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探究杠杆原理结题报告 杠杆省力原理教学实验报告 2016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大桥中心小学 雷碧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杠杆的一些秘密。 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把杠杆尺固定在支架上,在右边的第 3 格挂 2 个钩码,左边第 3 格应挂几个钩码,杠杆尺能平衡? 2、如果将右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左边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3、改变用力点的位置,使支点 到用力点的距离分别大于、等于、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再进行实验,每种情况做两次,把实验数据填写在下面表格中,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 1、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3、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 2 / 13 实验过程: 一、模型导入,激发兴趣。 1、模型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特殊 的跷跷板,谁想来玩一玩? 师: 你认为谁能把谁给翘起来? 师:真是这样么?我们一起来看。 2、学生体验活动 师:看到现在的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杠杆。 二、认识杠杆。 1、出示课件:介绍杠杆 师:什么是杠杆?像这样围绕一个固定的点将重物撬起的简单机械就叫做杠杆。杠杆围绕转动的点叫做支点,我们用力的点是力点,重物所在的点是重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儿木棍它是杠杆么?为 什么? 一根木棍我们给它一个支点时,它就成为了 -杠杆,这是它的 ?,假如这边有一重物,这儿就是 ?,在这边用力,这儿就是 ? 三、活动体验,做出猜想。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杠杆,下面我们就来玩一玩,感受一下杠杆的奇妙之处。 3 / 13 1、体验活动 师:玩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看大屏幕:第一,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力气最大的同学用力按住杠杆红色的一端当作重物,另外一位同学分别去按杠杆另一端的不同位置。第二,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思考:手在不同的位置有什 么不同的感受。第三,每位同学都要亲自体验一次。 看明白了么?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来领取杠杆吧。 开始体验吧! 2、交流体验感受 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把杠杆收起来。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感受?请两位学生到前面边演示杠杆边汇报。 当你用手在不同位置按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谁还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进行分享? 3、启发学生猜想。 课件演示:一个同学用力按住木板的左端作为重点,另一个同学在蓝色一端用力的点就是力点。越 往蓝色一端头儿按的时候用的力越小,也就是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 猜想:板书 四、实验探究。 师:这些是你们的猜想和感受,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需要用 ?的方法来搜集数据验证一下。 4 / 13 1、介绍实验材料 要想验证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你们认为首先需要用什么器材?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杠杆尺。 结合杠杆尺,引导学生明白实验所需的材料及使用方法。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杠杆,它的支点在 ?,还需要什么?我们把它当做重物。 ,对照刚才的体验活动,假如我把重物挂在左边的第二格上,我们需要在杠杆尺哪边用力? 师:也就是说现在支点的左边是重点,右边是力点。 用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钩码数量表示。 现在,我在左边第二格上挂上 2 个钩码,根据刚才我们的猜想,你认为在右边第 1 格上至少挂几个钩码才能将重物敲起来使它平衡? 第二格呢?应该比第 1 格多还是少?下面请每个小组把你认为在右端不 同位置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所需要的钩码个数画在实验计划表上。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时交流实验方法。 5 / 13 3、实验 师: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了实验方案,下面,我们准备开始实验,在实验以前,老师提出几点要求。 出示课件:实验建议 指定一名学生读实验建议。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完成实验的小组,收拾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汇报交流 1、请 2 3 组学生上前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数据?在这个小组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倾 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问:其他小组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你认为他们组做的哪点好?哪点需要改进? 2、分析学生实验数据。 师:我们来看这一组实验数据,重物挂在杠杆尺左边第三格固定不动,看杠杆尺的右边:第一次第 1 格挂 6 个钩码,第二次第 2 格挂 3 个钩码,第三次第 3 个挂 2 个钩码,第四次第 6 格挂一个钩码,力点离支点越来越远,所用钩码的数量越来越少,钩码越少说明越省力。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 6 / 13 六、 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师:再来看看老师这个跷跷板,说说为什么很轻的女生能把比她重很多的男生给撬起来?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已经能把今天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了。如果老师给你一块石头,你能利用杠杆用很小的力把它翘起来么?如果物体特别特别重呢?如果这个物体是地球呢?但是,我们需要一个很长很长的杠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这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就是他最先发现了杠杆原理。 师:杠杆原理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瞧:这是什么?它是一个杠杆吗?你们看这个钉子,用手 能拔出来吗?用它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钉子拔出来,谁还想来试试?用的时候要注意安全。 这是可以剪断非常坚硬的东西的钳子 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许多这样的杠杆,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过这样的物品吗?谁来说一说?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老师希望你们到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去思考。用你们所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变我们的生活!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 月 日 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 三、实验器材:带7 / 13 刻度的杠杆;支架, 2 个细铁丝环,钩码;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四、实验原理:杠杆原理: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a b c1、调节杠杆两端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_ 。 2、用铁丝环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移动铁丝环的悬挂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用测力计测出杠杆两端受到的拉力,分别记为 F1 和 F2;再用刻度尺测出两端铁丝环到支点的距离,记为 L1 和 L2 3、改变杠杆两端钩码数量或改变铁丝环的位置,重复上述实验,分别将测出数据填入下表。计算出表中动力动力臂和阻力阻力臂的数据并对之进行比较,归纳出实验结论。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七、实验结论: 1、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学有余力和同学可以如图 c 直接用测力计参与做实验,同时思考力和力臂如何测量。 团 结勤 奋勇 敢 求 实 00杠杆省力原理教学实验报告 8 / 13 2016 2016 学年第一学期 大桥中心小学 雷碧英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杠杆的一些秘密。 实验器材:支架、杠杆尺、钩码、测力计。 实验步骤: 1、把杠杆尺固定在支架上,在右边的第 3 格挂 2 个钩码,左边第 3 格应挂几个钩码,杠杆尺能平衡? 2、如果将右边的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左边钩码的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 3、改变用力点的位置,使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分别大于、等于、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再进行实验,每种情况做两次,把实验数据填写在下面表格中,通过实验,发现了什么规律? 实验结论: 1、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大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省力。 2、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3、当支点到用力点的距离小于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时费力。 实验过程: 一、模型导入,激发兴趣。 9 / 13 1、模型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特殊的跷跷板,谁想来玩一玩? 师: 你认为谁能把谁给翘起来? 师:真是这样么?我们一起来看。 2、学生体验活动 师:看到现在的结果,你有什么疑问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杠杆。 二、认识杠杆。 1、出示课件:介绍杠杆 师:什么是杠杆?像这样围绕一个固定的点将重物撬起的简单机械就叫做杠杆。杠杆围绕转动的点叫做支点,我们用力的点是力点,重物所在的点是重点。 师:老师这里有一根儿木棍它是杠杆么?为什么? 一根木棍我们给它一个支点时,它就成为了 -杠杆,这是它的 ?,假如这边有一重物,这儿就是 ?,在这边用力,这儿就是 ? 三、活动体验,做出猜想。 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杠杆,下面我们就来玩一玩,感受一下杠杆的奇妙之处。 1、体验活动 师:玩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请看大屏幕:第一,10 / 13 小组成员团结合作,力气最大的同学用力按住杠杆红色的一端当作重物,另外一位同学分别去按杠杆另一端的不同位置。第二,在玩的时候要注意观察思考:手在不同的位置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第三,每位同学都要亲自体验一次。 看明白了么?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来领取杠杆吧。 开始体验吧! 2、交流体验感受 请每个小组的材料员把杠杆收起来。 师: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感受?请两位学生到前面边演示杠杆边汇报。 当你用手在不同位置按压的时候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谁还愿意把你的感受和大家进行分享? 3、启发学生猜想。 课件演示:一个同学用力按住木板的左端作为重点,另一个同学在蓝色一端用力的点就是力点。越往蓝色一端头儿按的时候用的力越小,也就是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 猜想:板书 四、实验探究。 师:这些是你们的猜想和感 受,科学是讲究证据的,我们需要用 ?的方法来搜集数据验证一下。 1、介绍实验材料 要想验证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你们认为11 / 13 首先需要用什么器材? 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杠杆尺。 结合杠杆尺,引导学生明白实验所需的材料及使用方法。 老师为大家准备了这样的杠杆,它的支点在 ?,还需要什么?我们把它当做重物。,对照刚才的体验活动,假如我把重物挂在左边的第二格上,我们需要在杠杆尺哪边用力? 师:也就是说现在支点的左边是重点,右边是力点。 用力的大小我们可以用不同的钩码数量表示。 现在,我在左边第二格上挂上 2 个钩码,根据刚才我们的猜想,你认为在右边第 1 格上至少挂几个钩码才能将重物敲起来使它平衡? 第二格呢?应该比第 1 格多还是少?下面请每个小组把你认为在右端不 同位置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所需要的钩码个数画在实验计划表上。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时交流实验方法。 3、实验 师: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了实验方案,下面,我们准12 / 13 备开始 实验,在实验以前,老师提出几点要求。 出示课件:实验建议 指定一名学生读实验建议。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完成实验的小组,收拾实验仪器,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汇报交流 1、请 2 3 组学生上前汇报。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实验数据?在这个小组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倾听也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 问:其他小组的有没有不同意见? 你认为他们组做的哪点好?哪点需要改进? 2、分析 学生实验数据。 师:我们来看这一组实验数据,重物挂在杠杆尺左边第三格固定不动,看杠杆尺的右边:第一次第 1 格挂 6 个钩码,第二次第 2 格挂 3 个钩码,第三次第 3 个挂 2 个钩码,第四次第 6 格挂一个钩码,力点离支点越来越远,所用钩码的数量越来越少,钩码越少说明越省力。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同学们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力点到支点的距离越远越省力。 六、联系生活,拓展运用 13 / 13 师:再来看看老师这个跷跷板,说说为什么很轻的女生能把比她重很多的男生给撬起来? 同学们真会动脑筋, 已经能把今天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了。如果老师给你一块石头,你能利用杠杆用很小的力把它翘起来么?如果物体特别特别重呢?如果这个物体是地球呢?但是,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级护理专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护理骨科三基考试题库及答案
- 江西省上进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答案
- 农村用地转售合同范本
- 仓库车库出租合同范本
- 仓库整箱配货合同范本
- 木材大数据分析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宠物内分泌治疗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住房委托代建合同范本
- 出售履带农机合同范本
- 中学乡土地理教育及教材建设初步研究
- 《膝跳反射和反射》课件
- 山东省医疗收费目录
- 企业开放日活动方案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全册教案【全套】
- 俄语口语入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交通学院
- 跨境电商理论与实务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疲劳驾驶的危害和预防培训课件
- 挂牌转让国有股权专项法律意见书
- 直流电压和电流的测量
- 酒精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密度对照表优质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