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2 浙教版.doc_第1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2 浙教版.doc_第2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2 浙教版.doc_第3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2 浙教版.doc_第4页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2 浙教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2 浙教版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10个生字和10个新词。2.理清文章的脉络,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1.播放开国大典的电影片断。2.启发谈话:这段电影中哪些镜头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教师简介当时的背景资料(也可以让学生畅谈):1949年10月1日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是我们国家的生日。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领导下,我们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这三座大山的压迫,全中国人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人,过上了幸福自由的生活。所以这一天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天,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开国大典。今天,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当时的盛况。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给带点的字注音)城楼檐下汇集擎着红旗毛泽东电钮瞻仰。检查时注意让学生说出字的读音、部首,再查几画、字义和组词,这个字哪处易写错。以上诸项可做为本年级学习各课之前的预习作业,借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2.订正读音。聂荣臻乐声直奔3.说说以下各词的意思:开国大典:开,创建;典:典礼。创建国家的重大典礼。典礼:郑重举行的仪式,如,开学典礼,开业典礼。城防部队:守卫城市的军队。观礼台:被邀请参观典礼的看台。擎:举。五更天:大约早晨四五点钟。就位:到自己应到的位置上。迎风招展:本课指的是红旗迎着风翻动。汇集:会合,聚集。排山倒海:排,推开。把高山推开,把大海翻过来。形容力量强、声势大。肃立:恭敬,庄严地站着。瞻仰:恭敬地看。4.自由读课文。5.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三、揭示课题,指导学生自学讨论1.齐读课题,说说题目的含义。2.默读课文,布置思考题:投影出示思考题:(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开国大典的盛况的?(2)讨论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3)找出不理解的句子划下来。3.交流自学情况。(1)本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的。(2)课文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板书:会前、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4.追问:课文的第二部分写了几件事?(三件:宣布新中国成立;升旗;宣读政府公告)四、分部分朗读课文五、朗读汇报六、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熟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2.领悟本课按照事情发展顺序,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记叙的表达方法。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能写出课文梗概。教学过程:一、教师点拨,突破难点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读这段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从那些词语中体会到这些感受?(成员多,到会群众范围广:“四面八方、汇集”;来的早:早上六点多就入场;人数多:成了人山人海;热情高:直奔,五更天,摸着黑;秩序好:按照预定的地点排列)(3)从重点词语句子中体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他们清早到了北京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为什么不用“走向”)(4)指导朗读语调适宜庄重而平直。(5)练习朗读2.学习课文第二、三部分。(1)默读课文,说说开国大典分为几个过程?哪些过程最能体现出开国大典的盛况?(2)学生自由发言。(3)教师小结并板书宣布典礼开始 奏国歌 宣布新中国成立 升国旗 宣读政府公告 阅兵式 群众游行(4)分析阅兵式的情况。问:为什么阅兵式最能表现开国大典的盛况?(接受检阅的部队有海军、步兵、炮兵、战车师、骑兵、空军兵种多。军队的素质高,这样的描写有“战车整整齐齐的前进;战士们听这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雄伟威严。“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因为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威武雄壮,它是人民的武装,是新生的人民共和国的强大安全保障。群众看到自己的武装那样强大,战士那样为伍,用欢呼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用喊声和掌声表达这对人民军队的热爱之情。“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是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而表达的欢乐和激动的心情。呼喊和鼓掌是表达高兴和激动的心情的形式。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说明了人民的心情欢快、机动到了极点。)(5)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句子的含义,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A.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为什么不用“朝着”或“看着”)B.场中挺立着一根电动旗杆。(将“挺立”与“立着”进行比较)C.“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指的是毛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用“庄严”和“雄伟”形容这声音不是一般的声音,它是非常庄严、严肃、雄壮、伟大的。这一宣布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声音“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说明这一宣告已经传遍了中华大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指全国各地。“长城”“大江”代表中国,再用“内外”“南北”这样的词语相对,既表达了全国各地的意思,又使语言非常生动、整齐、有力。“全国人民一齐欢跃起来。”毛主席的宣布,震动了全中国,使全中国人民感到无比欢欣,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它表明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联系下文,课文对天安门广场庆典的描述,正是“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的写照和缩影。(6)播放课件(录像资料开国大典中阅兵式、宣读政府公告、升国旗的片断)(7)练习朗读3.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内容。(1)指名读书,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典礼时间持续得长。)(“两股红流”指的是人民群众的队伍,举着灯笼、火把游行。游行队伍一片火红,所以用红流代表游行队伍。)(“光明充满了这个北京城”中的“光明”除了讲光亮外,还象征着人民解放了,摆脱了黑暗社会的统治,前途一片光明。)(2)“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的街道流去”,如果说成“两支游行队伍分头向东城、西城走去”好不好?(不好。表现不出游行队伍声势之大,场面之壮观。)(3)找出群众激动、喜悦、兴奋的句子读一读二、朗读课文三、说说课文梗概1.什么是梗概2.抓住时间、地点、典礼过程简单说四、作业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写出课文梗概。附送:2019年六年级语文上册 7开国大典教案3 浙教版教学目标:1 掌握3个生字,理解部分新词。2 掌握课文大意,按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学习第一段。教学过程:1 揭示课题,布置自学任务。(1) 读题。(2) “典”是什么意思?“大典”是什么意思?(盛大或隆重的庆祝仪式。)(3) 揭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学习字、词。划出课文中解释课题的一句话。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划出场面间的连接句。2 学生自学:读、划、同桌讨论。3 检查。(1)试说课题开国大典是什么意思。(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新中国成立了”,“成立”换个词,也可以说新中国( )?(诞生。)(2) 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这几个场面是怎样连接的?(3) 给课文分段。试说根据什么分的。综合板书: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会场 典礼 阅兵 游行(4) 检查字词学习。 同桌互查生字认读。说说课后词语大致意思。完成作业本第2题。 课堂指读生字。“协”“瞻”“拂”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讨论。 当堂听写,检查订正。4 初学“学习提示”。(1) 老师读“学习提示”,学生边看边思考,“提示”写了哪几层意思。(2) 讨论。 “提示”告诉我们,这一单元,我们要用什么方法去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理解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 联系开国大典,该怎样去学?(写了哪几个场面为什么反复写群众的神态、动作、语言写这些是为了表达什么?)(3) 小结:运用这一方法领悟中心,首先要读懂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然后想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什么思想感情。5 学习第一段。(1) 指名分节读课文。读后归纳每节介绍什么。(2) 从哪些地方看出这是“大典”?(3) 比较: 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成了一个人海。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上,队伍已经挤得满满的,到处是举着红旗的人。两句句子哪一句好?为什么?(体会课文原句运用比喻,不仅写出人多的气势,而且传出人们喜悦激动的心情。)朗读这句句子,读出喜悦、兴奋。(4) 第4节中还有哪些句子反映了人民群众参加典礼的喜悦心情?找到句子后试着练习,然后朗读一句给大家听。齐读第4小节。(5) 小结:会场庄严、隆重,气氛热烈。6 作业。(1) 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抄写生字、词语。(2) 抄写并确定带点字的部首和笔划数,填在括号里。协商( ) 典礼( ) 诞生( ) 融成( )瞻仰( ) 胸膛( ) 爆发( ) 率领( )(3) 完成作业本第1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二、三段,体会人民群众爱党、爱领袖、爱新中国的心情。教学过程:1 学习第二段。(1) 理清典礼议程。默读本段。理一理典礼的过程。课堂练习,填表。典礼开始,领导就位奏国歌毛主席宣布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公告鸣礼炮简要述说开国大典的典礼过成程。(2) 括出典礼过程中反映人民群众心情的句子。(共6处。)(3) 理解句子,训练说话、朗读。这是怎样一种心情?人们为什么那么激动?(用“人民群众为而欢呼或激动”说一句话)“五星红旗”表示什么?“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是什么意思? 有感情朗读:自豪,扬眉吐气 课文描写人们群众的心情,用了哪些方法?(比喻、排比) 朗读排比句。(4) 熟读68节,试背诵。(5) 完成作业本4,总结学习方法。2 学习第三段。(1) 自由读后,用一、二个词概括阅兵式的特点括出人们群众观看阅兵式心情的句子。(2) 四人组议论课堂交流。 特点:威武雄壮、军容整齐 点拨:为什么人们把嗓子喊哑了,手掌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示自己心里的喜欢 和激动?(热爱、感激)(3) 选读12、13小节。3 作业。(1) 背诵68。(2) 完成作业本第3、5两题。(3) 联系课文内容,写排比句。全场30万人,为( )而();为()而();为()而()。用“义勇军进行曲鼓励中国人民”或“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象征中国人民”写排比句。第三课时教学目标:学习第四段,概括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教学过程:一 复习检查:听写词语,背诵自然段。二 学习第四段。1. 默读:划出文章中概括节日夜晚北京城景象的一句句子。2. 理解。“火花结成彩”是什么意思?“灯火一片红”指什么?3. 朗读第14节,欢庆气氛。4. 读结尾句,领会句子意思。“两股红流”指什么? 为什么能用“红流”作比“光明“指什么? 说说这句话意思(字面 内含)三 读全文,总结、领悟课文中心思想。1 课文记叙了哪几个场面?是怎样的场面?2 调整语言,综合归纳。(补充时、地、人)1949年10月1日,人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开国大典,瞻仰第一面五星红旗,聆听毛主席宣读公告,观看阅兵式军容整齐,威武雄壮,会后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