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鸬鹚教案 浙教版.doc_第1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鸬鹚教案 浙教版.doc_第2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鸬鹚教案 浙教版.doc_第3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鸬鹚教案 浙教版.doc_第4页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鸬鹚教案 浙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鸬鹚教案 浙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一望无垠”“悠然”等词语。2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渔人是怎样利用鸬鹚来捕 鱼的,作者又是怎样依照时间顺序,描写湖面平静不平静平静的变化的。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内容:课文的第一二段。理解湖面从平静 跃动 平静的过程及与鸬鹚捕鱼的关系。 教(学)具: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 1出示渔人用鸬鹚捕鱼图,激趣后教师导语揭题,板书课题。2学习本课学习要求。3明确自学程序与方法和本课时的学习要求。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三1清大家参照学习目标按自学程序与方法的第一、二、三条自学。 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三、知一1学生按先整体再重点观察近处人、物的顺序指出图中画的景物。2学生汇报生字掌握情况,教师加以点拨。注意“舷”字读音、“抹”字字形和“囊”字的笔画(22笔)。3学生汇报新词理解情况,教师加以点拨。悠然:悠闲安适的样子。粼粼:水色明净,闪闪发光。袅袅:细和柔弱的样子。4指名学生汇报交流分段及段意,教师点拨订正。(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鸬鹚捕鱼前湖面非常平静;第二段,第25自然段,讲鸬鹚捕鱼的动态景观;第三段,第6、7自然段,讲老渔翁回去了,湖面恢复了平静。)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一段)1教师提示学法:读课文,边读边想,在脑中浮现出一幅图画,再与课文中的插图对照。读课文,找出哪些地方能体现湖面的“静”,找出有关句子。完成旁批中的问题和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五、知二1学生读第一自然后述说脑中的画面,引导其余学生评议。2学生补充汇报、交流。第一、二句讲小湖和周围的环境,第三、四、五句依次写了船、渔人和鸬鹚。第一句可以看出湖面“静”,这句也是个比喻句,用镜子比喻湖面。浮船浮在湖面上,渔人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鸬鹚立在船舷上,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这几句也体现了湖面的“静”。第五句也是个比喻句,用士兵来比喻鸬鹚。3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教师指导,示范后齐读第一段。六、练知完成课后习题中的第一题。教师在听写后,请同桌互换订正。七、结1学生对学习方法,学习收获作小结。2教师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作小结。3、我们计划两课时学完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完成程序一、二,第二课时完成程序三、四。第二课时一、启1复习导人:上节课我们整体理解了课文,并且学习了课文的第一段,知道了捕鱼前湖面上很平静,那么后来湖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2明确本课时的任务,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三段,完成课后习题二、三。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二段)1教师提示学法:边读边想,在脑中浮现画出几幅图画。这时湖面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完成旁批中的问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视辅导。三、知一1读第2、3自然段后述说脑中出现的画面。这两个自然段讲渔人赶鸬鹚下水和鸬鹚捕鱼的情景。这两个自然段中写渔人动作的词有:抹(教师点拨“抹”字用法及好处)、抓、挤、甩,写鸬鹚动作的词有扑、钻、跳,写湖面动态的词有:荡起、跳跃;表示时间的词语:夕阳,过了一会儿,教师点拨:这些动词用得非常恰当,使画面变得生动、栩栩如生。同学们以后在作文时要学会准确恰当使用动词。2学生读第4自然段后述说脑中的一幅画面。教师点拨:这一句话写出了捕鱼最繁忙时的景象,鸬鹚不断地扑着翅膀跳上渔船;渔人不断地把鸬鹚吞进喉囊的鱼挤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忙得不可开交。这时的湖面是动荡的,不平静的。 3学生读第5自然段后述说脑中画面。述说:渔人停止捕鱼后给鸬鹚喂鱼吃,这过程中写渔人动作的词有:拣、抛;写鸬鹚动作的有:张开、接住、吞;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是“岸上炊烟四起”,说明家家户户都在做晚饭了。4有感情地朗读,教师作示范和指导。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三段)1教师提示学法: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读课文,这时候,湖面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完成旁批中的问题。2学生读想划批说写,教师巡回辅导。五、知二1学生读第三段,述说脑中的画面。2学生述说理解内容情况。湖面上在捕鱼前是平静的,捕鱼时就不平静了,渔人归去,湖面又恢复了平静。“水痕”的意思是渔船划过湖面留下的痕迹,湖面这时候没有一点波纹,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所以小渔船划过的痕迹才会如此清晰。教师点拨:作者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动静交织的湖面图,陶冶了我们爱美的情趣,这是因为观察仔细,认真积累的结果。我们要学习作者的这种积累材料的方法。六、练知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二、三题,教师巡回辅导。第二题:对照课本自检。(参考答案,括号依次为:站,拿,抹,扑,钻,失,荡,跳,跃。)第三题:指名背诵。教师小结背诵方法。七、结1学生述说所得,教师予以肯定。2教师指明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附板书设计捕鱼前 静 9 鸬鹚捕鱼时 动 美 捕鱼后 静 附送:2019-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黄昏的蝉 1教案 语文A版教学目标1. 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3. 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4. 默读课文,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课文,了解关于蝉的知识。2. 知道作者通过哪些方法知道蝉的知识。教学时间 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读通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 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课时准备1. 搜集蝉的资料和图片。2. 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介绍蝉1.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2.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图片和资料,并说明从哪里通过什么方式得到的。3. 导入新课:你们找到的资料可真多。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知道蝉的知识的。二、提纲导入,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下面的要求,先在小组内学习课文。1. 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2. 说说你从课文中知道了哪些关于蝉的知识。三、检查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 检查生字新词。(1)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指名读一读,教师强调。(2)教师再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学生读一读,读中巩固生字的认读和书写。2.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3. 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4. 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合起来介绍关于蝉的哪些知识。第一段(第1至3自然段)写作者小时候通过捉蝉,了解蝉的叫声响亮的原因。第二段(第4至6自然段)写作者通过捉蝉的游戏知道蝉的幼虫是什么样子。第三段(第7至9自然段)写作者通过读书,知道更多蝉的知识,了解蝉的一生。第四段(第10段)写作者对蝉的描绘和称赞。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 学生默读课文第1至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么知道的?2. 指名反馈。(1)“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的叫声使树林更加宁静,鸟叫声使山谷更加幽静。作者引用王籍的诗句来写蝉。说明蝉的叫声在夏天都能听到,而且叫得最响。(2)蝉叫声响亮的原因是:蝉并不是用嘴来叫的,而是拿腹部两侧鼓状的发音器来鸣叫的。它的发音器长得很巧妙,旁边还有一个空腔,可以通过共鸣把声音放大。作者捉蝉,把蝉拿在手里看,认真地观察才知道)3. 学生自由读第一部分,然后说说你还感受到了什么?4. 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部分,读出作者喜爱的思想感情。五、课堂小结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蝉的叫声非常响,即使在四百米开外,人们也能听到它的叫声。我们还知道蝉还为什么叫声响亮。叫的声音这么大,却又不用嘴巴,使我们对蝉产生了许多好奇。下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蝉的其他知识。六、布置作业1. 把生字新词抄写两遍。2. 熟读课文。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继续学习课文,了解蝉的其他知识。2. 结合搜集到的图片,依照课文说说蝉的一生。3. 总结全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大家一起读一读。2.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蝉的什么知识?3. 教师导:这节课,蝉的叫声这么大,却又不用嘴巴,使我们对蝉产生了许多好奇,让作者想进一步揭开蝉的秘密。二、继续学文,学习蝉的其他知识1. 学习课文第二段。(1)指名回顾第二段的主要内容。(2)默读课文第二段。(3)指名反馈。(4)找出文中捉蝉的句子,体会捉蝉的乐趣。“于是我们相约,在天刚擦黑的时候带上手电筒,来到小树林里。蝉的我们 快乐童年的伙伴,几乎每个孩子都捉过蝉。”(5)教师小结:捉蝉的游戏真有趣,而且还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2. 学习课文第三段。(1)学生默读,想想作者从课文中还知道哪些蝉的知识。(2)指名反馈,体会写法。原来蝉有一个漫长的“童年”,而且是在“暗无天日”的地下度过的!难怪它一旦走出“地狱”,就要向太阳放声高歌。3. 学习课文第四段。(1)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2)自读,思考:“心灵手巧,乐于与受苦者分享利益的工匠”是什么意思?(3)教师展示资料,帮助理解。 昆虫记蝉节选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它坐在树的枝头,不停的唱歌,只要钻通柔滑的树皮,里面有的是汁液,吸管插进桶孔,他就可饮个饱了。如果稍许等一下,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到他遭受的意外烦扰。因为邻近很多口渴的昆虫,立刻发现了蝉的井里流出的浆汁,跑去舔食。这些昆虫大都是黄蜂、苍蝇、玫瑰虫等,而最多的却是蚂蚁。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边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的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我曾见过它们咬紧蝉的腿尖,拖住它的翅膀,爬上它的后背,甚至有一次一个凶悍的强徒,竟当着我的面,抓住蝉的吸管,想把它拉掉。最后,麻烦越来越多,无可奈何,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4. 师:你们喜欢蝉吗?为什么?5. 教师小结:真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