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阅读教案_第1页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_第2页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_第3页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_第4页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2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现代诗歌阅读 (一 ) 方法索引 1、从意象入手进入意境 2、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 ,要结合关键诗句 (抒情句、哲理句、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 ) 3、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入情入境分析 4、分析具体意象可能存在的象征意义 分步解析 1、感知主题 : 对曾卓我遥望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我年轻的时候 /在生活的海洋中 /偶尔抬头 /遥望六十岁 ,像遥望 /一个远在异国的港口 /经历狂风暴雨 ,惊涛骇浪 /而今我到达了 ,有时回头 /遥望我年轻的时候 ,像遥望 /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 A、诗歌前后照应 ,年轻的时候 与 而今 ,偶尔回头 与 有时回头 相照应。 B、 远在异国的港口 和 烟雾中的故乡 分别是诗人年轻时对年老时、年老时对年轻时的两种感受和认识。 c、诗人把人生比作一段远洋航程 ,在寥寥数语中 ,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体念。 D、这首诗采用对比、比喻的手法 ,表达了诗人飘泊在外对故2 / 12 乡的眷念之情。 分析 :这首诗从两个阶段展示人生体验 ,一个是年轻的时候 ,一个是年老的时候 ,而这两种体验是完全不同的。 2、把握意象 : 对艾青煤的对话 (1937 年 )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 -/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 ,/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 ?/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 ,/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 ?/死 ?不 ,不 ,我还活着 ,/请给我以火 ,给我以火 ! A、诗中 我 经历了自然界的灾难 ,失去了昔日的荣华 ,被埋到地层深处 ,满怀怨愤 ,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B、诗中 我 历经沧桑 ,长久地沉默过、怨愤过 ,但是更有希望和祈求 ,渴望火的到来 ,使自己在烈火中再生。 c、诗中 我 是中华儿女的写照 ,有 炽烈的情感 ,昂扬的斗志 ,不甘沉沦 ,自强不息 ,要摧毁黑暗 ,迎来光明。 D、诗中的 我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蕴藏着无穷无尽的热量 ,憧憬着光明灿烂的前景的到来。 分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准确解读诗歌 ,就必须准确把握诗歌的意象。 失去了昔日的荣华 痛恨以往不公平的历史 等语不是 煤 的意象特征。 3 / 12 3、体味意境 : 对艾青盼望一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A、诗人抓住轮船起锚出发和到港抛锚的两个瞬时场景 ,将现实生活中看得见的图景融入了对盼望的哲理思索 ,构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B、两位海员不同的情趣 ,反映出他们不同的追求 ,暗示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c、两位海员不同的心态 ,表达了同一种愿望 ,即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 ,暗示生活中不同的人们可以有共同的追求目标。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航程 ,这首诗正是人生不懈追求的艺术写照。 分析 :所谓意境 ,指诗人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一体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出现于诗歌文本中 ,而意境则需要读者去体味和感悟。盼望是 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 ,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起点 ,有人特别关注人生的终点。心态不一 ,并不妨碍他们对事业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 不同的追求 这一说法是对诗歌意境的错4 / 12 误理解。 4、体会情感 : 下面对何其芳诗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何其芳 (1941 年 12 月 8 日 )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我歌唱早晨 ,/我歌喝希望 ,/我歌唱那些属于未来的事物 ,/我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 我的歌呵 ,/你飞吧 ,/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去找你停留的地方。 所有使我像草一 样颤抖过的 /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都变成声音飞到四方八面去吧 ,/不管它像一阵微风 /或者一片阳光。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掉了成年的忧伤 ,/我重新变得年轻了 ,/我的血流得很快 ,/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 ,充满了渴望。 A、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叙事诗 ,诗人通过对 “ 早晨 ”“ 希望 ”“ 未来的事物 ”“ 生长的力量 ” 等对象的歌唱 ,抒发了对少男少女们的赤诚之情。 B、诗是写给少男少女的 ,但真正的主体是 “ 我 ” 。通过全诗 ,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鲜明的形象 ,听到他深情的歌喉。 c、最后一节 ,诗人用了一个绝妙的意象 :“ 轻轻地从我琴弦上 /失 掉了成年的忧伤 ”, 使之与全诗起句的 “ 歌唱 ” 两相5 / 12 呼应。 D、这首诗以明快的思想鼓舞人、炽烈的感情感动人、优美的语言吸引人 ,充分显示了诗人在诗艺上的造诣之深。 第一节连用四个 “ 歌唱 ”“ 早晨 ”“ 希望 ”“ 未来的事物 ” 和 “ 正在生长的力量 ”, 正是对于 “ 少男少女 ” 含义的注脚。 “ 少男少女 ” 就是 “ 早晨 ”“ 希望 ”“ 未来的事物 ”和 “ 正在生长的力量 ”, 这四种事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积极向上 ,给人希望 ,也是歌颂延安的新天地和共产党领导下的新生活。 5、理解象征意义 : 阅读北岛迷途 ,对诗歌象征意义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档住了天空 /小线上/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下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睛 A、 哨音 象征天使般的召唤 ,森林 象征遮挡于前进道路的障碍因素。 B、 蒲公英 象征一时迷途的同伴 ,我与同伴一起找到追寻的目标。 c、 湖泊 象征追寻的归宿 ,它是作者心目中美好的理想。 D、 你 眼睛 象征着深不可测的湖泊和清清一碧的湖水。 分析 :这是一首采用象征手法的朦胧诗。象征 ,指用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意义。这是现代诗歌常用的6 / 12 手 法 ,这一手法打破了真实描写和直抒胸臆的传统表现手法。迷途按 追寻一被阻一归宿 的思路展开。 湖泊 你眼睛 是同一概念 ,象征追寻的归宿 ,亦即心目中的美好事物、美好理想。 眼睛 具有比喻和象征双重作用 ,就湖水而言 ,是比喻 ,就全诗意象而言 ,则是一种象征。 6、对诗句含义的揣摩 : 席慕容乡愁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别离後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本诗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 ,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 ,别后对故乡的绵 绵思念 ,意境深幽 ,比喻新异。 迁移拓展 1、阅读下面的诗歌 ,完成诗后考题 也许 葬歌 闻一多 也许你真是哭得太累 ,/也许 ,也许你要睡一睡 ,/那么叫夜鹰不要咳嗽 ,/蛙不要号 ,蝙蝠不要飞。 不许阳光 a 你的眼帘 ,/不许清风 b 上你的眉。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撑 c 松阴庇护你睡。 /也许你听这蚯蚓翻泥 ,/听这小草的根须吸水 ,/也许你听这般的音乐 ,/比那咒骂的人7 / 12 声更美。 那么你先把眼皮闭紧 ,/我就让你睡 ,我让你睡。 /我把黄土轻轻盖着你 ,/我叫纸钱缓缓的飞。 (1)第二节 abc 三处各有一个词 ,依次填入后 ,恰当的一项是() A、照飘树 B、弄吹片 c、拨刷伞 D、射掠团 细品全诗 ,可知 :a 处 ,主语是 “ 阳光 ”, 宾语是 “ 眼帘 ”,“ 弄 ” 字显然不当 ,据下文 “ 无论谁都不能惊醒你 ”可知 ab两处用的是拟人法 ,“ 照 ” 和 “ 射 ” 不能产生拟人作用 ,所以 a 处应选 “ 拨 ” 。 “ 飘、吹、掠 ” 也都不能产生拟人作用 ,所以 b 处应选 “ 刷 ” 。 c 处 ,“ 团 ” 字与 “ 松阴 ” 搭配不当 ,“ 树 ” 和 “ 片 ” 与 “ 撑 ” 字搭配不当。只有 “ 伞 ”字 ,既能与 “ 撑 ” 搭配 ,又能与 12下一页 现代诗歌阅读教案 “ 庇护 ” 搭配。 (2)这首诗是作者为长女立瑛三岁 时天折而作。表达的思想感情贴切的一项是 () A.表现父亲对死去的女儿无比疼爱怜惜 ,内心极度哀伤的感情。 B.通过对女儿的哀悼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 “ 咒骂的人声 ” 强烈的不满。 8 / 12 c.表现父亲为死去的女儿衷心祈祷 ,希望她能在地下安息。 D.通过对女儿的哀悼 ,表达了诗人希望过一种安宁平静生活的强烈愿望。 (3)这首诗中写出了夜鹰、蝙蝠、阳光、清风、松阴、蚯蚓、小草、黄土、纸钱等事物及有关的动作或声音 ,这样写的目的是 () A.通过具体形象 ,象征社会的环境。 B.通过具体形象 ,进行生动的比拟。 c.通过 具体形象 ,烘托真实的意境。 D.通过具体形象 ,展开丰富的想象。 补 :赏析也许的表达效果 : 用诗开头的词语作诗题 ,是我国诗歌的传统。 “ 也许 ” 用一种不肯定的语气渲染出一种气氛 ,加强了对爱女夭折的悲痛和爱怜的情感 ,写出了诗人内心不愿相信、不愿接受这一残酷的现实的心理。 2、对沙鸥诗新月的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 ()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花香 ,夜暖。 /故乡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 ?/我在你梦中靠岸。 A.入手擒题 ,诗一开始就把银钩似的一弯新月比作 “ 一条小船 ”, 使 之成为诗人情感的闸门。 B.“ 我乘船归去 ,/越过万水千山。 ” 两句写诗人以虚当实 ,9 / 12 凭借想象踏上返回故乡之路。 c.“ 花香。夜暖。 ” 一句四字 ,就从视觉、嗅觉和触觉等方面向读者正面立体地展现了故乡春夜的迷人美景。 D.诗的结句情深意美 ,诗人借新月之船 ,将绵绵不尽的游子之情 ,洒落在故乡的土地上 ,洒落在故乡的梦里。 3、阅读流沙河小院的夏天 (1956 年 ),指出分析最为贴切的一项 () 邻家的葡萄藤悄悄地翻过院墙 ,/带须的嫩尖偷看我的小窗。/窗外的牵牛花爬上瓦檐 ,/太阳透过青叶在我桌上洒下绿光。 /一只蜜蜂飞 进小屋嗡嗡地唱 ,/推开窗子又吹来茉莉花的清香。 A.作者通过写葡萄藤的嫩芽、牵牛花、蜜蜂、茉莉花等表现夏天的到来 ,突出了对夏天小院的喜悦之情。 B、作者先写窗外的植物 ,次写这些植物在阳光下将影子投映在窗内的桌上 ,后写蜜蜂的歌唱 ,从侧面衬托出作者的烦躁之情。 c.诗中动植物的形与色、光与影、声与味 ,配合得非常和谐 ,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D、作者通过写葡萄藤嫩芽的 “ 偷 ” 看 ,牵牛花的 爬 ”, 以及蜜蜂的 “ 飞进小屋 等 ,表现出一种时时处处被别人监督的无奈心情。 4、阅读舒婷的思念 ,指出说法不 够恰当的一项 () 10 / 12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少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琴弦 ,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蓓蕾一般默默等待 ,/夕阳一样遥遥注目 ,/也许藏有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 ;只是两颗泪珠。 /呵 ,在心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A.诗的第一节用了比喻的写法 ,表达了作者在 “ 思念 ” 牵缠中最真切动人的体验 ,是美丽的惆怅和失望的茫然。 B.诗的第二节用了比喻与衬托相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用比喻 ,极言时间之长和距离之远 ,写出了 “ 思念 ” 的难以等待和可望而不可即的焦灼感 ;后两句用衬托手法 ,以 “ 只有 两颗泪珠 ” 反衬思念之深。 c.诗的最后一节用直抒胸臆的手法点明中心 ,是全诗的 “ 诗眼 ” 所在。 D.全诗运用象征手法 ,以 “ 缺少线条的挂图 ” 等事物象征希望难以实现 ,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之情。 5、阅读火与冰 ,找出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并不是只有火 /才会燃烧 /才释放出热能 /才给人欢笑 /有的冰 /比火更烈、更热情 /只不过 ,一般人 /识不透它表面的寒冷 A.诗中的 “ 火 ” 是热情的象征 ,但是作者所要讴歌的不是火 ,而是冰。 B.“ 有的冰 ,比火更烈 ,更热情 ”, 这两句可以理解成有的人表面看起来很冷漠 ,其实他 们是把情感藏在心底 ,而这种情11 / 12 感往往更真切 ,更热烈。 c.这首诗中 “ 火 ” 与 “ 冰 ” 形成对比 ,火的热情与冰的冷漠互相映衬 ,相得益彰 ,形象鲜明的表现了主题。 D.这首诗短小精悍 ,语言蕴籍 ,含义深远 ,哲理味较浓。通读全诗 ,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多义的。 6、阅读艾青的树 ,指出分析不当的一项 () 一棵树一棵树 /彼此孤立地兀立着 /风与空气 /告诉着它们的距离 但是在泥土的覆盖下 /它的根伸长着 /在看不见的深处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A.诗中的 “ 树 ” 象征着革命工作者。 B.“ 风与空气 ” 象征着来自各方面的消息。 c.“ 看不见的深处 ” 象征着革命工作者的秘密活动不易被发现。 D.“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 象征着人际关系的错综复杂。 这是诗人写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一首诗 ,全诗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了地下工作者的活动情况。结合全诗看 ,“ 它们把根须纠缠在一起 ” 应是他们紧密团结、共同奋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