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_第1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_第2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_第3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_第4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我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十多年了,在辅导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心得体会,写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转变认识,积极作文 很多学生认为,作文时老师让我写的,我不喜欢,作文没意思。这导致学生作文积极性不高,作文水平低下。要想彻底扭转这一现状,教师必须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作文,接受作文,喜欢作文。 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它是人的一种内心要求,一种心理需要。用写日记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这就是一种 写作。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爱上作文。 二、分析心理,找出病因 作文要经历一个心理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对学生的作文心理尽心分析,抓住突破口,作文教学才能有的放矢,从而真正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水平。 1、有强烈的写作欲望,表现出对作文积极取向的态度 2 / 10 这样的学生盼望上作文课,在课堂上情绪振奋,看到作文题目后,迅速进入思考的过程和写作过程;且认 识活动、情感活动十分活跃。作文成功率较高,但是这样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太小。 2、没有写作欲望,但有来自某些方面的心理需要,对作文表现为消极被动的态度 这类学生虽谈不上有写作的欲望,但是为了一定的需要,如争取优异成绩、希望得到老师家长的表扬、希望在考试中拿个高分等,他还是会认真地完成作文。如若作文题目合意会迅速的进入写作过程,若不合意,仍会搜肠刮肚,努力完成。这类的学生在实际中所占比例最大。 3、完全不想写作文,对作文为回避对抗的态度 这类学生不想写作文,更怕写作文。往往碰上能写的题目, 应付了事,碰上不会写的题目就乱写一通,甚至是拒不完成。这样的学生所不多,但比第一类学生绝对数要多,最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针对于以上几方面,可以找出其基本存在的问题为: 1、对生活缺乏观察、感受和体验、 2、阅读量少,知识和思想贫乏 3、语文基础差,写字、造句等都遇到困难 4、作文的屡屡失败,挫伤了写作积极性 三、改善教学,激发兴趣 3 / 10 爱因斯坦说过: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兴趣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动力源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个孩子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 “ 留心观察事物,养成 勤于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下来。 ” 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作文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强烈的乐于动笔的愿望。在这种愿望驱使下,他们乐意主动地、由地写出自己的见闻和想象,不把作文当成一种苦差事,而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享受,美好的倾诉。有了兴趣做基石,然后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文章,渐渐地使学生的作文水平得以提高。针对于中学生的作文心理,我们可以对症下药,试着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入手,努力改善自己的写作教学。 1、感悟生活,获取素材 就 目前来看,学生的作文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文章缺少个性,语言缺少少年的生动、活泼,学生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凑成一篇应付交差。作文水平如何提高?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 叶圣陶说过: “ 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 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4 / 10 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自己去理会好了。 ” 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 走近生活,感悟生活,从而让自己有话可说,有东西可写。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倘若多问几个 “ 为什么 ” ,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例如下列问题:这是什么事情?为什么会产生这事情?这事情能表现人物什么思想感情?这事情的性质是什么?这事情将有什么样的结果? 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 “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看到蚂蚁运食,想到 “ 人多力量大 ” 。看到孩童嬉闹,就想到 “ 天真 ”“ 可爱 ” ;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写日记、周记,作札记可以逐渐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茅盾说: “ 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 ” 平时多记日记,多写片段,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的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自己的心去感受、理解生活。生活越丰富,学生5 / 10 作文的素材和情感内容就 越丰富,作文和生活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2、模仿求新,培养文风 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在不断的模仿中逐步提高其作文能力的。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 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 “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就是从庾信的 “ 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 ” 脱化来的。再如左丘明的左传善于用对话叙事写人,注重刻画人物形象,把人物置于矛盾之中,通过描写其语言行动和一些细节来显示人物个性特征。司马迁的史记善用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同是亡秦战争中的风云人物,司马迁写他们在起兵前,陈涉说: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项羽说: “ 彼可取而代之! ” 刘邦说: “ 嗟夫!大丈夫当如此也。 ” 三人的独白,突出了他们不同的出身与性格:陈涉出身佣耕,他的话表现6 / 10 了他改变自己和社会的强烈愿望;项羽出身贵族,加以才气过人,对秦始皇就敢蔑视;刘邦是个无赖,贪图享受,看到秦始皇的豪华生活便不自觉垂涎欲滴。这些手法都为后世的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所模仿。 模仿是创新的一步。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不单纯地模仿,以求变通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 3、先说后写,动笔成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难以成文。 “ 口头为 语 ,书面为 文 ,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 叶圣陶先生的这段经典论述,生动地揭示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辨证关系,也就是书和写的关系。,我们通过写话、作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说话词不达意,条理不清,不合语法等毛病,增强词汇的丰富性、表达的准确性和思维的严密性。因此,作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的同时,必定会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使 “ 说 ” 更为规范,使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更强。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表达自己 的意见、想法,然后再写下来。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引导学生将 “ 说 ” 和 “ 写 ” 联系7 / 10 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说话还可以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起作文来,中心明确,条理清晰,得心应手,学生的作文兴趣倍增,作文水平也得以提高。 4、展现个性,鼓励想象 个性,是人的一种重要因素,即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实施 “ 个性化 ” 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趋势。要求教师要 “ 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 “ 不能以一致的标准和 答案强求学生,应让学生充分发挥其潜能,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作灵活的要求。鼓励学生自我选择感兴趣的学习主题,在其独特的潜能领域进行深入的指导。 ” 因此,我们的作文要求也要发挥学生的个性心灵去体验生活,体验人生,并用各自独特的视角及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所感所想。 新大纲在关于作文方面明确提出: “ 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爱因斯坦说: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 ” 高尔基也说过: “ 想象是创造形象的文学技 巧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 教师就应当充分发挥习作中蕴含的想象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在鼓励想象中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使学生乐于动笔。如一个学生构思了一篇关于8 / 10 “ 环保 ” 的话题作文。借用猪八戒的形象,好吃懒做,贪心物欲,西天取经后,开了一建材厂,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生态环境,大量砍伐树木,破坏环境,终酿成苦果,自己尝尽,最后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他的作文有了想象的彩翼,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富有创新性,也体现了一个学生的美好愿望和追求,这也是我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个性是文章的灵魂,想象是文章的翅膀,展示个性 ,鼓励想象是学生作文的动力,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拓宽思路,自由想象发挥,写出属于自己的文章,以提高其作文水平。 5、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国家教育部新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引导学生要 “ 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 ,要 “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 , “ 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 ” , “ 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 。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就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 “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书读得多了,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阅读是写作的先导。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 写作是什么一回事?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9 / 10 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 “ 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 ”阅读重在 “ 吸收 ” ,作文重在 “ 倾吐 ”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作文所需要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以及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 赖于他们的阅读经验。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除了要使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掌握表达方法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大量地阅读课外读物,例如古今中外的名著、优秀小说等。让学生爱读书,善思考,乐于写作。 在学习朱自清的春时,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