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1页
课文《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2页
课文《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3页
课文《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4页
课文《再别康桥》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文再别康桥教案 再别康桥这首诗将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化作缕缕情思融会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下面是课文再别康桥教案和小编一起看看吧 【教学目标】 1、学习诗人用评议的彩笔向读者展现了康桥秀丽的风光创造空灵、飘逸意境的写法 2、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难点、重点分析】 1、怎样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 分析:首先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喧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 其次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国“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 第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清草”“星辉”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 独特的构思来自诗人对个人自由天性的追求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 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题力“我”想化人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2、怎样理解全诗的“画面美”? 分析: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教学过程】 一、吟诵诗作 1、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这首诗章法整齐、韵律优美的艺术特点: 师生明确: 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2、让学生在吟诵中体会全诗意境鲜明富有流动的画面美 (教师可播放蓝天浮云、岸边垂柳、有水草的混混小溪的录像或幻灯伴以轻柔的有欧洲田园风情的乐曲以感受个人自由天性和自然景色融合所营造的别具一格的意境) 二、整体感知 1、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 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谶语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一般认为此诗是诗人1928年秋第三次欧游归途中所作 2、了解诗中内容大意: 师生明确: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 三、课后练习 1、完成练习 2、谈谈你对徐志摩诗的认识将所获写成三四百字的小文章 【板书设计】 再别康桥 缓步飘然离恋恋不舍 金柳 水草 清潭 泛舟 沉默中惆怅不得不离去 拓展阅读: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1928年秋徐志摩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诗中那鲜明的意境、流动的画面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边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诗人为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诗中的意象独具特色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创造出一种清新优美的意境 这首诗像一首萧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节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七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