时期。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大生产发展到无法克服自身矛盾的时候,民族国家也应运而生,国家主义流行起来,国家被认为是高于市民社会而存在的。在黑格尔那里,公民社会是介于家庭和国家之间的领域,是一个经济需要的体系。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批判的基础上,从唯物辩证法角度阐释了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关系,认为公民社会是“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是国家存在的基础和条件。c.公民社会的复兴时期。公民社会的复兴首先在东欧和少数左翼学者那里开始,主要是用以反对国家主义或极权国家,进而重新界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主张用公民社会对抗国家对社会的过分干预和控制。要求独立自主,同时对国家权力进行控制。在东欧出现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运动,主要抵制斯大林的全能国家模式对人民和社会的毒害。而后对公民社会的研究逐渐扩展到全球,各国纷纷要求社会独立而自治,反对全能国家和国家的自我膨胀。d.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公民社会的研究。90年代以来对公民社会的研究从经济领域转向文化领域。从讨论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到讨论国家、市场、公民社会的相互关系,其内容而深度都发生了许多变化:对公民社会概念的概念不断丰富深化;研究方法在发展规范研究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证性研究,如,通过对一国内社会自主领域的就业率等分析公民社会发展状况;在研究范围上,公民社会理论走向全球,开始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展开不同层次的微观研究, (2)国内研究现状我国对公民社会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是伴随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展开的,同时也是对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调整的一种回应,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其大致分为两条路劲展开:一是从中西文化比较中研究中国公民社会。主要是翻译国外著作,比较中西市民社会差异,研究近代公民社会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中国如何建设公民社会的问题。二是对中国公民社会做实证性研究。如俞可平、何增科等对中国民间组织做具体的研究,分析公民社会成长的制度环境,以及试图解决当前我国公民社会建设问题。其归属都是如何建设中国公民社会的问题。从时间上看,邓正来、景跃进发表构建中国市民社会开创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第一阶段。而后中国社会科学季刊等刊物发表了系列文章,围绕有没有可能建设、如何建设公民社会问题展开激烈讨论。主要从国家-社会二分法基础上展开,最后以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作为公民社会建设的价值目标。第二阶段是随着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深入和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而展开的。公民社会的研究注重从政治社 会学的角度,对公民社会与政治发展、社会稳定、社会分配等方面展开实证性研究,并与第三部门,NGO的研究出现合流的趋势。这一阶段主要有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为代表。研究方法以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分法为基础。就公民社会的建设问题,学界主要有两种观念:一是强调公民社会构建自下而上是重要性。认为公民社会自身的因素才是根本因素,公民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自身,国家的作用只有在公民社会日趋成熟时才得到发挥。二是强调自上而下的国家因素的主要性。认为中国公民社会处在特殊的国情下,国家才是公民社会构建的决定力量,公民社会的动力来至于国家的分权,并主动培育公民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因素。三、主要研究或设计内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和思路: 主要内容:1. 公民社会概念溯源(1)古代公民社会的观念(2)近现代公民社会概念的演进(3)当代中国对公民社会概念的界定2.公民社会是实现宪政的社会基础(1)公民社会存在的社会基础(2)公民社会的生成引发关于公共权力观念的转变(3)公民社会对国家权力的有效控制3.公民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1)经济体制的完善(2)政治环境建设(3)公民文化建设(4)促进基层民主建设 关键问题: 1. 公民社会与宪政的关系 2. 如何建设我国公民社会 基本思路:通过分析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现状,理清公民社会与我国民主政治和宪政建设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公民社会的建设问题。四、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条件及解决的办法: 在贵州大学图书馆和法学院阅览室收集相关著述和文献资料;在贵州省图书馆,新华书店,西西弗书店等贵阳市各大书店查找相关资料;利用贵州大学网上资料(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万方数据库,CNKI,超星电子图书)收集相关资料;还可以在百度中文网、中山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等查阅相关资源。五、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与时间安排:1. 2008.1.10-2008.3.2 了解任务书基本要求,确定主题1. 2008.3.32008.3.20 联系指导老师,收集资料,写文献综述2. 2008.3.21-2008.3.31 论文开题3. 2008.4.1-2008.4.30 撰写初稿4. 2008.5.1-2008.5.20 修改初稿5. 2008.5.21-2008.5.31 填写相关表格,定稿打印6. 2008年6月 准备论文答辩六、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 1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英)约翰洛克,赵伯英译.政府论M.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 4邓正来,亚历山大等. 国家与市民社会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5钱福成.宪政哲学问题要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6施雪华.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袁祖社.权力与自由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8郭道久.以社会制约权力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9俞可平.民主与陀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伍骏斌.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D 2004. 11燕继荣.市民社会与民主化的双边进程J.东方论坛.1997,(2).35-41 12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8. 13张平,杨建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评述J.载于理论与改革2006. 14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陈云生,和谐宪政J.广州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 16包国宪,潘旭等.“新三元结构”与公民社会发展J.人大报刊复印中心,公共行政2008,(3). 17 刘旺洪.国家与社会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指导师意见和建议: 该学生对所选论文题目的目的、意义和研究现状有较充分的了解,同意开题。建议论文要在公民社会的概念及渊源。公民社会和宪政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我国公民社会等问题作深入研究 指导教师(签字): 牛彤 2008年3 月30 日说明:1、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设计等; 2、论文(设计)来源:指来源于科研项目、生产/社会实际、教师选题或其他(学生自拟)等;3、 各项栏目空格不够,可自行扩大。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黄富成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牛彤学号Pb 0404681022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04级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第 1 周进展情况记录: 了解任务书的基本要求;联系指导老师,收集相关资料。主要有: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 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 约翰洛克著,赵伯英译:政府论指导教师检查意见:题目已经确定,着手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 指导教师签名: 牛彤 2008年 3 月 7 日第 2 周进展情况记录:阅读和收集相关资料,确定主题, 撰写文献综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1. 阅读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 2. 阅读约翰洛克著,赵伯英译:政府论3. 收集钱福成著,宪政哲学问题要论4. 施雪华著.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指导教师检查意见:在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讨论论文提纲。 指导教师签名:牛彤 2008 年 3 月 14 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黄富成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牛彤学号Pb 0404681022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04级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第 3 周进展情况记录:阅读相关书籍,拟定论文提纲。 主要是阅读书籍1.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2. 邓正来、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3. 俞可平. 中国公民社会研究的若干问题4. 施雪华著.政治现代化比较研究5. 郭道久著.以社会制约权力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准备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签名:牛彤 2008 年 3 月21 日 第 4 周进展情况记录: 撰写论文提纲,及其导言部分。作论文开题报告,听取指导老师对研究课题的意见、建议。指导教师检查意见:完成论文开题。建议根据所提意见完善论文写作思路。 指导教师签名:牛彤 2008 年3 月 28 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黄富成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牛彤学号Pb 0404681022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04级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第 5 周进展情况记录: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提纲。指导教师检查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提纲。 指导教师签名: 牛彤 2008年 4 月4 日2、 第 6 周进展情况记录:撰写论文第一部分:古代公民社会概念的溯源。1.参阅伍骏斌.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2.到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网页收集相关资料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开始论文写作。 指导教师签名:牛彤 2008年 4 月 11 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黄富成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牛彤学号Pb 0404681022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04级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第 7 周进展情况记录:撰写论文第三部分:公民社会是实现宪政的社会基础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论文进展正常。 指导教师签名:牛彤 2008 年 4 月18 日第 8 周进展情况记录: 撰写论文第三部分:公民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 阅读:1. 陈云生.和谐宪政2. 俞可平主编.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3.张平,杨建伟.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公民社会研究评述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论文写作进展正常。 指导教师签名: 牛彤 2008 年4 月 25 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黄富成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牛彤学号Pb 0404681022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04级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第 9 周进展情况记录:撰写论文摘要和结语;编辑、打印论文初稿,交指导老师审阅。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完成论文初稿。 指导教师签名: 牛彤2008 年 5月 2 日第 10 周进展情况记录:根据指导老师修改意见,修改论文初稿。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修改论文初稿。 指导教师签名: 牛彤 2008年 5 月 9 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黄富成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牛彤学号Pb 0404681022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04级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第 11 周进展情况记录: 继续修改论文初稿,交老师审查。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完成对初稿的修改。 指导教师签名: 牛彤2008 年 5 月16 日第 12 周进展情况记录:根据指导老师意见,进一步修改论文。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完成对二搞的修改 指导教师签名: 牛彤 年 5 月 23 日注:根据论文(设计)周数,可从附表C.1-1、附表C.1-2. 附表C.1-n进行填写。 贵州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周进展情况记录学生姓名黄富成学院法学院指导教师牛彤学号Pb 0404681022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班级04级论文(设计)题目试论我国公民社会建设的宪政意义第 13 周进展情况记录:打印相关表格,定稿。 指导教师检查意见: 完成定稿。 指导教师签名 牛彤 2008 年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