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七律 长征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1、 会认“礡”等3个生字,会写“丸”等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远征、磅礡、云崖、铁索”。2、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学模式或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教学难点: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阴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手段: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预设一、导入新课,理解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5课七律长征。诗的作者是我们新中国的第一任领袖毛泽东。你对毛泽东主席有哪些了解?(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资料的前提下,进行汇报交流) 课前,老师也查阅了一些关于毛泽东的资料,我把它归纳为这样几句话。出示: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他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设计意图课前让学生搜集了一些有关毛泽东主席的资料,为学习本组“走进毛泽东” 做相关知识的铺垫。教师在学生汇报交流的基础上,以简短的句式进行归纳,这有利于学生比较清晰的认识、了解毛泽东。教学预设2、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介绍毛泽东的,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走近毛泽东,了解毛泽东。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一起了解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胸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这里有两个知识点:我们先来看“七律”这个知识点。 谁知道什么是七律?(七律是一种古代诗体,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全诗共八行四句,每行七个字。)你们看,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数一数几行,每行是不是七个字?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注意:七言律诗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3、4、5、6行讲究对仗。其实,关于“对仗”,我们并不陌生,也就是低年级我们学过的对对子。像花对草、桃对李 和风对细雨、寒冷对温暖等,在律诗中这种写法就叫对仗。在这首诗中也有这样类似的词语。你发现了吗?(师范读36行)有几处,和谁对仗?“早莺”对;“乱花”对。毛泽东写的这首长征就是按这一七律诗的格式和要求来写的。教学预设二、初读全诗,学习字词到了高年级写字指导仍然不能放松。为此,本设计,对比较难写的、容易写错的字,给予了特别的关注。1.学习字词。我们看一下这课的词语和生字:自己先小声读读词语;指读词语、齐读词语;默读生字;用卡片检查“丸 礡 岷”。 2.在这课要写的生字中 “崖” 这个字书写时要特别注意,看老师写这个字。先写山字头,下面是个“厂”,“厂”下面的两个“土”书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它的笔顺和结构,跟老师一起来写,短横、竖、长横(学生书写) 3.这两行诗会读吗?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在这两行诗中,“逶迤”和“磅礴”这两个词,我们平时不太常见,诗句下面也没有注释,怎样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呢?让我们结合上下文,自己读读,大胆的猜想一下好吗?“推想词语的意思”是高年级词语教学的要求,它与中年级“理解词语的意思”区别就在于不是依靠查字典、词典,主要是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积累,大胆地猜想词语的意思,这是一种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逶迤:“逶迤”是用来形容五岭的,而五岭是指五座连绵不断的群山(画群山连绵不断图)。现在你能推想一下逶迤的意思吗?(学生可能推想:形容山连绵不断的样子;形容山弯曲起伏的样子等)咱们推想的意思对不对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字典中的解释吧!出示: 逶迤:形容山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小结:你看,大家在没有查字典,也没有注释的情况下,自己就把词语的意思理解了,到高年级我们就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推想词语的意思。“七律”是个语文知识,到底讲不讲,讲到什么程度,这在备课时曾犹豫过,但是想到这一知识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初步了解它会对学习本课有直接的帮助,而且学生是能够接受的。为此,在设计中对“七律”这个知识点单独提出来,再结合白居易的诗,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七律”的特点:一是“七律”的基本句式;二是3-6行讲究对仗的特征。这能够为本课的学习提高帮助和做好铺垫。让学生在交流中合流、探讨,在交流中提升,在交流中学会表达,在交流中感悟人与动物的真情,领悟信赖美。阅读本身是一种对话,这种对话可以是读者与作者间的对话,可以是读者与文中的人物、故事间的对话,也可以是读者与读者间的对话。设计依据与意图非预设生成课题:七律长征课时: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2、 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模式或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难点:体会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设计一、复习导入1、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课文都是介绍毛泽东的,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走近毛泽东,了解毛泽东。今天我们先来学习毛泽东写的七律长征,一起了解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胸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这里有两个知识点:我们先来看“七律”这个知识点。 谁知道什么是七律?(七律是一种古代诗体,是七言律诗的简称,全诗共八行四句,每行七个字。)你们看,这是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数一数几行,每行是不是七个字?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教学预设注意:七言律诗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3、4、5、6行讲究对仗。其实,关于“对仗”,我们并不陌生,也就是低年级我们学过的对对子。像花对草、桃对李 和风对细雨、寒冷对温暖等,在律诗中这种写法就叫对仗。在这首诗中也有这样类似的词语。你发现了吗?(师范读36行)有几处,和谁对仗?“早莺”对;“乱花”对。毛泽东写的这首长征就是按这一七律诗的格式和要求来写的。三、体味语言,感受豪情1、同学们,这首诗用了仅仅56个字就概述了红军历时一年多,行程二万五千里的艰难历程。在这首诗中有一个“难”字,自己读读这首诗,看看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长征的“难”。(万水千山、五岭逶迤、乌蒙磅礴 )你看,红军长征要跨跃万水千山,翻越连绵起伏的五岭群山,高大险峻的乌蒙山,还要在金沙江上,大渡桥边和国民党反动派作战,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最后还要翻越荒无人烟终年积雪的岷山,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出长征真是困难-重重。除了读出困难重重外,那还能看出什么?(难、险、苦)小结:刚才我们对同一处诗句读出了三层意思(难、险、苦)。能用四个字的词语把这三层意思合起来说说吗?(千难万险,困难重重、千辛万苦等)漫漫长征路,真可谓是困难重重,充满了难、苦、险,这就是长征的真实状况。 “七律”是个语文知识,到底讲不讲,讲到什么程度,这在备课时曾犹豫过,但是想到这一知识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初步了解它会对学习本课有直接的帮助,而且学生是能够接受的。为此,在设计中对“七律”这个知识点单独提出来,再结合白居易的诗,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七律”的特点:一是“七律”的基本句式;二是3-6行讲究对仗的特征。这能够为本课的学习提高帮助和做好铺垫。设计依据与意图非预设生成教学预设2.可就是这样难的长征,在诗人的眼里,在战士的眼中却是“不怕难”,这也正是诗人在这首诗中要表达的中心。再读全诗,用心体会一下红军战士的不怕难,不怕苦、不怕险?我们先来看:“万水千山只等闲”这一句。“等闲”, 红军战士把什么看成是平平常常的小事?本来是跨越万水千山,可在诗人眼里却只看作是平平常常的小事。(指导朗读)读读3、4行诗看看能不能按这种句式,来说说后面两句,体会一下思想感情。本来是可在红军战士眼里却是3、本来是要翻越荒芜人烟的雪山,红军战士却充满了喜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胜利在望,喜悦,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体会朗读:怎样才能读出这种喜悦的乐观主义精神。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4、这也是要求对仗的诗句,读读这两行诗,说说对仗的词语。这两行对仗的诗描述了两次不同的战役,这两次战役不同在哪里?(地点不同,感受不同,一个暖,一个寒)同样都是写战役,一个用暖,一个用寒,表达了作者不同感受,这是为什么呢?5、先看看金沙江战役,红军几乎不费一枪一炮就夺取了战役的胜利。诗人的心中充满了高兴激动。所以作者用(“暖” 字)表达欢快轻松的心情。 铁索寒的“寒”是什么意思? 请同学们看录像,能不能根据录像推测“寒”的意思啊。(战斗的惨烈、对牺牲的战友的缅怀等)6、体会朗读:一 暖一寒 一喜一悲应该怎么读 ,自己读出来。四、总结全诗,升华情感在总结全诗的过程中,先让学生归纳出诗中内含的情感、态度、精神,然后让学生借助音乐和诗句,想象红军在长征途中一个个震撼人心、惊心动魄画面,也是再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深入地感受毛泽东作为诗人的风采和伟人的情怀。1、学到这里我们一起梳理一下。长征充满了(难、险、苦),但再读读这首诗,看到的却恰恰是和它相反的情感,你发现了吗?诗中有三个字最能体现这种相反的态度和情感(闭、暖、喜)。从这三个字中你体会到怎样精神?(不怕困难、不畏艰辛、革命乐观主义)。这就是诗人眼中的长征,这就是伟人面对千难万险的态度和豪情。2、小结: 通过学习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红军(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感受到的是革命乐观主义态度)。哪位同学能带着这种感受体会着这种诗人的风采、伟人的胸怀,到台前朗读这首诗。从让学生读出诗中的“难、苦、险”到抓住诗中“闲、暖、喜”三个字,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藐视困难、充满乐观主义的精神,这就使学生达到了第二个层次的体会与把握。这一层层推进的教学过程,既能达到对整首诗思想内涵的理解,也为进一步感受诗人毛泽东的豪迈情怀做好铺垫。在这首诗中有两句对仗的诗句。这既是知识点,也是诗人诗词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环节中,着力引导学生体味对仗的作用,体会表达的效果,目的就是通过体味对仗这种表达方式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态度,感受诗句的艺术魅力。 教学流程设计当堂检测检测题型设计:长征是一首_律诗,作者是_,写于1935年10月,作者不仅是一位_家、_家,还是一位伟大的_。这首诗生动地描述了_在_途中战胜_的过程,热情地歌颂了红军战士的_精神。设计依据与意图板书设计 25 七律长征远征难只等闲(总起)万水千山五岭、乌蒙、金沙河、大渡河、岷山(分述)三军过后尽开颜(总结)(藐视困难、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反思附送:2019年(秋)五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教案 鲁教版一、主要内容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激情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本课重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祖国的深情;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二、课标要求1、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2、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三、学情分析 课文中多次用到典故,还引用了历史事件,运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事物名称,学生对这些有的是陌生的,因此教师应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学习本诗重在指导学生朗读,可以自由朗读,分角色朗读,还可以表演朗诵。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第 一 课 时一、学习目标1. 概括出诗歌内容,说一说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二、学习方式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三、评价方式习题检测(预习达标和四)、口头交流(三自由说说)、小组汇报、书面练笔(四)四、教学准备 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板书课题 出示目标)二、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3、小组同学分别承担“甲、乙、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4、诗歌共有几个小节?请把每小节的主要意思写下来。_5、你能从诗句中感受到中华少年的爱国热情吗?摘抄几句写在下面。_四、合作探究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自由说说:(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 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出示: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出示并提问: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这句诗写到了什么历史事件?第678自然段:中华的未来,少年去开创1、说说这节诗中句式上的特点。2自由朗读全文,试试用一两句简洁扼要的话,说说读了这一首诗的体会。五分角色朗读1推荐班级当中朗读最好的4位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量仪器采购合同
-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烹饪营养与卫生(第3版)-课件 6.项目三任务二.科学配餐与食谱编制(一)
- 幽默的安全规程讲解培训课件
- 2025年宏观经济展望分析报告:“新秩序”的萌芽
- 岩石书课件教学
- 尾矿工安全培训课件
- 存量房买卖居间服务绿色环保合同
- 电商平台工商股权转让与物流配送协议
- 企业多元化培训方案定制合同
- 面部桃花灸培训专业知识课件
- 应急预案试题及答案
- 人工智能在威胁情报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2025年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阳光体育大课间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玉树州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第二批)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临电监理细则
-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绵阳南山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英语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2025年山西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Q∕SY 06327-2020 二氧化碳驱油气田集输管道施工技术规范
- 肩袖损伤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