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机器人设计【三自由度】
53页 18600字数+说明书+开题报告+7张CAD图纸
SMART机器人开题报告.doc
SMART机器人设计毕业论文.doc
V带轮.dwg
大臂装配图.dwg
大臂计算.doc
小臂电机.dwg
小臂装配图.dwg
小臂计算.doc
总结构装配图.dwg
结构简图.dwg
腰部装配图.dwg
腰部计算.doc
目 录
摘 要ⅰ
Abstractⅱ
第一章 引 言1
1.1题目来源与分析1
1.2研究目的2
1.3国内外发展及研究现状2
1.3.1 国内外焊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2
1.3.2 国内外焊接机器人的应用状况2
第二章 关节型机器人总体设计4
2.1 确定基本技术参数4
2.1.1 机械结构类型的选择4
2.1.2 额定负载5
2.1.3 操作机的驱动系统设计5
2.1.4 确定关节型机器人手臂的配置形式6
2.2 关节型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7
2.2.1 机器人本体结构的传动设计7
2.2.2 所设计机器人本体结构的特点7
第三章 关节型机器人腰部结构设计9
3.1 电动机的选择9
3.2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10
3.3 轴的设计计算10
3.3.1 轴转速、转矩和输入功率计算10
3.3.2 轴尺寸的确定11
3.3.3 轴的设计校核11
3.4 齿轮的设计13
3.4.1 选择材料13
3.4.2 压力角的选择13
3.4.3 齿数和模数的选择13
3.4.4 齿宽系数13
3.4.5 确定齿轮的传动精度14
3.4.6 齿轮的校核15
第四章 关节型机器人大臂结构设计21
4.1 电动机的选择21
4.2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22
4.3 轴的设计计算22
4.3.1 轴转速、转矩和输入功率计算22
4.3.2 轴尺寸的确定23
4.3.3 轴的设计校核23
4.4 齿轮的设计25
4.4.1 选择材料25
4.4.2 压力角的选择25
4.4.3 齿数和模数的选择25
4.4.4 齿宽系数25
4.4.5 确定齿轮的传动精度26
4.4.6 齿轮的校核27
第五章 关节型机器人小臂结构设计33
5.1 电动机的选择33
5.2 计算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34
5.3 轴的设计计算34
5.3.1 轴转速、转矩和输入功率计算34
5.3.2 轴尺寸的确定35
5.3.3 轴的设计校核35
5.4 齿轮的设计37
5.4.1 选择材料37
5.4.2 压力角的选择37
5.4.3 齿数和模数的选择37
5.4.4 齿宽系数37
5.4.5 确定齿轮的传动精度38
5.4.6 齿轮的校核39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46
参考文献XX
致谢XX
附录XX
摘 要
本课题的提出来源于生产实践中。由于对许多构件的焊接精度和速度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工人已难以胜任这一工作;此外,焊接时的火花及烟雾等,对人体造成危害,因而,此此题的提出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设计主要研究设计关节型弧焊机械手的机械本体部分,即由腰部、大臂和小臂组成的3个关节的机械本体的结构设计。设计主要通过腰部的旋转和大、小臂的俯仰来实现机械手的空间3自由度的运动。
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参照国内外已成功研制的机械手本体部分的设计,依照机械手的设计要求和准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紧凑,动作灵活,能够应用于弧焊作业及搬运与装配作业。
关键词:三自由度,弧焊,关节型,工业机器人
smart design of arc welding robot
Abstract
The topics raised from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Because of the many components of welding precision and speed to the growing demands, the general competence of workers has been difficult this work; In addition, when welding sparks and smoke, causing harm to the human body, thus, the title of this has made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e design of the main joint research and design of arc welding robot mechanical body part, that is, by the waist, the boom and arm composed of three joint body of the mechanical structure design. Design, mainly through the waist and the rotation, the pitching arm manipulator to achieve the space of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movement.
In the process of designing the main reference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uccessfully developed the robot body parts of the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chanical han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criteria on the basis of this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its structural design reasonable, simple, compact and flexible action, can be used In arc welding and assembly operations and handling operations.
Key Words:freedom; arc welding; joint type; industrial robots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机械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制造业中诞生的工业机器人是继动力机、计算机之后而出现的全面延伸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新一代生产工具。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新技术革命的一个重要内容。机器人(机械手)的应用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我国机器人(机械手)的应用数量增长异常迅猛。专家预测,到2010年拥有量将达到17300台,到2015年,市场容量将达十几万台(套)。其中焊接机器人占据了整个工业机器人总量的40%以上。弧焊技术作为现代焊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焊接生产领域。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提高焊接生产的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焊接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越来越得到焊接生产企业的重视。
归纳起来采用焊接机器人有下列主要意义:
(1) 稳定和提高焊接质量,保证其均一性。焊接参数采用机器人焊接时对于每条焊缝的焊接参数都是恒定的,焊缝质量稳定。
(2) 产品周期明确,容易控制产品产量。机器人的生产节拍是固定的,因此安排生产计划非常明确。
(3) 可缩短产品改型换代的周期,减小相应的设备投资。可实现小批量产品的焊接自动化。机器人与专机的最大区别就是他可以通过修改程序以适应不同工件的生产。
(4) 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5) 提高劳动生产率。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
1.2 研究目的
本课题《SMART型机器人结构设计》来源于生产实践中。由于对许多构件的焊接精度和速度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一般工人已难以胜任这一工作;此外,焊接时的火花及烟雾等,对人体造成危害,因而,此课题的提出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课题要求设计的机器人具有3个自由度:① 腰关节回转;② 大臂关节俯仰;③ 小臂关节俯仰。其工作指标为腕部最大负载6kg,腰部旋转范围在0-300°之间,大臂和小臂的运动范围在0-300°之间,三个关节的最大线速度为2m/s,工作空间球体半径为1500mm。
此次设计主要研究设计关节型弧焊机械手的机械本体部分,即由腰部、大臂和小臂组成的3个关节的机械本体的结构设计。设计主要通过腰部的旋转和大、小臂的俯仰来实现机械手的空间3自由度的运动。
在设计过程中主要参照国内外已成功研制的机械手本体部分的设计,依照机械手的设计要求和准则,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其结构设计合理、简单、紧凑,动作灵活,能够应用于弧焊作业及搬运与装配作业。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工业机器人中,其负载能力的范围很大,最小的额定负载在5N以下,最大可达9000N。负载大小的确定主要是考虑沿机器人各运动方向作用于机械接口处的力和扭矩。其中应包括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的重量、抓取工件或作业对象的重量和在规定速度和加速度条件下,产生的惯性力矩。本课题的任务要求是保证手腕部能承受的最大载荷是6kg。
2.1.3操作机的驱动系统设计
关节型机器人本体驱动系统包括驱动器和传动机构,它们常和执行机构联成一体,驱动臂杆和载荷完成指定的运动。通常的机器人驱动方式有以下四种:
a.步进电机:可直接实现数字控制,控制结构简单,控制性能好,而且成本低廉;通常不需要反馈就能对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但是由于采用开环控制,没有误差校正能力,运动精度较差,负载和冲击震动过大时会造成“失步”现象。
b.直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良好的调速特性,较大的启动力矩,相对功率大及快速响应等特点,并且控制技术成熟。其安装维修方便,成本低。
c.交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使用维修方便,与步进电机相比价格要贵一些。随着可关断晶闸管GTO,大功率晶闸管GTR和场效应管MOSFET等电力电子器件、脉冲调宽技术(PWM)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使交流伺服电机在调速性能方面可以与直流电机媲美。采用16位CPU+32位DSP三环(位置、速度、电流)全数字控制,增量式码盘的反馈可达到很高的精度。三倍过载输出扭矩可以实现很大的启动功率,提供很高的响应速度。
d.液压伺服马达:液压伺服马达具有较大的功率/体积比,运动比较平稳,定位精度较高,负载能力也比较大,能够抓住重负载而不产生滑动,从体积、重量及要求的驱动功率这几项关键技术考虑,不失为一个合适的选择方案。但是,其费用较高,其液压系统经常出现漏油现象。为避免本系统也出现同类问题,在可能的前提下,本系统将尽量避免使用该种驱动方式。
常用的驱动器有电机和液压、气动驱动装置等。其中采用电机驱动是最常用的驱动方式。电极驱动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能以较大的变速范围满足机器人应用要求等特点。所以在这次设计中我选择了直流电机作为驱动器。因为它具有体积小、转矩大、输出力矩和电流成比例、伺服性能好、反应快速、功率重量比大,稳定性好等优点。
本课题的机器人将采用直流伺服电动机。因为它具有体积小、转矩大、输出力矩和电流成比例、伺服性能好、反应快速、功率重量比大,稳定性好等优点。
2.1.4 确定关节型机器人手臂的配置形式
手臂的配置形式反映了机器人操作机的总体布局。根据任务要求,要实现机器人焊接功能,则机器人的工作范围要广,所以我选择了立柱式的配置方式。其特点是占地面积小,工作范围大,机器人手臂可绕立柱回转。
根据分析,可将机器人的参数列在表2-1中:
表2-1关节型机器人的主要参数
项目技术要求
结构型式关节型
自由度数3
运动范围
300o300o300o
最大速度2m∕s
腕部最大负荷6㎏
驱动方式直流伺服驱动
重复定位精度0.4mm
控制方式PTP∕CP
操作方式示教再现,离线编程
存储容量16~256k
质量操作机1670kg;控制柜640kg
输入∕输出32∕16位
电源3相;380V、50Hz,440V/60Hz,550V/50Hz;14kvA
安装环境0~50℃
2.2 关节型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
2.2.1 机器人本体结构的传动设计
机械手的3个传动系统分别实现了腰部与底座的回转以及大臂的俯仰和小臂的俯仰。腰部的回转,大臂和小臂的俯仰都是通过电机带动二级齿轮减速器传动来实现的。
机器人主要由腰部与基座组成的回转基座以及大臂、小臂组成。回转基座是一个铝制的整体铸件。
大臂和小臂的结构形式相似,都由铝制的整体铸件骨架组成。铸件既作臂的承力骨架,又作电机和内部二级减速器以及转轴的支承座。大臂上装有大臂和小臂的驱动电机,电机输出端装有对应的二级减速器组件。大臂和小臂关节都采用了二级圆柱减速器直接驱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