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器底座塑料模具设计
48页-19000字数+说明书+开题报告+中期报告+16张CAD图纸
LSL零件三维图.rar
中期.dwg
中期报告.doc
加热器底座.dwg
加热器底座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doc
加热器底座塑料模具设计论文.doc
加热器底座装配图模具A0.dwg
动模板A2.dwg
垫块A2.dwg
定位圈A2.dwg
定模座板A2.dwg
定模扳A2.dwg
导套A4.dwg
拉料杆A4.dwg
推杆A4.dwg
推杆固定板A2.dwg
推杆支撑板A2.dwg
斜导柱A4.dwg
水嘴A4.dwg
浇口套A3.dwg
摘 要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主要工艺装备,它是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工艺发展方向,许多现代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加热器底座塑料注塑模具的设计。
设计中首先通过分析塑件的形状及工艺特性,选择了合适的模具设计方案;其次是对注塑机的选择,包括注射机的初选和注射机有关参数的校核,并确定了注射机;再次完成模具的结构设计,包括分型面的选择和确定、型腔数目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结构设计、抽芯机构设计、推出机构的选择、冷却系统的设计、标准模架的选择。最后对成型零件尺寸进行计算,确定工艺参数。
采用此模具能够保证塑件尺寸外形以及表面要求,而且成本低、结构简单、开模容易、效率高,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塑料注塑模具;注塑机;结构设计
目 录
1 绪论1
1.1塑料成型与注塑模具1
1.2国内外相关发展状况1
1.2.1国内发展状况1
1.2.2国外发展状况2
1.2.3中国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2
1.3塑料模具发展走势2
2 塑件材料分析与方案论证3
2.1塑件的工艺分析3
2.1.1塑件的材料3
2.1.2聚苯乙烯的基本特性3
2.1.3聚苯乙烯的成型特点3
2.1.4聚苯乙烯的主要用途3
2.1.5聚苯乙烯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4
2.2塑件的成型工艺4
2.2.1注射成型的原理4
2.2.2注射成型的工艺过程4
2.2.3注射成型工艺参数6
2.3注塑模的机构组成6
2.4方案论证6
3 注射成型机的选择8
3.1估算塑件体积8
3.2估算塑件质量8
3.3注塑机的注射容量8
3.4锁模8
3.5选择注塑机及注塑机的主要参数9
3.5.1注射机的选择9
3.6注塑机的校核9
3.6.1最大注射量校核9
3.6.2 锁模力校核9
3.6.3 模具厚度校核10
3.6.4开模行程校核10
4 浇注系统设计11
4.1浇注系统的功能11
4.1.1浇注系统的组成11
4.1.2浇注系统设计原则11
4.1.3浇注系统布置12
4.2流道系统设计13
4.2.1主流道设计13
4.2.2冷料井设计14
4.2.3分流道设计14
4.2.4浇口设计15
5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计算17
5.1影响塑件尺寸精度的因素17
5.2模具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17
5.2.1成形收缩率17
5.2.2模具成形零件的制造误差18
5.2.3零件的磨损18
5.2.4模具的配合间隙的误差18
5.3型腔和型芯尺寸计算18
5.3.1型腔径向尺寸计算18
5.3.2型腔的深度尺寸18
5.3.3型芯的径向尺寸18
5.3.4型芯的高度尺寸19
5.3.5中心距尺寸计算19
5.4动模板的强度校核19
6 导向机构的设计22
6.1导向机构的作用22
6.2导柱导向机构22
6.2.1导向机构的总体设计22
6.2.2导柱的设计22
6.2.3导套的设计23
6.3推板导套导柱的结构设计23
7 脱模机构的设计25
7.1基本考虑和要求25
7.2推出机构的确定25
7.3推件板脱模机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原则25
7.4顶杆横截面直径校核26
7.4.1脱模力的计算26
7.4.2推杆直径的校核26
8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28
8.1基本考虑和要求28
8.1.1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应具备的基本功能28
8.2抽芯机构的概述28
8.3斜导柱抽芯机构设计原则与确定28
8.4斜导柱抽芯机构的有关参数计算29
8.4.1抽芯距29
8.4.2斜导柱倾斜角的确定29
8.4.3斜导柱直径的确定30
8.4.4斜导柱长度的计算31
8.5滑块的设计32
8.6导滑槽的设计32
8.7滑块定位装置32
8.7.1滑块的作用和结构形式32
8.8锁紧块32
8.8.1锁紧块的作用32
8.8.2锁紧块的设计要点33
8.8.3锁紧块的结构形式33
9 模具的材料34
9.1塑料模具用钢的必要条件34
9.2选择钢材的条件34
9.3本模具材料的选择34
9.4模具的淬火硬度35
9.5模具的表面粗糙度35
9.6热处理的选择35
10 模具的可行性分析36
10.1其它结构零部件设计36
10.2本模具的特点36
10.3市场前景与经济效益分析36
11 结论37
参考文献38
致 谢39
案一:采用强制脱模,其浇口套和浇口设在定模固定板上。
采用直接浇口,这种浇口流动阻力小,进料快。
方案二:采用弹簧抽芯,型芯将一块镶块组成,由镶块组成的型芯结构内部是实心的,实心部分加一顶杆。在锁模力解除后,顶杆抽出,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型芯镶块向下运动,从而实现脱模。
浇口采用侧浇口,侧浇口尺寸小,冷凝快,成型周期快。
方案三:采用一模两腔结构,其浇口设在定模板上,用推板推动型芯底座实现脱模。
方案一采用强制脱模,虽然模具设计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塑件容易产生变形或者破坏。同时采用直接浇口,需要专门去除浇注系统产生的凝料。方案二采用弹簧抽芯机构,由于弹簧存在一定的预紧力,使镶块中间的顶杆运动受阻。方案三采用一模两腔结构,效率高。采用侧浇口,模具结构采用单分型面。
经过以上三种方案综合比较,决定采用第方案三,其模具如图2.3所示。 主流道通常位于模具的中心,是塑料熔体的入口,其形状为圆锥形,便于熔融塑料的顺利进入,开模时又能使主流道的凝料顺利拔出。热塑性塑料的主流道一般由浇口套构成。主流道入口直径d,应大于注塑机喷嘴直径1mm左右。这样便于两者能同轴对准,也使得主流道凝料能顺利脱出。主流道入口的凹坑球面半径R,应该大于注塑机喷嘴头半径约2~3mm。反之,两者不能很好粘合,会让塑料熔体反喷,出现溢边导致脱模困难。锥孔粗糙度Ra<0.8μm。主流道的锥角a=2°~4°。过大的锥角会产生湍流或涡流,卷入空气。过小锥角使凝料脱模困难;还会使充模时流动阻力大,比表面增大,热量损耗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