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分一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1页
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分一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2页
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分一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3页
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分一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4页
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分一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分一分教案青岛版六三制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一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本单元包括 :玩磁铁、玩彩泥、玩小车、分一分。学生通过观察,对物体进行分析、对比,探讨科学奥秘,知道分类的方法,有利于学会整理生活中的物品。学习目标1. 观察、描述常见物体的基本特征;辨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能按材料种类对物体进行分类。2. 运用观察与描述,比较与分类等方法得出结论的意识;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 能围绕一个主题作出多角度、多方式认识事物;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教学重难点利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方式,学会按不同的标准给物体分类。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对不同物体的观察、比较,能够认识物体的基本特征并给它们分类。2.通过讨论、表达与交流,能够知道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进行科学探究。教学准备1.积木(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椎体、球体),以上积木借用数学教具中的“几何形体模型”盒;学生自己的书包。2.课件;动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前播放熊出没的主题曲。师:孩子们,刚才老师播放的是哪部动画片的主题曲?生回答师:今天森林里正在举行“清洁小能手”评选活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边出示课件动画“帮助熊大整理”边问)这是熊大的森林,感觉怎么样呢?生回答师:熊大因此没有评上“清洁小能手”。你们愿意帮帮他吗?生回答师:你准备怎样帮呢?(生说师课件动画:“帮助熊大整理”显示整理过程)生回答师:同学们真能干,帮熊大的整理的既整洁又美观。像我们刚才那样去整理,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这叫做分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一分。(板书课题:10 分一分)二、探究活动(一)给积木分类1.同学们,在桌子上摆放了许多积木,来认识一下吧!这些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落实目标1)2.以小组为单位,试着把它们分一分吧!并说明分类的理由。小组活动要求: (1)小组讨论注意要小声,小组长管理好组员,分配好任务。(2)讨论完以后迅速安静做好。3.小组汇报:说一说你们组是怎么分的?(落实目标2.3)出示课件图片(教师点拨,按颜色、形状等分。)(二)给铅笔分类课件出示各种铅笔的图片。师:你能将它们分成两类吗?并说出自己按什么分的?让孩子们说一说可以怎么样进行分类。生说师课件演示分类。(颜色不一样种类不一样,有带橡皮头的,又不带橡皮头的。已经被削好的尖头的,有没削的。有长的,有短的。)(落实目标1)(三) 给书包里的物品分类1.认识书包里的物体。师:同学们,我们的书包里都有哪些物品呢?生回答2.问:我们怎样给这些物体分类?生回答3.评价学生的分类情况。4.教师归纳总结。5.问:哪种材料制成的物品比较多?生回答6.还可以根据什么来分类。小结:通过以上活动,我们知道了给物体分类要有一个标准才行。(板书:标准)(落实目标1.2)(四)出示课件动画(分一分),分别给几何图形、动物图形、植物图形进行分类。(落实目标3)三、拓展活动1.在生活中感受分类。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超市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出示课件超市归类整齐的图片)。生交流想法师:为什么这些物品要这样摆放啊?生回答师总结:容易找到 节省时间 美观好看2.课件出示一张室内物品杂乱的图片。师:同学们,看到这样的房间你的心情如何?生回答 那我们自己的房间是什么样子呢?可不可以用我们今天学到的分一分,自己动手,让我们的房间变得整齐干净。 二次修改 标 准附送:2019年(秋)一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运水游戏教案1青岛版六三制【教材分析】本课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节课,而本节课是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最基础的知识,学习本节课不是为了获得多少知识,而是为了提高孩子们的科学素养,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做科学的态度。科学素养是需要长期的、连贯、进阶的科学学习与躬身实践才能形成。而入门最是关键!所以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从四个维度定为:科学知识,认识水的基本特征,科学探究,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态度,毛泽东曾经说过做人要实事求是,那做学问更要实事求是。还有勇于面对失败等品质。最后是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水的宝贵和节约用水!其中最总要的是:让学生体验通过观察、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得出结论、表达观点的过程。保护好孩子的积极探索的好奇心。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特别是本节课刚好切合孩子爱玩水的天性,那么就要注意,活动设计的要合理引导,要有目的的玩水,在玩中学。严格养成实验的严谨学习的态度。【课标表述】结合运水游戏,观察水,能通过感官认识水的一些特征,并能用简单器材设计运水方案,探索并掌握海绵具有吸水性,水流的方向。 【学习目标】 1、 尝试多种方法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为可以运水的工具。2、 通过运水游戏,观察水的特征。3、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到生活中的水,对于水的认识更一步加深,感知水流的方向,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4、通过游戏,组与组之间的辩论以及对比活动,体验团结合作获取成功的快乐。【学习重点】能综合运用提供的简单工具,设计出运水方案;能在运水游戏中观察水的特征。【学习难点】对于水这个物质的理解,为以后归纳水等物质的特性打好基础。【学习难点】海绵、勺子、水槽、漏斗、塑料导管、水【评价方案】1.创设根据提供的工具设计运水方案的学习环节,通过选取不同组的方案,关注学生是否能将生活中不能盛水的物品变为可以运水的工具,以评价目标1。2.创设运水游戏的学习环节,通过学生间的交流与对比活动,关注学生是否能正确的观察出水的不同特征,以评价目标2和4。3.创设生活中多种水流动现象的学习环节,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关注学生是否感知水流的方向,能否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以评价目标3。4.创设拓展活动环节,通过利用水流让小水轮转起来,关注学生真正感受水流的方向,感受水流有力量,以评价目标3。【教学过程】一、导入 (评价目标1)出示给鱼换水时,发现鱼缸太大太沉,不能搬动鱼缸,又要把里面的水全部倒掉的情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启发他们从提供的生活工具中,想出运水的方案。二、探究 1实验探索。(1)出示海绵,塑料导管、勺子等生活工具,直接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把问题抛出“怎那把水从一个水槽运到另一个水槽中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尝试利用手边的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多试几种工具,比较一下不同工具的特点,以及对水有哪些发现。游戏小结:发现水是在动的,也就是流动,而且从高处流向低处。海绵是不能盛水的物品却可以运水,从而得出像海绵一样能吸水的物品可以运水。(评价目标1和2)2生活中水流动的现象(1)你还能举几个水流动的例子吗?(评价目标3)小组讨论“说一说”。(2)展示淮河放水时波涛汹涌的样子,和现在干涸的河床对比照片,人们的生活场景中水龙头下洗水果的图片,让孩子们直观看到,水不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生活到处离不开水,那么我们需要怎么做啊?让学生畅所欲言。学生通过对事实的分析一起交流,认识到:节约用水很重要!(评价目标3和4)三、拓展活动展示展示今年南方洪水的照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水是多么的有“力气”。利用水流让小水轮转起来吧!四、小结难忘的运水游戏,那么我们的运水游戏还可以继续延伸探索的,课下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吸水的材料,像报纸、餐巾纸、棉花、海绵、毛巾等,让他们再来试一试,探索一下,这些可以吸水的材料适合运水吗?板书: 11 运水游戏 海绵吸水水是流动的11运水游戏评价单 评价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