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心脏和血管2教案 青岛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心脏和血管2教案 青岛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心脏和血管2教案 青岛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心脏和血管2教案 青岛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心脏和血管2教案 青岛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心脏和血管2教案 青岛版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1.能提出探究的大致思路,能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统计等方法整理有关的资料。2.指导学生通过测量心跳和脉搏,认识人体血液循环的功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与交流;珍爱生命;2.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质量。知识与技能1.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2.使学生初步了解血液循环的过程,懂得保护心脏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血液循环的功能。教学准备:1.心脏模型图、长胶管、钟表、漏斗等。2.多媒体血液循环器官课件或挂图、投影片。(有条件的学校)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生谈话:当我们在运动场上奔跑、做剧烈运动时,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发言)(除了感到呼吸急促外,还会感到心跳明显加快。)(板书:心脏和血管)(二)探究活动活动一、测一测我们的脉搏(或心跳次数)(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脉搏的次数。学生测量。(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学生汇报结果:每分大约65次、70次、75次小结:脉搏的次数和心跳的次数是一样的,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谈话:当我们做一般性运动和做剧烈运动后,每分心跳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得一样呢?学生活动:学生运动。(学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师统一计时)测量心跳次数。(学生随即测量每分心跳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汇报测量结果。小结: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心跳的次数多,这是为什么呢?请比较3次心跳数。(可将三次结果填入第八页表)(阅读资料卡)活动二、找一找我们的心脏和血管(1)认识心脏。谈话:为了使同学们对心脏有个清楚的了解,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心脏的模型。分组观察心脏模型。(提出观察要求:i)外形像什么?ii)有多大?iii)分为几个腔?)师生小结:心脏外形像桃子,有自己的拳头大小,心脏具有强有力的肌肉。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2)了解心脏跳动的原因。 谈话:下面看心脏跳动的多媒体课件,看看心脏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与心跳有什么关系。(没有课件的可以让学生先阅读课本第九页的资料卡再师生总结)学生仔细观察。师生小结: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就是我们感到的心跳一次。(3)认识血管。谈话:刚才我们说有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那么血管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下血管。人的血液是通过血管在体内循环流动的。我们手臂上的一根根“青筋”就是血管。人的全身布满了血管。你能找到自己身上的血管吗?学生活动:在自己身上寻找血管。观察人体血管多媒体课件。(借助形象的描述,使学生对人体血管有初步了解,同时渗透血液循环的知识)提问:人的血管有几种呢?师生小结:人的血管有三种。从心脏通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叫动脉血管。动脉血管逐渐分支,越分越细,细到肉眼看不见的叫毛细血管。从全身各处通到心脏的血管叫静脉血管。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3.指导学生认识心脏跳动和血液循环的意义。(可参考右图)阅读课本第九页第三段。师生小结:血液在循环过程中,经过小肠时携带上养料,经过肺时携带上氧气,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收集的二氧化碳和各种废物运送到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如果血液循环停止了,人体各器官就得不到氧气和养料,它们产生的废物也就不会被运走,人的生命就结束了。(三)自由活动活动一: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1.师出示资料:据统计,xx年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1700万人,相当于全球死亡人数的1/3,其中冠心病仍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中国这一数字也在呈上升趋势。中国每年死于各种冠心病的人数估计超过100万。相关研究显示:xx年至xx年间,中国男性冠心病发病率较以往同期将增加26.1%,女性将增加19.0%。2.学生讨论怎样预防这类疾病,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心脏和血管。3.师生小结: 要保护好心脏。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但是体育锻炼要适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同学们的心脏还在发育中,特别怕烟酒的伤害,千万不能吸烟饮酒。活动二、制作一个简易听诊器。1.师讲解听诊器的工作原理。2.学生分组制作,师巡视指导。3.同学们快用你们的成果来测量一下自己的心跳吧!四、拓展活动测一测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的心跳,你有什么发现,赶快写下来吧!(或让学生课下调查亲朋好友有患心血管病的吗?有什么后果?)板书设计:3.心脏和血管一、心脏和血管的位置1.心脏:位于胸腔左侧,桃形,分四个腔。2.血管:遍布全身,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二、血液循环的意义:练习设计:一、填空。1.血管遍布全身,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2.心脏位于胸腔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3.心脏总在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让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4.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心跳每分钟大约为60至100次。二、选择。1.身体分布最广的血管是( C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2.以下认识不科学的是(B)A体育锻炼要长期坚持B体育锻炼时间越长越好C室外体育锻炼不能在雾天进行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心脏的四个腔是互相通着的B心脏的四个腔互不相通C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三、判断。1.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2.人在情绪激动、从事体力劳动或体育锻炼时,心跳不会明显加快。3.心脏的四个腔是相通的,血液可以随便流动。4.血液是人体的运输兵。5.青少年吸烟和饮酒对心脏和血管非常有害。四、简答。血液在身体内是怎样循环的?对我们的生命活动有什么作用?五、选做题。我通过上网查阅知道人的血液循环分肺循环和体循环两种。其中在心室和心房这间有一个瓣膜,它的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心脏和血管3教案 青岛版教学目标1.能够测量自己心跳和脉搏的次数;通过对数据的比较,发现心脏跳动和脉搏的规律与关系。2.初步感知心脏的有力跳动使得血液在我们全身循环流动;体会到运动会对身体带来影响。3.知道心脏、血管结构和功能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案例背景:本课有一个活动“不同的运动之后我们的心脏的跳动情况是怎样的?”教材中呈现了“不同运动之后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记录表,主要记录孩子们在上课时,唱歌时和运动后的心脏每分钟的跳动的次数。拓展活动中提示了一个活动内容:心脏跳动除了和运动有关还与什么有关,因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学生产生的新问题恰好可以作为拓展活动的主题。因此,我将本课的拓展活动建议内容改为“实际上心脏和血管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有兴趣的同学们课下可以再进行深入研究。”让学生将课堂探究继续进行下去。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平时有紧张的时候吗?(学生自由汇报)紧张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学生谈自己紧张时表现)小结:看来同学们也有许多的紧张的时候啊,紧张时脸会发红,这里会咚咚的跳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心脏的跳动。【课前了解学生在紧张时候的表现,便于在课堂中引出“心脏”的探究主题,使学生意识到探究的源泉来自于生活。】一、以谈话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同学们,前几天老师生病了,就到医院去看中医。(激起孩子好奇心)哎,你们有没有看过中医啊?那你知道中医是怎样给人看病的吗?(学生自由汇报)中医又是怎样给病人把脉的呢?(学生自由汇报之后,老师讲解把脉要领,学生跟着做感受脉搏,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你摸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汇报)你知道脉搏是由谁引起的吗?【学生对于中医不是很了解,对于摸脉更是知之甚少,这样导入新课,可以激起孩子的好奇心。】二、进行“心脏和血管”的探究实验活动1了解心脏。(学生回答心脏)那到底是不是有心脏跳动引起的呢?要想了解这个知识,我们先来认识心脏,你知道心脏的大小和形状是怎样的吗?心脏究竟在我们身体的什么位置呢?(学生自由回答之后,教师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心脏的位置。)【这一部分教学,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出自己的心脏的位置,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贴心脏的位置,以及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使学生通过摆放心脏模型,认识心脏在人体的正确的位置。】2.听心脏跳动的声音现在你已经知道了心脏的位置了,伸出你的手,摸一摸心脏的跳动情况。想不想听一听自己心脏跳动的声音?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听诊器。(找个学生示范一下,纠正不足)学生利用听诊器听心脏跳动的声音。【一方面让学生感知心脏的跳动,另一方面为后面研究心脏的作用作预设。】3.脉搏与心脏跳动有关。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谁能模拟一下?这个声音和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跳动的相似?学生回答脉搏。就是说心脏跳动的情况和脉搏跳动的情况相似,有这一点我们我们可以推测出脉搏就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我们身体中还有哪些部位也能感觉到脉搏?【通过心脏跳动的情况和脉搏跳动的情况相似,推测出脉搏就是由心脏跳动引起的。进而开展下面的问题】4了解血管。心脏的作用就是促进血液循环,也就是让血液在全身内循环流动,那心脏靠什么把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去的呢?生回答血管。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现在老师给大家发一份材料,上面有心脏模型代表心脏,纸条和毛线代表血管,小组内的同学把你们的猜想摆一摆。课件展示心脏和血管的工作,师边展示边讲解:人的血管分三种,把血送出的是动脉,这部分血液因为含氧量比较高,颜色鲜艳,所以我们用红线来表示;把血送回心脏的是静脉,这部分血液因为含氧量比较低,颜色暗淡,所以我们用蓝线来表示;连接动脉和静脉之间是毛细血管。【孩子们最喜欢动手操作,为学生提供动手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在纸板上摆出来,体验猜想的快乐,目的是让学生在制作过程发现血管与心脏之间是组合在一起的。对于血管,学生却并不了解,通过书上的图片和叙述也难以在脑海中形成直观、深刻的印象。思虑再三,最后我决定准备一段关于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流动的录像片段。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心脏与血管是怎样配合工作的。】5. 感受心脏的作用与内部构造。血液是这样在我们身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的,大家来想一想,心脏是怎样让血液流入动脉的,又是怎样让血液从静脉中流回到心脏的?(学生猜想)这一收一缩在医学上叫做收缩与舒展。和老师一起用手做,收缩出去,舒张回来,收缩出去,舒张回来。我们的血液就是靠心脏这样不停的收缩与舒张在全身不停地循环流动的。它的内部构造又是怎样的呢?再来猜一猜。【充分感受心脏的作用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把血液压出,舒张时使血液流入,这样推动全身的血液不断地流动,然后老师再配以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知心脏工作时的情形。】【用课件展示心脏的内部构造,看完后通过集体复述,小小测验,小组互相指着自己的身体说一说等方式让学生对本课所学知识点能当堂记住。】6.体验:测量心脏跳动次数。(1)上课时的脉搏。你知道你自己的心脏每分钟跳多少次吗?我们在课堂上测一测吧。怎么测啊?学生回答把脉今天我们就像中医那样来测手腕上的脉搏。以测我们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当老师喊开始时,你就从一开始计数,当老师喊停时你就停止计数,然后把你测得的数据填在记录单的第一栏中,在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安静。一个人在一天或一生中,他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吗?同学们每天在学校里都有读书写字做运动,在这些活动中,你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一样吗?那你认为在我们唱完歌后,心脏跳动的次数是快还是慢?我们再来测一测。如果我们运动的再剧烈些的话,你认为会怎样?我们一起来跳兔子舞,因为我们跳舞后是要测脉搏的,所以当你跳完之后,要停在原地不动,马上做好测脉搏的准备好吗?“心脏跳动”实验记录单不同状态时心脏每分钟跳动次数上课时唱歌后跳舞后【通过三次测量活动,学生整理数据,讨论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得出结论。在这个活动中,在不同程度的活动形成了中间过渡,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比较全面测试数据进而指导学生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2)心脏跳动与什么有关现在我们对我们测得的这三组数据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一组数据比一组数据要高。这说明什么?【通过比较,让学生知道心脏的跳动与运动有关,数据的搜集和分析上,让学生发现更多规律性的东西,这样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会有更大的帮助。】除了运动之外,你在什么情况下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