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座微型客货两用车设计(车架及制动系设计)
38页 149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翻译+5张CAD图纸
4座微型客货两用车设计(车架及制动系设计)开题报告.doc
4座微型客货两用车设计(车架及制动系设计)说明书.doc
任务书.doc
制动系总装图.dwg
后制动总成.dwg
外文翻译--制动系的保养和维修.doc
推杆.dwg
摘要及目录.doc
车架制动系总装.dwg
车架铆接总成.dwg
目 录
第一章 前言......................................1
第二章 制动器概况...............................3
第三章 制动器的结构类型及选择...................5
第四章 制动参数选择及计算.......................9
§4.1 制动器主要结构参数选择.....................9
§4.2 制动力与制动力矩分配系数..................11
§4.3 制制动器设计计算..........................12
第五章 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计算.............16
§5.1 驻车制动计算..............................16
§5.2应急制动计算..............................17
第六章 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18
第七章 制动驱动机构的选择及计算.................20
§7.1制动驱动机构形式的选择....................20
§7.2制动管路的分路系统.......................20
§7.3液压驱动机构的设计与计算..................21
第八章 车架...................................24
§8.1车架的功用与要求........................24
§8.2车架类型方案对比与分析...................24
§8.3横梁和纵梁的连接.........................25
§8.4车架的设计与计算.........................26
第九章 总结..................................31
参考文献.......................................32
致谢.............................................33
摘要
汽车制动系是保证汽车及驾驶者生命安全的重要部分,制动系是使行进中的汽车减慢速度或者停止运动。
这次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4座微型客车设计(车架、制动系设计)。在第二章我主要介绍了制动系的概况和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第三章主要是制动系的类型及最后确定的方案,其中列出了几种可供选择的类型并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确定的方案如下:行车制动器:前鼓后鼓,前鼓式制动器为双领蹄式制动器,后鼓式制动器为领从蹄式制动器。第五章主要介绍了制动系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并进行了简单的计算,是本设计说明书的核心部分,其中包括鼓式制动器主要结构参数的选择,例如:制动鼓内径、摩擦衬片宽度和包角、摩擦衬片起始角,同时对制动力和制动力矩分配系数进行了计算。第四章主要对驻车制动和应急制动进行了简单的计算。第五章介绍的是制动器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如制动鼓、制动蹄、制动底板和制动轮缸等。第七章包括制动驱动机构的选择和计算,制动管路的分路系统和液压驱动机构的设计和计算。第八章列出了车架的几种类型,分析比较之后,最后确定选用前窄后宽的边梁式车架,并且在这一章中对车架的弯曲强度进行了计算,对车架的刚度进行了校核。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计算、校核等,这套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关键词:制动系统,鼓式制动器,应急制动,车架
制动参数选择及计算
制动器设计中需要的重要参量:
汽车轴距: L=2500mm
车轮滚动半径: R r =268 mm
汽车满载质量: m=1640Kg
汽车空载质量: m'=880Kg
满载时轴荷的分配: 前轴负荷37.5%,后轴负荷62.5%
空载时轴荷的分配: 前轴负荷54.6%,后轴负荷45.4%
满载时质心高度: hg=589.9mm
空载时质心高度: hg'=535.5mm
质心距前轴的距离: a=1562mm a'=1135.2mm
质心距后轴的距离: b=938mm b'=1364.8mm
对汽车制动性有影响的重要参数还有:制动力及其分配系数、同步附着系数、制动强度、附着系数利用率、最大制动力矩与制动因数等。
制动器是制动系中用于以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后一种提法适用与驻车制动器。除了竞赛汽车上才装设的、通过张开活动翼板以增加空气动力的空气动力缓速装置以外,一般制动器都是通过其中的固定元件对旋转元件施加制动力矩,使后者的旋转角速度降低,同时依靠车轮与地面的附着作用,产生路面对车轮的制动力以使汽车减速。
凡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作用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都成为摩擦制动器,除各种缓速装置以外,行车制动、驻车制动及第二制动系统所用的制动器,几乎都属于摩擦制动器。
目前,各类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鼓式合盘式两大类。前者摩擦副中的旋转元件为制动鼓,其工作表面为圆柱面;后者的旋转元件则为圆盘状的制动盘,以端面为工作表面。
旋转元件固装在车轮或半轴上,即制动力矩分别直接作用于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称为车轮制动器。旋转元件固装在传动系统的传动轴上,其制动力矩须经过驱动桥再分配到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则称为中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一般用于行车制动,也有兼用于第二制动和驻车制动。中央制动器一般只用于驻车制动和缓速制动。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四座客货两用微型车的制动系,故采用的制动系方案为:行车制动的制动器前、后轮为鼓式制动器,其驱动机构为人力液压驱动。
鼓式制动器按其制动蹄的受力分为:领从蹄式、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单向增力式和双向增力式。
1、 领从蹄式制动器
制动蹄按其张开的方向和制动鼓的旋转方向是否一致分为领蹄和从蹄,制动蹄张开旋转方向和制动鼓的旋转方向一致则该制动蹄就称为领蹄;相反,制动蹄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和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则该制动蹄就称为从蹄。在制动鼓正向和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制动器成为领从蹄式制动器。
领蹄和从蹄的受力情况:领蹄的摩擦力矩使蹄压的更紧,即摩擦力矩具有“增式”作用故称为增式蹄;而从蹄受的摩擦力矩使蹄有离开制动鼓的趋势,即摩擦力矩具有“减式”作用,故称为减式蹄。
图3-1 鼓式制动器示意图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每块蹄片都有自己的固定支点,而且两固定支点位于两蹄的同一端(图3-1a)。张开装置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用凸轮或楔块式张开装置(图3-1)。其中,平衡凸块式(3-1b)和楔块式(图3-1c)张开装置中的制动凸轮和制动楔块是浮动的,故能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非平衡式的制动凸轮(图3-1a)的中心是固定的,所以不能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第二种用两个活塞直径相等的轮缸,可保证作用在两蹄上的张开力相等。
领从蹄式制动器的效能和效能稳定性,在各式制动器中居中游;前进、倒退行驶的制动效果不变;结构简单,成本低;便于附装驻车制动驱动机构;易于调整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但领从蹄式制动器也有两蹄片上单位压力不等,因而两蹄衬片磨损不均匀、寿命不同的缺点。此外,因只有一个轮缸,两蹄必须在同一驱动回路下工作。为使摩擦衬片磨损寿命均衡,可将从蹄的摩擦片包角适当减小,但是这样会使得两蹄的摩擦不能互换,从而增加了零件总数和制造成本,故本设计选择两蹄的摩擦片包角相等。
2、单向双领蹄式
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的两块蹄片各有自己的固定支点,而且两固定支点位于梁体的不同端,如图3-1b所示:领蹄的固定端在下方,从蹄的固定端在下方。每块蹄片有各自独立的张开装置,且位于与固定支点相对应的一方。
汽车前进制动时,这种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相当高。由于有两个轮缸,故可以用两个各自独立的回路分别驱动两蹄片。除此以外,这种制动器还有易于调整蹄片与两制动鼓之间的间隙,两蹄片上的单位压力相等,使其磨损程度相近、寿命相同等优点。单向双领蹄式制动器的制动效能稳定性,仅强于增力式制动器。当倒车制动时,由于两蹄片皆为双从蹄,使制动效能明显下降。与领从蹄式制动器比较,由于多了一个轮缸,使结构略显复杂。
这种制动器适用于前进制动时前轴动轴荷及附着力大于后轴,而倒车制动时则相反的汽车前轮上。它之所以不用于后轮,还因为两个互相成中心对称的轮缸,难于附加驻车制动驱动机构。
3、双向双领蹄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