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硫吸收塔设计开题报告.doc

脱硫吸收塔设计【7张图纸】【优秀】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273060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3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4-22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脱硫 吸收塔 设计 图纸
资源描述:

脱硫吸收塔设计

23页 13000字数+说明书+开题报告+任务书+实习报告+7张CAD图纸

任务书.doc

冲洗管支撑块.dwg

加劲板.dwg

喷淋层部装图.dwg

喷淋管1.dwg

喷淋管2.dwg

实习报告.doc

摘要.doc

脱硫吸收塔总装图.dwg

脱硫吸收塔设计开题报告.doc

脱硫吸收塔设计说明书.doc

说明书封面.doc

课题申报表.doc

除雾器部装图.dwg

目    录

1 绪论1

2 总体方案论证2

3.脱硫塔总体设计3

3.1 脱硫塔结构组成4

3.2 脱硫塔主要结构参数确定4

3.2.1 浆液高(a)4

3.2.2烟气进口底部至浆液面距离(c)5

3.2.3 烟气进出口高度5

3.2.4 烟气进口中心至第二层喷浆管距离(b)5

3.2.5 最上层喷浆管至第一段除雾器高差(d)5

3.2.6 除雾器冲洗水喷头距除雾器间距( f )5

3.2.7 搅拌器设置高度(h)5

4 喷浆部分设计7

4.1 喷浆管的设计7

4.2 喷头的选择7

4.3 喷浆管的支承8

5 除雾部分9

5.1 除雾器9

5.2 对除雾器的要求9

5.3 除雾器的形式8

6 防腐11

7 制作12

7.1 底板的预制12

7.2 壁板的预制13

7.3 顶板预制14

7.4 构件预制14

8 安装15

8.1 大型机组吸收塔概况15

8.2 安装工序15

8.3 基础划线、底板梁及底板安装15

8.4 吸收塔壁板及加强筋的安装15

8.5 变径段的安装17

结论18

参考文献19

致  谢20

附    录21


脱硫塔设计

摘 要:考虑到对煤种及锅炉负荷的适应性、运行与维修的方便性、吸收剂的廉价性和来源广范性、副产品具有的综合利用价值性 (即使抛弃搁置也无二次污染),在比较了几种不同工艺的特性以及它们中国的实际应用情况之后,本文选择了顺应吸收塔发展潮流的喷淋塔作为设计对象来实现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这套工艺采用了脱硫、除尘和就地强制氧化同时完成的高性能化组合塔型。设计塔内烟气的流速为3 m/s ,液气比为18 L/m3,钙硫比为1.04。喷淋塔主体、除雾器和再喷淋层依次垂直布置,这样塔的整体布局将会更加紧凑,占地面积较小。对于脱硫产物石膏,则采取了回收与抛弃兼容的处理方法。塔内脱硫工作流程为:经释热降温后的烟气自下而上的进入吸收塔的逆流段,与依靠重力降落的高密度循环喷淋液滴进行高效接触,气液两相在空间完成传质和吸收的过程。然后洁净的烟气经过除雾器的除雾和再热器的加热后从烟囱中被释放到大气当中去。吸收浆液在塔下部的氧化槽中被氧化成石膏浆液,然后进入石膏浓缩脱水系统。


关键词:湿法烟气脱硫,脱硫塔,石灰石-石膏法


3.脱硫塔总体设计

   此次设计的烟气参数如下:

   原烟气量(吸收塔入口):1191876Nm3/h(标况、湿态、实际含氧)

   净烟气量(吸收塔出口):1226109Nm3/h(标况、湿态、实际含氧)

   氧化空气量:1800Nm3/h(标况、湿态)

   石灰石量:1750kg/h(CaCO3含量92%)

   脱硫石膏量:2891kg/h

   脱硫废水量:3062kg/h

   工艺水耗量:33656kg/h


内容简介:
毕业设计开题论证报告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 吴 庆 班 级 B机制051 学 号 0510110125 指导教师 刘 道 标 完成日期 2009年3月31日 课题名称:脱硫吸收塔设计一、课题来源、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国内外现状综述1、课题来源:江苏宇杰钢机有限公司。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吸收塔进出口烟道以及喷淋层的详图设计;2)吸收塔各部件的加工工艺;3)吸收塔总体装配图的绘制;3、国内外现状控制SO2排放可采用多种方法:在煤燃烧前进行洗煤和选煤,可以脱除10 20的硫分;在煤燃烧时采用先进的燃烧方法,如循环流化床技术、煤气化技术也可以控制SO2的形成。但就目前的技术水平和现实能力而言,烟气脱硫仍是降低SO2排放量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烟气脱硫(FGD)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技术。随着SO2排放治理标准和环境立法日趋严格,近几年欧美发达国家FGD装置的数量随着新建电厂的投运,呈直线上升。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纷纷以立法的形式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环境法规,尽力寻找各种适合国情,并能有效控制SO2的排放方法。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从7O年代起就对各种烟气脱硫工艺和装置进行了试验研究。虽然商用的FGD系统在7O年代和8O年代遇到一系列问题(如结垢、腐蚀、机械故障等),而且能耗及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但在最近1O年,通过对FGD工艺化学反应过程和工程实践的进一步理解,在脱硫率、运行可靠性和成本方面有了很太的改进,运行可靠性可达99。因此,目前FGD技术已经成熬,并步入实用化阶段。对于FGD技术的研究,我国起步于7O年代。经过近20年的努力,至90年代初已进行了4种FCD工艺,即活性碳磷氨肥法、石灰旋转喷雾法、简易石灰喷雾法和石灰石三相流化床法的试规模研究。虽然我国对FGD的研究开发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进人商业化还有待时日。为了适应日趋严格的排放要求,摸索适台国情、技术经济性能好的FGD工艺,从8O年代后期,开展了更大规模的FGD研究。90年代后,我国先后从国外引进了各种类型的FGD技术,在6个电厂建立了FGD的示范工程,目前均已投入商运,这些示范工程项目的投运为我国今后FGD的规模化发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6个FGD示范工程涉及湿法、半干法和干法:华能珞璜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太原第一热电厂简易湿法,深圳西部电厂海水洗涤法,黄岛电厂旋转喷雾干燥法,下关发电厂炉内喷钙炉后增湿活化法,成都热电厂电子束辐射法。除了以上示范工程之外,一批新建电厂FFGD工程只能够在建设中,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完全依靠国外厂商,无论在资金和政策上都是不现实的。烟气脱硫工艺的国产化是必然的趋势,也是降低造价的唯一出路。二、本课题拟解决的问题此次课程设计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脱硫方案;2、收塔整个烟道系统以及喷淋层的设计;3、吸收塔的整体系统设计;4、件加工完成之后的检测工艺。三、解决方案及预期效果解决方案:1、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脱硫效率不小于90%;2、确定脱硫系统主要物流参数以进行系统设计分析:1)原烟气量;2)净烟气量;3)氧化空气量;4)石灰石,脱硫石膏量,脱硫废水量,工艺水耗量。3、对已完成工件进行外观检测,平面度检测以及探伤等一系列检测。预期效果:所设计的部分符合整个工艺流程的要求。气液间扰动强烈,吸收阻力小,对SO2的吸收效率高;结构简单,制造及维修方便,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不结垢,不堵塞,耐磨损,耐腐蚀。四、课题进度安排3月1日3月14日毕业实习阶段。毕业实习,查阅资料,到多个公司实践,撰写实习报告。3月15日3月31日开题阶段。提出总体设计方案及草图,填写开题报告。4月1日5月14日 设计初稿阶段。完成总体设计图、部件图、零件图。5月15日5月31日 中期工作阶段。完善设计图纸,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中期检查。6月1日6月2日毕业设计预答辩。6月3日6月9日毕业设计整改。图纸修改、设计说明书修改、定稿,材料复查。6月10日6月11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脱硫吸收塔设计【7张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273060.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