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上《空气的成分》word教案.doc_第1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上《空气的成分》word教案.doc_第2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上《空气的成分》word教案.doc_第3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上《空气的成分》word教案.doc_第4页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上《空气的成分》word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上空气的成分word教案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到空气是气体、占据空间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认识空气的组成,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本课继“空气在哪里”之后,再次让学生经历和体验较为完整的探究空气的过程,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思考的方法分析空气的成分,使学生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愉快。教学目标:1、参利用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想象。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含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教学重难点:1、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主要含有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氧气和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氮气。2、证明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组成。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水槽、玻璃片、集气瓶、蜡烛、火柴。2、演示实验材料:大玻璃杯、蜡烛、火柴。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同学们咱们现在家里晚上都用什么照明啊?(电灯)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样照明工具看同学们认识吗?(出示蜡烛)大家瞧!今天咱们的学习就和蜡烛有关,老师手里有两支蜡烛,放在桌子上点燃,同学们看蜡烛燃烧的怎么样?它在什么情况下会熄灭呢?如果老师用玻璃杯把其中一支蜡烛罩上,将会有什么现象发生。二、提出猜想假设:同学们大胆地猜测一下,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猜测蜡烛慢慢地灭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你知道吗?看到这种现象,你想说什么?问题提问:为什么这边的蜡烛灭了?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原因。学生可能出现的推测:杯内的空气用完了氧气用完了某种物质用完了(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板书)大家的猜测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三、制定方案,实施探究:空气是一种单一的气体吗?(1)燃烧用去了一部分气体。为了弄清哪些猜测是对的,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下。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验证你的想法?小组内讨论方案,可以参照课本。讨论完成后汇报交流实验方法。1、讲解、示范实验:每组都有两个粘在玻璃上的蜡烛,将它们放到装有红水的培养皿,点燃其中一根蜡烛。将两个玻璃杯垂直地罩在蜡烛上,到底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呢?大家动手做做看。2、学生实验,观察结果。(教师巡回指导)3、老师看了一下,大家实验做得不错,谁愿意说一说?(学生回答:1.蜡烛慢慢熄灭,杯子里进了水,水面高于外面的水面。2.没有点燃蜡烛的杯内没有水进入。)对学生正确的回答进行肯定,不准确的回答进行完善。4、大家观测到这些现象后,有什么思考或疑问吗?(激发学生自行提出问题)5、教师归纳并板书学生的疑问(预计学生的疑问蜡烛为什么会熄灭?水为什么会上升?水为什么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停止了没点燃蜡烛的杯内水为什么没有上升?。)6、我们看看这个问题没点燃蜡烛的杯内水为什么没有上升?有没有同学能解释这个问题?(学生刚学过空气在哪里一课,明白空气占据空间,应该能回答出:空气占据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了);杯内的水为什么会上升?(解释:没有点蜡烛的,水没有上升;点了蜡烛的,空气变少了水上升,水面的上升与什么有关呢?蜡烛燃烧后杯内空气体积有没有变化?)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刚罩上玻璃杯,蜡烛能燃烧,过一会就熄灭,空气也减少了,蜡烛为什么会熄灭?)7、蜡烛燃烧与什么有关?与空气有什么样的关系?(燃烧需要空气,要用去一部分空气。)小结并板书:部分空气可以支持燃烧(2)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1、现在杯内还剩下部分空气,它能不能支持燃烧呢?请同学们推测一下,学生回答后板书: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同学们能否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证明一下。2、学生设计实验(学生可能出现的设计将玻璃杯及里面的蜡烛、水倒过来,点燃蜡烛,看蜡烛能否继续燃烧。教师看情况自己或让学生提出修改意见,指出:将蜡烛从杯中拿出,杯中的气体会不会跑走呢?将点燃的纸放进去,看纸能否继续燃烧?教师要肯定学生的想法将点燃的火柴放到剩下的空气中,看火柴能否继续燃烧?)3、教师小结:同学们设计了多种方法来验证剩下的气体能否支持燃烧,归纳起来都是将火放入剩下的空气中,看能否继续燃烧。大家桌上有火柴,我们就用火柴来实验。介绍实验:将玻璃杯倒过来时,要按住玻璃片,不要让空气进入杯中,将点燃的火柴放入杯中的空气时,玻璃片只能揭开一点点。4、哪位同学愿意上来示范一下(学生示范),讲:操作时要细心,祝同学们一次成功。5、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6、将点燃的火柴放入杯中剩下的气体中,你看到什么?(学生:火柴熄灭了)四、汇报交流通过实验证明了剩下的气体有什么性质?(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再次强调板书: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通过上面的研究,可以看出空气至少由几种气体组成?它们有什么性质?讲述: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另一种不支持燃烧。向学生介绍空气的成分(1)那么什么气体支持燃烧,什么气体不支持燃烧呢?请大家阅读课本第61页资料。(2)问:通过学习,你知道了空气的哪些知识?(3)总结:组成空气的各种成分是混合在一起,而不是彼此分割开的。开始上课时,罩上玻璃杯的蜡烛灭了,哪些推测是正确的?水为什么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停止了?(氧气占空气体积的21%,大约1/5,所以水会上升到大约瓶子体积的1/5处。)五、拓展延伸人类活动离不开空气1、 学生体验生命与空气的关系(1)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憋气,谈感受。(使学生深切的体验到人的生命不能没有空气,知道人的呼吸需要氧气)(2)学生在教室内做短暂的剧烈运动(1、原地下蹲10次;2、使劲往高处跳10次,运动完,学生谈感受。(学生体验到活动越剧烈,需要的氧气或者空气越多)2、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空气的应用。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资料卡,谈人类的活动与空气密不可分,人类离不开空气。附送:2019-2020年青岛版科学三上给文具分类WORD教案教材简析分类是认识客观事物最基本的方法。物质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且新的事物还在不断地被发现或被制造出来,这就决定了人们不可能一种一种的去研究,就用到了分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分类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它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分类,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如对人群的分类,商场中商品的分类,图书的分类等等。但是对于什么是分类,怎样确定标准分类,却没有理性的认识,因此在学生接触科学课之初引导学生比较系统的认识分类,即分类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课型:科学活动课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标准对文具进行分类;能把探究过程中学得的分类方法运用与新的情景中,对事物进行分类。2、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科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改善生活。3、知道给事物分类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教学重点能把探究过程中学得的分类方法运用与新的情景中,对事物进行分类教学难点依据一定的标准给事物分类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彩色卡片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学具课时安排1课时一、创设情景,导出分类的话题平时你们喜欢和爸爸妈妈一块逛商店吗?你们都去过那些商店?课前老师专也对商店进行了调查,并且收集了好多美丽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完之后告诉我这些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为什么要这样摆放?(按规律分类放,美观、方便) 通过课前调查,你还有什么发现?(我去的文具店里文具的摆放很有规律。同类和同类放在一起。)能不能具体说一说?(比如说所有铅笔放在一起,不同花色的文具盒放在一起,本子放在一起。笔袋和文具盒靠得很近。)为什么他们会靠得很近?(因为笔袋和文具盒都是盛笔的,用处一样,但外型却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他们的摆放会有明显的界限。我发现同一类物品,品牌一样的会放在一起。比如说同是钢笔,“英雄”牌的放在一起,“白雪”的又放在一起。就是价格一样的放在一起。各科目的本子都是单独放的,并且价格贵的和价格便宜的分开放。油笔放在一起,自动笔放在一起,铅笔放在一起。)同学们调查得很仔细,获得的信息特别多,而且很有价值。3、像同学们看到的这种把相同或相近的东西放在一起的方法,就叫分类。这节课你想不想也当一回商店的老板,也来给文具分分类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第五课给文具分类。 二、给文具分类1、自由分类下面请各小组对带来的文具进行分类,看看能用几种方法,哪个小组分类的方法最多。(学生动手分类,教师巡回指导)2、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们是怎样分的?用了多少种方法?(根据这些文具的用途分的。我们先把笔放在一起,修正液和橡皮放在一起,三角尺和直尺放在一起,铅笔刀放在一起。我们小组把同颜色的放在一起,这样摆起来很漂亮。我们把同价格的放在一起。为什么这样分?价格贵的仔细一点用。)还有哪些分法?(一样牌子的文具放在一起。写字的放在一起,画画的放在一起。重点把笔进行了分类。笔带盖的放在一类,按的放在一类,修正液和橡皮属于同一类。是按自动铅的粗细分的,自动笔分0.5和0.7的,把他们分为两类。按笔的长短分类。这样放在铅笔盒里会很整齐。按常用的和不常用的分类。哪些不常用?水彩笔和萤光笔不大常用。按新旧来分类。按笔芯的颜色分类,如红芯的一类,蓝芯的一类,黑芯的一类。按笔油剩的多少来分类。按笔的质量来分类。按一次性的和非一次性的来分类。也就是按质地来分类,按塑料的和金属的来分类。按外型来分类。:有的笔外面有棱角,有的笔就是单纯的圆柱形。)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种的分法,数没数具体有多少种?大概十多种。分出的结果一样吗?不一样。每一种分法的结果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不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分的。那你认为分类时首先应该做什么?首先要知道自己想根据什么来分类。对,也就是先要确定一个标准。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刚才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给文具进行了分类,谁能说一说分类有什么好处?(容易找到,节省时间。如果买东西的人多,商店老板可以很快找到顾客要买的东西,提高效率,能挣更多的钱。美观好看。分类也是科学家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你怎么知道的?从书上看到的。)不错,你有看书的好习惯!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三、科学与生活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分类?衣柜里的衣服,一般是要按季节分类。这样有什么好处吗?找起来容易。垃圾分类,有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之分,有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之分,有固体垃圾、气体垃圾和液体垃圾之分。你的环保知识可真多!垃圾分类是避免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环保意识。图书馆的图书也有分类。分为少儿读物、文学作品、中国小说、外国小说,科技类图书、科幻类图书、及世界名著等。有的分为少儿读物、文学作品、技术类、工具类等等。超市里。超市里的货物对吧?谁来具体说说超市里的货物是怎样摆放的?食品放在一类,家居用品放在一类,电器放在一类。食品又分为蔬菜、水果、饮料、饼干、面包、奶粉、肉制品,热菜等,肉制品又分为熟食和生肉。他们有的挨得很近,即使挨得很近也不会混在一起。说得头头是道。假如我们教室就是个超市,今天超市运进了很多商品,你敢不敢当一回超市员工,负责将商品分类摆放在货架上呢?下面各小组齐动手,将学具袋里的图片倒出来,分类摆好后贴在纸货架上。(学生动手帖图)交流回报:下面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将你们的货架展示出来,贴在黑板上。生贴师:你们这些员工做得非常好。我还想选几名经理把这么多货架搬进超市各楼层。(出示挂图:大家乐超市)大家乐超市导购图五 楼 四 楼 三 楼 二 楼 一 楼要将10个货架放进各楼层,超市只有5层,怎么办呢?将10个货架随意从一楼摆到五楼,并逐步调整为每楼放两个。师:这位同学的楼层布置得合理吗?这样放好不好?不好,我在一楼买了饼干还想买巧克力,那还要爬上五楼多累呀。可以坐电梯嘛。生:那也很麻烦。师:谁来调整一下? (一生把货架10和货架2对调了位置)生:这样也不行,如果在三楼买了铅笔,再买文具盒还要上四楼;在二楼买了肥皂还要上五楼买牙膏。你们真了不起,祝贺你们当上各楼层经理!(给这五位同学挂上经理的牌子。)我还想请大家试着给各楼层“起名字”一楼副食类,二楼日用类,三楼文具类,四楼家用电器类,五楼服装类。四、拓展活动:生活中的分类简直太多了。假如生活中没有分类,我们的生活会怎样?男的女的都进一个厕所。(生笑)去商场买东西,可能得走遍整个楼层,才会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柜台里的售货员给顾客找货物时也会很费时间。对,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分类。药店的药品有分类,食品店的食品有分类,服装店的服装也有分类,他们是怎么分类的,你注意过没有?课后去再去调查,了解一下他们是怎么分类的,为什么那样分?下课!教后记:教材主题内容是文具商店,如果将这一场景直接引入课堂,学生将会被动地接受现有的生活常识而没能参与发现这一常识的过程,无异于肚子还没饿就被教师喂了个饱,这样“吃”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是苍白无力的,学生的思维空间将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挑起学生的食欲,也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而不是拘泥于教材进行教学。教材仅仅是一个固定的载体,而知识是开放的,是活跃的,是无处不在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而又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原有的单标准分类来分一分学具,以来引出今天所学的多标准分类,我把握住以下两点:注重过程,各环节逻辑而严密,人人都能参与探究;注重情感,尊重学生的自我意识,避免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