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1 必修 1 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含解析人教版) 本资料为 WoRD 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单元综合检测 (一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时间: 45 分钟,分值: 100 分 ) 一、选择题 (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 ) 1 (2016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考试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 “ 鼓吹 帝 是王的祖宗神,王是 帝 的嫡系子孙 ” 。这反映了商代 ( )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开始确立 “ 家天下 ” 制度 解析:选 A。材料中商王将自己说成 “ 帝 ” 神之后,这是为了神化王权,反映了商代将神权与王权相结合,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按血缘亲疏对政治权力进行分配,故 B 项错误;商朝政治权力分散,皇帝称谓也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材料不能看出开始确立 “ 家天下 ” 制度,故 D 项错误。 2 (2016湖北荆门高一期末考试 )梁启超认为: “ 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 周朝打破了 “ 部落政治 ” 的举措是2 / 11 ( )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实行禅让制 D实行郡县制 解析:选 A。部落体制下,各 部落拥有很大的独立性,西周大规模推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从而 “ 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 ” ,故 A 项正确;宗法制是为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与材料信息无关,故 B 项错误;禅让制终结于夏朝,故 c 项错误;郡县制在秦统一之后才大规模推行,故 D 项错误。 3 (XX浙江学考 )周灭商后,以崭新的政治风格实行统治, “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形成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基础主要是 (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选 A。材料 “ 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 ” 体现天子为诸侯之君主。由此判断这种政治风格的制度为分封制,而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基础,故 A 项正确。 4 (2016湖北黄石有色一中高一月考 )史记 秦始皇本纪说: “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 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 A朝议裁决 B集权独断 3 / 11 c世袭传承 D政务繁忙 解析:选 B。本题材料 “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独断专行的特点, A、 c、 D 项都不符合材料信息, 予以排除。 5 (2016北京海淀区高一期末考试 )根据所学知识,如图所对应的朝代是 (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选 B。秦朝实行郡县制,与图中 “ 胶东国 ” 等不符,故 A 项错误;汉初实行郡县与封国并存的制度,与材料相符,故 B 项正确;唐朝没有封国,故 c 项错误;元代实行行省制,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6武则天执政时,不经三省长官而自行任命官员,被当时的宰相刘祎之批评: “ 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 ”“ 凤阁鸾台 ” 指的是 ( ) A尚书省与中书省 B中书省与门下省 c门下省与尚书省 D尚书省与吏部 解析:选 B。三省六部制之下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担负起草、审议、执行的机构职能,政策的推行、官员人事任免等事由需要征得中书省、门下省的同意,才符合当时中央政府运转机制,选择 B 项符合题意。 4 / 11 7 (2016浙江绍兴高一期末考试 )据下图可知,北宋时期的中央政府形成了 “ 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 ” 的局面。这一局面反映出 ( )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 解析:选 A。材料反映了宋 代二府三司制下宰相权力的分割,且 “ 各不相知 ” ,即相互牵制,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故 A 项正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是以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为标志,故 B 项错误;宰相职权的扩大并没有从题干中体现出来,故 c 项错误;题干涉及君权与相权矛盾并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 D 项错误。 8 (2016江苏启东中学高一期中考试 )下列两幅地图反映了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两种制度的共同点是 ( ) A地方官员大多由世袭产生 B开创新的地方最高行政单位 c边远地区由中央机构直接管辖 D维护了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 解析:选 D。秦朝的郡县制和元朝的行省制官员都由中央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权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A 项错误, D 项正5 / 11 确;春秋战国时已经有郡县制,秦朝全面推行郡县制, B 项错误;元朝设宣慰司管辖边远地区, c 项错误。 9 (2016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考试 )元代规定,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这说明 ( ) A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 c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 D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解析:选 A。 “ 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 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 说明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地方的监察问题,故 B 项错误;行省官员权力受到限制,与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无关,故 c 项错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是在清朝,故 D 项错误。 10 (2016辽宁大连二十中期末考试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 (才学出众 ),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 (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 )。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 ) A品行、才学 B家庭背景 c个人声望 D考试 成绩 解析:选 A。据材料信息 “ 孝 ”“ 才学出众 ”“ 贤良方正 ”“ 孝悌力田 ” 等字眼可以判断出主要标准是品行和才6 / 11 学。 11 (2016广东湛江一中高一期中 )隋唐时期,宰相上朝都是可以坐的。到了宋朝,太祖认为坐着对皇帝不敬,就把椅子撤走了。到了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说明了 ( )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封建等级秩序的模糊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古代礼仪制度的不断发展 解析:选 c。题干中宰相由坐到站再到跪的变化反映了君权不断加强的历史发展趋势。 A 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说法错误; D 与题干不符。 12 (2016广东湛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 )有位学者指出: “ 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秦代丞相作为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明代初年,明太祖废丞相,皇权、相权矛盾终结,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解析:选 c。秦丞相作为百官之长,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故7 / 11 A 项正确,不符合题 意;唐采用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均是宰相,分割相权,加强君权,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宋采用二府三司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解决相权对君权的威胁,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第 13 题 26 分,第 14 题 26 分,共 52 分 ) 13 (2016北京西城区高一期末考试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在最高专制权力中心的边上,总是会不断产生新的权力机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武帝挑选一些文学之士,让他 们侍从左右,随时得到天子垂询而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简奏章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武帝在临终前,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于是将军辅政而领尚书事,开始成为惯例。 材料二 材料三 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 (官吏值勤 )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 8 / 11 (1)依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指出这样做的目的。 (12 分 ) (2)依据所学,完成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要求:写出三省职能,并以箭头线 (“”) 标出中央职权部门之间的工作流程。 (8 分 )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朝军机处的认识。(6 分 ) 解析: (1)第一小问措施,据材料一中 “ 挑选一些文学之士,让他们侍从左右 而参与大政。同时宫中传发书简奏章的尚书,也开始扩展职责,涉身机要事务 任用外戚霍光做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 开始成为惯例 ” 得出任用侍从、秘书、外戚 (或建立内朝 ),让 他们参与军国大事;第二小问目的,结合所学,从君主专制加强的角度得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第一小问职能,根据所学,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第二小问工作流程,结合所学,从中书、门下、尚书和六部的顺序回答即可。 (3)认识,据材料三 “ 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 ” 得出清初仿明朝制度,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据材料三 “ 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 ” 得出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控制,皇权受到很大限制,据材料三 “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 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 得出雍正帝为办西北军务,设 军机处,据材料三 “ 为军机大臣者,皆9 / 11 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 ,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军机处由因事而设变为常设机构,它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等机构的权力再分化,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答案: (1)措施:任用侍从、秘书、外戚 (或建立内朝 ),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 (3)认识:清初仿明朝制度,奏章票拟由内阁负责,但军国机要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控制,皇权受到很大限制。雍 正帝为办西北军务,设军机处。军机处由因事而设变为常设机构,它使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等机构的权力再分化,最终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14 (2016福建厦门高一期末考试 )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选官制度体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到 (位次 )从必尊 以世 (世系 )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 荀子 君子 材料二 (隋创进士科之后 )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适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材料三 科举考试是 (中国古代 )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 10 / 11 是封建社会的 “ 平民 政治 ”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 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材料一所述是哪一种选官制度?据材料一,分析荀子反对它的原因。 (6 分 ) (2)归纳材料二中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点 (不得摘抄原文 )。 (10分 )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6 分 ) (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特点。 (4 分 ) 解析: (1)第一小问制度, “ 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行虽如桀纣,到 (位次 )从必尊 ” 体现了按血缘继承王位, 属于世袭制;第二小问原因, “ 以世 (世系 )举贤,虽欲无乱,得乎哉 ” 说明荀子反对世袭制是因为靠血缘继承,容易造成政治黑暗。 (2)此题问特点, “ 历代踵行,时加修正 ” 反映了历代沿用和不断修正, “ 以适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 体现了日趋公平公正。 (3)此题问作用, “ 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话谈判课件
- 边防船艇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精准扶贫入户培训
- 村主任培训方案
- 技术运用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 文化旅游资金申请2025年政策导向与应用策略报告
- 工商银行2025景德镇市半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中国银行2025遵义市秋招笔试价值观测评题专练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临沂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应用
- 施工单位年度业绩汇报
- THNBX 膝痹(原发性双侧膝关节病)综合诊疗规范
- 2025年初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公务员政治理论应知应会知识考试题库与答案
- 海洋微塑料污染溯源分析-洞察及研究
- 中科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案
- 【锐仕方达】2025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及薪酬趋势研究报告623mb
- 网络安全知识培训资料
- 2025年统编版(2024)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师节快乐》教学设计
- 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花园开荒保洁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