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只贝 3教案 长春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只贝 3教案 长春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只贝 3教案 长春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只贝 3教案 长春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只贝 3教案 长春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只贝 3教案 长春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3个一类生字,认识4个二类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2.通过读课文,了解那只贝的经历,按着事情的发展顺序给文章分段。3.重新认识“丑陋”与“漂亮”的真正含义,理解这只贝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也是一种美。二、基础知识1.生字:涡:(氵,7画)w 旋涡:水涡。荣:(艹,6画)rng草木茂盛:欣欣向荣;兴盛:繁荣光荣,跟“辱”相对:荣誉|荣耀|虚荣 腻:(月,9画)n食品中油脂过多,使人不想吃:油腻。腻烦,厌烦:腻得慌。污垢:尘腻。2.会写的词语:荣誉、旋涡、油腻、体面、围拢、投影、棱角、3.解词:(1)体面:光荣,光彩;(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2)荣誉:光彩,受人尊敬。(3)稀罕:稀奇;认为稀奇而喜爱;稀罕的事情。4.近义词:围拢聚拢 5.反义词:丑陋漂亮三、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 课文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通过对一只贝的经历介绍,让同学们深刻地体会:看似丑陋的贝,却无比的美丽;看似可怜的贝,却无比的可敬。2教学重点:通过对一只贝经历的了解,理解作者对“漂亮”更深一层的诠释。3教学难点:理解人们为什么要重新认识这只丑陋的贝。4教学突破点: 以“这是一只 的贝”为切入点,理解体会这只贝的普通、丑陋与可怜,从而更深刻地感悟这只贝的漂亮与可敬。四、教法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理清课文思路。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画出自己不认识和读不准的字,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小组内交流自学生字新词。(二)再读课文,提出自己的疑问,大家一起解决。(三)通过预习,让学生说一说贝壳与珍珠的关系。(四)再读课文,想一想这只贝有怎样的经历?读第一自然段,出示贝壳,体会书中描写的色彩和线条。(五)作业:写一类生字,流利地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熟读课文,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文章情感。教学过程:(一)读课文,找一找文中有一对反义词。(漂亮和丑陋)这对反义词都是形容贝壳的,结合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词语的?(二)第二自然段中,“这漂亮的贝壳”是说什么“漂亮”呢?可以联系第一自然段谈一谈,壳里包着“嫩嫩的身子”,而且很体面,这儿写了壳的作用,与后来“又发现了这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前后呼应,而且形成对比,后一句所说的壳已经变得不成样子,这也是为了保护“嫩嫩的身子”所致。(三)第三自然段中说了这只贝丑陋的原因,你能说一说这只贝为什么丑陋吗?(四)人们为什么认为它是一只“可怜的贝又是一只可敬的贝”?(五)你是怎么理解这只贝的呢?(六)在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人吗?怎样评价这样的人呢?(七)作业:写课后的词语与句子。五、板书设计一只贝 漂亮:投影、显示 可怜、可敬丑陋:挤碎、折磨六、资料索引与精华作者简介: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 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一只贝 4教案 长春版一、教材分析:一只贝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其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中描绘了一只贝经受痛苦、磨难、忍耐之后没有像其他的贝那样成为一只光彩夺目、色彩斑斓的贝壳,但他却孕育出了一颗珍贵的珍珠的故事。作者的语言朴素、平淡,但却不乏哲理,激情,笔下的这只贝虽然外表丑陋,但它含英咀华,它的精神令人起敬,它的际遇发人深思,因而本文也是一则思维训练和感情朗读的好教材。二、教学目标: 1.读准文中难读的字、词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的含义,感知课文中描写的这只贝的可敬之处。 3.学习本文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用心感受的习惯。使学生从中受到坚强、勇敢面对困难的教育。三、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文字,深入体会这只贝忍受痛苦,与石子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可敬的品质,并体会出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谈话导入: 1.今天,能有机会与在坐的同学一起学习,老师真的很高兴,不知道同学们此时的心情怎样?能大声地告诉老师吗?(高兴)刚才,从你们的问候中,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你们对我的支持。这使我有些感动,是的,生活中,如果你细心观察,用心感受,很多看来平常的事物,也会让你深受感动和启发,令你久久不能忘怀,受用终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只贝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憾。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一只贝 3.下面就让我们与这只贝亲密接触,走进这只贝,用心去感受它、领悟它。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悟1.老师相信,课前大家一定读了很多遍课文,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老师想请几位同学再给大家读一读。2.站起来读的同学要注意读准字音,句子读通顺。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看这几位同学有哪些词语读的不够准确,请你帮忙纠正过来,或者把你不懂的词语画下来,同时要边听边听边思考,文中的这只贝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指名读4.纠正读音、理解词语。5.这是一只怎样的贝?试着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丑陋的 可怜的 可敬的)这篇课文虽然不长,但却耐人寻味,老师在课前读了很多遍课文呢,老师每次读都被文中的这只贝深深地感动,请同学们再仔细阅读课文,找一找从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可怜的、可敬的贝,可以动笔画一画,老师建议你们不要一句一句地画,可以用括号表示起点和中点。(三)理解感悟贝的丑陋,激发对贝的同情A.贝的丑陋1.文章的哪一部分描写了贝的丑陋呢?谁找到了给大家读一读,(出示3自然段)具体从哪能看出这是一只丑陋的贝?当学生谈到贝丑陋语句时出示(它的壳上。失去了做贝的荣誉)2.指名读这句话3.对于贝来说,值得他们骄傲的荣誉到底是什么?(是美丽的外壳)会是怎样的美丽呢?能不能在文中找到描写贝壳美丽的语句?B.贝的美丽1.出示语句(这可上。色彩和线条)2.同学们想不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些美丽的贝壳(出示贝壳)3.当这么多美丽的贝壳一下子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怎样的赞叹?4.老师听见了你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声,这就是人们送给贝的荣誉,把这种赞叹送进句子里面,我们带着这种感情再读读课文。 5.指名读6.孩子们,当你在海滩看到这些美丽的贝壳时你会怎样做?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对这些贝的喜爱表现出来?C.再次体会贝的丑陋:1.师:对于漂亮的贝壳来说,即使生命结束了,他们的壳上还留着人们喜欢的色彩和线条,而对于这只丑陋的贝呢?2.生读(但是。)3.读了后这只贝还有绚丽的色彩吗,还有精美的图案吗?(四)感悟体会贝历经的磨难,进而体会贝的可怜。1.是什么原因使这只贝既没有绚丽的色彩又没有精美的图案?2.这是一颗怎样的石子?3.如果说这是一颗圆润的石子,这只贝所受的痛苦也许会少一些,可这偏偏是生答(硬硬的、又带着棱角) 如果说这是一只有着铁一般刚硬身子的贝,也就罢了,可它的身子偏偏是嫩嫩的、软软的 4.此时,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这又是一只怎样的贝? 生:我觉得这只贝太可怜了,太不幸了 生:我觉得这是一只令人同情的贝, 生:我觉得这只贝非常可怜生:我认为这只贝很坚强,因为他受了那么大的折磨,但他还是默默地忍受。 5.师:无论是同情也好,怜悯也好,是这段文字中的哪个词一下子就打动了你?再读读,体会一下生:“默默”,我觉得这个贝很坚强,他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他还是默默地忍受着。生:“折磨”这个词打动了我,6.师:折的本意是是什么?生:折断7.师:看“磨”下边这个石字与什么有关?生:石头8.师:折是把东西折断,磨是拿利器摩擦,折磨折磨,通过这两个字你能不能猜猜折磨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受皮肉之苦 9.师:身体上遭受痛苦,仅仅是身体上遭受痛苦吗?生:不,还有精神上的?10.师:身体上遭受痛苦,精神上遭受折磨。弄懂了折磨得意思,回头我们再读读课文,看看透过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仿佛看到石子在贝的肉体里磨来磨去,忍受着无比的疼痛11.师:这就是一个词语给我们的启示,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眼睛眯了,会是一种这样的感受?生:我眼睛里很难受,12.师:你眼睛里仅仅是进了沙粒,痛苦只是短暂的,还称不上折磨。13.同学们让我们再次回到课文中,走进这只贝的一生吧!老师引读: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在海里玩耍,谁知有一颗石子钻进了他的壳内,他立刻感到钻心的疼痛,他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因为,那是个一个月过去了,他用力磨那颗石子,甚至那软软的身子都流出了血,但他发现,那是个 一年过去了,他的壳变得暗淡无光,他知道他再也不会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了,那真是个不知多少年过去了,贝近乎忘记了他的存在,每天与那颗石子的较量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因为,那的的确确是个 14.这种不能诉说,又不被理解的精神上的痛苦已远远超出了他所承受的肉体上的折磨,这真是一只可怜的贝。 (五)揭示贝孕育了一颗大珍珠,进而体会贝的可敬1.那么,在可怜的背后你又读出了什么生:我又读出了可敬,这只贝受了痛苦的折磨,但默默地不说出来生:我还读出了这只贝的坚强,每时每刻都受折磨,但没放弃生存的意念2.你为什么觉得这是一只可敬的贝?生:因为他用自己的血和肉磨制成了一颗大珍珠。 3.从你的发言中,老师听出了”磨制”板书”磨制”,平时看过磨制什么生:我看过用磨来磨米 4.师:磨制东西都用硬的东西来磨,用硬的东西来磨软得东西,而我们的贝是拿软软的,嫩嫩的身体去磨石头,在磨制的过程中可能会怎样呢?生:可能会出很多的血生:可能每分每秒都在留着血。生:他被鲜血染红 5.师:同学们,但他放弃过吗?停止过吗?带着这种感情再说说大屏幕出示(即使-,他也在不停的磨制、即使-,他也在不停的磨制、即使-,他仍在不停的磨制、)生:即使流血,即使划破,即使血肉模糊6.师:那么贝的可敬,仅仅是磨出一颗珍珠吗?更主要的是什么?生:是他那种克服困难的精神。7.如果说贝的这种不屈于磨难的精神是一首诗,那么它一定是世界上最壮丽的诗篇;如果是一首歌,那他一定最扣人心弦,感人肺腑,让我们包含着崇敬之情再来读一读贝与石子的较量,与命运抗争的语句吧(出示诗)8.想听王老师读吗?9.同学们想不想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我们一起读。(六)教师小结:这颗硬硬的又带着棱角的石子折磨着这只贝,使这只贝变得越来越丑陋。而这只丑陋的贝却用自己的血和肉磨制成珍珠,这真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1.课文学到这,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谁愿意说一说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可怜和可敬不矛盾吗?可敬来自于可怜、不幸,没有可怜,就没有可敬,特别是那一次的不幸,造就了他的可敬。2.此时,你觉得这只贝是更可怜,还是更可敬呢?好!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悟,带着我们对贝的敬仰齐读这句话这是一只可怜的贝,更是一只可敬的贝!3.那么,作者写贝赞颂的仅仅是贝吗?更主要的是赞颂具有贝一样精神的人。作者想借这只平凡的、丑陋的、沉默的贝来赞颂这种和贝一样品德高尚的人,这种写法叫做借物喻人。4.从这只贝身上,你会想到些什么样的人?师:凡是像这只贝一样不惜牺牲自己,默默地做出奉献的人,都是可敬的。同学们,老师相信,假如有一天,你们遭受了什么磨难,只要想起这只坚强的贝,想起那些可敬的人,你们一定会历经风雨,重见彩虹,做一个坚强勇敢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5.(大屏幕)一只贝的童话,一篇人生的寓言,(1)从这篇寓言里,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生: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到彩虹?生:我要像一只贝一样学会坚强生:面对困难要自己挺住,不能退缩生:面对挫折不轻易低头(2)说一说你对美丽和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