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单元综合检测 青岛版一、填空题(每空分,共40分)1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于 。2摆是由 和 组成的。3摆的晃动快慢与 有关,与 和 无关。4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晃动的越 ,摆线越短晃动的越 。5摆在晃动的过程中, 是不断转化的。6钻木取火是把机械能转化成 。电水壶烧水,是将 能转化成了 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 能转化成了 能。家里的电视机在工作时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和 能。7 是人类最早利用的自然力,它的使用宣告了人类 历史的结束。8电磁铁是由 和 两部分组成的,是利用 通过缠绕的线圈产生 的装置,是把 能转化为 的装置。在通电时产生 ,断电时 消失。9增大电磁铁磁性的方法是 或者 。10在电磁铁一端接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互排斥,说明这一端是 极。要想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就要改变 或者改变 。11 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法 、 。12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 物质统称为能源,分为 和 。 13新能源有 、 、 、 等。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活动仍可继续。 ( ) 2运动是使身体热起来的有效方法。 ( ) 3北极熊的毛为白色,有利于吸热。 ( ) 4秋千在晃动的过程中能量在不断的转化,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停下来。 ( ) 5秋千晃动的速度与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 ( ) 6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是因为摩擦生热造成的。 ( ) 7地球上各种形式的能量归根结底都来自于机械能。 ( ) 8增加线圈的匝数可以加大电磁铁的磁性。 ( ) 9做电磁铁时铁芯越粗磁性越大。 ( ) 10制作电磁铁是要使用绝缘导线缠线圈。 ( ) 11没有能量,太阳照样发光发热,人类照样正常生活。 ( ) 12能量不会自生自灭,也不会消失,只是形式互相转化。 ( ) 13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 ( ) 14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理想能源。 ( )15水力资源是可以更新使用的,又不造成污染。 ( )三、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答题栏内,否则不给分,每题2分,共30分) 1多穿衣服能使身体热起来,因为衣服能够( ) A产生热量 B保温 C提供热量 D散热 2让身体快速热起来的方法是( ) A晒太阳 B吃热的饭菜 C跑步 D多穿衣服 3肥胖的人之所以胖,是因为他们的身体里的能量转化为( )储存了起来。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淀粉 4摆摆动的快慢与( )有关 A摆幅 B摆锤 C摆线长短 5在摆锤重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 )的摆摆动的快。 A摆线8厘米 B摆线5厘米 C摆锤80克 D摆锤50克 6蓄电池是把( )转化成电能的装置。 A风能 B磁能 C机械能 D化学能 7电动机在工作时把电能转化成( )。 A磁能 B热能 C机械能 D热能 8电动机上面都有风扇,是因为要( )。 A保温 B散热 C美观 D加大功率 10增加电磁铁线圈的匝数后( )。 A磁性减小 B磁性增大 C磁性不变 D磁极变化 11要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可以( )。 A加大电流强度 B改变电流方向 C减少线圈的匝数 D增加线圈的匝数 12制作电磁铁不需要的材料是( )。 A电池 B磁铁 C铁钉 D绝缘导线 13改变电磁铁的极性的方法是( )。 A增加电池 B增加线圈匝数 C改变电池的正负极 D减少线圈的匝数 14在做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实验时,我们采用的是( )实验法。 A模拟 B对比 C推理 D类比 15电磁炉是把电能转化为( )的装置。 A热能 B机械能 C磁能 D动能123456789101112131415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你能说说人体吸收的能量都到哪里去了吗?2、请你说说古代人用什么方法获取火种。3、请说出电磁铁的的优点有哪些?附送:2019年六年级科学下册无处不在的能量教案 青岛版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人体的能量转换为切入点,探究机械能(动能、势能)、热能、电能、电磁能等能量之间的转化,体现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整个单元呈现出由微观到宏观、由部分到综合的版块结构,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本单元包括七课 ,以“无处不在的能量”为主线串联为一体,让身体热起来初步感知能量的存在;摆的秘密初步感受能量的相互转化;钻木取火进一步对机械能与热能以及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有所认识;通电的线圈(一)、(二)对于电磁这种电能转化为磁能的特殊形式有进一步的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通过大量的事实使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能量,生活中处处有能量,能量是不断转化的。开发新能源让我们了解科学技术发展之后,人们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单元总体目标:科学探究:1、能从不同角度对周围的事物提出问题。2、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3、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产品。4、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所需信息。5、通过观察、实验、制作后的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能对研究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探究活动中,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料和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2、勤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3、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科学知识:1、知道电可以产生磁,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了解电磁铁的应用。2、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3、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单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身体能量、摆的秘密、摩擦生热、电磁铁及生活中的能量、新能源等内容的探究活动,认识到能量存在及转化的普遍性,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制作、搜集整理信息及表达与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研究储备知识、方法打好基础。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提出的问题,感受到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能用简单的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科技作品;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单元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5.让身体热起来 1课时6.摆的秘密 1课时7.钻木取火 1课时8.通电的线圈(一) 1课时9.通电的线圈(二) 1课时10.无处不在的能量 1课时11开发新能源 1课时 第五课让身体热起来 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人体能量及转化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最积极探究的问题;2能尝试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角度对现象作出解释,解决问题;3.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充满求知欲,善于思考,合理想象。2愿意合作交流;3.勤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1知道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及途径。2.知道人体吸收的能量转化后的去向。教学重点、难点:衣服能产生热吗,人体能量的吸收和消耗教学准备: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这个小姑娘怎么了?(冷)那我们帮她想想办法,怎样让她的身体热起来?2、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种现象吗?学生交流汇报板书课题:5 让身体热起来二、讨论交流,解决问题1、小组内交流填表格 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跑、跳运动、吃火锅、喝热水、多穿衣服、烤火炉、开空调、晒太阳2、这些方法能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让我们把这些方法归类可以吗?可以怎样分?引导学生可分类:运动、食物、衣物、外界物质给予热量。冬天,我们通常采用什么办法来御寒呢?引导多穿衣服。为什么穿的衣服多就不冷了呢?同学们猜想下,衣服能产生热吗?三、实验探究 衣服能产生热吗?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的材料,可以利用它们设计实验证明衣服是否能产生热。为了方便,老师用围巾代替衣服来进行实验。(有盖的杯子,温度计,一定温度的热水,厚毛巾、围巾等)2、你准备怎样设计实验方案?小组内讨论方案分组做实验3、填写记录单 温水杯用厚毛巾包起来的温水杯没有包起来的温水杯用毛巾包起来的温度计00分钟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5分钟 摄氏度 摄氏度 摄氏度结论 4、小结:衣服不能产生热,它能保温,阻挡冷空气进入,人体的能量转变成热量,热量不被传出,所以感觉到暖和了。四、探究能量哪里去了1、为什么我们吃火锅、喝热水会感觉到热呢?(讨论)因为食物给我们提供了能量,一部分能量变成了热量,维持我们的体温。2、我们需要的能量主要于食物,食物产生了能量。人体吸收的能量到哪里去了呢?出示图片交流汇报人类工作需要消耗能量;人类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娱乐需要消耗能量;人类学习需要消耗能量3、如果没有食物提供给我们能量,会怎样呢?如果能量过剩又会怎样呢?学生讨论五、课后践行生活中有很多肥胖的人,调查、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建议。 板书设计: 第五课 让身体热起来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运动,食物,衣物,外界物质给予热量衣服不能产生热,它能保温,阻挡冷空气进入能量的去向 作业设计:一、 填空:1、让身体热起来的方法:运动,吃食物,多加衣物,晒太阳 等。 2、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3、人体能量的主要去向:工作 ,学习_,娱乐,_运动_等。4、人时时刻刻都需要_能量_,即使是熟睡中的人,也需要_能量。5、把温度计在常温下用棉布包起来,过一会它_不会变化。说明棉布不会生热。6、冬天的棉衣能_保温_,阻挡_冷空气_进入,所以能御寒。二、判断1、衣服能产生热,所以多穿衣服就不冷。( 错 )2、食物为我提供能量,我们才能生存。( 对 )3、没有能量,我们就无法工作、学习、娱乐、运动。( 对 )4、如果能量过剩,缺乏运动,多余的能量就转化为脂肪,人就会发胖,引发疾病。( 对 )三、简答1、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1)它皮下有厚厚的脂肪层。 (2)体表的白毛为中空结构,可以吸收太阳能来取暖。(3)体表白毛下的皮肤为黑颜色。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 (4)体毛很长且被一层油脂覆盖,不会被冰冷的海水浸湿。 (5)脚掌上长有厚厚的毛,既防滑又隔冷。 (6)大量进食高热量食物。特别在冬季,北极熊非常挑食。主要进食猎物的脂肪。 (7)当北极进入极夜时,也就是北极最冷时,它就开始冬眠。2、了解造成肥胖的原因,并提出减肥建议。答:人体从食物中吸收能量,如果你吃得太多,身体需要不了那么多营养,能量就过剩,多余的能量转化脂肪积存起来了。要想减肥: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暴饮暴食。2、合理运动,把能量消耗出来。教学反思: 第六课摆的秘密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作假设性解释;2.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实验,能设计简单表格记录实验数据;3.能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将探究结果与假设相比较;4.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善思考,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科学知识:1知道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2.了解摆的运动规律。教学重点、难点:影响摆的摆动快慢的因素教具准备:教师:挂图或投影片:摆钟、荡秋千等学生:支架,细线,螺丝帽(两种),带摆的钟,钟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产生问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有哪些类似摆的现象?(秋千、吊灯)2、教师出示一个做好摆,同学们请观察这个摆,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摆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摆的秘密。 板书课题:6、摆的秘密二、探究活动一,做一个摆1、查看实验材料:支架、细线,螺丝帽2、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摆。先把支架夹子调到一定的高度,把线的一头固定到横杆上,线的另一端拴上螺丝帽。3、我们把线(横架固线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叫做摆线,下面的螺丝帽叫做摆锤,摆动的幅度叫摆幅。4、让你的摆动一下,你发现了什么?师小结:摆在摆时,摆出去,再回来,叫摆动一次。5、 面对着你们小组做好的摆,请同学们猜想:摆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小组内进行讨论。大的螺丝帽做的摆快;小的螺丝帽做的摆快;摆线长的摆快-三、探究活动二,研究摆的快慢因素1、根据你的猜想,你准备怎样来设计方案和验证呢?2、小组内进行讨论方案方案一:用相同长度的摆线,不同的螺丝帽做成两个摆,相同时间内记录摆动的次数。方案二:用相同的螺丝帽,不同长度的摆线做成两个摆,相同时间内记录摆动的次数。方案三:摆的幅度的大小3、分组实验填定记录单,多做几次 时间摆线相同,摆锤重摆线相同,摆锤轻摆锤相同,摆线长摆锤相同,摆线短摆幅大摆幅小1分钟 结论 4、分组汇报5、得出结论摆摆动快慢与摆线长短有关,与摆幅大小无关,与摆锤轻重无关,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5、为什么过一段时间会慢慢停下来?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并且长时间不停地摆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然后再到另一个最高点,这样往复运动,并在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地停下来。简单的说,摆从静止到运动,再由运动到静止,它在进行机械能的转化。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四、拓展延伸我们生活中挂钟的钟摆是怎样工作的?五、课后践行做一个听话的摆 板书设计: 6、摆的秘密摆 摆线 摆锤摆摆动快慢摆线长短 有关摆锤轻 无关摆幅大小 无关作业设计:一、填空1、摆在摆动时,摆出去,再回来,叫做摆动一次。2、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3、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线越长摆动越慢,摆线越短摆动越快。4、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锤和摆幅无关。5、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6、摆长是指从支架固点到摆锤重心的距离。7、摆在摆动过程中,能量是不断转化的。二、判断1、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锤有关。 ( 错 )2、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快。(错 )3、秋千摆动的速度于在上面的人的重量有关系。(错 )4、秋千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在不断的转化,在外力的作用下会停下来。( 对 )三、操作制作一个听话的摆。(1分钟摆50次)器材:步骤: 四简答1 、摆为什么能长时间不停地摆动?过一段时间,为什么会慢慢地停下来?答:静止的摆在外力作用下开始摆动,在摆动过程中,能量不断转化;一段时间后,摆又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停下来。2、摆在摆动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摆外力的作用下运动起来,并且长时间不停地摆动,从最高点到最低点,然后再到另一个最高点,这样往复运动,并在一段时间后,又慢慢地停下来。简单的说,摆从静止到运动,再由运动到静止,它在进行机械能的转化。 教学反思: 第七课钻木取火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钻木取火的原理作假设性解释;2、能提出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并能用简单的器材作简单的模拟实验;3、能利用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获得相关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3、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知识:1、知道钻木取火的道理,了解人类用火的历史;2、初步认识到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热能。教学重点、难点:理解钻木取火的道理,认识机械能与其他能的转化。教具准备:教师:钻木取火的音像资料。学生:木板、砂纸、铁丝、火柴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上一幅古人钻木取火图:(图上有一老一小两个古人,老者正在向少者传授钻木取火的方法,木头上有烟雾冒出。)揭示本课探究活动的主题钻木取火。2、你能猜想一下,古人是怎样进行“钻木取火”的吗?怎样进行解释?(学生进行交流)你能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其中的道理吗?学生对“钻木取火”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设。二、探究活动 机械能的转化热能1、活动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发现了哪些现象能产生热能?来回搓手,摩擦产生热。学生进行活动2、活动2:材料:砂纸 火柴 铁丝 方案:火柴和铁丝分别在砂纸上摩擦 火 柴铁 丝现象 结论 小结: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3、生我们的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让学生先进行说一说。出示挂图或图片(教科书中展示了五幅图)观察:第一幅图是工厂车间内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火星四溅;第二幅图是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第三幅图展示的是一卡通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热”暗示因摩擦而生热;第四幅图展示的是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第五幅图是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观察这五幅图片,你得到了什么信息?以上五幅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生活中的摩擦生热现象。这些现象就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4、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怎么办呢?摩擦生热可帮助人们做好多事情,切割机,火柴的燃烧-;但是摩擦生热现象有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学生对摩擦生热现象的负面影响展开研讨,列举事实,阐述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手钻工作时,钻头会很热我们可以在机器上加些润滑油,因为它能在摩擦面形成一层油膜,使摩擦面不接触,运动部件只在油膜上滑过,大大减少了摩擦.使学生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保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三、拓展延伸1、我们来说一说,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学生讨论风力发电,水力发电,手摇发电机能量之间在不断发生转化2、晒太阳是光能转化成热能;日光灯是电能转化成光能为学生最终理解无处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转化埋下伏笔,做好铺垫。四、课后践行查阅资料,详细了解古代人用火的方法和历史 板书设计: 7.钻木取火 1、用能量转化的观点解释古人钻木取火的道理2、说说生活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现象3、摩擦生热现象给我们的不利影响作业设计:一、 填空题。1、钻木取火是把机械能转化成_热能_。2、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机械能还能转化为 电 能、光 能、_声_能等。3、电水壶烧水,是将_电_能转化成了_热_能。4、太阳能热水器是把_光_能转化为_热_能。二、选择题。1、下列能量转换形式错误的是。( B )A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为光能B. 搓一搓手:人体内的化学能转换为声能和热能C. 植物光合作用: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热能D. 燃烧一粒花生米,并给水加热:花生米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水的热能2、下面哪些不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 D )A. 火石取火B. 工人师傅用切割机切割金属C. 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D太阳能热水器把水加热。三、简答题。1、钻木取火的道理?答:用钻钻木头时,钻与木头之间不断摩擦生热。从能量转化观点上说,就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2、生活中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现象?答:用切割机切割金属;商场电梯扶手因摩擦而发热;玩滑梯屁股摩擦生热;飞机降落时,轮胎与地面剧烈摩擦而产生火花;载人航天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生热燃烧。3、如何克服摩擦生热现象给人们带来的不利影响?答:高速行驶的汽车容易爆胎,可定期检查,及时剔除异物。钻头发热,及时用冷却液冷却。4、机械能还能转化成什么能?答:机械能除了可以转化成热能外,还能转化成电能、光能、声能等。 教学反思: 第八课通电线圈(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解释;2、能设计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想知道,爱提问,喜欢大胆想象;2、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3、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电磁铁方面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科学知识:1、知道电能产生磁;2、学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知道电能产生磁;学会制作电磁铁;了解电磁铁的应用。教具准备:铁钉,带绝缘皮的细导线,电池,最池夹,大头针,胶带,闸刀开关,小磁针,玩具马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产生问题1、在我们的生活中你研究过我们的电话、电铃、还有我们的玩具汽车,它们是怎样工作的吗?2、请同学们进行猜想。(学生交流汇报)出示从玩具汽车里拆下的马达。请同学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8、通电的线圈二、制作电磁铁1、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在玩具汽车的马达是一个用细铜丝缠绕的线圈。它通上电就能工作了。我们把利用电流通过绕制的线圈产生磁性的装置叫做电磁铁。电磁铁是由铁芯和线圈两部分组成的。2、如果用能量转化来解释可以怎样说呢?(电磁铁 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的装置。)3、你想不想做一个电磁铁呢?(1)、观察做电磁铁所需要的材料:导线、铁钉、电池盒、电池、胶带,闸刀开关,大头针(2)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电磁铁呢?先在小组内设计一个方案。制作方案:1、把导线按照一个方向缠绕在铁钉上,注意紧凑,缠绕完后用胶带固定铁钉两端,还要留出一定长度接开关和电源。(最后一圈线从倒数第二圈里穿过去,这样线圈不易松散。)2、另一根导线接在开关的一端和电源。三、研究电磁铁的特性。1、你能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报告吗?(让学生偿试自己设计)闭合电路,把大头针放在电磁铁边有什么现象?断开电路呢?有什么发现?2、同学先猜想会有什么现象。3、学生实验证猜想。填写记录。我的实验记录 实验方法(靠近大头针)电磁铁通电时断电时实验现象 结 论 4、师小结:电磁铁通电有磁性,断电没有磁性。四、拓展延伸1、根据电磁铁的这一特性,你能发明些什么呢?(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学生阅读课本中的资料卡。五、课后践行1、搜集资料,了解电磁铁还有哪些特性? 2、制作一个电磁铁,如果把铁蕊抽出会有什么现象呢? 板书设计 8、通电的线圈铁蕊线圈电磁铁 通电有磁性 断电无磁性 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电磁铁是把_电_能转化为_电磁_能的装置。2、电磁铁是由_铁芯_ 和 _线圈_两部分组成的。3、电磁铁是利用_电流_通绕制成的线圈产生_性_的装置。4、在我们的生活中_电铃、_马达_、_听筒_、_电磁起重机_都是利用电磁铁工作。5、电磁铁在通电时产生_磁性_,断电时_磁性_消失。6、要制作一个电磁铁需的材料:_电池_、导线、_铁钉、等。二、判断题。1、小电动机的转子是一个电磁铁,通电后会产生磁性。 ( 对 )2、使用电灯照明时,输入的能量是热能,输出的是电能。( 错 )3、电磁铁是把机械能转化成电能。 ( 错 )三、简答题。1、如可制作一个简易的电磁铁?2、1:电铃、马达如何工作的?答:它们内部都有一个电磁铁,通电时,电磁铁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三、分析题。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分析一下电铃是怎样工作的?答:通电时,电磁铁有电流通过,产生了磁性,把小锤下方的弹性片吸过来,使小锤打击电铃发出声音,同时电路断开,电磁铁失去了磁性,小锤又被弹回,电路闭合,不断重复,电铃便发出连续击打声了。教学反思:第九课通电线圈(二)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2、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电磁铁的特性作假设性的解释;3、能通过控制变量法的探究性实验,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尊重证据;愿意合作交流;2、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培养探究问题的兴趣和态度。科学知识:知道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线圈匝数等方式改变。教学重点、难点:电磁铁也有两极,它的两极是可以改变的,影响磁力的大小的因素。教具准备:磁针,做好的电磁铁,电池,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带绝缘皮的细导线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如何做一个电磁铁,知道了电磁铁的一个特性是什么?课下让同学们搜集有关电磁铁的特性资料,拿出来让我们交流一下吧。(学生交流)磁极和磁力的大小2、这节课就继续研究电磁铁的有关特性。板书课题:第九课 通电线圈(二)二、实验探究 探究电磁铁的磁极1、同学们猜想:磁铁都有南、北两极,电磁铁是不是有南北两极呢?怎样弄清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呢?我们如何验证呢?讨论方案:用磁针进行判断,如果电磁铁靠近磁针会发生相吸或相斥现象,则判断有磁极。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通电时的电磁铁靠近磁铁的南极靠近磁铁的北极实验现象 结论 找出电磁铁的两极,做好记号。我们通过实验知道了电磁铁也有两极,那么它的磁极是不是可以改变呢?怎样来验证?2、改变电磁铁的磁极猜想:能不能改变电磁铁的磁极方案:改变电池的正负极,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改变电线的缠绕方向,看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填写实验记录: 验证内容磁极是否与电流方向有关磁极是否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相同条件电流的方向相同线圈缠绕的方向相同不同条件电流方向(正)电流方向(反)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现象(靠近磁针的南极) 磁极 3、师小结: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或绕线方向改变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三、探究电磁铁的磁力 做一个电磁起重机1、我们研究了电磁铁的磁极,请同学观察现象。教师演示:电磁铁吸大头针。请同学们数一数大头针的数量。如果让它吸更多的大头针,你有什么办法,请同学们猜想下,学生进行交流。2、验证猜想;交流方案1、在铁钉上缠绕一定圈数的绝缘导线,然后串联不同数量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不同圈数的漆包线,然后串联相同节数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大头针的数量。实验名称电磁铁的磁力材 料电池、带绝缘皮的细导线、铁钉、大头针或回形针。验证内容磁力大小是否与电池多少有关磁力大小是否与线圈匝数有关相同条件线圈匝数相同电池数量相同不同条件电池数量不同线圈匝数不同1节3节10匝20匝吸大头针数量 结 论 实验结论:1、串联电池数量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2、缠绕圈数多的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多,说明它的磁力大一些。四、拓展延伸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阅读21页资料卡)四、课后践行课下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板书设计: 第九课 通电线圈(二) 电磁铁的磁极 电磁铁的磁力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电磁也象磁铁一样有_南北两极_。2、电磁也有两极,而且是可以改变的。改变_电流的方向_或改变_线圈缠绕的方向_,它的两极就发生改变。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也是可以改变的,增加电池的数量_,增加_线圈的匝数可以改变电磁铁的磁力。4、电磁起重机就是利用_通电时产生磁性的_特性来工作的,5、如果电磁铁和磁针的北极相吸,那么电磁铁的这一方是_南_极。6、电池的数量_越多(越少)_,电磁铁的磁力_越大(越小)。二、选择题。1、只改变电磁铁线圈的缠绕方向,这时电磁铁( A )。A、南北极改变 B、南北极不变 C、磁力强弱发生变化2、如果想增加我们做的电磁铁的磁力,下面哪种做法不正确。(B D)A、增加电磁铁的线圈匝数。B、改变电流的方向。C、增加电池的数量。D、改变线圈的方向。 三、简答题。1、电磁铁有哪些性质?答:(1)电磁铁通电后会有磁性,断电后磁性消失;(2)电磁铁有两极,而且两极可以改变(3)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导线缠绕的圈数有关系,圈数越多,磁力越大;也与电池的多少有关系,电池越多,磁力越大。2、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答:电磁起重机的主要部分是电磁铁,它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原理搬运钢铁物品的机器。当接通电流时,电磁起重机产生强大磁场,吸起钢材,运到目的地,断开电流,磁性消失钢材就落下来。 教学反思: 第十课无处不在的能量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用简单的实验器材做能量转化的简单小实验;2、会查阅书刊或其他信息源,获取能量及转化的资料和信息;3、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对能量转化现象作合理的解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做能量转化小实验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2、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知识:1、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导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2、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教学重点、难点: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教具准备:铁丝、瘪了的乒乓球、梳子、碎纸屑、图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图片,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2、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能量的转化过程,导入新课。板书课题:第十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能量?1、展示交流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能量的文字或图片资料。揭示生活中能量的各种表现形式,提醒学生学会聆听别人的发言,及时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从而形成对生活中能量的认识。2、师小结: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3、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找一找,在我们周围你知道的哪些能量,看谁找到的多。4、把同学们寻找出的能量按能量形式分类。让学生进行讨论、举例。让学生自己总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5、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请你说一说,电灯发光时,是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例如: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等。电能以外的其他能量间的转化,如汽车的发动机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成热能等等。)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就无法工作、学习。阅读p22下面的文字。三、探究能量之间能够互相转化1、我们动手做几个能量转化的小实验:(动手实验,体验能量转化的过程。让学生亲自体验能量的转化,并尝试解释能量转化的过程。)第一个实验是用手弯折铁条。让学生进行猜想,再进行验证。让学生手中的铁条进行弯折,提醒学生注意:弯折的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学生讨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第二个实验是用热水烫瘪了的乒乓球。学生猜想:把瘪了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会有什么现象?注意:热水不要太满了。讨论:能量是怎样转化的?(这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第三个实验是用梳子梳头。这是机械能转化成电能的小实验。回忆晚上睡觉时脱衣服时有什么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呢?你能用能量转化来解释吗?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小结:通过引导学生做以上几个小实验,体验到能量就在身边,能量无处不在,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四、拓展应用: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它们联系起来。教师提示,学生讨论交流。电视的声能与光能能由电磁能(无线或有线信号)转化而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火)能、太阳能转化而来,而风能、水能、热能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因此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就可以将上面提到的电视的声与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五、课后践行留心观察生活中物体能量转化的实例,试着描述能量转化的过程及形式。 板书设计: 第十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机械能、电磁能、化学能、水能、风能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能量转化作业设计一、填空题。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2、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如 电能、光能、热能、声能、水能、机械能 等 。 3、气车发动机是将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和热能。4、电灯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磁铁是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5、电话是将电能转化为声能和电磁能;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二、选择题。1、下列能量转换形式错误的是( )A点亮台灯:台灯把电能转换为光能B. 搓一搓手:人体内的化学能转换为声能和热能C. 植物光合作用:太阳的光能转换为热能D. 燃烧一粒花生米,并给水加热:花生米的化学能转换为光能和水的热能2、下面( )是电能转化为电磁能。A点亮台灯 B. 电池 C. 电话 D.电热器三、简答。1、自然界中的能量有哪些存在形式?答:机械能、电磁能、声能、化学能、热能、光能、电能等。2、试用能量转化的观点将电视的声和像与太阳能联系起来答:电视的声能与光能由电磁能(无线或有线信号)转化而来,电磁能由电能转化而来,电能由风能、水能、热(火)能、太阳能转化而来,而风能、水能、热能最终都来自于太阳能。3、列举出在我们生活中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答: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电热器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电磁铁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电话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声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电磁能和机械能,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等等。四、你能设计几个能量转化的小实验吗? 教学反思 第十一课开发新能源教学目标:科学探究:1、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分析和解读数据,对现象作合理解释;2、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3、会搜集、分析信息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心与能源有关的新科技、新产品;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研究没有尽头;3、树立节约能源的意识;4、尊重证据,培养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科学知识:1、理解人类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2、畅想未来新能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难点是新能源的特点教具准备调查、搜集关于能源的信息资料。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人类的衣食住行、生产劳动都离不开能源。地球上的能源全是无穷无尽的吗?在我们的生活中的石油有哪些用途?出示课本图。分析图表,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2、你知道我国建设的两个核电站在哪里吗?(浙江杭州湾附近的秦山核电站和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核能是人类新近利用的一种新能源,我国正在积极研究核能。人类为什么要寻找和研究这些新能源呢?目前,人类开发了哪些新能源?今天我们就来探讨新能源的开发。开发新能源(板书)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什么是能源?(凡是能够提供可利用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2、能源在我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要用途是什么?(提供热能和动力。)你知道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能源有哪些吗?(煤、石油、天然气、木材、水能等。)3、教师总结: 像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燃料以及水能资源,是目前人类广泛应用的能源,在技术上也比较成熟,我们称之为常规能源。问:除这些常规能源外,你能说出哪些目前人类正在积极研制或很有利用前途的其他能源?(地热能、核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能等。)像刚才同学所列举的这些目前尚未被人类大规模利用,而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开发、合理利用的能源,叫做新能源。4、新能源和常规能源有哪些区别?学生讨论交流 项目常规能源新能源不同点大部分能源不可再生,对环境有污染可再生,无污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相同点都能够为我们提供可利用的能量5、如煤、石油、天然气等矿产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如果有一天这些资源全部用完了,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子?(那时不能用煤来取暖生火,不能用天然气来做饭,汽车、飞机、船只都因没燃料而不能开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利用科学技术进行新能源的开发,我们也要对能源进行节能使用。6、人类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人格心理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外科专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即兴评述高考试卷及答案
- 专职网格员考试题及答案
- 音乐考试科普知识题及答案
- 恐龙派对课件
- 江苏太仓中考试题及答案
- 急诊临床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沈阳消防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软技能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玻璃体腔注药术方法及护理课件
- 经济学基础第5版(曼昆)-微观课件全
- 安全阀喉径口径计算
- 电缆购销合同文本参考
- 传统建筑元素在现代建筑中应用
- 王道勇保障和改善民生
- 医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
- 血友病课件完整版
- 石英长石无氟浮选分离工艺研究现状
- GB/T 21413.2-2021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电气设备第2部分:电工器件通用规则
- GB/T 18947-2003矿用钢丝增强液压软管及软管组合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