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word版教案教材分析: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冀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年轻时代的伽利略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在比萨斜塔上公开试验,从而打破盲目崇拜和迷信权威思想的故事。从文本价值上说,课文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学生尊重权威但不能盲从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教材。从文章表达上看,主要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通过从质疑、求证到公开试验这样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二是通过环境或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这些理应成为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资源。所以,教学这篇老课文,就必须立足新课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审视教学处理,注重阅读感悟,着力言意兼得,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3、初步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弄清伽利略是怎样不盲目迷信权威的话的,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2、初步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搜集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生平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谈话导入:在意大利比萨城内,有一座斜塔,因“斜而不塌”名声远扬。在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试验,更让它名声大振。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了解试验过程,感悟人物形象(一)了解亚里士多德的观点1、千百年来,关于两个铁球如何落地的现象。当时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话。出示。指名读 师:亚里士多德强调了什么?指名回答。(两个铁球同时从高处下落,质量大的速度快,先落地。10磅重的速度是1磅重的10倍。)2、师: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说法,人们相信到了何种地步?何种程度?出示第二自然段,抓住第二段的关键词句理解。指名读,其它同学思考。“信奉”形象地说明了当时研究科学的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奉若神明。把他当成神明和真理(完全正确的道理)的化身,不容更改,不容置疑,可看得出人们对权威的盲目迷信。这种“信奉”我们可以结合以下词句来体会:“两千多年前时间之久;“意大利、希腊”地域之广;“不容置疑”态度之坚;“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罪名之大。3、补充布鲁诺资料,感受怀疑像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后果。指名说布鲁诺的遭遇。师:请你结合第二自然段和这则资料,用“不仅还”说说若谁怀疑和反对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权威,将面临严重后果是什么。生谈。(二)了解试验过程。1、师:是呀!多么残酷的现实!谁还敢向权威发出质疑?然而,有一位年仅25岁的数学教授伽利略,这位在学校念书被同学们称为“辩论家”的伽利略,读了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疑问。板书:疑问2、从伽利略的疑问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生交流。(怀疑精神、不迷信权威、勇敢)3、研读推理过程。师:怀疑的基础是思考,我们再来看伽利略的思考推理过程。板书:推理出示相关句子。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边读边理解伽利略的推理。(用抓关键词、板演图示、数学式子等方法明白句子的意思,引出“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引读:“如果那么就;但是,如果就;这样”一连串关联词的运用,整段话显得思维清晰,逻辑严密。出示课件,再现伽利略的推理过程。找生上台给大家讲讲伽利略的思考。追问:在推理中,谁会拖住谁?为什么?为什么推理2中,11磅重比10磅重的铁球下落快?小结:同一事实,结论得出了一快一慢,整个推理过程都源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可见,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质疑,并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以假设正确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猜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问:从推理过程中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4、接着伽利略又用什么来验证自己的怀疑?板书:试验它的同义词是什么?区别试验和实验。教授区别方法:比较词语中的不同部分。找出描写伽利略做试验的语句,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交流,朗读感受“反复试验”。(1)提出问题: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2)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进一步理解“反复”“许多次”的语言内涵,进而感受伽利略治学的严谨。(3)从试验中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伽利略?三、聚焦文旨,明白道理。1、体会伽利略坚持公开试验前后人们的反应。(1)出示画面。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你若在其中,又会怎样议论?指导学生口语交际。读文中“有的说!有的说!”,指导生读出句末感叹号。指导朗读。大家评价他是?板书:胆大妄为 固执指导“妄”的书写,理解妄为的意思。师:当伽利略在嘲笑声中站在斜塔上,两个铁球同时脱手,(点击课件)瞧,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呼唤起来。(2)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人们此时又会有有什么表现?想象这时人们的动、神态、语言,表达当时他们此时的感受。A、刚才还嘲笑她的人-说:“-”B、曾劝阻伽利略公开试验的学生-说:“-C、信奉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研究人员-说:“-”任选其一,想象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后的神态、动作、语言,表达当时人们的感受。生交流,师指导。2、师:事实胜于雄辩,这次公开试验,让大家看到了事实的真相,更让大家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出示:大家才明白 指名读。从“才”字中你读出了什么?指名说说。师:这次公开试验,像久逢干旱的一场及时雨,像沉闷大地的一声惊雷,让人恍然大悟,豁然开朗。师:这句话你明白了吗?说说你的理解。再读这句话。3、师:我们再来看黑板,学完了课文,你一定会说,伽利略不是胆大妄为,而是_;不是固执,而是_ 。板书:不盲从,执著求真4、小结:对待他人的话:尊重但不迷信,学习但不盲从, 理性思考问题,大胆发现真理。四、作业:1、课下再认真读文,大胆向书中质疑。2、比较积累课后词语。板书: 25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怀疑分析试验 不盲从 执著求真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赵雪静行知小学xx.4附送:2019年人教版语文四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word版教案1班级: 组名: 姓名: 家长签名: 内容:教材第120至123页 课型:新授 审核时间:xx年3月10日学习目标:(目标走过来,轻松万里行)1、学会本课10个生字及其组成的常用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3、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4、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题目我会解题目是眼睛,一定要弄清!“着地”指接触地面。“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指大小不一的两个铁球在同一时间接触地面。这是伽利略经过反复试验,用试验证明真理的一次试验。以“试验”结论为题,强调结论的重要性,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认识到权威的话往往不全是对的,学习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认真点哦!动动脑筋就知道了。学习过程:一、课前热身 (1)读拼音,写词语。xun b x l zh xu zhn l hui y g zh ( ) ( ) ( ) ( ) ( ) ( ) (2)给下面的字各组两个词。释( )( ) 授( )( ) 执( )( ) 称( )( ) 宣( )( ) 腊( )( ) 二、研讨学习活动1:1、伽利略对什么产生了疑问?疑问是什么?2、 伽利略是如何做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3、实验的结果怎样?通过这个实验人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活动2:1、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应该学习伽利略什么样的精神?2、 抄写课文中最后一句话,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相信自己是最棒的!加油!三、自我检测 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假如就 不论还是 不是而是、( )有人说伽利略胆大妄为,骂他固执,但伽利略( )毫不动摇,坚持要进行公开试验。、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来,( )一先一后着地,( )同时着地。四、课后我必练 轻松一刻钟! 1、查字典填空。 (1)、“奉”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奉”在字典里的解释有:给;献给;接受;尊重;信仰;侍候;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时。在“崇奉”一词中应选择义 ;在“信奉”一词中应选释义 ,易和“奉”相混淆的字有 、 。 (2)、“执”是 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的部首,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执”在字典里的解释有:拿着;执掌;坚持;执行;施行;捉行;凭单。在“执政”一词中应选释义 ;在“固执”一词中应选择义 ;在“执法”一词中应选释义 。2、按要求改写句子。(1)、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改为陈述句:。(2)、他向学生宣布了实验的结果。改为“把”字句:。(3)、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缩句: 。3、把词语朋友送回家。 违背 违反、这种( )纪律的行为是错误的。 、难道要( )人类的真理吗?信任 信奉 信服、这些论据令人( )。 、同学们非常( )王小红,所以都同意她当班长。、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 )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4、理解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答案。(1)、谁要是怀疑是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 ) A、这句话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和连续两个问句,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奉为不容置疑的真理。 B、这句话用假设关系的复句和连续两个设问,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已经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了怀疑。(2)、他向学生们宣布了度验的结果,同时宣布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 ) A、伽利略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彰显自己的伟大,让人们永远记住他的创举 B、伽利略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人们面对事实而折服,要打破科学界盲目崇拜、迷信权威的思想,让人们养成科学的态度。5、阅读理解。 伽利略在斜塔顶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填空。(1)试验地点: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年度安全培训计划课件
- 空间信息处理技术-洞察及研究
- 2025年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 智能响应复合材料系统-洞察及研究
- 出纳安全培训建议及意见课件
- 朝阳县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使用与管理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
- 出差人身财产安全培训课件
- 出国行前培训安全考题课件
- HE错误恢复机制-洞察及研究
-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ppt课件(完整版)
- GB∕T 6546-2021 瓦楞纸板边压强度的测定
- 历史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思考点学思之窗问题探究)参考答案
- 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高速铁路部分)2014年7月
-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3版-张永红)教学课件1754
- 医学资料冠心病英文版
-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 干法——稻盛和夫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2.2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角边角”“角角边”定理)》课件(共26张PPT)
- 城市垃圾焚烧发电处理讲解
- 乳铁蛋白与骨质疏松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