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31 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笔记资料全套 3 旅鼠之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媲 (pi4)美挑衅 (xin4)迷惘 (wang3)笃 (du3)信 啮 (nie4)齿滑稽 (ji1)徘徊 (huai2)逃窜 (cuan4) 2解释下列词语。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上去,后面的人就跟上去,形容踊跃前进,连续不断。 媲美:比美;美好的程度差不多。 逃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迷惘: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 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笃信:忠实地 信仰。 鼠目寸光: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 大雁归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迁徙 (xi3)雾霭 (ai3)窥 (kui1)探缄 (jian1)默 狩 (shou4)猎凋 (diao1)零滑翔 (iang2)顾忌 (ji4) 2.解释下列词语。 凋零:凋谢零落。 2 / 31 迁徙:迁移。 缄默:闭口不说话。 窥探:暗中察看。 雾霭:雾气。 狩猎:打猎。 顾忌:恐怕对人或对事情不利而有顾虑。 目空一切: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 喂 出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哂 (shen3)笑牟 (mou2)取众目睽 (kui2)睽 棘 (ji2)手铆 (mao3 钉贪婪 (lan2)履行 (l) 2解释下列词语。 哂笑:讥笑。 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牟取:谋取名利。 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逍遥法外: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雨后春笋: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3 / 31 而不断出 现。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不容置疑: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云南的歌会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迤 (yi2)西譬 (pi4)喻糯 (nuo4)米蹲 (dun1)踞 忌讳 (hui4)酬 (chou2)和铁箍 (gu1)熹 (xi1)微 2解释下列词语。 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语句或故事。 譬喻:打比方。 忌讳:忌怕而隐避。 扶摇而上:形容直往上升。 别开生面:另外开展新的局面。 酬和:本意敬酒,引申为交际往来。 悠游自在:快活的 样子。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 熹微:形容阳光不强 (多指清晨的 )。 淳朴:诚实朴素。 端午的鸭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4 / 31 门楣 (mei2)苋菜 (xian4)籍贯 (ji2)硝药 (xiao1) 腌腊 (yan1)络子 (lao4)大襟 (jin1)车胤 (yin4) 2.解释下列词语。 门楣:门框上的横木。 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 (道理 ),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籍贯:祖居或个人出生的地方。 城隍:迷信传说中指主管某个城的神。 肃然:形容十分恭敬 的样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吆喝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招徕 (1ai2)铁铉 (xuan4)囿于 (you4) 隔阂 (he2)饽饽 (bo1)秫秸 (shu2jie1) 商贩 (fan4)吹嘘 (xu1)吆喝 (yao1he) 小钹 (bo1)荸荠 (bi2qi2) 2.解释下列词语。 招徕:招揽。 饽饽:馒头或其他面食,也指用杂粮面制成的 块状食物。 5 / 31 秫秸:去掉穗的高粱秆。 随机应变:跟着情况的变化,掌握时机,灵活应付。 合辙押韵:这里指押韵。 油嘴滑舌:形容说话油滑。 囿于:局限于;拘泥于。 隔阂: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离。 吹嘘:夸大地或无中生有地说自己或别人的优点;夸张地宣扬。 吆喝:大声喊叫 (多指叫卖东西、赶牲口、呼唤等 )。 春酒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枸杞 (gou3qi3)门槛 (kan3)过瘾 (yin3) 凑 (cou4)齐酬 (chou2)谢煨炖 (wei1dun4)两颊 (jja2) 家醅 (pei1) 2 解释下列词语。 家醅:自家酿的酒。醅,这里泛指酒。 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带头。 顾名思义:看到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如法炮制:依照成法炮制药剂,泛指照现成的方法办事。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落幕:闭幕。 过瘾:满足某种特别深的癖好,泛指满足爱好。 6 / 31 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责。 俗世奇人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发蔫 (nian1)擅长 (shan4)绰号 (chuo4)刷浆 (jiang1)难堪(kan1)一瞅 (chou3)发怔 (zheng4)褒贬 (bao1)怵 (chu4)抠(kou1)戳 (chuo1) 瓢 (piao2) 2解释下列词语。 发蔫:表现出精神不振。 擅长:在某方面有特长。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天衣无缝: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 (多指诗文、话语等 )没有一点破绽。 发怔:发呆。 人教版八下古文系统复习 与朱元思书 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解题: “ 与 ” :给予。 “ 书 ” :信。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 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释重点字。 风烟:指烟雾。 共色:同样的颜色。7 / 31 俱:都。 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 “ 光景 ”“ 左右 ” 。 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急流的水( 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凭依 (高峻的 )形势,争着向上。这一句说的是 “ 高山 ” ,不是 “ 寒树 ” 。( 10)轩邈:轩,高;邈,远。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 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2)相鸣:互相和鸣( 13) 戾天:到天上;戾,至( 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5)经伦:筹划、治理。( 16)忘反:流连忘返; “ 反 ” 同 “ 返 ” ( 17)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上,在上,( 18)犹:好像,如同。( 19)交映:互相掩映。( 20)见:同 “ 现 ” ,显现,显露。 (21)缥碧:青白色。 3、中心: .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同时,也表现出他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4、结构: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 “ 异 ” 的特点:。 第三段描写了富春江夹岸的奇山,并抒发了作者爱慕自8 / 31 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下文就扣住第一自然段中的 “ 奇山异水 ” 来写;第二自然段写异水,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富春江 “ 异水 ” (水清、急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第三自然段写 “ 奇山 ” (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作者从视觉、听觉 感受的角度来写,给景物蒙上了一层清淡幽雅的色彩。 5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 分) ( 1)从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句中表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 ( 2)从 “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句中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歌颂; ( 3)从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句中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 6、理解背诵。按要求写出句子。 写登舟纵目总体感受的:(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江 上放舟自由情态的:(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总的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总领全文的句子)(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写富春江水清澈的:(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9 / 31 直视无碍) 写江流气势磅礴的:(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写听觉感受的:(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不绝(对偶句) 写山 “ 奇 ” 的句子: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文中 “ 急湍甚箭,猛浪苦奔 ” 一句是写水流湍急,三峡一文中那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重点句翻译。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烟雾全部消散尽净,晴空和青山呈现同样颜色。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飞腾的急流,比箭更快;汹涌的浪滔,与快马无异。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紧贴两岸的山上,长满了常青(阴森森)的树木。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那些为名为利极力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横斜的大树枝遮蔽着天空,即使白天与黄昏无异。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治理社会事 物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10 / 31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横斜的树木在江面上边遮蔽着,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阴暗。 8、欣赏。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特点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马。作者在此连用两个比喻,将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势表现得十分生动形象 9、中心: “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重点)(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10、讨论。 “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是对这里的山水的总的评价,试根据作者的描写,分析这里的山 “ 奇 ” 在何处?答:奇在 “ 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 句中连用 “ 负、竟、轩、邈、争、指 ” 等字,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写活了,似乎仍在生成变化中,其次写山中各种声音,简直是一只自然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 五柳先生传(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陶渊明) 1、文学常识: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散文家。五柳先生传出自,陶渊明集还学过他的文章桃花源记,诗有饮酒归园田居其三 2、人物欣赏:( 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 2)从三方面描 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11 / 31 慕荣利。)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 3)对 “ 五柳先生 ” 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 4)本文与,醉翁亭记中的 “ 醉翁 ” 同是嗜酒,其用意有什么不同? 五柳先生:在饮酒中自得其乐,并忘却荣辱得失。 醉翁:借饮酒助山水游乐之兴 。是与民同乐。 3、名句及成语:( 1)不求甚解:现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理解。本文指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下功夫。 ( 2)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意思:不为贫而忧虑,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4、重点实词:会意: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意旨)亲旧:亲戚、朋友。造饮:到、往。到别人家里去喝酒。期:希望,愿望。环堵:周围环着四堵墙。萧然:冷冷清清的样子。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打补丁。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兹若人:此人。俦:朋 友,伴侣。觞:酒12 / 31 杯。嗜:爱好,喜欢。 5、重点句子翻译:(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到别人家里去喝酒,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 ( 3)好读书,不求甚解:喜欢读书,但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下功夫。 (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做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 6、理解背诵:五柳先生传中 ( 1)表明先生的吃 穿住的句子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 2)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 3)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 “ 不慕荣利 ” 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我是猪,我说脏话,不汲汲于富贵。 ( 4)文中描写 “ 五柳先生 ” 不追名逐利,恬淡自足的诗句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马说韩愈 一、作者作品:韩愈唐朝文学家。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13 / 31 里的杂说。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三、阅读理解: 1、本文中心句:(中心论点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本文写法:托物寓意(借伯乐和千里马为喻,对统治者不能识人才,埋没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s 3、本文段意:一段:伯乐对于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二段: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三段:总结全文,写食马者的愚妄。 4、表明千里马与伯乐依赖关系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千里马必然被埋没的原因: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6、描写千里马可悲命运的句子及作用: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作用:从反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7、表明食马者无知的句子或千里马 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8、食马者无知所造成的恶果的句子及作用: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再次从反面论证论点,揭示被埋没的原因。 9、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0、 其真不知马也 的作用:与开头呼应,点明全文主旨。 14 / 31 11 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意义:伯乐比喻知贤识才的人,千里马比喻出类拔萃的人,食马者比喻埋没摧残人才的统治者。 12、马说中写伯乐对千里马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 千里马 13、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伯乐不常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4、在马说第三段中,作者认为对 千里马 的摧残、埋没体现在哪三个方面? 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5、策马者是怎样的不认识千里马?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6、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17、马说中描写千里马 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18、马说的主旨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9、怀才不遇的人常慨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用,而伯乐不常有。 20、这篇文章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15 / 31 的统治者;千里马比喻有才之士;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21、对食马者进行强烈讽刺是哪一句?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送东阳马生序(明朝:宋濂)(阅读课) 1、文学常识、作者明朝著名文学家宋濂 2、重点字词解释。余幼 时即嗜学:喜欢,爱好。致书:得到书。这里是买书的意思。致,取得、得到。 假借:借。假也是借的意思。弗(不)之怠:懈怠,不放松抄写。 “ 之 ” 是 “ 怠 ” 的宾语,指 “ 笔录 ” 这件事。走送之:跑既加冠:已经加了冠,到了成年。(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担心,忧虑。硕师,才学渊博的老师。硕,大。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尝,曾经。趋:奔向。先达:学术界的前辈。执经叩问:求教。叩,问。德隆望尊:道德高,声望重。门人弟子填其室: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门人,弟子、学生。填,塞。这里的是拥挤的意思。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 脸色放温和些。 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理。援,引,提出。质,询问。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表示专心而尊敬的)请教。或遇其叱咄:或,有时。叱咄:训斥,呵责。(礼愈)至:周到。(不敢出一言以)复:这里指辩解。俟(其欣悦):等待,等。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16 / 31 穷冬:严冬。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至)舍: 学舍,书舍。僵劲:僵硬。(持)汤沃灌:热水。沃灌,浇洗。以衾(拥覆):以,用。衾,被子。寓逆旅:住在旅店里。逆旅,旅店。(主人)日再食:每天提供两顿饭。再,两次。食,提供伙食。(同舍生皆)被(绮绣):同 “ 披 ” 。(戴)朱缨(宝饰之帽):朱缨,红色的帽带。腰(白玉之环):腰,挂在腰间。(右备)容臭:容臭,香袋。烨然(若神人):烨然,光彩耀眼的样子。緼袍敝衣:破旧的衣服。緼,旧絮。敝,破。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之心。慕、艳,羡慕。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 不如别人。 3、理解背诵。 ( 1)为什么作者在众多富有的同学中能 “ 略无羡艳意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 2)表明第 2 段观点的句子是: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4、思考、( 1)从几方面概括作者求学时的客观条件?路途:遥远艰难。衣着:破旧不能御寒。饮食:每日两顿,毫无滋味。 ( 2)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那些方面?有书可读,有师可问,无奔走之劳,无冻馁之患。 ( 3)第一、二段文字采用的主要写作手法是什么?这样写17 / 31 有什么好处? 对比,增强说服力 ,突出中心。 ( 4)应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答:学习条件不好,仍然能学习好,像宋濂那样;学习条件好,却不一定序、学得好,像某些 “ 太学生 ” 那样。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关键是长期坚持 “ 勤且坚 ” 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起身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 ( 5)本文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 6)本文是写给马生的为什么用大量的文字写自己求学的事? 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 奋学习),增强作品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 7)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下刻苦学习精神对你有什么启发?结合自己实际谈一下。 5、课外积累。古人刻苦求学的事迹。 东周时代,苏秦读书欲睡锥刺骨。西汉,孙敬昼夜苦读,以绳系头悬屋梁。 西汉,匡衡勤学无烛凿壁偷光读书。晋朝,车胤( yn)囊萤读书。 18 / 31 晋,孙康家贫,映雪读书。 (古人苦学的做法不必要后人效仿,但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要从他们的事迹中获取勤奋学习,立志上进的动力。) 3、重点段翻译。现在太学生们在太学里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有皮 袍葛衣送来,没有挨饿受冻的忧虑;坐在高大的屋子里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有司业、博士做他们的老师,没有去询问而不告诉、去请教而得不到指导的情况了;凡是应该有的书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像我那样亲手抄写,向别人借来才能看到。如果他们的学业还有不精通,品德还有没养成的,那么不是天资低下,而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 醉翁亭记 1、文学常识。本文出自欧阳文正公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唐宋八大家之一。 2、生字 环滁( ch)林壑( h)琅琊( lngy)饮少辄醉( zh) 岩穴瞑( mng)伛偻( yl)酒洌( li)山肴野蔌( s) 觥筹( gngchu)射者中( zhng)弈者胜( y)颓然( tu)阴翳( y) 3、重点解词 环滁:环绕着滁洲城。环,环绕。林霏开:树林里的雾气散19 / 31 了。霏,雾气。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负,背。临于泉上者:靠近。 泉香而酒冽:泉水甜,酒儿清。冽,清。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七杂八摆放在面前的。杂然,错落的样子。陈,陈列、摆开。 觥筹光错:觥,酒杯。筹,酒筹。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佳木 秀而繁阴:发荣滋长的意思。醉翁之意:情趣。深秀者:秀丽。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酣,尽兴地喝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这里指老人。 云归而岩穴暝: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昏暗。 4、重点语句翻译 ( 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译: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座山峰中间飞淌下来,这就是 酿泉。 20 / 31 ( 2)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象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酿泉上面,这就是醉翁亭。(临,靠近)。 ( 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上,而在乎山水之间啊。 ( 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并寄托于酒。 ( 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早上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而那快乐也是无穷无尽的。 ( 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译:到溪边来钓鱼,溪 水深鱼儿肥。 ( 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苍老的容颜,雪白的头发,醉醺醺地坐在人们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 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呀! ( 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游人们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呀。 21 / 31 ( 1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译:醉了能和他们一块快乐,醉醒后能写文章表达这种快乐的,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的 欧阳修呀! 5、复习文章知识。 ( 1)归纳段意第一段:写醉翁亭自然环境和命名缘由。第二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景色。 第三段:滁人、宾客、太守游琅山的情形。第四段:写日暮醉归,点明全篇主旨。 ( 2)本文第一段写景的顺序是什么?答:由远到近。 ( 3) “ 太守自谓也 ” 在文中作用是什么?答:制造悬念,引出下文。 ( 4)请写出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答: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5)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 答:四幅。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其中核心是太守醉。 6、理解背诵。( 1) “ 醉翁 ” 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 “ 醉翁 ” 也。 ( 2)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其22 / 31 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 答: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 3)第二段中哪个句子把山水之乐具体化了? 答: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4)请写出夕照全景的句子。 答: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 5)请写出归后情景的句子。答: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 6)概括本文的主旨。与民同乐(文中原句 “ 醉能同其乐 ” )(醉乐统一的句子) ( 7)领起全文的句子是:环滁皆山也。 ( 8)文章中微露主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9)体现全文核心及醉翁命名之意(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 10)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七个字的成语)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 11)文中作者描绘琅琊山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 12)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 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3 / 31 ( 13)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14)文中与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相照应的文字是: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 醉翁之意不在酒 ” 现在通常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 水落石出 ” 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事情真相大白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岳阳楼记 一、生字 谪( zh)守朝晖( hu)夕阴霏霏( fi)薄暮冥冥( mng) 霪( yn)雨心旷神怡( y)皓( ho)月宠辱偕( xi)忘 潜行( qin)浩浩汤汤( shng)潇( xio)湘属( zh 同“ 嘱 ” ) 二、重点解词 增其旧制:扩大它旧有的规模。制,规模。横无际涯:宽阔无边。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变化。晖,日光。大观:雄伟景象。 24 / 31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山岳潜形:山岳隐没了形体。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翔集: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栖止,鸟停息在树上。 岸 芷汀兰: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长烟一空: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一,全。 何极:哪有穷尽。樯倾楫摧:桅倒下,桨断折。 郁郁:形容香气很浓。 把酒临风:端酒当着风,即在轻风吹拂中端起酒来喝。把,持、执。 微斯人:没有这种人。微,无、没有。吾谁与归:我同谁一道呢?归,归依。 三、重点语句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到了第二年,政事推行顺利,百姓安居乐业,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同 “ 俱 ” )。 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译:观赏景物时的心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3、若夫霪雨霏霏 ,连月不开。译:在那春雨连绵不断,整月不晴的时候(开,放晴) 4、至若青和景明,波澜不惊 译:待到春风和煦,阳光明媚、湖面平静(景,日光。惊,25 / 31 有 “ 起 ” 、 “ 动 ” 的意思) 5、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译: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指责。(去,离开) 6、心旷神怡,宠辱偕忘。译: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置之度外。 (宠,荣耀;偕,一起) 7、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译:我曾经探究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们或许跟上面说的那两种表现不同。 (求,探 求。为,指两种心情) 8、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译: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在朝庭里作高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不在朝廷做官就为君主担忧。 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担忧在天下人之前,享乐在天下人之后。(先:在 之前,后:在 之后) 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如果大片烟雾完全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 12、刻唐贤今人诗赋与其上:把唐代名人和当代作家的诗赋26 / 31 雕刻在上面。 四、文章知识 1、本文出自范文正公集作者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 2、归纳段意 第一段:写重修岳阳楼的背景和作记的缘由。(记叙) 第二段:(写景)描写岳阳楼周围雄伟景色,引出迁客骚人各不相同的 “ 览物之情 ” 。引出下文。 第三段:(写景、抒情)写 “ 迁客骚人 ”“ 以己悲 ” 的心情 ” 。 第四段:写 “ 迁客骚人 ”“ 以物喜 ” 的心情。 第五段(抒情、议论)抒发作者阔大胸怀和政治抱负。揭示全文中心。 3、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写滕子京在逆境中的成绩,交待作记缘由,为后文的阔达胸襟做铺垫。 4、腾子 京 “ 谪守巴陵郡 ” ,却仍然 “ 重修岳阳楼 ” 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滕子京在逆境中仍然奋发治理政事,也具有古仁人“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的旷达胸襟。 5、第二段中, “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 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答:承上启下(引出下文的抒情) 五、理解背诵、( 1)写迁客骚人 “ 悲 ” 、 “ 喜 ” 的句子分别27 / 31 是什么?答:悲 “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喜 “ 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 ( 2)描写微波时水面月光的句子是什么?答:浮光跃金。 ( 3)描写无风时水中月影的句子是什么?答:静影沉璧。 ( 4)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 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是什么?) 答: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 5) “ 进 ”“ 退 ” 分别照应什么?答: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 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答: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 7)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 “ 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 的精神相似的句子。)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8)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直接原因是什么?答:属予作文以记之。 ( 9)请从文中找出总写岳阳楼 “ 大观 ” 的语句。其中最有气势的两个词是什么? 答:衔远山、吞长江 ,浩 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衔、吞) ( 10)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什么?答: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8 / 31 ( 11)第二段中说 “ 前人之述备矣 ” ,照应上文哪句话?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是怎样 “ 述 ” 的?答: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12)从空间角度描写岳阳楼雄伟景象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13) 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 14)由 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 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原句答) 六、思考( 1)第三四段作者用虚笔设想了一明一暗两个场景,为什么会产生一悲一喜的结果?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初中物理教研心得体会
- 初中生硬笔书法比赛活动方案
- 2025年造价公司招聘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公务员2025年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卷
- 2025年口腔护理笔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呼吸护理常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钳工单招试题及答案
- 初中二年级化学2025年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卷
- 创新技能训练手段提高竞技水平策略
- 2025版合同:借款期满通知单
- 终止合同及保密协议书
- 电力企业安全教育培训管理制度
- 2025年税务师考试《税法一》冲刺试卷(含答案)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题库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课件
- 2025云南省交通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云南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管理人员招聘1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健康体检服务投标书标准范本
- 企业培训课程评估及反馈工具
- 预应力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 一拳头一仇人一击掌一朋友-拒绝打架斗殴主题班会课件
- 装修装饰公司装饰工程竣工验收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